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抢装
❶ 特斯拉欧洲新车注册量缘何逆势暴跌
一段时间以来,特斯拉因为股价暴涨、“无钴电池”、车界首富、“财务欺诈”等话题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近日又因注册量暴跌而引起关注。
新车注册量逆势暴跌
日前,外媒报道称,2月份特斯拉在挪威和荷兰的新车注册量暴跌。其中,挪威交通局的数据显示,在挪威的新车注册量仅83辆,与去年同期的1016辆相比下滑91.8%。在荷兰的新车注册量为115辆,同比下滑68%。
加上1月份,今年前两个月,特斯拉在荷兰和挪威的新车注册量分别下降了42%和77%。这与逆势增长的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今年1月份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了98%。其中,插电式电动汽车销量翻了一番多,达到7.5万辆,同比增长121%。汽车行业分析师马蒂亚斯?施密特(MatthiasSchmidt)也指出,西欧的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注册量,同比增长112%,达到7.23万辆,近乎是中国的两倍。
1月荷兰市场新车注册量排名(图片来自外媒)
另外,从新车注册量来看,奥迪、雷诺等竞争者的加入,让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1月份,挪威市场上,奥迪e-tron和雷诺ZOE两款车型名列前茅,特斯拉Model3排名第十二。在荷兰市场上,雪佛兰Bolt占据冠军宝座,虽然Model3的表现也不错,排名第六,但数量和挪威相当。而在欧洲最大电动汽车市场德国,特斯拉Model3的排名则在第二十一位,排名首位的依旧是雷诺Zoe。
一位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认为特斯拉在第一季度将会迎来较大的挑战,部分原因就是欧洲市场需求的疲软。另外,从电动汽车的渗透率来看,欧洲市场2020年最大的增量在于法国和德国市场,这两个国家电动汽车的渗透率较低,而政府和车企都有意愿提升电动汽车的销量。反而在挪威和荷兰这样的小市场,电动汽车市占率达到拐点进入普及期,随着政府补助退坡优惠措施,整体的渗透率还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电动汽车的普及还是一个拉锯的过程。由此不难看出,这也是特斯拉在荷兰和挪威市场上新车注册量暴跌的原因之一。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王玉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❷ 2021年A股有哪些机会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三大行业或“跨栏奔腾”
2020年全球市场,可以用跌宕起伏来形容。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市场普遍大跌,A股曾一度跌至2646.8点,创年内新低。
随后,全球主要央行纷纷放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迅速扩张,全球市场情绪逐渐修复,A股也不断震荡反弹,创业板指、深成指、上证综指均刷新反弹以来新高纪录。
目前尽管仍是寒冬时分,但站在新的一年,A股市场又有哪些机会?
新能源 汽车 :销量继续高增长
国内优质车型频出,海外强补贴刺激,国内外共振将带动电动车产业链景气向上。数据显示,新能源 汽车 产销两旺。据中汽协公布的11月新能源车销量情况显示,11月实现新能源车销量约20万,同比增长105%,其中纯电动新能源乘用车15.4万,同比增长137%,插电式混动乘用车月3.2万,同比增长138%。1-11月新能源 汽车 累计销量110.9万辆,同比首次转正为1.9%。根据公司公告,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 汽车 11月新能源车销量继续高增长。
之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四大主要方向,一是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并加强新能源 汽车 与能源、通信等产业融合,推动技术的协同发展;二是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鼓励加强国际合作;四是加大公共服务领域对新能源 汽车 的支持力度。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 汽车 比例不低于80%。会议明确,政策目的是引导新能源 汽车 行业有序发展,推动建立新能源 汽车 全国统一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有分析指出,《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是行业的顶层设计,从内容看表明新能源 汽车 仍是国家发展的重点。
对于板块机会,平安证券分析师朱栋建议投资者更多着眼于影响成长预期的主题事件催化,关注长城 汽车 、上汽集团、宁德时代、当升 科技 、卧龙电驱、汇川技术、先导智能、华友钴业、盛新锂能等。
潜力股精选
长城 汽车 (601633)平台打开向上空间
宁德时代(300750)市占率有望提升
