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舍房车拉力赛
㈠ 爱丽舍的发展历程
回味雪铁龙百年造车工艺,也真正体会到了全新爱丽舍集智慧精粹的大成:开创“适用生活”造车理念的2CV、拥有“冠军性能”和可,靠品,质的ZX、以“可,靠品,质、使用经济性和安全性”赢得了六十万家庭的经典爱丽舍,对全新爱丽舍的影,响深远。
1991年,雪铁龙ZX面世,在37项全,球最,严苛的国际汽车拉力赛中勇摘桂,冠,充分验证了自身冠,军级的稳定,性能与可,靠品,质。截至目前,ZX平台所研发的系列车型累计销量达350万辆,其对汽车性能的推,崇也赋予了全新爱丽舍一往无前的冠,军品,质。
1992年,东风雪铁龙成立,将雪铁龙这一传奇品牌正式引入中国,其投放的第一款产品便是以中国名字“富康”命名的雪铁龙ZX。富康的到来,开启了中国“轿车进入家庭”的时代,同时作为中国首辆与全球同步的车型,富康第一次让国人领略到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汽车技术,铸造了属于中国汽车行业的第一代荣耀。富康累计销量高达50万辆,成为国内车坛经典的“老三样”之一,同时也为随后诞生的全新爱丽舍奠定了坚实的品质根基。
2002年,作为一种延续,以富康为原型加入中国本土元素打造的经典爱丽舍应运而生,在经典爱丽舍投放市场后,很快就出现了一车难求的火爆场面,并成为家轿市场的风向标。你能想象,一辆轿车在23个小时内成功穿越“死亡之海”罗布泊,开创越野神话吗?你能想象,一辆轿车与参加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简称CRC)的专业战车并驾齐驱,在艰险的川藏公路和西岭雪山盘山公路上,一路狂飙吗?你能相信,一辆轿车仅用一箱油和一瓶气就能行驶2075公里,创造出每公里燃料成本只有0.179的节油神话么?创造这些神话的,正是经典爱丽舍。
针对中国市场设计的三厢车,它扩充了雪铁龙公司在中国中低档级别车型。在法国雪铁龙公司的2002年年度报告中是这样提到经典爱丽舍的:2002年,雪铁龙品牌在中国有了很强劲的提高。销售总量是8.5万辆,比2001年提高60%。增长主要得益于新生产的经典爱丽舍——针对中国市场设计的三厢车,它扩充了雪铁龙公司在中国中低档级别车型。经典爱丽舍从2002年6月上市之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一直在“新中求新”,在性能和舒适性方面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调整。
经典爱丽舍前脸设计比较大气,稳重踏实的风格受到了众多好评,这样被评价“外观还是一样简洁大气,走的是成熟稳重的路线,干脆利落,侧面低调有范儿,时尚不显张扬,稳重不失精致。整体空间宽敞充裕,储物空间实用,后备箱容积大,网友称“小爱内部空间还是比较宽敞滴,5人满座时,空间还非常宽裕。平常出门办事或者自驾游,在后备箱里装一些日常用品,再加几个行李箱完全没有问题。”方向盘指向清晰,转向精准;底盘坚实可靠,通过性高,高速稳定性不错;转弯弧度好;轮胎抓地力强;刹车反映灵敏;减震好,在不平坦路面行驶时,也能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经典爱丽舍轿车标准配置包括:电控双安全气囊并带副驾驶侧锁止机构、电控燃爆预张紧前安全带、智能化电子密码防盗系统、电控四通道ABS、可变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六扬声器高级CD音响、车内可调整角度双光前大灯。经典爱丽舍轿车采用萨拉毕加索轿车的底盘平台并根据中国的道路状况和用户使用习惯进行了优化设计。
