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欣1型房车
Ⅰ 野外露营的好处有哪些_户外野营有什么好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选择用野外露营这一方式来放飞心灵,不仅仅因为野外露营对身体的好处,更是因为对心灵的好处。同时 野营 运动也能给人们带来很多的好处。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野外露营的好处有哪些,希望你们喜欢。
野外露营的好处
和自然一起入睡
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幽静的湖畔支起一顶帐篷,湖风吹送着山间的新鲜空气,抬头就能数星星;一旁的篝火跳动着明亮的火焰,归巢的飞鸟和林间的蛐蛐传来悠远的鸣叫。高山、海湾、江河、湖泊、水库,或山峰之巅,或水泽之畔,热爱自然的人总会在星空下、云海间沉寂心灵,叩问天地,感受大自然之美。
露营的乐趣来自逃脱繁嚣,与自然接触。不管是想寻求真正的磨练,还是想暂时摆脱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户外运动 爱好 者们都能通过露营来享受简单的生活。那在山清水秀的临海古城,又有多少顶帐篷在静谧的夜色中,欣欣然盛开,又有多少暂时逃离凡尘的人在璀璨的星空下甜蜜入睡?
如今,露营已经成为年轻一族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它确实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户外体验。
露宿风餐,在天地之间
“很舒服,那种在星空下睡觉的感觉。晚上,沙滩上空的星星非常明亮,让人心情愉悦。”广州驴友泽泽对记者谈起前不久 清明 节自己的海边露营之旅,仍然一脸兴奋。
正是由于受到了这种大自然的“召唤”,选择参与户外露营的主体人群正是那些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年轻人。泽泽是“85后”,在广州一家外资企业的营销部门工作,平日里工作节奏特别快,加上应酬不断,身体和精神状况一度非常糟糕,“我们长时间被困在城市的钢筋混凝土中,日复一日的工作让我特别渴望呼吸大自然的气息。露营最大的诱惑力便在于可以与大自然一起静谧入睡,那种感觉是在都市完全感受不到的,非常自由。”泽泽是从两年多以前开始露营的,平时他经常在大学城骑车,或者去白云山爬山,呼吸几口新鲜空气,但他依然觉得压抑,“城市里能和自然接触的机会不多,加上现在空气污染也较为严重,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都成了一种奢侈。想要真正体验自然的魅力,就需要远离城市。”
事实上,近些年来,中国露营的参与者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较大的城市,露营成为众多青年人休闲旅游的一种新选择。正值“五一”国际劳动节临近,在诸多旅游门户网站上,早已经设置了专门的页面或专栏,推荐各种线路和攻略。随着与露营相关的户外俱乐部和民间组织数目的不断增长,露营爱好者团体对于此类活动本身需要具备的安全意识也在提升。
作为一种短时的户外生活方式,露营是以停宿为中心的自由活动,它不依赖山屋、旅社等人工设备,而是用自己准备的道具,在山野中生活、过夜。换句话说,和其他运动休闲项目不同的是,它除了考验个人的勇气和智慧外,也要求露营者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足够的生活常识,以便应对突发状况甚至危险。当然,对领队和“带头人”的细心和耐心的要求更高。由于年轻人有冒险精神,这种精神在城市的日常生活轨迹中往往难以实现,而在户外活动,尤其是夜间露营中则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露营旅游有着相对明确的目标群体。
既跟潮流,又能玩文艺
目前,国内户外露营的市场正在逐渐细分,而人们对露营地的选择显得更“挑剔”。一份中国旅游报联合搜狐社区开展了户外露营网络问卷调查显示,在“你最向往的户外野营地点是什么”的一栏中,43.78%的受访者选择了“草原”,31.09%的受访者选择了“山上”,12.56%的受访者选择了“孤岛”,12.43%的受访者选择了“沙漠或沙滩”,0.121%的受访者选择了“公园”。
从这个数据不难看出,露营者所追求的乐趣,早已经不再仅仅是夜里睡一觉那么简单了,而是与许多其他的游乐项目相结合的综合休闲。它可以与烧烤、钓鱼、 游泳 等活动相得益彰,甚至有些人把它和音乐节结合了起来。“五一”期间,全国各地有超过10多场的大型户外音乐节以及相关活动,在广州大学读书的赵斌伟已经连续两年在音乐节上参与露营。今年,上海的草莓音乐节也将在5月1日到3日如约而至,这种户外音乐节都是文艺青年与城市潮人扎堆玩乐的好机会,身为“90后”的阿伟自然也不会放过。他和女友筱筱老早就买好车票,购买帐篷,打算在那儿过一个户外露营的“音乐假期”。“其实,露营的乐趣一点也不低于白天的音乐演出,我身边好些朋友正是特意为了感受露营而去参加音乐节的。”阿伟还告诉记者,未来他希望拥有一辆小型房车,满足基本的生活设施即可,“这样去露营会非常方便,何必一天到晚都在拥堵的城市呆着呢?”
