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电动汽车电磁环境特征

电动汽车电磁环境特征

发布时间: 2022-08-31 17:35:49

❶ 电动车辐射到底有多大

电动车 辐射对身体的伤害是微乎其微的。1、电动汽车产生的辐射用电磁辐射表示,属于非电离辐射之一;2、不同频率的电磁辐射对身体有不同的作用机制;3、对于低于100kHz的,不可能或难以形成有效的磁感应辐射。 辐射独立存在于电场和磁场的环境中,只分别通过电场和磁场作用于人体的相互作用。较高频率对身体的影响是热效应,只有当热效应超过身体的补偿机制时,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辐射是指磁场源流出的这种能量的磁感应。部分这种能量离开场源到远处,再回到场源感应这种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扩散出去。如果绝对温度下温度为0℃,自然界中的任何物体都会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不断向外传递热量,而这种能量传递的形式称为辐射。

❷ 纯电动汽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环保:电动汽车采用动力电池组及电机驱动动力,它工作时不会产生的废气,不排尾气污染,对环境保护和空气的洁净是十分有益的,可以说几乎是“零污染”。

2、低噪音:电动汽车不会像传动汽车那样发出噪音,它所产生的噪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经济:电动汽车使用成本低廉,只有汽油车的五分之一左右。而且能量转换效率高,同时可回收制动、下坡时的能量,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在夜间利用电网的廉价“谷电”进行充电,起到平抑电网的峰谷差作用。

4、易保养:电动汽车采用电动机及电池驱动,无需传统发动机哪些繁琐的养护项目,比如:更换机油、滤芯、皮带等。电动汽车只需定期检查电机电池等组件即可。

5、政策优:摇号中签率高,补贴高,免征购置税等政策上的优势较为明显。



纯电动汽车特点有哪些?电动汽车特点介绍--纯电动汽车的缺点

1、续航里程短:一般国内的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多为150公里左右,再加上天气、路况、电池等方面因素,实际的续航能力也就100公里出头。开车出门之前需要好好规划路线,这点确实比较麻烦。就以最常见的北汽E150EV电动车为例,厂家标定的续航里程为150公里,经过实际体验,它平均的续航里程在120公里左右,如果使用低于电池容量的20%,那么对电池的使用寿命影响还是很大的。

2、充电时间长:一般正常的充电时间为8小时左右,快速充电也得需要1-2个小时。

3、配套设施不完善:目前国内的充电站如凤毛麟角,难寻其踪。还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建设配套基础设施。



新能源车大概可以分成四类:有纯电动车、增程式电动车、插电式混动车以及普通的混动车型。在新世纪,汽车发展的技术路线趋于理智而统一,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已经成为主流,虽然有一点点的缺点,但对于有这么多的优点来说,缺点就显得那么不值得一提,油电混合动力不仅降低了油耗和排放,而且资源极为丰富,完全没有污染。

❸ 新能源车有辐射吗对身体有害吗

驾驶新能源车有极少量辐射,对人体是没有伤害的。

虽然电动汽车在工作的时候由电池进行供电,当中会有电磁的产生,但根据国家对于电动汽车电磁辐射来说是有规定的,我国目前对于电磁辐射的测试方法是以JASO TP-13002为标准,根据标准的值来说,我国的标准为100μT,与WHO的标准是一致性的。

同时在测试里来说,无论哪种情况,暴露于电动汽车内磁场的强度只要在限定值里面低于20%就算是安全,按照100μT的值来算,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的,就好比手机来说,同样的也是会产生电磁辐射的,只要在合理的范围里面基本上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我国的电磁环境标准制定原则

ICNIRP关于电磁辐射曝露限值的推荐标准,是在热效应和即时效应的科学数据基础上所制定。世界各国参考该标准制定了等于或严于该标准的国家标准。

我国电磁环境标准的制定,采取国际上对未知因素可能产生不利影响而推荐的“谨慎的预防原则”,参考ICNIRP标准并留有一定裕量,制定了比ICNIRP曝露限值更严格的标准。