在2009年2月,东风雪铁龙发布了经典爱丽舍两厢车型。经典爱丽舍两厢在外观上继承了雪铁龙家族经典的“双人字型齿轮”标识,流畅的线条优雅地勾勒出U型前脸的大气和现代感,车身中部保持一贯简洁明快的风格,接着在尾部轻轻一顿,整车造型风格更为饱满稳重。内饰方面,经典爱丽舍两厢采用简约舒适风格,浅色调的布局在视觉上呈现出干净和爽朗的感觉,并采用绿色环保材质,保证空气清新健康,令家人朋友都受益。经典爱丽舍两厢分享了爱丽舍平台成熟的技术,具有和热销的经典爱丽舍三厢一样可靠的品质:PSA集团欧洲同步、全球共用的1.6L16V发动机加速响应灵敏,60公里的等速油耗仅为5.0L,是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最佳伴侣。
雪铁龙独有的PSS后轮随动转向专利技术,带来的高超防甩尾、防侧滑本领和更具运动天赋的四轮独立悬挂系统,配合同样搭载在奥迪A6等高端车型上的BOSCH8.1版本的ABS+EBD系统,确保经典爱丽舍两厢操控性能优良。承袭了经典爱丽舍系列车型承载式车身结构、全新外型、雪铁龙享誉全球的卓越底盘技术以及独有的后轮随动转向技术的经典爱丽舍CNG双燃料车,是国内第一家燃气供给系统采用原厂流水线一体化设计制造非线外改装的CNG双燃料车,[5]设计和制造要求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工艺规范比较严格,更主要的是完善了天然气与原发动机的匹配问题,提高了整车的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
2013年,雪铁龙整合全球优势资源,打造全球战略车型,“全球新一代欧系中级车”全新爱丽舍耀世登场。如果说全新爱丽舍是对经典爱丽舍的致敬,那么这次致敬可谓是脱胎换骨后的全新蜕变。全新爱丽舍自诞生之时便承载着全球860万用户的认可与期望,它完美继承了511万2CV“适用生活”的造车理念、350万ZX的“冠军性能”与可靠品质,并将两者完美融合,是融汇雪铁龙百年造车精髓对于经典车型的全新演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㈡ 耐磨轮胎有哪些品牌什么轮胎耐磨
普利司通、倍耐力轮胎品牌都是比较耐磨耐用的,但这也使得其静音性一般。当然,这是就总体而言,每个品牌都有多个系列,有的主打耐磨、有的主打静音。车主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选择。
以普利司通的轮胎产品中较为耐磨的耐驰客为例,耐驰客的特点是经济、耐用、操控性能较好,它采用了无规变节距设计,可以有效减弱行驶中的震动,提升异常磨耗的性能,使得轮胎磨损更为均匀,更为耐磨耐用。而且它的轮胎胎质较硬,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耐磨性能有帮助。而且它主要是由高分子复合材料构成,可以有效防止因温度升高而加速橡胶老化的现象,使轮胎的使用寿命更长。
而倍耐力轮胎较为耐磨的轮胎型号是P7,该款轮胎的定位是运动型轮胎,具有很不错的静音舒适性、耐磨和节油的性能,也可以说是一款综合性能较好的轮胎。其胎面较硬,使得其耐磨性能表现佳,而其胎侧较软,使得它在兼顾耐磨性能的同时具有舒适性能。而且结合特殊的胎面配方,让轮胎的耐磨性能进一步加强,同时还提高了轮胎的操控性能。
一般来说,舒适型轮胎会比运动型轮胎耐用,当然,轮胎的耐磨耐用性能不只是与轮胎本身所具有的性能有关,还与行驶路况、驾驶习惯等有关系。
全球最耐磨轮胎排名
1、普利司通
2、倍耐力
3、邓禄普
4、米其林
5、马牌
6、固特异
㈢ 东风雪铁龙的旗下车型
简介
东风雪铁龙现拥有6个系列轿车产品:塞纳、凯旋、C系列、新萨拉·毕加索、新爱丽舍、世嘉和富康系列,全面覆盖和满足了中国家庭以及公商务轿车市场的需求。从1992年引入中国生产销售,东风雪铁龙轿车始终保持与法国引进车型同步改进,并不断进行中国化道路及辅料使用环境的适配工作,在中国的累计销量已达到80万台。“创新、品位、舒适”是东风雪铁龙系列轿车的共同价值。东风雪铁龙遍布全国各主要城市的经销网点达到335家,其中4S网点204家。东风雪铁龙秉承“家一样的关怀”服务理念,长期致力于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产品、销售和服务。 汽车类型:紧凑型车
