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新能源汽车投产
Ⅰ 2020年将亮相或交付的重磅新能源车盘点
车市下行的阴霾延续至2020年,车企们却并没有半点的犹豫,他们寄希望在新能源领域能够找到新的突破口,走出这场谁也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的寒冬。看,已经有一大波新能源车正在赶来的路上。
(比亚迪汉DM预告图)
总结:我猜测,以上盘点的车型肯定会有所疏漏,各大车企在2020年新能源车市的动作远不止以上这些。因为在这一年,不出格便很有可能会出局。以往谨慎的豪华品牌如今都开始快速的布局新能源产品的序列,合资品牌破釜沉舟寻找多元化的元素注入其中,自主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们也在不断的寻找新的突破口。相比粗放的2019年,2020年的新能源车市将会逐渐走向良性和成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Ⅱ 长沙兰舟齐发新能源电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长沙兰舟齐发新能源电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是2018-06-01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中意二路218号中信凯旋城1、2栋112号。
长沙兰舟齐发新能源电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30103MA4PLPMXXJ,企业法人曹青松,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长沙兰舟齐发新能源电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新能源技术推广;新能源的技术开发、咨询及转让;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运营;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运营;新能源汽车充电信息化平台开发运营;为电动汽车提供电池充电服务;充电桩的维护;网络预约出租车服务;代驾服务;汽车租赁;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计算机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研发、运营及技术服务;新能源汽车零配件的研发;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汽车用品、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长沙兰舟齐发新能源电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Ⅲ 天际长沙工厂投产 主要制造ME5/年产6万辆
工厂占地约390亩,其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设有焊装、涂装和总装生产线,并且具备完善的能源综合站房、废水处理站房、质保检测中心等一系列辅助生产设施,可形成6万辆/年的生产规模。
Ⅳ 上汽大众长沙工厂新能源项目开工 2024年投产/产能规划10万辆
据了解,上汽大众长沙工厂于2015年5月建成投产,基于大众汽车集团全球标准化工厂理念设计,具备冲压、车身、油漆、总装四大整车制造车间及相关配套设施。目前,工厂共生产五款MQB平台燃油车产品,覆盖A级、B级、SUV等中高级乘用车。电池车间完工后,长沙工厂将从2024年起逐步投产MEB平台纯电动车型,规划年产能10万辆。届时,长沙工厂可实现MQB燃油车平台与MEB电动车平台产品的混线生产。
Ⅳ 天际第二款SUV明年投产 竞争比亚迪宋Pro EV
网上车市从湖南省环境生态厅获悉,目前已受理天际汽车长沙分公司年产6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该项目计划在2021年建成投产,拟生产车型为ME7兄弟SUV车型(内部代号为IC321),新车定位A+级SUV。从车身尺寸数据以及产品定位来看,这款全新SUV上市后将竞争比亚迪宋ProEV等同级别车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Ⅵ 新能源汽车一共发展了第几代了
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
1
新能源汽车逐步从科研进入投产阶段
1、发展型新能源汽车成熟,不仅仅是对于行业有冲击,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十分大的冲击力。未来国家的发展,新能源必定是推动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2、随着产业的发展成熟,从2014年开始有人购买新能源的汽车,也是这个时候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增长,截止到当年的11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经占整体汽车销量的1%,同时中国在这一年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全球最大市场。
3、总体而言,2017年之前新能源汽车是属于孕育期,以科研为主要根据。20年之后,就开始生产,并且对于新能源汽车进行推广,有了一定规模之后,政策也对于技术、品质有了一定的要求,新能源的商业模式也开始有了变化。
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的行业都从传统的行业进行改革,从无到逐渐的变强。很多的都开始讲究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的趋势也逐渐的加快,汽车行业在这个时候,开始了一场最大的变革。
新能源电动车,在未来五年内,或者是更长的时间,会爆发式的增长,这种车的性能,可能会超过燃油车。汽车动力技术,转型的时代已经来临。
Ⅶ 新能源板块销量上涨,比亚迪困局迎转机
面对多方围剿,新能源板块连续两月回暖后,比亚迪现状依旧不容乐观。
整体来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板块表现不及燃油车板块,究其原因,与2019年6月新能源补贴退坡不无关系。据悉,在今年9月以前,比亚迪新能源车已连续14个月呈下滑趋势,而仅凭借单一产品比亚迪汉的持续热销,也无法拉动新能源整体销量增长态势。
