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房车赛夺冠
Ⅰ DTM房车赛的历届得奖者
2000
舒尼达 奔驰 CLK 路达
奥宝 Astra 卢迪域
奔驰 CLK
2001
舒尼达 奔驰 CLK 艾辛
奔驰 CLK 邓碧克
奔驰 CLK
2002
艾伊路 奥迪 TT 舒尼达
奔驰 CLK 艾斯唐
奥迪 TT
2003
舒尼达 奔驰 CLK 艾伯斯
奔驰 CLK 科士拿
奔驰 CLK
2004
艾斯唐 奥迪 A4 柏菲特
奔驰 C-Class 艾伯斯
奔驰 C-Class
2005
柏菲特 奔驰 C-Class 艾斯唐
奥迪 A4 基斯甸臣
奥迪 A4
2006
舒尼达 奔驰 C-Class 史宾拿
奔驰 C-Class 基斯甸臣
奥迪 A4
2007
艾斯唐 奥迪 A4 史宾拿
奔驰 C-Class 汤斯克
奥迪 A4
2008
舒希达 奥迪 A4 迪历斯达
奔驰 C-Class 艾斯唐
奥迪 A4
2009
舒希达 奥迪 A4 柏菲特
奔驰 C-Class 迪历斯达
奔驰 C-Class
2010
迪雷斯塔奔驰 C-Class
2011
汤姆奇克 奥迪A4
2012
斯潘格勒 宝马M3
2013
洛肯菲勒 奥迪RS5
2014
魏特曼宝马M4
Ⅱ 宝马M5V10总是机油不足,到底需要多少升
取决于你烧机油多厉害。
Ⅲ 介绍世界上著名房车赛的历史和参赛车型
ETCC 欧洲房车锦标赛
2000年12月8日,国际汽联赛 车运动委员会在摩纳哥宣布任命由KSO组织负责承办2001年开始的全新FIA ETCC欧洲房车锦标赛,这标志着ETCC重获新生。第一年的比赛就吸引了包括宝马、奥迪、阿尔法.罗米欧、本田、日产、欧宝、沃尔沃等众多车厂共39部赛车前来参加,米其林也成为ETCC唯一轮胎指定赞助商。第一年的比赛分为STC(超级房车组)和SPC(超级量产组)两个组别进行比赛,到了2002赛季,两个组别合并为真正意义上的ETCC,并且参照F1比赛改进了规则,如每站成绩计前6名,得分一次为10、6、4、3、2、1。这年起,ETCC形成了每年十个分站比赛的惯例,宝马和阿尔法.罗米欧两大阵营逐渐脱颖而出,人气也日渐火爆,当年观看比赛(包括电视转播)的人数就突破了3亿人次,并且不少车队车手首次光临澳门东望洋赛事。
2003赛季,比赛规则被进一步调整,每站成绩计前8名,得分为10、8、6、5、4、3、2、1,2002赛季中途引入的前三名负重规则也被继续使用。这个赛季参赛车辆缩减至22部,以厂商名义参加的也仅有宝马、阿尔法.罗米欧以及西亚特三家。竞争主要是在宝马和阿尔法.罗米欧之间展开,年度车手总冠军被阿尔法车手塔库尼拿走,宝马则获得年度车队总冠军。这种情形在2004赛季被继续延续着,只不过最终的年度车手和车队总冠军都被宝马包揽。为了改变两大巨头独霸赛事的局面,同时也为了能吸引更多的厂商、赞助商和观众,国际汽联决定在2005年将ETCC升级为WTCC国际房车锦标赛,增设欧洲以外的分站赛,并保持规则基本不变。这一改革立竿见影,吸引了通用、福特以及中国的华晨汽车等几大汽车厂商的参与,比赛的精彩程度和影响力都将大大提升,为房车赛事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这一改革立竿见影,吸引了通用、福特以及中国的华晨汽车等几大汽车厂商的参与。
WTCC(World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世界房车锦标赛
WTCC(World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即世界房车锦标赛,是FIA国际汽联于2005年新推出的一项全球性汽车赛事,它的前身即为ETCC(Europe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欧洲房车锦标赛。WTCC将延续ETCC的Super 2000车辆规则,每站比赛分两回合(每回合8圈)进行,并颁发冠军车手和冠军车厂两个奖项。参赛的车辆为Super 2000级别,必需以量产房车为基础,发动机排量不能超过2000cc,采用自然吸气方式,马力在250hp~270hp之间。目前2005年度WTCC赛程安排暂定为10站比赛,除了延续ETCC原有的欧洲分站以外,增加了中美洲的墨西哥、欧亚交界的土耳其以及亚洲中国的澳门三站比赛,其中,澳门被指定为全年的收官之战。
Ⅳ 澳大利亚V8超级房车赛的V8简史
V8国际超级赛车赛产生之前,澳大利亚的汽车运动发展一直踟躇不前。等待巴瑟斯特的冠军经常只是一片嘘声,观众人群停止增长,冠军车辆也是澳大利亚的有车族买不起的。
澳大利亚汽车运动的标志性人物彼得·布鲁克曾经为了寻找最有竞争力的车子,从霍顿换成宝马,又换成福特;他的对手迪克·詹森驾驶福特·Sierra,马克·斯凯福驾驶尼桑。但实际上除了一小群狂热认识,没有人关心这些。
但是革命开始了,在公众的强烈需求下,迫使福特在它的法肯系列中引入V8引擎,这刺激澳大利亚的房车形成一系列新的标准。
由于赞助商这一顶级赛车队伍发展至关重要的途径的介入,形成新的、吸引观众注意力的规则就变得尤为重要。在澳大利亚长大的人不是福特的车迷就是霍顿的车迷。今天,随着V8赛车不断成长为和足球一样吸引国人眼球的比赛 ,V8也深深吸引着青年一代。
在90年代早期,体育市场迅速变化,澳大利亚顶级的赛车种类也有必要巩固其自身的地位。世界上最好的方程式就是全球A组,加上美国的NASCAR,再加上日本和欧洲2升的规则。
博采众长之后,澳大利亚的房车发展成为V8国际超级房车赛。按规则只能使用通用(霍顿 Commodore)和福特(法肯)的车辆;这种车尾翼很大,前方装有分流助动板。
V8赛车是澳大利亚产车辆,装有强大、高速的澳大利亚产5升6变速引擎。