生产厂商:东风雪铁龙
价 格: 6.28-8.58 万元
外形尺寸(长/宽/高): 4071/1702/1425mm
排 量: 1360-1587 cc
原产地:欧洲
理论油耗: 5.9-7.0 升/百公里
自从中国的汽车走出“公车消费为主”的洪流之后,新车就成了汽车市场每年必不可少的焦点。但中国汽车市场上除了新车以外,还有一些长盛不衰、持续热销的车型,他们构成了当前中国车市的一股重要力量。进入中国将满17年、保有量累计达到50万的东风雪铁龙富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已停产。 赛纳优点:动力操控出色 赛纳缺点:车型较老
作为ZX系列的替代车型,赛纳近两年在世界拉力赛上的出色成绩,表现出在操控、运动能力方面的潜质、
已停产。
凯旋
凯旋作为东风雪铁龙第一部中级尺寸轿车,于2006年2月18日正式发布,它是中、法双方技术人员专门针对中国消费者所设计的产品。凯旋诞生在psa集团用来生产标致307以及雪铁龙c4的2号平台上,它的设计、研发都基于雪铁龙c4。
所谓“专门针对中国消费者所设计”,按照以前的理解就是两厢变三箱,但凯旋的尾部并不是硬生生的加个行李箱,而是经过了重新设计的。当设计人员利用加长轴距、增加第三厢等手段改变了c4轿车b柱往后的“形态”后,拥有更大车体尺寸、更宽敞车内空间以及更充裕行李箱容积的凯旋轿车诞生了,4802mm×1773mm×1512mm的长、宽、高以及2710mm的轴距让凯旋成为2号平台上迄今为止生产的尺寸最大的轿车。海豚般的车身线条饱满圆润,镀铬处理的饱满双人字标志向两边延伸,并和散热格栅融合在一起。随动转向双氙气大灯是凯旋一个值得夸耀的配置,转向时大灯可以随着方向盘角度的变化而转动,最大转动角度是15度,这种设计可以让你提前看到弯道内侧的情况,提高安全系数。 东风雪铁龙C2是中法技术人员耗时2年时间共同开发的一款5门紧凑型轿车,并在神龙公司一号平台的基础上研发,于2006年10月11日正式推出。这款新车是基于“小车大设计”研发理念设计的车型。c代表雪铁龙citroen它是整个雪铁龙品牌的传承,2则代表了这款5门车型在东风雪铁龙产品系列中的级别,是一款紧凑型轿车。
中国版的“c2”,与欧洲版的“c2”大不一样,欧洲版c2是3门掀背式,而中国版是5门两厢轿车。在外形尺寸上,中国版更长更宽,但欧洲版则略高(二者长/宽/高分别为:3878/1676/1438毫米和3660/1650/1461毫米)。发动机方面,中国版c2有两款汽油发动机,分别是76马力的1.4升和106马力的1.6升,而欧洲版则有多达6款发动机选择,其中5款汽油机,1款柴油机,功率从61马力到125马力不等。 萨拉毕加索首次亮相于1998年10月的巴黎国际车展上,是法国雪铁龙公司在1999年底正式推出的一款全新车型,是在雪铁龙一款叫“萨拉”(xsara)车的基础上开发的。它自诞生起,就在欧洲倍受宠爱,尤其是它的外表和内饰、小型mpv的内部空间。它以特有的、充满现代感的造型和良好的动力性深受私家车用户的欢迎。2000年投放欧洲市场,销量达到20多万辆,成为雪铁龙公司市场增长最快的车型品种。毕加索属于多功能混合型休闲轿车,在欧洲属于中产家庭的第三辆或第四辆。在2000年北京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毕加索也成为雪铁龙和神龙展台上最吸引人的品种。
萨拉毕加索在推出三年后,已经稳居欧洲同类车型销量冠军。它对智能化多功能轿车的定义,就是提供私人轿车用户“方便实用的满意之驾、温馨甜蜜的天伦之乐、周到得体的接待之举,舒适快捷的公务之行”。
