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资质包含哪些资质
Ⅰ 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是什么怎么获得啊
2015年6月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制定下发《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简称27号令)。除了以前的整车企业,想生产新能源车的新入行企业,需要通过27号令的审核。企业在满足27号令中的具体细则要求后,递交申请,审核通过后才可以生产纯电动乘用车。目前只有四家企业获得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北汽新能源、长江EV、长城华冠、奇瑞新能源。其中北汽和奇瑞是以其旗下新能源品牌申请,长江EV隶属五龙电动车集团,长城华冠是唯一一家非传统整车制造车企,之前主要提供汽车设计服务,现在推出的纯电动车品牌叫“前途汽车”。
Ⅱ 注册新能源公司需要什么资质
注册新能源公司与普通的公司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如果注册新能源科技类公司,不需要任何资质。
如果是新能源市场销售公司,需要生产资质、环评等资质审批。
如果企业要在国内制造、销售新能源汽车,必须满足15项准入条件及考核,其中生产条件要求分为
否决项和一般项两类,一般项不符合的比例以不超过20%为上限,但现场考核否决项只有一项不符
合要求,就视为不通过。
以新能源乙级为例,其需要的资质如下:
所需的人员共计18人,包括如下:1、注册公用设备(动力)工程师1名; 2、注册电气工程师(发
输电)4名 ;3、二级建筑师1名 ;4、一级注册结构师1名 ;5、暖通专业技术负责人1名 ;6、给排
水专业技术负责人1名; 7、水利水电水工1名 ;8、环境保护1名; 9、工程经济及概预算1名 ;
10、煤炭除灰1名; 10、电力系统1名 ;11、热工控制1名 ;12、通信保护1名 ;13、化学水处理
1名 ;14、 总图1名 共计18名人员 资质标准乙级。
同时需要以下条件:
1、资历和信誉
(1)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2)社会信誉良好,注册资本不少于300万元人民币。
2、技术条件
(1)专业配备齐全、合理,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少于所申请行业资质标准中主要专业技术人员
配备表规定的人数。
(2)企业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应当具有大学以上学历、10年以上设计经历,主持过所申请
行业大型项目工程设计不少于1项,或中型项目工程设计不少于3项,具备注册执业资格或高级专业
技术职称。
(3)在主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表规定的人员中,主导专业的非注册人员应当作为专业技术负责人主
持过所申请行业中型项目不少于2项。
3 、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
(1)有必要的技术装备及固定的工作场所。
(2)有完善的质量体系和技术、经营、人事、财务、档案管理制度。 办理资质流程:第一步 ,工
商注册;第二步,购软件(北京建设信源资讯有限公司);第三步,配备人员并注册人员;第四
步,准备上报资料(网上申报并打印形成上报材料);第五步,递交材料;第六步,审批(审批流
程)市建委-省建厅。
(2)新能源汽车资质包含哪些资质扩展阅读
能源技术开发公司经营范围参考一:
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
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
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能源技术开发公司经营范围参考二:
电力能源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电力能源勘察设计,承装修试电力能源设施,电能替
代、项目管理、项目开发,供电营业、机电设备、器材、水暖管件、供热设备、建筑材料、机电产
品、五金、电线电缆的销售,系统集成数据处理,代理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
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Ⅲ 生产新能源汽车需要哪些资质,具备哪些条件
摘要 您好,我这边正在为您查询,请稍等片刻,我这边马上回复您~
Ⅳ 新能源的资质都需要哪些人员,都有什么要求
这个属于工程设计资质21个行业中的电力行业 电力行业有6项 新能源发电是其中一项 只有一个级别:乙级
电力设计资质新能源乙级资质办理所需的人员共计18人
1. 注册公用设备(动力)工程师1名 19万三年
2. 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电)4名 29万三年
3.二级建筑师1名 4万2年
4.一级注册结构师1名 19万三年
5.暖通专业技术负责人1名 0.7万一年
6.给排水专业技术负责人1名 0.7万一年
7. 水利水电水工1名 0.7万一年
8. 环境保护1名 0.7万一年
9. 工程经济及概预算1名 0.7万一年
10.煤炭除灰1名 1万一年
11电力系统1名 1.5万一年
12.热工控制1名 1.5万一年
13.通信保护1名 1.5万一年
14.化学水处理1名 1.5万一年
15.总图1名 4.5万一年