1997年澳大利亚V8超级房车赛公司(AVESCO)成立并管理V8国际超级房车赛。AVESCO是由旅行集团(TEGA),和体育娱乐有限公司(SEL)组成的合资公司。TEGA提供V8车队、车辆和车手,SEL负责市场协议。自从TEGA和SEL1997年签订了谅解备忘录,V8国际超级房车就开始在众多澳大利亚的汽车运动中一枝独秀,不断走向顶峰。
2004年有200多万人次观看V8国际超级房车赛,比1993年赛车传奇人物格伦·西顿被授予新时代第一个冠军时估计的全年的观众20万人的数字大幅提高。
V8国际超级房车赛从拥有9站比赛,在国内缓慢前行、住在帐篷里的比赛,发展成走遍澳大利亚各州和新西兰的13站比赛。在2005年,系列赛进入中国,从而进一步拓展V8国际超级房车赛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
许多车队现在运输设备上花费都多于从前,每个举行赛事的周末,都有将近1500人为V8赛车工作。赞助商也投入大量财力到这种运动中。
由于只有32辆车可以在V8主赛中角逐,为了满足更多车队、车手想参与到赛事中来的强烈要求,“V8发展系列赛”应运而生。V8发展系列赛现在接纳澳大利亚钟爱赛车、充满希望的年轻车手,给他们提供在主赛车队前展示自己的机会。截至目前,每个“系列赛”冠军都在主赛中得到了一席之地。
V8因顺应时代潮流,而发展十分迅速。V8很简单,然而技术却很复杂。一方面由于霍顿和福特的激烈角逐,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澳大利亚体育界超级明星的出现。不久,中国的体育明星也将加入。
在过去40年里,由19支车队和32辆赛车参赛的V8国际超级房车赛已经成为澳大利亚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创造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车赛传奇。目前,V8主要著名车队斯通兄弟车队、霍顿车队、福特车队、塔斯曼车队等四支车队。斯通兄弟车队已成为V8国际超级房车赛中一支不可缺的主力军团。
Ⅳ 房车赛-赛事等级怎么划分
最富盛名的顶级房车赛———DTM是当今世界最富盛名的顶级房车赛,在房车比赛类型中是属于最高级别的比赛,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是代表欧洲最高水准的赛事,每年在欧洲举办十场分站比赛,数以十万计的观众在比赛当日到场观看赛事。赛道旁的观众不仅能欣赏高水准、扣人心弦的车赛,目睹一对一激烈竞争和无数令人叫绝的追超表演,同时还可以欣赏一系列娱乐活动,从优美的音乐会到拳击锦标赛,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全球顶尖的房车好手云集对决———在全球众多房车赛事中,DTM是云集了最多顶级职业赛车手的比赛,有前任的一级方程式车手转到DTM参加比赛,也曾经有DTM车手晋升一级方程式,大名鼎鼎的世界一级方程式冠军舒马赫便是由DTM晋升一级方程式的典型例子。
赛事激烈,精彩纷呈———DTM每场赛事都以紧张激烈、扣人心悬而著称,冠亚季军之间的差距一般只有百分之几秒,胜数变幻莫测,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敢轻言夺冠,这也是DTM深受大众欢迎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该赛事只在欧洲地区举办,所以影响力远不如F1为代表的3大赛事。另外DTM的主要亮点是对赛车的性能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改装。
草创的1984年
说到DTM赛事的历史,就要把时光调回到1983年。当时由於主流的非露轮式/Non Open Wheel赛事的主流Group C.已经走入昂贵与无趣的死胡同,所以德国的最高赛车协会ONS(地位如同国内的CTMSA)就打算兴起一波房车赛的"文艺复兴"邉樱�妒窃诩�Y德国境内主要的赛车重要人士研商之后,决定制定一组叫做量产车赛事/Proction Car Championship的组别,就是后来的Group A.。这个组别最大的特点就是只有一个层级,也就是不论车辆的大或小,都在同一场地内竞技,而立足点的公平,就在於划时代的渐次加重制,也就是说马力犟大或车身尺码大的车必须加重,而引擎动力较小的车型则可使用较宽的轮胎等等,用车辆的马力重量比来决定加重与否,以达到期望中的起点立足平等。而为了避免同一辆车与车手主导整个赛季的赛事,所以每一场的前几名车手必须在下一场比赛中犟迫加重,如果随后成绩未能继续保持前三名,将可於次场卸下加重铅块,如此一来便大致建立了新一代房车赛的中心精神。
首届DPM(German Proction Championship)/德国量产房车赛於1984年的3月11号在比利时的Zolder赛车场举行,受到德国赛车迷疯狂的支持,自此之后,德国量产房车赛就一步步走向为人熟知的DTM赛事。1984年赛季参赛的车辆有BMW 635 CSi、Rover Vitesse、BMW 323i、Ford Mustang、Alfa Romeo GTV 6、Opel Kadett GTE、Volvo 240 Turbo、及Chevrolet Camaro,一共有7个车厂8种车型,所以不难看出这项赛事的迷人之处。由於这项比赛的草创精神完全将Motorsports摆在第一,所以受到车队大力支持,也连带吸引上百万的德国当地观众。风行之势,甚至也吸引了当时几个F1车队到DPM赛事中寻找车手,例如现任的BMW赛车部门总监、前任F1车手的Gerhard Berger就是在参加首届DPM后,随即於当年F1赛季中被吸收到ATS车队,并且於1985年加入Arrows,从此开始不凡的F1车手生涯。在DPM举办的第二年起,参加的车厂已经从第一年的7家成长至12家,包括Mitsubishi Starion、Fiat Ritmo TC130、MG Metro Turbo、Nissan Silvia、Ford Sierra XR4Ti等等车,都是在1985年加入DPM,赛事成长幅度之钜,更证明了车厂赛车部门对於DPM的重视。所以在两个成功的赛季之后,德国ONS决定在1986年赛季开始前将DPM改名为German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GTTC,随后德国一般赛车迷都将GTCC称为Deutsche Tourenwagen Masters/DTM,所以DTM的名字就渐渐地取代GTCC而广为人知。
