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能源汽车自燃
1. 准备换个新能源汽车,但是担心自燃着火的问
我们买汽车在考虑汽车的价格以及舒适性的同时很多时候也会考虑到汽车的安全性,有时候安全性能高的汽车可以在危险到来的时候最大程度的保护我们的安全。
新能源汽车安全-分类
新能源电动汽车安全故障分类
行驶过程安全故障;充电过程安全故障;静态过程安全故障。
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
2016年6月26日,北京三里屯一辆国产品牌纯电动车发生自燃。
2015年4月26日,深圳一辆国产品牌的纯电动大巴车在充电站充电时,突然自燃。最终官方给出的原因是过度充电72分钟,导致多个电池箱先后发生动力电池热失控、电解液泄漏,引起短路,导致火灾。
不光是国内车企,一些国外品牌也未能幸免。2017年3月4日,一辆外资品牌的纯电动车在上海金桥充电站,发生了电动汽车燃烧事故。
新能源汽车事故频仍,到底是外力原因所致,还是新能源汽车本身的电动属性,抑或是新能源汽车生产过程把控不严产生的质量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所有这些出现问题的汽车产品,在各项参数上都完全符合相关规定,否则这些车辆也不可能出现在市场上。
然而,符合政策要求的汽车产品并不代表安全上100%的可靠,因为实际车辆运行的状况远比企业自行路试复杂得多。一名资深汽车工程技术人员曾说过,要验证一个发动机是否可靠,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
应该说,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发展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问题难以避免。因此,人们也会担心: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不断增加,这类安全事故数量是否会增加?
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
2016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起火原因以自燃事故最多,共9起,占比31%,可知电动电池原因是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或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零部件故障、充电、浸水”等大都导致短路或电气功能故障,或多或少与电池系统有一定的关联。
造成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的原因在于整车非电动车平台改装造成电池的承载隐患,动力电池系统的缺陷(含电化学反应问题)、电池材料不过关、电池使用不当等因素。究其根本,动力电池引发的新能源汽车自燃案例主要由机械安全、电气安全、功能安全和化学安全导致,其中电气安全和化学安全为典型,更多体现在新能源汽车静态放置情况下,而功能安全也越来越受重视。在汽车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电气安全相对而言更加成熟,但是功能安全和化学安全为新的课题。比如,功能安全方面电池系统管理不完善而不能够提前监控、报警故障,从而将导致电池过充、短路、漏液,最终引发起热失控、自燃、起火。
2. 新能源汽车“自燃”已成常态 比亚迪秦Pro EV 再次着火
近期,新能源汽车“自燃”不断,威马汽车更是把“自燃”事故推向了极致,一个月时间不到已经发生了5起自燃事故,威马汽车也成了新势力造车因“自燃”而召回的第一车企,销量不高的威马汽车也因“自燃”而“火”爆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谓“火”红一片。
写在最后,关于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我们一直都在关注,特斯拉,北汽新能源,长安新能源,理想汽车,威马汽车,欧拉汽车都有过“自燃”事故,威马汽车已经成为“自燃”事故的“典范”,但这些个车企的电池都是选购其它配套厂家,“自燃”居多处于被动中,而比亚迪汽车却不一样,自己给自己生产电池,连续不断的“自燃”事故,作为电池生产商的比亚迪,该有什么感想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新能源汽车自燃怎么理赔
从理论上来说买了自燃险,保险公司就应该全额赔付。保险公司规定,汽车自燃险的赔偿包括全部损失、部分损失、施救费用这三个方面,它们的理赔标准有所不同,但均会实施20%的绝对免赔率,车主们需多加注意。望采纳,谢谢!!!
4. 新能源汽车频频自燃,这和哪几个因素有关
虽然说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大家的欢迎,但是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的频发也让很多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充满了担忧,近几年从特斯拉到蔚来,比亚迪等等新能源车都出现过各种各样的自燃事件。行发生碰撞自燃、车库自燃、充电时自燃。关于新能源车的自燃事故层出不穷,大大增加了人们对新能源车的担忧。
新能源汽车的自燃。首先是由于发生碰撞导致的。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池大都是密度非常高的锂电池,再加三新能源车使用的锂电池量非常的大,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锂电池受到挤压就会发生自燃;其次,电池组装的问题。新能汽车在电池组装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池组装错误的情况,也会引发自燃,最常见的就是电池被其他元件挤压或者是磨损,时间长了就会导致短路自燃;最后,电压不稳导致的。新能源车在充电的时候发生自燃的概率也是非常大的,在充电的时候如果说火电压不稳的话也可能导致汽车发生自燃。
新能源汽车在充电的时候发生自燃现象是非常常见的,而造成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时发生自燃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充电的时候电压不稳,这样也容易导致新能源车在充电的时候发生自燃。
5. 为何新能源汽车自燃频发!电池热失控是主要原因!
