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夏天车里热怎么办
Ⅰ 纯电动汽车怎样解决冷暖空调问题
早期的电动汽车由于受到蓄电池的能力,为了增加续行,大部分电动汽车都没有安装空调。现阶段,国内汽车厂家就从传统燃油汽车空调的基础上进行部分替换设计,将燃油发动机带动的压缩机替换成直流电机直接驱动的压缩机,控制上相应改变,来完成空调制冷的功能,目前替换设计效果基本能解决电动汽车空调的制冷问题,但制冷效率有待提高,。由于没有燃油发动机产生的余热,制热功能国内厂家目前主要采用PTC加热和电热管加热,这些加热模式虽能满足制热效果,但这些加热模式都是硬消耗电动汽车上的蓄电池电能,制热效率相对较低,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行里程。在空调的主要零部件选用上,目前国内的电动汽车除了压缩机和控制模式,其他主要零部件还是沿用燃油汽车空调的零部件,冷凝设备主要用的是平行流冷凝器,蒸发设备主要用的是层叠式蒸发器,节流装置仍然是热力膨胀阀,制冷剂仍然是R134a。
国外电动汽车空调发展相对国内来说较成熟,热泵型空调系统,其在热泵系统的风道中采用了车内冷凝器和蒸发器的结构。(日本电装公司也为电动车开发了一套CO2热泵空调系统,系统也采用了在风道内设置2个换热器的方案,与R134a系统不同的是当系统为制冷模式时,制冷剂同时流经内部冷凝器和外部冷凝器。 为了减少空调对蓄电池的电能消耗,美国Amerigon公司开发了空调座椅,这种空调座椅上装有热电热泵,热电热泵的作用就是通过需要调温的空间之外的水箱转移热量,从而实现需要调温的空间制冷或制热。这种空调座椅除了节能还可以改善驾驶、乘坐的舒适性,在电动汽车上配套使用比较适合)。
目前电动汽车空调可采用热电(偶)空调系统和电动热泵型空调系统。
至于效果,你就得在实物上试试才知道了。
Ⅱ 电动汽车夏天的空调怎么办
夏天开车尽量不要开空调,因为万一路上爬坡的,发动机动力不够,容易熄火。
(1)调节方式
电动汽车空调的调节方式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手动调节空调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按照已选定的模式运转,不能随机根据外界空气质量对车厢温度调节。自动空调则能自动控制车厢内的循环空气和温度,在外界空气质量发生变化时保持车厢内的空气质量。只要预先设置好温度,并将风速和气流方式设为“AU-TO”(自动)模式,系统就会自动选择出风口位置和风速,并会根据环境的改变随时做调整。 (2)三大功能
空调的主要功能是制冷和送风,这是一般常识,大部分车主都知道。除此之外,空调还有除雾的功能。在雨季行车,前挡风玻璃内容易出现一片由水气组成的雾气,将严重影响行车视线,拿着毛巾在玻璃上不停抹擦也实在麻烦,很不方便。这时只要按下A/C开关启动空调,然后启动风扇,按下除雾开关,将吹风口转向挡风玻璃,附在挡风玻璃上的雾气就会很快消失。空调控制板有几个按钮用于改变气流方向,可以选择吹向上身或者足部。按下“循环”按钮,可使车厢内的空气只作内部循环,当门窗全部关闭时空调制冷效率不会受到损失,可以节省能源。但是时间长了,车厢内的空气会越来越混浊,不仅会造成乘车人员缺氧,而且很不卫生,因此时间长或停车时不要用“循环”功能。
Ⅲ 夏季自燃事故高发,电动车成重灾区,新能源该如何“降温”
近期的国内汽车用户可以说是陷入了“冰火两重天”的境地,南方暴雨导致大量车辆被泡水,夏季的高温导致全国近期发生了多起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暴雨导致车辆被淹属于天灾,但汽车自燃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为,特别是电动汽车。
6月初,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郑州发生了3起汽车自燃事故,引起无数民众的广泛关注。而在此之前,一辆郑州日产帅客在充电时发生自燃,并引燃了周边多辆汽车;广汽新能源Aion S(埃安S)在路边停放情况下发生自燃;理想ONE在街头行驶途中发生了自燃……这份名单上还有包括特斯拉、蔚来在内的多家车企。近期发生的汽车自燃中也有燃油车,但燃油车技术目前已非常成熟,且起火原因很多是油路老化破损等因素造成的,但电动车自燃很多发生时购买使用不久的新车,这是消费者最不能接受的。
不管是相关管理部门,还是行业组织、研究机构以及媒体,多年来曾无数次地强调电动汽车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但高度重视之下,车辆自燃仍频繁发生。细细数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电动汽车自燃的“降温药”到底何时才能出现?