萨拉毕加索充分发挥了法兰西文化的浪漫、时尚创新及细致周到的全新设计,它突破了传统汽车的设计框框,流畅的线条从车头到车尾一气呵成,有如一滴玲珑剔透的水珠,这个崭新的设计集中了四门轿车和单厢轿车最为优秀的成果,从而满足了人们一直在寻求的一种模块化、多用途、性能广泛的汽车,同时还兼备四门轿车的优良品质。 从巴黎的时装到法国的香水,法式的设计代表时尚潮流,法国的汽车工业设计也秉承这一时尚文化的理念。在欧洲,法国的轿车在外观造型上总是独树一帜,令人印象深刻。爱丽舍是一款外观漂亮个性十足,蕴含法国时尚的三厢轿车。整车前部的线条十分的柔和流畅,工艺纯正的水晶大灯具有鲜明的风格。
法语中“爱丽舍”是“天国乐园”的意思。法国的“心脏”爱丽舍宫从1873年第三共和国至今一直是法国的总统府,而今爱丽舍作为车名,处处洋溢着法兰西浪漫时尚气息。 2008年6月28日,国产雪铁龙C4在上海首次亮相,并将中文名定位“世嘉”。7月28日东风雪铁龙总经理穆懿夫正式揭开其神秘的价格面纱,最终售价为10.88-16.18万元。新车将于2008年9月2日正式上市销售。
从正面看,酷劲十足的黑色雾化晶钻前大灯能让你一眼辨识出其身份,甚至领会到设计师对未来车主群体的某种定义。侧面的三厢线条依然保留了ESCAPE太空舱的设计理念,短车尾造型过渡得紧凑而协调。全新的16英寸蒙勒戈轮辋动感十足,立体感强烈的8辐式设计似乎也曾隐约出现在某些豪华轿车上。更为出彩的是由后轮眉顶部延伸的上扬线条巧妙地利用光影将原本敦厚的尾箱侧围部分加以划分,视觉上显得即动感又非常平衡。
类似的精彩也出现在车尾,雕刻一般的两道线条由细及粗的将左右尾灯向上提升,犀利无比。圆润的灯体与刚毅线条再次巧妙地演绎动感与平衡!说到这儿,让我们想起那被喻为“唯美主义”代表的两厢世嘉,如果说利用黄金分割碰触人们的审美共鸣帮了忙,那刚才的平衡之美是否也延续了“世嘉密码”的DNA呢?细心观察之下就会像发现宝藏一般再次寻找出许多与“双人字”标识有关联的设计,甚至是驾驶舱内那个精致的三角形自动变速箱排挡头。而隐藏在尾灯顶端与C柱角窗末端间的线条将再次引申出新的“密码”!当然s,如果抛开那些阳春白雪的美学理论,在常人看来世嘉三厢增加的几分商务气质恐怕是很实在的吸引力。 2010年12月8日,东风雪铁龙C5 2011款在国内上市。
东风雪铁龙C5搭载的全新2.0L,2.3L和3.0LV6排量三款发动机发动机 2012年9月27日亮相巴黎车展。C4L是雪铁龙面向全球的战略车型,是C4家族全新的高端中级车。C4L配备由PSA集团和宝马联合开发的1.6THP(TurboHighPressure)涡轮增压发动机,并拥有完美车身比例(4620mmx1780mmx1498mm)和同级超长的2710mm轴距。
动力方面,雪铁龙C4L将提供三种排量的发动机供消费者选择,其中1.6升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16马力,1.8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39马力,而1.6T的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63马力。传动系统方面,将有5速手动、6速自动变速器。
外观方面,雪铁龙C4L在造型方面更加偏重年轻化的消费群体,车身线条以及比例追求动感和协调,设计元素借鉴了全新C4两厢版的造型特点。车身尺寸方面, 该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620/1780/1500mm,轴距达到了2710mm。
2012年年底将在中国市场上市,搭载1.6THP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的雪铁龙C4 L,反应快,耐力久,更先进,更可靠,低油耗,低排放
㈣ 一个“武汉伢”认识的雪铁龙
“嘀斯!!!” (的士!!!)
“你克哪哩啊?” (你去哪儿啊?)
“麻烦克武大。” (麻烦去武大。)
“克不鸟!我汉口抵嘀斯,怎嘛要回克交班鸟!” (去不了!我是汉口的的士,现在要回去交班了!)