新能源汽车自燃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新能源汽车因为自燃问题,一次次的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最近几天,地库中的新能源汽车冒烟后爆燃,维修中的新能源汽车突然燃烧起火,充电中的新能源汽车突然自燃,行驶中新能源汽车在路上起火,停车场多辆新能源汽车起火烧毁,多个国内外品牌新能源汽车接二连三起火,再度点燃了业内外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的焦虑情绪。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管理的通知》,在该通知中,市场监管总局就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频发,将加强对新能源车企、三电企业的监管,并且会进一步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召回管理,其中以新能源汽车火灾故障尤为重视。
为什么会自燃
那么,我们要去思考一个问题,新能源汽车为什么会自燃?目前业内普遍认为,引发电池热失控的原因主要是热辐射、电池内部短路、恶劣环境滥用等,根据新能源汽车的起火事故分析统计,充电场景是起火的高发场景,占比达50%,而起火事故的原因中,动力电池自燃占比为31%,主要是由于锂电池发生内部或者外部短路后,短时间内电池释放出大量热量,温度急剧升高,导致热失控。
由于动力电池在工作的时候会发热,其正常情况下可控,但是在电池温度过高或充电电压过高时,电池内部化学反应会接连发生,产生连锁反应,使电池内压及温度急剧上升,进而引发电池热失控,因而引发燃烧或爆炸,抛开外部的使用和环境问题的变化,发热原因与本身的制造材料与工艺也息息相关,电池使用时间过长、电池包温度不均、短路等问题都可能导致热失控。
电池安全问题的背后
其实电动车电池安全问题背后映照的是全部市场的混乱现象,各大车企想要尽早使得电动车下线,使用降低成本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这势必会造成全体工艺不达标,进而带来更严重的后果,电池安全是一辆电动车的安全重心。 可是当前市面上车企想要增加续航能力,提高续航本身,在当前能量密度没有大幅提升的前提下,无疑将要使用更多的电池,电池的数量提高后,不仅将成增加车重,也会影响汽车的通行安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 新能源汽车出现自燃现象,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新能源汽车出现自燃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于电池,电池因为以下几个原因,有可能会出现自燃现象。第1个原因是电池的质量不好,如果说厂家制造的质量不好,那么他发生自燃的可能性就会更大。第2个原因是电池的温度过高,比如说在夏天的时候温度太高的话,它就有可能会自燃。第3个原因可能就是电池受损,比如说经过什么地方的时候,不小心刮蹭到电池了,那么电池就有可能会自燃。
一.电池质量不好
因为现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仍然不算是特别的完善,还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所以说有一些不成熟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它就有可能会出现自燃的情况。所以我们在购买这些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应该要尽量购买一些大牌子,不要去购买那一些不太出名的汽车,这样子就能够提高安全性。
大家看完,记得点赞+关注+转发哦。
7. 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盘点:高温天气,用车需谨慎
今天,老王给大家盘点一下过去一阵子的几起新能源车型自燃事故。因为随着气温的逐渐上升,不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型,大家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一定要警惕高温。尤其是进入六月份,以及接下来的七八月高温天气。
自燃车型:理想ONE
自燃事件:5月8日中午11点30分,一辆理想ONE在湖南长沙街头发生了发动机盖冒烟着火现象。随后消防人员对该车进行了灭火处理,从事发现场流出的视频来看,着火点疑似发生在发动机的位置,车辆发动机盖区域损毁严重,整个头部几乎被烧的面目全非,但车辆底盘和后半部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官方回应:5月21日,理想汽车就5月8日理想ONE起火事件发布官方声明,声明中表示此次起火原因为“前机舱右下部的排气管前段表面附着了外来异物”,通过追查在4月28日,自燃的这台理想ONE在交付中心的整备过程中,交付中心工作人员在发动机舱周围铺上了防护垫,用于保护车辆,这是汽车售前检查或售后维修的常规动作。然而,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导致防护垫遗留在机舱内。随后在安装增程器保护罩时,工作人员未注意到遗留的异物(防护垫),导致异物被封存在机舱内部。
自燃车型:郑州日产帅客EV
自燃事件:在理想ONE自燃的同一天,一辆郑州日产帅客EV在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某充电站发生自燃,现场监控视频显示,帅客EV正插着充电插头,起初车辆出现了类似燃放鞭炮的声音,随后底部冒出滚滚浓烟并喷出火焰,随即火势开始蔓延。
官方回应:截至发稿前,郑州日产并未对此事做出回应,不过5月9日,东莞发改局约谈了某充电站,调查火灾事故并对有关各方提出自查整改要求。
自燃车型:广汽新能源Aion S(埃安S)