当然,有一种人习惯了独自出行,俗称“独驴”。在驴友论坛上,“日月”就是一名颇有些名气的女“独驴”,她常常一个人旅游,享受阳光、沙滩、海浪、风车,当然还有比基尼,尝试一个人露营已经有一年。刚刚过去的那个 清明节 ,她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露营路线。“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知道了离自己家乡近在咫尺的地方有一古村落,便挑起独行之念,于是收拾行装,开始了我的第三次独驴旅游。”她说的地方是石马古村落,又名凤塱古围村,位于龙颈镇河洞村,距清远市区约38公里。那里有广东最美丽并保存得最好最完整的清代乾隆年间建筑,“在那里露营,可以徒步、骑车、夜观星空、晨迎初日,还可以品尝当地的特色农家菜。山上植物茂密,没有工业污染,空气清新,没有城市噪音,环境质量很高。最让人惊讶的是散落着保存完好的民居、宗祠还有古井、水塘,虽然现在这些古旧的民居已经鲜有人居住。”
野外露营注意事项1、穿着较为贴身的长衣长裤。以避免蚊虫叮咬及树枝扯挂,若衣服宽大,可以将裤腿、袖口扎起来。
2、穿着合脚防滑的鞋子。当感到脚底疼痛时,迅速在痛处贴上一小片医用胶布,可以预防起泡。
3、准备御寒衣物。野外气温会比室内低比较多。
4、准备足够的净水、干粮及常用药品,如驱蚊药、止泻药、外伤药等。
5、请向导引路。通常森林公园的面积较大,往往林中无明显标志物。因此进入森林时一定要结伴而行, 并 请 向导引路,不要过分深入丛林。穿越森林过程中注意留意路边的一些自然标志物,像古树、泉水、河流、怪石等。万一迷路时不要慌乱,可以按照这些标志物慢慢回到来时路。
6、节约饮用水。断水时,慎用野外天然水源、切勿摘食不认识的植物果实。紧急时可以砍断野芭蕉取水。
7、携带一些望远镜、放大镜、多用途工具刀、电筒、哨子等用具,可以带来额外的乐趣和便利。
8、保护生态环境,不要随意猎杀捕捉野生动物、采摘植物、引燃篝火、丢弃垃圾。
9、帐篷搭建时帐篷进出口必须处于关闭状态。平时养成个良好的习惯,收营收帐时就把帐篷口的拉链拉闭好;进出帐篷要及时顺手把帐篷口拉闭好,这样可以防止蚊虫等小动物飞爬进帐篷里骚扰,影响晚上的休息睡眠。很多情况下在扎营时某些队员不单不把帐篷口拉闭好,反而打开帐篷门口在聊天,这样经常半夜被小动物骚扰起来抓拍,影响自己与其他队员的休息睡眠。
10、点蚊香要注意放火,最好是采用铁盒将蚊香装于里面,用透气孔来散发蚊烟,不要留火种于外。
11、夜间出入帐篷要预先制造一定的声响,惊动帐篷周围的有害物质,防止被突袭。
12、夜间出入帐篷是要先用灯光进行检查,防止危险。
野外野营的主要种类野营基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是常规露营,第二是拖车露营,第三种是特殊形式露营。
常规露营
是指露营者徒步或者驾驶车辆到达露营地点,通常在山谷、湖畔、海边,露营者可以生篝火,可以烧烤、 野炊 或者 唱歌 ,这也是最平常的露营活动,经常进行这样活动的旅行者,和其他户外运动爱好者一样,又被称为背包客(BACKPAKCER),在中国大陆地区,又被称为驴友。
拖车露营
是指驾驶一种特殊的旅行车辆,又称为活动房屋车到野外露营,通常这样的拖车就如同房子一般,都有供暖或者冷气设备,也有电力供应,甚至有厨房,这样的露营者通常不被称为背包客。
特殊形式露营
是指在特殊活动的露营,比如长距离攀岩,长距离攀岩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了休息,露营者将帐篷挂在悬崖边露营,这样的露营是非常危险而又刺激的。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野外野营的基本装备
Ⅱ 日产GTR(BNR32)的全名是什么
G(Grand):性能优越的车
T(Touring):能够长途奔驰的车
R(Racing):适合用来比赛的车
GTR是性能特征,现在大多数出现的时候是作为一种性能的代表,表示该车很能跑 山路 赛道等表现都很出色
日产GT-R → NISSAN Skyline GT-R 也称天际线
Skyline GT-R车型演进历史:
GT-R 一代 1969年2月左右
1969年至1972年间创下50场不败记录,因此成为性能车迷心目中的战神。
车型编号 PGC10 & KPGC10 (双门版本)
引擎 1989CC 直列式6缸DOHC自然吸气引擎
最大马力 160匹
最大扭力 180N.m
驱动系统 FR
GT-R 二代 1973年1月推出
外型采用以往的造型,前后四圆灯设计,但由于车体大幅增大,而动力单元基本没变。造成马力重量比数值的不佳,而这也成为其在赛道上失利的主要原因。加之石油危机,性能车种需求量下滑,因此而停产。
车型编号 KPGC110
引擎 S20 2.0L引擎 (与一代GT-R相同)
驱动系统 FR
GT-R 三代 1989年8月推出
继承了日产著名赛车系列SKYLINE血统,配合最新技术,夺得"无敌战神"及"公路之王"的美誉,因此R32是GT-R系列车中性能取向最纯粹的版本。头文字D中中里毅便是驾驶
车型编号 BNR32
引擎 RB26DETT 2568cc twinturbo
最大马力 280匹(日本马力上限)
最大扭矩 360N.m
驱动系统 4WD
GT-R32的动力搭配令当时可以说无人能敌,也因此在赛道重新回到了王者地位。如在日本29场连胜。43934的销售量对于一款纯粹性能趋向的日系跑车而言确实是不错的表现,三代也是GTR系列车型中卖得最到的一代车型。
GTR 四代 1995年1月推出
车型编号 BNR33
引擎 RB26DETT 2568cc twinturbo
最大马力 280匹(日本马力上限)
最大扭矩 375N.m(扭力较旧款提升15N.m)
驱动系统 4WD
GT-R33在各方面都有所进步,但在整体战斗力方面,其实并不如上代GT-R32来的优秀。较为有说服力的说法是四代GTR出于市场销售的表现而作了妥协与折中。
GTR 五代 1999年1月推出
车型编号 BNR34
引擎 RB26DETT 2568cc twinturbo
最大马力 280匹(日本马力上限)
最大扭矩 400N.m(扭力较旧款提升25N.m)
驱动系统 4WD
目前这系例的最新版本,在性能方面做了诸多的修改,让Nissan Skyline GT-R名声更甚,也是性能车迷梦寐以求的超爽型跑车之一。目前已停产。