总共18名人员 注册人员有7名 非注册即职称人员有11名
3
乙级资质标准3-1资历和信誉 (1)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2)社会信誉良好,注册资本不少于300万元人民币。3-2技术条件 (1)专业配备齐全、合理,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少于所申请行业资质标准中主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表规定的人数。 (2)企业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应当具有大学以上学历、10年以上设计经历,主持过所申请行业大型项目工程设计不少于1项,或中型项目工程设计不少于3项,具备注册执业资格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3)在主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表规定的人员中,主导专业的非注册人员应当作为专业技术负责人主持过所申请行业中型项目不少于2项,或大型项目不少于1项。3-3 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 (1)有必要的技术装备及固定的工作场所。 (2)有完善的质量体系和技术、经营、人事、财务、档案管理制度。
Ⅳ 新能源车产销资质大起底,15家车企仅6家有车在售
暂停发放了大半年的新能源车“准生证”,最近由前途汽车打破,前途取得工信部的审批后,新车量产上市将被开绿灯。然而,缓慢的资质发放频率,对大批对产销资质渴望的新能源车企,包括新造车势力来说,就如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旧悬挂在它们的颈脖上。
“有些企业拿到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却根本没有实力生产汽车,而是借着‘资质’四处找投资;而很多有能力、想要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却得不到生产资质。”在日前举行的2018智能汽车国际研讨会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道出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解释了相关部委暂停发放资质的原因所在。从2017年5月22日至今,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大门已经关闭了整整一年时间,背后原因众说纷纭,但都避不开对已领取生产资质的15家新能源车企项目进展不一、表现悬殊的问责。
一方面是部分获得资质的企业,迟迟未进入市场,除了北汽新能源和江淮大众以及知豆,其他企业丝毫没有成为市场主流车企的迹象。
另一方面,对资质近乎“饥渴”的新造车企业,尤其是产品进度推进较快,以及融资金额排名前列的一二梯队,却又迟迟无法得到资质。为了抢新车上市的进度,一些新造车势力甚至被倒逼迂回生产——— 寻求代工或收购有资质企业。可以说,近两年冒起的新造车势力,如果说之前仍处于“PPT造车”阶段时,没有领到生产资质实属合理,那么过去一年资质发放近乎停摆后,让逐渐走向量产、走向市场的新造车企业,无奈地成为了被“歧视”的一方。在新能源车蓬勃发展的当下,如何把资质给到对的人,依旧有待破局。
停审现有新能源产能严重超标
从2016年3月17日北汽新能源拿到首张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再到2017年5月22日江淮大众获得最后一张生产资质,短短14个月时间,发改委共发放15张新能源牌照。业内曾经普遍认为新能源生产资质发放10个最合适,随着兰州知豆拿下第11张牌照,渴求新能源一纸准生证的新造车势力欣喜若狂,加快递交申请,以期占得先机。然而,这扇资质大门却在江淮大众领到第15张牌照之后,在没有正式文件的情况下关闭了,至今仍无重启的迹象。
为何发改委暂停发放新能源生产资质?这必须从发放新能源牌照的初衷说起。
发改委发放新能源生产资质,本是为了扶持一批有竞争力的优质企业,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也即是“鲶鱼效应”来搅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不过,从目前拿到牌照的15家新能源企业的进展来看,产品推出普遍缓慢,竞争力弱,根本无法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更遑论对传统车企造成冲击,完全辜负了国家的期望“目前审批工作处于暂停状态,主要原因是之前国家层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审批规则相对宽松,审批速度过快,获批的企业实力参差不齐。”一位消息人士解释说,发改委应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从2017年5月开始暂停审批工作至今。
拿到新能源生产资质的15家车企分别是: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国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知豆、速达、合众、陆地方舟及江淮大众。按照传统车企、新造车、汽车产业链三大势力划分的话,传统车企势力有5家企业,分别是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淮大众、江铃新能源、金康新能源;新造车势力最多,有7家之多,包括前途、知豆、云度新能源、河南速达、合众新能源、陆地方舟、国能新能源;剩余的万向集团、长江汽车、敏安汽车则属于汽车产业链势力。
