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浙江遨优动电动汽车

浙江遨优动电动汽车

发布时间: 2022-02-26 19:20:24

1. 迷雾背后 特斯拉究竟想用什么电池

故布疑阵似乎是特斯拉一贯的作风。

近日,一则特斯拉无钴电池的传闻,使得锂电资本市场两极分化,磷酸铁锂相关产业多家涨停,钴业股份则一路下跌。就在业内一片猜测,探讨磷酸铁锂复兴之际,特斯拉又发出了新的烟雾弹,称“无钴不一定是磷酸铁锂”。与此同时,特斯拉还透露,自研的动力电池,是一款超级电容电池。

一时间,冰火两重天的锂电正极材料资本市场趋于平静,但超级电容概念股,却躁动起来。截止2月26日,铜峰电子(600237)连续三日一字涨停,其他国内超级电容相关股业也有不同程度的涨幅。

事实上,超级电容并不是新概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广泛研究,是与锂电池同一时期的电池产品。但在性能上,却与锂电池截然相反,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长寿命、高功率、以及低能量密度(远低于锂电池)。

其中,能量密度低几乎让超级电容在电动汽车领域判了死刑,这也导致在新能源崛起阶段,超级电容始终在锂电池的阴影之下。

2月24日,一位资深电池研发工程师向我们表示,“超级电容在汽车领域一般是作为启停电池来开发的,基本不作为电动车的主要能源供应,能力密度实在太低了,但作为辅助电池可以考虑。”

而在新能源分析师卢昊看来,“纯粹的超级电容比功率很高,但能量密度太低,很难用于EV。但超级电容锂离子电池则结合了两者的优点,有理论应用前景,比如之前朝阳立塬就推出过类似的超级电容锂离子电池。”

2015年,朝阳立塬推出超级电容锂离子电池,即利用高能量密度的锂电池作为主要能源供应,利用高功率的超级电容来输出能量。据朝阳立塬表示,该产品主要是供应军工企业,具备60C的放电能力,两千安培的放电电流,可以用来启动装甲车和坦克。

卢昊表示,“如能解决成本问题,超级电容锂离子电池未必没有用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可能性,尤其是超级电容的特性,使得电池在能量回收领域有出色表现,可以有效延长续航。

从这个角度来看,特斯拉自研的超级电容电池,很可能是一种将超级电容与传统锂电池相结合的技术。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技术与前文的磷酸铁锂、无钴电池乃至行业期待的固态电池并不矛盾,存在兼容的可能。

对于电池企业而言,还在水面之下的特斯拉超级电容电池无疑是一股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也可能是一条可参考借鉴的技术方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 如何推动锂电产业的发展

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手机、电动车、电动工具、数码相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快速发展,需要使用锂离子电池的产品和场景也越来越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锂电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对应的动力电池市场规模为820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远小于出货量增速,主要系2014年以来动力电池价格保持年均20%左右的下滑速度,2018年底容量型动力电池均价为1.15~1.3元/Wh,较2017年底降幅超过20%。出货量为65GWh,同比增长46%。由于锂电池生产厂家在技术上的革新,性能和安全性的提升,人们对锂电池的需求仍会不断增长,预计到2024年,我国锂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

2016-2024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当前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承接了全球市场的转移,发展迅速;总体规模持续扩大,目前上下游联动,产业链逐渐成熟;产业结构调整助推各地积极布局,国内龙头企业加速崛起,“强者恒强”。

目前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已成为锂离子电池产业的集聚区,由于高端锂离子电池技术壁垒较高,未来以北京、江苏、上海等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区域将在现有技术领先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着高端电池材料的垄断地位,并随着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性能要求的提升,优势将更加明显。

尽管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制约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的瓶颈不容忽视。如在安全技术瓶颈方面,忽视安全结构设计,热失控现象频发;制造工艺达不到高质量产品要求,电池组一致性问题需完善;成本居高不下,材料核心技术待突破;标准体系缺失,亟待加快制修订工作;市场秩序混乱,企业无序竞争严重;安全监管职责不到位,行业管理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刚刚起步,需要加快引导。

两大规范文件亮点分析——重技术创新和智能、绿色制造

此前的《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于2015年由工信部发布。本次修订是在我国锂电行业经过3年多时间发展和实践的基础上,两个规范文件的首次修正。那么,修订有哪些亮点?

