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车内饰 » 圣马可教堂内饰

圣马可教堂内饰

发布时间: 2022-06-01 08:53:03

❶ 11世纪西欧的圣马可大教堂是什么建筑风格

圣马可教堂不仅也是一座教堂而已,它是一座非常优秀的建筑,同时也是一座收藏丰富艺术品的宝库。它融合了东、西方的建筑特色,它原为一座拜占庭式建筑,15世纪加入了哥特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17世纪又加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如栏杆等

❷ 世界五大教堂

一、圣索菲亚大教堂

罗马帝国于公元395年结束强盛时代,当年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帝国后来称为拜占庭帝国.由于拜占庭帝国处于优越的地理位置,聚敛财富,形成一个强盛国家.拜占庭从西罗马帝国学来了很先进的混凝土技木,又从东方的波斯帝国等地学来穹顶技木,创造了一科全新的穹顶形式建筑,还从印度等地学来镂刻和彩色大理石加工技术进行精细装饰,经过不断锤炼,拜占庭建立了圣索菲大教堂.这是当时世界建筑的精品.可惜的是这世界珍品在第一世纪末的一次地震被破坏,现在的仿制品,比原创略小,但其技术含量和精美装饰也是与其前身相媲美的。

二 圣路易大教堂

位于美国新奥尔良法区的杰克逊广场.它的建造经历多受磨难:1718年建造,1723年遭飓风破坏,重建后又于1788年被烧毁,以后又重建,19世纪40年代进行加固,其间中厅又突然倒塌,直至1851年才竣工.100多年的反复修造,使该教堂经受考验.该堂为混凝土结构,塔楼座落在教堂主建筑之上,配楼呈两边。精加工的大理石圆柱和地面材料,以及各种雕塑、壁画等艺术品组成的成穹顶形的建筑,显得富丽堂皇,是美国最美、最谐调的建筑之一。

三 圣约翰大教堂

纽约圣约翰大教堂,为美国主教制教会(圣公会)主教座堂。世界第三大教堂。位于纽约曼哈顿第110 街和第113 街的阿姆斯特丹大道。这是一座建筑时间最长的教堂。
全教堂占地面积为112400平方米,全长182米,主建筑全部为石结构,包括大门、门廊、主厅、中厅、小教堂、唱诗楼、主祭坛、施洗室、展览厅等。主厅最高点达54米,内拱顶高为37米,宽44米,两边有53 根大圆石柱分四排排列,把主厅两侧分为14 个区,各区各自供奉与之有关的圣徒。主厅墙上挂有与《圣经》故事有关的几幅巨大的出自名家之手的织锦。规模之大世界罕见。主建筑的中心竖立一座与真人一般大小的耶稣像。该堂目前向各民族、各种族的信徒开放。

四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完全体现世俗风格的宗教建筑.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的西北角,一个面积只有0.44平方千米、人口只有700的国家叫梵蒂冈,但它是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不计其数。

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6-333年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的,称老圣彼得大教堂,于西元326年落成。16世纪,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大教堂,并于是1506年破土动工。重建时间达120年,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称新圣彼得大教堂。1870年以来的重要宗教仪式均在此举行。

圣彼得大教堂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总面积2.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45.4米,长约211米,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教堂内最惹人注意的雕刻艺术杰作主要有三件,一是米开朗琪罗24岁时雕塑作品。圣母怀抱死去的儿子的悲痛感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在作品中刻画得淋漓尽转手,二是贝尔尼尼的雕制的青铜华盖,三是圣彼得宝座,传说这把木椅是圣彼得的真正御座,後经考证为加洛林国王泰查二世所赠送。

站在穹窿顶下抬头上望,你会感到大堂内的一切都显得如此渺小。穹顶周长71米,为罗马全城的最高点。从教堂内出来,在教堂左侧有一个由卫兵队的成员。他们身穿的别致制服500年不变,手中的长戈也是15世纪的产品.

