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批新能源汽车车主陷入困境
『壹』 二手车太便宜,换电池太贵,新能源车退役潮,问题来了!
新能源车前几年的销量高歌猛进,除了牌照、环保等原因,最重要的还是补贴到位。现在第一批新能源车面临置换,用户犯难的还是成本问题。有关部门可以加大置换补贴力度,减轻消费者负担,实现良性循环。同时,可以建立完善的电池回收体系,根据电池的不同状况进行二次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率。
[总结]随着燃油车排放标准的不断升级以及环保的需求,新能源汽车依旧是各大厂商的竞争点。当然,一个新事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新能源汽车也需要在发展中不断的摸索前进。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要从根源上来解决,提高产品力、加大补贴政策力度,给用户信心,推动新能源市场的良性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贰』 “换不起电池,卖不出价”新能源车主的保值焦虑如何破解
1月7日,公安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381万辆,与2018年底相比,增加120万辆,同比增长46.05%。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31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19%,新能源汽车增量连续两年超过100万辆。
新能源车的保有量上来了,这便有了二手车交换的流通基础。据电车资源调查了解,不少新能源老车主表示面临”换电池贵、卖车难“的局面。
电动汽车保值太低,两年掉价70%
老家在广东佛山,现居深圳的梁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家在2018年初买进比亚迪e6,买车的初衷是考虑到家里孩子多,此外他家是做茶叶批发生意的,为了跟客户打好关系,通常会选择亲自送货,每天需要来来回回好几趟,所以他便选择了车身空间较大、续航里程较高的比亚迪e6。
当记者聊到卖二手车的问题时,梁先生嘴角微抽,面露苦笑。
”我21万买入新车,现在估值不到7万,还不一定有人愿意买,两年掉价70%,想想真的血亏。“
他表示虽然他现在还没打算换车,但他的亲戚朋友经常对他买电动汽车表示不理解,可见新能源车保值率低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一大重要因素。
一直以来,自燃、充电难、续航里程不足等问题就是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拦路虎”。目前纯电动汽车保值率堪忧,而保值率恰恰也是消费者购车时重点考量的因素之一。
有行业人士表示,目前新能源二手车是一个现实难题,除非真正有这方面需求的市场。比如,把二手车用到三四线小城市做网约车,每天在小城市里跑80公里,不需要很高的续航里程,这或许可以成为新能源二手车的一个去处。
换电池太贵车主坦言不划算
在记者的走访中,在深圳做网约车司机的张师傅表示:”目前一辆纯电动汽车换电池最少要4万元,续航里程高一点的就更贵了,换电池根本不划算。”
所以不管是卖车还是换电池对车主来说都是坑,不管他们作何选择,都会让新能源车的销量更加尴尬,因为电动汽车的保值率一直在降,或许也会让老车主选择重新回归到燃油车的怀抱。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2016年前后由于补贴力度大,新能源车价格较低,而如今换电池需要6-7万,相当于买一辆新车的钱,车主当然不乐意。此外,早期的动力电池续航里程比较低,而随着电池的更新换代,更换高里程的电池需要的价钱有可能比买车还要多。
新能源车的保值焦虑如何破解?
据了解,我国用于运营的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报废年限是3-5年,私人用户的乘用车动力电池报废期限是5-8年。尽管新能源自2015年才真正进入快速增长期,截至目前,较早推广的新能源车也已经进入回收期。
动力电池回收与新能源二手车难题是同一个问题,但问题是如何有序回收动力电池?如何解决老车主二手车保值低、脱手难的焦虑?
据央视新闻报道,北汽新能源技术总监兼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玉军?接受采访时表示,北汽新能源建立40多个回收网点,这些网点都可以对电池车辆进行回收,尤其是早期的用户,北汽主要的政策是老车换购新车。
而比亚迪采取的方案是:评估整车的使用年限,推出电池保修期为8年/15万公里,电芯则是终身质保的方案。
有业内人士表示,如今讲新能源二手车,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现阶段,还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对新能源车的残值做出准确的评估。此外,目前我国连燃油车的监管体系和评估体系都尚未成熟,何况新能源这个新兴行业呢?