纵观新能源市场,特斯拉即将国产且售价进一步下探至20万,给自主新能源汽车造成了极大压力,目前特斯拉在中国整体销量已超越比亚迪,五菱宏光EV成为新能源市场冠军。此外,时下造车新势力头部三强蔚来、小鹏和理想汽车在10月销量持续走高,销量分别为5,055辆、3,040辆和3,692辆。其中蔚来ES8、蔚来ES6、理想智造ONE等车型,售价均超过了30万元,但在销量上有些车型已超过比亚迪唐DM、秦ProEV等车型。对于比亚迪来说,上有特斯拉的虎视眈眈,下有造车新势力的见缝插针,想要重新在新能源市场有所作为,继续扛起新能源汽车引领者的大旗,亟需注入新活力来补充自己的产品矩阵。
目前,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宋PlusEV、唐EV?、秦、秦Pro、D1、元等多款车型已进入工信部公告名单,上市销售只是时间问题。随着重庆、长沙工厂新产线的投产,刀片电池逐渐产能提升,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将有望带动销量增长,推动品牌升级。而如何在行业竞争中持续脱颖而出,又是比亚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Ⅷ 2020年到底开建了多少新汽车工厂
大概没有人会愿意经历2020年的开局,好在春天终于来了。伴随着东风雷诺的黯然收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新的汽车工厂正陆续开工建设,很有些江湖只见新人笑未见旧人笑的意味。
五大工艺厂房南宁天际新能源工厂开建
南宁天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位于南宁邕宁区新兴产业园,主要建设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及电池包五大工艺厂房,配套建设研发中心、试验试制中心等,形成年产1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基地。项目计划在2022年投产,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约100亿元以上。天际汽车在南宁的项目是它的第三个地方工厂。前两个分别在浙江绍兴(2018年4月开工)和湖南长沙(2019年3月20日开工)。
年产能10万辆南宁合众新能源汽车工厂开建
南宁合众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位于南宁青秀区伶俐工业园,建设年产1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智慧工厂,主要建设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厂房及树脂、PACK车间、产品试制试验中心、综合办公楼和附属设施,以及相关生产工艺设备。
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预计年内开建基于比亚迪e平台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1月20日发布的《设计招标公告》显示,丰田汽车和一汽集团计划投资84.95亿元在天津滨海新区生态城新建一座新能源工厂,该工厂已被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批准建设。该新能源工厂年产能为20万辆,总占地面积197万平方米,生产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
此次设计招标的工期时间要求为2020年02月26日至2020年05月25日。按照天津市方面的规划,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项目将在2020年年底前取得明显进展。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投资,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生产范围将包括基于丰田e-TNGA平台的车型,以及有可能生产丰田与比亚迪联合开发、基于比亚迪e平台的纯电动车型。
擎动观察:
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工厂的开建是保证产能提升的必经之路,谁能笑到最后,只能等待时间考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Ⅸ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国,我们拥有多少自主技术
据中汽协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产量同比下降2.3%,销量同比下降4%,这是近10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年销量首次出行同比下跌情况,这也是2019年汽车市场大环境衰退的一个表现。但即使在这种环境下,亦未能撼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主导地位,据EVsales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近221万辆,这就意味着中国在2019年贡献出超过50%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从市场占比上而言,中国无疑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
当然,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市场风生水起,离不开的是政策的推动和各车企的积极响应,让新能源汽车获得极大的推动力。但市场归市场,技术归技术,在近几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红利下放,各大汽车企业纷纷进驻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同时,也在同步开发更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可一旦谈论到技术,难免会以国家为立场与国外技术进行对比,尤其是对于作为产销量最大的中国而言,如今的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技术表现究竟如何呢?