曾经有50场连赢不败纪录,5次连胜JTCC总冠军。1990SKYINE风光的一年,不但BNR32 GT-R囊括全日本A组及N组房车赛冠军,在JTCC上更达到了出场29次冠军29次的景况,参加比利时利曼24小时耐久赛中的Group-N组包揽了2、3名的佳绩。
在的澳门东望洋大赛日籍车手长谷见昌弘驾驶著600匹以上马力的「日产」Skyline GTR (R32)战车挑战当时号称房车一级方程式DTM级别的BMW M3,DTM规格的赛车容许有更多的改装,例如轻量化车身配件、钛合金的活塞和连杆、及专门为比赛设置的ABS防抱死刹车系统,而GTR只属于低一级的A组,很多配置都比较街车化。当时的BMW车队派出的都是欧洲的顶级车手,BMW征战东望洋已多年,车手和车队对东望洋的赛道数据掌握很多,战车是精心调教出来跑东望洋的,所以对GTR根本看不上眼。。。。但赛果竟然是GTR以圈速2分32秒激破过往记录,比当时任何的一部房车组赛车都最少快上10秒以上,乃当时的超班之作!外国的车队总是想不明白这台外形无流线感并不太起眼只有2600CC的A组车怎么有如此大的威力,GTR震惊了当时的车坛,欧洲车再也不敢看不起GTR了。GTR还派车参加欧洲A组房车赛,凭着TWIN TURBO、四轮驱动、四轮转向、空气套件等武器,击败了当时称霸车坛的SIERRA告士禾夫RS500。世界开始注意起了GTR,特别是FIA。91年的东望洋赛车,FIA在比赛前的两天突然通知GTR要负重多100公斤!那是多么的不公平啊!明明是A组车还要比高级别的DTM规格车多负重100公斤,是FIA怕GTR气势太猛实力太强怕再次蝉联冠军。GTR的车队理论上引擎的马力能抵消这100公斤的负重,但带来的逼震弹簧却抵受不了,由于没有办法及时得到更硬级数的弹簧大大减少了争胜机会,虽然最后屈辱只得了第3名,但在众人雪亮的眼中已经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冠军,“战神”的称号就从此时流传开了。FIA见日产的GTR风头实在太劲了,欧洲车厂实在没有一部战车能向他们反击了,最后惟有修改赛例,在94年开始停止举办A组赛例的比赛,那就逼使GTR再也没有机会参加国际大型赛事,日产赛车以后就只有把GTR专注于日本国内的超级耐久赛和JGTC了。
在日本的N组超级耐久赛里,日产独霸天下,无论是R32 R33还是 R34都是每场赛事的大赢家。即使三菱推出了四轮转向3000CCTWIN TURBO的GTO,还有丰田的SUPRA(有日本大力士跑车的称号,3000CC生产车在3600转就有46公斤的扭力,4600转就有280匹了)想凭着比GTR的RB26DETT引擎大400CC的优势,向GTR发起了挑战。可惜GTO车身重,其V6TWIN TURBO引擎体积过大,对发展成熟的GTR R32没造成威胁。而SUPRA虽然直路勇猛,由于偏大的车身弯路上操控迟钝没能追上GTR。后来GTO 和SUPRA慢慢地退出了N1超级耐久赛,使GTR成为超级耐久赛第一组的唯一参赛车款,无论是R32到R34这三代不同的GTR,连续十年赢得每场超级耐久赛事的冠军,也证明了日产SKYLINE GTR 是近10年日本发展最成功的车款。
因为N1耐力赛中各支车队都只会选择GTR参赛缘故,形成了各大改装公司都纷纷专注发展GTR,各大改装公司都会推出各种改装配件,无论是引擎内的精密零件、涡轮增压器、波箱组件、悬挂、车身和车内配件等,使GTR成为有史以来有最多改装公司生产改装零件的车款。渐渐各大公司把赛场的技术沿用到了民用上,著名的有TOP SECRET 1000匹GTR,JUN 1000匹的GTR能从静止0到100公里只用2秒8的惊人时间,VEILSIDE的GTR激破346.20公里的高速记录,JUN Hyper Lemon R III 这部名为「超级柠檬R」高达1000PS/8350rpm的超级马力与82.4kgm/6900rpm的恐怖扭力,创造了383.715km/h的惊异极速! 更有人改装上了1500匹,GTR从此有着无限改装的美誉。那RB26DETT引擎,直GTR列6缸2600CC DOHC 24活瓣TWIN TURBO,口径X冲程为86.0x73.7,轻轻一呼油已经达至8000转的引擎转速,配合大型前置INTERCOOLER、六连式THROTTLE、INNER SHIM型的VALE LIFTER、每一个精密的零件都达至日本GROUP A的赛事级数,让其引擎成为日本发展最长寿的引擎和世界10大引擎。
此外GTR还配置了ATTESA E-TSAWD(四轮驱动)、SUPER HICAS 4WS(四轮转向)、DIFFUSER(空气力学套件)、车载显示电脑(能显示G FORCE、温度、很多功能)等功能,凝聚了日产的最高科技。虽然现时在JGTC GT500组的赛事中,RB引擎已经慢慢退役,退役原因是因为中缸是铁铸的散热是个问题,加上是直列设计难免引擎重量分布影响了全车的车身重量分布使车身重心偏前。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世界10大引擎之一的VQ引擎,其尺寸能让车身达到了前中置的更佳重量分布和操控布局,经过激光打磨的汽缸让引擎发挥得更顺畅。
SKYLINE车系的名称对于钟情于性能车的玩家们来说可谓是如雷贯耳,而车系中的性能版本GT-R更是任何一个性能迷做梦也想得到的“神物”!不要说统帅所有日系性能车的BNR34,就连已经有10余年历史的BNR32现在也还是各国车迷争相抢购的对象。相信国内喜欢GT-R车系的朋友不在少数,但却没有一篇中文文章系统详细的介绍这被称之为“东瀛最速神话”的GT-R车系。GT-R系列一直是以SKYLINE的高性能版本为依托,所以,了解GT-R就要从SKYLINE车系的诞生开始。
1957年,SKYLINE车系诞生于一个名为“王子”的车厂,由于车厂经营不善,在1969年的时候被日产汽车收购。收购王子后的日产汽车为了和走在前面的丰田等车厂竞争,急需几款外观以及性能都同样出众的车型来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于是,重组后一直被搁置的SKYLINE(天际线)和SLIVIA等车型被正式批准生产。GT-R系列的荣光之路就此开始。
初代天际线,厂方编号R27。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车头的造型依然很有味道。侧面也在不规则腰线的映衬下将整个车身塑造的极具肌肉感。采用排气量为1989ccl的水冷发动机,最大马力为160匹/7000转,最大扭矩18.0kg-m/5600转。在当时是一辆以性能著称的畅销车型。车尾造型显得有些呆板,由威武的车头造型,漂亮的腰线所带来的流畅感到车尾好像一下子断掉了,而看上去笨重可笑的后保险杠好像是硬生生被敲到车身上一样,和整车线条极不相配。尾灯的造型简单,没有视觉效果。从外观上来说,R27是虎头蛇尾的。败笔在于前卫的车头,车身和平庸的车尾无法衔接。
