黄冈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招聘
①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新能源汽车专业就业前景光明。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生可以通过竞聘,做新能源汽车公司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到4S店做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技师;还可以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生能够在现代电力企业和研究设计单位、新能源设备制造、变频器制造、电气设备制造等相关单位,从事产品研发、系统设计、规划、运行维护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可以到上海博世汽车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了解一下。上海博世汽车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旨在核心培养“学历+技能”或纯技能汽车专业人才的汽车院校,保时捷授权品质实习生项目(PEAP)上海培养基地,德国T_V授权新能源智能汽车认证培训中心,国家教育部批准中德合作项目华东“德国汽车机械电子师资格证书项目”授权单位等,隶属上海市交通学校全日制中专月罗路分校,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人大专月罗路分校。
上海博世汽车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共有专任教师200余名,中高级职称85%以上,其中高级职称27人,“双师型”教师47人。学校教学设施先进,实验设备精良,拥有全市长期的汽车实训中心。
② 上汽、阿里打造“智己汽车”,进军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
11月26日,上海集团、浦东新区、阿里巴巴集团举行签约仪式,共同打造全新高端汽车品牌“智己汽车”。
上汽集团26日发公告称,为加快打造自主高端智能纯电汽车品牌,公司拟与张江高科、恒旭资本共同出资设立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专项投资于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
公告还显示,该基金拟计划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含其指定的下属投资主体)专项投资于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暂定名“智己汽车”)。
据上汽高层介绍,这个项目的创始轮融资已经达到了100亿元。
10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汽集团正在着手推进一个代号为“L”的全新电动智能汽车项目,被上汽内部视为“一号工程”。
据悉,该项目筹备于两年前,主打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项目组由董事长陈虹亲自挂帅,总裁王晓秋任总指挥,副总裁兼CFO卫勇、副总裁兼总工程师祖似杰等高管也都为项目组成员。
此次,该项目被命名为“智己汽车”。据悉,目前智己汽车的首款车定位轿车。“预计今年年底将在黑河进行冬季测试,明年我们就能在路上看见大批量跑的新车了。”
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已成为2020年传统车企的共识和主旋律。上汽集团今年3月份开始筹建软件中心,4月公开向社会招聘软件人才,7月21日宣布其软件中心命名为“零束软件分公司”。
上汽零束主要聚焦智能驾驶系统工程、软件架构、基础软件平台和数据工厂,包括SOA软件平台、新一代中央集中式电子架构、云服务平台、算力芯片、汽车大数据平台、边缘人工智能应用、智能驾舱系统等。
零束的成立,可以看作是智己汽车的前奏。上汽与阿里的合作始于2015年3月,双方各自出资10亿人民币成立了斑马网络。
2016年7月,上汽推出第一款搭载斑马智行系统的互联网汽车荣威RX5。但2020年5月,斑马网络完成战略重组,上汽退出。
智己汽车的成立也将重新构建上汽与阿里的合作关系。上汽与阿里都需要在智能汽车时代再次证明自己。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③ 理想、小鹏、威马,疫情还导致哪些车企停产了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诸多车企也纷纷捐钱捐物,支援一线工作。不过为了抑制病毒的传播和交叉感染,很多地区都出台了延期复工或者封城、封路的政策,这对我国的汽车行业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其中湖北地区影响最为显著。