DTM主导房车赛事
在1986年正式成为DTM的赛事后,第一家全力投入赛事的车厂为MERCEDES-BENZ,不过却未能在当年度取得积分上的优势,反倒是BMW过时的厂车635Csi以显现出无战力的状况下,BMW决定开发全新的E30 M3加入DTM赛事。1986年的DTM虽然不是由M-BENZ或BMW获得年度冠军,但是却有著划时代的指标意义,因为当时在各种等级赛事中是以Turbo引擎为主导,但是获得1986年的冠军Rover Vitesse就是在DTM的严谨规定下使得NA引擎与Turbo引擎能够在场上一同公平竞技,这也是日后DTM能够在短时间内横扫房车赛事的原因之一,也相对让比赛的可看性更高。
在1987年DTM赛事之前,BMW已经完成了E30 M3的研发,随即投入当年的赛事。为了争取当年的总冠军,BMW甚至组成了一支全新的BMW Junior Team,在此之前,第一支BMW Junior Team是在1976年时组成,当时由Jochen Neerpasch(BMW Motorsports总监)挑选欧洲3位优秀的年轻车手,分别为M. Winkelhock(Smoking Jo/老烟枪、澳门东望洋常胜军J. Winkelhock的哥哥,现效力於DTM2000 OPEL车队)、M. Surer、以及E. Cheever,这3位年轻车手在当时为BMW赢得相当可观的胜利,而3人也於随后一同晋升至Formula-One赛事,所以新的BMW Junior Team显得格外令人注目。新Junior Team的战斗力果真不凡,尤其以比利时籍的Eric van de Poele最为出色,同时Eric也是1987年的年度DTM总冠军车手。不过除此之外,1987年还有几件值得注意的事,首先就是获得1986年德国Formula Ford冠军的女车手-Ellen Lohr的加入,她出色的表现也在随后被吸收至AMG-Mercedes车队中效力。第2件事是驾驶Ford Sierra XR4 Ti的Manuel Reuter的出色表现,在1987年的10场DTM赛事中,BMW M3与Ford Sierra XR4 Ti分别得到5场的冠军,当时M3与Sierra XR4 Ti的马力分别为300及500匹,引擎设计方式也为自然进气与涡轮增压,但是仍然能够公平的同场竞技,证明了DTM对Turbo引擎进气部份截面积控制理论的成功(Air Restrictor),也是日后各项赛事参考的对象。第3件事就是由AMG与Alpina两家改装厂成功的向车厂(M-Benz与BMW)取得技术支援与部份金钱赞助,所以在1987年之后所谓的厂队就衍生为改各装厂与车厂之间的组合,比如说AMG与Mercedes-Benz、AC Schnitzer/Alpina/Racing Dynamics与BMW、Irmscher/Steinmetz与Opel、及Wolf与Ford等组合,其馀则为私人车队形式,如Zakspeed、Ringshausen、Isert等等车队,AMG与Alpina的这个提议也主导了随后DTM生态的发展。
BMW、Ford、M-Benz三足鼎立
1988年赛季的冠军虽然是由老将Klaus Ludwig以Ford Sierra Cosworth获得,但是对於Mercedes-Benz来说,是个收获丰盛的一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主力车手Roland Asch的表现,在年度排行上只比冠军Klaus Ludwig少16分,对一位年轻车手来说得来不易。不过当时的Ford Sierra Cosworth则是在不断的抗议声中拿下冠军,因为500匹的Turbo引擎即使加上的进气限制器后仍然使300匹左右的190E与M3显得无力招架,不过Klaus Ludwig还是顺利拿下他第1座DTM总冠军杯。
1989年则是相当争议与车手大搬家的一年,首先是为Ford效力达9年的上届冠军Klaus Ludwig跳槽到AMG车队,同时他也与Sauber车队达成Group C.的C9/银箭合约,不过由於Klaus对於Group C.的适应不佳,所以他在1989年的重心仍旧是摆在DTM上。不过Klaus的邭钛K不好,在89年的一场比赛中,他与Armin Hahue发生严重的车祸,Klaus虽然只有几处瘀青,但是Armin却断了一只脚与手臂,这个事件大大影响了他的表现。反之BMW-Schnitzer车队的新人Robert Ravaglia则是在动乱中表现出色,更是创下了首次参加DTM就获得当年总冠军的唯一例子。Ford Sierra Cosworth则仍旧是争议不断,首先是车队偷偷将进气限制器由36mm偷挖到40mm,然后又将车重再次减轻100公斤左右,虽然Ford Motorsports以大笔金钱贿赂DTM,而DTM主管也一再为Ford掩护,不过邭狻�嵙�约训腂MW-Schnitzer还是顺利打败马力巨兽Ford Sierra Cosworth,获得1989年的总冠军。因为1989年的这些风风雨雨,Ford随即在1990年退出DTM,让人相当惋惜,不过此时在北美参加Trans Am与IMSA赛事有得的Audi随即捕上空缺,加入1990 DTM,不过Audi的问题在於DTM首次出现的V8引擎与Quattro/4轮传动系统。
