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电动汽车和能合作
Ⅰ 收购完国能却为何另起炉灶恒大造车力推恒驰背后有隐情
不得不说,房地产企业的“江湖做派”让习惯了工程师文化的汽车业从业人员颇为吃惊,而一位消息人士更是用“卸磨杀驴”这个词来形容恒大对国能新能源员工的管理。
“恒大一接手国能,就让每个员工梳理岗位流程,分享资源,不明白的甚至还让员工飞到深圳总部去逐条讲解,而且对人员进行分流,研发和部分采购有用的就留下,去年年底就签署了合同,剩下的研发、质量、生产、市场等部门的员工就都安排到恒大宝”。
虽然有不少帖子已经被删掉了,但在知乎、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笔者还是能够看到很多类似说法的帖子。
写在最后
在与多位消息人士沟通后,笔者对恒大造车的看法有点复杂,不可否认,无论是在产业链布局,还是大笔投入上,都能感受到恒大造车的“诚意”,虽然房地产与造车联动的模式还有待验证,但这也的确不失为一种创新模式,毕竟以恒大在房地产业的实力,如果玩得好也真的有可能玩出一条新的“造车之路”。
然而,恒大在天津工厂、员工调动、全员营销等事情上的种种操作,让笔者感觉“套路满满”,而这种“江湖做派”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有句话我们说了很多遍,但仍然需要不断强调:任何不敬畏市场的造车者,最终也将被市场抛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Ⅱ 总额27亿港元 恒大汽车启动新一轮配股
10月11日,恒大汽车战略合作伙伴大会在天津生产基地举行,恒大汽车提出了为期三个月的攻坚战,为确保恒驰首款车型恒驰5 LX明年初在天津工厂如期下线,恒大汽车从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调集核心研发团队前来支援,持续关注。
Ⅲ 恒大集团成立两家新能源汽车子公司 涉足多项汽车业务
据报道,恒大集团于5月22日庆祝了其电动驱动系统生产基地在浙江省湖州市南台湖新区的首次开挖。新基地占地面积450亩(300000平方米),投资额达人民币150亿元(21.44亿美元),将包括研发中心,专注于“三合一”电力驱动系统,电动机和自动驾驶技术以及电动机和电池的集成以及相应的制造车间。预计每年将生产500000个电力驱动系统,年产值120亿欧元(17.15亿美元)。
通过一系列的并购行动,恒大集团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涉及整车、电动机和ECU、动力电池、汽车销售和智能充电等的制造。
去年11月,恒大集团宣布与60家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中包括博世,麦格纳,Continental AG,ZF集团,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捷太格特和巴斯夫等知名公司。此外,恒大集团的子公司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于去年9月与五家欧洲汽车工程公司签署了开发15种电动车型的合同,合作伙伴包括:德国的FEV集团,EDAG和IVA集团,以及奥地利的麦格纳斯泰尔和李斯特公司。
Ⅳ 恒大集团成立两家新能源汽车子公司,涉足多项汽车业务
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地产巨头恒大中国集团于7月10日于广东省建立子公司,其一个主要业务是电动汽车相关技术研发,另一家名为恒大新能源汽车(广西)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于7月8日由同一家母公司注册,其业务范围与广东的类似。
据报道,恒大集团于5月22日庆祝了其电动驱动系统生产基地在浙江省湖州市南台湖新区的首次开挖。新基地占地面积450亩(300000平方米),投资额达人民币150亿元(21.44亿美元),将包括研发中心,专注于“三合一”电力驱动系统,电动机和自动驾驶技术以及电动机和电池的集成以及相应的制造车间。预计每年将生产500000个电力驱动系统,年产值120亿欧元(17.15亿美元)。
通过一系列的并购行动,恒大集团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涉及整车、电动机和ECU、动力电池、汽车销售和智能充电等的制造。
去年11月,恒大集团宣布与60家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中包括博世,麦格纳,ContinentalAG,ZF集团,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捷太格特和巴斯夫等知名公司。此外,恒大集团的子公司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于去年9月与五家欧洲汽车工程公司签署了开发15种电动车型的合同,合作伙伴包括:德国的FEV集团,EDAG和IVA集团,以及奥地利的麦格纳斯泰尔和李斯特公司。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国能汽车和恒大的关系
