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巷周有光故居内饰图片
❶ 啊啊啊啊啊急啊这题
(1)青果巷对乌衣桥最为合理。首先,从字义上讲,青对乌,都表颜色;果对衣,都表物品;巷对桥,都表建筑结构。其次,从字音上讲,前两字可以不完全对仗,最后一个字必须对仗,巷为仄音,桥为平音,对仗工整。
(2)拜读
如果帮到你,请采纳点赞!!!
❷ 常州名人故居有哪些,包括金坛,溧阳的
1、瞿秋白(常州三杰之一)故居 常州市延陵西路188号
2、张太雷(常州三杰之一)故居 常州市同济立交桥下子和里3号
3、恽代英(常州三杰之一)但常州无故居
4、吕思勉故居 常州市十子街8~10号
5、盛宣怀故居 常州市天宁区大马元巷18号
6、汤贻汾故居 常州市天宁区
7、周有光故居 青果巷133号
8、刘国钧故居 青果巷82号
9、赵翼故居 常州市天宁区
10、管干贞故居 延陵西路64号
11、李公朴故居 东村131号附近
12、庄蕴宽故居 延陵西路198号
13、孙慎行.孙星衍故居 常州市天宁区
14、庄存与故居 马山埠34号
15、王铮故居 常州市武进区
16、蔡旭故居 常州市钟楼区
17、史良故居 常州市天宁区和平南路143号
18、黄仲则故居 常州市天宁区
19、洪亮吉故居 常州市东狮子巷20
20、孙震方故居 溧阳市码头街175号
❸ 常州青果巷三大名人是哪些
三大名人:唐顺之、史良、赵元任。
荆川先生唐顺之,明代杰出的文学家、心学学者、抗倭英雄,吾邑常州文脉的杰出继承和发扬者。唐荆川纪念馆坐落于青果巷贞和堂,纵观荆川先生一生,身处嘉靖乱象,却刚正不阿、品行端方,虽然仕途曲折,屡遭贬黜,但无论居家入仕,皆以济世为念。
常州青果巷其他名人:
周有光:他出生显赫却家道中落,他刻苦努力一生学习,他爱情顺利却痛失爱女,让我们走近他“绵长曲折、传奇有光”的一生。
张赞宸:字绍曾、韶甄,常州城区人,生于清同治元年(1862),著名法学家、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志让的父亲。其故居为青果巷中段北侧的“唐氏八宅”之一的贞和堂,西与易书堂相连,东邻刘国钧故居,南近周有光故居。
屠宽:他是叱咤风云的革命家,留学期间就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并领导辛亥革命;他也是开拓创新的教育家,一手创办了江苏省立常州中学,学校内矗立的纪念塔记录着他的丰功伟绩。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青果巷
以上内容参考:青果巷官网-名士风情
❹ 漫步青果巷
到常州不久,我就急切寻找探访青果巷。梅雨季节,细雨朦朦,我撑着伞,骑着自行车在龙城搜索。路上我就想,“青果巷”,这名字多么富有诗意。遥想当年,小巷里肯定是枝繁叶茂,青果累累,如苏东坡词中道“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正是这个诗情画意的风水宝地,不知诞生多少名流大家。古代,明朝抗倭英雄、文学大家唐荆川(1507-1561)与归有光、王慎中三人合称为“嘉靖三大家”。清代艺术大师汤贻汾(1778-1853)在当时与方薰、奚冈、戴熙齐名,有“方奚汤戴”之称。近代,著名的红色资本家“纺织业巨子”刘国钧;被称为“汉语言学之父”赵元任等。这些人都居住青果巷。号称“常州三杰”之一的瞿秋白就诞生在青果巷的八桂堂;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1906---)也诞生在青果巷。看《常州日报》“青果巷走出的历史学家钱乘旦”,原来给胡锦涛总书记讲历史的钱乘旦教授也来自青果巷。这不禁让我想到龚自珍赞美常州的诗句“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