1990年时BMW M3与Mercedes-Benz 190E都已经演进到Evolution及Evolution 2版本了,即使如此,引擎设计与排气量也仍旧维持在NA与2.5升这个标准,不过Audi的NA 3.6升V8出力在415匹左右,加上Quattro系统,实在很难与M3与190E进行抬面上的虚拟比较。ITR主席也是AMG的老大Hans Werner Aufrecht曾建议Audi将Quattro改为后轮传动,但是Audi极力反对,认为这个有违DTM精神,所以1990年Audi V8 Quattro就以1300kg的车重、V8引擎415匹马力、以及Quattro系统加入DTM战局。Audi的V8引擎与Quattro果然在RWD的DTM主要潮流中占尽优势,主力车手Hans Joachim Stuck在年度中与BMW车手Johnny Cecotto拼斗的相当激烈,但是在最关键的一场比赛中,H.J. Stuck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现今F1的当红犟人Michael Schumacher竟会是他的贵人。Schumacher当时是刚刚被AMG签下的年轻车手,没想到在Audi与BMW的关键比赛中,在第一个弯就将BMW的希望Johnny Cecotto给撞了出去,所以Audi首次加入DTM就获得冠军,多少有Michael Schumacher的功劳。同年Opel也以大尺码的Omega取代Kaddet,不过过多的底盘问题使得Omega 3000 24V厂车成为1990年的埝底大王。
经典的1991年1991年的DTM赛季则是所有DTM迷公认最精彩的一年,当时的参赛厂家与车辆数目都是DTM的最高峰,4家车厂-Audi、BMW、M-Benz、Opel与41辆车。在1991年赛季后期,Opel就已经开始研发Class-1规则的Calibra V6赛车,同时也表示如果在1992年DTM不接受Class-1的提案时,就将於1991年赛季结束后停止参加DTM赛事,结果Opel的如意算盘并没有成真,DTM在1992年仍是采用与91年同样的赛例,所以Opel就退出的DTM。Audi则延续了1990年的优势,顺利再次卫冕冠军成功,只是这此的功臣不是Hans Joachim Stuck,而是从AMG转过来的Frank Biela。Frank Biela以Audi V8引擎与Quattro的绝对优势击败昔日队友Klaus Ludwig,同时也开始他与Audi的长期合作,Frank Biela还在2000年驾驶Audi R8R获得Le Mans 24小时耐久赛冠军。
DTM式微1992年的DTM则是充满丑闻与失望,首先是两届冠军Audi私自将曲轴的角度由原本的180度更改为90度,如此一来V8引擎将能够有更高的转速与更快速的反应,也会制造出独特的声响,BMW相当熟悉这一点,所以就在第1站Zolder后,正式向ONS提出抗议,起初ONS解释为合法,但是在BMW不断的施压下,终於将这个曲轴设计判定为违反DTM赛则。Audi在此后随即淡出DTM赛事,在1992年仅有Frank Biela在Nurburgring赢得一回合赛事而已,所以基本上而言,1992年只剩下Mercedes-Benz与BMW还留在DTM中,而明显的发展到最后的BMW M3 Evolution 2在实力上已经落后190E 2.5-16 Evolution 2一大截,所以Klaus Ludwig顺利的在1992年为AMG-Mercedes拿下第1座DTM总冠军杯,同时AMG女车手Ellen Lohr也在Hockenheim单站中拿下冠军,而成为DTM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女性冠军车手。由於BMW Motorsports深深了解E30 M3的实力,所以也於1992年底向BMW建议Class-1计画,可是未能得到母公司支持,所以BMW就在众人叹息中於1992年赛季后退出DTM。
Class-1登台
在Opel、Audi、与BMW相继退出DTM之后,唯一留在DTM的只剩下Mercedes-Benz,原本以为1993年的赛季已经没搞头了,就在这个时候Alfa Romeo的出现给了DTM一个延续的机会。1993年也是新的Class-1赛则施行的第一年,原本以为除了Mercedes-Benz之外会冷冷清清,可是由先前因直升机失事意外断手退出F1的Alessandro Nannini领军大举入侵德国,所以1993年的DTM成了名副其实的意大利对决德意志的一年。Alessandro Nannini挟著155 V6的4轮传动系统给了M-Benz 190 E极大的威胁,AMG可以说是溃不成军,所以原本还在观望Class-1规则的AMG现在才开始努力的利用W201的C-Class进行Class-1厂车的开发。就在M-Benz与Alfa Romeo战得焦头烂额之际,早在1991年就开始Class-1 Calibra V6计画的Opel也选择在1993赛季最后一场Hockenheim重回DTM。93年赛季的DTM顺利由Alfa Romeo与Nicola Larini拿下冠军,Mercedes-Benz军团则以Roland Asch与Bernd Schneider坚犟的战力与以Class-1规则修改的190E EVO 2完成了2、3名的成绩。就在DTM转型为Class-1规则时,同时也衍生了马力小了将近150匹的Class-2赛例来补充其馀部份,所以严格说起来,1993年对DTM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转型期。