五 圣马可大教堂

圣马可教堂位于意大利威尼斯市圣马可广场东面。它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同时也是集拜占庭式建筑、伊斯兰式建筑和文艺复兴式各种风格于一体的综合建筑艺术的杰作。教堂始建于829年,原为存放耶酥门徒圣马可遗体的纪念建筑,976年在反对总督的群众暴动中教堂被烧.后复修于1071年完成.圣马可教堂也是一座博物馆,藏有大量雕刻、雕塑作品、镶嵌画及礼仪用品。圣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著名的历史建筑,曾有“世界上最美的教堂”之称。

❸ 欧洲著名教堂

德国科隆大教堂、法国巴黎的圣母院大教堂和意大利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圣彼得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在西方,每到一个国家,那些辉煌、耀眼、极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建筑大多是些各具特色的教堂。推开西方教堂之门,不难发现,在那里,教堂不仅仅是建筑艺术的体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所在国家文化的深刻内涵。

巴黎圣母院

地点:法国巴黎

风格:早期哥特式

关键词:划时代

巴黎圣母院兴建于12至14世纪,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的主要代表,有作家形容它重如大象,轻如飞蛾,是法国建筑史上的杰作。正面一对60余米高的塔楼,巍峨而壮观,上面有内容丰富、精美绝伦的反映宗教题材的雕刻。走进大教堂光线骤然暗淡下来,教堂内高大宽敞而幽暗,顿时让人产生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仿佛进入一个与世隔绝的境地。

作为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巴黎圣母院的正外立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它被壁柱纵向分隔为三大块;三条装饰带又将它横向划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个内凹的门洞。而教堂内部则极为朴素,几乎没有什么装饰。

圣彼得大教堂

地点:梵蒂冈

风格:巴洛克式

关键词:最大

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的圣彼得教堂,据说它将教堂建筑艺术的精华集于一身。教堂中央直径达42米、高度达138米的圆形穹顶,是巴洛克式建筑的典型标志。

圣彼得教堂之所以著名,不仅仅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还在于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家与艺术家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大师们的共同杰作———教堂中摆有米开朗琪罗25岁时的雕塑名作《母爱》、贝尔尼尼雕塑的《圣水钵》等。而教堂大厅上别致的穹窿大圆屋顶,则是米开朗琪罗晚年的建筑杰作,直到他去世后26年才由其他建筑家继续完成。抬头仰望,圆顶的内壁顶上有色泽艳丽的镶嵌画和玻璃窗,观赏的游人仿佛独立在天穹之下。

瓦西里教堂

地点:俄罗斯莫斯科

风格:俄罗斯式

关键词:洋葱

举世闻名的莫斯科红场是以莫斯科代表建筑“瓦西里教堂”为主景,配景由反映俄罗斯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等雕塑组成。瓦西里教堂看上去像一座仙境般的城堡,尽管它现在仅作为博物馆,但其明快的色调、洋葱形的穹顶以及红色的砖石,都表明它是一座基督教堂。

教堂的原名是“代祷教堂”,但直至俄罗斯圣愚瓦西里被埋葬在教堂墓穴后,它才以“瓦西里教堂”的名字闻名于世。大教堂实际上包括9座教堂,其中间的塔楼高33米,环绕四周的8座小教堂由一高高升起的长廊连接在一起。中间的一座大教堂被8座略小一些的教堂拱围着,人们从外面看到的是这些小教堂的塔楼,每个小教堂的顶部形态各异。

米兰大教堂

地点:意大利米兰

风格:以哥特式为主

关键词:多元化

米兰大教堂是意大利米兰的重要地标。整座建筑物融合哥特、文艺复兴、新古典等多种建筑风格,其中教堂正面以三角形状构建而成,四周有数百座尖塔成林,和高达108公尺的主塔相衬,仿如相互扶持,伸向蓝天,展现了哥特式建筑的特色。

对哥特式建筑迷而言,它是装饰精致的杰作:“用大理石写成的一首诗”。仅教堂外部就用了2245尊雕塑、135个尖顶、96个怪兽状滴水嘴和约1公里长的窗花格。不管从那一个方向看,米兰大教堂呈现的壮丽风貌及丰富的历史内涵,都很令人感动。

1,2科隆大教堂

地点: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清伦州

风格:中晚期哥特式

关键词:最完美

素有欧洲最高尖塔之称的科隆大教堂,建在莱茵河畔,是中晚期哥特式建筑的典范。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说,科隆大教堂是最完美的哥特式大教堂,它始建于1248年左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整个建筑建造前后整整持续了632年,是欧洲建筑史上建造时间最漫长的建筑物之一。

