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司合肥新能源汽车投资建厂
① 蔚来获超百亿融资,蔚来中国总部项目将落户合肥
自去年来,关于谁将真正给蔚来汽车注入“救命钱”的消息就一直没有断过。
蔚来汽车有多缺钱?
根据蔚来汽车2019年的财报可知,第一季度亏损约26.24亿人民币,第二季度亏损约32.86亿人民币,第三季度亏损约24.7亿人民币,同时账上资金只剩下了2.743亿美元,蔚来汽车作为一家初创车企,很缺钱。
首先看这一消息传出后的市场表现,股票涨停的是江淮。江淮的背后其实就是合肥政府,而江淮最近几年在往电气化转型的过程中进展的并没有预测中的顺利。在全球车企电气化转型的大环境下,要快速且有效的驱动江淮新能源产品进度,与其闭门造车不如强强联手。
蔚来汽车向大家证明了自主品牌能把车卖到40万,而且两年能卖3万辆。虽不说像特斯拉那样去颠覆某个细分市场,但比较国内其余的造车新势力,还是具备很大投资价值的一家新能源品牌。在有多个投资方可选择的时候,蔚来汽车最终还是选择了江淮,选择了合肥。从长远来看,如果蔚来中国项目真的达到了千亿规模,带动了合肥的新能源集群发展,与江淮的合作工厂也能对江淮电气化起到重要的反哺作用,那么究竟是谁把谁给救了,不言而喻。
写在最后
从目前的来看,蔚来汽车仍是国内造车新势力中最可能成功的几家之一。再回到这次合作,李斌曾说过:“在当初蔚来汽车只有几页PPT的时候,江淮就选择了相信,拿出了真金白银。”其实回想整个蔚来汽车的融资路程,如果多方资本给的条件都差不多的话,为什么不再选择江淮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② 总投资60亿元 比亚迪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落户安徽
(文/张钰翊)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越来越被看好,以特斯拉为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股票市值飙升。而在中国车企方面,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今年以来股票市值涨幅巨大,已经成为全世界市值第四,中国第一的车企。
能够迎来资本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潜力。12月22日,安徽蚌埠市政府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在合肥举行“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
以前,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基本自产自用,自去年开始已逐步推进动力电池的对外供给。比亚迪总经理助理杜国忠曾表示,比亚迪已经掌握了刀片电池和更多动力电池方面的核心技术,在产能扩充后将会开放给行业用户使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③ 他们说蔚来汽车的总部建到合肥了,为啥选合肥
各有各的理由。有人要就业,有人要钱💰。
④ 美日政府给钱喊我都不回去! 跨国车企持续加大在华投资
4月9日,白宫国家经济会议主席库德洛再次呼吁,所有在中国的美国公司全部撤离。搬家费,美国政府给予100%直接报销,包括:厂房、设备、知识产权、基建、装修等所有费用。
美国宣布100%直接报销搬迁费后,美国小弟日本也不甘落后,首相安倍就直接下令,将拿出22亿美元帮助在华企业回国!
尤其是在当下,美国本土受到疫情冲击,大量美国汽车企业在美国工厂停产,美国车企在华工厂复工复产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日本制造业龙头丰田汽车加大在华投资与扩产
最为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汽车企业的龙头与“王牌”丰田汽车4月2日刚与比亚迪合资成立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正在建设投资额为49.9亿元的第四生产线,专为新能源车型,年产能20万辆。一汽丰田今年以来也有消息传出,其正在天津筹建一座年产能2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工厂,预计总投资近85亿元,按照天津市的规划,这一项目将在2020年年底前取得明显进展。
根据丰田集团计划,其2020年全球销售目标为1077万辆,与2019年1072万辆的全球销量基本持平。不过,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丰田部分在中国、欧洲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线一度暂时停工,丰田汽车在日本国内5家工厂共7条生产线在4月3日也宣布暂时停工。
自2月17日起,丰田汽车在华工厂正式复产,丰田汽车是在华日系车企中生产和销售恢复最迅速的车企,3月销量达到10.2万辆,是首个重回10万辆月销量的日系汽车品牌。今年第一季,丰田在华销量为27.1万辆,同比下降22.1%,而同期中国车市整体销量跌幅超过四成,大多数日系车企下滑逾三成。
至今,丰田尚未调整今年在华的销量目标,并将在中国市场率先按下丰田“EV元年”的按钮,推出C-HR、IZOAEV和LEXUSUX的EV这三款EV。与此同时,丰田加快产业链整合,除了在华增资新建电动车生产线,还推进零部件国产化速度,丰田变速器供应商爱信AW株式会社与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广汽爱信自动变速器项目在正常推进中。此外,广汽丰田还计划2021年建成TNGA系列发动机项目,将投入37.3亿元人民币(按当时汇率折合约6.05亿美元),其中股东增资20174万美元。
中国的三大优势令跨国车企难舍
中国地区复工复产为跨国车企带来了巨大的福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跨国车企在欧美等疫情比较严重地区的压力,成为多家跨国车企的避风港,这些跨国车企没有理由撤离中国。《汽车专业网》认为,相比中国市场强劲的复苏态势和发展潜力,美日政府给的搬迁费真是微不足道。尤其是美国疫情现在是节节攀升,美国车企回流本土能干啥呢?