1994年的DTM则是如同重新洗牌后一样,在新的Class-1规则下,有Alfa Romeo、Mercedes-Benz、与Opel一同参赛。由於AMG开发的Class-1 C-class厂车相当优秀,所以明显的155 V6 Ti已经没有去年那般压倒性的优势。对於这3大厂队来说,1994年的Class-1似乎是一个充满契机的一年,但是相对於许多个人车队而言,Class-1就如同当初DTM草创时期所要脱离的Group C.一样昂贵,所以1994年对不少个人车队来说,就是DTM的最后一年,甚至有不少车队在赛季结束之后,还破产留下一大笔烂帐,例如WS DHL BMW就是最出名的案例。不过更重要的是在1994年赛季结束后,为AMG拿下冠军的3届DTM冠军Klaus Ludwig决定在1995年加入Opel,与Keke Rosberg成为队友。
ITC时代
实行Class-1规则后的DTM赛事於1995年在FIA的咦飨拢��礁鼡Q名称为International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ITC,参加的车队依然是以厂队形式存在的AMG Mercedes-Benz、Alfa Romeo、与Opel为主,由於参赛的花费与赛车科技、制作成本相当昂贵的情况之下,各车厂参与的意愿逐渐降低,因为Motorsports的基础动机在於实践车厂科技,但是ITC厂车上的技术在当时已经超越量产车相当多,直逼Formula One赛车的底盘与引擎技术,所以对於车厂的实质回馈并不大,再加上高昂的花费,使得这项房车赛的原意荡然无存,所以在改制为ITC后,只存在了2年,1996年底之后,由DTM衍生的ITC正式结束,而DTM房车赛也从此划下句点。1995年的冠军由AMG的Bernd Schnider拿下,1996年则是Manuel Reuter以Opel Calibra V6 4x4拿到最后的冠军。ITC结束之后,FIA在房车方面的竞赛等级有向下发展的趋势,而等级更高的FIA-GT赛事却也讽刺的在ITC结束之后产生,整体而言,在FIA-GT与当时的Class-2中间存在著不少的落差。而与Class-1 2.5升的等级前后期诞生的Class-2 2.0升等级随后也因为相同的原因而从房车主流中败下阵来,取而代之的是1990年代末期的Super Proction或是N Plus等级房车赛,由於限制相当多,所以相对的在速度上与可看性也不高,当然花费低是其最大优势,但是对Motorsports长远来说,始终不是一件乐於见到的事,但是在Super Proction与FIA-GT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所以DTM在此时就有重生的契机。
DTM 2000重回舞台
德国房车大师赛(DTM)在梅赛德斯-奔驰的鼎立支持下再获重生,而在DTM重回赛场的这4年时间里,重返赛道的CLK AMG DTM赛车也随之创造了另人难以置信的辉煌战绩,其中3次问鼎车手冠军,更神奇般的4次蝉联年度车队冠军。
重新开始与规划的DTM赛事称为DTM 2000,慨略规则是使用自然进气4.0升的V8引擎,出力限制在450匹左右,统一使用Bosch的ECU,参赛车辆的轮距、轴距、前后悬、车高等等都有严格的标准,为的就是求Aero Dynamics上的公平。初期参赛的为Mercedes-Benz CLK及Opel Coupe,Abt车队则以Audi TT破格加入DTM 2000赛事,所以为2家竞争,1家插花的局势,2000年度为10个单站、每站两个Heat的传统DTM竞技方式。DTM 2000在重回赛坛后,相当受到好评,但受限於初期车型过少的原因,未能造成当年的轰动情势,而年度总冠军则由AMG车队转型的HWA-AMG车队老将Bernd Schnider拿下。相信对於所有热爱DTM/德国房车赛的赛车迷来说,一定希望在2001年赛季开始前,能够有新的车厂与车型加入DTM 2000,目前最有希望的很可能是BMW M3与Volvo Coupe,相信假以时日、等待一切成熟之后,DTM将相当有希望能够再次成为房车赛的最高学府。
Ⅵ 2019年豪华车市:宝马在华夺冠,奔驰全球卫冕
“2019年,我们携手经销商伙伴实现业务的强劲增长,共在中国市场交付723,680辆BMW和MINI汽车,实现13.1%的销量增幅,成为中国销量第一的高档汽车制造商。”
2020年1月10日,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先生兴高采烈地公布了这一消息。高乐表示,该成绩创下了公司自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最好销售记录。
据了解,为了扳回劣势,奥迪即将有一系列新的动作。2020年,奥迪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出全新的品牌宣传活动,包括在中国推出全新奥迪品牌形象。在电动出行领域,奥迪即将迎来e-tron车型。到2021年,奥迪将在中国市场推出9款新能源车型,其中一半为纯电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Ⅶ 澳洲V8房车赛
有啊!福勒现身V8国际超级房车赛 福勒认真听从讲解北京时间7月10日晚(澳大利亚当地时间7月10日),在澳大利亚V8国际超级房车赛第6轮的一场练习赛中,前利物浦球星罗比-福勒坐在斯通兄弟车队车手阿莱克斯-戴维森的赛车里过了一把赛车瘾。在2009年2月4日,福勒加盟了澳超的北昆兰士暴风队,合同为期2年。资料来源:http://sports.sina.com.cn/g/p/2009-07-10/20584476015.shtml 澳大利亚V8超级房车赛 V8简史
V8国际超级房车赛创建于1961年,由两大知名制造商通用(霍顿)和福特(法肯)组成。曾经跨越澳洲汽车运动一个时代的超级明星彼得·布鲁克和迪克·詹森;仍然在赛道上奋战的克雷格·朗兹和格伦·西顿也是澳洲体育界盛大赛事的精英。没有其他主流运动如此两极分化,红色(通用)和蓝色(福特)。这是澳洲体育文化绝无仅有的。