❹ 电动汽车简介。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电动汽车的优点是:它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减少,由于电厂大多建于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对人类伤害较少,而且电厂是固定不动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种有害排放物较容易,也已有了相关技术。由于电力可以从多种一次能源获得,如煤、核能、水力等,解除人们对石油资源日见枯竭的担心。电动汽车还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有关研究表明,同样的原油经过粗炼,送至电厂发电,经充入电池,再由电池驱动汽车,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经过精炼变为汽油,再经汽油机驱动汽车高,因此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正是这些优点,使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热点”。 编辑本段利弊 电动汽车的优点是:它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 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减少,由于电厂大多建于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对人类伤害较少,而且电厂是固定不动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种有害排放物较容易,也已有了相关技术。由于电力可以从多种一次能源获得,如煤、核能、水力等,解除人们对石油资源日见枯竭的担心。电动汽车还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有些研究表明,同样的原油经过粗炼,送至电厂发电,经充入电池,再由电池驱动汽车,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经过精炼变为汽油,再经汽油机驱动汽车高,因此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正是这些优点,使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热点”。
电动汽车的困难是:目前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还因电动车的电池较贵,又没形成经济规模,故购买价格较贵,至于使用成本,有些试用结果比汽车贵,有些结果仅为汽车的1/3,这主要取决于电池的寿命及当地的油、电价格。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编辑本段发展的关键 电池是电动汽车发展的首要关键,汽车动力电池难在 “低成本要求”、“高容量要求”及“高安全要求”等三个要求上。要想在较大范围内应用电动汽车,要依靠先进的蓄电池经过10多年的筛选,现在普遍看好的氢镍电池,铁电池,锂离子和锂聚合物电池。氢镍电池单位重量储存能量比铅酸电池多一倍,其它性能也都优于铅酸电池。但目前价格为铅酸电池的4-5倍,正在大力攻关让它降下来。铁电池采用的是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铁元素材料,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也有厂家采用。锂是最轻、化学特性十分活泼的金属,锂离子电池单位重量储能为铅酸电池的3倍,锂聚合物电池为4倍,而且锂资源较丰富,价格也不很贵,是很有希望的电池。我国在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开发方面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电动汽车其他有关的技术,近年都有巨大的进步,如:交流感应电机及其控制,稀土永磁无刷电机及其控制,电池和整车能量管理系统,智能及快速充电技术,低阻力轮胎,轻量和低风阻车身,制动能量回收等等,这些技术的进步使电动汽车日见完善和走向实用化。我国大城市的大气污染已不能忽视,汽车排放是主要污染源之一,我国已有10个城市被列入全球大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之中。我国现今人均汽车是每1000人平均10辆汽车,但石油资源不足,每年已进口几千万吨石油,随着经济的发展,假如我国人均汽车持有量达到现在全球水平---每1000人有110辆汽车,我国汽车持有量将成10倍地增加,石油进口就成为大问题。因此在我国研究发展电动汽车不是一个临时的短期措施,而是意义重大的、长远的战略考虑。 编辑本段结构和特点 纯电动汽车,相对燃油汽车而言,主要差别(异)在于四大部件,驱动电机,调速控制器、动力电池、车载充电器。相对于加油站而言,它由公用超快充电站。
纯电动汽车之品质差异取决于这四大部件,其价值高低也取决于这四大部件的品质。纯电动汽车的用途也在四大部件的选用配置直接相关。
