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车身与大梁怎样结合
Ⅰ 车身结构原理有哪些
车身结构是了解自己爱车的关键点,以下是我整理的车身结构原理有哪些?欢迎参考阅读!
● 哪些车是两厢车?三厢车?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两厢车、三厢车这个词,它们到底是怎么来划分的:通常我们把轿车的发动机室、驾驶室、行李箱分别称为轿车的“厢”,如这三个厢是相互独立的,就称为三厢车。如果驾驶室和行李箱是结合在一起的,则称为两厢车。
● 车身规格
在买车时要了解一款车的空间,当然要看车的总长、轴距等参数。现在各汽车厂商对于车身规格的标注,基本上都统一了,如车身总长、轴距、轮距、前悬、后悬等,有些参数如车身总宽、总高会略有不同。
● 汽车通过性能指标
在了解一款越野车时,会经常看到一系列的参数,如最大爬坡度、最大侧倾角、最小离地间隙等等。下面我们用图来直观展示这些参数的含义。
● 非承载式车身是怎样的?
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其发动机、传动系统、车身的总成部分是固定在一个刚性车架上,车架通过前后悬挂装置与车轮相连。
非承载式车身有根大梁贯穿整个车身结构,底盘的强度较高,抗颠簸性能好。就算车的四个车轮受力不均匀,也是由车架承受,不会传递到车身,所以车身不容易扭曲变形。
非承载式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高度高,多用于货车、客车和越野车上。不过由于非承载式车身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有些高级轿车也使用。
● 承载式车身?
承载式车身汽车的整个车身是为一体的,没有贯穿整体的大梁,发动机、传动系统、前后悬挂等部件都装配到车身上,车身负载通过悬挂装置传给车轮。
承载式车身的'汽车平直路上行驶很平稳、固有频率低、噪声小、重量轻,广泛应用于轿车上。当然底盘的强度是不及有大梁结构的非承载式车身,在车的四个车轮受力不均匀时,车身会发生变形。
● 车身要采用不同的材料?
并不是车身所有的材料强度越高越好,要看用在什么地方。如驾乘室的框架(如横梁、纵梁、ABC柱等),为了使驾车室的空间尽量不变形(保证驾乘人员安全),就必须采用高强度的材料。如车前和尾部的材料(如引擎盖板、翼子板等),为了能够吸收撞击力,可以使用强度相对较低的材料。
● 车门防撞梁有何作用?
车门防撞梁是减少驾乘人员受侧面撞击的最重要防线。因为在受到侧面撞击时,驾乘人员的身体与车门间没有过多的空间作为缓冲(不同正面撞击,驾乘人员前方还有一定的空间作为缓冲),直接会收到外力的侵害。所以防撞梁的强度越高,对驾乘人员的防护就越好。
● 什么是溃缩吸能?
在汽车碰撞中,重要的是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所以在碰撞中驾乘室的变形越小就越好。汽车在设计时考虑到这一点,在汽车碰撞时,让一部分机构先溃缩,吸收一部分的撞击能量,从而减少传递到驾乘室的撞击力。
● 什么是车身冲力转移?
同样是为了保护驾乘室中的人员,在汽车受到撞击时,利用特殊设计的车身,将撞击力分散、转移,从而减少传递到驾乘室的撞击力,达到保护车内乘员的目的。
Ⅱ 什么是房车三点式扭力平衡机构柔性连接
箱底与底盘大梁。锐行者属于越野型房车,所以在箱体与底盘大梁上则以三点式扭力平衡机构柔性连接,让整车在越野时更具缓冲与平稳,避免在越野时开着开着就出现车与箱体分离的问题。
Ⅲ 为什么听别人说带大梁的SUV才是硬派越野
前两天丰田在国内正式停产了普拉多车型,这让很多喜欢硬派越野车的人感到十分惋惜,那为什么普拉多能在国内收获这么多粉丝呢?仔细想了想,其实丰田的可靠品质是人们选择相信普拉多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除了产品本身的品质之外,普拉多也是40万这个价位为数不多的拥有大梁,可以正经开到野外的车型了。我们经常挂在嘴边上的硬派也就是出自这里——大梁。所以说,有大梁=硬派?