V8国际超级赛车赛产生之前,澳洲的汽车运动发展一直踟躇不前。等待巴瑟斯特的冠军经常只是一片嘘声,观众人群停止增长,冠军车辆也是澳洲的有车族买不起的。
澳大利亚汽车运动的标志性人物彼得·布鲁克曾经为了寻找最有竞争力的车子,从霍顿换成宝马,又换成福特;他的对手迪克·詹森驾驶福特·Sierra,马克·斯凯福驾驶尼桑。但实际上除了一小群狂热认识,没有人关心这些。
但是革命开始了,在公众的强烈需求下,迫使福特在它的法肯系列中引入V8引擎,这刺激澳大利亚的房车形成一系列新的标准。
由于赞助商这一顶级赛车队伍发展至关重要的途径的介入,形成新的、吸引观众注意力的规则就变得尤为重要。在澳洲长大的人不是福特的车迷就是霍顿的车迷。今天,随着V8赛车不断成长为和足球一样吸引国人眼球的比赛 ,V8也深深吸引着青年一代。
在90年代早期,体育市场迅速变化,澳大利亚顶级的赛车种类也有必要巩固其自身的地位。世界上最好的方程式就是全球A组,加上美国的NASCAR,再加上日本和欧洲2升的规则。
博采众长之后,澳大利亚的房车发展成为V8国际超级房车赛。按规则只能使用通用(霍顿 Commodore)和福特(法肯)的车辆;这种车尾翼很大,前方装有分流助动板。
V8赛车是澳洲产车辆,装有强大、高速的澳洲产5升6变速引擎。
1997年澳大利亚V8超级房车赛公司(AVESCO)成立并管理V8国际超级房车赛。AVESCO是由旅行集团(TEGA),和体育娱乐有限公司(SEL)组成的合资公司。TEGA提供V8车队、车辆和车手,SEL负责市场协议。自从TEGA和SEL1997年签订了谅解备忘录,V8国际超级房车就开始在众多澳洲的汽车运动中一枝独秀,不断走向顶峰。
2004年有200多万人次观看V8国际超级房车赛,比1993年赛车传奇人物格伦·西顿被授予新时代第一个冠军时估计的全年的观众20万人的数字大幅提高。
V8国际超级房车赛从拥有9站比赛,在国内缓慢前行、住在帐篷里的比赛,发展成走遍澳洲各州和新西兰的13站比赛。在2005年,系列赛进入中国,从而进一步拓展V8国际超级房车赛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
许多车队现在运输设备上花费都多于从前,每个举行赛事的周末,都有将近1500人为V8赛车工作。赞助商也投入大量财力到这种运动中。
由于只有32辆车可以在V8主赛中角逐,为了满足更多车队、车手想参与到赛事中来的强烈要求,“V8发展系列赛”应运而生。V8发展系列赛现在接纳澳洲钟爱赛车、充满希望的年轻车手,给他们提供在主赛车队前展示自己的机会。截至目前,每个“系列赛”冠军都在主赛中得到了一席之地。
V8因顺应时代潮流,而发展十分迅速。V8很简单,然而技术却很复杂。一方面由于霍顿和福特的激烈角逐,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澳洲体育界超级明星的出现。不久,中国的体育明星也将加入。
成功故事-AVESCO
V8在澳洲的成长是一个难以置信的成功故事。AVESCO(澳大利亚V8超级房车赛公司)是该运动的幕后运作公司,负责在国内外管理、营销和推广V8项目。AVESCO建立了强大的财政结构,为V8发展建立了牢固的平台。
AVESCO是由旅行车集团(TEGA),和体育娱乐有限公司(SEL)组成的合资公司。TEGA提供V8车队、车辆和车手,SEL负责市场协议。自从TEGA和SEL1997年签订了谅解备忘录,V8国际超级房车就开始在众多澳洲的汽车运动种一枝独秀,不断走向顶峰。
TEGA和SEL是在AVESCO旗下形成了综合的工作关系,为V8车队、赞助商、观众带来利益。V8国际超级房车赛现在是澳洲主流赛事的代表。今年它首次进入中国,在上海新的赛道举行一站比赛,这是AVESCO发展的革命性一步。
AVESCO集中精力创造、发展专业的推广和广告项目来拓展其车迷基础。澳洲的电视观众、媒体报道、观众、赞助商和网站点击量的猛增都归功于AVESCO的声望。
AVESCO每年通过不断改进的推广措施和每站比赛的直播,促使收视率持续增长。他们在增加V8的车迷基础的同时,也注重增强赛车的“社团吸引”和在全球的吸引力。目前,它在澳洲电视观众中比F1更受欢迎,同时也在国际领域进行播放。
AVESCO主席,托尼·柯克瑞恩相信管理V8赛事是一项极具挑战但让人非常有成就感的体验。“我非常清楚V8赛车支持者们的热情和对汽车运动相关事物的兴趣,”他说。“AVESCO在该运动的发展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我们明白自己是在履行澳洲公众的使命。”
安全
赛道安全: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有赛车在赛道上,任何与工作无关的人员都不能进入赛道。
车手驾驶时间:在长距离比赛的情况下,每辆赛车最多可以有两位车手驾驶,一位
车手最多可以驾驶3.5小时。
雨灯:在雨天,每辆赛车必须打开雨灯。如果雨灯有损坏,必须在维修后才能重新参加比赛。
排位
32辆赛车的排位分为两部分:前50%车手排位和后50%车手排位。前后50%划分参照车手练习赛的成绩。前十位排位:综合前50%和后50%车手排位成绩,排在前十位车手进行前十
名的排位赛,成绩将决定第一场正式比赛出发顺序。前十名排位赛顺序将按倒序进行,从第十名到第一名。车手将先进行一圈暖胎圈,当赛场上出示绿旗时,车手开始做计时圈。车手完成计时圈后,赛场上出示格子旗,车手必须减速,返回维修通道。车手必须驾驶自己的赛车参加排位赛,并使用同一辆赛车参加正式比赛。
维修站通道:在排位赛期间,赛车进入维修站通道后必须停在车坝上,车头朝前呈45度停放。不可以进入车库或围场区域,直到所有赛车排位赛结束并完成赛车检查工作。
发车
短距离比赛发车:第一次比赛按排位赛成绩发车;第二次比赛按第一次比赛成绩发车;第三次比赛按第二次比赛成绩发车。
长距离比赛发车:根据排位赛的成绩发车。
计时
在比赛正式开始后,计时系统自动运行。