短短的一年后,受市场热情的回报影响,日产汽车推出了加装空气动力套件的R27两门运动版本,正式命名为GT-R。这便是GT-R的诞生。车一出世,凭着漂亮的外观,强劲的性能即被抢购一空,也达成了日产汽车树立品牌形象,占领市场份额的初衷。在这一年里GT-R作为日产车队的代表参加了日本GT大赛并为日产汽车赢得了第一次冠军 。之后,GT-R奇迹般地创造了50连胜的战绩,而关于GT-R不败的神话也由此诞生了。其他厂商看到天际线车系作为四门房车和两门运动型轿车同样成功以后,开始纷纷提高自己车型的性能,但在外形上依然没有跳出老框框。
当他们还为在外形上如何取悦买家而研究新车外观的时候,1973年日产再度发难,R28的推出可以说在当时的日本车坛刮起了一阵旋风。领先的外观设计再度帮了日产的忙,这款现在看来和阿斯顿马丁——征服外观线条极为相像的R28,在30年前看来好像梦想之车一样。流行的双圆灯设计,赛车似的入油口,长长的车头,饱满的车身,顺滑的车尾再加上不错的性能表现,但受当时石油危机影响,仅限量生产了197辆便告终结!所以在日本也被车迷称为超稀少车而成为追逐收藏的对象TFQh
1975年推出的R29,对于天际线GT-R车系的发展史可算是重要的一环。因为在R29上,首次采用了直到今天还在被使用的被称为是GT-R车系灵魂的矩形头灯设计和四圆尾灯组设计。依然是先推出四门房车版,在取得一定的销量之后立刻会推出两门运动版GT-R。这是一代被忽略的GT-R,因为生产数量仅4000余台,个人认为GT-R今后的外观发展方向自R29开始。同时也是因为产量太少,故不能认为是一代成功的产品,只能说是一个小改款的尝试。 可是好景不长,在1973年日产汽车因为受到70年代末的日本汽车工业危机所带来的冲击波以及日本国内于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推行的诸如排放规制,马力规制等一系列对于天际线GT-R这类性能车系极为不利的规制影响,而被迫停止了GT-R的生产。所以其后推出的R30以及R31并没有发售两门运动型,也就是GT-R型,仅在市场销售天际线(四门房车)型号。由于外形平庸,市场反映也不好。(不过R30和R31在中国也能看到其踪影,看来产量还不算太少)当时,很多车迷认为GT-R车系的光辉就此完结了。
80年代初,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终于自日产宣布:日产汽车将在不久的将来恢复GT-R车系的生产。经过了16年的漫长岁月 ,终于在1989年8月21日推出了久违的第三代全新GT-R,厂方编号BNR32。被人翘首企盼的全新GT-R当然不能敷衍了事,而且日产也希望能在性能车上重振雄风。外形上,新车采用了R29延续下来的矩形头灯和四圆尾灯组合。造型也考虑到风阻而做的很流线。原厂空气动力学套件做的美观又极其实用。R32选用了全新的直列六缸双涡轮增压引擎,也就是一代名机RB26DETT,及独特的扭力可分式的电控四轮驱动的底盘。最大马力为日本规制上限的280匹。搭载5前速手排档,0-100KM/H加速成绩为5.1秒。新车上市以后,市场反映几近疯狂,销售成绩达到创纪录的四万三千余辆。相信看过日本漫画“头文字D”的车迷能够了解到当夜婴中里驾驶着BNR32出现在秋名山路时,观众们羡慕的眼光以及无数称赞的话语就证明了这款新时代GT-R的威信所在。
在BNR32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后,日产汽车在六年之后,于1995年3月推出了第四代GT-R,编号BNR33。依然采用原来用于BNR32车型上的RB26DETT直列六缸双涡轮增压引擎,经过全新调校后的RB26马力虽然略微调小为276匹,但出力更加迅速。外观方面和BNR32相比改动并不大。但是,不知是不是日产被BNR32的巨大成功冲昏了头脑,在BNR33的身上竟然出现了GT-R车系中少见的大败笔,就是BNR33竟然选用同厂豪华房车“公爵”的底盘!一款视操控性能为生命的竞速车竟然采用房车底盘,其操控性能可想而知。就算引擎再怎么有潜力,都会被被底盘的先天不足所抵消。所以,BNR33在市场上遭到了巨大的失败,销量锐减为16000余辆。日产御用改装厂NISMO也坦言,这款车的底盘令我们在RB26引擎上的努力付之一炬。
痛定思痛,日产在经历了BNR33的失败以后,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人会在GT-R上寻找舒适性的。他们需要的是狠辣的外形,敏捷的加速,凌厉的操控。
日产的工程师们K着这个信念,终于在1998年的5月,开发出了GT-R车系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型号——BNR34!从外形上看,日产已经彻底走出了R33失败的阴影,新车的造型异常狠辣。车头巨大的进气隔栅以及变形的晶钻氙气头灯,19英寸六辐式轮毂以及露出的金色BREMBO刹车卡钳配巨型通风钻孔刹车盘,比三菱LANCER EVO系列还要醒目的大型尾部定风翼,以及改良为高光照明的外大内小的四圆尾灯组合都在透露一个同样的信息——东瀛战神又回来了!操控方面,日产设计师在BNR33上得到的教训使他们制造BNR34时格外重视****控性。除继续沿用可依轮胎附着程度而自动分配扭力的电控四轮驱动底盘外,还引入了主动式四轮转向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在前轮做大幅度转向动作时,后轮依前轮转向角度的大小也进行相应的转向,其结果就是可以以更锐利的角度进行转弯。动力方面,日产提供了三款可供选择的发动机,这三款NEO STRAIGHT 6缸引擎,同样都配置着著名的「NICS」(进气歧管两段可变长度系统)以及「NVCS」 (气门正时可变机构), 籍此使引擎在各转速域均能有完美的表现。先从起步型的2L自然进气引擎(RB20DE)说起,利用电脑控制出极佳的油气混合比,并且搭配凹顶的活塞设计,使混合气进入汽缸时形成特殊的涡流……藉此达成层状燃烧、提高燃烧效益,达成稀薄燃烧的目的,引擎的最大输出为150ps/6400rpm,19.0kgm/4400rpm,拜稀薄燃烧所赐,油耗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而2.5L自然进气引擎(RB25DE),则可发挥出最大输出200ps/6000rpm,26.0kgm/4000pm,这颗引擎强调的则是「LEV」(Low Emission Vehicle)的诉求,低排放废气、低污染,新开发的触媒转化器可有效抑制废气排放,使CO、HC、NOx的排出值比现行日本的废气排放限制再低10%左右。