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逸酷电动汽车价格
A. 零跑汽车的起源是怎样的呢
“零跑到底还有没有第二次机会,谁也不知道”。
短暂的一生中,你总是会做出一些令别人无法理解的决定。毕竟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有些事情注定不用你来,也不用你明白。但若是将这条“人生法则”放到商业行为上,则就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蠢。
而我们今天的主角零跑汽车,似乎就打算在“犯蠢”的路上越走越远,且丝毫没有回头的意思。
起源:门外汉的造车梦
纵观国内一票新能源车企CEO,大部分都是曾经有过汽车相关行业制造经历的人。例如蔚来汽车李斌是易车的创始人之一,理想汽车李想是汽车之家初创团队之一。而相比之下,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造车门外汉”。
在早些年朱江明接受媒体采访时,其本人也毫不避讳这一点,他向记者表示“2015年我刚想做汽车的时候,真不知道汽车有哪些专业,我去招人,要招哪些人,都是一抹黑。”
甚至当时的朱江明连生产汽车需要准入资质都不知道,还以为造出来到中汽中心检测合格了就可以卖。
当然,后来经过长达一段时间的拉扯和发展,零跑汽车终于组建起了一支朱江明口中堪称“豪华阵容”的管理和研发团队。
据当时的统计,零跑汽车研发人员占据整个团队人数的80%,大部分来自于大华、IT产业和整车制造业,管理团队主要人员则来自大华和华为。(朱江明本人即大华股份的主要创始人)
亮相:四不像的零跑S01
既然团队已经搭建完毕,下一步的任务就变成了研发与制造,朱江明和它的“豪华团队”也肯定明白,总把自己对未来的宏图大志放在PPT上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一是对自己的员工来说,将饼画太大的唯一结果就是“灌着鸡汤也喝不下”。
二是对投资人来说,长时间没有实物产出,后续很难再获得新一轮的融资。
于是在2017年11月,零跑汽车旗下首款纯电动轿跑概念车零跑S01正式亮相,这台基于零跑S平台打造而来的产品拥有6.9s的零百加速成绩和360公里的续航水平。
或许在许多媒体看来,零跑S01的外观完全就是个“半成品”,但在零跑自己眼中,它却已经完全足够向宝马i3等车型发起正面进攻。
上市:重新定义“十万级”市场
虽然零跑S01早在2017年底就已经亮相,但它的上市发布会却在2019年才正式举行。并且从当时的种种回忆来看,零跑S01的上市重新定义了许多事情。
首先在零跑S01的整场发布会上,“十万元级别”是官方对这台车的最终定价。可各位看官可能不知道,当时的零跑S01全系共四个版本,官方指导价分别为18.99万、20.99万、20.99万以及22.99万。
从单纯的数字上看,最入门的380标准版勉强能算“十万元级别”,而剩下三款显然的售价显然都超标了200%。
但零跑敢说S01是“十万元级别”也是有自己原因的,注意官方零售价前方的“综合补贴后全国统一售价”,四款车的终端售价分别降至10.99万、12.99万、12.99万以及14.99万。如此一来,说是“十万元级别”简直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那么问题就来了,对于这样一台全系都只装备了两个安全气囊的电动车来说,即便是以补贴后的价格来看也都是妥妥的“智商税”产品。更何况这其中的补贴都是由纳税人所贡献而来的,也就是说只要有人购买了一台零跑S01,厂家就能从广大群众的口袋里拿出8万元补贴。
将原本竞争力低下的产品定到高价,再用补贴的方式让它回归到正常的售价水平。这样的营销手段,无论你说它蠢还是坏都丝毫不为过。
销量:Coupe造型也挽救不了的硬伤
当时的零跑汽车副总裁的赵刚先生,凭借着自己在华为18年的营销和管理经验,信誓旦旦的向外界表示:
“我们对1万台的量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在关闭了原来的订车通道后,用户订单已经远远超过3000台了。相信在发布会之后,会有更多的订单进来,其实很多潜在客户都在看价格,很多人都曾说过。”
随后在2019年6月28日的交付现场,朱江明更是满怀信心的抛出了销售目标:2019年交付1万台S01,到2022年一共推出4款车,交付20万台。
如今再回想起来,幸亏当时赵刚又补充了一句,“这个目标有挑战,但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不然恐怕朱江明的老脸都要被打烂了。
据不完全统计,零跑S01 2019年前6个月的销量为0。7-9月销量交付车辆为509台,而10月销量更是惨到了仅为183台。要知道这个成绩要比同时期排名第一的蔚来ES6(2201台)的零头,还少18台。
番外:“可靠伙伴”长江汽车
之前我们提到过,由于朱江明在造车之初并不知道还有“生产资质”这么个东西,所以零跑自然也是“借鸡下蛋”的产物。
而零跑汽车的代理制造商,则就是名不见经传的长江汽车。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车企,之前最大的业务是生产微型电动车。
且其官网上唯一一款民用车型逸酷,还与零跑汽车全新推出的T03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其中的故事让我们留着到下一次的文章中再详说。