动力电池会随着使用而衰减,而动力电池的衰减恰恰是新能源二手车难题的关键。从动力电池的角度而言,最好的措施是主机厂回购,或与动力电池厂商、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等合作,多方探索解决回收渠道及商业模式,从回收网点、运输、阶梯利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从国家层面上讲,国家应制定明确的法规,建立健全新能源二手车的评估体系和监管体系,有条不紊地推进试点工作,培育标杆企业,推动行业的发展。
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解决了新能源电池衰减的售后问题和保值率低的焦虑,才能重拾购买新能源车的信心,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叁』 一场雨彻底揭开了新能源车的遮羞布,车主为何个个悔断肠
昆明地区所处的地带并不算低洼,但是由于短时间内的连续性暴雨,仍旧导致了该城市地下水道的瘫痪,随着暴雨量的增加,路面上雨水位置不断增高,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而且也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这其中最为严重的就属汽车了,很多没有预料到暴雨的车主,在第2天早上起床的时候都傻眼了,虽然现在大多数汽车购买的都有车损险以及涉水险,但是这仍旧是一笔不小的财产损失。
当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受到相同成都的雨水浸泡时,燃油车的机械零件经过清理之后很大程度上可以再次使用,但是新能源汽车则会受到更大程度的损伤,其维修费用可能已经超过了这台车本身的价值,而且就算卖二手车也是无市无价。
『肆』 新能源汽车为什么问题层出不穷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汽车行业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在政策补贴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谓是“形势一片大好”。不过,今年初爆发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骗补事件,却让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备受质疑。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8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对此发出自己的担忧。
补贴高于生产成本
从上海世博会开始,我一直在关注我国的电动汽车价格。上海世博会前一年我到上海去,公交车160万,当年底涨到190万,世博会年初涨到210万,世博会开幕前三个月我再到上海去已经涨到了260万。一年左右的时间,12米的纯电动大巴涨了100万元。而在有补贴的情况下,补贴不断明确的情况下,还在跟着涨。
那么,为什么一辆12米的纯电动公交车要卖260万?高额补贴使企业追逐补贴最高的纯电动客车,国营公交公司包销,质量不好也不必顾忌卖不出去。生产企业不想如何降低成本去迎合市场,反而故意抬高车价。
企业都在跟随着补贴指挥棒在转。大部分补贴成了汽车企业的高额利润,而政府财政负担太重,耽搁了行业发展速度;诱发了骗补、“谋补”的大丑闻。6~8米商用车,补贴远远高于车的成本,卖一辆车,拿了发票就可以拿补贴,这很不合理。
补贴不退坡,企业难以自立
我们因为补贴高了,因为有政府包销,所以把车价提高。如果靠市场就要想办法降低成本,降低价格。这样就使汽车企业成为电动汽车市场化的主角。这是美国加州的做法。
我们国家现在的情况是,没有补贴企业难以为继。不退坡,企业难以自立。企业的依赖性很强,不能自立。
补贴培养了企业一些不好的习惯
近年来的高补贴培养了我国部分汽车企业一些不好的习惯。依赖高补贴的习惯以及短视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的发展,做高配制、高价车的习惯。因为补贴高,尤其是现在补贴是跟电池量挂钩。燃油车的企业利润是在2%~8%之间,而电动车的利润率是10%~20%甚至还有更高的。车企的这些习惯不利于本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电动汽车的市场化,必须在市场化的过渡进程中改变。
加州的积分制也存在着局限性
第一,它是以只在加州销售的车为基数,不反映企业在全国销售燃油车总量所应该尽的责任。
第二,它的积分是0.5 0.01×纯电动英里。纯电动行使历程越长分数就很高。到了最高的线是得4分。特斯拉拿到这个分数就可以卖,一年买上亿的美元。但是特斯拉的车子在新加坡由于高耗电,高耗能,高排放,它收到了罚款。所以与纯电动里程挂钩是违背减排的宗旨。这是美国加州的一个错误的做法。
第三,与纯电动里程挂钩,如果用在煤电为主的中国,其结果是鼓励双重增加排放。拿到几分之后可以卖给燃油车,又一次鼓励增加排放。所以是双重的。
第四,零排放积分和部分零排放积分不互换,不偏于结算。也就是说,每个企业都必须生产这两种车。
第五,企业必须完成的责任分与企业销售电动车得到的积分两者都称为“积分”,容易混淆。