南都记者统计发现,这15个获得新能源准生证的“天之骄子”,现有产能加起来达到91万辆。据不完全统计,正在排队等待资质审批的新进入企业超过了20家,产能是这15家车企的两三倍之多。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将达200万辆,而现有的新能源产能已经严重超标。新能源造车热急需降温,从狂热回归理性。
事实上,拿到发改委生产资质的15家车企,并非都可以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他们还需通过工信部的考核,产品被列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即拿到工信部的“生产资质”,方能上市销售产品。而这15家车企中,获得工信部生产资质的只有6家,分别是云度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江铃新能源、兰州知豆、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原因是很多车企的生产基地建设缓慢,始终无量产车影踪。
尴尬15家车企仅6家有车在售
记者调查发现,在领取牌照超过一年时间以上的今天,有量产车型上市销售的只有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奇瑞新能源、云度新能源、江铃新能源、兰州知豆等6家车企,另外还有前途汽车、江淮大众、合众新能源、陆地方舟4家车企计划在今年推出首款量产车型,而其余5家车企中,除了重庆金康此前表示首款产品将于明年推出市场之外,敏安、万向、速达、国能都尚无十分明确的上市时间表,也常被称为“僵尸企业”。
有产品在售的6家车企中,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铃新能源均出自传统车企。其中,北汽新能源早已是行业的佼佼者,其目前最受瞩目的大事并非产品或销量,而是上市。事实上,北汽新能源2009年创立之初,就被北汽集团规划为未来独立上市公司来运营,甚至从2014年开始筹备上市。今年4月27日,北汽新能源与成都前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SST前锋)的关联交易方案获批,这意味着北汽新能源这一国内新能源整车巨头终于登陆A股。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在本届北京车展上明确了北汽新能源的上市时间表———2018年第三季度。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北汽新能源全年销量达到了10.3万辆,位居比亚迪之后,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排名第二。依托传统车企的开发平台和技术沉淀,奇瑞新能源和江铃新能源也双双排进去年新能源销量榜前十,其中奇瑞共销售3.68万辆新能源汽车,江铃则售出3万辆,分列第六名和第七名。
在去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车企中,有四家车企获得新能源生产资质,除了上述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以及江铃新能源之外,另一家就是近两年在新能源市场大放异彩的知豆。兰州知豆旗下已有H1、D1、D2、D3等车型上市,2017年实现销售4.25万辆,排在奇瑞新能源和江铃新能源前面,在去年排行榜中名列第四,仅次于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和上汽乘用车。成立于2015年的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2017年估值超过12亿美元,目前累计销量逾10万台,占据新能源乘用车逾10%的市场份额,纯电动乘用车13%的市场份额,足迹遍布意大利、法国、德国等近20个国家。在今年由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科技部、中关村等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知豆以宁波首家“独角兽”企业的身份亮相,未来发展前景备受看好。
云度新能源则在去年迅速推出首款量产电动车π1,今年3月再神速推出π3,并在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全球首发A+级纯电SUVπ7,据称这款车将于明年上市销售,将具备L3级别自动驾驶能力。
涉足乘、商两个汽车领域的长江汽车,也高调参加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带来9款产品,包括3款乘用车和6款全新纯电动物流车。据了解,长江汽车依托母公司香港五龙电动车集团在电池材料、电池生产、乘用车/商用车/客车生产、汽车设计全产业链的优势,目前在北京、上海设有研发中心,在天津、辽宁建立了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在重庆建立了电池材料生产基地,在中国、昆明、贵州建立了整车生产基地,甚至在美国有海外生产基地,整车年产能达10万辆,在15家获资质车企中与江淮大众并列第一。
统筹策划:南都记者 钟键挺 张泽彤
采写/制表:南都记者 何羽 钟键挺 实习生:贡芊芊
编辑:张泽彤
Ⅵ 维修新能源汽车需要什么资质