雄伟的哥特式建筑,有轻盈雅致的教堂内景,教堂中央是两座与门墙连砌在一起的双尖塔,高16l米,是全欧洲最高的尖塔,四周林立着的无数座小尖塔与双尖塔相呼应。教堂内有10座礼拜堂,中央大礼拜堂穹顶高43米,中厅部跨度为15.5米,是目前尚存的最高的中厅。

圣马可教堂

地点:意大利威尼斯

风格:基于拜占庭式

关键词:雨果

虽然一部大文豪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让巴黎圣母院名垂千史,但据说位于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才是雨果口中的“世界上最漂亮的教堂”。

始建于829年的圣马可教堂,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亦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一座非常优秀的建筑,同时也是一座收藏丰富艺术品的宝库。它原为一座拜占庭式建筑,15世纪加入了哥特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17世纪又加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如栏杆等。它的五座圆顶据说是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圣索菲亚教堂,正面的华丽装饰是源自拜占庭的风格。

1,2
参考资料: http://www.ce.cn/newtravel/cjy/ygfq/200602/18/t20060218_6125668_1.shtml

❹ 世界三大建筑是指的哪三大

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三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在西方,每到一个国家,那些辉煌、耀眼、极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建筑大多是些各具特色的教堂。推开西方教堂之门,不难发现,在那里,教堂不仅仅是建筑艺术的体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所在国家文化的深刻内涵。

巴黎圣母院

地点:法国巴黎

风格:早期哥特式

关键词:划时代

巴黎圣母院兴建于12至14世纪,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的主要代表,有作家形容它重如大象,轻如飞蛾,是法国建筑史上的杰作。正面一对60余米高的塔楼,巍峨而壮观,上面有内容丰富、精美绝伦的反映宗教题材的雕刻。走进大教堂光线骤然暗淡下来,教堂内高大宽敞而幽暗,顿时让人产生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仿佛进入一个与世隔绝的境地。

作为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巴黎圣母院的正外立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它被壁柱纵向分隔为三大块;三条装饰带又将它横向划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个内凹的门洞。而教堂内部则极为朴素,几乎没有什么装饰。

圣彼得大教堂

地点:梵蒂冈

风格:巴洛克式

关键词:最大

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的圣彼得教堂,据说它将教堂建筑艺术的精华集于一身。教堂中央直径达42米、高度达138米的圆形穹顶,是巴洛克式建筑的典型标志。

圣彼得教堂之所以著名,不仅仅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还在于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家与艺术家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大师们的共同杰作———教堂中摆有米开朗琪罗25岁时的雕塑名作《母爱》、贝尔尼尼雕塑的《圣水钵》等。而教堂大厅上别致的穹窿大圆屋顶,则是米开朗琪罗晚年的建筑杰作,直到他去世后26年才由其他建筑家继续完成。抬头仰望,圆顶的内壁顶上有色泽艳丽的镶嵌画和玻璃窗,观赏的游人仿佛独立在天穹之下。

瓦西里教堂

地点:俄罗斯莫斯科

风格:俄罗斯式

关键词:洋葱

举世闻名的莫斯科红场是以莫斯科代表建筑“瓦西里教堂”为主景,配景由反映俄罗斯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等雕塑组成。瓦西里教堂看上去像一座仙境般的城堡,尽管它现在仅作为博物馆,但其明快的色调、洋葱形的穹顶以及红色的砖石,都表明它是一座基督教堂。

教堂的原名是“代祷教堂”,但直至俄罗斯圣愚瓦西里被埋葬在教堂墓穴后,它才以“瓦西里教堂”的名字闻名于世。大教堂实际上包括9座教堂,其中间的塔楼高33米,环绕四周的8座小教堂由一高高升起的长廊连接在一起。中间的一座大教堂被8座略小一些的教堂拱围着,人们从外面看到的是这些小教堂的塔楼,每个小教堂的顶部形态各异。