身为日产最顶尖的跑车,动力表现自是不俗!重头戏2.5L涡轮增压引擎(RB25DET),这是Skyline R34所搭载最强悍的心脏,最大输出达到280ps/6400rpm,35.0kgm/3200rpm!这样的数据远胜于R33的输出。而搭载在GT-R R34上的引擎则依然是日产的看家法宝直列六缸双涡轮增压(RB26DETT),籍2.6L排气量加双涡轮增压,最大出力:280ps/6800rpm 最大扭力:40.0kgm/4400rpm。为什么要叫看家法宝呢?就是它在改装方面似乎拥有无限潜力。 从1969年开始在赛事中,GT-R一向是以无敌的姿态出现在赛场上,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不过,近年来GT-R的几大缺陷也渐渐暴露了出来: 1.车重问题:这个问题一向是困扰日产改装厂商以及赛手们的最大问题。GT-R的车重和其最大竞争对手丰田的SUPRA以及本田的NSX相比,分别重了100余公斤和130余公斤。在赛车厂上,1公斤的轻量化都关乎着胜败,可以想象,GT-R背着多大的包袱在和对手较量。由于车身超重,对于油耗,马力消耗,弯道操控,以及刹车系统的损耗都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若不是借助表现稳定的发动机以及操控性能极佳的底盘,GT-R的荣光可能已然不再。所以,车重是近年来GT-R的胜利优势越来越微弱的关键原因。 2.风阻问题:其实严格来说GT-R和SUPRA、NSX并不能算是同级对手。因为后者为独立开发的车型,而GT-R则是依托于SKYLINE车系的性能版本。而日产的专属性能车款300ZX由于和BNR33相同的底盘问题而成了扶不起的阿斗,日产只能以GT-R迎战。这就造成了GT-R以房车外形迎战赛车风阻的尴尬局面。而附属车款又不能改变外形,所以风阻问题是GT-R面临的第二大问题。 3.排放问题:2003年起,日本将实行新的排放规制,对于大排量高功率引擎的排放问题做了特别的规定。其结果是现行的日系性能车种如GT-R,SUPRA,NSX,300ZX,GTO等都会因为通不过测试而面临停产的恶运。日产汽车不想再一次让全世界的性能迷再一次失去GT-R,也希望GT-R能够摆脱上述几重枷锁的束缚。彻底成为无懈可击的“东瀛最速神话”。
终于,日产有了大举动,2001年夏,日产发表了全新的SKYLINE,厂方编号为V35,发动机采用全新研发的VQ35DETT引擎。可是这辆新车却令全世界翘首企盼新一代GT-R的车迷感到困惑不解。车身形状绝不像性能车,过高的车高以及过长的轴距令新车没有什么高超的运动性可言,作为房车倒算是一部好车。最为重要的一点是GT-R车系的灵魂——矩形头灯和四圆尾灯组合在新车型上消失得无影无踪。车迷们愤怒了,认为这是日产自BNR33以来的第二次迷失,所犯的是不可接受的错误。2001年的夏天对于GT-R的车迷来说特别燥热,而日产也在不断的推出各种R34 GT-R的限定版本,营造出绝版收藏的态度。
2001年日本东京车展日产汽车展台。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由此传出:GT-R正式脱离SKYLINE车系,成为一个独立的车系。而日产展台上展示的正是R34 GT-R的正统接班人R35 CONCEPT。从新款SKYLINE推出时车迷的黯然神伤,到R35 CONCPET发表时的欣喜若狂,GT-R的发展在牵动着多少人的心~~~~~~ 没有错!刚劲的车身,简洁的线条,逼人的气势还有那熟悉亲切的四圆灯组再加上那方向盘上证明血统的铭牌,GT-R回来了!从此以后,GT-R再也不用忍受SKYLINE的羁绊,可以自主开发属于自己的低风阻车身线条,采用轻量化材料车身,灵活敏捷的底盘。还有已经经过证实的即将搭载于R35的全新7速手排挡。有的车迷认为新车造型过于圆润而失去了战神应有的威严,但前边已经提过,刚劲的车身造型已经为GT-R带来了太大的负担,这也是GT-R冲破SKYLINE羁绊的最明显的改变。
Ⅲ 介绍一下Skyline的历史,谢谢
GT-R 一代 1969年2月左右
1969年至1972年间创下50场不败记录,因此成为性能车迷心目中的战神。
车型编号 PGC10 & KPGC10 (双门版本)
引擎 1989CC 直列式6缸DOHC自然吸气引擎
最大马力 160匹
最大扭力 180N.m
驱动系统 FR
GT-R 二代 1973年1月推出
外型采用以往的造型,前后四圆灯设计,但由于车体大幅增大,而动力单元基本没变。造成马力重量比数值的不佳,而这也成为其在赛道上失利的主要原因。加之石油危机,性能车种需求量下滑,因此而停产。
车型编号 KPGC110
引擎 S20 2.0L引擎 (与一代GT-R相同)
驱动系统 FR
GT-R 三代 1989年8月推出
继承了日产著名赛车系列SKYLINE血统,配合最新技术,夺得"无敌战神"及"公路之王"的美誉,因此R32是GT-R系列车中性能取向最纯粹的版本。头文字D中中里毅便是驾驶
车型编号 BNR32
引擎 RB26DETT 2568cc twinturbo
最大马力 280匹(日本马力上限)
最大扭矩 360N.m
驱动系统 4WD
GT-R32的动力搭配令当时可以说无人能敌,也因此在赛道重新回到了王者地位。如在日本29场连胜。43934的销售量对于一款纯粹性能趋向的日系跑车而言确实是不错的表现,三代也是GTR系列车型中卖得最到的一代车型。
GTR 四代 1995年1月推出
车型编号 BNR33
引擎 RB26DETT 2568cc twinturbo
最大马力 280匹(日本马力上限)
最大扭矩 375N.m(扭力较旧款提升15N.m)
驱动系统 4WD
GT-R33在各方面都有所进步,但在整体战斗力方面,其实并不如上代GT-R32来的优秀。较为有说服力的说法是四代GTR出于市场销售的表现而作了妥协与折中。
GTR 五代 1999年1月推出
车型编号 BNR34
引擎 RB26DETT 2568cc twinturbo
最大马力 280匹(日本马力上限)
最大扭矩 400N.m(扭力较旧款提升25N.m)
驱动系统 4WD
目前这系例的最新版本,在性能方面做了诸多的修改,让Nissan Skyline GT-R名声更甚,也是性能车迷梦寐以求的超爽型跑车之一。目前已停产。