两种底盘结构的区别:承载式车身跟非承载式车身的最大区别就是它把车身和底盘做成了一体,形成了一个封闭起来的骨架,所有其他的车门车盖都安装在这个骨架上。承载式车身最大的优点就是轻,车内空间利用率也高,所以在家用轿车领域和城市型SUV已经取代了非承载式车身结构。但是在货车和卡车上,非承载式车身还是独得天下。
Ⅳ 车身与车架的连接方式有哪些
现在让我来为你提供关于“车身与车架的连接方式有哪些?”的相关内容,请看以下相关内容:
车身与车架的连接方式有以下几种:
1、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有一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车架与车身的连接通过弹簧或橡胶垫作柔性连接。车身总成部件用悬架装置固定在车架上,车架通过前后悬架装置与车轮联接;
2、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没有刚性车架,只是加强了车头,侧围,车尾,底板等部位,发动机、前后悬架、传动系的一部分等总成部件装配在车身上设计要求的位置,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
3、半承载式的车身与车架用螺钉连接、铆接或焊接等方法刚性连接。在一般情况下,汽车车身除了承受上述各项载荷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固车架,分担车架的部分载荷。
Ⅳ 承载性车身和非承载型车身有什么区别
经常能听到这类说法,其实我们普通家用车基本上都是承载式车身,而一些硬派越野则是非承载式车身。两者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非承载式车身,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车身不承担载荷。这类车都有一个大梁,发动机、变速箱、车轮等都安装在大梁上,乘员舱直接安装在大梁上,行驶中车轮传递的任何冲击都由大梁承担,乘员舱只负责装人。上图就是一个非承载式车身,可以看到车壳子下面还有一层大梁。
近距离观察,可以看到车壳是安装在底盘上的,路面任何冲击力都由底盘承担。
非承载式车身拆掉乘员舱后就是上图这个样子,可以看到动力单元和悬挂系统都安装在大梁上,可以说拆掉车壳后再装个座椅这车一样能跑。这类车车身强度非常大,因为有扎实的大梁承担着车身负荷,像常见的霸道就是这类结构,它的拖车钩也装在大梁上,所以它们可以尽情去拔河,拖车时也不怕用力大拉坏车身。
上图是一个标准的承载式车身,发动机、变速箱、悬挂等都安装在车壳上,整个车身不仅承载着乘员的重量还要承担车轮对车身的冲击。这类车身也有两条纵贯前后的纵梁,但是这个纵梁也是钢板冲压形成的,起加强作用,并不像非承载车身的大梁那样坚固。
可以看到悬挂系统都是直接安装在车壳上的,这类车车身强度略低,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一些承载式车身的车在崎岖道路上打开后备箱后很难关闭,这是因为车身负荷不平均导致车身轻微扭曲。这类车拖车时不能用太大力,否则车身局部受力过于集中。
这就是承载式车身与非承载式车身的区别。
1承载式车身的 汽车 没有刚性车架,只是加强了车头、侧围、车尾、底板等部位,发动机、前后悬架、传动系统的一部分等总成部件装配在车身上设计要求的位置,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承载式车身除了其固有的乘载功能外,还要直接承受各种负荷力的作用。承载式车身不论在安全性还是在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它具有质量小、高度低,装配容易等优点。
说白了,承载式车身就是整个车身为一体,悬挂直接联在车身上。这样的车身优势是:公路行驶非常平稳,整个车身为一体,固有频率震动低,噪音小,整体式车身比较安全。缺点就是底盘强度远不如大梁结构的车身,当四个车轮受力不均匀时,车身会发生变形另外,另外制造成本偏高。
2非承载式车身的 汽车 有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车身本体悬置于车架上,用弹元件联接。车架的振动通过弹性元件传到车身上,大部分振动被减弱或消除,发生碰撞时车架能吸收大部分冲击力,在坏路行驶时对车身起到保护作用,因此车厢变形小,平稳性和安全性好,而且厢内噪音低。但这种非承载式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 汽车 质心高,高速行驶稳定性较差。
