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绿驰新能源汽车投资

绿驰新能源汽车投资

发布时间: 2022-08-27 15:15:53

① 江西绿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怎么样

江西绿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是2018-08-01在江西省九江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城西港区春江路以南、忠字河以北、淦水路以西、永新河以东。

江西绿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60406MA3829F439,企业法人王向银,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江西绿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江西绿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② 继蔚来后,绿驰也“绑”上地方政府,造车新势力今年怎么活下去

未能实现量产的绿驰汽车终于“卖身”,河南省政府成了新“靠山”。

河南省国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为了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大股东,持股比例60%,认缴金额20.2亿元。而河南国投的大股东,为河南省经济技术协作集团公司(持股65%),后者的实际控制方为河南省人民政府(100%持股)。

任何时候都是这样,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背靠地方政府或许才是“活下去”最好的选择。

而对于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在没有品牌优势的情况下,新势力能做的就是不断提高产品力,放低姿态,先有属于自己的“造血”功能,再去考虑高端二字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③ 绿驰汽车出让控股权,终成造车新势力第一位出局者

小米的创始人雷军曾经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只要站在风口之上,猪都能飞起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就在几年前,在国内诸多利好政策的扶持下,造车新势力风起云涌,一时风头无二。几乎每家新势力车企都在PPT里畅谈如何颠覆现有的汽车行业格局,那些数十上百年的品牌在他们眼里都像纸老虎一样"吹弹"可破。

没想到这么快风口就过去了。整体车市持续低迷,国家扶持政策滑坡,造车新势力们举步维艰。

就在近日,曾经是造车新势力一员的绿驰汽车,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迫不得已,绿驰汽车选择"卖身"续命,出让60%的股份给河南省国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国投)。据悉,此次股权变更已经完成。河南国投已经正式入主,并拥有控股权,成为绿驰汽车的实际控制方。随之而来的,公司名称亦由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更名为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驰汽车)。

据媒体报道,"中国汽车观察"也向长安汽车相关人员求证接下来双方代工合作的进展,但长安汽车对此消息不予置评。

事实上,造车新势力的生死淘汰赛已经吹响倒计时的铃声。绿驰汽车在关键的融资进度、技术研发、生产资质以及交付运营方面,都无实质性突破性成绩。这不仅仅大大晚于竞争对手,更是让自身陷入生死边缘。

更重要的是,大众、广汽、长安等传统燃油车的强手转型新能源的速度非常快,技术相对成熟的新能源车型已经快速上市,同时国家新能源政策补贴却大幅退坡,这些因素让绿驰汽车的处境更是艰难。

尽管河南国投携资入场,但绿驰仍可以说是造车新势力中第一家"出局"的企业,因为绿驰的核心团队的解散,也因为迄今为止,绿驰仍未有真正的量产车上市,更遑论未来要面临的生产、交付以及运营难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④ 国资收购造车新势力第一例,这是个值得投资的方向

以下为任亚辉接受汽车商业评论专访节录。他说:“目前这个阶段来讲仅仅是个开始,如果钱到位了,可以快速走下去,能够整合下来,应该还是有机会的。”

汽车商用评论:你们有没有松了一口气?

任亚辉:应该是会好一点。这个事还没有结束,仅仅完成了工商的变更。

汽车商业评论:目前企业想发展,不管是造车新势力的前几名也好,不抱政府的大腿现在都很难活下去。

任亚辉:是这样的。有地方政府支持,才能活得更好。

汽车商业评论:他们相当于控股了,要增资20亿?

任亚辉:控股了。河南省政府确实支持这个产业。会给绿驰增资,会支持绿驰扩展。目前我们的团队还都没有变。

汽车商业评论:地方政府支持造车新势力,总体上没错,现在特斯拉这么火,特斯拉股票跌了一小半了,但还七百多亿美金,比波音市值还高。

任亚辉:是的,大家觉得这还是一个值得投的方向。

汽车商业评论:接下去的运作很关键?