自燃事件:5月18日,几段记录了广汽新能源Aion S自燃的视频在某社交媒体平台上流传。据悉,自燃事件发生在广州市天河区杨桃公园附近的停车场。从广汽新能源Aion S车身上贴有的“ON TIME”标识来看,这台车来自于广汽新能源共享出行品牌如祺出行公司旗下的网约车。
官方回应:5月18日当天,广汽新能源总经理古惠南做出回应:“广汽新能源Aion S自燃事件或与后备厢内的消毒水有关,具体原因还在进一步调研中。”而广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肖勇表示:“现场的环境状况较为复杂,起火的真实原因仍需进行一段时间的调查。”截止发稿前,官方尚未公布最终的调查结果。
自燃车型:比亚迪秦Pro EV
自燃事件:5月28日,一辆比亚迪秦Pro EV在位于深圳市的某公共充电站发生自燃。根据网友的爆料,这辆车是在凌晨4点左右充完电,随后移至旁边的停车位,并于凌晨6点左右发生了自燃。通过社交媒体上曝光的视频可以看到,比亚迪秦Pro EV的起火点来自于车辆左侧底盘,且从火势扩散十分迅速。
官方回应:截至发稿前,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比亚迪官方对此事暂无回应。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此前比亚迪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发布会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刀片电池将改变行业对三元锂电池的依赖,将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回归正道,并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
最后,老王提醒大家,不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型,大家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一定要警惕高温。尤其是进入六月份,以及接下来的七八月高温天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 夏季来临,又一国产新能源汽车“自燃”,电动车安全强制标准出台
夏季来临,多地气温超过了30度,有的地方甚至超过了35度。夏季高温天气,对于新能源汽车也是一场考验。
本月初的时候,一辆国产MPV在充电站充电的时候,车辆底盘突然开始冒黑烟,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车辆底部就燃起了熊熊大火,停在旁边的5台汽车也受到波及,其中有三辆被烧得只剩个车架。
这次电动车起火是因为车辆充电引起的,如果采用快充模式充电,加上高温天气,电池很容易出现过热,严重的则会起火自燃。
离这起电动车充电引起的起火事故过去还没多久,近日,又有一辆国产新能源汽车“自燃”,与前面那起因充电而起火自燃的情况不同,这回是一辆广汽新能源埃安S,停在路边停车位上,也没有充电,在没有任何操作的情况下,突然自己起火烧了起来。
这辆广汽埃安S起火后燃烧速度也非常快,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车辆底部、车头就冒起了滚滚浓烟,火势猛烈。旁边车位隔了一米多宽的奥迪A6轿车,也受到了波及。好在消防人员及时赶到,及时扑灭了大火,阻止了火势的进一步蔓延,旁边的凯迪拉克SUV也得以幸免。
关于这辆广汽埃安S起火自燃的原因,厂家的回复是正在了解,目前起火原因不明。不过参考以前特斯拉、蔚来等自燃的情况,电池内部短路、电池过热的概率比较大。还有一种情况也有可能,就是夏季除了高温,还有暴雨天气,如果路面积水过深,浸泡了车辆电池,如果电池密封不好,内部就极易损坏,最终发生起火自燃。
近几年,随着新能源纯电动车汽车的普及,电动车保有量的增加,电动车起火自燃的事故也时有发生,也让许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产生了质疑。我国新能源汽车要想继续发展,做大做强,安全性、可靠性的问题就必须解决。
为了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解决好电动车安全性、可靠性的问题,避免类似起火、自燃的情况,5月13日,《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出台,对新能源电动车从整车、电车、电动客车三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三项标准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间给了各大车企大半年的时间调整、升级产品,届时,不符合要求的电动车,将不能上市销售。只有在严格的标准之下,厂家才会投入更多的资源攻关这些问题,才能保证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良性有序的发展。如果不能解决电动车安全性、可靠性的问题,新能源汽车代替燃油车,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 新能源汽车频频自燃,是因为质量问题吗
近些年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了一款新的车型,那就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的燃油车来说,消耗的是电能,在养车成本上有着很大的降低空间。同时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也是很好的,这就导致很多车主选择新能源汽车。不过最近,新能源汽车也频频出现了自燃现象,问题到底出在何处呢?这与新能源汽车内部的充电装备和电池质量有很大关系。
不仅比亚迪出现了这样的自然现象,其他的一些新源汽车也曾经出现过充电自燃的现象,这其中主要的原因这与汽车内置的锂电池在充电时燃点变低所致,车主们在使用新能源汽车时还是需要定期的对电池进行检查,一但出现问题,要及时的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