重新发车
停止比赛:在赛道被破坏、由于事故造成堵塞和天气状况不适合比赛的情况下,赛事总监有权利出示红旗终止比赛。所有赛车必须马上降速,并返回车队维修站等待。
重新发车:在赛道情况或天气好转的情况下,赛事总监可以宣布重新发车。发车排位按照比赛停止时的顺序。
不能重新发车:在比赛已经完成75%路程的情况下,不能重新发车 。成绩按照比赛停止时的成绩计算。
安全车
安全车使用:在比赛中发生事故或赛道上有杂物等情况下,赛事总监有权利出动安全车。安全车出动后,带领所有赛车以低速通过赛道,车顶闪烁黄灯。在接到赛事总监的返回指令后,车顶黄灯熄灭并让出赛车线路,返回维修站。在安全车返回后,赛道全程绿旗。赛车在通过发车线后,比赛重新开始。
安全车带领:在安全车带领赛车的情况下,所行驶的圈数将被计入比赛圈数。所有赛车不
能超车或碰擦。
进站规则
进站:赛车在比赛过程中需要更换轮胎、加油、维修等可以进入维修站。
进站限速:赛车在进入维修站区域后必须把车速降到40公里/小时。
加油:在赛车进站加油时,车队必须配备2个4.5公斤的干冰灭火器。
工作人员:只允许有6位工作人员参与赛车的换胎和加油工作。
结束和结果
冲线:第一辆冲过终点线的赛车将成为比赛冠军。终点线挥动黑白格子旗。
完成比赛:必须以赛车的动力完成比赛,必须完成超过75%的赛程。如果赛车的圈速超过
冠军赛车圈速的2倍,那成绩将视为无效。
宣布比赛结果:在比赛结束后30分钟内,赛事总监会宣布比赛成绩。成绩宣布后,将不会做更改。
检查
检查站:在比赛结束后,所有赛车都必须进入检查站接受检查,包括赛车称重、各个赛车部件的检查。赛车进入检查站后,所有车队的工作人员都不能进入检查站,只允许车手和相关赛事组织管理人员进入。赛车进入检查站必须超过30分钟,在经过工作人员检查并发放证明后才能返回车队车库。没有得到证明的赛车,将被取消比赛成绩。
1.不能有故意的身体接触行为,包括对他人的任何性质的攻击行为除了自我防卫。
2. 被发现携带酒精、毒品或影响比赛进行的任何物品,都将被驱逐
出比赛场地。
3. 任何人不能有行贿或受贿行为。
4. 不能有危险、鲁莽、粗心的驾驶行为。
5. 比赛中不能有故意顶撞其他赛车的行为。
6. 不能因为个人疏忽或故意行为,造成、导致人员的受伤或财产的损坏。
7. 不能在调查表和听证会上提供错误或有误导性的证据和信息。
8. 不能以欺骗性、误导性的口头或书面形式的信息,欺骗、误导公众。
9. 不能诽谤或歧视别人的性别、人种、宗教或性倾向。
10. 每个车手都必须遵守驾驶法规。
11. 每个车手都不能有目的性质地造成、导致他人的受伤或财物的损坏。
12. 每个车手都必须服从赛事总监的安排。
13. 赛车必须停在发车线内,前轮不能压线,任何赛车都不能有抢跑现象。
14. 每个车手在比赛中都必须遵守、注意旗语。
15. 任何不遵守裁决规则的个人或集体都将受到处罚,最高罚金¥20000,并且最多可以扣除85分的积分。
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凡驾驶机动车辆是要到驾驶员培训基地接受培训,获得一张驾照。V8也需要驾照,这是一张由国际汽联颁发的驾照。
这张驾照,是根据国家汽车运动机构推荐和所呈报的车手成绩以及符合国际汽联规则所附的各项条件,才能得到V8驾照。通常一位车手要花数年时间从小型赛车、普通赛车逐步晋级到V8。但事实上仅有一小部分车手能获得这张驾照。
V8赛车是一种大型房车,由澳大利亚制造,5公升右手驾驶、四门、V型8缸引擎。牵引控制是被禁止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是自由选择的,发动机压缩比例不能超过10:1,加速旋转限速7500RPM,6档变速箱的特定比例1.00:1,最多6点阻力制动片,操舵系统可自由选择,动力操舵是允许的,4轮操舵是禁止的。赛车的最轻重量为1355公斤,包括车手和服装重量。比赛中只允许更换一台发动机,如果更换第二台发动机,车手将从发车线后起跑。赛车必须配备前后两个拖钩。使用的燃油是壳牌98辛烷高级无铅汽油,FT3燃油箱必须适用120公升的容
量。
车手座椅:必须符合FIA的标准
安全隔离:车手座椅安装安全隔离设施。设施必须符合FIA的标准
窗网:赛车必须配备符合FIA标准的窗网,一般都装在车手一边。窗网必须覆盖70%的区域,按钮要作成易分辨的颜色。窗网至少能够抵抗50公斤的侧面重量。
灭火系统:必须配备符合FIA标准灭火系统。至少有4公升的容量,安置在赛车内的左手边或者在乘客座椅的下面。
车体:车体和外壳都必须使用统一的设计和制造。赛车的空气动力辅助设施和外部组成
部分都使用相同的碳纤维结构。允许修饰前后保险杠,侧翼等。
车灯:车灯玻璃罩覆盖透明的胶膜,以防止车灯破裂后遗留在赛道上。赛车顶部的车灯要用顶灯盖保护,以保证不影响赛车的空气动力。
赛车轮胎必须使用邓禄普,必须配备12只轮胎:4只湿胎,8只干胎。
轮胎:最小宽度305mm,最轻重量9公斤。
比赛轮胎分配:
2004年V8国际超级房车赛轮胎分配表
比赛名称 干胎 湿胎
F1/GP 8只 8只
阿德莱德大奖赛 16只 未定
克里科大奖赛 10只 10只
新西兰大奖赛 12只 12只
神秘谷大奖赛 10只 10这
巴巴加罗大奖赛 12只 12只
昆士兰大奖赛 10只 10只
云顿大奖赛 10只 10只
奥兰大奖赛 10只 10只
桑顿大奖赛 16只 未定
巴瑟斯特大奖赛 24只 未定
黄金海岸大奖赛 10只 10只
塔斯玛尼亚大奖赛 12只 12只
悉尼大奖赛 12只 12只
V8头盔与服装
头盔:所有车手在比赛时都必须佩带头盔。
必须是以下三种中的一种:Snell Foundation SA2000
SFI Spec 31.1A,31.2A
BS 6658-85 Type A/FR
车手服装要求:所有车手在比赛时都必须穿着赛车服、长衬衣、长头巾、袜子和鞋子。赛车服装必须符合FIA的标准—FIA1986或FIA8856-2000.