当升 科技 (300073)维持较高利润水平
卧龙电驱(600580)高压电机业务稳中有进
光伏:优选细分环节龙头
中电联数据显示,1-11月份,我国新增光伏装机25.9GW,较去年同期增加7.95GW,累计同比高达44.21%,其中当月新增4.02GW,同比增长390.24%,四季度抢装潮下行业持续高增长态势。
可以看到,我国提出2030年新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光伏总装机容量将达1200GW,国内“十四五”期间行业预期高增长。新时代证券分析师开文明指出,从全球能源节奏上看,全球主要国家纷纷设立碳中和目标,欧盟、日本、韩国2050年碳中和,中国2060年碳中和,将加大加速以光伏为首的低碳清洁能源的发展趋势,未来光伏主体能源的地位有望确立。短期行业层面,组件企业订单继续维持饱满,玻璃、EVA的价格上涨亦从侧面映证。从需求来看,国内需求仍然乐观,拥有户用、特高压、平价等项目支撑,四季度平价与竞价项目共振,需求有望超预期。
国海证券分析师谭倩指出,光伏行业中长期需求无忧,优选格局好的细分环节龙头,继续维持光伏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关注一体化厂商隆基股份、晶澳 科技 ;推荐格局好的玻璃环节,福莱特、信义光能;推荐EVA的福斯特;另外关注逆变器环节,阳光电源、固德威、锦浪 科技 等;硅料环节,通威股份。
潜力股精选
隆基股份(601012)硅片产能行业第一
晶澳 科技 (002459)销量全球领先
福莱特(601865) 深耕光伏玻璃业务
通威股份(600438) 多晶硅成本下降
半导体:市场需求持续回升
从业绩表现来看,中国半导体行业2020年前三季度和单三季度业绩靓丽。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半导体行业收入同比增长23.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6.3%;第三季度行业收入同比增长19.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0.8%。
过去数十年全球半导体行业一直遵循螺旋式上升的规律,重大技术变革是推动行业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受益于5G、AI、云计算、 汽车 电子IOT等新兴应用的崛起,当前半导体行业正进入上行周期。国海证券分析师吴吉森指出,当前受华为禁令等事件性影响,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不确定加大,但是发展趋势并不会改变,全面国产替代将是大势所趋,中国半导体市场广阔,加上政策资金的全面支持,我们非常看好国产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前景。
银河证券分析师傅楚雄指出,据WSTS预测,在5G普及和 汽车 行业的复苏带动下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8.4%,达到4694亿美元,创下 历史 新高。受益于下游旺盛需求,预计晶圆代工环节涨价将持续到2021年上半年,同时涨价会向功率芯片、存储、MLCC等蔓延,并带动半导体设备需求增长。建议关注国内晶圆制造企业中芯国际、华润微,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功率半导体企业闻泰 科技 ,MLCC龙头风华高科、半导体存储龙头兆易创新等。
潜力股精选
中芯国际(688981)受益国产替代加速
北方华创(002371)增长动力充足
闻泰 科技 (600745)标准件世界级龙头
晶瑞股份(300655)半导体材料龙头
❸ 5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数据概览
引言:昨日从朋友那里了解到5月份新能源汽车合格证的情况,总体来说并不是特别好,在5月份整体的燃油车恢复比较好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怎么卖将成为一个大的课题。目前新能源汽车两级分化比较厉害,特斯拉在中国的加速推进,对于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在原有的市场产生了挺大的影响。
01 5月新能源合格证数据概览
5月新能源汽车合格证为7.7万辆,同比下降33.1%,前五个月累计26.5万辆,同比下降45.7%。半年过去了,合格数据不是特别理想。在各条战线,随着各级政府的节流措施落实,能客观上帮上新能源汽车兑现销售的主要落实到了限购城市的支持。这里后续会具体根据上牌数据来讨论。
图1 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的产量
1) 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乘用车的合格证为7.1万辆,同比下降30.4%,今年累计24.3万辆,同比下降45.6%;总体来说恢复的并不理想,下个月又是补贴退坡的节点,由于退的比较少相比去年不太会有抢装的事情发生,这个领域也在慢慢回顾理性,大部分车企都在思考长期怎么走。如果我们把每个月1万台的Tesla拉掉,今年产销量对于产业链大多数企业来说很难撑住。
图2 新能源乘用车的产量恢复情况
2) 新能源客车产量同比下降45.3%,20年累计同比下降52.5%;新能源货车由于去年的基数比较高,同比下降66.7%,20年累计下降36.0%。这两块短期内很难有好的起色。
图3 新能源客车的情况
02 为什么新能源汽车难卖了?