预计在2009年推出全新GT-R35,将GT-R从SKYLINE车系中独立出来
Ⅳ 中国有开房车旅游的吗
当然有啦。这两年中国的房车产业已经开始快速发展了,房车保有量相对几年前翻了十几倍,现在中国的房车企业像欣新房车之类的,既做销售也做旅游,规模已经非常大了。感觉再过两年中国开房车旅游的人就开始变得普遍了。
Ⅳ 世界领土最大的几个国家是哪些
按照陆地面积计算的世界最大的10个国家依次是: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阿根廷,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
Ⅵ 房车公众号元旦系列怎么写
而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元旦日旅游。其中,房车游是最具新意的一种出游庆祝方式。
2020新年 元旦 房车露营旅游自驾游
“行在路上,乐在其中。”房车游把“旅游”和“生活”相结合起来,是一种以房车为载体的新型旅游方式。
“车子外面是世界,车子里面是自家。"把家安在轮子上,体现的是一种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旅游者不用被旅行社指挥得团团转,在什么地方吃饭、天黑前在哪安营扎寨,全凭自己的兴趣所至。
2020新年 元旦 房车露营旅游自驾游
随着2020年元旦将至,很多用户便通过【滴房车】成功约车、用车,实现了节日房车出游的心愿与计划。
当然,今年元旦的乐趣可不仅仅局限于房车旅游。欣新房车携手滴房车,精心打造了7天的主题狂欢盛宴——
Ⅶ 行走美国——Colorado
前往落基山毕业旅行,是我和欧君子之约的一部分。这里面也有我的小私心,先前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踏足世界四大山脉。2017年的西藏之旅,让我迈出了第一步,从拉萨自驾到阿里,夜宿珠峰大本营,海拔最高升至6k米以上,一路上精彩至极。此次有机会到北美,自然想登上雄伟的落基山,一览美洲绝美的自然景观。好在欧也是同道中人,一拍即合。
在路上,我经常感到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每次旅行都乐在其中,而后又回味无穷。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同行人合拍:目标一致,不拘小节,不怕吃苦,有一颗大心脏,能适应旅程中各种变化和意外情况。是所谓同道中人也。毕竟出来玩,感受到乐趣才是目的,其他的都可以让路,这条感受可以用《七个习惯》中的‘’以终为始‘’来解释。欧自然是同道中人,我们虽无长途同游经历,但我能判断出他是一个目标明确,亦能随遇而安之人。
所谓好事多磨,由于送机的朋友迟到了,我们没赶上早班飞机,没想到第一个考验来得如此之快。沮丧之余,我们迅速调整心态,这是旅行中应有的状态。
科罗拉多州是美国西部的一州,位于落基山脉东侧,也是美国海拔最高的一州。与传统中的西部—大片荒漠、戈壁滩、牛仔文化不同,科州的自然景观丰富,境内有许多国家公园及保护区,拥有崇山峻岭、巨大沙丘、深邃峡谷、高山密林等等截然不同的地理景致。
之前行程只是一个大概轮廓,我借此机会,花费两个多小时,完成了详细的Colorado行程攻略,细化到每天去几个地点、每个时间段做什么、不同地点间的车程,而且根据不同景点的特点和观赏时间,选用最佳路线。毕竟时间由6天压缩到了5天,为了不影响既定计划,路上必须紧锣密鼓,不容耽搁。
以首府丹佛为起点,本次环游自驾将途经科泉市、大沙丘国家公园、从独立山口穿过4000多米的阿尔伯特峰抵达阿斯本,至温泉乡格林伍德斯普林斯、冬季滑雪胜地范尔、落基山国家公园、柯林斯堡,最后回到丹佛。
有了前车之鉴,第二天早上,直接Uber。不想,好事继续多磨,飞机延误四个多小时,赶到丹佛时,已然是中午了。
做为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因位于海拔一英里高,又有“一英里高城”(The Mile High City)的称呼。除了拥有落基山脉美景相伴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城内拥有许多公园、艺术中心和街区,整个城市的氛围轻松、活泼又优雅,是展开科罗拉多自驾行、认识美国中西部另一面的绝佳起点。丹佛的啤酒颇有名气,但与自驾的我基本无缘了。
路上跟欧商议,我们均认同略过城市景点,直奔自然主题。所以,原先规划好的丹佛艺术博物馆、科罗拉多艺术大厦,暂时无缘了。
在租租车订了一个七座SUV,下飞机去Avis取了车,是一辆雪佛莱Traverse,威武霸气。
第一次在国外驾驶,还有点小兴奋。
樱桃溪购物中心(Cherry Creek Shopping Center)位于丹佛十六商业街东南4英里,由数个知名购物商城如梅西百货(Macy’s)、诺德斯特姆百货公司(Nordstrom)等串连成大型购物商圈。
我们先去樱桃溪购物中心吃了希腊午餐,而后为了买户外手表,辗转几个地方。最后在一专业连锁户外店Rein,买到了顶级户外品牌Garmin。美国的户外店琳琅满目,装饰搭配户外效果,令人欣喜。店里有一售货员小哥,竟然是因为喜欢丹佛的山景,从华盛顿特意搬到了丹佛。可以看出户外活动在美国的流行程度,俨然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天色已经不早了,两个大男孩,各配一个户外玩具,随即上路。
(一)
科泉市(Colorado Springs)位于丹佛南方,清净的空气使得科泉市曾拿下美国最健康城市的头衔,美国国家奥林匹克训练中心就位于此地,足见这里的生活质量。也因此,这里是深受美国人喜爱的度假胜地。
抵达科泉市派克峰时,景区已经关门,我们旋即赶往罗德莫尔七瀑布。不料赶到时,也已经临近日落,而且天已经下起了小雨。没想到这里竟是一个美丽又安静的小镇。我们冒着小雨,穿过了一个酒店,最后还是没能赶到七瀑布。遗憾之余,也有意外的惊喜,这家酒店档次较高,应该是一个高端度假酒店,内部有一个湖,映着日落斜阳,独具美感。
今天的亮点当属晚餐了。从酒店出来,有一个颇有品味的餐厅。在欧的建议下,我们点了最贵的菜品——牛排。其味道的确没让我们失望,尤其是配菜菠菜,相当惊艳,厨师做成了菠菜泥,入口香滑,口味绝佳。