其优点是有独立的大梁,底盘强度较高,抗颠簸性能好,此外四个车轮受力再不均匀,也是由车架承担,而不会传递到车身上去。所以SUV和越野车用的比较多
缺点就是车身和车架是刚性联接的,在公路上行驶的时候,不是很平稳,会产生震动。另外遇到危险(如翻车)的时候,厚重的底盘,也会对相对薄弱的车身产生致命威胁。
承载式车身现在是主流,没有车架,重量轻、安全性好,现在绝大部分的轿车、SUV、MPV都采用了承载式车身。
而非承载式车身的刚性好,不容易变形,但重量大,主要用在纯种越野车上。
如果是普通的 汽车 ,那肯定是要选择承载式车身结构的。如果是要长时间跑烂路、越野、拖曳,那就一定要选择有车架的非承载式车身结构。
非承载式车身的 汽车 有一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在非承载式车身中发动机、传动系统的一部分、车身等总成部件都是用悬架装置固定在车架上,车架通过前后悬架装置与车轮联接。非承载式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高度高,一般用在货车、客车和越野车上,也有部分高级轿车使用,因为它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非承载式车身,说白了就是悬挂不是直接联在车身上,而是联在车架上,车架上面再扣上一个车身。比如巡洋舰,牧马人,悍马H2等等。这样的车身,如果你有兴趣弯下腰看看车底的话,你都会看见贯穿前后的两个大梁(而承载式车身便看不到)。它的优点就是有独立的大梁,底盘强度较高,抗颠簸性能好,此外四个车轮受力再不均匀,也是由车架承担,而不会传递到车身上去。所以SUV和越野车用的比较多。缺点就是车身和车架是刚性联接的,在公路上行驶的时候,不是很平稳,会产生震动。另外遇到危险(如翻车)的时候,厚重的底盘,也会对相对薄弱的车身产生致命威胁(承载式车身便不会遇到这个问题,它的车身都是一体的)。现在国产低端SUV也大多使用非承载式车身,这倒不是它们定位为纯越野车的问题(更多还是城市型),而是技术和成本使然。 承载式车身 承载式车身的 汽车 没有刚性车架,只是加强了车头、侧围、车尾、底板等部位,发动机、前后悬架、传动系统的一部分等总成部件装配在车身上设计要求的位置,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承载式车身除了其固有的乘载功能外,还要直接承受各种负荷力的作用。承载式车身不论在安全性还是在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它具有质量小、高度低、装配容易等优点,大部分轿车采用这种车身结构。 说白了,承载式车身就是整个车身为一体,悬挂直接联在车身上。比如轿车几乎都采用承载式车身,你打开发动机盖,就会发现前悬挂联在了前翼子板内侧的车身上。这样的车身优势是:公路行驶非常平稳,整个车身为一体,固有频率震动低,噪音小,整体式车身比较安全。缺点就是底盘强度远不如大梁结构的车身,当四个车轮受力不均匀时,车身会发生变形另外,另外制造成本偏高。 综上所述,从使用的角度看,非承载式除了底盘结实外,其他几乎全是缺点,而承载式除了底盘不够结实外,其他几乎全是优点。 汽车 刚出现时,全部都是非承载式的。发展到今天,乘用车的绝大部分都是承载式结构。可以说能取代的都取代了,就剩下那些不能取代的和取代不起的了。不能取代的一是货车,二是越野车,为了载重,为了越野和应对恶劣的路面,必须有厚重的底盘,但为此也必须忍受其他的所有缺点。取代不起的就是廉价的如微面之类的微型客车。当今,国外的SUV也几乎全部都是承载式结构,从便宜的CRV、RAV4、福特的翼虎,到贵的BMW的X5、VOLVO的XC90、保时捷卡宴和大众途锐,都是采用的承载式车身。 最后,我想说的是,国内这么多的SUV使用非承载车身结构,并不是因为非承载车身结构全是优点,而更多的是因为我们这些SUV生产厂家,绝大部分在目前条件下,还不具备大规模开发和生产承载式SUV车身的能力和实力。因此我们只好将就着用,好在便宜。但对其优点和缺点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这是最最重要的。
可以这样理解:承载式车身承担车架的作用,非承载车身不承担车架作用,拆掉车身照走不误!