片面追求续航里程是错误的
参加加州的积分制,但不能照抄照搬。美国加州发电排放量二氧化碳很少,电动车节油与减排一致,我国发电70%用煤,纯电动车只节油而耗电排放的二氧化碳并不少。而耗电量大的车子更是加重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我最近就讲到比亚迪的E6,这个车子耗电量百公里是19.7度电,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耗电量。所以我们应该推动企业销售节油又减排的车,要将减少用电,减轻二氧化碳排放与积分挂钩,不可片面追求长里程纯电动。
背离了轻量化的发展方向
现在传说要“吨百公里电耗”不超过13KWH方给补贴。逐步提高纯电动客车等车型的续驶历程。对于这个问题要说几句话。
整车的重量放到分母里面,这样车子越重越容易达标。这是鼓励做大车,做重车。
提高纯电动客车的续驶里程,必然要多装电池,这是鼓励做耗电高、排放多的车。就像比亚迪装700公斤的电池。
如果这样提高门槛就会舞蹈电动汽车背离轻量化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电动汽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初衷背道而驰。
发展新能源汽车存在面子问题
小型乘用车用材少,电耗低,电池少,成本低。如果合理配制受补贴退坡的影响就小,比较容易市场化。所以要更新观念,把节能减排放在第一位,面子放在第二位。
面子问题我解释一下,广大群众认为汽车是表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还有一种是认为大街上都走小车,整个城市不好看。长安汽车有一个技术方面的老总,在一次会上就和我谈这个问题。说路上都是小车,欧洲见到的那样,那多难看。这也是一种面子问题。
补贴对铅酸电池不公正
已经市场化的低速车,允许使用铅酸电池。现在用铅酸电池的电动车没有补贴,而现在铅酸电池有新的技术,行业的整顿效果也很显著。所以我们要公正的对待铅酸坚持,不要认为它是古老落后的。实际上铅炭电池,特种活性炭解决了负极乱酸盐化问题。铅-稀土合金、铅-石墨烯合金解决了正极板栅腐蚀问题。所以,以前我们对铅酸电池是存在偏见的。
杨裕生简介
1949年~1952年,浙江大学化工系毕业。
1957年~1958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
1963-1986年,国防科委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历任室副主任、主任、副研究员、副所长、所长。
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8年,转行进入电池领域的研究,1997年1998年筹建我军第一个化学电源实验室,从1998年至今一直从事高能密度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研究开发,是中国高能二次电池-锂硫电池的开拓者。
2002年,成立了军用化学电源研究中心,次年3月份正式挂牌。
2007年在国内首次开发出300Wh/kg的高能锂硫二次电池,远高于现有锂离子电池(100Wh/kg)
作为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权威,他曾在多个公开场合直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他的很多言论、观点都被媒体传播报道,引起业界思考。
『伍』 新能源汽车难以发展国内众多车企已有应对措施
近两年国内的汽车市场下滑确实让很多人“战战兢兢”,原本以为传统汽车市场经济的下滑,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但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同样不理想。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中国汽车市场在2019度的总销量为2576.9,同比下滑8.2%,而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120.6万,同比负增长4%。
最后
据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称:“目前,新能源汽车整体的行业利润率还比较低,行业盈利是很难。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将使得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处于亏损状况,这也说明新能源汽车产业仍然是需要国家给予支持的,还不能完全走上市场化。”虽然上述的车企中都已经有了应对2020年的方法,不过归根到底也只是提升销量的手段,对于如何盈利,新能源车企如何“过冬”,仍然要看2020年的表现,特斯拉国产下线虽然发挥出了“鲶鱼效应”,但是同样在渔网内的“沙丁鱼”,又真的能坚持到上岸的时刻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陆』 9年前比亚迪第一批新能源车主,现在怎么样了
9年前比亚迪第一批新能源车主,现在怎么样了?
