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车顶壳
⑴ 房车墙板你知道多少关键是要做到“芯”里有数!
一些打算购车的用户,往往在选择房车的时候会考虑房车的墙板,虽然这个因素占据的比例不那么高,但用户关注的,可能也是制造商应该加强的地方。作为一款具备饮食起居功能的产品,它的稳定性决定了这款车的使用价值和耐久性。而支撑起整个房车的墙板在整车中扮演者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来聊聊房车墙板中的内容!
▲PVC结构泡沫板
总结:不同的绝缘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目前尚未找到满足所有要求的最佳材料组合。但是我们可以发现,采用木材和EPS泡沫制成的传统板材正逐渐成为过去式,慢慢的也将退出历史舞台。不论是欧美国家制造的房车墙板还是我们国内制造的墙板,最常见的板材中间材料多为XPS材料和PU材料,或者这二者的混合材料,当然还有一些房车上也用PVC结构泡沫板,成本相对较低,易于加工,也是不错的型材。关于房车的外墙板我们就不用再纠结玻璃钢好还是铝板更好这个问题了,只能说互有优缺点,毕竟决定因素不在表面而在于内“芯”。(文/21rv王海龙)
注:以上内容经过多方查询资料而获取,恐不能详尽,或有偏差,如有疑问读者可提出来,我们及时改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⑵ 车长不到3.4米铃木房车,有拓展有四驱能睡3口人,折合13万人民币
Hello大家好,这里是房车情报。在日本汽车市场中,K-car因为紧凑的车身尺寸和便宜的售价十分流行。这种小型车方便穿行于狭窄的街道,但弊病就是空间不太理想。今天小编为大家找到一款与众不同的日本房车,不但拥有灵活的身材,而且“变形”之后还能扩大一倍的车内空间,一起学习一下吧。
这款设计颇具亮点的K-car拓展房车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铃木四驱底盘再加上可以成倍扩大空间的厢体,非常适合两大一小家庭旅居。整车售价198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3万元,大家觉得这样的设计怎么样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⑶ 房车外壳铝合金是什么材质
一般为三明治复合材料,或者玻璃钢材料,车架采用钢材,间隔采用铝材。也可以用一种发泡pvc板,上下用贴上铝板,上面板材是花纹铝板,材质3003,H18,质量特轻,平整度高,阻燃性好,抗弯强度、抗压强度、剥离强度高,已用在新能源公交车上做地板,房车隔板、桌面板,方舱车、改装车都有用。
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很高,不亚于优质钢。还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可塑性很好。而且具有优异的导热性、导电性和耐腐蚀性。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其用途仅次于钢。但它提供了显著增加的身体强度,并且不容易腐烂。
此外,我们都知道金属具有随热膨胀和随冷收缩的物理效应。特别是在冬季和夏季,车内外温差大,容易结露。需要注意的是铝框架结构相对较重,另外如果车身的防水处理不好,车身问题很容易发生。
注意事情:
1、避免接触尖锐、坚硬物体。玻璃钢房车在停车或者倒车的过程中如果和其它物体发生摩擦碰撞就会产生擦痕等损伤,应采取防护措施。
2、 房车外壳发现损坏,及时修补。
3、 房车表面要经常保持清洁。被油污等物沾污的表面可用普通家用清洁剂清洗,不可用腐蚀性较强的溶剂,也不可用去污粉、金属丝擦洗,以免留下擦痕,影像美观。
⑷ 南昌汽车房车展:国内少见的日式房车,富士五十铃5.2T房车
车内尾部休息区配置了一张双人床,尺寸为2100X1200mm的大双人床,周围设计有带有通风窗口以及储物柜。
水电配置方面:标配200L超大清水箱、灰水箱50L、黑水箱17L、24V10kw铁锂电池、3000W逆变器。
两项测试标准:
1.风洞试验:时速120公里/时方向操控稳定,遇到强台风不飘移,做过侧滚翻试验,车身不散架。
2.锂电测试:电池经过国家汽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强制性安全认证,达到军用级别。含:短路、过放电、挤压变形(30%变形量)、钢针穿刺、盐水浸泡、低气压、过充电、超温(130摄氏度)等10多项极端条件测试,安全性能有保障。
展会小贴士
展会:第二届中部(南昌)国际汽车房车露营旅游博览会暨中部房车露营大会
时间:2020年9月29-10月2日
地点:江西国际汽车会展中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⑸ 丰田四驱房车设计独特,改装外壳增加空间,布局有商务舱的感觉
Hello大家好,这里是房车情报。最近病毒肆虐,每天看新闻十条消息是关于疫情报告的,另外两条一个是抢口罩一个是抢双黄连。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患病就去抢疗效未知的药品,难怪有人调侃:抢到双黄连的小伙伴把口罩捐出来吧,毕竟已经有解药了,实在是太滑稽了。新闻报道中出现了不少救护车的场景,出于职业习惯小编注意到不少都是丰田海狮这款车型改造而来(国内金杯的原型车),而其实这款车型在日本被改造成房车也不在少数,今天就带大家看一款海狮房车,看看它有啥不一样?
这款丰田海狮房车少见的搭载有四驱系统,独特的车厢形式也让整车更加宽敞舒适,不过整车价格也随着这些特别设计水涨船高,折合人民币约为40万元,大家觉得这款海外车型怎么样呢?如果引入国内会有市场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