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电动汽车规范
① 广州限电动车规定
法律分析: 广州市行政区域内不允许电动三轮车上道路行驶,但邮政(含报刊投递)、快递等行业可以使用符合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国家标准的电动三轮车从事社区配送服务。
法律依据:广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条例》 第十六条 禁止利用人力三轮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和摩托车从事经营性客运或者货运活动,但人力三轮车按照本规定第三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在专业批发市场内进行运货的除外。
② 广州市电动车新规2022
驾驶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的,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文明出行。不得驾驶非法加装或者改装、拼装、超标等不符合相关规定的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广州交警将依法予以处罚;车辆经鉴定属于机动车的,依照机动车的相关规定处理。
一、电动车上牌规定:
1、符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以下简称“新国标”)并获得CCC认证的居民个人自用电动自行车,凭有效材料登记核发白底黑字正式号牌和行驶证。
2、“新国标”实施前在用的,符合《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简称“旧国标”)或符合“新国标”但未获得CCC认证的居民个人自用电动自行车,应当在2022年9月30日前办理过渡期登记,凭有效材料登记核发黄底黑字过渡期号牌和行驶证,号牌有效期至2023年11月30日止。
3、符合“新国标”并获得CCC认证的网约配送电动自行车,凭有效材料登记核发蓝底白字正式号牌和行驶证,并按网约配送的用途使用。
二、电动车上牌的流程:
1、带上车主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电动合格证、电动车购车发票等材料到登记处安排上牌。
2、将电动车停在指定位置,请专门的人过来用手机拍照。随后将电动车照片洗出来。
3、到办事处填写非机动车登记申请表,如下图有范本。把车架号填入电动车自行车查验记录表,接着把所有材料给柜台人员。等查验结论合格后,就可以把车骑走到称重处。
4、把电动自行车规范的停到称重处,将车架号盖跟坐垫打开。会有专业的人进行称重记录。
5、到窗口取号排队,办理完后到另一个窗口缴费。随后等待20-30分钟,牌号就会新鲜出炉。
6、拿到自己的牌后,就可以去店铺让师傅帮忙安装上去了。
法律依据:《机动车登记规定》 第四十四条 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灭失、丢失或者损毁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补领、换领。申请时,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并提交身份证明。车辆管理所应当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收回未灭失、丢失或者损毁的号牌、行驶证,自受理之日起一日内补发、换发行驶证,自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补发、换发号牌,原机动车号牌号码不变。补发、换发号牌期间应当核发有效期不超过十五日的临时行驶车号牌。
③ 广州电动车上路标准是什么
广州的电动车上路标准如下:在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禁止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的区域内,禁止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行政区域内禁止电动三轮车上道路行驶,但邮政(含报刊投递)、快递等行业可以使用符合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国家标准的电动三轮车从事社区配送服务;电动自行车禁止在行驶区域内的公共停车场内停放;驾驶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应当保持制动器、夜间反光装置等安全设施性能状况良好。
④ 广州电动汽车上牌新政策
法律分析:根据2021年2月10日发布的“广州市新能源汽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我市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补贴政策延期的通知”可以知道:
为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经市新能源汽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现将2020年我市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补贴政策有效期延长至2021年12月底(相应车辆注册登记日期截至2021年12月31日,补贴申请日期截至2022年1月20日)。
1、车主可以通过“广州市中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下载《申请表》(一式两份),并按要求完整填报;
2、拨打96900电话预约,按时携带上述申请材料前往市交通运输局下属的“中小客车指标调控服务中心”的业务窗口提出申请;
3、工作人员现场核验申请人提交相关材料,资料不全或不符合相关规定的,退回并说明原因,提示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重新申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受理其申请并将《申请表》其中一份交申请人留存。审核通过后,发放综合性补贴至申请人提供的银行账号
法律依据:《广州市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办法》 第一条 单位和个人需要办理新能源车辆登记的,凭车辆信息可以直接申领新能源指标。其中新能源车是指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所列的中小客车,以及国家有关部门明确标注的进口新能源中小客车。
⑤ 针对电动车规范管理问题,广州开展整治“百日行动”,如何规范管理电动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秩序,乱成一锅粥,交通的便利,确实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有好处的一面,同时也有坏处,那就是有一部分的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也造成了很多经济损失和人生损失。
这五大行动在很多层面上都能够规范管理电动车的使用,同时也需要每个人的配合,因为只有都深刻了解到,车辆出行违法行为带给我们的危害,我们才能够更加清楚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安全出行靠自己 ,尊重规则,你我他,每个人都做到安全出行,不去违反交通规则,我想,能够快速打造出一个安全有序的道路环境。
⑥ 广州电动车上路规定
法律分析:1、公安机关牵头,通过警邮、警保、警企等合作方式,扩大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登记网点覆盖面,提高摩电办牌办证率。2021年底前,除禁摩禁电地区外,由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实施户籍化管理。(省公安厅)