米兰大教堂

地点:意大利米兰

风格:以哥特式为主

关键词:多元化

米兰大教堂是意大利米兰的重要地标。整座建筑物融合哥特、文艺复兴、新古典等多种建筑风格,其中教堂正面以三角形状构建而成,四周有数百座尖塔成林,和高达108公尺的主塔相衬,仿如相互扶持,伸向蓝天,展现了哥特式建筑的特色。

对哥特式建筑迷而言,它是装饰精致的杰作:“用大理石写成的一首诗”。仅教堂外部就用了2245尊雕塑、135个尖顶、96个怪兽状滴水嘴和约1公里长的窗花格。不管从那一个方向看,米兰大教堂呈现的壮丽风貌及丰富的历史内涵,都很令人感动。

1,2科隆大教堂

地点: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清伦州

风格:中晚期哥特式

关键词:最完美

素有欧洲最高尖塔之称的科隆大教堂,建在莱茵河畔,是中晚期哥特式建筑的典范。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说,科隆大教堂是最完美的哥特式大教堂,它始建于1248年左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整个建筑建造前后整整持续了632年,是欧洲建筑史上建造时间最漫长的建筑物之一。

雄伟的哥特式建筑,有轻盈雅致的教堂内景,教堂中央是两座与门墙连砌在一起的双尖塔,高16l米,是全欧洲最高的尖塔,四周林立着的无数座小尖塔与双尖塔相呼应。教堂内有10座礼拜堂,中央大礼拜堂穹顶高43米,中厅部跨度为15.5米,是目前尚存的最高的中厅。

圣马可教堂

地点:意大利威尼斯

风格:基于拜占庭式

关键词:雨果

虽然一部大文豪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让巴黎圣母院名垂千史,但据说位于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才是雨果口中的“世界上最漂亮的教堂”。

始建于829年的圣马可教堂,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亦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一座非常优秀的建筑,同时也是一座收藏丰富艺术品的宝库。它原为一座拜占庭式建筑,15世纪加入了哥特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17世纪又加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如栏杆等。它的五座圆顶据说是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圣索菲亚教堂,正面的华丽装饰是源自拜占庭的风格。

1,2
参考资料:http://www.ce.cn/newtravel/cjy/ygfq/200602/18/t20060218_6125668_1.shtml

❺ 圣马可大教堂的历史回顾

圣马可大教堂几乎有1000年的历史了。它是天主教最富丽和最重要的教堂之一。拥有500多根石柱和4000多平方米的马赛克画。一方面它集合了拜占庭、哥特的风格,另一方面也具有东方风格,向东方文化开放。这就是该圣殿的魅力所在。 圣马可教堂矗立于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上。是为纪念耶酥十二圣徒和收藏战利品而建,始建于公元9世纪,完工于1094年。其后遭遇大火,历经修复成现今的规模。 位于教堂右侧的珍宝馆收藏、陈列有1204年十字军东征从君士坦丁堡带回来的战利品。另外,教堂右侧洗礼堂的镶嵌画也非常美丽,到2楼的阳台即可近距离观赏,从正门进入后,右侧写着“Loggia dei Cavalli”的地方就是楼梯入口。教堂建筑循拜占庭风格,呈希腊十字形,上覆5座半球形圆顶,为融拜占庭式、哥特式、伊斯兰式、文艺复兴式各种流派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杰作。教堂正面长51.8米,有5座棱拱型罗马式大门。顶部有东方式与哥特式尖塔及各种大理石塑像、浮雕与花形图案。

❻ 威尼斯的建筑有哪些特色

威尼斯起源于罗马帝国末年,当时这个地区属于帝国望的第十州,是由威尼托与伊斯德利亚两地区所组成的,也是帝国里最不安定的州之一。三个世纪以来,穆斯林世界与基督教世界一直争夺着地中海的统治权。但是这两种力量却在威尼斯,这块当时独一无二的土地上和平共处,相安无事。整个城市中,摩尔人建筑风格与哥特式建筑风格达到了奇特的和谐。