与出租车师傅间类似这样的对白,想必能唤起不少武汉人那些年的回忆。有着贯穿式尾灯的墨绿色富康、象征小康家庭身份的黑色富康988、警察叔叔的富康巡逻车、总觉得比一般车加速更快的富康出租车……那些年,在武汉的大街小巷都看得到富康车的身影。而人字齿轮标和双飞燕尾标早就成为几乎每一个武汉车迷心中的图腾。雪铁龙也因此成为武汉这座城市的标志之一。
家喻户晓的“老三样”
早在海外版雪铁龙ZX车型上市前,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汽车公司前身)就已与雪铁龙接触过,同时提出希望将ZX车型引进国内投产的计划。1992年,在双方达成合作关系后,基于雪铁龙ZX打造的国产车型以CKD(全散件组装)的形式引入国内市场。
为契合当年“致富、奔小康”的目标,神龙汽车(DPCA)为它起了“富康”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其实,这个名字亦来源于雪铁龙ZX Volcane车型的音译。作为ZX系列的运动版车型,拥有更低矮车身和运动调校悬架的Volcane/富康也继承了家族中的“运动基因”。后拖曳臂式扭杆弹簧非独立悬架算是当时法系车的一项独门设计,由于采用特质的柔性衬套,其相互独立的后轮拥有随动转向功能,能一定程度抑制车辆转向不足,提升车辆极限。富康也因此成为一款以驾驶乐趣和底盘为卖点的车型。
雪铁龙 ZX Rally Raid '1991-92
当年法国本土ZX在拉力界的名声也赋予了富康在汽车运动领域基因。不过,与ZX Rally Raid那样通过超级改装征战巴黎-达喀尔拉力赛的“汽车怪兽”不同,国内的富康们更多是以近乎“素车”的方式参加拉力比赛。换上一套沙地胎,拆掉累赘的内饰……最后焊上防滚架,富康就能摸入当年国内的拉力赛场。
东风雪铁龙天欣车队的名号是许多武汉老车迷们的共同回忆。那些年的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中,搭载着1.4L发动机的红色富康战车曾是摄影师们镜头下的常客。当年的赫赫战功除了让许多驾驶“同款战车”的出租车司机引以为豪外,更在武汉掀起过一场法系改装车浪潮。甚至连神龙汽车官方都推出过安装着大包围的“原厂改装车”。
神龙·富康988
富康厢型版
富康皮卡版
此外,百变的富康也拥有着众多衍生车型:三厢版的富康988、加长VIP版988、爱丽舍、加长版爱丽舍、两厢版爱丽舍、箱型货车版富康、富康皮卡……2008年,老当益壮的它甚至与两代继任车型赛纳、C4/凯旋同堂销售过。
与许多武汉家庭一样,富康也是笔者家中的第一台车,而它一用就是十几年。若不是由于那4AT变速箱实在“久病难医”,这台充当过家中所有成员练手车的“功臣”,或许真能跟着我们走到现在。
那些年我们对富康车的印象大概可以这样概括:有驾驶乐趣且功能强大,空调能冒白烟、车外40度车内16度,整体皮实但小毛病也多。其实这也正是我们武汉人的普遍性格:“蛮有味”(有意思),“蛮野”(特别大大咧咧),“蛮经踹”(经得起挫折)但又“蛮裹筋”(事儿多)。
好看的“大富康”们
相信有不少人见过传言中的“大富康”。车尾写着风神-雪铁龙Xm的它,其实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桑蒂雅(Xantia)。由于名字有些难记,同时车漆颜色、楔形设计都与同年的富康相似,于是才有了坊间“大富康”的称呼。
雪铁龙Xantia
博通与兰博基尼Miura的宣传海报
与ZX/富康一样,同期诞生的桑蒂雅由博通(Bertone)操刀设计。这家成立于意大利都灵的设计公司曾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汽车设计公司,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工业设计公司之一,可它在国内的知名度却远不如宾尼法利纳(Pininfarina)、意大利设计公司(Italdesign)/乔治亚罗甚至吉亚(Ghia)设计公司。其实,在博通“笔下”诞生的知名车型数不胜数,例如:兰博基尼Miura、阿尔法·罗密欧Carabo、蓝旗亚Stratos Zero、兰博基尼Coutach、兰博基尼Diablo、Cizeta-Moroder V16T等经典跑车都曾是当年名车海报、挂历上的常客。这些“大作”也使得楔形设计风靡至今。