所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汽车行业影响同样较大。不过相信我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在一线医务等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病毒!加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④ 520公里续航,威马新纯电SUV亮相,2021年发售
近日,威马汽车第三款纯电动SUV在网络“2020Apollo生态大会”上正式亮相。据悉,新车由威马汽车联手网络Apollo平台开发打造,年底将在威马湖北黄冈工厂投产,计划于2021年发售。
在多起自燃事件后,威马对今年6月8日至9月23日生产的共1282辆电动车进行了召回处理,并表示起火原因是由于电芯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了杂质,引发了电池热失控。
不过在召回事件后,威马的市场表现依然保持稳定。11月威马EX5实现交付3018台,在当月新能源车型销量排行中排名第九。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⑤ 待春来尽绽放 详述疫情下的湖北汽车工业
曾经,提及湖北,多会想到文人墨客笔下充满仙姿的黄鹤楼,想到滚滚东逝的长江,想到充满豪情的三国传奇,想到余香绕鼻的武汉热干面……
而今,话及这个钟敏毓秀的荆楚之地,更多谈到的是疫情的防控、是战疫的决心和勇气,是汇聚大爱的担当和责任。我们坚信这场抗疫行动终会取得胜利,然因疫情影响,当地的工业、经济、居民消费不可避免会受到一定冲击。据统计,汽车工业总资产贡献率约占湖北省工业总资产比重的15%,突发疫情下,当地汽车产业将受到怎样的影响?汽车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在疫情影响下又处于怎样的境地?近期,盖世汽车经过多方采访梳理,为您详述如下。
而在车辆销售方面,湖北零售端短期购车需求被疫情隔离所抑制,即使居民日常生活恢复正常后预计仍无法立即体现。当地消费力的进一步下降将会直接影响到东风的年度成绩,同时也对大众、吉利、长城等在湖北拥有高市场占比的车企带来一定销量上的影响。而对于外地市场,有人士表示,在疫情发生时间内,消费者会不会产生恐慌情绪回避购买湖北地区的车辆也是可能存在的问题之一。
不仅如此,东风汽车还面临着竞争者的虎视眈眈,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华北、华东有极少数汽车制造商将矛头对准东风集团旗下东风股份公司,公然炮制“灭风行动”,试图抢占东风轻型车的市场份额。
对于以上,盖世汽车研究院综合指出,“2020年,对于东风系车企来说是个负重前行的一年,在经历两年车市下滑后部分企业生存现状本就不佳,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打乱了原先制定好的计划,且大部分零部件配套企业也都设在湖北,因此,目前来看会受到有较大影响。不过个别企业已经开始协调其他省市工厂来减少生产损失,同时能借助不错的外省市销量弥补一定的销售损失。此外这两年东风自主部分这两年一直处在向上升级的过程中,短期的困难不会影响到集团的战略目标,相反会更坚定地走下去。”
●?中小企业挑战加大
除了东风等行业巨头外,疫情影响下,诸多中小零部件企业亦面临着残酷的考验和挑战。早在去年,中小零部件企业就面对着不小的压力。由于汽车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车企迫于压力不得不大幅促销让利,压力层层下压转嫁给不同级别的供应商。在这个链条中,处于二级或者三级供应商位置、技术门槛低的中小零部件公司压力最大。一定程度来说,这些中小零部件企业本已处在生死关口,如今疫情来袭,企业发展面临更多“威胁”。
盖世汽车研究院认为,对于零部件企业而言,特别是中小零部件企业,在近两年汽车市场疲软背景下,疫情持续将加剧短期出口及国内车企采购需求下降,面临巨大的资金流动性风险和巨大的生存压力。
而武汉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蒋代斌则指出,“因疫情延工,中小零部件企业资金链承压,生存境况不容乐观。不过就长远来看,由于新车型开发2-4年后才会上市,零部件企业现在主要是存量订单的维持。随着车市微下降,零部件企业从增量竞争转入存量竞争,如无创新升级,生存或将面临更大挑战。”
迎战减压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指出,因目前湖北多家车企复工时间仍无最终确定,这对当地2月、3月乃至4月的产销会有明显冲击,预估整个湖北的整车生产在疫情期会有40%以上的下滑。而此次疫情对湖北汽车工业的影响是系统性的,需要全方位、科学的协调解决。
困难存在是客观事实,为帮助企业减压,目前当地政府已逐步采取相关举措。2月8日,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从减轻企业负担、强化金融支持、加大财税支持、加大稳岗支持等四个方面出台18条措施。而相关地方协会组织亦有所行动,如武汉汽车行业协会提出了支持企业全面防控疫情、给予财税支持政策、保障企业运营畅通、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人力提升六个方面二十四条建议。”希望全国整车厂与湖北零部件企业保持战略协同,支持湖北汽车零部件企业渡难关,扩规模上档次,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蒋代斌秘书长表示。