应该是子公司吧,国能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于2015年6月18日在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JIANG KAI JOHAN,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开发、制造、销售及修理;汽车零部件制造与开发等。
2015年6月28日,国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和国能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在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奠基,项目建成后,将以研发生产纯电动汽车和增程式电动汽车为主要目标,同时为国内外汽车企业提供整车和关键总成的委托研发服务。
两大项目落户后,将把萨博汽车技术引入中国进行新能源汽车生产,并依托萨博平台建立汽车技术研发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将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国能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国资本控股的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NEVS)及国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域绿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在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区投资成立的一家新能源汽车研发及生产企业。
新能源汽车开发、制造、销售及修理;汽车零部件制造与开发、销售;汽车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汽车零部件的进出口业务。
Ⅵ 国能93量产下线,为何说“恒大牌”电动汽车赢在起跑线上
6月29日,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国能93车型量产下线仪式在天津举行。
据了解,国能 93是一款基于瑞典萨博(SAAB)凤凰E平台及萨博技术打造的纯电动车型,早在恒大入主前,NEVS就已完成该车型的研发。
作为一款定位普通型、实用型、经济型的车型,国能93(参数|图片)在高效电能、卓越驾控、极致安全、智能出行等多个方面均有着出色的表现。这一高性价比的车型量产推向市场,将惠及普通消费者。
超能力三:“全产业链”系统性竞争优势
恒大通过正确前瞻的布局,在短短一年内成功搭建了国内首个新能源车全产业链,使得“恒大牌”新能源汽车具备了绝对的系统性竞争优势,以及“全环节”的世界顶级新能源汽车技术,真正实现了“用世界技术造恒大车”。未来覆盖全产业链的尖端科技将成为恒大后续研发新车型的坚实基础。
1月15日,恒大入主承袭“萨博”基因的瑞典电动汽车公司NEVS,为其新能源汽车蓝图注入了纯正的北欧工业基因;
1月24日,恒大入主卡耐新能源,掌握日本顶尖动力电池核心技术;
1月29日,与顶级超跑科尼赛克组建合资公司,致力于研发和生产制造世界最顶级新能源汽车;
3月15日,收购荷兰e-Traction,掌握商用车领域最先进的轮毂电机技术;
5月30日,收购英国Protean,掌握乘用车领域最先进轮毂电机技术;
至此,恒大通过垂直整合,迅速构建起“整车研发+三电系统+销售渠道”的完整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
不难发现,恒大造车,布局的是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体系,瞄准的是上下游行业高精尖技术。国内最强销售渠道+强大量产交付能力+首个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加持之下,恒大造车已先人一步占据了绝对优势,未来“恒大牌”新能源汽车将如何颠覆行业格局?我们拭目以待。
Ⅶ 恒大新能源恒驰1年底上市 未来新车均由国能研发
恒大日前通过3.795亿美元资金对NEVS(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进行全资控股,NEVS将继续为恒大新能源恒驰品牌车型进行研发。根据规划,恒大将推出15款新能源车型,覆盖顶级型、超豪华型、豪华型、尊享型、舒适型、经典型等全系列产品,首款车型恒驰1将于今年底上市。
