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生电动汽车
① 电动车命系电池大战
难点何在?
国家发展新能源车的初衷是为了节能减排,而走电动车技术路线的厂家必须解决价格与价值背离的矛盾。电池大战表面看来是降本大战,实质上是企业选择不同技术方案,寻找价格与价值平衡点的竞争。《报告》分析称:“电池热失控在技术上并非无法克服,难点在于平衡成本、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目前,电池大战处于焦灼中,没有明显的胜出方。
与此同时,行业内对电动车技术路线也产生了质疑。杨裕生曾指出:“纯电动车的电池多,车重,耗电多,未必是最终目标。如果大家都认清发展电动车是为了节能减排,政策就要改变,改变了之后,纯电动车就不应该是最终目标。我过去也认为纯电动车好,8~9年前我开始慢慢认识到,纯电动车的问题比较多。所以最近8~9年,我一直讲不能够搞长距离的纯电动车,要衡量全过程的节能减排,把发动机和电池配合取得最佳效果。”
新能源车市持续下行,弱势企业将逐步出局。2021年新“双积分”政策正式实施,新一轮竞争开启。在纯电动车仍占主导的情况下,唯有破解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矛盾的企业才能享受到政策红利,而电池正成为竞争的焦点,谁在电池大战中率先胜出,谁将占据优势地位。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20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报告》2020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官方互联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② 工程院院士呼吁重视增程和低速电动车!百人会第三日干货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王贺武
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集中在商用车领域,张家口市已经部署了一批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这些车目前的运行状况非常好,冬季运行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氢能需要通过水来分解,张家口市比较缺水,但是从实际数据来看,2022年冬奥会将会部署2000辆燃料电池车,这些车一年的氢气消耗量大概是1万吨,它所使用、消耗的水大概是1500人每年的生活用水量,所以不会对当地的生活用水造成太大的影响。
结语:新能源车将会进入正轨
此前我国的新能源车的发展并不是一个正常的发展态势,车企过渡依赖政府补贴,而车辆的质量问题又一直被人所诟病,车辆自燃的事故时有发生。
但本届百人会则看到了车企和供应商都在车辆的研发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对于车辆的质量更加重视。
除此之外,工信部部长苗圩在现场直白地说道,2020年7月1日,新能源汽车补贴将不会进一步退坡,这说明补贴还会退坡但不会完全取消,不过多个车企的负责人也表达了,他们对于补贴退步已经做好了准备。
总的来看,多数新能源车企已经撑过了最艰难的2019年,随着整车厂电动汽车生产成本降低,盈利能力增强,市场对于电动汽车接受度的提高,电动汽车产业有望在2020年进入恢复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③ 比亚迪“刀片电池”引领全球动力电池安全新高度
“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3月29日,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刀片电池”发布会上喊出了很多新能源车消费者的心里话。此前从未有人喊过的这句话,很可能会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安全性变革。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弗迪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的市场参与度不断提高,未来很多新能源汽车将搭载安全稳定、能量密度更高但价格更便宜的比亚迪“刀片电池”。这个足以改变动力电池竞争格局的举动,很可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一次变革。
写在最后:
“刀片电池将改变行业对于三元锂电池的依赖,将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拉回正道,并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正如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说:“今天的刀片电池,是比亚迪给行业的一份大礼。”隐隐可以看出,比亚迪“刀片电池”将引领全球动力电池安全新高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④ 增程式不是纯电动汽车的过渡而是未来汽车的主力这一说法有根据吗
并表示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长续航里程纯电动车优势并不明显,反而是增程式电动汽车表现更出色。
李万里认为,纯电动汽车在后补贴时代将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纯电动车可能将回归到短途车定位,高端产品或为以增程式混合动力为主的汽车。
康艳兵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核心背景就是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的问题。目前,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为70%,天然气进口依存度超45%,中国可能不像发达国家那样,由煤时代进入可再生时代,而是将跨越式发展到多元化能源时代。
⑤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组织结构
百人会设立理事会、顾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与秘书处。 (排名不分先后) 万 钢 科学技术部部长
苗 圩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杨传堂交通运输部部长
解振华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吴新雄 国家能源局局长
刘 昆 财政部副部长
汪恕诚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张国宝 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赵维绥 文化部原副部长
廖晓淇 商务部原副部长
许善达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
龙永图 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 联合主席:徐冠华吴敬琏
徐冠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敬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付于武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
王秉刚 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
黄其励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清泉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立泉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裕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孔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
衣宝廉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志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 骏 中国工程院院士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丁荣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 理事会由百人会全体成员组成
理事会 理事长:陈清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
理事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 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教授
理事会 副理事长:董 扬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冯 飞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司长 政府部门:
张相木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
许甘露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
陈家昌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
曾晓安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
方 向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张志宏 科技部火炬中心常务副主任
武 平 科技部高新司交通处处长
许心超 北京市科委新能源与新材料处处长
刘建华 上海市经信委新能源汽车推进办公室处长
余 伟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发展处处长
陆象桢 深圳市发改委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处长
何秀林 杭州市经信委汽车处处长
戴 兵 合肥市科技局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办公室处长
汽车领域:
徐建一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
胡茂元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 平 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
