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新能源汽车项目真相
『壹』 国家发改委发文调查新能源汽车项目,恒大、宝能被点名
总结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因此,遏制盲目上马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项目等乱象,并推动完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管理相关法规,建立健全僵尸企业退出机制,加强企业准入条件保持情况监督检查,促进优胜劣汰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风风雨雨,唯车相伴
关注车伙伴
更多的新车资讯和好玩的故事与你分享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贰』 国家发改委回应调查各地新能源车投资:正在对此事进行落实
据财联社消息,针对网传“发改委调查能源汽车投资,明确要求各地详细报告恒大、宝能等企业2017年以来在当地投资情况”的文件,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这件事正在落实,现在还不方便讲。”
网传信息显示,国家发改委日前下发《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及项目情况调查的通知》,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已于近期开展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调查工作,要求全国省市自治区等提供2015年以来核准或备案的新建纯电动汽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项目情况、建设进展以及年度生产情况,2019-2020年现有汽车企业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生产运营及在建新能源汽车项目备案情况。
通知尤其提到,详细报告恒大、宝能等企业2017年以来在当地投资和拟投资建设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包括土地占用、建设内容、项目进展、完成投资等情况。从截止时间来看,目前相关信息已于11月18日前上报至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叁』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新能源项目,投资20多万,最后,被被骗了,现在不知道怎么办
把你手上所掌握的转账证据保留带好,尽可能的配合职能部门的询问,争取早点挽回损失,反正我的损失已经得到解决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肆』 发改委调查新能源车投资,宝能内部人士回应称被吓坏了,具体情况是如何
平时主持晨会的,是集团总裁级高管。但就在那一天,只在重大节点出席会议的董事局主席姚建辉走进44楼最大的会议室,宣布了一个震惊的决定,我在宝能集团其他公司的股份全部给了我弟弟姚振华;宝能集团剥离宝能集团,更名为莱华集团。简单地说,姚建辉想把宝能传统的房地产开发业务拿走,正式与哥哥分离。会上提到的莱华控股,是一家早在1995年成立的公司。现任董事长是姚建辉的秘书。下一步,宝能控股现有的结构和人员将整体转移到莱华。
宝能的朋友说,近日,宝能收购了安徽猎豹汽车有限公司,这是湖南猎豹汽车第二大汽车生产基地。宝能仅用了约12亿元拿下这笔资产。这位朋友兴奋地说,全牌照造车,要开工了。在杭州、昆明、广州、贵阳、西安,宝能都宣称要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西安是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城市。在这里,宝能表示将投资400亿元,规划100万辆的产能。三年后,真车的影子再也看不到了,但宝能汽车制造基地附近的汽车城项目已经开建。两个月前,有媒体报道西安汽车生产基地将于明年6月实现量产。但总投资已达98亿元,设计总产能缩水一半。
『伍』 20万吨新能源汽车电池被废弃,环保真是“假命题”车主苦不堪言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是一把双刃剑,例如新能源汽车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绿色的出行希望,但是也给很多人带来了一些麻烦。最受车主们吐槽的就是围绕着电池的问题了,例如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慢、以及电池的使用寿命,在这一系列的压力之下我们至少还能够安慰自己起码新能源汽车是环保的,但是当我们看到他的废弃电池以后却也改变了想法。
新能源汽车的优点自是不必表了,可以为我们节省燃油费用,又可以避免道路面临尾气污染的困扰,但是对于它来说也有自己的缺陷,例如到了一定的年限就要更换电池,而被更换下来的电池如果得不到妥善的处理污染程度或许能够和尾气旗鼓相当,因为我们都知道电池的毒性会侵害到我们的土壤,而电力能源大多依靠煤炭发电,亦是不可再生能源。
据专家统计,如今我国的新能源废气数量已经达到了20万吨,虽然也有企业在积极地进行回收处理,但是还有一部分被忽略了,这就成为了大家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被废弃的电池能否重新利用起来呢?如果不能的话那车企们又将如何对它们进行处理呢?
实际上有一部分电池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例如比亚迪就有自己的电池回收系统,但是剩下的一部分却直接被堆积在了一起,没有报废的途径,也没有再利用的价值。20万吨新能源汽车电池被废弃,环保真是“假命题”?车主苦不堪言!倘若仍然有企业是在后者的状态那么这20万吨电池将会持续侵害我们的环境。
鉴于这个问题,很多专家也提出了新能源或许还是一个“假命题”,想要依靠它来弯道超车是对的,但是这样的想法却并没有得到中肯的技术支撑。20万吨电池被废弃,新能源汽车环保吗?车主:拆了东墙补西墙?我们期待它会有更好的前景,但我们也不可否认如今的新能源汽车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所谓的新能源并不仅仅指电池,它还可以是其他的形式,例如氢气,如果能够多项发展,真正从环境的角度去出发,或许我们会有更多的选择。
而老百姓们之所以不再选择新能源,也并不仅仅是金钱上的计较,而是真正地看透了我们即使购买了一辆这样的车仍然会污染环境,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麻烦,例如走到半路就趴窝,行驶过程中不敢开空调,这已经是一个公开的尴尬难解问题。希望各大车企们都能够重视起来,我们更希望被废弃的电池能够得到真正妥善的管理和解决,不要拆了东墙补西墙,用纯电车的方式来遏制燃油车给大气带来的影响代价,反而是让废弃的电池资源继续侵害我们的土地。不知道大家对此是怎样看待与评价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陆』 新能源汽车“骗补”通报为什么只公布了5家企业
为什么国家只公布这五家企业,而其他企业没有公布出来?编者认为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抓典型,重点整治这些企业。给其他企业加以警告与震慑,表现政府的决心。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战略,如果一下子公布90多家企业名单,会掀起轩然大波,整个产业会元气大伤不说,外企也有可能趁虚而入,抢战国内市场。这是对产业不利的。
(三)吉姆西、五洲龙等5家企业确实是最严重的。吉姆西不用说,是最先被媒体披露出来的,它用“空手套白狼”的方法骗取国家补贴,“骗补”很严
重。苏州金龙、深圳五洲龙、河南少林在国内汽车界知名度都算不错,至少耳熟能详。至于奇瑞万达编者没怎么听说,不知道在汽车领域影响力怎么样。看奇瑞万达
官网的简介,它是一家中德合资公司,内容描述含糊不清,躲躲闪闪,有点奇怪,如果光明正大,公司名还是要写清楚的。
(四)通报五家企业,而不通报其他企业,但未必不惩罚其他企业,该罚的罚,该整治的整治。但是,罚了还是没罚,整治结果如何,我们是不知道的,除非政府公布出来处罚结果信息。鉴于此,重点还是在整治,第二点就是能够没收被骗取的钱,三是威慑作用,杜绝后患。更多新能源汽车资讯:http://nev.ofweek.com/
『柒』 新能源汽车说,让我到11月份跑够两万公里,奖励4000块,对车会不会不好
让你做“活广告”——帮了他们的大忙。你自己有事可以顺带帮一下,但是切切不可刻意强制粗暴用车。因为过度用车,新车磨损加快,特别是电瓶一旦过度放电、充电,会加速老化。另外万一出了事故,麻烦就大了。
『捌』 河北微风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河北微风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于2014年9月23日在鹿泉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樊艳丽,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项目研发、建设、投资、管理;客车等。
法定代表人:樊艳丽
成立时间:2014-09-23
注册资本:10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30185000027608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石家庄市鹿泉区龙泉路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