纯电动汽车时速快慢,和启动速度取决于驱动电机的功率和性能,其续行里程之长短取决于车载动力电池容量之大小,车载动力电池之重量取决于选用何种动力电池如铅酸、锌碳、锂电池等,它们体积,比重、比功率、比能量、循环寿命都各异。这取决于制造商对整车档次的定位和用途以及市场界定、市场细分。
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目前有直流有刷、无刷、有永磁、电磁之分,再有交流步进电机等,它们的选用也与整车配置、用途、档次有关。另外驱动电机之调速控制也分有级调速和无级调速,有采用电子调速控制器和不用调速控制器之分。电动机有轮毂电机、内转子电机、有单电机驱动、多电机驱动和组合电机驱动等。电机及调速控制器的选用和配制对整车档次和价位也有影响。
公用超快充电站是纯电动汽车商业化的基础设施,将它做完善到位了才能使前者畅行无忧,反之则是它的短腿,受其制约和影响,欧洲、美国电动汽之商业实践充分说明了这点。我们对此认识到了,但行动不力。另外,充电机与车载电池之电缆连接器问题必须规范,形成电池品种、电压分档、快慢(功率大小)诸要素的一致,否则纯电动汽车及公用超快充电站无法有效无法对接,这个产业目前白纸一张,待我们去开拓,但必须规划、设计成型后实施,以免徒劳,以免劳命伤财。
纯电动汽车之四大部件及公用充电站之大型充电机,专用电缆、线缆连接器乃至计费、收费系统,这是汽车行业新的零部件,没它们将是无米之炊,没做到位、不完善则是短腿受其制约。同时与此相关的零部件制造商应以此形成产业链,共图发展。
国家发政委“新能源汽车公告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已于2007年11月1日施行。“城镇乡村农用(专用)电动汽车通用技术条件”也在酝酿过程中,纯电动汽车商业化在农村已经初现雏形,我们不该视而不见。
将来符合国际和符合市场需求的纯电动汽车必定遵守以下几项:1、电动车辆研发制造运营必须符合国家各项相关法规。整车、零部件性能必须满足国家技术标准和各项具体要求。2、电动车辆是以电为能源,由电动机驱动行驶的,不再产生新的污染,不再产生易燃、易爆之隐患。3、电动车辆储能用的电池必须是无污染、环保型的。且具有耐久的寿命,具备超快充电(2-3C以上电流)的功能。车辆根据用途确定一次充电之续行里程,以此装置够用电量的电池组,充分利用公用充电站超快充电以延长续行里程。4、电动机组应有高效率的能量转换。刹车、减速之能量的直接利用和回收,力求车辆之综合能源利用的高效率。5、根据车辆用途和行驶场合设定最高车速,且不得超过交通法规的限定值,以合理选择电动机的功率和配置电池组容量。6、车辆驾驶操作,控制简单有效、工作可靠,确保行车安全。7、机械、电气装置耐用少维修。车辆运营之费用低廉。8、以目标市场需求为依据,提供实用、合适车型满足之,力求做到技术、经济、实用、功能诸方面的综合统一。
将来产业化、商业化为用户所欢迎的电动汽车,必定符合以下几点特征:准确的定位、恰当的用途、宜驶的区域、最佳的效能。合适的车型、经济的配置。可靠的性能、便当的操控。环保的电池、耐久的寿命、够用的电量、超快的充电、完善的网络、到位的服务。低廉的费用、最少的维修。
电动汽车简史逸闻
早在19世纪后半叶的1873年,英国人罗伯特·戴维森(Robert Davidsson)制作了世界上最初的可供实用的电动汽车。这比德国人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和本茨(Karl Benz)发明汽油发动机汽车早了10年以上。
戴维森发明的电动汽车是一辆载货车,长4800mm,宽1800mm,使用铁、锌、汞合金与硫酸进行反应的一次电池。其后,从1880年开始,应用了可以充放电的二次电池。从一次电子表池发展到二次电池,这对于当时电动汽车来讲是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由此电动汽车需求量有了很大提高。在19世纪下半叶成为交通运输的重要产品,写下了电动汽车需求量有了很大提高。在19世纪下半叶成为交通运输的重要产品,写下了电动汽车在人类交通史上的辉煌一页。1890年法国和英伦敦的街道上行驶着电动大客车,当时的车用内燃机技术还相当落后,行驶里程短,故障多,维修困难,而电动汽车却维修方便。
在欧美,电动汽车最盛期是在19世纪末。1899年法国人考门·吉纳驾驶一辆44kW双电动机为动力的后轮驱动电动汽车,创造了时速106km的记录。
1900年美国制造的汽车中,电动汽车为15755辆,蒸汽机汽车1684辆,而汽油机汽车只有936辆。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内燃机技术的不断进步,1908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T型车问世,以流水线生产方式大规模批量制造汽车使汽油机汽车开始普及,致使在市场竞争中蒸汽机汽车与电动汽车由于存在着技术及经济性能上的不足,使前者被无情的岁月淘汰,后者则呈萎缩状态。 编辑本段专家看电动汽车 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林程
我国磷酸铁锂电池研究工作已经取得突破
林程对记者说,车用锂电池的要求更高。它要求车辆在各种使用条件下,都要保障安全性,不能发生明火、爆炸等事故。最先用于电动车的是动力电池,国内在这一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已初具产业规模。但5、6年前,装有该电池的电动车经常出现一些事故,这样的电池也就逐渐被淡化。现在,国内对锂电池的研究进步很快,特别是在电池安全性的问题上,取得了很大进展。
