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季度新能源汽车
A. 比亚迪晋升第三!海格、开沃逆势翻盘 一季度新能源客车市场降53%
【第一商用车网原创】
在疫情因素的影响之下,新能源客车3月乃至一季度市场销量同比下滑已是定局。
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销售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2717辆(含出口),环比2月709辆的销量大涨283.22%,同比去年同期4897辆的销量下滑44.52%。相较今年1月和2月5成以上的同比降幅,3月新能源客车市场正随着复工复产的加速推进逐步回暖。
今年1月虽因春节假期关系,工作日时间大幅减少,但当月2945辆销量并未被复产加速度的3月超越,可见虽然目前全行业加速推进复工复产,但离正常水平仍有较大距离。在经历3个月的“特殊”原因下滑之下,我国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一季度实现销售6371辆,同比累计下降52.6%。下面来看看企业销量情况和细分市场的表现吧!
比亚迪升第三!欧辉回归前十!新能源客车市场格局再变
从企业来看,今年一季度,新能源客车销量排行前十的企业依次为宇通客车、中通客车、比亚迪、南京金龙、苏州金龙、安凯客车、中车电动、贵州客车、福田欧辉和厦门金旅。与前两月相比,新能源客车市场格局再次发生变化,比亚迪升第三,欧辉回归前十,贵州客车空降第八,安凯由第七升至第六,“客串”上榜的重汽豪沃和丹东黄海退出前十。备受关注的厦门金龙和银隆新能源,则则再次缺席前十,暂时位居在十名以外。
2020年1-3月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行(单位:辆)
从细分车长来看,今年一季度,8-9米新能源客车销量最高,为2226辆,同比下降50.47%,份额34.94%;其次是10-11米新能源客车,销量为2107辆,同比下降40.78%,份额为33.07%;第三是11-12米新能源客车,销量为908辆,同比下降77.52%,份额为14.25%;第四是6-7米新能源客车,销量为557辆,同比下降21.99%,份额为8.74%;第五是7-8米新能源客车,销量为288辆,同比增长83.44%,份额为4.52%;第六是12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为282辆,同比下降27.69%,份额为4.43%;第七是9-10米新能源客车,销量仅3辆,同比下降96.59%,份额为0.05%。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11-12米新能源客车市场缩水,份额由30.05%降至14.25%;10-11米新能源客车市场空间增大,份额由26.47%扩至33.07%。另外,6-7米、7-8米、8-9米和12米以上新能源客车市场,份额也有不同幅度的提升。第一商用车网分析,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原因是插电式混动迅速边缘化,导致11-12米新能源客车的占比不断减少。
在这样的市场变局之下,虽然8-9米、10-11米和11-12米新能源客车仍为新能源客车市场最大的三个细分市场,但份额之和由去年同期的89.96%缩窄至82.26%。
从企业来看,今年一季度,8-9米和10-11米新能源客车市场销量冠军为宇通,其销量分别为555辆和632辆;11-12米新能源客车市场销量冠军由南京金龙开沃摘取,为204辆。
结语
相比卡车市场,新能源客车乃至客车市场从疫情中恢复速度要慢很多,同比降幅也远高于卡车市场。这背后与近几年的客运市场需求萎缩有较大的关系。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长两年的利好、客运市场“大转小”转型机遇及客车企业奋力开拓海外市场等背景下,2020年接下来的新能源客车市场仍然看点很多,会出现月度销量同比正增长吗?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B. 还纠结买不买Model 3一季度将迈过50万辆大关,成最畅销电动车
虽然老车主百般不愿,但降价必定是国产Model3的大势所趋,现在Model3的国产化率还不算特别高,特斯拉也在一直奔走在各个国产配套商中间,未来随着国产率的提高,它的售价还将进一步降低,有专家分析最低价格或低至19.7万元。Model3现在就是一台高速列车,什么也阻挡不了它的迅猛发展。那些曾经的质疑和不满,最终慢慢都会成为“真香”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C. 2022纯电动汽车排行
2022纯电动汽车排行榜为比亚迪、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奇瑞、广汽埃安等。
根据公安部上传的数据,2022纯电动汽车排行榜中有三家车辆销售突破10万辆,有十家企业销售量在2-10万辆之间。2022年比亚迪延续了2021年的战绩,持续盛势,持续领跑市场销量,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市场份额达到26.4%是特斯拉的市场占比的一倍;但特斯拉和上汽五菱仍是三甲榜单上的老朋友。尽管自2022年开年以来,特斯拉一路领涨,且涨价次数最多,但是市场销量表现仍旧强劲。上汽通用五菱的王牌产品——宏光MINIEV,一直以来都是蝉联轿车的销冠。在第一季度榜单上,宏光MINIEV是唯一销量临近10w的新能源轿车。”
根据数据统计,前9个月全球共售出932361辆插电式汽车,其中68%是电池电动汽车。
插电式汽车(BEV+PHEV)
特斯拉占据了整个插电式汽车市场18%的份额(上半年是19%)。时间将证明特斯拉是否能在未来几年保持如此高的份额,因为其他厂商正在前所未有地加紧生产。大众集团以13%的份额位居第二,并计划通过在全球推出大量插电式车型成为第一。
2020年Q1-Q3的插电式汽车销量。
特斯拉:316,820辆(18%)。
大众汽车集团:231,415辆(13%)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139987辆(8%)
现代汽车集团(现代、起亚):123,519辆(7%)
宝马集团。120,620辆(7%)
前五名总数:932,361辆(52.3%)。
其他:851,932(47.7%)
共计:1784293辆
纯电池电动车(BEV)
如果不计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特斯拉以26%的占有率(2020年上半年是28%)真正成为了霸主。这个成绩没有人比得上。
接下来的几个集团都是8.5万到12.1万辆之间。最近,大众集团超过了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考虑到ID.家族的预期量,可能会比其他集团更快地上升。
2020年Q1-Q3的纯电动汽车销量。
特斯拉:316,820辆(26%)。
大众汽车集团。120793辆(10%)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109095辆(9%)