总之,结合以上迹象来看,我们实在是不太明白零跑进军汽车界的意义究竟何在。论外观设计,S01可能是史上最丑的Coupe车型。论骗补贴的力度,S01一共也没卖出去多少台,且公司还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
或许,零跑汽车的最终夙愿,可能就是成为一个“慈善机构”吧。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
B. 手握造车“双资质”,长江汽车怎么就混到了破产清算的地步
此时,作为股东方的五龙集团早已因连续多年亏损而自顾不暇。2015年至2019年,净亏损分别为3.2亿元、1.9亿元、4.9亿元、17.87亿元和7亿元。此外,五龙电动车自2020年7月2日起已在港交所停牌,其市值仅剩4.76亿港元。
无奈之下,长江汽车只能自救。但这对于缺少“造血”能力的长江汽车来说,破产的命运或许早已注定。
值得庆幸的是,尽管长江汽车走上了破产清算之路,但获得造车“双资质”是长江乘用车。虽然长江汽车与长江乘用车是同一个法人,但作为两个独立的企业主体,长江汽车的破产暂不会对长江乘用车代工的零跑项目产生影响。
后记:
2019年3月至今,长江汽车已被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等列为被执行人次数共计65次,累计执行标的超2.35亿元。
2020年8月24日,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裁定受理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
2020年9月11日,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指定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浙江诺力亚律师事务所、宁波科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管理人。
2020年11月11日前,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所属债权人应向管理人申报债权,书面说明债权数额、有无财产担保及是否属于连带债权。
2020年11月26日,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将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C. 捧着金碗要不到饭:手握双资质的长江汽车破产了
文/宋双辉
又一家新造车倒下了,这句话今年我已经用过不下两三次了,这次轮到了长江汽车。
再看看如今新造车销量前三名:蔚来汽车,10月交付量超过5000台;理想汽车,10月交付3692台;小鹏汽车,10月交付3040台,三家的销量都在创新高,蔚来的车现在还挂着江淮汽车的字样,理想和小鹏的资质也都是曲线救国拿到的。
再回过头看长江汽车的兴衰史,除了核心技术和明星产品,它啥都不缺,最终捧着金饭碗还是把自己饿死了。
新造车的故事,真是像寓言一样精彩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D. 又一家新能源车企倒闭四年间“烧毁”51亿元!
近日,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汽车”)已进入破产清算阶段,中国证券报记者实地探访长江汽车总部了解到,厂区里大部分员工都已离职,目前只有两百多位负责乘用车生产的员工还照常上班,但手上为数不多的订单完成后已没有新订单。
长江汽车前身为杭州公交客厂,成立于1954年,90年代曾因经营不善濒临破产,2013年由五龙电动车前身中聚电池注资重组,并成立了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而五龙电动车第三大股东,则是香港首富李嘉诚。
2016年,长江汽车是最早一批拿到国家发改委批文的新能源车企之一,2017年12月,在工信部公示的第30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长江汽车位居其中。
在2016年4月时,五龙电动车投资51亿元推出电动车品牌“长江EV”,一期年产量10万辆、二期年产量30万辆,杭州工厂正式开始投产。同时贵州长江、深圳长江、成都长江等子公司也相继成立。
数据显示,2015年,长江汽车与简式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紫荆聚龙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长江乘用车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34%、33%、33%。
外忧内患长江汽车不堪重负
外忧内患,让长江汽车不堪重负,昔日的高光时刻已不复存在,在长江汽车总部园区内,也只剩下“长江汽车”四个红字,市场从不缺乏新产品,要想在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没有像样的产品是很难做的,适合消费者,顺应市场规律,进而生产出性价比过硬的产品,才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中之重。对长江汽车唏嘘的同时,也不禁感叹所有汽车制造商务实的重要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E. 造车路坎坷的零跑,扬言要靠芯片超越特斯拉