承载车身优缺点:优点是车身由高强度钢科学设计组合而成,成本低、重量轻,油耗低、舒适性好。缺点是车身刚性较差,特别是抗对角扭曲刚性差!
非承载式车身优缺点:优点是车身刚性好,重量大、不易发生形变。缺点是成本高、油耗高、舒适性差。
从用途方面来看:承载式车身多用于轿车、城市suv,非承载式车身多用于硬派越野车。当然,现在有一些车采用的是所谓带有副车架的“半承载”车身,这类车拥有独立完整的车架,并且车架与车身刚性连接,因此车身壳体可以承受部分载荷。
答: 汽车 的车身分为两种结构形式:承载式和非承载式。
承载式车身通俗的来说就是车身是一个整体,像是发动机、悬架等等其他部件都安装在同一个车壳上,车的地板一般是较薄的钢板,车壳承载了整车的重量,车的底部没有安装额外的车架来承重。现目前来说,几乎所有的轿车和绝大部分SUV都是承载式车身,因为少了专门的车架会大幅减轻重量,有利于轻量化和燃油经济性。
非承载式是指底盘有一个很大的车架,车壳和其他部件是连接安装在这个车架上的,车架承受整车的重量。非承载式称身现目前主要应用于货车和专业的越野车辆,但是由于重量加大,会更加笨重,操纵性不如承载式车身,且燃油经济性不好,舒适性较差。
就安全性来说,承载式车身的空间利用率更高,舒适性更好。缺点就是抗冲击力会弱一些,受到撞击时容易出现扭曲变形。非承载式车身强度好,刚性大,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和抗颠簸能力。所以,非承载式车身但相对于承载式称身来说,车身强度大使得其在装机时不易变形,所以吸收能量不足,对乘员的刚醒冲击力也许会更大,但是不容易出现车辆变形挤压到乘客的情况。
安全性是需要综合评价的,除了车身承载方式外,还与车身的材料,结构的设计,安全气囊的类型、吸能方式的设计等等很多因素有关。
非承载式车身
承载式和非承载式车身最大的差别在于底盘的受力结构不同,非承载式车身会有专门的底盘受力结构,用来安装悬挂、发动机、传动等机械核心部件。然后,在这一整体结构之上,乘客乘坐的车身部分为另外一个整体:可以理解为上下铺,底盘在下铺,乘客乘坐的车身部分在上铺:
车架承载着整个车体,发动机、悬挂和车身都安装在车架上,车架上有用于固定车身的螺孔以及固定弹簧的基座。从理论上讲,即使没有车身,单是一个车架“裸奔”也没有问题。
这种结构的最大优点就是车身强度高,钢架能够提供很强的车身刚性,也有利于提高安全性,对于载重车和越野车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另外驾驶过这种车的人应该有所体会,悬挂对路面颠簸的反馈在车内的感觉要轻微很多,这是因为有些车的车身和底盘之间采用降低振动的方法连接在一起,所以在走颠簸路面时更平稳舒适一些。
代表车型:丰田普拉多、JEEP牧马人
缺点:重量大,重心较高,转弯速度过快易翻车,乘坐舒适性较差。
承载式车身
对于家用车来说,非承载式车身最大的问题就是车身重量太大,因而随着 汽车 技术的发展,人们取消了非承载式结构中独立的刚性车架,整个车身成为一个单体结构,这就是承载式车身。它与非承载式车身最大不同是:无单独的承受外力底盘结构。承受外力结构部件与乘员乘坐车身部分为一体式,该部分可直接安装悬挂、发动机、传动等机械结构,外部覆盖好外观冲压件后即成型。
承载式车身最大优点莫过于重量轻,而且重心较低,不易发生侧翻,车内空间利用率也比非承载式车身结构更高。所以普遍使用在对于乘坐空间和舒适性有更高要求的家用轿车和城市SUV上。
缺点:抗扭刚性和承载能力相对较弱
代表车型:丰田汉兰达、大众途观
SUV的全称是Sport Utility Vehicle,也就是运动型多用途 汽车 ,最早在欧美市场流行,现在已经蔓延至全球。根据功能性SUV可以分为越野型和城市型,现在国内市场上热销的绝大多数都是城市型SUV,在轿车的平台上进行打造,既兼顾了轿车的舒适性,又具有一定的越野性能。
而那些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的越野型SUV反而是越来越被冷落,在消费者眼中成为了廉价、低档的代名词。甚至路虎发现都不再宣称自己是带大梁的非承载式车身,重新起了一个叫做IBF整合式车身结构的别称。正是因为如此,很多硬派越野车都因为销量不佳被迫停产。今天我们就来,重新的认识一下非承载式车身结构,相比城市SUV的承载式车身都有哪些优点。
什么是非承载式车身结构?