林程向记者介绍,锂电池主要包括锰酸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目前,国内的锰酸锂电池发展已初具规模。磷酸铁锂电池由于安全性更高、寿命更长,将成为未来锂电池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国外各汽车企业研发的重点。目前,国内对磷酸铁锂电池的研究工作进展顺利,特别是在一些专利上取得突破,这次为北京奥运会提供的客车用锂电池就是自主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
“当然与国外对锂电池的研究相比,国内的锂电池研究工作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国内对锂电池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未来将成为研发重点。”林程对记者说。
河南环宇集团锂电池产业技术副总工程师邓伦浩
锂电池大规模用于电动车还需一定时间
河南环宇集团是一家从电池零部件到电池塑料五金及相关电池制造、设备制造、电器制造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集团,曾承担过科技部锂电池项目的研发工作。
“目前国内锂电池的研究工作和国外相比,差距主要体现在电池的控制系统和[font color=#0000ff]电源[/font]管理系统上。”邓伦浩对记者说,现在国内对锂电池的研究处于各自开发的状态。目前,有的公司已经能够为电动汽车提供相应的锂电池配套产品,配套的锂电池一般能跑200~500公里左右。
邓伦浩告诉记者,现在国内锂电池的价格太高,电源管理系统的问题还没得到很好地解决。电动汽车还面临充电的问题。目前,家里的一般线路不能为电动汽车锂电池充电,必须配一个小型的专用充电器,而且充电的时间很长,很麻烦。在国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般都把充电站和加油站放在一起。现在国内的充电站还没有大规模地建立起来。
邓伦浩认为,目前国内消费者对装有锂电池的电动汽车接受起来还有难度:“一辆普通电动汽车的价格大概是同等配置汽油机车的两倍甚至更高,国内消费者还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心理准备来接受电动汽车。”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工程师庄童
看好磷酸铁锂电池发展前景
庄童向记者介绍,电动汽车电池的研发工作经历了从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到锂电池的发展过程,每一种电池各有利弊。
铅酸电池出现得最早,使用的时间也最长,属于蓄电池系列。铅酸电池的安全性能最好,很少出现爆炸、着火等现象,只是储能效果不太理想。后来,人们研制出了镍氢电池,存储电能和功率的效果都比铅酸电池理想,但是由于镍氢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氢气容易发生爆炸,所以企业对镍氢电池处在可用可不用的状态。
到了2000年前后,人们研制成功了锂电池。锂电池存储的电能是铅酸电池的2~3倍,但是由于它含有的锂离子活跃在金属层表面,在空气中容易出现自燃、爆炸等情况,危险性更高。所以现在各国对锂电池的研发主要是控制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块锂电池大概能循环充电1000次左右,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的储能效果比钴酸锂电池和锰酸锂电池的效果差一些,但是它的安全性能最好,储能比铅酸电池要高很多,所以现在磷酸铁锂电池最被看好。”庄童说。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主任陈全世
国内锂电池研究存在三大问题
陈全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国家对锂电池的研究工作高度重视,‘863’计划项目中,国家共投资6600万元,全部用于锂电池的研发工作。我们与**、美国等走在锂电池研发前列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锂电池的制造精度、设备、标准等研发细节上存在一定差距。”
陈全世告诉记者,目前国内锂电池研究存在三大问题。首先是制造的一致性问题。由于在锂电池的制造工艺和设备上存在差距,使得国内锂电池的生产工艺参差不齐,制造标准还达不到一致性。电动汽车所用的锂电池都是串联或并联在一起,如果一致性问题解决不好,那么所生产的锂电池也就无法大规模应用于电动汽车。
其次是知识产权问题。目前国内在磷酸铁锂电池的研究上已经取得突破,但是由于美国在这方面有专利,所以虽然我们在一些环节上能够自主研发,但是在知识产权问题上,还不知如何应对。
第三是原材料的筛选问题。现在用于锂电池生产的原材料不可能全部进口,主要还是取自国内,但是国内的原材料要通过国际认证,生产出的锂电池才能被国际认可,所以在原材料认证环节上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汽车驶入“无油”时代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有多种,但其中之一的氢燃料电池技术不成熟,成本昂贵,是20年之后的技术。2007年1月,汽车和动力电池专家Menahem Anderman博士在美国参议院能源与资源委员会作证时下此结论。中国也没有氢燃料电池反应所必需的铂。虽然没有公开申明,但据传国家内部决策层曾明确表示中国不适宜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只作为科研跟踪项目。