其实我们回顾2018-2019年的市场,最主要就是补贴400公里左右长里程车辆使得车型结构从A00往A级转型,使得10万以下的车型转到2019年的10-20万的车型(这里包括价格较高的PHEV),而2020年由于特斯拉的进入使得整个结构比例给25万以上的车型占了比较高的比例。
图4 2018年-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上险结构
其实这也意味着,很多的车企给挤压在围绕限购城市的区域发展,集聚在工厂所在城市的发展带,而且想要往其他地区渗透带来的竞争异常激烈。特别是B级和C级,自主的市占率进一步给压缩在30%-40%左右,目前能站稳的主要是在A级和以下的车型。
图5 2018-2020年合资和外资品牌逐步渗透
今年突出的特点是营运类车辆的需求并不多,主要以个人需求为主,这就使得4月典型的上牌量在各个领域出现分化,在限购城市和非限购城市要同时表现才能在今年的竞争中站住脚跟,这就使得在各个大城市的口碑和车型特色成为分水岭。
图6 4月份上牌数据按企业分细致分类
如下上牌数比较靠前的纯电,我们熟悉的几款A级车都是靠营运方向才能撑住量,而A00级别确实以个人为主,但是价格确实完全守不住的。新造车企业确实是面向个人消费者在做,但是这个市场有限,能够维持的量是有限的,而且这是个完全红海的市场,限购城市要占到一半左右。在限购城市的有限市场里面去抢这个市场确实对各家来说都是很辛苦的一个事。
图7 按主要的纯电动车型分类
小结:北京的2万张新增新能源牌照,特别备注了无车家庭,一方面也是缓解人民群众的需求,也能说明在补贴很少的条件下打开BEV的个人市场怎么弄是个大的行业课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❹ 六大因素看中国车市新年新机会
文|施芸芸
欢迎供稿|[email protected]
2020年中国车市能否止跌回升?当下再去讨论这个问题对于目前的中国车市并无太大意义。眼前困难多、长期潜力大。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的话来说,“怀疑什么,也不能怀疑中国汽车市场。”
这一轮让汽车业备受考验的调整并不是坏事,愈加冷静、摒弃浮躁,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寒冬”也是好事;另一方面,无论是从今年宏观经济的走势,还是汽车市场的未来潜力,抑或是汽车消费的变化趋势来看,仍存在诸多利好因素,即便是短期的预测,也大可不必如此悲观。我们梳理出影响2020年中国车市的六大积极因素,看新年都有哪些新机会。
“整体来看,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继续退坡,市场抢装行情将延续,同时国五车型大力度促销去库存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冲击将逐渐减弱,因此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提升。”中汽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自2012年以来销量逐年提升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有望成为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大亮点,原因在于合资企业加速布局,已上市的车型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加上同期基数较低,2020年这一市场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副秘书长曾丕权表示,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表现或持续低迷,但下半年有望迎来转机,全年销量有望超过2019年。
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在2020年有望迈上新台阶。在智能化技术领域,L2级别的辅助驾驶技术正逐渐加大应用规模,有望以更加亲民的价格进入市场,包括造车新势力在内的不少车企都提出了要在2020年实现进一步推动L3或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的目标,自动驾驶技术的迅速提升将成为吸引消费者购买汽车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随着5G技术的全面商业化,以交通强国战略的全面推进为背景,再加上各地政府的抢先布局,2020年车联网行业将驶上发展快车道,进入真正的应用阶段。
“首先,虽然新能源汽车补贴在退坡,但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仍会比较活跃,其次,智能网联汽车也会有长足的进步,我们要有信心。”付于武对2020年汽车市场作出如是判断。
文章来源:中国汽车报,特此感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❺ 新能源补贴退坡受否会影响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2019年3月26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发展改革委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通知3月26日起实施,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为过渡期,6月26日新的补贴政策开始实施。我们对新的补贴政策对新能源乘用车的影响进行分析。