今天给大家找来的是全球第一台插电混动车的车主,他今天想跟大家聊的这台车还是整整9年前买的,那时候国产品牌并不受待见、新能源市场还没被资本看好、也没人愿意主动了解新能源车,而他当时经受了周围几乎所有人的异样目光做了这个决定。
那么,9年后,作为国内第一批新能源车车主的他,到底怎么样了呢?
声明:
为保证内容的真实性,以下所有内容为车主亲笔所写
『柒』 2019新能源车市销量下滑,特斯拉、蔚来、比亚迪先后出现自燃事件
[亿欧导读]?2019年是公认的汽车产业变革之年,在变革中,纯电动汽车成了车企破局和转型的第一步。就纯电动而言,电池安全、补贴退坡、里程焦虑和销量下滑是今年绕不开的关键词。
(车市寒冬/Pixabay)
2020年,伴随着补贴的完全退出,一个纯粹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向所有玩家敞开。
新的一年,国产特斯拉将实现大规模交付,合资品牌旗下新能源车型也将陆续推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
在这样的环境中,新能源车企要做的便是提高产品力,并完善配套服务,消除消费端的顾虑,让新能源汽车的优势真正体现出来。否则,在未来竞争中将难以存活下来。
编辑:张宇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捌』 新能源商用车为何一直火不起来,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经济的快速发展,排放标准的日渐升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新能源商用车本来应该大行其道,可业内的人苦不堪言,虽然也能在路上看到不少这样的车子,然而依然不是主流,那么,新能源商用车到底怎么了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一直在大力推行新能源,主要是为了我国的环境着想,同时考虑到排放的问题,新能源也无疑是最佳的选择,然而现在的新能源商用车却陷入了困境,到底应该怎么破解这样的局面?这种车要如何更好地走下去呢?
新能源商用车为何不愠不火?是太贵了还是不好用?内行人倒出苦水,目前这个行业还是处在发展中,显而易见还不够成熟,对于车主而言,成本也确实较高,有着稳定的传统汽车,一般也不会变化,所以,还是要看未来的发展吧。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玖』 寒冷天气让新能源汽车陷入困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时至今日天气是越来越冷,尤其是在北方,很多人都穿上了羽绒服,天气的变冷必然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就日常出行来说,天气不冷的时候,我们可以骑电动车自行车上下班,但天气冷了之后肯定就要开车上下班了,不过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新能源车主的日子却不如燃油车主过的舒坦,甚至一些新能源车主看到自己车辆的冬季表现有些崩溃。
天气骤然变冷,新能源车主上了愁,车主:我买的不是车是电动爹!当然也有新能源车主表示,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时代的新产物,我们就应该对它在发展中给予所包容和理解。这或许是我们消费者善意的一面,但这并不能成为车企欺骗我们消费者的借口,兔子急了都敢要人,同样我们消费者的忍耐度也是非常有限,如果一个车企只会耍小聪明糊弄消费者,那么到最后吃亏的必然还是自己。不知您对新能源汽车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拾』 第一批新能源汽车即将消失,是因为新能源汽车质量不好吗
经过调查,新能汽车上半年的销售量将近50万。新能源汽车是最近几年新起的环保型汽车。它与普通的汽车相比,低碳环保,没有噪音。最重要的还现在国家的支持与补助,上牌也比普通的汽车方便。这就是新能源的优点。但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有好有坏的,新能源汽车现在还是否能替代原来的传统汽车呢?这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观察。那么对于那些已经购买了新能源汽车的人,现在有何感受呢?
显而易见,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上面不能的到保证,电池方面也贵的要死,很多买了新能源汽车的人不禁感慨,买得起,却修不起!虽然新能源汽车很环保,但是出现这样的问题还不如买一架二手的传统汽车呢。所以想买新能源汽车的你,还是要考虑一下的。毕竟要花的钱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