威尼斯还是一座历史名城,全市共有艺术历史名胜450多处。其中有120座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及巴洛克式教堂,120座钟楼,64所修道院,40多座宫殿。威尼斯的历史由许多不一样的文化所组成,最早有逃避匈奴王与隆戈巴尔迪人入侵而逃难到岛上的一群人,他们把威尼斯托州的传统带到这里。以后又有“拜占庭文化”——城中的圣马可教堂的基本结构、马赛克拼饰画、住宅和货仓的拱门建筑,都是受拜占庭文化影响的结果。“哥特文化”时期,托卡雷王宫、圣马可教堂的装饰建筑则受到哥特文化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圣马可广场与小广场以及在大运河两边的许多房屋,都是文艺复兴风格。

❼ 这幅画是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内小展厅的壁画,特向专业人士请教这种壁画叫什么画怎样画制成的谢谢!

这种的是马赛克(意大利语Mosaico)工艺画。
跟壁画差不多,先打个草稿,然后上色;但跟绘画不同的是,它不是用颜料来作画,而是用石头粒子(或玻璃颗粒,后面会提到)。

一般的马赛克画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直接法:草稿打上墙、在墙上抹水泥,然后粒子直接上墙;这种的优点是做工方便,缺点是必须直接现场施工,比较累,而且水泥干太快的话,粒子粘不牢靠。
另一种是间接法(翻转法):在大纸上打草稿(左右翻转的反稿)、用水溶胶将粒子粘在草稿纸上,然后再在表面粘上一层玻璃丝的网,做成一尺见方的平面,最后像贴瓷砖一样贴上墙,把草稿纸撕掉。它的优点是可以在非施工地点作画,省时省力(草稿分块,所以可以由不同的人来完成),而且成品表面平整。但缺点是步骤比较多,前期准备工作比较多。
当然这两种方法作画完成之后,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用石膏把粒子之间的缝隙填补起来,然后把表面打磨平整。

另外除了石头粒子之外,还可以用玻璃的切割粒子(一般都是1~2cm见方)。这种材料在意大利语中被称为smalto,有“釉彩”的意思。玻璃的色泽比石头漂亮,颜色选择也多(毕竟是人工调色),而且还可以在表面贴金。

我个人并没有对圣马可教堂的这幅画有太多记忆,所以无法直接说出年代。但一般而言,它如果是文物的话,其年代就会写在画框附近(有的在画框里面、水泥留白的地方,有的在墙边,还有的得看纸张介绍因为可能同一年代有很多作品所以画作上就不写了)。
但看这幅画的色泽,应该是贴金马赛克工艺的初期产物,这种工艺的诞生并不是非常遥远的事情,所以我估计这画大概有两三百年的历史吧。

❽ 圣马可教堂的内部是如何设计的

圣马可教堂建筑格局遵循拜占庭风格,平面呈希腊十字形,上覆五座半球形圆顶,正面宽51.8米,有五座棱拱型罗马大门。在圣马可教堂正门的拱门上层中央,有四尊金色的跃马铜像,原是威尼斯人在公元1204年,从君士坦丁的竞技场取回来的。这四尊金色铜马,曾被拿破仑安放在巴黎的广场,但后来又被奥地利人拿回威尼斯。从那时直到现在,它们一直都放在教堂上,象征着威尼斯的力量与权力。

在大教堂正面拱门上方,有四个大的弦月窗,在弦月窗里有17世纪时绘制的马赛克图饰,内容主要是描述耶稣的传记。观看这些马赛克图饰,最好是在日落黄昏时刻,因这时太阳的金色光线从窗外射入与马赛克的各种色彩相互辉映,形成一种美丽的景色。大弦月窗上面的哥特式顶饰,是14世纪时创建的,后来陆续有许多位雕刻家接替这项工作,这些雕刻家大部分都是从托斯卡纳来的。圣马可教堂的内部建在一个高的平台上。

在古时候,教堂和庙宇里面的地板比外面的路面高,主要目的是为了强调它们的神圣。教堂的建筑方式依照希腊十字形设计法,教堂内部的地板是用大理石铺就的,以马赛克拼饰方法镶制成的圆柱是用完整的珍贵大理石雕成的。另外,墙壁上也镶有彩色的大理石。在教堂上半部墙壁和圆形屋顶上,都镶有用黄金或玻璃制成的马赛克拼饰,这些美丽的马赛克拼饰与稍暗的教堂内部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使它们看起来更为闪亮。