1.续航 里程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补贴门槛提高,补贴金额下降
影响:2019年新的补贴政策取消了对续航里程小于250KM车型的补贴,目前续航里程小于250KM的车型,主要是A00级车,例如: 北汽新能源 EC系列 、 宝骏E100 等,这部分车型会通过更新换代或者提升配置来使得续航里程达到250-300KM这个区间,以获取补贴;续航里程在250-300KM区间的车型是相对受到影响最小的,补贴额度下降47%,是下降幅度最小的。这个区间车型多以A00和A0级为主,这部分车型不需要有太大的调整变化;续航里程在300-400KM之间的车型是受到补贴影响最大的,退坡60%,退坡幅度最大。这个区间A00、A0、A、B级车型都有,我们认为处于这个区间的A00级车可以选择降低续航里程到300KM以下,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也可以保持拿到的补贴额度不变,而且企业可以考虑是否可以使用价格更为便宜的磷酸铁锂电池来代替三元锂电池进一步节约成本。A0级车我们认为部分可以同A00级车型一样,降低续航里程至250-300KM区间,节约成本;另一部分可以将续航里程提升至400KM以上,以获取更多的补贴;续航里程400KM以上车型补贴由5万降至2.5万,下降50%,这个区间主要都是A级车和B级车,且大多是2018年刚上市的车型,这部分车型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暂时不需要进行太多的调整。总的来说,我们认为A00级车和部分A0级车,可以把续航里程做到250-300KM之间,获取1.8万的补贴,这部分车型还可以考虑是否可以使用磷酸铁锂电池,来降低一部分电池成本;部分A0级车和A、B级车可以把续航里程做到400KM以上,来获取最大的补贴额度,尽量避开250-300KM这个续航里程区间段。
2.能量密度补贴起点提高,上限要求不变,补贴系数下调
影响:出于对安全性的考虑,新的补贴政策并没有对电池的能量密度进行过高的要求,补贴上限要求保持不变,对各能量密度区间的补贴系数做了下调。从2018年的新能源车推广目录来看,能量密度超过120Wh/kg的车型占比达到95%,140Wh/kg以上的占比64%,大于160Wh/kg的车型占比10%,基本上现在的乘用车都能满足补贴的要求,且主流车型搭载的电池能量密度都在140Wh/kg以上,从2019年第一、第二批新能源车推广目录来看,电池能量密度全部都在120Wh/kg以上。所以获取这部分的补贴,对车企来说没有太大难度,企业不需要进行过多的调整。
3.电耗补贴门槛和上限提升
影响:新补贴政策保留了1.1倍的补贴系数。2019年市场监管局发布了《电动车能耗消耗率限值》国家标准,这是全球首个针对纯电动汽车能耗指标提出的技术要求,预计在2019年7月1日正式启用。这是一个电池技术和电驱技术齐头并进的信号。电耗可以说是衡量整车集成技术水平的最重要指标之一,电动车的节能比燃油车更加重要,补贴政策也对电耗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无论是从技术还是政策的角度来说,如何降低电动车的综合电耗都是车企下一个需要攻克的难点。
4.取消地补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
影响:新的补贴政策取消了地补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转为对充电(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地补由显性补贴转向隐形补贴,对车企来说,地补取消的损失很大,预计车企会在过渡期地补还未取消的时间进行一个抢装。但是对整个新能源市场的发展来说是有利的,2018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约125.6万辆,同比增长62%,保有量突破260万辆;截止2018年底,公共类充电桩已建成30万,建设安装私人类充电桩47.7万,公共桩和私人桩共计约77.7万辆,同比增速为74.2%,车桩比约3.4:1,车桩不匹配问题依然突出,这大大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补贴大幅退坡对车企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技术成熟度还不如传统燃油车,在成本上相比燃油车没有优势,车企对于补贴的依赖度较高。我们选取各个级别中具有代表性的车型,对其2018年和2019年(过渡期后)能够获取到的补贴进行计算。2019年补贴下降幅度都超过了69%, 奇瑞eq1 更是下降100%。面对如此大的补贴退坡,我们认为受到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造车新势力。对于一些大型的传统车企(吉利、上汽、广汽、 比亚迪 等)来说,虽然内化补贴退坡的金额可能会出现一定亏损,但是他们还有其他如燃油车、汽车金融等成熟的业务可以暂时弥补补贴退坡的损失。但是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本来就一直处于烧钱造车的亏损状态,如果再承担这一部分的退坡金额,将会雪上加霜,新特和小鹏之前已经宣布对车型进行涨价,但是涨价后消费者是否会买账也是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
补贴下降会不会对新能源汽车销量产生巨大的影响?
