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12v电瓶结构
Ⅰ 汽车铅蓄电池的主要结构有
汽车铅蓄电池的构造主要有正(负)极板、隔板、电解液、槽壳、连接条和极桩等组成。
1.正、负极板
分类及构成:极板分正极板和负极板两种,均由栅架和填充在其上的活性物质构成。
作用: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能和化学能的相互转换,就是依靠极板上活性物质和电解液中硫酸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栅架的作用:容纳活性物质并使极板成形。
极板组:为增大蓄电池的容量,将多片正、负极板分别并联焊接,组成正、负极板组。
安装的特别要求:安装时正负极板相互嵌合,中间插入隔板。在每个单体电池中,负极板的数量总比正极板多一片。
2.隔板
作用:为了减小蓄电池的内阻和尺寸,蓄电池内部正负极板应尽可能地靠近;为了避免彼此接触而短路,正负极板之间要用隔板隔开。
材料要求:隔板材料应具有多孔性和渗透性,且化学性能要稳定,即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抗氧化性。
材料:常用的隔板材料有木质隔板、微孔橡胶、微孔塑料、玻璃纤维和纸板等。
安装要求:安装时隔板上带沟槽的一面应面向正极板。
3.壳体
作用:用来盛放电解液和极板组
材料:由耐酸、耐热、耐震、绝缘性好并且有一定力学性能的材料制成。
结构特点:壳体为整体式结构,壳体内部由间壁分隔成3个或6个互不相通的单格,底部有突起的肋条以搁置极板组。肋条之间的空间用来积存脱落下来的活性物质,以防止在极板间造成短路,极板装入壳体后,上部用与壳体相同材料制成的电池盖密封。在电池盖上对应于每个单格的顶部都有一个加液孔,用于添加电解液和蒸馏水,也可用于检查电解液液面高度和测量电解液相对密度。
4.电解液
作用:电解液在电能和化学能的转换过程即充电和放电的电化学反应中起离子间的导电作用并参与化学反应。
成分:它由纯硫酸和蒸馏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而其密度一般为1.24~1.30g/ml。
特别注意点:电解液的纯度是影响蓄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5.单体电池的串接方式
蓄电池一般都由3个或6个单体电池串联而成,额定电压分别为6V或12V。
串接方式:单体电池的串接方式一般有传统外露式、穿壁式和跨越式三种方式。
这种连接方式工艺简单,但耗铅量多,连接电阻大,因而起动时电压降大、功率损耗也大,且易造成短路。
穿壁式连接方式:是在相邻单体电池之间的间壁上打孔供连接条穿过,将两个单体电池的极板组极柱连焊在一起。
跨越式连接方式:在相邻单体电池之间的间壁上边留有豁口,连接条通过豁口跨越间壁将两个单体电池的极板组极柱相连接,所有连接条均布置在整体盖的下面。
穿壁式和跨越式连接方式与传统外露式铅连接条连接方式相比,有连接距离短、节约材料、电阻小、起动性能好等优点。
Ⅱ 新能源汽车有12v的蓄电池吗
有的!
在使用纯电动汽车的时候我们发现除了动力电池以外还有个12V的小电瓶,动力电池高压电气系统即动力蓄电池,主要用来驱动汽车电动机,如起动、加速时就需要动力电池的大电压来实现,并以深循环使用,以及给大功率子系统供电,而低压电气系统就是我们常说的 12V 小电瓶,它通常用于汽车的低功率系统,因为有许多用电器都是12V的,这种设计可以省去电压转换。同时小电池需要在遇到紧急情况熄火的时候得向各子系统供电,刹车得有吧?气囊传感器得有吧?速度传感器仪表盘灯光系统方向盘助力都不能趴下吧?得通过小电瓶来保证安全,除此之外电动车上的小电池,也需要给车子,双闪,灯光,仪表,中控锁以及为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以及高压电气设备的控制器和冷却电动水泵等辅助部件来进行供电
Ⅲ 汽车蓄电池单格电压为多少12伏的蓄电池由什么组成
蓄电池单格电压为【 2 伏】
12伏的蓄电池由【 6 个单格组成】
Ⅳ 电动车的内部构造原理
电动自行车由车体、电动机、控制器、蓄电池、充电器、仪表系统组成,其中电动机、控制器、蓄电池、充电器是非常重要,又比较容易发生故障的部件,俗称“四大件”。
1、车体
Ⅳ 纯电汽车12V供电是为哪些车载部件使用
1、点烟器
