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未来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发展
1. 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前景
电动汽车的前景现在看来是超级好,但如果15年内不能有规模的普及和技术突破必将被淘汰。因为其他可代替能源在未来10年将会有一定的突破,到那个时候就被绕过去了,中国想弯道超车,跟还没跟上就被其他的车给反超了!!现在的中国车企的思路只能等着吃尾气了,到时候吃的可能还是清洁环保的尾气呢!!
2. 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会取代汽油车吗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危害认识也越发深刻,如何保护好我们生存的家园就变得尤为重要,汽油作为不可再生能源,早晚有枯竭的那一天,并且在全球变暖的危机之下,人类必然要将电动汽车的发展坚持下去。
可以说,电动汽车在未来取代汽油车应该是早晚的事,这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的。
当然,任何新技术都需要有一定的积累和一段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当这些问题在将来纷纷得到解决以后,真正的电车时代可能就要到来了,恐怕那时候汽油车很可能就要退位让贤了。
3. 未来几年电动车行业发展趋势如何
我国电动车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前基本依靠进口,如高尔夫球车、游览观光车等。自九二年以来,我国有了自行车研制和生产的电动车产品,通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以台铃电动车等一大批具有创新实力和年产规模超百万辆的电动车生产厂家。
根据我国电动车产业的发展现状来分析,随着电动车核心技术的突破,我国逐步发展由电动车代替燃油车,现已开发出了不同的电动小轿车、电动公交车、电动面包车、电动货车等,并已逐步投入市场。电动车产业的发展,终将会为人类居住净化环境做出贡献。同时,电动车产业将是一个真正的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随着关键技术方面的突破和电动自行车的性能不断提升,让电动自行车成为了摩托车和自行车的替代产品,而它的快捷、环保、方便和廉价,也让更多的消费者认同,同时也激发了市场对于电动自行车的诉求。在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中,先前研发生产的企业迅速崛起,一些新的企业也开始进入,他们对电动自行车的投入也不断加大,使得产能迅速扩展。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动车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我们坚信电动汽车行业必定迎来市场的爆发。
4. 为什么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因为需要节能环保。
汽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或者说需要多少亿年才能再生的资源,用一点少一点,现在全球的汽油资源消耗非常大,照这个趋势,在很短的未来,就没有能源可用。
汽车使用汽油,排放出大量尾气,导致全球变热,环境污染严重,所以说使用新能源汽车刻不容缓。
在这个大前提下,发明了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行驶没有尾气排放,对环境改善有很大的作用。另外,发电的方式有很多种,水电站,风电站,虽然现在有的造价成本还很高,但是为了我们子孙后代考虑,还是要实行
5. 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新能源车作为我国汽车行业众所周知的蓝海,目前自主品牌已经成为新能源车终端市场上的主要力量。不过面对这片蓝海,合资、进口品牌声势较弱。其实跨国品牌也并非熟视无睹,并且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布局。从目前多个合资、进口品牌公布的战略来看,2020年或会成为新能源车竞争的一个关键节点。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9万辆和10.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9%和49.5%。累计方面,2018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0.7万辆和60.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5.4%和88%。
随着新能源汽车性能的不断提升和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出,对消费者来说,2020至2025年将出现新能源汽车的最佳购买时间点。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800万辆,而燃油车销量则会达到峰值(约3200万辆),之后将经历断崖式下滑,预计到2030年燃油车销量将跌至2000万辆。
6. 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大吗
" 摘要:本文对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和前景作了概略介绍,并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对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技术,作了综合评述,展望了电动汽车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
1引言
上世纪70年代全球三次石油危机爆发后,各跨国汽车公司先后开始研发各种类型的电动汽车。我国经过“八五”、“九五”、“十五”三个五年计划,在研发电动汽车的专项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但是,迄今为止,这些科研成果真正能转化为产品,并实现产业化生产的项目并不多。国外大汽车公司投入远比我国更多的资金和人力,已投入批量生产的电动汽车产品也寥寥无几。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以及大气污染、全球气温上升的危害加剧,各国政府及汽车企业普遍认识到节能和减排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发展电动汽车将是解决这二个技术难点的最佳途径。
现代电动汽车一般可分为三类:纯电动汽车(PEV)、混合动力汽车(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但是近几年在传统混合动力汽车的基础上,又派生出一种外接充电式(Plug-In)混合动力汽车,简称PHEV。本文将电动汽车技术研发的若干问题和趋势,作简要的介绍和评述。
2纯电动汽车(PEV)
纯电动汽车是指完全由动力蓄电池提供电力驱动的电动汽车,虽然它已有134年的悠久历史,但一直仅限于某些特定范围内应用,市场较小。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种类别的蓄电池,普遍存在价格高、寿命短、外形尺寸和重量大、充电时间长等严重缺点。目前采用的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它们已达到的实际性能指标和市场平均价格,如表1所示。根据实际装车时的循环寿命和市场价格,可估算出电动汽车从各种动力电池上每取出1kWh电能所必须付出的费用。计算时,假设电池最高可充电荷电状态(SOC)为0.9,放电SOC为0.2,即实际可用的电池容量仅占总容量的70%;由电网供电价为0.5元/kWh,电池的平均充放电效率为0.75。