补贴大幅度的下降,是否会对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带来巨大的影响?我们认为不会,根据盖世研究院预测,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160万左右。2017年9月27日,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联合公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要求2019年的新能源积分所占比例为10%,2020年的积分所占比例为12%。2018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量达到106.8万,其中自主品牌占比94.0%,达到100.4万。我们认为2019年自主品牌的新能源乘用车总产量相比2018年不会下降。2018年合资品牌仅生产6.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燃油车生产1345.2万辆,按照2019年要求的10%,合资品牌需要134.5万的新能源积分。以2018年单车平均积分3.6来算,需要37万辆左右的新能源车才能满足双积分要求,而合资品牌在2019进入中国市场的乘用车中,以PHEV车型为主,所以实际单车平均积分会低于3.6分,实际所需产量也会在37万以上。因此我们认为,2019年的新能源乘用车不会因为补贴的大幅度退坡,而使得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受到影响。过去几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能够快速的上涨,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限行限购车城市的带动,而且未来预计会有更多城市会进行限行限购,它将与双积分政策一起,来带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2019
❻ 新能源补贴煽动翅膀,动力电池市场产生风暴
受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下行影响,动力电池市场亦步入“寒冬”。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国内动力电池产量为0.9GWh,同比下跌81.3%;动力电池的装机量同样出现大幅下滑,2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0.6GWh,同比下跌73.4%,环比1月下跌74.2%。
根据此前发布的新能源补贴政策,相关补贴将在2020年后完全退出,LGC和SKI等海外动力电池企业准备卷土重来。其中,LGC在南京建设第二家工厂,SKI在常州和盐城大规模建厂,以便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完全退出后,抢占中国动力电池市场份额。
然而,此次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长或将使得三星SDI、LGC等海外动力电池企业在国内获得整车企业的订单增加了难度,尤其是自主品牌企业方面,同时也可能让海外动力电池企业放缓在华发展的步伐。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海外动力电池企业能够在国内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主要集中在高端新能源车型方面。
虽然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长2年,利好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发展,但是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还需不断加强研发实力,找准适合自身的产品技术路线,才可能有机会活下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❼ 为什么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爆发
相较于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5423辆的惨淡表现。根据乘联会厂家数据,17年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65万,环比1月增长202%,同比增速64%。2月新能源乘用车的环比1月增两倍呈现补贴目录资源到位后的厂家产销重新启动的特征,尤其是经济型电动车的潜力巨大。本文将重点分析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继续稳步迈进的重要驱动因素。
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机动车车牌为摇号方式获取,不过自2016年起新能源乘用车指标向通过资格审核的申请人直接配置,不再进行摇号。按照申请时间先后排序,在乘用车上牌指标始终维持在15万的情况下,其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指标的年度配额由2014年的2万辆提升至2016年的6万辆, 2017年仍将维持这一数字。而个人示范新能源指标从2014年占新能源指标的50%增长到2016年的85%,2017年仍将保持这一数字, 预计新能源个人示范指标将稳步增加。
截至2017年2月8日北京市2017年首轮摇号已经用完八成新能源车个人指标,由此可以预测一线城市个人消费乘用车的数量将保障持续增长。
受限牌城市限购影响驱动, 牌照刚需带来的个人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将持续稳定增长。 目前新能源乘用车在个人消费者领域的推广,主要是受牌照红利驱动,销量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 深圳等限购一线城市。