上汽集团:97,086辆(8%)
现代汽车集团(现代、起亚):85,829辆(7%)
前五名总数:729,623辆(60.4%)。
其他。478744辆(占39.6%)
共计:1208367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E. 工信部:继续鼓励出台用电补贴等措施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4月23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黄利斌23日表示,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了60.2%和56.4%。工信部鼓励督促各地加快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目前已有广东、山东、吉林、海南、浙江和北京、深圳、杭州、宁波、南昌、广州、佛山等地正式发布了具体的措施,相信后续会有更多的地方政策出台。
23日,国新办就2020年一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黄利斌介绍,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47.4万辆和367.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5.2%和42.4%。其中,新能源汽车由于还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受到的影响更大一些,一季度产销量分别为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了60.2%和56.4%。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3月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同比降幅是56.9%和53.2%,比2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窄。
黄利斌指出,从需求侧拉动汽车消费,是有效对冲疫情影响的根本之策。前期,工信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提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建议,并经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些措施包括: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再延长2年;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货车;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从5月1日起至2023年底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等。
同时工信部也鼓励督促各地加快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目前已有广东、山东、吉林、海南、浙江和北京、深圳、杭州、宁波、南昌、广州、佛山等地正式发布了具体的措施,相信后续会有更多的地方政策出台。随着前期受到抑制的消费需求的逐步释放,以及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有关政策的落实,汽车的产销形势将进一步得到恢复甚至好转。
下一步,工信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的同时,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促进汽车产业持续发展。一是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配合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制定发布具体实施方案,并做好新能源汽车车型公告管理、补贴清算等相关工作。
二是加快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明确发展目标;同时加快编制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行动计划,积极推动公交、环卫、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配送等领域提高车辆电动化水平。
三是继续鼓励相关地区出台用电补贴、便利使用等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具体政策措施,优化配套使用环境,加大推广应用的力度。
F. 两会建言:为了炒好新能源车这道菜,车企大佬都准备了些什么料
伴随着国内疫情退去,车市也迎来了回暖的迹象。
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10.2万辆和20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2.3%和4.4%,结束了此前的21个月连降,算是暂时松了口气儿。
不过具体来看,此前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车市场,表现并没有那么乐观。4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8.0万辆和7.2万辆,同比下降22.1%和26.5%。今年一季度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均为20.5万辆,同比跌幅达到44.8%和43.4%。
尽管未来汽车电动化长期向好的局面不会改变,但国内新能源车市场跌幅仍未得到遏制。据悉,在即将于2020年5月22日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不少车企大佬的提案都聚焦在了新能源车身上。
徐和谊: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探索产融结合新模式
很早之前,共享化、智能化、电动化就成了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车企们也一直在大力推进的电动化与智能化。
“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提交了《以汽车为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以产融结合新模式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行稳致远》两份政协提案。