《新能源汽车/电工操作证》是属于国家特种作业操作证,也是4S店及新能源汽车上岗就业必须持有的操作证件或上岗证件。《新能源汽车/电工操作证》分新能源汽车高压运行维护作业、新能源汽车高压安装修造作业、新能源汽车低压电工作业、安装、维修、发电、配电等。《新能源汽车/电工操作证》全国通用可查询鉴定;有效期3年,到期后必须复审。复审为3年一审,特种作业操作证6年换一次证。
国家规定特种作业操作人员必须要做到持证上岗,《新能源汽车/电工操作证》持有者应具备电工安全操作的知识和能力。据国家GB 5306-198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汽车4S店从业人员、新能源汽车从业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并且掌握新能源汽车必要的电工操作技能,熟知安全知识,才能从事专业技术性及安全性极强的新能源汽车工作。
国家特种作业《电工操作证》新能源汽车强制上岗证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中国已经成为了新能源车保有量全球最大的国家;由于新能源汽车电气化程度较高,因此,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保养对技师经验要求较低,但是对新能源电工要求非常高,因此我国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人才严重紧缺,新能源汽车方向电工特种操作人员高薪难求。
发展前景:
按照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产量37.9万辆,同比增长3.5倍,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的增量市场。在未来五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将达500万辆保有量的政策目标的预期之下,我们预计到2020年前新能源汽车产量将会保持大约40%的年复合增速,年产销量达到200万辆左右。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的市场容量将会在500亿元以上。
国家特种作业《电工操作证》新能源汽车强制上岗证
《新能源汽车/电工操作证》是我国新兴的高薪热门职业。现在全国80%以上的汽车4S店都没有电动汽车维修服务能力,也没有能源汽车电工专业人员;因此新能源车的维修费用高昂,甚至超过高档小汽车的维修费;我国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人才严重紧缺。
作用及方向:
1、4S店增加新能源汽车项目必须要《新能源汽车/电工操作证》证件进行前置审批;
2、4S店新能源汽车相关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新能源汽车制造厂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5、新能源二手车鉴定评估师必须持有《新能源汽车/电工操作证》;
6、新能源汽车保险理赔,司法鉴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Ⅶ 新能源汽车维修人员资质要求
一、人员配备方面
从高压安全考虑,维修新能源汽车时,需配备维修技师1名和现场监护人1名。
二、人员职责方面
维修技师:应具备新能源汽车维修资质的维修作业人员,责任是车辆的保养、检测、维修工作等。例如:
1.汽车常规保养作业;
2. 非高压部分的检测、维修;
3. 高压部件的检测、维修等。
现场监护人:应具备新能源汽车维修资质的维修技师,责任是监督汽车维修的全过程,避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例如:
1. 监督维修技师高压安全防护用品是否规范佩戴、维修工具是否规范使用、备件是否做安全保护、高压安全警示牌是否规范摆放等等;
2. 按照安全维修操作规范指挥维修技师进行操作,并对维修过程中的安全维修操作进行检查;
3.在作业流程单上记录维修技师的每一步操作。
Ⅷ 从事汽车新能源维修需要取得哪些证书
新能源汽车
维修主要有三个证件:
汽车维修工
、电工和电工低压操作证。
Ⅸ 新车企如何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第一支传统动力的汽车生产背景的车企所成立的子公司,第二支队伍则是瞅准新能源汽车机遇的新造车企业。
不过,新能源汽车固然是大势,想要进入这个竞争队伍却也不是简单的事情。今年8月12日,国家工信部于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大幅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准入门槛,共包含17项准入条件,从技术、资金到研发等多方面进行了严格限制。其中有8项“否决条件”,申请的企业只要超过两项的“否决条款”未达标,就会被认定为不符合“准入条件”。而这8项“否决条款”主要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制造技术,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更需要多年的技术积累,这些严格的规定无形中就让那些没有集团背景的中小型企业和新成立的新造车公司处于劣势。
目前,获得正式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有北汽新能源、五龙长江EV、长城华冠前途汽车,现在奇瑞新能源的生产项目已获发改委通过,相信在不久之后发改委也会发布相关公告。