目前 A00 级电动车要进入的是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农村地区。目前这部分市场大部分是低速电动车,最高车速每小时五六十公里。低速电动车无法上牌和购买保险, 安全保障较弱, 且市场混乱, 车型良莠不齐,不过由于价格便宜,最低甚至只要1-2万元,在老年人和部分无车青年中热销。 如今低速电动车的年销量规模已经突破了一百万辆, 换句话说,未来 A00 级电动车市场仍有巨大替代空间。目前时速100公里,续航100公里的微型电动车对乡镇和三四线城市都十分实用,充电6、 7小时对于家庭用车也比较方便, 能充分满足低成本短距离用车需求。虽然国补退坡20%,但各三四线城市开始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加上补贴,基本可以让微型电动车变得便宜。 随着各大车企开始瞄准三四线城市的微型电动车市场,预计2017年 A00 级电动车市场将进入爆发期。
目前,北汽、众泰、奇瑞、长安等各大车企已经推出A00级纯电动乘用车型来打开三四线城市、农村乡镇等地的市场。 根据各大车企的2017年产品计划,将有至少十几款A00级纯电动乘用车在2017年上市,比如奇瑞eQ1、宝骏E100、 北汽新能源 ARCFOX-1 等等。以北汽新能源2017年1月18日新上市的车型EC180为例,灵动版售价15.18万元,加上国补、地补和北汽新能源提供的厂家补贴,补贴后价格为4.98万元, 官方最大续航里程为180公里,最高时速100km/h,基本满足三四线城市与乡镇家用需求。
除个人消费需求拉动以外, 出租车市场的新能源替代是未来几年拉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成长的另一重要细分领域。 相对普通汽车,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更高,但是使用成本较低,且保养方式简便。所以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发掘存在于运营端,比如出租车。 出于政府对公共交通的鼓励, 叠加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未来出租车电动化将是重要政策引导方向。
以一二线城市为代表,全国各大城市出租车电动化风潮渐起, 相比公交车的电气化率相差甚远,新能源出租车的替代空间巨大。 目前山西太原已实现出租车全面电动化,截至2016年底深圳市的纯电动出租车运营数量为5500辆。 截至2016年底,新能源出租汽车1.8万辆,我国出租车保有量超过140万辆, 新能源出租车在存量市场的渗透率仅1.3%, 而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每年我国出租车增量有2万辆以上规模,为电动化提供较大替代空间。
出租车电动化具备较高经济性,替代空间非常巨大。 以太原为例, 2016年太原将8292辆传统燃油出租车一次性置换为 比亚迪 e6 纯电动出租车。 考虑国补地补,比亚迪e6经国家、省、市各级补贴之后, 置换价格与传统车当, 80kWh装电量可续航300公里左右。 而充电服务价格一般最高1.2元/kWh、 最低0.7元/kWh,假设一辆出租车一天驾驶500km,一天须充满两次电量,经折算全天电费仅160元,仅为燃油车加油费一半不到,而且相比燃油车保养,纯电动车保养频率低、 方式简便。
新能源积分市场交易将给新能源车企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如果以每分5000元计算, 2018-2020年新能源积分将给新能源车企带来1-2.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的额外收益,略低于2019-2020年国家补贴。结合补贴退坡进程,新能源车企将在2018年获得3.5-6.9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的高额回报,达到未来5年的峰值。且根据所需积分测算, 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需求量约为95万辆,同比增速高达77%, 预计2018年新能源积分将会相对紧缺,新能源乘用车抢装潮或将出现。
快递数量规模巨大提振物流车需求。 在“ 互联网+”带动下,各行业的商业模式发生巨大转变,线下单一营销模式转变成线上、线下营销,人们的购物方式有了新的改变,电商网购规模迅速扩大,同时,带动快递物流行业蓬勃发展。其中,物流车在快递的运输上承担了重要的角色。
2016年底,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方案发布,新出台的补贴方案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有利的。 2017年工信部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中,以电动物流车为代表的专用车型共有36款,占总比19%。在2017年公布的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中,专用车型共有37款,占比18.4%。 2017年新版第一、二批目录超预期先后落地有望助推2017年电动物流车行业景气度提升。http://www.okeycar.com/
❽ 流通协会章弘:2025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800万辆
(文/彭科峰)本次疫情之后,新能源行业将会出现怎样的走势呢?日前,在接受车友头条专访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分会秘书长章弘表示,疫情之后新能源市场必然会出现逐步回暖。预计2025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800万辆。
免征购置税政策难起到立竿见影效果
近期中央出台了继续免征新能源车购置税的政策。对于这一政策,章弘认为,长期来看,市场经济复苏、消费意愿增强叠加新能源汽车市场化驱动的成熟过渡,补贴延长两年对行业必定利好。短期来看,新政对新能源汽车产销会有一定提振作用,但不会产生大幅增长立竿见影的效果。
章弘表示,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优惠政策已经持续6年,补贴政策持续至今已经大幅锐减,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单车平均补贴已不足2万元,可以说两重政策优惠本身对于市场消费的刺激与吸引力已经逐步弱化。此外,目前乘用车主力消费车型仍然以燃油车为主,油价下行以及国五车型的降价趋势会导致市场消费更加分散,除牌照、路权优势外,新能源汽车与油车相比仍然没有很强的竞争力。