一个令人遗憾的现实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过去几年间经历了爆发式增长,整车及零部件等相关技术性能标准也根据国家补贴政策的要求而逐渐提高,成本实现了下降,但产品安全依旧是未能明显改善的问题。近年来,国内车企为了追求电动车续航里程上的不断突破,纷纷搭载了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电池,但盲目的追求电池高能量密度让三元锂电池的技术路线走偏了,使三元锂电池电动车自燃事件不断发生。
电动汽车发生自燃有多方面的原因:动力电池层面,在使用过程受到外力的碰撞、挤压导致电池包发生短路,进而自燃爆炸;充电时,由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达不到要求或设计不合理,或是快充电压较高导致电池发热发生自燃事故。此外,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重点在于电芯的一致性:动力电池由单体电芯成组后,如果一致性做不好,在不同放电功率下内阻不一样,电池组中的单个电芯就可能出现问题。
这里或多或少有早年间政策的关系,在2012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对一定时间节点内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规模、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提升、成本下降目标等都做了明确规定,但安全问题则因相关标准缺失而只是强调。或许是关注到了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的高发,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于5月12日发布了《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针对电动汽车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这些标准是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首批强制性国家标准,新标准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其中,在《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明确指出,要在优化电池单体、模组安全要求的同时,重点强化电池系统热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试验项目涵盖系统热扩散、外部火烧、机械冲击、模拟碰撞、湿热循环、振动泡水、外部短路、过温过充等。该项新标准中还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这一系列对电池功能、试验等标准的细致化要求,势必将在实施后大幅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这也被不少人解读为是对时下频频自燃的三元锂电池的一种“降温”。有了相关安全强制标准,企业就清楚自己的底线在哪儿,哪些风险是不能冒的,哪些地方应保守一些。
从概率学来说,汽车作为工业商品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所难免,特别是电动汽车,在电池技术尚不成熟的时期,车辆自燃问题很难杜绝,但可以通过技术上、材料上的升级迭代等有效改善电动车及电池的安全问题。
以比亚迪为例,当市场上各家都在推崇高能量密度但安全性较低的三元锂电池时,比亚迪坚守能量密度较低但安全性高的磷酸铁锂电池,并通过技术上的升级以及改造电池包的设计与工艺,于今年3月底推出了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刀片电池”。刀片电池在保持了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的同时,也具有了三元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并成功征服了有着电池安全测试“珠峰”之称的针刺试验。
比亚迪在刀片电池发布时直言要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中彻底抹掉,以及要“改变行业对三元电池的依赖,将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回归正道”。对于电动车汽车电池安全问题,虽然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也不能称为绝对安全,但至少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通过技术、工艺等提升,在安全性上目前走在了行业最前端。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生态体系,除动力电池外,车企、桩企及管理系统厂家四方面都有责任来共同改进和推动电动车的安全性升级。动力电池供应商要生产一致性、安全性更好的电芯,电池管理系统企业要与车企密切配合,而如何监控充电情况、及时预警等,是充电桩企业思考的事情。在近几年内,动力电池领域恐怕很难出现颠覆性的技术创新,电动车的当务之急是要把动力电池的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铜箔等方面做好,让它们紧密地协同作战,在电芯上实现集成。
目前,不管是动力电池还是新能源车企,都不能将降低成本放在第一要务,在电动车安全性这条路上,从设计、生产线、组装到技术、工艺等,我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近期发生的电动汽车起火燃烧事故,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力图尽快息事宁人,消除“负面”;即便事件被广泛报道,也往往闪烁其词或避重就轻,至于车辆起火的真实原因,消费者很难知晓,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广大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不满和畏惧。
安全是规范出来的,车企要重视标准、法规和监管的作用,须严格按标准和法规生产、管理、运营,共同让新能源汽车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当广大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可度以及车辆的安全体验像燃油车一样时,新能源汽车才有望迎来真正的市场化大发展。
温馨提示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图片来源网络,归原作者所有。关注车市风云,传递汽车文化,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自媒体:车市速递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夏季电动汽车空调保养需要怎么做
一,使用中的保养: 1、夏季车内气温高,进车后不应立即开启空调。需开窗透气或者行驶一段距离后再开启空调; 2、选择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对空调本身和人体都有影响; 3、内外循环的使用,在遇到车外空气环境恶劣的时候,需开启内循环,...