而日前亦有车企“雪中送炭”,北汽福田公开表示,延迟复工不会影响湖北供应商在福田供应体系里的份额,与此同时,福田汽车还将确保对湖北供应商的采购额在2019年的基础上增长20%。相信春必来之,君定绽放!”危难时刻,一句鼓励安心的话语,一个理解支持的态度,对于深陷困境者而言尤为珍贵。在此,亦呼吁更多的车企能赋予湖北汽车供应商一定的理解和支持。
除了外界协助减压外,据了解,目前不少企业已开始积极筹划相关举措,致力恢复生产后,最大化减少企业自身及客户的损失。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卢晏表示,“任何事情具有两面性,此次疫情对湖北省汽车产业上下游的巨大冲击将加快当地产业整合,而经过此次疫情,湖北省的车企以及其他地区车企都将会开始思考如何在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下降低对企业发展的冲击、同时也会探索更多新型商业模式来应对社会的变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⑥ 疫情叠加之下的造车新势力 推迟计划成普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还在持续,众车企齐力为灾区捐赠资金、输送物资,携手武汉共度难关。在这场疫情大战中,封城、停工、延工、少出门似乎成了抑制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而以武汉为中心,湖北省为重心的疫情重灾地,也恰好是中国汽车工业重地,这场疫情无疑打乱了不少车企原本的新年计划,对中国汽车产业和市场也将带来不小影响。
数据显示,2019年湖北省生产汽车224万台,占全国的8.8%。仅次于广东、吉林和上海,常年稳居第四位。其中,武汉就有多家汽车制造商,如东风汽车,标致雪铁龙、上汽通用、日产、雷诺、本田等,此外部分零部件供应商也扎根于此,集体暂时性停工停产,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随之而来。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势必牵动着整个汽车产业。有以下三点:第一是生产受阻,湖北等部分地区的汽车生产产业链暂时停止,导致汽车供给不足;第二是经销商、4S店营销活动难以开展,团购等聚集性活动被迫取消;第三是居民收入预期下降,导致部分居民的节后生产经营性购车放缓。
事实上,除了以上提到的传统车企以外,新能源车企也备受煎熬,毕竟原本就资本薄弱,在偶遇突如其来的疫战,实在紧迫感倍增。
特斯拉方面也专门拿出500万元,补贴疫情期间车主免费使用超级充电站的能源费用。
前不久,何小鹏在采访时表示,疫情短期内对行业的影响会很大,但是相信政府。
确实,对于尚未成熟的造车新势力而言,跌跌撞撞挺过了艰难的2019年,而在新年年初就遭遇疫情当头一棒,疫情叠加之下的造车新势力可以说压力空前巨大,淘汰赛进程也将进一步加深。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⑦ 造车新势力的2020年:洗牌加剧,或成分水岭
在车市走软和疫情的影响下,造车新势力的2020年,或将迎来洗牌的分水岭。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月13日发布的1月汽车产销数据,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产销预计完成3.5万辆和3.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6.3%和54.5%。
周丽君表示,以蔚来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未来的关键取决于能否有效融合用户运营思维与传统制造思维。“未来几年,就看以蔚来为代表的用户型车企,和传统制造型车企,谁能更好兼容并蓄,更高效学习对方的优秀模式。”
相比之下,蔚来等车企尽管亏损,但还能通过销售车辆获得一些现金流,维持运营,但是对于那些尚未实现新车量产下线的新造车企业来说,2020年将会面临更大困境。
结语:作为中国汽车市场的新势力,新造车企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与成长,拥有了一批忠实的用户粉丝。同时,用户经济运营模式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汽车市场格局。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传统车企由于有所积累,抗风险能力显然更强,新造车企业则受到融资、销量等多种因素的掣肘,2020年或将成为真正的分水岭。
(图片均来自官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