临走前有一个小插曲,来时服务员告知可以免费停车,不料走时我们还是支付了费用。本着对信用社会的信任,我们上前与服务小哥沟通,小哥一脸疑问,虽无法解释,也没做过多辩解,自掏腰包给我们退还了费用。不得不说,小哥掏钱的姿势还是很帅的。
享用完美食,收好dollar,我们满足地赶往订好的downtown酒店,准备迎接明日行程。
(二)
第二天一早赶往众神花园(Garden of the Gods)。
众神花园,实际上与神或神话都没关系。1859年,两位测量员在丹佛附近,探索建立一座科罗拉多小镇。当他们发现一片砂岩地层时,一人提议将其作为啤酒之都,另一人应声附和道,‘’啤酒花园,众神驻足之地‘’。自此以后,此地便得名‘’众神花园‘’。想来颇有几分荒谬。
名称虽略显浮夸,景色倒是实实在在的。独特的红色砂岩地貌,形成了千奇百怪的岩石景观。花园有镇园双宝:状似两只骆驼的骆驼之吻(Kissing Camels),与有如巨人头颅重达700吨的平衡石(Balanced Rock)。花园内有许多巨岩可以进行攀岩活动,可称得上是攀岩爱好者天堂。1971年,它被指定为国家自然地标。由于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每年吸引了超过200万人次,使其成为城市中访问量最大的公园。
美国公园的服务设施完善,游客中心有关于景点的详细介绍。我们在观赏一圈后,向着景区进发。
景区不算小,考虑到时间关系,我们浅尝辄止,沿着核心景区转了个小圈。沿途的确看到不少攀岩者,有的高度令人心惊胆颤。
时至正午,我们告别众神花园,赶往花园后方的派克峰。
派克峰 (Pikes Peak) 海拔 4,302 米,坐落在落基山脉,是美国最知名的峰顶之一。它被列为美国国家历史地标,曾经是尤特印第安人的家园,还曾是更早期的克洛维斯文化发源地。(根据派克峰官方网站介绍,克洛维斯文化由最后一个冰河时期登上大陆的早期人群创建)
沿着蜿蜒的山路,我们驱车冲向云霄。沿途散落着不少观景点,它们或为湖泊,或为丛林,或为仰望山峰的最佳取景点。由于后面行程美景众多,我们不采路边野花,直奔峰顶。午后的日光,将天空照射得透亮,借云层展现出壮硕的身影,到达车内时,仍带着几分温热。
停车场离峰顶仍有一段距离,旅客必须搭载摆渡车前往。此地海拔已甚高,视野开阔,我们决定先就地把玩一番。
峰顶坐落着一座大房子,里面可以购物、用餐。我们品尝了山顶的美食,各自买了一些物件。推门出去,四周的美景扑面而来。
高海拔的低温,哪怕是夏日的光照也抵挡不过。正所谓,高处不胜寒,这像极了人间的状态,或者说,人间不过是大自然的一种表现形式,自然也要遵循天道。
越到高处,天气的变化越是诡谲。我们在山顶闲逛之时,空中已是阴云汇聚,颇有几分山雨欲来之势。云层渐低,不时变换出高大的形象,直落大地时,像是在有意展示无边的能量,忘记了带一点温柔。我们就在这天地一体中,兜兜转转,四处张望。
人类既然已踏足山顶,便绝不会忘了留下痕迹,只是这派克峰上的痕迹有点夸张。四千多米的海拔之上,竟然有条铁轨横亘其上,名曰‘The Cog Railway’。我们不由感叹,当年建造这条铁轨,该是耗费了惊人的智慧和资源。
然而,这条铁轨已运行126年之久,目前已停运维修。据官博介绍,火车和铁轨需同步更换,耗资巨大,难度极高,预计将于2021年重新开放。我们此行,也算欣赏到了初代铁轨的容貌。
下午三时许,我们驱车下山,赶往今天最后一个目的地——大沙丘。
抵达时,已是傍晚六时许,虽比计划时间迟了四个小时,但此时温度和光线却是最舒适的。
大沙丘国家公园及保护区(Great Sand Dunes National Park and Preserve)位于科罗拉多州南部的阿拉莫萨(Alamosa)附近,面积为 78 平方公里,是北美洲最高的沙丘,最高的沙丘近 230 米高,且整体海拔在2500米以上。如此奇景,值得驻足一览。
沙丘是这里的主要看点,但其他景致,如草原、湿地、针叶树和白杨林、高山湖泊及苔原等多姿多彩的风景,同样是大自然爱好者的游乐场。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仅在近处嬉戏把玩一番。周围游客多是家庭出游,带孩子来这里亲近自然,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离开大沙丘时,夜幕已降临。距下一站阿斯本还有3小时车程,沿途皆为山峰树林,无歇脚之地,手机信号时有时无。
从大沙丘出发,首先要经过一段小道,才能进入主道公路。车驶入小道不久,突现雷鸣电闪,引得我二人心悸之余,连声惊叹。环顾四周,一片漆黑。眼前可见,仅有我们一辆车穿梭其中,仿佛置身于苍茫的宇宙间,尽显人类的渺小。此刻心中难免生出孤独和无助感,这种感受又不可言说,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
这场惊心动魄的夜幕大戏持续上演,坐在副驾的欧拿出手机,努力记录下一束电光火花。彼时场景,如梦如幻。我们戏谑像是在观赏一场360度环绕影院,演出者是造物者。
行至此刻,我们的行程也达到一个高潮点,就像一部文学作品一样,只不过情节起伏不由我们掌控,作者也绝不仅是我二人。欧后来梦中回想起此景,醒来作诗一首:
‘’
从野外
活着回到文明世界
酣然睡了一夜
转醒过来
这一路
都如梦
真好
我不曾伤害了什么动物
也所幸没有成为熊的晚宴
就这么接近
而后不见
大梦无边
如露亦如电。
‘’
最后两句,很好得诠释了我们当时的心境。
人孤独久了,会害怕。我们行到主道后,开始加快速度,想尽快驶出这片黑暗无人区域。驶出时才终于恢复了安全感。
由于着急赶路,又借着美国优越的驾驶条件(路好且无摄像头),我便肆无忌惮一路超速。直到后面紧跟的一车,突然亮起警灯,我才回过神来,没有摄像头,不代表没有监管,美国的警察随时可能出现。我有点慌神,之前了解到美国超速罚款甚多,几千块下不来。欧告诉我赶紧停车,且不要下车,因为美国警察可以随时拔枪。我们待在车内,一位年轻的警官走过来,面带微笑地告诉我们速度太快。原来他跟了我们很久了,发现我们一路超速,这才亮出身份。
在他询问时,我如实告知是第一次来美国,第一次在美国自驾,缺少经验和意识。希望在承认错误的同时,能赚得一点同情分。没想到小哥很是宽容,仅给了我口头警告,还赐了我一张名片,让我遇到问题联系他。感觉我们运气好极了。首次在美自驾,便被警察逮到,而且免于罚款,这经历也算得上独特了。
重新上路,我再也没有超速,由此思考了一下不同体制下的监管,各有优劣。美国注重民众隐私权,不设置摄像头,由警察严格执法,亦能起到很好的警示效果。这方面与国内迥异,孰优孰劣,就不展开阐述了。