Ⅳ 电动汽车热失控怎么办小鹏提出妙招,解决自燃隐患
[汽车之家行业]?近年来电动汽车发展势头迅猛,不过自燃、起火等问题也成为公众关注焦点。因此,动力电池总成热失控防护技术成为业界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日前,小鹏汽车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电动汽车热失控防护方法的专利,当车辆发生热失控时对动力电池总成进行灭火。
目前,小鹏汽车尚未透露这项专利何时可进入量产阶段。不过,一旦进入实际应用阶段,这项技术将对电池安全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电池安全关乎用户核心利益,从此次小鹏汽车申请的专利信息来看,企业一直十分注重动力电池性能的提升。(文/汽车之家李争光)
Ⅵ 夏天汽车在太阳底下暴晒后车内很热怎么办,老司机一招
一到夏季,就变成和炎热斗智斗勇的时候,给车主们一点小建议吧,
第一,选择大品牌的具有高隔热、隔紫外线功能的环保太阳膜,从玻璃隔绝一部分热量
第二,停车尽量在车库、阴凉处,上车之前打开车门和空调,散热几分钟再上车
第三,使用夏季清凉靠垫、坐垫,防止人体热量排不出去,积蓄在体内
第四,及时更换、添加适合的发动机冷却液,防止发动机过热,安全很重要。
Ⅶ 夏天到了,全国多地进入高温模式,电动汽车的电池温度过高怎么办
纯电动汽车在高温环境,比如说在炎热的夏季工作,动力电池组也是不容易损坏的。因为在设计之初,动力电池组就采用了耐高温材料,这些耐高温材料可以抵挡较高的温度。而且动力电池组中的电芯、模组以及系统都做了隔热防控,所以可以更好地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再者,动力电池组还采用了散热系统和BMS电池管理系统。其中散热系统可以帮助动力电池组及时降温,以防动力电池组温度升高过快。BMS电池管理系统则是可以时刻监控电池的使用状态,实时采集电池组中的每块电池的温度,以防止动力电池组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
Ⅷ 电动汽车有没有空调啊我的车子上想装一个,夏天太热了。
电动汽车有空调。
受区域规模限制,北京顺义地区的电动出租车司机普遍认为,续航里程减少对日常出车影响不大,而北京市区的电动出租车司机却直呼舍不得开空调,开北汽新能源EV200的司机范先生(化名)告表示,平时能跑150公里,如果下雪天开空调,起码要少跑50公里。
对此,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林程表示,开空调的确会影响到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一位在顺义开电动出租车的司机李先生表示,电动出租车(EV150)开了两年多。刚开始续航里程最高达到120多公里,开着空调都能达到100多公里,而现在不开空调也就100多公里,不敢使劲踩油门。
(8)电动汽车夏天车里热怎么办扩展阅读:
车企公布的续航里程都是有专业机构测试过的,他们(车企)给出的续航里程通常是在一个理性的环境下得出的,由于每个司机驾驶习惯不同,路况不同,天气不同等情况,续航里程肯定无法达到官方给出的理想数字。
而在使用过程中,电池损耗也是在所难免的,一般来说,使用几年之后,电池最多会损耗80%,并不会无限期损耗下去。
北汽新能源的专业工程师表示,由于新能源汽车通过电池提供动力,冬季里的续航里程普遍会受到影响,下降范围一般在10%-20%,相当于15公里-30公里左右。这不仅存在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欧美等电动汽车巨擘身上同样存在,是动力电池受环境影响的正常现象。
Ⅸ 夏天刚打开汽车门里温度都比较高,怎么可以快速散热
我们也知道进入夏天之后温度越来越高,目前已经进入夏天一个多月时间,转眼就快要到每年最热的三伏天气了,其实虽然还没有到福利天的盛夏,我们身边的温度也几乎已经达到了30多度,快要达到40度了,这个时候如果开车出门的话,就会感受到车子当中非常的炎热,或者是闷热,尤其是自己的车子,在太阳底下停了一段时间在上车的时候,车内的高温几乎让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坐进去,所以很多司机都会特别烦恼,夏天车内的温度太高的话,要怎么去散热呢?老司机就教给你几招,有了这些窍门之后,我们就可以让车内的热气快速散去,而且还为我们省油。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我们可以坐在车上,然后把车子上的1~2个窗子给打开,接着先跑起来一段时间,然后通过提高车速,气流畅通之后,就可以把车子当中的热气给迅速的排出去。最后一个方法就是我们等到前面的热气全部都散的差不多的时候,再打开车内当中的内循环,这个时候就会让我们车子当中的温度迅速降下来了,经过了前期散热之后,再打开车载空调的话,就会更加的省油,所以我们使用这个方法就会让车子温度快速降下来,让车中的乘客和司机都会感觉到特别的舒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