非承载式车身的SUV有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车身本体悬置在车架上。非承载式车身就是用底盘大梁来承载整个车体,将承载式车身安装在车身上的一些零件,比如发动机、传动系统等,安装在了车架上。这样车身和车架就成为了两个独立的个体,通过橡胶软垫或弹簧作柔性连接。车架的振动通过弹性元件传递到车身上。
非承载式车身结构的优势
非承载式车身结构最大的特点的就是车身强度高,钢架能够提供很强的车身刚性,对正面的冲击力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如果发生正面碰撞,非承载式车身结构的车型安全系数更高。
随着自驾游的流行,很多车主都开始选择拖着房车去旅行,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结构的车型的拖拽能力和载重能力是那些承载式车型所不能比拟的。因为非承载式车身结构车型的拖拽钩是连接在车身大梁上,不会对车身造成影响。
对于一些硬派越野车而已,这种车身结构可以说是高强度越野的标准配置。因为在越野的时候,随时都有可能遇到上下落差大的崎岖路面,如果是承载是车身结构,很有可能会造成车身的扭曲变形,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车门无法正常关闭,车身多处异响。而非承载是车身结构将大量的部件都安装在了底盘大梁上,大梁通过前后悬架装置与车轮联接,车辆的扭曲都会被坚固的梯形车架而吸收。所以,Jeep牧马人、奔驰G级和丰田普拉多这些经典的硬派越野车都采用了非承载式的车身结构。
另外,行驶在颠簸路面时的舒适性和平稳性更高,因为非承载式车身结构的车架和车身是相对独立的,它们之间为柔性连接。这种底盘悬架对路面颠簸的反馈在车内感觉要轻微很多。
非承载是车身的缺点
当然每种车身结构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非承载是车身也有它不可回避的缺陷。因为车架和车身是相对独立的,所以就耗费更多的钢材,不仅增加了车辆的自重,生产成本也会随之增加;还有就是会增加车辆的高度,重心偏高,不过对于硬派越野车来说也不算是什么缺点。
SUV市场已经火爆了一些年头,市面上大多数的SUV车型,都是采用承载式车身的,少部分SUV车型才是采用非承载式。不少人可能不太明白承载式和非承载式车身有什么区别以及各自有哪些优缺点,今天茶哥就给大伙儿解释一下。
结构不同
非承载式车身的 汽车 有一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在非承载式车身中发动机、传动系统的一部分、车身等总成部件都是用悬架装置固定在车架上,车架通过前后悬架装置与车轮联接。非承载式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高度高,一般用在货车、客车和越野车上,也有部分高级轿车使用,因为它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承载式车身的 汽车 没有刚性车架,只是加强了车头、侧围、车尾、底板等部位,发动机、前后悬架、传动系统的一部分等总成部件装配在车身上设计要求的位置,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承载式车身除了其固有的乘载功能外,还要直接承受各种负荷力的作用。承载式车身不论在安全性还是在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它具有质量小、高度低、装配容易等优点,大部分轿车采用这种车身结构。
咱先说非承载式。
非承载式的车是都是带大梁的,这种车的车身就是个壳子,不承载任何重量,承重的任务是交给 汽车 底部的梯形大梁的。
车子的发动机、变速箱、四个轮子和外部的车身全部都是固定在梯形大梁上的。理论上你把外面的车壳拆了,车子照跑不误。
( 汽车 大梁示意图)
非承载 汽车 的大梁十分的粗壮,承载能力极强(看看那些超载的大货车就知道了),并且也极为坚固,像是运煤的大卡车、拉白菜的大货车、装汽油的油罐车都是非承载式车身。
而其不仅是卡车、货车,很多硬派越野如:普拉多、牧马人,用的也非承载式结构,因为这种结构太抗造了。
(就连导弹发射车用的也是非承载式车身,能拉着导弹到处跑,这得多结实!)