相信点烟器大家都不陌生,毕竟车辆出厂时,12V电源默认就是为点烟器工作的。
而当我们拔出点烟器,插上转接头时,12V电源便有了无限种可能。
给手机充电,为行车记录仪等部件供电。当原车配置的USB接口被占用,手机没地方充电时,我们便可以通过点烟器转接头的USB接口来给手机充电。同时,其还可以给后期加装的行车记录仪等附件供电,且由于汽车熄火之后,点烟器将会自动断电,所以其为行车记录仪等附件供电时,并不会对蓄电池造成损害。
2、为“车载厨卫全家桶”供电
随着人们用车的需求越来越高,汽车电子用品厂商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推出了例如车载吸尘器、车载冰箱甚至是车载电饭锅之类的厨卫全家桶套餐。而这些产品均可通过汽车12V电源供电。
纯电动汽车的组成
(1)动力电池组
动力电池组由多个12V或24V的电池串,并联形成的电力电池组作为动力源。电池一直以来被视为电动车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技术,也是制约电动车发展的重要瓶颈,其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整车续航里程的长短。
(2)电池管理系统(BMS)
电池管理系统(BMS)与动力电池组一起,集成在动力电池壳体内部。该系统具有以下功能:控制高压配电箱内的高压继电器,控制与监控电池组的充电,监控电池组每个单体及总体的电压和电池温度,监控电池组正负极与车身的绝缘性等。
Ⅵ 汽车蓄电池内部结构是啥
汽车蓄电池构造主要由正负极板、隔板、电解液、槽壳、连接条和极桩等组成。汽车蓄电池分为湿荷电蓄电池、干荷电蓄电池、少维护蓄电池和免维护蓄电池,为汽车启动和车内的电子设备提供电能,是汽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汽车蓄电池保养
汽车蓄电池的日常保养很重要。首先需要注意的是电瓶的首次充电,这对电瓶的使用寿命和电荷容量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充电不足,电瓶电荷容量不高,会降低使用寿命;但充电过量,就会缩短它的使用寿命,所以新电瓶要掌握好首次充电的时间。
再者就是在汽车停车后,尽量少开车内大功率电子设备,避免电瓶耗电过量。如果汽车长期停放,建议把电瓶负极拔掉,避免亏电,建议至少一星期启动一次汽车,使电瓶在汽车怠速时自行充电。最后,平时应经常擦洗电瓶,清理表面灰尘、油污以及白色酸蚀粉末,这样更能延长电瓶的使用寿命。
Ⅶ 电瓶车电池的内部结构原理图和示意图
电瓶车电池的内部结构原理图如下:
电瓶车电池的导电涂层在锂电池行业内通常指涂覆于正极集流体——铝箔表面的一层导电涂层,涂覆导电涂层的铝箔称为预涂层铝箔或简称涂层铝箔,其最早在电池中的实验可以追溯到70年代,而近几年随着新能源行业。
电池的导电涂层在锂电池中能够有效提高极片附着力,减少粘结剂的使用量,同时对于电池的电性能也有显著提升。性能如下:
1、接触电阻下降40%;
2、胶黏剂用量降低50%;
3、同倍率下,电池电压平台提升20%;
4、材料与集流体附着力提高30%,经过长期循环不会有脱层现象。
(7)纯电动汽车12v电瓶结构扩展阅读:
电瓶车的蓄电池一般电压为36伏,容量12安培小时,电池功率36伏*12安=432瓦,电瓶车的电机功率有180瓦、240瓦、350瓦等;
充电时如按6小时计,每小时充电电流2安培,每小时充电容量36伏*2安*1小时=72瓦时=0.072千瓦时=0.07度电,6小时共用0.07度*6=0.42度电,如加上充电器的损耗20%,一次充好电需用0.6度。
由于充电电流不同,因此充电时间长短不同,但总的充电用电量都是0.6度左右。
铅蓄电池因其价格便宜、材料来源丰富、比功率较高、技术和制造工艺较成熟、资源回收率高等综合因素被各国各种电动车普遍采用和广泛研究。
Ⅷ 纯电动汽车上有一块单独的12V电池起什么作用
那是供给车内控制系统,照明及其他电器的电源。电动车动力使用高压供电,而高压不能直接供车内电器使用。
Ⅸ 汽车蓄电池由哪几部分组成
汽车用铅酸蓄电池由正、负极板组、隔板、外壳、连条、极柱、电解液组成;与叉车蓄电池不同,一个成品汽车蓄电池总概如下:正、负极板组分别将数片正、负极板并联焊接成组,互相嵌入;正、负极板之间用隔板隔开,放入蓄电池壳体的一个单格内,组成单格蓄电池。每个单格电池的负极板总要比正极板多一片。加入电解液后,单格电池的标称电压为2V,6个单格电池组组成一个12V汽车蓄电池。 电解液由纯浓硫酸与蒸馏水按比例配制成密度为1.280g/ml的稀硫酸,加入新的蓄电池后,硫酸根将被电池的极板吸收,电解液密度会降低,直至充电后,硫酸根被电流析出,当电解液密度又恢复到1.280g/ml左右时,可以认为蓄电池被充满电了。
