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器
Ⅰ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是什么
一、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
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包括动力系统冷却和供电系统冷却。电源系统的冷却是对驱动电机、控制器、DC/DC等相关部件进行冷却,而电源系统的冷却是对动力电池和车辆充电器进行冷却。动力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然后电能转化为动能。由于能量的转换会产生热能,当热能不能及时释放时,动力电池周围的温度会升高,从而影响锂电池的物理稳定性,降低其性能。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采用汽车电池组的热管理模式来调节动力电池的温度。它在电池温度低时提供热量,在电池温度高时冷却,使动力电池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从而提高动力电池的性能。换句话说,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控制水平决定了动力电池的性能。
Ⅱ 新能源汽车有没有冷却系统,需不需要更换冷冻液
因为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和电机组需要散热,所以有冷却液,也是需要定期更换。
Ⅲ 纯电动汽车,水冷冻的电池,冷却系统的优缺点
水冷动力电池冷却系统,起优点电池平均能量效率高,电池模块结构紧凑,冷却效果优异,能集成电池加热组件,解决了再环境温度很低的情况下,加热电池的问题,缺点系统复杂多了,很多部件,如电子水泵,阀、低温水箱,成本增加
Ⅳ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有几种冷却方式
大致分为4种方式:
1自然冷却
2风冷冷却
3水冷冷却
4空调冷却剂冷却。
Ⅳ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能用到一年吗
不过并不是电池完全衰减了才报废的,一般是电池容量衰减到初始值的80%以下,就不能在电动汽车上用了,要么梯次利用,要么拆解利用。电池是新能源电动汽车最关键、最昂贵的部件。在许多方面,电动汽车在机械上比传统动力汽车简单。与汽油发动机相比,电动汽车的运动部件要少得多,电动汽车只使用单速变速器,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基本上都是三元锂电池或者磷酸铁锂电池。后者的寿命一般更长些。不过这两种都可以称作“锂电池”,以下就以锂电池来通称。
由于电芯的一致性影响,整包循环寿命一般会打个八折,也就是1200-1600周(虽然在电池包中不是满充满放,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一般还有快充、偏低温充电,或高温使用的工况。
Ⅵ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架构主要包括哪些
除了涵盖传统车身空调系统,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机电控管理系统、减速器冷却系统等。涉及零部件包括控制部件(电子膨胀阀、水阀等)、换热部件(冷却板、冷却器、油冷器等)与驱动部件(电子水泵与油泵等)。
其中,电池冷却器、电子膨胀阀、冷却板、PTC加热器等新部件的增加,带动新能源整车热管理系统的价值量明显提升。
Ⅶ 纯电动轿车里边有冷却系统吗
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的冷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作为汽车的动力源,其充电、放电的发热会一直存在。动力电池的性能和电池温度密切相关。那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的冷却系统。
在高端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内部有与空调系统连通的制冷剂循环回路。BMW X1 xDrive 25Le(F49 PHEV)插电式混动车型动力电池冷却系统
动力电池单元直接通过冷却液进行冷却,冷却液循环回路与制冷剂循环回路通过冷却液制冷剂热交换器(即冷却单元)连接。因此,空调系统制冷剂循环回路由两个并联支路构成。一个用于冷却车内空间,一个用于冷却动力电池单元。两个支路各有一个膨胀和截止组合阀,两个相互独立的冷却系统。
冷却工作原理:
电动冷却液泵通过冷却液循环回路输送冷却液。只要冷却液的温度低于电池模块,仅利用冷却液的循环流动便可冷却电池模块。冷却液温度上升,不足以使电池模块的温度保持在预期范围内。
因此必须要降低冷却液的温度,需借助冷却液制冷剂热交换器(即冷却单元)。这是介于动力电池冷却液循环回路与空调系统制冷剂循环回路之间的接口。
如冷却单元上的膨胀和截止组合阀使用电气方式启用并打开,液态制冷剂将流入冷却单元并蒸发。这样可吸收环境空气热量,因此也是一种流经冷却液循环回路的冷却液。电动空调压缩机(EKK)再次压缩制冷剂并输送至电容器,制冷剂在此重新变为液体状态。因此制冷剂可再次吸收热量。
为了确保冷却液通道排出电池模块热量,必须以均匀分布的作用力将冷却通道整个平面压到电池模块上。通过嵌入冷却液通道的弹簧条产生该压紧力。针对电池模块几何形状和下半部分壳体对弹簧条进行了相应调节。
热交换器的弹簧条支撑在高电压蓄电池单元的壳体下部件上,从而将冷却液通道压到电池模块上。
动力电池单元冷却液循环回路内的电动冷却液泵额定功率为50W。电动冷却液泵利用冷却单元上的支架固定,其安装于动力电池的右后角。
Ⅷ 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系统是什么
汽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作为汽车的动力源,其充电、放电的发热会一直存在。动力电池的性能和电池温度密切相关。为了尽可能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并获得最大功率,需在规定温度范围内使用蓄电池。原则上在-40℃至+55℃范围内,实际电池温度动力电池单元处于可运行状态。因此目前新能源的动力电池单元都装有冷却装置。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有空调循环冷却式、水冷式和风冷式。1.空调循环冷却式
在高端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内部有与空调系统连通的制冷剂循环回路。插电式混动车型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如下图所示。
动力电池单元直接通过冷却液进行冷却,冷却液循环回路与制冷剂循环回路通过冷却液制冷剂热交换器即冷却单元连接。因此,空调系统制冷剂循环回路由两个并联支路构成。一个用于冷却车内空间,一个用于冷却动力电池单元。两个支路各有一个膨胀和截止组合阀,两个相互独立的冷却系统图示如下图所示。冷却工作原理:
电动冷却液泵通过冷却液循环回路输送冷却液。只要冷却液的温度低于电池模块,仅利用冷却液的循环流动便可冷却电池模块。冷却液温度上升,不足以使电池模块的温度保持在预期范围内。
因此必须要降低冷却液的温度,需借助冷却液制冷剂热交换器即冷却单元。这是介于动力电池冷却液循环回路与空调系统制冷剂循环回路之间的接口。
如冷却单元上的膨胀和截止组合阀使用电气方式启用并打开,液态制冷剂将流入冷却单元并蒸发。这样可吸收环境空气热量,因此也是一种流经冷却液循环回路的冷却液。电动空调压缩机再次压缩制冷剂并输送至电容器,制冷剂在此重新变为液体状态。因此制冷剂可再次吸收热量。为了确保冷却液通道排出电池模块热量,必须以均匀分布的作用力将冷却通道整个平面压到电池模块上。通过嵌入冷却液通道的弹簧条产生该压紧力。针对电池模块几何形状和下半部分壳体对弹簧条进行了相应调节。
Ⅸ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冷却系统技术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特点
一、风冷电池技术
以空气为介质冷却电池的方法称为空气冷却技术。主要原理是利用流动换热的方法来达到冷却的目的。冷却技术具有设备简单、维护成本低、制造成本低的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动力电池和电子设备电池的保护装置中。这种技术虽然成本低,应用方便,但受导热系统和空气比热容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冷却效果相对较差。目前,风冷电池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风量、流道、电池空间规划。
四、相变材料冷却电池技术
相变材料基于相变吸热原理降低电池组的工作温度。它具有无毒无害、热稳定性好、成本低、使用方便的技术特点。相变材料冷却方式不需要通道设备和电气设备,系统安全性很高。目前应用广泛且成熟的相变材料主要有改性成本脱蜡、水和盐、有机酸化合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