当然,非承载式车身也有缺点,就是自重大油耗高。而它的优点对于日常行驶在铺装路面上的家用车意义不大。
所以咱们常见的大多数家用车都是承载式结构。
“承载式”,顾名思义就是整个 汽车 的重量都是由车子的整体框架支撑的,没有大梁,重量轻,加速性能好,燃油经济性佳,乘坐舒适度高。
但仅依靠车身承重,承载式 汽车 的抗扭性较差,没法承载过大的重量和高强度的野外行驶。
(承载式车身结构)
总之承载式和非承载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是适用的环境不同。大家在挑选家用车的时候,一般都是承载式 汽车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但是如果你热爱诗和远方,想要去西藏“朝圣”,非承载式的普拉多、兰德酷路泽、途乐、牧马人、坦途这些车才是你最好的选择。
当然承载式SUV甚至轿车如今也能进藏仰望星空,但野外较为恶劣的路况会对于承载式 汽车 带来极大的损伤,对 汽车 整体的钢性和可靠性都不好。
所以开承载式 汽车 去翻山越岭,几乎等同于豁车。
(进藏,还是普拉多更可靠些)
Ⅵ 承载式车身能拖挂房车吗
最好用带大梁的SUV拖房车,也就是具有非承载式车身的:1、传统的概念中,拖挂式房车必须由非承载式车身的越野车或皮卡才能拖带起来,因为普通拖挂式房车自重普遍都在2吨及以上,这就要求了拖挂车的排量、马力、扭矩以及车身结构,如使用承载式车身进行拖挂,则易导致车架变形影响行车安全;2、在欧美房车发达国家,一般汽车都会标注车辆的牵引力。房车部分会有标准符合一定牵引力的车可以拖挂;3、在国内目前汽车制造厂商没有标注车辆的牵引力,而国内生产的房车也没有标注前车需要至少多少牵引力的情况下可以牵引房车。进口拖牵类的房车会标注需要多大牵引力前车或者排量的车来拖拽;4、简单的说,排量在2.0的车辆,尾有独立的牵引钩的车辆可以拖动自重700公斤的房车。
Ⅶ 拖挂式房车冷知识:前后车之间不得不提的那些事儿
我有一台卡罗拉,能用来玩拖挂吗?普通家用SUV能不能用来牵引拖挂?玩拖挂必须保证前车是非承载式车身吗?这些是小编近期总结出来,关于拖挂式房车比较常见的一些问题。拖挂式房车,其实不仅仅需要考虑到保温性能、隔音能力、睡眠舒适性等常规问题,还需要考虑到前后车的重量配比、前车的牵引能力等问题。此前,我们已经介绍过了关于拖挂式房车法规的相关问题,详情请点击:《终于有依据了你的车到底能不能牵引拖挂房车?》,今天小编主要带大家了解拖挂式房车在行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到底什么车能拖拖挂式房车?