另外就主要采用甲醇、乙醇等低成本液体燃料的技术来说,由于大量采用玉米、粮食作为原料,导致全球粮价连续上升,这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的技术选择。
还有一种燃料技术清洁柴油,即含硫量低的柴油(含硫量低于350ppm的柴油),使用能使动力平均比汽油机节约30%的能源。不过因为国内的柴油品质不佳,频繁的油荒总是从柴油开始,此外柴油得不到国家政策支持。
从技术发展成熟程度和中国国情来看,纯电动汽车应是大力推广的发展方向,而混合动力作为大面积充电网络还没建立起来之前的过渡技术。今年中外车厂都先后推出了混和动力和纯电动汽车。比亚迪先后展示了F6DM和F3DM双模电动车和F3e纯电动车。长安与加拿大绿色电池生产商Electrovaya 合作,共同拓展加拿大新能源汽车市场,首推奔奔纯电动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推出了以电动为主的Chevy Volt混合动力车,Mini Cooper推出了其纯电动版。
但混合动力车动力系统复杂,成本昂贵。比亚迪F3DM有两套动力系统,其公布的动力系统成本增加了5万元,相当于每年要节省8千元的油费才能比传统汽油车经济。不过混合动力车省油有限,丰田Prius省油大致10%-20%,奇瑞A5-ISG在北京奥运试运期间公布的省油参数为10%。可以算一笔帐,假设家庭年行驶2万公里,汽油车百公里油耗7.5升,年油费9450元,混合动力车省油20%节省了1890元,无法抵消其车价成本的增加。
混合动力的优势是保留了传统汽油汽车的使用生活方式,根据汽油机和电动机混合程度,充电次数和传统汽油汽车加油次数相当,或者不用充电。行驶距离也不受限制。
纯电动车省去了油箱、发动机、变速器、冷却系统和排气系统,相比传统汽车的内燃汽油发动机动力系统,电动机和控制器的成本更低,且纯电动车能量转换效率更高。因电动车的能量来源——电,来自大型发电机组,其效率是小型汽油发动机甚至混合动力发动机所无法比拟的。纯电动汽车因此使用成本在下降。按比亚迪F3e纯电动车公布的数据,百公里行驶耗电12度,依照0.5元的电价算,百公里使用成本才6元。而其原形车F3汽油车百公里耗油7.6升,按目前6.2元的油价,成本是46.5元。相比之下,电动车的使用成本才是传统汽油汽车的八分之一。
纯电动车的缺点是它改变了传统汽车的使用生活方式,需要每天充电。传统的汽车使用习惯是大致一到两周加一次油。而且每次出行也有几百公里的距离限制,虽然一个家庭远距离出行可能一年就这么几次。
编辑本段技术 技术概述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它使用存储在电池中的电来发动。在驱动汽车时有时使用12或24块电池,有时则需要更多。
电动车技术特点
●无污染,噪声低
电动汽车无内燃机汽车工作时产生的废气,不产生排气污染,对环境保护和空气的洁净是十分有益的,几乎是“零污染”。众所周知,内燃机汽车废气中的CO、HC及NOX、微粒、臭气等污染物形成酸雨酸雾及光化学烟雾。电动汽车无内燃机产生的噪声,电动机的噪声也较内燃机小。噪声对人的听觉、神经、心血管、消化、内分泌、免疫系统也是有危害的。
●能源效率高,多样化
电动汽车的研究表明,其能源效率已超过汽油机汽车。特别是在城市运行,汽车走走停停,行驶速度不高,电动汽车更加适宜。电动汽车停止时不消耗电量,在制动过程中,电动机可自动转化为发电机,实现制动减速时能量的再利用。有些研究表明,同样的原油经过粗炼,送至电厂发电,经充入电池,再由电池驱动汽车,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经过精炼变为汽油,再经汽油机驱动汽车高,因此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
另一方面,电动汽车的应用可有效地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可将有限的石油用于更重要的方面。向蓄电池充电的电力可以由煤炭、天然气、水力、核能、太阳能、风力、潮汐等能源转化。除此之外,如果夜间向蓄电池充电,还可以避开用电高峰,有利于电网均衡负荷,减少费用。
●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
电动汽车较内燃机汽车结构简单,运转、传动部件少,维修保养工作量小。当采用交流感应电动机时,电机无需保养维护,更重要的是电动汽车易操纵。
●动力电源使用成本高,续驶里程短
目前电动汽车尚不如内燃机汽车技术完善,尤其是动力电源(电池)的寿命短,使用成本高。电池的储能量小,一次充电后行驶里程不理想,电动车的价格较贵。但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科技的进步,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电动汽车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扬长避短,电动汽车会逐渐普及,其价格和使用成本必然会降低。