这四家企业中,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分别是北汽集团和奇瑞汽车旗下子公司,也就是第一支队伍——有传统动力汽车生产北京的车企的子公司,长江EV其实也是属于第一支队伍,只不过其母公司五龙电动车集团是以生产新能源商用车为主,而非乘用车。只有长城华冠前途汽车,是一家此前没有任何整车生产背景的新造车企业,这也正是为何前途汽车获得“准生证”引发业界强烈关注的原因。
业界曾盛传发改委只发放10个准入名额,不过这一说法后来也遭到发改委工作人员的辟谣。尽管如此,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新能源汽车生产门槛会越来越高,国家会合理控制进入门槛生产的企业数量。
因此,还有哪些企业能获得为数不多的新能源汽车“准生证”,成了业界热议的话题。
在第一支队伍中排队的企业不在少数。因为目前国内外大多数传统动力汽车主机厂都进入了新能源领域,不过各厂商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视程度并不相同,有的是把新能源汽车开辟成一个部门,希望能把新能源业务逐渐发展成与传统燃油汽车同等重要的部门,有的则是选择把新能源汽车业务单拎出来,成立集团之外的新的公司独立运营,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均是如此。而目前很多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其实都没有独立的新能源生产资质,都是通过借用母公司生产资质或合资股东生产资质等形式生产销售,如上汽、一汽、广汽、吉利、江淮等都依靠母公司。
目前呼声最高的是长安新能源和吉利新能源。长安集团于2008年便成立了独立的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长安也已宣布未来十年将投资180亿元,大力发展新能源车领域,目标到2020年长安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40万辆。
相比长安新能源,吉利新能源还只是吉利汽车的一个项目,不过吉利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去年11月18日,吉利汽车发布其新能源战略“蓝色吉利行动”,并斥资300亿元在浙江义乌规划兴建了新能源基地。今年4月,吉利又投资80亿元在杭州大江东落户了新能源整车项目,10月,吉利汽车旗下新能源商用车品牌“远程汽车”也正式发布,加上知豆、康迪的业务,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其实也不小。按照吉利汽车此前的规划,要在2020年实现新能源产品销售占比达到90%以上。
其他尚未单独开辟公司的上汽新能源、广汽新能源、江淮新能源则还有更长的路要走,目前来看暂且还是保持借用母公司生产资源和资质的状态。
说完了看起来最有实力的第一阵营,下面再来看看第二支队伍:新造车企业。
说起新造车企业,就更多了,主要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互联网造车公司,一类是汽车供应商造车。前一类以乐视、车和家、开云汽车、云度汽车等为典型,后一类则以万向汽车、亿纬锂能、成飞集成为典型。
乐视自然不必说,一场bigbang发布会之后大家对贾跃亭的造车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工厂有了!8月10日,乐视超级汽车工厂在莫干山落户,一期项目投资60亿元,年产能为20万辆整车;二期扩产产能20万辆整车,项目投资60亿元。同时,乐视还与浙江省政府合作,在莫干山建立了涵盖智能互联网电动汽车制造、生态展示、观光体验的乐视超级汽车生态体验园区。
车和家是李想的第三次创业,他一直坚定着要自己建厂、自己生产的决心。和乐视在莫干山工厂落户同一天,8月10日,车和家位于常州武进的智能汽车制造基地在正式奠基并开工建设,工厂的设计产能将达到30万辆,整体投资50亿元人民币,一期预计在2017年年底前竣工投产,率先投产SEV,先形成20万辆的年生产能力。等到天时地利人和,车和家便会向发改委申请资质。
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同样也有一个造车梦,手握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万向集团在2013年收购了美国锂电池生产企业A123,2014年收购了破产的菲斯科汽车,并改名为卡玛,正式进军造车领域。不过万向的造车之路却格外坎坷,高调收购菲斯科之后,却迟迟不见具体的整合动作。直到今年10月,才宣布Karma国产项目将在杭州投资25亿元人民币,建设年产能为5万辆的增程式纯电动新能源车。
其他开云汽车、云度汽车、亿纬锂能、成飞集成则不在此一一展开。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个著名的互联网造车公司蔚来汽车则不在排队队伍中,因为它已经选择了代工模式。今年4月,蔚来汽车宣布与江淮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电动汽车领域进行全面战略合作,整体合作规模将达到 100 亿元。据悉,双方合作的首款产品为蔚来汽车首款批量生产的电动乘用车,预计将于 2017 年底上市。
Ⅹ 重庆新能源汽车资质有哪些
需要通过27号令的审核。
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申请人是已取得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准入的汽车生产企业,或者是已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完成投资项目手续的新建汽车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