铅酸蓄电池外壳由硬橡胶或塑料压铸成型,有些蓄电池外壳做成“穿壁式”结构,把连接各个单格电池的连接桥隐蔽于壳体内,表面上看它没有连接桥。载货汽车用的大容量铅酸蓄电池连接桥一般都暴露在壳体上面,这样变于维修。
电池单格与单格之间串联用的连接桥,采用的是铅锑合金,其中锑的含量极少,主要用于加强连接桥的硬度。
极柱采用铅锌合金,分正、负极。“+”为正极,“-”为负极,用久了的电池,可以明显地看出正极呈黑色,负极呈白灰色。
隔板多用气孔塑料或玻璃纤维经特殊处理做成,既透气、透水,有绝缘,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铅酸蓄电池充电必须使用直流电,即需用充电机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才能充电。汽车上充电,通常是用一台12V或者24V交流发电机。经过硅整流二极管,将交流电整流变成直流电后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Ⅹ 新能源汽车低压电路由哪些基本元件组成
1、低压电源系统的结构组成
以北汽新能源EV系列纯电动汽车为例,介绍新能源汽车12V电源系统管理系统的结构。
北汽新能源汽车12V电源管理系统由低压电源管理单元(PMU)控制,主要的低压部件。更多新能源干货知识,在“优能工程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全方位学习,维信馆主。
2、低压电源系统的控制功能
(1)低压电池管理单元
低压电池管理单元(PMU)用胶带捆绑固定在蓄电池负极电缆,控制单元(模块)本身包含电压、电流、温度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用来采集蓄电池的工作状态。
PMU通过传感器采集蓄电池电压、电流、温度信息,对蓄电池状态进行计算,并且获得整车的用电器工作状态和DC-DC工作状态,实现整车供电系统对蓄电池的动态电量平衡、节能模式、智能充电等功能。
(2)动态电量平衡功能
如果用电器全开(几率较小,但是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蓄电池会不断放电,最终导致蓄电池亏电,造成下次无法起动。针对电动汽车,更加会造成电子转向系统(EPS),电子真空泵(EVP)等瞬间大功率工作的安全性电器无法得到稳定的供电。
通常情况下,只能通过增加电源(DC-DC)的输出能力来实现供电和用电的平衡(电量平衡)。但是这样会造成零件成本上升很多。
动态电量平衡是指,在上述情况下,由PMU发出电源风险等级信号,部分舒适性用电器收到信号后,根据等级自动降低部分功率,使供电和用电达到平衡,实现动态的电量平衡。
(10)纯电动汽车12v电瓶结构扩展阅读:
对于传统汽车而言,发电机输出的电压是固定值,一般在14.5V左右。对于纯电动车而言,PMU具有的节能模式,能够在蓄电池电量较足,不需要继续充电的情况下,通过将DC-DC的供电电压降到13V左右(对蓄电池而言是略高于满电状态时的电压),降低整车供电电压。
从而可以降低部分用电器工作电流和功率(例如14.5V 100A变成13V 95A,功率降低15%);蓄电池充电电流几乎为零,对于DC-DC而言,供电的功率降低(例如从14.5V 110A降低到13V 97A,功率降低21%)。
智能充电模式,是指给蓄电池的充电电压会根据蓄电池的状态不同而变化,例如蓄电池电量较低时,为了保证下次顺利起动和供电电压的平稳,会适当提高充电电压,加快充电进行。在蓄电池电量较高时,会适当降低充电电压,降低整车功耗。经常处于小电流充电对于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有一定好处。
蓄电池使用"钙膨胀"技术,它的正负极是可膨胀的铅钙合金格栅。此技术改进了金属板组的机械完整性和极耐久性,且与以前的技术相比降低了水分损失。
蓄电池是完全密封的,但是顶盖上有通风孔允许蓄电池过量充电时产生的氧气和氢气排出以降低蓄电池内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