同样采用楔形设计的桑蒂雅拥有着矩形车灯、修长的车身线条、两厢半式的短车尾设计以及特殊的后雨刮器设计,都给一代人留下过印象深刻。这款中型车于1996年同样以CKD的形式被少量引入国内,同时被命名为Xm2.0。但与富康不同的是,它由惠州风神进行组装的。
从其Xm 2.0的名字不难看出,国内的桑蒂雅搭载的是代号XU10的2.0L自吸发动机,其最大输出功率97千瓦(132马力),峰值扭矩为180牛·米。不过桑蒂雅最大的卖点并非动力或设计,而是那套神奇的主动式液压气动悬架系统。这也是雪铁龙至今都引以为豪的专利。通过行车电脑控制,这套悬架可在紧急制动、突然加速以及急弯时让车身依旧保持良好姿态,同时还能大幅抑制通过大颠簸路面时的震动。此外,这套系统还能通过调节车身高度获得更好的通过性。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黑科技悬架在后期还集成了Activa主动防倾杆技术,这也使得它拥有媲美跑车的动态表现。1999年,搭载这套悬架系统的Xantia V6 Activa车型在麋鹿测试中创下85km/h的成绩,这一纪录保持至今。2008款的保时捷911 GT3 RS、2017款奥迪R8 V10 PLUS 和2017款的迈凯伦675LT都曾向这一纪录发起过挑战,不过都以失败告终。可见当年雪铁龙在底盘、悬架领域的造诣。
除Xm2.0外,当年国内还有一款为Xm3.0的车型,其实它才是正统的海外版雪铁龙Xm。悬浮式车顶、双C柱设计、集成在前翼子板上的后视镜等设计都非常超前。此外,除拥有与桑蒂雅一样的液压气动悬架系统外,这款行政级座驾在动力方面搭载了代号ES9的3.0升V6发动机。前卫的外观及内饰设计、独特的科技配置和有着“每日一箱油”之称的惊人油耗,让大家对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神车”印象深刻。
另外,由于当年国内对这两款车型修理技术落后,“大富康”在出现故障后很难被修复,本就不多的车主们更不愿意斥巨资、耗时间从海外购买零件进行维护。生不逢时的它们最终湮没在了历史长河中,不过桑蒂雅和Xm的后继者我们却并不陌生。
初见总统座驾
在Xm之后,雪铁龙推出了全新的行政级座驾——C6。作为雪铁龙的旗舰车型,它一反常规豪华轿车的外观如同UFO一般引人注目。至今笔者都记得第一次在武汉街头遇见它时的场景:黄昏下,一台造型前卫、车身如镜面般的大轿车在武汉街头与我擦肩而过,那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在路上遇见前保险杠上立着的旗杆,前后挂着黑色使馆牌照的车辆。初代C6成熟、庄严的气质更是让当时还是孩子的我倍感震撼。
除前卫的外观设计,C6车内的豪华氛围和配置基本也代表着那个时代同级车型的最高水准。Vitelli皮革包覆的内饰、抬头显示(HUD)、可调角度的中央显示屏、车道偏离预警、座椅震动预警、带有电动调节的后排座椅、每个座椅都配备的座椅加热功能、智能雨刷、蓝牙免提电话、JBL品牌低音扬声器、定速巡航系统、泊车辅助系统、带有转向功能的氙气大灯、速度感应式扰流板等多到数不清的配置。这些现在看来是豪华车必备的配置,却在C6身上“穿越”近15年的时光。
自2005年在日内瓦车展中正式亮相后,这款前卫的豪华轿车仅在短短两年内便获得了数不尽的国际奖项,前卫的外观、无框车门、高雅豪华内装、舒适的乘坐体验、丰富的电子化配置以及第三代主动液压悬架系统,都让它在国际市场上大受好评。甚至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都难以抗拒它在设计与技术等多方面的前卫,自掏腰包购买过两台初代C6。
但是,一向超前的造车理念对雪铁龙的发展真是好事吗?