另外,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断崖式下滑,从新能源车企近况及产业链复工情况调查来看,二季度预计才能恢复正常水平,因此要持平或者高于去年的产销量,三、四季度供应链必然承压。而从近几年发展规律来看,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之前必然会呈现一轮“抢装潮”,而补贴及免征购置税延缓2年,因此短期内不会对需求端消费形成强刺激,抢装冲量现象也暂时不会出现。
“政策红利将在未来两年显现。疫情影响解除、经济复苏、消费端购买意愿增强,叠加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成熟过渡,在动力电池技术提升、成本下降、合资外资车型上量等因素驱动下,补贴缓退在未来两年的红利才会愈发显现。”章弘表示。
疫情之后新能源汽车市场会回暖
章弘认为,疫情过后,新能源汽车市场会逐渐回暖,这和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以及政策性支持有很大的关系。
从汽车保有量上来看,我国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需求。再加上受到疫情影响,消费者的购车受到抑制。早在1月份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就表示,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将会放缓,而这也会促进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商务部也将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并鼓励各地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从而尽可能促进汽车消费,而这些都是利好政策。
另外,双积分制度和电池成本的下降,都能促使新能源汽车成本下降。
从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来看,2020年1-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累计销量占市场的56.57%,合资进口品牌占比达30.31%。1-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68960辆,同比下滑50.8%。但相比走到谷底的2月份,3月、4月的销量表现还是略显回暖。
章弘还表示,2019年12月,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明确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25%左右。2019年我国汽车销量2576.9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20.6万辆,渗透率为4.7%,假定我国汽车销量以年复合2.0%的增速增长,则至2025年我国汽车销量为3228万辆,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25%计,则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07万辆,年复合增速为30%。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贡献力量
章弘向车友头条介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自2016年10月10日成立至今,已经三年半多了。由于我们是汽车流通领域的行业组织,因此,我们的主要业务就是向会员企业及经销商们宣讲政策、解读数据、交流信息、分析动态,向行业提供策略方向的分析服务服务,同时反馈会员企业对于行业的诉求,保障会员企业的权益。
目前分会拥有会员近百家,含新能源汽车主机厂、造车新势力、动力电池厂商、经销商、零部件厂商及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的科技公司。
“我们通过开展各类线下活动30余场,活动涵盖新能源汽车展会、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的主题论坛、三包会议、标准制定等。这些活动贯彻实施发展了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探索并逐步完善了新能源汽车流通体系的建设,同时发挥标准制定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引领作用,为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献上绵薄之力。”章弘说。
那么,协会是如何看待中国本土新能源品牌与特斯拉等外资品牌的竞争呢?
对此,章弘表示,尽管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已取得部分先发优势,但如果自主品牌不及时提高核心技术与产品竞争力,在外资发力电动化转型后仍可能重演国内传统汽车市场大而不强、低端同质化竞争的历史。
章弘认为,本土企业保持竞争力主要有三种途径。第一是降成本提升经济性,实现不同价位竞争。以比亚迪宋Pro为例,纯电动补贴后的售价比燃油版高出了整整1倍,而日产轩逸纯电版只比燃油版高出了38%,相比合资品牌,自主品牌电动车经济性稍差。
第二是智能化、网联化赋能,扩大差异化优势,加快对燃油车的替代。截止到2019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仅381万辆,而传统燃油车保有量达到2.5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渗透率不到1.6%,假设通过智能网联赋能推动新能源汽车每年多渗透0.4个百分点,可增加100万销量。
第三是扩大主场作战优势,提升服务体验。利用更熟悉消费者偏好,产业链布局更完善,售后服务响应更快等主场作战优势,提升满意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❾ 新能源汽车有利政策频出!这3个要点开启新的时代!