说到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国内的电池技术,在拥有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两家专注研究新能源动力电池的企业后,国内的动力电池技术也在急速上涨,而在实现国产后的特斯拉也选择与宁德时代合作,未来车型将搭载宁德时代提供的电池。要知道,现在特斯拉Model 3采用的是松下和LG,如今它与宁德时代合作,也意味着这个从一开始就引领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向的企业对中国电池技术的认可度。
而且在今年的4月份,DeepTech联合CB Insights(这里提到CB Insights是一家世界级权威风险投资数据公司,会定期发布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独角兽公司的名单,此次榜单对于国内动力电池市场极具投资权威指导价值。)针对中国动力电池及上下游企业的评选出炉,榜单按照燃料电池、锂离子(液态)电池和固态电池三种技术路线分类,亿华通、宁德时代、辉能科技分别作为代表性企业上榜。
对于宁德时代,榜单给出的入选理由为:宁德时代经过近十年的野蛮生长,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商,市值超过 2500 亿。经历了比亚迪的双雄竞争并最终靠技术路线胜出,宁德时代如今的竞争对手,已经是松下、三星 SDI 和 LG 化学。
相对的,比亚迪在动力电池这一领域也有着相当不错的造诣,例如比亚迪在前段时间推出的刀片电池,它通过改变内部结构,从而达到更高的续航里程,同时刀片电池的散热功能也比普通电池要好,安全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目前驱动电机主要分为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及轮毂电机等几类;其中直流和交流电机又可进一步划分。目前行业对交流异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及开关磁阻电机关注度较高。通过对常见的几种电机进行比较分析可知,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效率高、转速范围宽、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大、成本低等优点,成为纯电动乘用车市场的主要驱动电机。
但就目前而言,国内的电机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据了解,国内体现电机技术水平的发明专利占比仅为50%,远低于国外90%的水平。而且在轻量化、集成化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国外已实现“电机+变速器”等一体化集成。因此在轻量化方面,如今的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依旧有相对的短板存在。
要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上仍有待提升的地方,那当属电控技术。而在电控技术中,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技术是目前的电控技术里的核心,在新能源汽车的成本结构中,成本最高的是动力电池,而紧随其后的就是IGBT,作为与动力电池电芯齐名的“双芯”之一,占整车成本约5%左右的IGBT,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但以目前而言,国内的IGBT技术与国外技术依旧有一定的落差,电控中的IGBT百分之七十来源于海外企业,仅剩下的百分之三十还是通过自建与外购来解决这燃眉之急,长期以来,国内IGBT都是进口英飞凌、三菱等国际巨头,“一芯难求”。
但就在前段时间,总投资额高达10亿元的比亚迪IGBT项目在长沙正式动工,该项目设计年产25万片8英寸晶圆的生产线,投产后可满足年装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需求。如今,比亚迪IGBT芯片晶圆的产能已经达到5万片/月,预计2021年可达到10万片/月,一年可供应120万辆新能源车,也就是相当于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总数。从这则信息可以看出,中国品牌正式打破之前IGBT被国外企业垄断的格局,技术展现也将越来越牢靠。而且比亚迪也正式与华为达成合作,前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内有着领先的行业技术展现,后者在5G及智能科技方面有着全球顶尖的技术实力,这两者结合将会为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新能源汽车。
总体而言,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实力,虽然在某些领域的表现还相对欠缺,但汽车厂家都已提早布局,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将引领全球,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国家。而对于汽车厂家而言,新能源汽车技术或许是中国品牌的另一出路,一旦新能源汽车获得普及,中国汽车品牌的世界地位将获得质的飞跃。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