这所教堂和威尼斯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威尼斯很早就和东方产生接触,因此这所教堂在建筑上深受西方及东方的影响,教堂的十字形设计法、拱门、圆形屋顶和内部装饰受到拜占庭式的影响,而基本构造则受到罗马式的影响。从这所教堂可以看出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互相影响融合的痕迹。

❾ 圣马可广场的建筑特色

教堂的前身是建于九世纪用来供奉威尼斯的守护者─圣徒圣马可的小教堂,在火灾后重建,于1073年完成主结构,至于教堂的正面五个入口及其华丽的罗马拱门是陆续完成于十七世纪,在入口的拱门上方则是五幅描述圣马可事迹的镶嵌画,分别是「从君士坦堡运回圣马可遗体」、「遗体到达威尼斯」、「最后的审判」、「圣马可的礼赞」、「圣马可运入圣马可教堂」等五个主题,金碧辉煌。
正面中央拱门上方有四匹复制的青铜马,真品收藏在教堂内,是西元前四世纪的青铜作品,由威尼斯人在1204年从君士坦丁堡(当时东罗马帝国称之新罗马,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掠夺而来,虽然曾被拿破仑带回巴黎,但后来又回到了威尼斯。
教堂内部从地板、墙壁到天花板上,都是细致的马赛克镶画作,主题涵盖了十二使徒的布道、基督受难、基督与先知以及圣人的肖像等,这些画作都覆盖着一层闪闪发亮的金箔,使得整座教堂都笼罩在金色的光芒里,难怪教堂又被称之为黄金教堂。
最值得参观的是教堂中间最后方的黄金祭坛(Pala d'Oro),高1.4公尺、宽3.48公尺,上共有2000多颗的各式宝石如珍珠、祖母绿和紫水晶等;中央的圆顶则是一幅耶稣升天的庞大镶嵌画,是由一群威尼斯非常优秀的工匠在十三世纪所完成的。这座伟大的教堂在1807年之前一直是威尼斯总督的私人礼拜堂。
在地震倒塌之后,威尼斯人又迅速地将它重建了起来,于1912年4月25日正式启用。楼高96公尺,内部有电梯可达最顶端,让游客眺望威尼斯的全景。
从圣马可教堂旁边的的Porta della Carte可进入总督府的一楼中庭,然后由东侧的黄金阶梯可上到二、三楼,有不同的厅室开放游客参观,在每一间厅室里都有非常漂亮的湿壁画。
最值得一看的是三楼的会议大厅,可同时容纳2000人,在总督宝座的后面是一幅非常巨大的壁画,是由威尼斯知名画家丁特列多在1590年所绘制的《天国》,占满了整面墙,高7.45公尺宽21.6公尺,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一幅油画,即使在今天也算是非常少有的巨幅画作,而那也是威尼斯艺术颠峰时期的代表作。

❿ 为什么说圣马可教堂和威尼斯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威尼斯很早就和东方产生接触,因此这所教堂在建筑上深受西方及东方的影响,教堂的十字形设计法、拱门、圆形屋顶和内部装饰受到拜占庭式的影响,而基本构造则受到罗马式的影响。从这所教堂可以看出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互相影响融合的痕迹。

热点内容
2010吉利金刚内饰改装 发布:2025-08-12 21:49:14 浏览:681
江铃皮卡喇叭继电器 发布:2025-08-12 21:41:10 浏览:213
越野车通过减速带 发布:2025-08-12 21:24:34 浏览:512
海马普力马2003二手车价格 发布:2025-08-12 21:22:41 浏览:925
大型越野房车内部图片大全 发布:2025-08-12 21:09:58 浏览:492
北京哪有地方租房车 发布:2025-08-12 20:51:10 浏览:594
保时捷豪车女当街扇耳光 发布:2025-08-12 20:50:14 浏览:299
东风风行m5商务车7座 发布:2025-08-12 20:14:24 浏览:717
江谁瑞风商务车配件水管 发布:2025-08-12 20:03:57 浏览:540
2015唐山曹非电越野比赛视频 发布:2025-08-12 19:59:05 浏览: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