每一个新造车企业都将特斯拉当作自己要超越的目标,以至于用搜索引擎搜"秒杀特斯拉"之类的关键词,能搜出几百万条与之有关的资讯。
不过,和造车相比,"造芯"同样是一个资金重度投入的过程,而零跑自成立以来的融资情况并不乐观。尤其是当有限的融资既需要支撑"造车",又需要支撑"造芯",极容易出现短板现象。
在每日经济新闻对零跑的报道中显示,零跑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朱江明表示:"我们也希望有IPO的机会,这样能够获得更多资金,也可以提升整个品牌知名度的机会。零跑目前的计划是在明年年底或后年启动IPO。"
这样看来,零跑口口声声宣称"未来在智能驾驶领域全面超越特斯拉"的目标还很遥远,摆在面前的是资金、口碑、投诉、销售渠道等诸多问题。而在零跑努力超越的过程中,特斯拉和中国新造车企业同样也在进步,你追我赶的赛道里,只希望零跑的"超越"不是一场拉锯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F. 长江汽车“双资质”护身仍进入破产清算,零跑代工受影响几何
手握新能源汽车“双资质”的长江汽车最终也未能挺过这个冬天。
根据近日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发布的破产文书,造车新势力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简称“长江汽车”)被法院裁定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公告显示,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根据杭州万途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的申请,于2020年8月24日裁定受理长江汽车破产清算一案,并于9月11日指定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浙江诺力亚律师事务所、宁波科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管理人。长江汽车债权人应于2020年11月11日前,向管理人申报债权,书面说明债权数额、有无财产担保及是否属于连带债权,并提供相关材料。
11月26日上午,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随后,贝壳财经记者就参会债权人及债权申报具体情况致电长江汽车破产清算管理人时,对方表示暂时无法透露,具体情况可关注企业官方公众号发布的消息;但截至记者发稿时,长江汽车官微未有相关消息发布。此外,记者曾多次致电长江汽车官方电话,但截至发稿前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同日,零跑汽车官方对记者表示,长江汽车和长江乘用车不是一个主体,零跑汽车是跟长江乘用车合作的,所以不会有影响。
长江汽车之前发布的新能源车型。
深陷欠薪风波
根据法院发布的裁定书内容,经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调查,截至2020年7月28日,本院另有105件以长江汽车公司为被执行人的案件尚未履行,申请执行标的约2.66亿元;以长江汽车公司为被告的未结诉讼案件34件,立案标的约9.45亿元。长江汽车公司自认现对外负债本金近30亿元、利息1亿余元,拖欠2019年12月以来的职工工资约4000万元。另,本案审查过程中,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以长江汽车公司为被执行人的案件材料移送本院进行破产审查,涉及执行案件5件,申请执行标的1600万余元。
不仅如此,长江汽车还一直深陷欠薪风波。
有自称为长江汽车员工的网友在长江汽车网络贴吧发帖表示,截至今年10月,长江汽车已欠薪长达11个月之久,外加合同约定的13薪,共计14个月,甚至部分员工2018年的出差报销还未拿到。对方还透露,公司会每周发布一则《居家等待通知》,但从未有过工资发放的相关信息。
今年上半年,多位长江汽车员工也在政府网站上留言称被拖欠数月工资。
手握造车“双资质”,至今却无量产车型
如今进入破产清算阶段的长江汽车也曾风光无限。
公开资料显示,长江汽车前身为成立于1954年的杭州长江客车有限公司,濒临停产之际,五龙电动车(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出资51亿元对其重组,并将其更名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从事新能源商用车的生产制造。
随后,长江汽车又将目光瞄准了当时“蜂拥而入”的电动乘用车。2015年9月。其与另外两家企业合资成立杭州长江乘用车有限公司(简称“长江乘用车”);并于次年4月正式发布电动车品牌“长江EV”,同时杭州工厂正式投产,一期年产能为10万辆,二期年产能为30万辆。
由于长江汽车拥有客车生产资质,以及控股股东(五龙电动车)拥有电动车制造背景,这为其顺利获得生产电动乘用车“双资质”铺平了道路。