徐和谊认为,鉴于城市治理的迫切需求与汽车产业的全新发展,有必要融合汽车、人工智能与城市发展,把汽车产业打造成现代智慧城市的新型基础设施,成为智能城市的AI细胞。
与此同时,徐和谊建议政府主导创建动力电池产业引导基金,对全产业链进行创新金融支持,统筹和放大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建议加快绿色金融一揽子工具在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创新应用,探索绿色债券、租赁、信贷等金融工具在动力产业链的创新应用,加大汽车金融在消费、使用、服务等环节的推广力度,进一步释放消费需求。
一句话点评:这项提议有点大,但不管怎么说,试试总是可以的。
王凤英:鼓励小型电动车发展
在对车不了解的消费者眼中,小型电动车往往被戏称为“老年代步车”,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市场产品鱼龙混杂、产品品质难以得到保障所影响。不过近年来小型电动车技术、品质不断提升,已经逐渐得到了多数消费者认同,市场上也出现了诸如欧拉R1、宝骏E200等明星车型。
另一方面,相比中大型电动车更为经济环保,小型电动车更符合现阶段大城市低收入家庭及小城镇居民短途出行需求和购买能力,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全面小康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看来,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寻求新的增长点助力整个产业持续平稳向上。
针对目前小型电动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王凤英建议,确立小型电动车产品标准;制定以降低能耗为导向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给予小型电动车税费优惠;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凸显小型电动车优势。
一句话点评:在家庭已有一台车的前提下,小型电动车作为第二出行工具,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尹同跃:建议新能源车核心零部件再利用
早在去年6月份,国务院最新公布的《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中允许将报废机动车的“五大总成”再利用,包括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不过《办法》主要针对传统燃油车回收,新能源汽车回收办法则将另行制定。
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增大,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许多消费者也在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回收管理办法,毕竟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残值太低,给车主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建议,国家推动新能源汽车基础高价值零部件延长在役寿命工程,将再制造归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政策允许整车制造企业回收低续航新能源汽车,经升级改造后视同新车销售;允许回收铝合金及复合材料车身以及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纳入再制造再回收体系。
尹同跃认为,“新能源汽车大约3年就有非常大的技术突破,实际行驶寿命15万公里就面临淘汰与报废,而这些车型的基础核心零部件系统,如电驱动、电机、电池、铝基车骨架等,仍具有很高的重复再使用价值。”
一句话点评:加强重复利用确实有非常大的意义,不过用什么标准进行回收?需要更细致的探讨。
曾庆洪: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
目前来看,国内尚未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各企业间技术、资源协同有待提高。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使用、售后、接受度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发展不够成熟。
随着外资品牌汽车进入中国,将促使行业竞争加快,比如特斯拉看好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潜力而来华设立超级工厂、带动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在华聚集。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建议:做好科学规划布局,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大技术投入,加强我国汽车产业协同,提高新能源汽车整体行业竞争力;加强新能源汽车配套建设。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优势的机遇,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效发展。
一句话点评:期待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东方好莱坞”。
景柱:建议大力推广混插汽车
当纯电动(EV)增速回归“理性”,插电混动(PHEV)过渡型产品定位则更加现实。事实上, 纯电动汽车还不是消费者的真实需求,电池成本过高和二手电动车残值过低两个问题得不到解决,真实需求难以出现。
不过目前来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很多地方遭到“冷遇”,甚至被拒于新能源汽车政策之外。
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工商联主席、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表示,“在我国‘三纵三横’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一样,都是重要的技术路线。”
景柱建议,对技术指标符合《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20〕86号)要求的插混汽车,给予包括在双积分政策、路权、准购权、政府用车采购等方面与纯电动汽车相同的待遇;保持免征购置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政策导向支持与执行保障,鼓励插混汽车用于共享出行和网约车;打破地方保护,取消部分城市设置的地方新能源汽车目录,由国家统一制定目录;鼓励并促进大众消费,对发动机排量小于1.5L的插混汽车免征消费税等优惠政策。