行至崇山峻岭中时,我已十分疲惫。由于欧没办理驾照,我一人当天已驾驶八小时以上,路上又无歇脚点,停车还担心被熊大叼走,只能死撑硬上。欧也看出来我的疲态,况且身体是诚实的,车行驶得有点飘,相信给欧增加了几分恐惧。于是乎,欧尽力陪我尬聊,后来都记不起聊了什么,反正是尬……终于,驶入了有人的小镇,我先在路边停车迷糊了二十分钟,而后上路,最终抵达预定的酒店。
两人入住后,已疲惫至极,话不多说,直接入睡。这一天,最为丰富,也最为辛苦,给我们整段旅程下了一个精彩的注脚。
(三)
第二天醒来,看到仪表盘提示更换机油,我们先在小镇找了一圈修车店,才发现美国人民工作生活太过平衡,周末拒不提供服务。跟租车公司咨询后,确认不影响驾驶安全,这才安然上路。
褐铃山号称科州最高颜值代表。我们计划去那里骑马,行走于山水画间。不料抵达后发现,马匹有限,需要提前若干天预定,顿觉有点扫兴。不过既然来了,岂可辜负了美景,于是乎我们决定徒步观赏。
为了保护褐铃山的自然环境,夏秋两季进入褐铃山地区需要将车辆停在阿斯本高地(Aspen Highlands)的停车场,搭乘由Roaring Fork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RFTA) 公司运营的摆渡车进入。没想到停车场也是一个休闲度假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得不感叹,美国人民度假的基础设施太优越了,远超国内的农家乐水平。我们在等车之余,小逛了一番,吃了一家墨西哥餐厅,满足地前往景区。
山里景色果然颜值出众,在这里能感受静谧湖泊、绮丽花海、巍峨峻山和蜿蜒山道之美。美国的风景画,与国内在气质上有所不同,个人感觉美国的更加温婉,国内则复杂多变。无上下之分,都是美景。
相比昨天,今日徒步观赏美景,简直放松之极。我们离开时,已经下午三时许。
考虑到时间问题,路上跟欧商量,我们放弃了格林伍德斯普林斯 Glenwood Springs的温泉spa,和格林伍德山洞冒险乐园,花更多时间去感受自然风景。
抵达范尔Vail时,已是傍晚六时许。
范尔小镇是个惊喜,我们慕名前来参加音乐节,不料时间没赶巧。步入小镇街道才发现,这里像是一座现代版的世外桃源。
这是一座下沉式小镇,地方不大,却别有洞天。这里有高端度假酒店、医院、学校、音乐厅、酒吧街、各类文化风情的小店等。这里是美国音乐节圣地,也是滑雪圣地。徜徉其中,内心十分惬意,周围人群亦是满脸祥和,我们能感受到当地居民的幸福感。在中心一处广场,一群大人小孩儿在一起踢足球,一片欢声笑语。我二人感叹,晚生能于此地休养足矣。
出于对小镇的钟情,我们在礼品店各买了一些纪念品。晚上,我们在楼下酒吧饱餐一顿,当天不用开车,难得喝杯啤酒,快哉快哉。
(四)
蜿蜒的埃文斯山风景山道 (Mount Evans Scenic Byway),是北美最高的私家车行驶公路,这条公路自海拔2652米一路攀拔至海拔4350米的埃文斯山顶,沿途风景壮丽,每个转弯都可欣赏白雪皑皑的群山风貌,运气好的话更能看见大角羊和高山山羊。
我们抵达山脚下时,已是中午时分。在分岔路口,有一个二层的餐厅,伫立在湖边,显得格外别致。二人一拍即合,决定用完午餐再赶路。
进屋后,发现店里空间不小,里外各有一个用餐区,中间还有一大片纪念品区。屋里人群熙熙攘攘,彰显着这座山的人气。我们冲着吧台方向,找了一处靠窗位置入座。服务员大妈走过来,祝贺我们占到了最佳位置。我们各点了一份汉堡套餐,没想到味道竟然十分不错。大妈还跟我们闲聊,热心地给我们指路,我们愉快地付了一笔小费。
上山的路只有一条,双车道,不算宽阔。我们一路驱车向上,不断感受着因海拔攀升带来的耳膜压力。路上走走停停,只为饱览不同角度的美景。
此程我们运气一直不错,沿途见到了山上的土著,除了羊,还有别的…
不愧是北美最高的公路,行至山顶时,风起云涌,景象已十分壮阔。
山顶上,除了自然美景,还有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除了山石林立,还有水天一色的婉约。
下山时已近两点,我们直奔格兰德湖(Grand Lake)。两个多小时的路程,是我们二人聊得最起兴的一段了。谈人生,谈理想,谈有限的人生阅历,欧时不时来一段小曲儿助兴。两个男人,一辆大车,五天行程,一路畅聊,共同话题不可谓不多。人生苦短,孤独是常态,能得好友如欧足矣。我与欧的友谊,用君子之交淡如水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格兰德湖位于落基山脚下,算得上是较大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在蓝天的映衬下,波光潋滟。
美国人民的生活,的确令人羡慕。一到周末,经常能看到一家人开着房车或皮卡,后面拉着一船,到山里露营,在湖中冲浪。多么健康又丰富的生活状态。
时间过得太快,又至傍晚时分,我们沿着34号公路,驱车直上落基山脉。落基山国家公园东段的34号公路,又称山岭路(Trail Ridge Road),是全美境内海拔最高的连续铺面柏油公路,也是落基山国家公园最代表性的路段。我们沿途欣赏到了横贯落基山国家公园,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的壮阔景观,也见到了代表性的野生动物。落基山无疑是雄伟的,不愧是世界四大山脉,只是相比喜马拉雅山脉,仍少了几分野性。
原计划徒步赏日落,无奈时间不够,我们翻过山时,已是日落时分。旅行中,必须有容纳不完美的心态,方得始终。
出了落基山公园,不远处就是埃斯特斯帕克(Estes Park),这座繁华小镇吃喝玩乐,应有尽有。访抵至此,我们小住一晚,欧带我吃了一顿印度餐,味道不错。既然到了心心念的落基山脉,我们又买了一些纪念品。回酒店后,在附近小转了片刻,本打算回去休息,结果我二人一时兴起,又驱车夜入落基山,想看一下夜晚的景色。进入公园还是很顺利的,只不过愈往里去,我们愈是觉得毛骨悚然,几公里后,互相找了个台阶,便打道回府。
第二天一早,我们决定不看日出,但必须进山徒步。作为本次旅行的最后一程,也算是完美的结尾了。
我们选定在Bear Lake Trail Head徒步。这是一片很大的区域,停车后直接入园,首先经过一个湖,而后径直向上,直到雪山顶。我们敞开步子,一路寻找山上动物,不时碰到其他驴友,也会寒暄几句。走近以后才发现,落基山内部的景色清秀怡人,与昨天从外部俯视的感觉大不同,瞬间感觉此山年轻了许多。
时间关系,我们未抵达雪山便折返。离开落基山时,已是正午,回程航班是下午六点多的,我们这才意识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