其中,新文件的一大亮点是由原先的重产能转向重技术创新,删减了2015年版本中对产能的要求,如电池年产能不低于1亿瓦时,正、负极材料年产能均不低于2000吨等;新增了多条对技术创新的要求,如研发经费不低于当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鼓励企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或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技术中心等。

新文件不但对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进行了重新规范,用词也更科学准确。如“电池正负极材料中磁性异物及锌、铜等金属杂质的检测能力”,用“磁性异物”替换了2015年版本中的“铁”,符合行业对锂离子电池新材料的研发和利用。

第二大亮点是对生产企业检测能力和质量管理要求的提高。“在检测方面,新文件增加了企业应具有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并对应达到的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孙伟说,如规定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应具有符合标准规定的电池循环寿命、高低温放电等电性能检测能力等,并对材料企业的检测能力进行了规范。

如文件中,对电池正负极材料中磁性异物及锌、铜等金属杂质的检测精度由“不低于1ppm” 升级为“不低于10ppb”,要求提高了上百倍。这不但是对检测的要求,也强调了质量管理体系,比如要能识别生产过程中“磁性异物和金属杂质超标”等。

第三大亮点是,新文件内容更科学、具体,特别是删除了细枝末节的技术指标,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的内容。

新文件鼓励企业“促进自动化装备升级”,打造绿色供应链,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促进供应链中的利益相关方遵守行业标准与规范,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废弃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体系;并鼓励企业参照《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 36132)等要求,建设绿色工厂。特别对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了重新规范,强化了先进设备对节能环保的作用。如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用能的设备;强调社会责任,鼓励“履行社会责任,到贫困地区投资兴”,这与国家的扶贫政策紧密相联系。

规范文件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一直处于“优质产能不足”的状态,如在动力电池领域,前十强之外的动力电池企业共计拥有约13%的市场需求量,但却占据行业总产能的约55%,其中大部分属于低端产能,其产能利用率仅约为10%,拉低了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指标。尽管本次出台的《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中,适用企业从事范围中刨除了“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但是在2016年,动力电池在锂离子电池产量中占比为45.08%。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认为,继铅酸、镍氢等技术更迭之后,目前锂离子电池正在蓬勃发展,但我国近200家的动力电池企业规模也太过庞大,非常需要并购和整合。

2018年前三季度业绩报显示,我国中小电池企业出现了大幅度的亏损。新文件尽管没有把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包括在内,但业内人士均认为,这必将会对车用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和规范产生影响。

“对于锂离子电池行业来说,新文件对安全、智能制造等问题做了明确规范,这有助于锂电池企业从无序竞争到有序竞争,健康发展。”孙伟说,由于规定的内容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智能、绿色制造的概念更明确,这也明确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并在发展过程中“有章可循”。

热点内容
梅州4方搅拌车价格 发布:2025-08-24 09:43:36 浏览:111
二手速腾内饰翻新 发布:2025-08-24 09:33:45 浏览:271
2017款捷达出租车版型内饰图片 发布:2025-08-24 09:32:20 浏览:391
越野车后面加装的天线有用吗 发布:2025-08-24 09:30:44 浏览:13
买车送内饰选什么 发布:2025-08-24 09:25:33 浏览:644
东莞宝骏560提车价 发布:2025-08-24 09:10:58 浏览:747
豪车玛莎拉蒂图片高清 发布:2025-08-24 08:46:47 浏览:818
商务车2019款混合动力 发布:2025-08-24 08:38:55 浏览:760
西安灞河房车营地 发布:2025-08-24 08:38:54 浏览:263
上汽集团商务车7座参数 发布:2025-08-24 08:16:55 浏览: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