任亚辉:是的,目前这个阶段来讲仅仅是个开始,如果钱到位了,可以快速走下去,能够整合下来,应该还是有机会的。

汽车商业评论:我觉得还是个好事情,现在又可以往前走,就看钱到账快慢了。

任亚辉:是的,到钱快,机会很大。其实之前还有更好的机会,只不过是时间关系,不得不放弃。等不了,远水解不了近渴,往前走,不管怎么样,我们在产业界里面不会乱搞,也不会把自己给陷进去。

汽车商业评论:跟企业内部怎么说?

任亚辉:一直沟通着呢,对这个企业来讲,这个阶段是很困难的,前期的资金一直很滞后,否则我们的车早就出来了。

汽车商业评论:我们充分能理解你的不容易,现在也要挺过去,挺过这一轮,还可能有机会。

任亚辉:是。3月2号我就复工了。目前把所有的东西重新评估一下,再升一下级,我们首款车的产品里还有很多很扎实的地方。

汽车商业评论:绿驰你操刀以后改变了很多,以前失去很多运作机会。

任亚辉:确实是不容易,但是很多员工一直愿意跟着去做,所以我感觉到这不是为了我个人的事情,这是为了大家的托付、追随和信任。

汽车商业评论:现在如果资金可以陆陆续续的来,继续运作应该没有问题吧?

任亚辉:运作是没有问题的。经过这段时间的整合,特别是2019年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在练内功,前期搞得很宏大的东西,不切实际的东西都砍了。因为有一些业务是需要千亿资金支持的。

汽车商业评论:你们现在有多少人?

任亚辉:光产品研发的核心人员还有三四百人,不算其它的,我讲的是研发人员。现在产业的人才是比较多的,只要有资本想做起来,还是很容易。整合的机会特别多。这个阶段人不是核心问题,加上这几年整合,还是有一帮人愿意跟随做事的。

汽车商业评论:现在疫情把很多事情整乱了。

任亚辉:确实是打乱之前所有的节奏和步伐。现在,先活着是首要要务。

汽车商业评论:你们这个团队还比较团结、强有力,决心各方面都在,投资某种意义就是投团队。

任亚辉:我们管理层的核心人员没有动,上层来讲还算是很稳定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⑤ 出资20亿元 河南国投变绿驰汽车大股东

新能源补贴和投资热潮在2015年左右催生了一大批造车新势力,但由于近年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这些“新生儿”已经进入了“淘汰赛”阶段。日前,绿驰汽车完成了新的股权变更,将控股权出让给了河南省国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河南国投)。
此次交易完成后,绿驰汽车迎来一系列新变化。公开信息显示,首先,公司名称由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变更为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其次,注册资本由约13.47亿元变更为33.66亿元(河南国投认缴出资金额约20.2亿元),企业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变更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最后,由深圳九州汇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深圳九州)100%控股变更为河南国投认持股60%,深圳九州持股40%,河南国投成绿驰汽车实际控制人。
提及绿驰汽车,大多数人会稍显陌生,因为这是一家自2016年8月成立起声量就不大的新创车企,2018年1月发布首款轿跑概念车和首款量产SUV产品。按照规划,绿驰汽车首款量产车将于2020年下半年上市,由长安汽车的原长安铃木第二工厂代工生产。此外,绿驰汽车还计划投资55亿元在江西九江建立年产20万辆新能源车的生产基地,但该项目于2018年6月签约,截至目前仍未有实质性进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⑥ 绿驰汽车被国资收编,这家造车新势力的有何价值所在

近日,一条工商变更信息坐实了之前的传闻,造车新势力之一的绿驰汽车已经被河南国资收购。

说到绿驰汽车,估计很少有人了解,毕竟这家车企实在是太过“低调”了。但要说到它的创始人王向银,相信汽车圈里无人不知,作为前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华泰汽车集团总裁,王向银于2016年成立了绿驰汽车,但自创立伊始,绿驰汽车便难言好运。

对河南国投来说,收购绿驰汽车意味着可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培育自己的本土车企,从汽车的设计到生产、销售,其产业链极为宽广,如果运营得当,对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税收问题颇有好处。在绿驰汽车之前的产品宣传上,车身及车内无线充电、NFC虚拟钥匙及指纹解锁、L2.5级自动驾驶技术等是其亮点,这些亮点和其背后的技术实力也许是河南国投看中绿驰汽车的价值所在。

前有安徽政府扶持蔚来,现有河南政府收编绿驰,当地方政府与汽车产业结合起来,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让我们静观其变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⑦ 被曝集资诈骗,绿驰与长安铃木合作真的能造车吗


从绿驰汽车和长安铃木合作的消息传出来之后,有很多用户都会关注一个问题,那就是像绿驰汽车这种选择代加工生产的模式,会不会影响到首款车型的品质?毕竟不是品牌企业自己全程负责,又凭什么来保证汽车产品的十全十美?