除了中国市场潜力外,中国劳动力比欧美日便宜,比东南亚和非洲素质高,这些跨国车企到哪去综合性价比如此高的劳动力呢?近年来,一些跨国企业考虑到劳动力成本的原因,将制造业部分搬迁到印度越南之后才发现后悔莫及,整天担心着销量问题,辗转反侧之后,最近又希望从东南亚国家转回到中国,比如日本松下集团和铃木集团将自己的工厂转移到了东南亚等地。
前不久,日本媒体对1000多家日本企业,做了市场调查,问他们,在未来一两年内,他们在投资意向上,更想往哪个区域投资,结果排名第一的是中国大陆。
与此同时,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无人能撼动,在中国开一家工厂,几乎在国内就能找到所有的零件供应,其他国家绝对做不到这一点,这也是中国手中最大的底牌!
与此同时,中国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物流优势,现在的中国无论是航运还是海运、陆运都非常发达,甚至国内大部分的港口吞吐量,都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最大的港口还要多!
人力、供应链、物流这三大优势相互结合,即使美日政府给了全部的搬迁费,也不会有企业想要搬离中国,在他们看来,搬迁费都是小问题,最重要的是,他们搬到本土还能不能保持正常生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⑤ 合肥长鑫斥资72亿美元建厂靠的是什么
2017年5月25日,由合肥市政府支持的合肥长鑫公司宣布,预计由合肥长鑫投资72亿美元,兴建12吋晶圆厂以发展DRAM产品,未来完成后,预计最大月产将高达12.5万片规模。
⑥ 家乡才是归宿,蔚来总部落户合肥,获合肥市超百亿融资
从北京亦庄国投意向出资100亿投资蔚来,到吉利计划投资3亿美金持有蔚来近10%股份,关于未来融资的小道消息一直不断……
光是今年2月份,蔚来已经官方公布融资成功两笔分别为1亿美元的资金。
从蔚来的前景规划可以看到,蔚来中国落户合肥计划在5年之内打造一个具有千亿产值的龙头企业,蔚来的加入对于合肥新能源汽车集群的形成,对于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另外,蔚来在整个国内造车新势力当中,具有领导地位,高性能智能电动汽车的产品定位让它在品牌调性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未来,新能源车的发展是必然趋势,蔚来作为造车新势力领头羊的发展前景相信也是合肥市所看好的。
写在最后:
都说李斌对于蔚来倾注了太多心血,前途未卜的造车新势力却辜负李斌太多。都说2019年是造车新势力的"生死劫",有了合肥市的这笔巨额投资,蔚来的2020终于看到了拨云见日的豁然开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⑦ 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合肥 与合肥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2月25日上午,2020年合肥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云)签约和江淮蔚来EC6量产项目启动仪式在合肥市江淮蔚来工厂举行。包括蔚来汽车中国总部项目在内的8个项目集中“云”签约,总投资1020亿元。江淮蔚来EC6量产项目也同步启动,签约仪式后,省、市领导和签约企业负责同志共同观看蔚来汽车现场换电演示。
蔚来汽车中国总部项目包括在合肥成立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建立研发、销售、生产基地,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中国总部运营体系。项目计划融资145亿元,用于公司研发、市场体系建立和运营;同时,规划建设总部及研发基地(10亿元)、第二生产基地(15亿元)。蔚来中国预计2020年营收148亿元(上市3款车型),2024年营收1200亿元(上市6-8款车型),2020年至2025年总营收4200亿元,总税收78亿元,2025年前在科创板上市。蔚来中国落户合肥5年内将打造一个千亿产值的龙头企业,加速合肥新能源汽车集群发展,引领带动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⑧ 国外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历史
1、19世纪90年代美国人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纯电动(新能源)汽车。
2、20世纪30年代中期结束了早期的纯电动汽车生产而进入燃油汽车的黄金时期。
3、2001年,我国确立“十五”国家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项目,明确了我国的电动汽车战略发展基本原则。
4、2006年我国纯动力电动汽车功能样车已经实现。(8)美国公司合肥新能源汽车投资建厂扩展阅读新能源客车的发展问题:
1、充电基础设施仍然是发展的短板。我国现在车桩比只有3.5:1,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整体规模仍显滞后
2、核心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突破。从动力电池来看,高端产品与国外的差距不大,但产业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够强。