说到NEVS(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恐怕不少网友比较陌生,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份,随后在8月份完成对瑞典萨博汽车有限公司的收购。NEVS主要专注于电动智能汽车整车制造、电机电控、智慧充电、共享出行等领域。
NEVS此前推出两款纯电动车型,分别是9-3概念车和9-3X概念车,两款车型均基于萨博9-3平台打造,不过至今仍未量产上市。恒大初期对NEVS进行“买买买”时,业界一度认为恒驰1将基于NEVS 9-3概念车打造。
去年3月份,恒大新能源首期规划年产能为100万辆,在3-5年内力争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随后发布新能源汽车品牌-“恒驰”。需要指出的是,恒大在去年9月份宣布将与五家合作伙伴共同研发15款新能源车型,覆盖顶级型、超豪华型、豪华型、尊享型、舒适型、经典型等全系列产品。
这五家企业将在底盘、白车身、动力总成、电子电器、整车集成、车身内外饰等汽车整车研发全流程,为15款新车提供保障,但五家企业中(德国FEV、德国EDAG、德国IAV、奥地利AVL和加拿大MAGNA)并无NEVS的身影。这是否意味着恒驰品牌将成为恒大新能源独立子品牌与15款车型区隔开,我们将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Ⅷ 恒大的新能源汽车梦,看来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恒大的新能源汽车梦,看来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Ⅸ 恒大宣布6名“新援”加盟,许老板的车打算怎么造
从近一两年不难看出,恒大的造车计划初期,仍以“买买买”为主,这与其构建球队的思路几乎如出一致。资本入局,钱是否可以解决一切?恒大可以靠买搞好足球,能靠买造好车吗?
水滴观点:
按照恒大14辆车的规划,11个首发、3个替补刚好构成足球队,不知道许老板是否也是这样想的。不过造车与搞足球并不相同,造车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需要长时间的资金积累、技术积累、人才积累、经验积累。如同足球青训一般,从孩子抓起到踢上职业,完全需要10几年,而造车会是比打造一支球队更漫长更艰难的事情,成功与否也并非能用一个奖杯来衡量。
从发布的这6辆车来看,与真正量产还有些距离,能否落地还是未知数。相比造车这份事业,许老板是否真的把造好车作为初心和前提,而不是作为实现集团宏伟目标的手段呢?造车恐怕没有许老板想的那么容易,完全新的领域,这次未必会复制房地产和足球上的成功。
文/张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Ⅹ 一次发布6款新车,恒大跨界造车将迎战特斯拉
8月3日,恒大汽车集团在上海、广州两地同时公布了恒驰首期6款车型,覆盖了A到D级所有级别,以及轿车、轿跑、SUV、MPV、跨界车等细分车型。作为知名的地产商,恒大跨界造车,且六车齐发全领域覆盖,展示出了汽车行业不曾有的“豪横”。根据恒大规划,3-5年内全面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实力最强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目前规划的15款新能源车型中,首款车型恒驰1将于今年底上市,2021年正式量产。如按部就班完成,恒大将刷新新势力造车的记录。
在疫情与政策的双重影响下,2019年6月至今,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连跌超12个月。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771.2辆,同比下降22.5%。其中,新能源汽车1-6月份销量为31.3万辆,同比下降44%,下滑幅度接近大盘的两倍。今年新能源车行业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博郡、赛麟、拜腾等新能源汽车品牌均被曝陷入经营困局,奇点也被爆出拖欠员工工资。另外,为补充资金,威马、小鹏、哪吒等品牌均传出上市消息。形势堪忧的行业大环境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企业将迎来更为激烈的竞争,较之已有新车落地的新能源车企,尚无量产车型落地的造车公司面临的压力更大。按照规划,2019年-2021年恒大在汽车领域将共计投资450亿元,乍一看目前在资金上不存在困局,不过据公开报道粗略统计,恒大此前已经为汽车业务累计投资了不下3000亿元,压力可想而知。除此之外,由于恒大汽车更多是“整合”而来的,如何调动麾下企业协同高效生产是恒大汽车面前最大的难题。同时,恒大的6款新车全面覆盖不同级别市场,这样全线铺开的产品策略对于车企的体系也是一种考验。
国内造车新势力后时代,恒大能否通过雄厚的资金和技术资源达到最强,这一切将在恒驰1上市后揭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