当然更加重要的是,绿驰汽车在关注合作伙伴的实力的同时,也对自己做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绿驰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与长安铃木之间的合作并不是简单的代工模式,而是对整个供应链体系的全面把控。无论是技术标准,制造流程还是质检体系等等,绿驰汽车都将会派专业人士及团队进行全程监控。比如涵盖从生产机器的导入,产品的导入购,供应链体系,品控体系的监控,绿驰都将会亲力亲为。通俗一点说,哪怕是每一块的钢板冲压,每一个的螺母配套,每一个的螺母安装,绿驰都将会严密把控,在全流程可控的模式下,与长安铃木一起,把控汽车产品的品质,为缔造出一流的汽车产品提供更强大的保障。

⑧ 李想沈晖反思,国资入主绿驰,透明A柱的哪吒U

3月27日下午,在NIOPower2020线上沟通交流会上,蔚来电源管理副总裁沈斐博士分享了NIOPower体系发展至今所取得的进步与成就,并共同探讨了目前电动汽车用车补能的诸多痛点,以及蔚来NIOPower体系所能为用户提供的解决方案和全新的增值体验。

沈斐表示,在各大车企纷纷推出长续航车型,续航里程不断增加的同时,充电不便的问题也更加突显,更长的充电等待时间、充电位被油车占用,以及多种第三方充电桩不兼容等问题,让电动车用户的充电过程更加痛苦。

截止2020年3月,蔚来已落地123座换电站,覆盖51个城市,换电车辆超过16000台。自免费换电开放以来,累计扫码换电已超过30万单,换电渗透率达48.1%。

迈入第四个年头的NIOPower在完成构建基础服务体系的基础上,也正不断迭代。“可充可换可升级”的智能补能服务体系将为用户创造新的用车体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⑨ 2019年结束 造车新势力局势如何

纵观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历程,在政策支持、行业趋势等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一度经历了高歌猛进的发展阶段,很多造车新势力企业纷纷在这一阶段入局,希望能分一杯羹。如今车市遇冷,新能源汽车连续下滑,新势力们压力空前,出局者已有,坚守者亦有。

据有关数据统计,巅峰时期的中国汽车市场曾经出现超过300家造车新势力。然而,光鲜亮丽的“PPT”并不能掩盖虚假的实力。

“造车新势力交付新车才算开始,相比起来,有车企迟迟不交新车,恐怕死得更快。”全国工商联汽车商会秘书长曹鹤表示。

新势力的造车流程按照推出品牌、A轮融资、量产下线、B轮融资、交付过万、C轮融资......的模式推进,每达到一个目标才能达到下一轮融资的门槛,融不到资的结果只能是出局。目前来看,大部分新势力车企都卡在量产一环,很难有实质性进展,

在造车新势力淘汰赛加剧的当下,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一个车企头上,已实现量产交付的车企依然面临生存的考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热点内容
江淮瑞风商务车雨刷没有间歇档 发布:2025-05-14 16:40:19 浏览:298
泰国旅游10月份要带什么 发布:2025-05-14 16:38:41 浏览:479
住皮卡丘的球叫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14 16:23:36 浏览:825
给公司开商务车要注意什么 发布:2025-05-14 16:11:02 浏览:844
2013款奥迪a6内饰图片 发布:2025-05-14 16:01:38 浏览:883
c牌照可以开10座商务车 发布:2025-05-14 15:49:12 浏览:667
快递电动车价格 发布:2025-05-14 15:48:25 浏览:556
唐山豪车劳斯莱斯图片 发布:2025-05-14 15:48:22 浏览:930
斯堪尼亚奔驰沃尔沃货车价格 发布:2025-05-14 15:32:09 浏览:538
域龙皮卡 发布:2025-05-14 15:10:50 浏览: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