徐留平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和谊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尹同跃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书福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传福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安 进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汤玉祥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成强 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鲁冠球 浙江万向集团董事长
张进华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赵 航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任晓常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鲍文光 山东新大洋电动车有限公司
能源领域:
刘振亚 国家电网董事长
邢 炜中国普天董事长
周吉平 中国石油董事长
王宜林 中海油董事长
张玉卓 中国神华董事长
信息领域:
常小兵 中国联通董事长
侯为贵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沈国军 银泰集团董事长兼菜鸟网络CEO
郭 为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郭 平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交通规划领域:
王笑京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
胡剑平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常务副理事长
李晓江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甄子健 科技部高技术研究中心交通处研究员
高校及研究机构:
金勤献 清华大学副秘书长
孙逢春 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
余卓平 同济大学校长助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
许 敏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助理、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
高世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
王晓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 青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赵 刚 科技部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郭淑英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首席专家
李建秋 清华大学教授
刘涛雄 清华大学教授
龚慧明 能源基金会(中国)交通项目主任
关联产业领域:
吉学文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明明 超威集团董事长
秦兴才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孔昭松 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余平 精进电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
方建华 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副主任 主任:
欧阳明高 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教授
赵昌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
李庆文 中国汽车报社社长
张永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开国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
吴志新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许艳华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秘书长:
张永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副秘书长:
许艳华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黄永和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王贺武 中美清洁汽车联盟副主任
张国强 清华大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副主任
⑥ 大众中国CEO炮轰增程式电动车 一句话为啥惹毛李想
9月8日,在大众汽车成都举办的PHEV技术交流和体验活动现场,大众集团中国区CEO、大众汽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明确表示:增程式电动汽车是最糟糕、不环保的。
毫不夸张的说,在造车新势力中,理想ONE绝对称得上是今年的一匹黑马。
另外,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也明确表示,不断的提高电池的比能量是一条非常危险的路。因为随着电池比能量的提高,汽车的危险性就越大,燃烧和爆炸的事故就会增多。电动汽车还存在着里程焦虑、充电焦虑和价格焦虑三大问题。用成熟的电池做第3代增程式电动汽车是补贴退货之后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此他认为增程式电动汽车才是应该选择的方向。
在车快评看来,无论是插电混动还是增程式汽车,只要是能被市场和消费者所接受,都是好车。
版权声明:本文为车快评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且图文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盗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文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请联系我们索取稿酬或者删除。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⑦ 节能减排的增程式电动汽车最宜市场化
随着近些年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车型也是越来越丰富。除了咱们常见的传统燃油车外,还有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增程式电动汽车。在2020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防化研究院研究员杨裕生在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论坛上发表演讲中表示:节能减排的增程式电动汽车最易市场化。真的是如此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发展新能源汽车就是为了缓解能源压力,但是增程式电动汽车虽然有利于节能减排,但是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依然会消耗燃油和产生尾气排放。所以相对比纯电动汽车来说,环保性并不是很强。所以现在就说增程式电动汽车最宜市场化,文青还是不认同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⑧ 为什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会表示“纯电动车并不能节能”
看待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表示“纯电动车并不节能,增程式混动才是未来”,并炮轰纯电车节能是骗局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在2019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表示:“纯电动车的电池多、车重、耗电多,未必是最终目标,增程式不是纯电动汽车的过渡,而是未来汽车的主力。”
杨裕生院士还专门拿出目前全球电动汽车的第一块招牌特斯拉,旧事重提,进行了论证。杨院士说,特斯拉就是典型的不节能减排的电动车。这家新能源行业标杆企业,却因为电耗问题在新加坡受罚。杨裕生院士以一个科学家全面的眼光强调:“你的车子必须要考虑全生命周期是不是节能减排,而不是看你在行驶过程当中这一段是不是不用油就节能减排了”。
⑨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为什么会表示“增程式混动才是未来”,并炮轰纯电车节能是骗局
这几年国内一直号召大家购买新能源车,主要因为环境污染严重,大家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虽然说新能源车上市对燃油车的市场有一定的影响,不过很多人一直并不看好燃油车的使用。燃油车一直被车主吐槽续航能力差,电池不耐用,至今都没有解决这几个问题。
因此,电动车好不好用,还是得看个人的使用感受,有人觉得好,也有人觉得不好,说法不一。但是电动车肯定是优缺点并存的。
⑩ 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当前电动汽车以及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还有16个月补贴就要取消,现在市场化的进程已经开始,实际上电动车站在新的起点上。
8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针对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作出了详细解读: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发展什么样的电动汽车?发展什么样的动力电池?
总结为四个问题:
第一,节能减排是电动汽车的宗旨。
第二既安全又节能的车才有前途。
第三是安全节能的车需要用什么电池?
第四是充分利用积分促进节能减排。
提高安全性、坚持节能减排宗旨,具体做法有四条:
一是积分与节能减排挂钩,进一步与纯电动车里程脱钩。
二是纯电动车微小型化,鼓励发展低速车,电池随市场来定。
三是发展增程式技术,用各种电动车。
第四是发展快充电廉价的磷酸铁锂电池或者是电池电容。
官W:华夏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