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市场遇冷新闻
『壹』 思考:疫情过后,新能源汽车市场真会迎来爆发期吗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确实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汽车行业自然也不能例外。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很多车企选择延期复工复产,线下经销商店面也没能正常营业,而直接导致的就是销量下滑。根据乘联会2月19日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19年2月份上半月销量大幅度下滑,下降幅度同比达到约92%,新能源汽车同样也不例外。那么疫情过后,新能源汽车市场会迎来爆发期吗?文青认为会的。
最后,在2月20日举行的网上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称,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并鼓励各地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从而尽可能促进汽车消费,而这些都是利好政策。
总结:所以不论是从整体市场需求还是从政策层面上来看,在疫情过后,新能源汽车市场都会迎来一个爆发期。不知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贰』 新能源汽车面世之后,销售一直遇冷,原因到底是什么
很多朋友首先看到我们文章的标题就感觉到非常的不可思议,其实我们可以给大家讲述这么一个数据,在今年的5月份我们国内的新能源车辆型号一共销售了9万辆左右,比上一个月份增加了差不多有30%也就是1.4倍左右,而且从1月份到5月份的这一个时间段这种车辆型号的销售数量总共更是达到了28万辆,比起前一年来说要增加了1.4倍左右。

但是除了这一点之外,他这种类型的汽车需要进行的充电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想要为自己的车辆装上一个充电的装置一般都需要购置一个单独的停车位置,而很多车主朋友却并没有具备这样的条件。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的行驶里程一般都比较短,根本就不太适合非常长远距离的行驶。最后一个让大家都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是它的充电的电池也是会不断的衰减的。市面上现在流行的几种不同型号的电池都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不断的缩短自己的寿命,所以更换电池所带来的费用也是非常大的一笔资金。
『叁』 在全球车市遇冷的当下,连续4年蝉联全球产销第一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是潜力犹在还是隐忧已现
目前,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无论是从技术水平,还是市场规模在全球均处于领先的地位。从技术层面来看,新能源客车行业各种技术方案层出不穷,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创新最为活跃的市场,在技术上我国已处于市场的领先地位。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已稳居全球新能源客车第一大市场。
事实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受到政府、政策眷顾的程度之高向来毋庸置疑。尽管,随着政策的调整,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波动被视为是正式“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信号和开端,但市场对政策的依赖程度依然不低。政策这把“双刃剑”,造就了一个集潜力和隐忧于一身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换言之,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言,一个潜力与隐忧并存的时代已至。
『肆』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销量没有逆势而上,汽车市场还将继续冷下去吗
2018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约为101.53万辆,同比增长83%,其中纯电动车乘用车销量约为75.89万辆,同比增长69%,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约为25.55万辆,同比增长138%,在汽车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却逆势而上。从2009年国务院首次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启动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并给予补贴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发展近十年。由于早期的新能源汽车优势较少,主要依靠国家政策驱动。
新能源现在之所以不被认可,主要还是因为这种车的成本太高,所以车价也让人无法接受,很多人即使是有心想要购买,但也只能是望而却步。在这种车型中,电池的成本是最高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使这种车的价格偏高,不过车电分离可以帮助这种车更好的推广,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车的成本。其实大家最在意的还是续航的问题,想要达到理想的续航,电池的构成是最关键的,要是电池的技术提升,快充技术也快速发展,再加上路权规范了,成本上也降低了。
『伍』 新能源汽车销量频频遇冷,该何去何从
新能源汽车销量一直不是很好,包括二手市场也是这样的情况,我们也是想办法拯救这样的情况!