过于超前并非好事
1998年,第一代雪铁龙Picasso正式在巴黎车展亮相。从萨拉毕加索(Xsara Picasso)的全名不难看出,它是基于同期赛纳(Xsara)打造的紧凑级MPV。这款为家庭用车打造的5门5座车型于2001年11月正式国产销售,由于其独特的蛋形设计,它也被许多人调侃为“单厢车”。这款拥有2760mm轴距的家用车根据家庭用车场景,为后排设计了3个靠背可调的独立座椅,同时完全平整的地台在当年也十分罕见。因为其独特的车身结构,萨拉毕加索拥有了媲美同期中型车的空间表现与超大的后备厢储物空间。此外,在2004款2.0L手动版车型上,毕加索推出全景天窗这项配置,这也使它成为首款配备这项配置的国产车型。不过,它的销量表现却并不可观。
虽然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萨拉毕加索仍是一款符合家用的好车,但也暴露了当年神龙汽车产品规划过于超前、雪铁龙缺少真正符合国内市场车型的问题。此外,较短的产品线和过于超前、小众的企业理念,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标致雪铁龙集团的“小厂”属性。急于“展现”自己家底的做法,除增高造车、研发成本外,也容易让消费者们产生困惑。这或许也是人们反感法系车诸多“反人类设计”的原因。
赛纳的故事
在富康及衍生车型经历十余年春秋后,Xsara赛纳接过了雪铁龙紧凑级主力的大旗。也是从那时开始,法国传奇车手塞巴斯蒂安·勒布曾驾驶着它的Xsara战车几乎包揽2002年-2006年间的WRC世界拉力锦标赛冠军。此外,科林·麦克雷、卡洛斯·塞恩斯这两位传奇车手也都曾驾驶着这款车型征战过WRC赛场。
塞巴斯蒂安·勒布的Xsara WRC赛车
曾掀起过国内“改装热”的赛纳
与富康一样,赛纳在赛场上的战绩也催生坊间对这款车型的改装热。性能出众的EW10 2.0自吸发动机也随着赛纳引入国产被誉为“神机”。此外,“2挡破百/9秒破百”的赛纳也成为当年诸多车迷茶余饭后的话题。
不过它在销量方面似乎并未如雪铁龙预期一样成功。早期的赛纳采用CKD形式引入,由于极低的国产化率和较高的定价,都使得这款紧凑级两厢车在早期的落地价格逼近20万元。即便赛纳性能出众,但当年真正为它买单的消费者却并不多。与更早引入国内市场的萨拉毕加索一样,在多重“水土不服”因素的影响下,只有两厢版的赛纳让神龙汽车在当年吃了大亏。
C4与凯旋的故事
为应对市场变化,雪铁龙在2004年日内瓦上推出C4 WRC概念车,意在通过这款拥有运动基因的全新车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注意。针对欧洲市场对两厢掀背车的喜好,雪铁龙在同年推出了C4的5门版两厢掀背车和3门版Coupe presentation车型。而这两款车型最终于2008年分别以国产和进口的方式被引入国内市场。
雪铁龙C4 Coupe
雪铁龙C4 Coupe和C4两厢版
那些年,世嘉的登场也算造就了雪铁龙在华市场的另一段辉煌时期。作为欧洲C4的同步车型,除最大程度保留海外版车型的外观设计和车内配置外,当年的神龙汽车还颇为厚道地为旗下所有车型配上了发动机下护板,只是这件事鲜为人知。直到C4世嘉一段时间后,这项“无偿赠送”的配置才迫于某些因素被逐步取消。
在动力方面,世嘉搭载1.6升TU5JP4发动机和2.0升EW10A发动机。其中作为神龙汽车主流动力系统的TU5JP4发动机,曾搭载于广泛搭载于雪铁龙和标致的多款车型上,称之为一代名机并不过分。该发动机的亮点在于高转时的动力输出,78千瓦/5750rpm的最大功率和142牛·米/4000rpm的峰值扭矩都让这款发动机在同期相近排量发动机中名列前茅。“转速得上3000才有劲”也成为当年PSA车主们才懂的“梗”。
欧洲市场对紧凑级两厢掀背车的痴迷却也让雪铁龙忽视了三厢车和中型车在世界市场中的重要性。虽有新的走量车型,但雪铁龙在国内市场缺少新的紧凑级三厢车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直到第二年神龙汽车才带来自己“魔改”的三厢版世嘉。源自于同期海外雪铁龙C5的细节设计让它相比神龙汽车当年魔改的其他三厢版车协调不少,这也使它获得更多消费者青睐。