4月24日,受到新能源补贴期限延长的消息,汽车板块迅速拉升涨幅居前,截至今日,宇通客车等多股趋势走高。
政府政策支持
昨天,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共同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的政策,由于综合技术进步等因素,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将会延长到2022年底。同时,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原则上每年补贴规模上限约200万辆。而且还规定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以此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同日,上海市发改委表示,重点围绕6个方面研究制定了促进上海市汽车消费若干政策:增加牌照供给;对燃油车“以旧换新”给予补贴;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给予“充电补助”;扩大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配套;营造智能汽车消费环境。
政策利于新能源汽车
渤海证券表示,在政策支撑下,叠加对私密出行空间认知,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需求有望不断改善,未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预计走强,下半年在低基数效应下有望恢复至快速增长。受疫情扩散影响,海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受到冲击,这对全球新能源汽车供给带来影响,但长期看,车企电动化转型的意愿和决心不会改变,全球供给伴随着国际车企新能源车型的陆续投放而改善,新能源汽车性价比和终端需求也将不断提升。
新能源车产销有望加速恢复
国金证券认为,随补贴落地,叠加国内疫情受控后购车意愿显露,5月开始新能源车产销有望加速恢复,预计全年新能源车产销或将实现10%以上增长,达到130万辆以上。此次补贴方案提及200万辆/年的补贴上限约束,预计在2022年产生影响,或将造成2022年上半年出现“抢装”销量高峰。推荐“强者恒强”和“铁锂回潮”两条主线,重点标的:宁德时代、嘉元科技、恩捷股份、德方纳米、璞泰来等,同时建议重点关注燃料电池板块相关优势公司。
分析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具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助力“换道超车”、协助消费升级、推动环境保护等关键作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位,产业链稳居全球第一梯队。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至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5%。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❿ 10月燃料电池销售77辆,最后两月能否迎来抢装高潮
11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举办例行发布会,通报了10月汽车产销情况。
受益于扩大内需战略以及各项促进消费政策持续发力等因素,总体来看,汽车市场需求不减,产销形势总体向好,10月汽车产销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累积汽车产销降幅已收窄5%以内。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市场表现突出,本月销量呈现大幅度增长,实现本年度第4次刷新当月历史记录,累计销量降幅明显收窄。
1、新能源汽车总体向好
其中在新能源汽车板块,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7万辆和1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9.7%和104.5%,其单月产销第四次刷新了当月历史记录。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10月份产销分别完成77辆和79辆,同比分别增长1.3%和4.0%。1-10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47辆和658辆,同比分别下降53.5%和50.4%。
图110月汽车销售情况
2、最后两月能否迎来抢装高潮?
由于疫情的影响,上半年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表现不如人意。在4月份明确“以奖代补”政策方向后,企业与地方政府都在等待具体政策出台。
补贴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同样如此。根据历年经验,汽车补贴往往附带技术、运营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对汽车种类也有限制。以纯电动汽为例,补贴政策对电池能量密度、汽车续航里程等方面提出要求,而且不补贴重卡、工程车辆。此前工信部目录大量出现功率为30KW的燃料电池汽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补贴政策对于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要求是“系统功率不低于30KW”。
在今年4月,政府明确将推出“以奖代补”的政策,但相关细节尚未公布。在技术要求、运营要求、补贴车型不明确的情况下,企业与地方政府自然倾向选择等待,在具体政策出台后再做行动,市场销量不佳可以理解。相信在政策出台后,燃料电池产销将迎来一个高潮。
另一方面,根据流出的方案文件,申报试点的城市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在运营燃料电池汽车,申报成功后同样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推广一定数量的汽车。
目前在运营车辆指标方面,不少有申报意愿的城市尚未达标,如已经明确提出申报试点城市的南京、广州等。在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政策正式推出之后,业内推测各地将根据文件快速补足相关申报条件,对于燃料电池销售市场是一个利好。考虑到订单交付周期,年底将再次迎来集中交付的盛况,而且“抢交付”现象将比往年更加明显。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责编|校对:风氢扬审核:氢云小仙女
来源丨本文转载自中汽协,氢云链原创整理
声明:文章内容仅为参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