现如今,很多网络上的自媒体甚至一些销售,都会说:1.6L以上排量都能拖拽。但实际上,牵引能力需要考虑到车辆动力、车辆自身重量、后悬架能承受压力等多方面因素。譬如,有些车排量超过了2.0L,但自身重量却比较高,动力响应本身就不是很好,加上拖挂后会导致爬坡费力、油耗增多等情况。另外有些车的后悬架比较软,牵引挂车时会导致主车后悬架行程被过度压缩,拖挂车身不处于水平位置,从而引发行驶稳定性变差的问题。
另外,还需要注意拖车的前后重量配比、行驶速度,防止产生“死亡摇摆”。所谓“死亡摇摆”是指拖挂式房车在行驶中产生的剧烈、高频的左右摇摆,当摇摆频率达到一定数值时,可能会导致车辆失控。产生“死亡摇摆”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一定外界影响,导致车辆平衡状态发生改变。一般突遇横风、车辆配重分布不合理、行驶速度过快等状况都会导致车辆平衡状态发生改变。因此,在实际用车过程中,我们需要将物资尽肯能的平均分配给前后储物舱,并且连接挂车后尽量以不超过90km/h的速度在高速中形式。如若已经产生了死亡摇摆,可以适当释放刹车,并轻点油门,使车辆产生新的向前动力,从而破解“死亡摇摆”。
总结:全文过后,我们做一个小小的总结,拖挂房车其实是前后车组成了汽车列车,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相对较多。首先,在出发前,要合理分配物品重量、检查挂车刹车系统、了解天气情况……而在行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控制好车速、提前观察路况、尽量保持比平常行车更大的车距。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Ⅷ 有的房车使用的非承载车身结构到底是什么
而因为有“大梁”的关系,这样非承载式的车身结构,拥有非常高的强度,对于车辆安全性能的保障方面,有着很突出的优势。而这样的结构如今也经常用在一些硬派的越野车上,这就令这些车即便是应付一些复杂的路况,也能轻松的化解掉路面的震动与冲击。简单的说这种结构保障了舒适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能,在过去无论是货运的卡车,还是跑车,都会使用这样的结构。
而非承载式车身的结构也并没有完全的退出市场,如今在很多大型的硬派越野车或者皮卡上依然采用了这样的结构。不过这种车型通常都是那种大空间,高油耗并且价格昂贵的性能怪兽,普通人的收入很难消费得起,所以如今的市场主流依然是承载式车身。
Ⅸ 短头轻客房车底盘,我只选这两者之一!
前面几篇谈的是C型房车中的皮卡底盘选择,今天再来细谈C型房车中的短头轻客房车底盘,作为C型房车一种主力底盘,可选择底盘种类多,。
主要以南京依维柯欧胜、进口依维柯NewDaily、上汽大通MAXUSV80、江铃福特新世代全顺、江铃福特新全顺、菲亚特Ducato底盘、上汽大通MAXUSV90底盘、奔驰Sprinter底盘为主流,也有江铃特顺、东风御风、道奇RAM这一类不太常见的底盘。
依维柯欧胜底盘是最常见的底盘,几乎每一个厂都会用到,价格适中,可靠性相对较高,可以搭载3.0T+8AT的动力组合,也是目前唯一短头轻客底盘中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的底盘。
因为是最新推出的底盘,也很火热,但二级市场配件还没有很完善,后期的维修和成本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使用这种底盘的厂家,除了原厂房车,还有亚特房车和罗曼斯特房车。
暂时只有三个厂家能提供这种底盘,选择面相对其他底盘会比较小,但它确实是国产房车底盘中,性价比较高的一款产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Ⅹ 汽车车身主要的连接方式
车身主要分上车体,下车体,四门两盖。上车体中又有abcd(e)柱,车顶天窗,shotgun等零部件,零部件上面在设计的时候会留有焊接位置工艺孔等,零件之间大多数是焊接,铆接,螺栓紧固连接,胶接等,具体工艺看厂家习惯和车身材料。普通的钢材是电阻点焊,激光焊,像捷豹路虎的全铝车身是铆接,和特殊的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