❺ 电动汽车自身的电磁辐射大吗对乘客有什么影响

国家目前对电动汽车的支持力度空前,而市场上有很多车型,包括特斯拉这样的“良品”。但是,说到电力驱动,人们会想到“电磁辐射”这个名词。如果小手机也有电磁辐射,大型电动汽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吗?对此,汽车之家说客栏刊登了车主的一篇实测文章,具体列出了电动汽车电磁环境数据。

观看微信时电磁辐射为0.20T,微信时电磁辐射为0.45T,视频广播时电磁辐射最高为19.00T,是BYD E6纯电动车的6.44倍,江华是iEV4纯电动车的31.82倍!由此可见,手机虽然很小,但比纯电动车强大得多的电磁辐射源!分别是iEV4纯电动车前座、仪表板、中心控制台、双面门的20倍和45倍以上!手机播放微信视频时的电磁辐射值为19.00T,是测试人员的最高值20.00T,是E6的6.44倍,是iEV4的31.82倍。

❻ 电动汽车有电磁伤害吗

以下是从电动汽车的电磁辐射、电动汽车容易爆炸、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污染、下雨天充电、补贴政策对行业发展等五个方面,通过相对专业的解释并结合现实生活例子的对比,来破除对新能源汽车的误解和误导。 作为从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每个从业人员,都应该还原事实,传播真相。我们普通消费者,通过此篇文章解读,应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更清楚的认识。