对照地图,一路问去,我找到了青果巷。默默地站在巷口东侧,看到小巷黯然逼仄地缩在高楼大厦之下。三座金融大厦如三座大山矗立在小巷东口,而“常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区——青果巷”的水泥碑已被自行车、杂物掩盖。我推着自行车,沿着三米见宽的青石小路,边走边细细察看,思绪一下子拉回到了过去。挨着“漫联动漫”商店的17号房子古味犹存,木门、门窗、石门楼以及布满的灰尘和蛛网,无言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27号门上依稀可见文革时的标语对联:“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对联的下半不知什么时候铲去了。门墙上的青砖叠法,可以感受到明代民宅的建筑特色。顺着仅可容一人的窄弄,我走进小巷深处,和一位卖开水的老奶奶攀谈了几句。她说的常州土话,我一句也听不懂,却感受到古城古朴的风味。走到弄道尽头,居然就是京杭大运河的入城支流。浑浊厚重的运河在细雨中静静躺着,看不出水的流动,而这水却如铁路通向外部世界,连接大江南北。我在想,或许正是这条运河,给了艺术大师以创作灵感,给了政治家、历史学家以投身社会激情。遥想当年这里船舻云集,商贸兴盛,为南北果品集散地。清乾隆年间的《常州赋》有“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陈”的话。“青果巷”、“千果巷”估计就是这样得名的。
过了雪洞巷,看了有排房子修葺一新,粉墙黛瓦,可能是刚整修不久。一问才知是刘国钧故居,也是瞿秋白诞生地。我轻轻叩开厚重的赭色大门,想进去看看,被看门的老妇告知:“这是老板娘私人的房子,不可以进来。”我只好悻悻而退。听说赵元任的故居就在后面。前几天我在《光明日报》上还看到李岚清文章“博学多能的著名音乐家赵元任”,提到著名的爱情乐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就是赵元任谱的曲。我特地绕过去,穿过小弄,蹩进侧门,里面有个天井院,据说里面住有八户人家。我想和他们说说话,他们都疑惧地离开,似乎把我当作房地产开发商。我抬头看看了阁楼,环顾了周边住户。看到斑驳的粉墙上一块块暗绿色的青苔,还听到阁楼嘎吱作响摇摇晃晃的声音,而屋顶上的暗灰色的瓦松和野生青绿的泡桐树闲闲相对。
小巷里,我看到居然有个小书店。进去看看,不曾想里面有很多我们小时候看的连环画,一捆捆的,翻开看看感觉像是回到童年时代。尤其让人意外的是,书店主人是位92岁的老人。他坐在门边,一手拿着芭蕉扇,一手在捧读“参考消息”。我和店员聊天得知,老人的子孙或是博士,或在政府机关工作。难怪常州号称“千古读书地,现代创新城”,真是一点不假。正是这连绵不绝的读书风气,才使古城、陋巷人才辈出。想起清代常州的历史学家赵翼所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出了小巷,西口临街的房子上翘起的脊檐上各刻有两字,恰好是“万事、如意”。而不远处建行的大楼扑面而来,著名商业中心南大街也近在咫尺,浓郁的现代气息很快淹没了这个小巷。青果巷就像“大隐隐朝市”的高人雅士,不管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嚣、浮华,他总是以恬淡宁静悠闲的姿态,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听任“一蓑烟雨”,保持“独钓寒江雪”的高洁清迈。
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我来到仿古的明城墙,站在著名的文亨桥上,看运河中南来北往的运沙船,心情沉浸在往事的烟雨朦胧中。真希望能永远留下这条穿越历史的小弄道,让我们可以行走,让我们可以观瞻,让我们可以抚摩,让我们可以怀想……
看报纸说,青果巷将永久保存并修缮整理。准备一个晴天朗日,再来青果巷。很想说一句:青果巷,“教我如何不想她”。
❺ 拼音之父周有光夫妇归葬常州仪式来宾用拼音签名吗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与夫人归葬常州,仪式来宾用拼音签名。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中国语文报刊学会、中国剪报社和我市相关方面负责人、家属代表共60余人出席了揭幕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