一句话点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传统燃油车仍旧占据非常大的份额,即便插混是新能源过渡产品,目前的市场表现也远未达到预期。
方运舟:建议加快出台新能源汽车一揽子支持政策
因新冠疫情冲击而陷入冰点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哪些车企会遭受最直接猛烈的冲击?造车新势力或许领会更深。彼时造车新势力野蛮生长的凭仗,很大程度上便是当时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和扶持。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方运舟表示,建议国家研究出台政策,以支持新能源汽车稳定健康发展。其中,方运舟给出了以下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建议:
1、大力推进对公市场使用新能源汽车。
2、放开城市新能源汽车限购指标。
3、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拓展农村市场。
4、积极推进路权、电价、停车、高速收费等方面给予新能源汽车优
5、延长国补政策退坡时间,加快资金结算。
6、给予金融、税费及资金支持。
7、给予新能源汽车企业专项研发资金支持,助力技术升级。
一句话点评:每一个建议背后都是满满的求生欲,但对于新造车企业来说,期望不能太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G. 小鹏P7领衔,没500公里续航真拿不出手,一季度5款纯电动车将上市
当跨入21世纪20年代,大家是否都为自己的下一个十年,定下了目标呢?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从2010年兴起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市场实现了从0到年产百万辆的跨越,其发展速度居世界第一,未来可期。
综合来看,500公里续航表现在进入2020年之后,已经成为纯电动车的必需品,从新势力车企到传统车企,500公里续航越来越重要。此外,科技配置的突破、自动驾驶能力的提升都成为决胜的关键。
可喜的是,中国车企在2020年一季度的纯电市场依旧抢眼,哪吒、小鹏等新势力车企的再度升级,长安等新势力车企的强势出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车企在2020年乃至未来竞争中的实力。当然,北京现代菲斯塔EV的出现,预示着更多合资品牌将进入纯电动市场,未来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毫无疑问,作为创造2020年开门红的担当,各家车企都拿出了压箱底的重磅车型。当竞争愈发激烈之后,消费者也可以买到更具性价比的新能源车,可喜可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H. 应急管理部: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火灾上升32% 平均每天超过七例
易车讯 近日,国家应急管理部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火灾数据:共计640起,比去年同期上升32%,高于交通工具火灾平均(8.8%)增幅。平均每日超7例火灾。
2022年5月汽车销量榜单已经正式登陆易车App“销量榜”,了解更多新车销量数据,请关注易车App。
I. 一季度经济状况,其中的亮点:消费上涨,工业经济的质量提升,新能源汽车,机器人
一季度经济状况消费上涨,工业经济的质量提升主要亮点许许多多工业及家用机器人消费越来越多,带动了经济发展。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机器人可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执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机器人执行的是取代或是协助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制造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机器人可以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目前在工业、医学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
欧美国家认为:机器人应该是由计算机控制的通过编排程序具有可以变更的多功能的自动机械,但是日本不同意这种说法。日本人认为“机器人就是任何高级的自动机械”,这就把那种尚需一个人操纵的机械手包括进去了。因此,很多日本人概念中的机器人,并不是欧美人所定义的。
现在,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经逐渐趋近一致。一般说来,人们都可以接受这种说法,即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
机器人能力的评价标准包括:智能,指感觉和感知,包括记忆、运算、比较、鉴别、判断、决策、学习和逻辑推理等;机能,指变通性、通用性或空间占有性等;物理能,指力、速度、连续运行能力、可靠性、联用性、寿命等。因此,可以说机器人是具有生物功能的空间三维坐标机器。
J. 比亚迪一季度净利润翻倍,比亚迪主要业务是什么
近几个月随着特斯拉刹车不灵、异常加速等事故频发,特斯拉彻底掉到了坑里,社会影响力迅速走低,股价哗哗下挫,而我国电动车行业的领头羊比亚迪却在今年的第1季度涨幅惊人。比亚迪第1季度的营收接近410亿元,同比增长110%,利润也达到了相同的涨幅。比亚迪凭借其出色的业绩,入围了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的全球最具影响力100家企业之一。比亚迪是榜单上唯一来自中国的一家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比亚迪又在最新的上海车展中推出了它最新的造车平台E3.0,该平台实行了电动造车的技术更新换代,兼具智能、高效、安全、美学四大特征。该平台下最先进的操作系统byd OS即便放眼各国的新能源汽车操作系统,也是可以笑傲江湖的。比亚迪新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可以实现软硬件同时升级,进一步推向了更高程度的智能驾驶,之后比亚迪汽车会实现人机交互、车车交互、车物交互。造车平台E3.0的模块体积更小,能耗更低,功能更为强大,该平台打造的电动汽车百米加速可以实现2.9秒的神速,冬天的电池性能也提升了10%,现在奔驰、丰田这些顶尖的传统车企都纷纷与比亚迪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