2、严禁生产、销售超标电动自行车,简化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登记手续,推行“带牌销售”,加快摩托车驾驶人考试“下乡进村”。发生摩电亡人事故的,延伸调查销售门店安全管理责任。(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
3、邮政管理部门要督促邮政快递企业作出安全承诺,快递员不使用无牌无证摩电,上路行驶必须戴头盔。(省邮政管理局)
4、各地要在主干路或摩电通行量大的道路,设置连续的非机动车道或机非隔离设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公安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十四条 用于公路营运的载客汽车、重型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应当安装、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行驶记录仪。交通警察可以对机动车行驶速度、连续驾驶时间以及其他行驶状态信息进行检查。安装行驶记录仪可以分步实施,实施步骤由国务院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规定。
第十五条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由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实施。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标准对机动车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实行计量认证管理,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设备进行检定,对执行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由国务院公安部门会同国务院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规定。
⑦ 广州花都电动车的规定
花都适用《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
电动自行车新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于2019年4月15日起实施。
新标准将最高车速为25km/h。
整车质量(含电池)调整为55kg。
电机功率调整为400W。
必须具有脚踏骑行功能。
①违规生产超标电动车或会被吊销执照。
根据《意见》,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查生产企业无证生产、超出强制性产品认证范围生产、不按新标准生产、不按CCC证书生产、假借出口名义生产违标车辆、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等行为。
②不得销售不符合新国标车型。
新标准实施后不销售不符合新标准的车辆。新标准实施后,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电动自行车销售环节的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法销售不符合新标准、未获得CCC认证的电动自行车,以及非法改装、拼装、篡改电动自行车的行为。
实行电动自行车销售目录或公告管理的地区,新标准正式实施后所有不符合新标准、未获CCC认证的目录车型全部作废。
对销售违标车辆的,要依法责令停止销售,并予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④电动车需登记上牌
严格电动自行车登记使用管理。要求新标准实施后,各地公安机关要严格按照地方规定对电动自行车进行登记上牌;尚未实施登记上牌管理的省(区),要提请省(区)政府尽快建立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制度。
鼓励骑行电动自行车时佩戴头盔。要适时组织电动自行车交通秩序专项检查,严管通行秩序,严查电动自行车违法上路行驶、闯红灯、逆向行驶、占用机动车道等违法行为。
优化电动自行车通行条件,科学合理分配路权,完善交通管理设施,依法保障电动自行车安全、顺畅、便捷出行。
⑤针对当前超标的电动自行车,《意见》提出,对新标准实施前在用的既不符合旧标准也不符合新标准的电动自行车,设置过渡期,发放临时号牌。未按地方规定领取临时号牌以及过渡期满后仍上路通行的,公安机关要严格依法处罚。
鼓励群众主动置换和报废,要积极提请党委政府综合施策,会同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企业,通过以旧换新、折价回购、发放报废补贴等方式,加快淘汰在用不符合新标准的车辆。
对于共享电动自行车,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清理。
⑧ 2018年广州对电动车的政策是怎样的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是由《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修订后标准名称并且2018年5月1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该规范,所以2018年广州对电动车的政策如下:
1、车速限制。新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25km/h,主要是考虑到如果车速过快,将直接增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距离也会相应变长,造成了许多人身伤害事故。因此,将电动自行车行驶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确保安全的重要前提。
2、尺寸重量限制。新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前、后轮中心距不大于1.25m,车体宽度不大于0.45m,整车重量(含电池)不大于55kg。主要是考虑近些年,部分“超标车”车体越来越长、越来越宽,重量越来越重,外观和性能都逐渐摩托化,严重挤占了非机动车道的空间。
这类超大车辆极易与其他非机动车以及行人发生碰撞。同时,如果电动自行车整车重量过重,碰撞时由于冲击力较大,将给对方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为确保交通安全,必须对电动自行车长度、宽度以及整车重量加以限制。
3、脚踏功能。电动自行车从根本上说是带有电动助力功能的自行车,应当符合自行车的相关特征,即能够由人力驱动行驶。如果没有脚踏骑行功能,电动自行车在产品形态、动力来源、使用方式等方面就与电动轻便摩托车不存在本质的区别,也就无法纳入非机动车管理。
4、充电器要求。由于近两年电动自行车电气故障和充电器故障引发的火灾越来越多,本标准新增和完善了电气安全和充电器安全内容,包括导线布线安装、短路保护、制动断电功能、过流保护功能、防失控功能、充电器防触电和防反接等。
将有利于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电动自行车产业的良性发展,促进电动自行车技术创新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8)广州电动汽车规范扩展阅读
电动车的危害
1、制动系统差,大部分电动车制动(俗称刹车)距离过长,即刹不住,一旦制动器失灵,事故自然就难以控制。
2、轮胎尺寸小,一般电动车的轮胎较窄,遇下雨或湿滑路面容易发生侧滑,遇到紧急事故突然猛打方向车子偏重后也容易造成翻车事故。
3、大灯灯光较暗 ,遇雨雾天气视野较差,遇到紧急事故难以及时反映处理意外情况。
4、电瓶蓄电小,没有备用电瓶。废旧坏损电极难处理,极其容易造成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