除了国补差异之外,地方补贴也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存在着一些“歧视”。电动汽车资源网了解到,“歧视”最明显的就是北京,多年以来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一直被北京排除在新能源汽车目录之外,无法拿到地补,无法享受不限行等政策,甚至无法拿到新能源汽车牌照,直到今年北京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歧视”才破冰,对其发放新能源汽车牌照。与北京相比,上海和深圳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宽容度就高多了,它们不仅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列入了新能源汽车目录,还对其发放地补,和让其享受不限行等新能源汽车政策。虽然上海和深圳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售占比较高,但其整体销量并不如北京,仍然难以改变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占比逐年萎缩的事实。
『陆』 车市寒冬,疫情肆虐,今年的新能源车市还会增长吗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季节性还是非常明显的。本身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第一季度的销量占比就很低,如果此次疫情能够在第一季度得到有效控制,对于整一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影响就不会太大。其实小编还是非常看好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具体原因如下。
小结
2020年,各大新能源主机厂阵营将会有越来越多极具竞争力的新能源产品上市销售,充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将越来越完善,同时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依然存在,只要疫情能够在第一季度得到有效控制,小编还是非常看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行业资讯,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谢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柒』 新能源汽车前景光明,当下遇冷
前言:
3月12日植树节,中汽协公布了中国2月份汽车行业产销数据,又巧合还是种下希望,汽车销量的惨淡,是多方不愿意看到的,值得汽车人去思考,如何重振消费信心,是行业共同面对的课题,这让人想起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汽车销售,订单计划排产减少浪费,同时也滋生了诸多问题。
2月份全国汽车销量31万辆,同比-79.1%;乘用车销量22.4万辆,同比-81.7%;商用车销量8.6万辆,同比-67.1%;新能源汽车销量1.29万辆,同比-75.2%,1-2月销量5.97万辆,同比-59.5%。
产业投资依然活跃
比亚迪在常州总投资100亿元,建设生产基地,生产王朝系列和e系列;吉利在武汉总投资90亿元,年产15万辆生产基地;长城在泰州总投资80亿元,年产20万辆生产基地;合众在南宁总投资35亿元,年产10万生产基地;雷丁收购野马100%股权;爱驰收购江铃控股50%股权获资质。各车企的投资,说明新能源汽车依旧被资本看好,纷纷抢占2025年的市场制高点。但也有掉队的,敏安、长江、速达等企业正在寻找发展出路。
小结:新能源汽车前景依然光明,只是碰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调整期和“疫情”双重影响,只是当下遇冷,在多重利好政策的影响推动下,如购车补贴和购置税减免持续,双积分政策,路权优惠,持续加大充电设施建设,持续推动公务用车电动化,种种迹象表明,新能源汽车的春天依旧。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纯电动乘用车市场规模将小幅增长,销量规模预计将达90万辆。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肖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捌』 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自主品牌该何去何从
伴随着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下探,尤其是在合资品牌集中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后,中国品牌还能不能扛得住,又该何去何从呢?小编觉得,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有很多天然优势的,同时,伴随着充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具体分析如下。
小结
不论是前期的新能源技术和产品的布局,还是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扶持,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立足强有力的产品,走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向上之路,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自主品牌还是会有很强竞争力的。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行业资讯,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谢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玖』 新能源汽车2月销量暴跌,下半年能回暖吗
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在2月份销量出现大幅度下滑。根据中汽协公布数据显示,2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28.5万台和31万台,环比均下降约83.9%。而在1~2月份,产销分别完成的204.8万台和22423.8万台,产销同比分别下降约45.8%和42%。新能源汽车2月销量暴跌,下半年能回暖吗?文青认为可以。
写在最后
正是由于政策上不断引导,扩大汽车消费、我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和技术提升生产成本下降,所以虽然二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暴跌,但是后半年也会回暖。不知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拾』 新能源车市场遇冷之后,“告负”会否成为新常态
会的,因为对于消费者而言,阻碍他们迈入新能源市场原因很多,其中就包括保值率。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尚未成熟,其保值率目前不如燃油车已是业内共识。中国新能源市场目前尚属于政策驱动型,补贴的大幅退坡直接影响了新能源市场的销量。
能源车市场将成未来销售主力,新创车企开始发力,传统车企也纷纷转型,推出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型。年初,中汽协预测今年全年新能源车销量为160万辆,很多人还认为太保守了。如今看来,160万辆已经成为不可完成的任务,中汽协也将预期调整为150万辆。
但也有看衰者。今年年初,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就曾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目前仍以政策驱动为主,市场驱动力不够强。“到2020年购置补贴取消后,若无其他政策跟进,由于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大幅上涨,很可能导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40%左右的‘断崖式’下滑,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受到的冲击更大,市场份额可能下滑 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