1.纯电动汽车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害

这种说法主要基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对人体产生辐射,长时间开电动汽车就相当于坐在了辐射源上,甚至会引起不孕不育、脱发、致癌等危言耸听的言论。

事实上,电动汽车电磁水平远低于常见电器 辐射值比普通笔记本还低。

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个概念,什么叫做辐射,它有哪些种类,怎样的辐射值才对人体产生危害?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核辐射,比如X射线。另外,非电离设备包含部分的核电光、红外线,广播电视、家用电器等。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频率低于100赫兹时,主要是通过感应电场和感应磁场对人体产生相应的影响;第二部分是在频率更高时,对人体产生热效应,比如红外线,它能导致发热对身体形成热效应。

至于感应的电场和感应的磁场,比如感应的电流,跟高压电流是一样的,会影响到人体的电信号。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对于生物体的作用,不同频率的电磁源,对人体作用是不同的,核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不能混在一起。对生物体产生多大的影响,取决于波长(频率)及其能量的大小,并且只有在超过人体补偿机制的生物作用时才会对健康造成有害的影响。

据电动知家微信公众号了解,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关于电磁辐射电磁场的安全标准,其中电场辐射安全标准为5000V/m,磁场辐射安全标准为100μT,而我国环境评价标准也将限值定为了100μT。也就是说,普通家电只要低于5000V/m和100μT的数据,其辐射值就是在安全范围内。同时WHO也已经明确,在环境中极低频场的存在形式为“电场”和“磁场”,较低频率的电磁波定义为“电磁场”;而只有非常高频率的电磁波才可称为“电磁辐射”。对于我们生活周围环境所接触到的电磁场来说,称为“电磁辐射”实际上是错误的,很容易对人造成认知上的误导,所以WHO反对错误引用“电磁辐射”概念,以免引起公众和确认有危害的核辐射相混淆。

❼ 纯电动汽车的典型特征

车牌号的第一位是D开头,就代表纯电动车。

❽ 电动汽车辐射性大吗对身体有害吗

不大,不会对身体有害。电动汽车的磁场远低于限制值,处于足够安全的范围内。

电动汽车的磁场最高值出现在地板附近、电池自身周围和车辆启动时。无论哪种情况,暴露于电动汽车内磁场的强度都不到国际非电离辐射保护委员会推荐安全限值的20%。在头部获得的测量值则均低于限制值的2%。

(8)电动汽车电磁环境特征扩展阅读

注意

部分车内气味可能“有毒”。例如,具有果香味的磷酸三乙酯在高剂量下可能使人产生麻醉现象,具有苦杏仁味的氯苯在低浓度下即可麻醉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酮样气味的甲基异丁基甲酮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出的2B类致癌物清单中榜上有名。

具有泥土味的环己酮则是3类致癌物。这些物质主要来自于车辆的橡胶、增塑剂以及防老剂等材料,在本次测评样车的车内检出量很低,但消费者若发现新车内出现明显的这些气味,需要引起警惕。

热点内容
皮卡堂医生怎么刷幸福 发布:2025-05-13 17:53:27 浏览:667
地平线4玛莎拉蒂越野车 发布:2025-05-13 17:41:58 浏览:635
长城09年皮卡方向重 发布:2025-05-13 17:36:10 浏览:411
雷克萨斯rx450h的越野性能 发布:2025-05-13 17:31:29 浏览:53
武汉到广东的自驾游路线图 发布:2025-05-13 17:26:51 浏览:188
长城皮卡车最大 发布:2025-05-12 17:03:57 浏览:296
拖挂车轴距多少 发布:2025-05-12 16:36:41 浏览:423
大商务车是蓝牌吗 发布:2025-05-12 14:39:58 浏览:730
乐高科技四驱减震越野车 发布:2025-05-12 13:35:56 浏览:566
沧州江铃皮卡 发布:2025-05-12 13:25:55 浏览: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