3、后市场流通服务体系还有待健全。在售后服务方面,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质保内容参差不齐,电池以旧换新的政策也不相同,售后服务配套体系滞后,对培育消费市场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⑨ 吉利3亿美元入股遭否,合肥百亿投资蔚来背后
2月25日,2020年合肥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云)签约和江淮蔚来EC6量产项目启动仪式在合肥市江淮蔚来工厂举行,包括蔚来汽车中国总部项目在内的8个项目总投资102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消息公布后,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马仿列、江淮新能源营销公司总经理汪光玉、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长城欧拉品牌总经理宁述勇以及奇点汽车创始人沈海寅等多位车圈大佬第一时间在微信群里对蔚来和李斌表示加油祝贺。
作为汽车行业的同行者,他们一方面是希望资本市场的寒冬能够结束,另一方面也希望车企能够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毕竟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2020年伊始,汽车人还沉浸在对“汽车市场春天”的期待中,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节奏。
根据乘联会和中汽协公布的1月月度销量数据,新能源汽车销量直接被腰斩。彼时,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此次疫情让新能源车的销售面临更大的压力。
车企的新品线下发布几乎难以进行,今年上半年几乎所有与汽车有关的大型活动,上市发布会、试驾会、品鉴会等都将延期或取消。
秦力洪认为,湖北省和武汉市是整个中国汽车工业,乃至全球汽车工业、零部件工业的中心之一。“我相信全行业应该没有哪家公司的供应链能够避开湖北的,”在秦力洪看来,武汉的疫情不完全解决,整个汽车工业完全恢复正常都是做不到的。
有外媒此前报道称,为了重振市场,中国可能会将新能源汽车补贴延长至2020年年后。
蔚来与合肥签约的消息像是一场及时雨,安徽省与合肥市领导在现场观看蔚来汽车现场换电演示,更显示地方政府对蔚来的重视程度之高。
安徽当地媒体更是评价,蔚来中国项目“与合肥市重点发展的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高度契合,更对我国通讯行业、高端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发展、应对国际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对蔚来来说,这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机遇。”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王玉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⑩ 什么时候外国车企可以在中国独资建厂
2018年。
2018年4月17日,国家发改委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候表示,将分阶段取消汽车行业股比限制。发改委表示,汽车行业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开放,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
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而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
另外,在制造业中,发改委还表示,诸如船舶行业2018年将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包括设计、制造、修理各环节。再如,飞机制造行业2018年将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包括干线飞机、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直升机、无人机、浮空器等各类型。
在此前的一次中国汽车行业组织的高端论坛上,有相关负责人曾透露特斯拉会在2018年正式在华独资建厂,这也佐证了上述外企独资建厂的政策将会在年内正式落地。
新能源最先取消持股比例限制
取消股比限制,就是合资品牌有国家保护的,所以股比限制是50:50,而未来取消这一股比限制就意味着,国外车企可以自由的在中国建厂造车,甚至是以独资方式进入中国!而这就预示着很多很多的大事要发生了...
要知道特斯拉希望在华建厂已经很久了,但无奈于在与上海政府进行了一年多的沟通之后,双方仍没能达成协议,很可能是因为股比没有谈妥,所以泡汤了。
但是有了这个“取消股比限制”的政策,特斯拉在华建厂的难度就小了很多。当然,这也就意味着外资企业不必再像去年年底的江淮大众、福特众泰一样,为了新能源而合资。
新能源车是最先取消股比限制的,而在2020年新能源补贴也会取消,两枚炸弹相继而来,对于自主新能源品牌来说,将会面对不小的挑战。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外资持股比例将大幅放开,中国车企,你们准备好了吗?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汽车股比放开方案公布:分阶段取消,五年内全部取消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