2016年5月,长江乘用车成为继北汽新能源后,第二家获得发改委审批的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非传统乘用车类通过新能源乘用车准入核准的企业;2017年底,在工信部公示的第30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长江乘用车登记在册,成为国内第五家获得“双资质”的新能源乘用车企业。
一时间,长江汽车吸引了众多关注,企业也在加速扩张,相继成立了贵州长江、深圳长江、成都长江等子公司。此外,长江汽车还在美国建立了海外生产基地,在北京、上海建立了研发中心,在天津、辽宁建立了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官网信息显示,在商业模式上,长江汽车选择“商乘并举”,产品系列涵盖乘用车、客车、物流车、卡车等多平台车型。
然而,长江汽车的乘用车业务并不顺利。官网显示,目前长江汽车拥有奕阁、奕胜、益众、逸酷四款车型,但前三款均为商用车型,仅有定位小型纯电SUV的逸酷为乘用车型。逸酷于2016年4月发布,但时至今日,仍然未能实现上市交付。
而根据长江汽车此前于2016年时公布的计划,该公司基本上1-2年就会推出一款乘用车新车型,包括C级、D级车型。但自2016年发布逸酷后,直到2018年,长江汽车才携三款新产品亮相北京车展,中间空档期长达2年,且3款新产品均为停留在概念车阶段,并无现车和量产版车型。由此,外界对其一直停留在“PPT造车”的印象中。
与零跑汽车的代工合作或不受影响
为改善经营状况,处境艰难的长江汽车打出手中最后一张牌——“双资质”开启自救。2019年1月,长江汽车与造车新势力的零跑汽车达成代工合作。
如今长江汽车进入破产清算阶段,零跑汽车的生产问题也备受关注。
“长江汽车和长江乘用车不是一个主体,我们的资质是跟长江乘用车合作的,所以不会有影响。”11月26日,零跑汽车官方对记者表示,零跑与长江乘用车的合作正常进行,且目前零跑的量产车型都是在长江乘用车下线的。
公开资料显示,长江汽车持有长江乘用车33%股份,是长江乘用车三大股东之一。一位律师行业的从业人士对记者表示,“长江汽车被破产清算后,主要会对长江乘用车的股权结构、管理层等方面产生影响。”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零跑汽车共销售新车1743辆,其旗下首款车型零跑S01在10月份仅销售62辆;今年1-10月,累计销量仅为6335辆。与造车新势力一线梯队的过万销量相比,差距也越来越大,这对于欲通过代工谋生的长江汽车而言,或也是杯水车薪。
对于长江汽车如今的结局,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红利期时,长江汽车迟迟未推出量产产品;且随着国内新能源市场的补贴政策、消费者购车需求以及同级车型的产品力发生变化,长江汽车也没有及时跟上主流趋势。
2020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洗牌加剧的大背景下,多家未实现量产交付的造车新势力以各种方式离场。但作为一家手握新能源汽车“双资质”的造车新势力,长江汽车进入破产清算,在令人唏嘘的同时,更折射出造车不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G. 李嘉诚投资50亿造车吗
现在各个领域的大佬都开始造起了汽车。从马云、刘强东,再到董明珠、雷军,都纷纷进军汽车领域。香港首富李嘉诚老爷子也投入进了汽车制造领域。斥资50亿入驻长江汽车,准备打造新能源汽车。
而内饰上,虽然没啥亮点,但是也是走的实用路线。
不知道这是要搞什么啊。
H. 又一家自主车企,它进入了破产清算!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节奏,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到手的钱变少了,而对于车企们来说更是如履薄冰,不过该来的总还是要来的,在各方压力下越来越多的车企进入了破产模式,这不近期又一家自主车企倒下了,它就是长江汽车。
不得不说,长江汽车沦落至此地步完全是自找的,拥有这双资质却不把造车放在首位,在一次又一次的机遇中,始终没有真正把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而是游离于自己的主业之外,怎么能不失败呢?另外随着新能源行业洗牌的加速,长江汽车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的,不信咱走着瞧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I. 这几年亏的钱能造一艘航母!这家车企是谁
这两年,新能源车企混得有多惨?一串数字告诉你:
前途汽车:从2015年到2019年,连续亏损4年,累计亏损9.52亿元,继去年被从“新三板”摘牌后,近期又深陷欠薪风波;
从烧油到用电,这是一场巨大的变革,不同的车企有不同的面貌,有认真造车的实干家,有唐吉坷德似的理想主义者,有资本势力布局的棋子,更有善于钻政策空子的投机客。
2020的开年无疑是地狱式模式,对于中国的新能源车企更是这样,补贴少了、特拉斯来了、油价降了、疫情要走可还没走,在这关键时期,祝愿那些认真造车的车企们能抵御风浪,顺利上岸,而那些裸泳的车企们也该尽早收手了,要是谁裸泳不爽,还来个仰泳,那真的太丢人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