不过,在三厢版世嘉诞生之前,神龙汽车也曾考虑过产品线中缺少三厢车和中型车的问题。但神龙汽车并没有引入海外C5这款“两厢半”的标准中型车,而是用一台A+级车充当B级车。
2006年2月18日,东风雪铁龙的新车型在深圳市进行全球首发。由于对这款基于雪铁龙C4打造的三厢车寄予厚望,雪铁龙还特意为其命名C-Triomphe凯旋,在讨得好彩头的同时,也规避了中国人不喜欢的数字“4”。修长的车身、跨级的轴距、出色的空间表现等都让人印象深刻。我们也是首次在这款A+级车上看到了随动转向头灯、飞航式仪表盘、特殊的中央固定式方向盘、博世ESP电子稳定系统等配置。但它并非一款中国特供车型,在次年的巴塞罗那国际车展上,更名为雪铁龙C4 Pallas的海外版凯旋正式发布,随后它开始在欧洲、拉美及南美市场销售。虽然以凯旋为首的C4系列是国内赛纳、富康的继任车型,但它的出现并没有取代富康及爱丽舍(赛纳却成为了昙花一现),而是作为国内市场的补充车型被推出。但依旧缺少中型车的事实,仍暴露出雪铁龙产品线偏短的问题。在国内,这一问题直到C5开始国产才有所缓解。
提到雪铁龙凯旋,或许更多人会想到的是那辆坚强的凯旋。2008年5月12日,一场大地震夺走了69227名同胞的生命,同时造成了17923名同胞失踪。在汶川地震时期,也诞生了无数个感人瞬间,其中有一幕便是牌照为川FA8512的雪铁龙凯旋,拖着残破的车身依旧坚强前行的身影。这一幕也带给当时处于苦难的人们带来了信心与信念,那一年,它也成了中国人民在灾难下坚强毅力的象征之一。
时至今日,神龙汽车已不再辉煌,竞争激烈的市场让它们面临着生存困难。但当另一场灾难来临时,它却再次挺身而出。
写在最后
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伢”,我与许多武汉人一样,可以说是坐在富康车上目睹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兴盛。也正是因此,当得知神龙汽车开始裁员、关厂等一系列消息后,我们才会倍感悲愤与无奈,甚至用汉骂去抨击这家车企的不成器。但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咱们武汉人各个都是刀子嘴豆腐心。
标致908勒芒赛车和雪铁龙C4 WRC赛车
雪铁龙C4 WRC赛车
雪铁龙C3 WRC赛车
PSA本是在海外有着丰富经验的车企,同时也是最早进入国内市场的合资品牌,怎么就突然“不懂车者的选择”了?在笔者看来,除了车企自身的管理混乱、策略失误、自身定位偏差等问题外,更是与人们已经习惯将“黑”法系看作“政治正确”,从而引发负面口碑有关。即便现在许多法系产品在底盘调校、配置、动态表现等方面都做得不错,但消费者仍会揪着它是反人类法系车的“小辫子”不放,最终导致其销量一落千丈。低销量又再次给消费者带来疑惑,如此恶性循环,法系车更是难以重拾昔日辉煌。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神龙汽车更是雪上加霜。可即便如此,我们却再次看到它挺身而出的身影。东风集团带领着东风标致雪铁龙、日产等合资品牌在此次疫情中累计捐赠3600万元,员工、车主、出租车司机们也自发投入疫情防控一线为家乡出力,接送医护人员及运输医疗物资,为社区提供紧急服务、采购防护物资……
这家身处事业低谷,总部、工厂都位于重灾区的车企,名字却依旧出现在捐款、捐物的名单上,如此竭尽所能承担社会责任、为家乡出份力的举动,相信也会感动无数武汉人。当武汉解封,暂停76天之久的湖北再次重启,曾经鼓励着我们的那句话同样得送给这位老朋友: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㈤ 东风雪铁龙有几款车
国产雪铁龙合资车:C2 爱丽舍、 世嘉两箱与三箱 凯旋 、新富康 、C5。
进口雪铁龙:C1 、C2 、C3、 C4、 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