从表1的粗略计算中可知,虽然从电网取电仅需0.5元/kWh,但充入电池,再从电池取出,铅酸电池每提供1kWh电能,价格为3.05元左右,其中2.38元为电池折旧费,0.67元为电网供电费,而从镍氢电池中每提供1kWh电能,费用为9.6元,锂离子电池为10.2元,即后二种先进电池供电成本是铅酸电池的三倍多。
目前国内市场上用柴油机发电,价格大致为3元/kWh,若用汽油机发电,供电价格估计为4元/kWh,即从铅酸电机提供电能的价格大致和柴油机发电价格相等,仅仅从取得能量的成本来考虑,采用铅酸电池比汽油机驱动有一定价格优势,但是由于它太过笨重,充电时间又长,因此只被广泛用于车速小于50km/h的各种场地车、高尔夫球车、垃圾车、叉车以及电动自行车上。实践证实铅酸电池在这一低端产品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实用性。
镍氢电池的主要优点是相对寿命较长,但是由于镍金属占其成本的60%,导致镍氢电池价格居高不下。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很快,近10年来,其比能量由100Wh/kg增加到180Wh/kg,比功率可达2000W/kg,循环寿命达1000次以上,工作温度范围达-40~55℃。美国USABC在2002年制定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目标如表2所示。
近年由于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的研发有重大突破,又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目前已有许多发达国家将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主攻方向。我国拥有锂资源优势,锂电池产量到2004年已占全球市场的37.1%,预计到2015年以后,锂离子电池的性/价比有望达到可以和铅酸电池竞争的水平,而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池。
图1示出了国内外各种纯电动车辆数量/性能和价格/性能曲线,以电动自行车为代表的低性能车辆,由于其成本低廉,仅我国在2006年已达到年产2000万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冲击1号电动跑车,虽然已达到了很高的动力性,但是由于售价高昂,仅生产了区区50辆,由于没有市场而不得不停产。性能较低的场地车,在我国年产达7000~8000辆左右;天津清源电动车公司生产的微型电动车,最高车速仅50km/h,年产也可以达千辆以上,这可能是目前市场所能接受的纯电动车辆性能的上限。上述所有电动车辆均采用铅酸电池为动力。随着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性/价比不断提升,未来5~10年内,市场上可能会出现最高车速≥100km/h,续驶里程≥250km的高性能纯电动汽车。
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
由于完全由动力蓄电池驱动的纯电动汽车,其性能/价格比长期以来都远远低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难于与传统汽车相竞争,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各大汽车公司都着手开发混合动力汽车。日本丰田公司在1997年率先向市场推出“先驱者”(Prius)混合动力汽车,并在日本、美国和欧洲各国市场上均获得较大成功,累计产销量已超过60万辆。随后日本本田、美国福特、通用和欧洲一些大公司,也纷纷向市场推出各种类型的混合动力汽车。
3.1研制全混合电动汽车的必要性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指具备两个以上动力源、而其中有一个可以释放电能的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按混合方式不同,可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三种;按混合度(电机功率与内燃机功率之比)的不同,又可分为微混合、轻度混合和全混合三种。其中外挂式皮带驱动起动/发电(BSG)式是微混合动力汽车的典型结构,其电机功率一般仅2~3kW,依赖发动机趵%GD!A3蟊鱿
7. 纯电动汽车未来会大规模普及吗,多久的未来。。。
纯电动汽车未来会大规模普及
(1)纯电动车目前在上海试行电动汽车,目前上海和北京电动车估计有50万辆,就目前的充电桩还是不能满足,而且如何冲电是最大的问题,建设代价大,站城市空间。最重要慢充需要12个小时,只能行驶200公里,快充相对只要20-40分钟,但是对目前国家电网的原有线路承载力不够。需要加大电网电缆的承载力。最后是无线充电,中国可能还在研究。
(2)目前世界上有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有试行无线充电,这要靠政府,开发商,公共设施部门的共同努力。
纯电动汽车是指:
(1)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
(2)完全由可充电电池(如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提供动力源的汽车。虽然它已有134年的悠久历史,但一直仅限于某些特定范围内应用,市场较小。
(3)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种类别的蓄电池,普遍存在价格高、寿命短、外形尺寸和重量大、充电时间长等严重缺点。
8. 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需要如何应对里程焦虑的挑战
电动汽车的技术不断的发展,车辆的续航里程达到400到500km左右的续航,虽然车辆的续航是在不断的增加,但在使用的电动汽车的时候依旧会面临着车辆的里程焦虑,而里程焦虑也会影响到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对于电动汽车而言,未来的发展需要如何应对里程程焦虑的挑战?
应对里程焦虑的挑战需要从影响里程焦虑的因素上面说起,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车辆的充电问题,电动汽车在使用的时候,没有对于车辆的电池进行及时能量补给从而产生了续航的焦虑。以充电便捷性为例,开车上路能否方便的找到充电桩也是一个关键,毕竟车辆的能量补给离不开充电。相比于加油站,这个续航里程的补充真的是有些来之不易。对于来之不易的东西,大家普遍都会有那么些舍不得的。应对里程焦虑可以提高电动汽车提高充电的速度和合理布局充电设施,便可以轻松的应对于里程焦虑所带来的影响。
其次除基础建设等问题以外,对于电动汽车而言在未来的发展上面应对里程焦虑,可以提高电池的技术和走车辆设计车身轻量化的路线,从技术角度分析,电动汽车车重降低10%,车辆的续驶里程相对于来说是可以增加5.5%的,那么轻量化路线对于车辆的电能的节约也是可以满足和应对里程焦虑的挑战。
作者认为,展望未来的电动汽车时代,应对续航焦虑带来的挑战,可以将车身进行轻量化,减轻自重满足节约一部分的电能,同时充电是否便捷,基础建设的充电桩是否完全的覆盖等都是可以轻松应对里程焦虑的挑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