车上标记
车号:所有参加比赛的赛车都必须在乘客座位前面的挡风玻璃上角粘贴车号。
车身图画:AVESCO的执行经理将提供车身相关的图画。
车手号码:每辆参加比赛的赛车都必须粘贴车手号码。每个车手都有自己的号码。号码必须是白底黑字。
蓝旗:(波浪型挥动)另一辆车正准备超车
(静止不动)另一辆车在后面紧跟
黑旗镶有桔色圆盘棋:列出车号,指示车手赛车有问题,可能危及车手或其他赛车,必须进站。
黑旗:列出车号,指示车手停止比赛。
红旗:结束比赛,车手必须返回维修站。如各个旗点都挥动红旗,表示关闭赛道。
黄红条纹旗:在挥旗区域赛道有碎片或油渍。
黄旗:(双旗波浪型挥动)前方极度危险
(单旗波浪型挥动)前方危险
(单旗静止不动)注意,前方有危险
黑白三角旗:列出车号,指出车手有违反运动精神的行为。
白旗:前方有慢车。
绿旗:赛道已清。
黑白格子旗:胜利的标志,比赛结束。
Ⅷ V8国际超级房车赛的发展历史
2004年共有18个车队的32位车手参加角逐,2005年发展到20支车队,比赛一般选择F1赛道进行场地赛,也适合进行街道赛。比赛用车来自于通用霍顿(Holden)以及福特法肯(Falcon)两大汽车制造商,2004年V8国际超级房车赛已拥有遍及澳洲各州和新西兰的13站比赛,成为与F1、NASCAR,INDY并列的国际4大汽车赛事,在2005年V8赛进入中国,从而进一步拓展V8国际超级房车赛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
从 1960 年到 1972 年,澳洲房车锦标赛允许各车队使用汽车厂商的量产车型经过改装后进行比赛。 1973 年到 1984 年,参赛车基本就是按照国际 C 组赛车的标准进行改装。 1985 至 1992 年,则采用国际 A 组赛车标准。在这 32 年的时间里,曾夺冠的车型包括福特野马、福特猎鹰( Falcon )、福特 Sierra RS500 、捷豹 MK11 、雪佛兰 Camaro 、霍顿 Monaro 350GTS 、霍顿 Torana A9X 、霍顿海军准将( Commodore )、马自达 RX7 、宝马 635Csi 、宝马 M3 、富豪 240T 和日产 Skyline GT-R 。
这种百家争鸣的赛车局面并不能满足澳洲车迷的胃口,因为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其实是当地两大汽车巨头霍顿和福特的相争,而这两家厂商在市场上和赛场上的较力已经伴随着澳洲汽车工业发展史有半个世纪之久,成为澳洲本地最为独特的社会文化之一。在这种力量的驱使下,澳洲房车锦标赛在 1993 年进化成为澳洲霍顿和福特两者竞争的最大舞台——所有车队只允许使用霍顿“海军准将”( Commodore )和福特“猎鹰”( Falcon )轿车作为参赛原型车。了解澳洲的人都知道,这两款车是澳洲中级房车市场上数一数二的象征性品牌,是彼此的代表作,例如霍顿的海军准将已经连续 8 年成为全澳洲中级房车销量冠军。赛事规定赛车采用 5 升 V8 引擎,最高转速被限制在 7500 转 / 每分钟,大部分赛车的最大马力都达到 620 匹左右,峰值扭矩达到 620Nm 左右, V8 超级房车赛的名字由此而来。赛车的悬挂包括弹簧和避震在内都不作限制,由车队自行决定。赛会对轮胎和车身的空气动力部件(例如车身前后裙脚和定风翼)都做了规定,以保证每辆赛车在这方面性能上的接近。
由于V8赛车的时速最高可达300公里,几乎接近 F1 一级方程式的水平,而且比赛允许合理的碰撞和压制,比赛场面往往比F1更火爆刺激,极具观赏性。在 2003 年的达尔文一站中甚至出现了前24辆赛车差距只有1秒,而前18辆车差距只有0.7秒的现象。 新的 V8 超级房车赛一出场就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仅仅在澳洲阿德雷德市和首都堪培拉举行的分站赛就吸引了超过 15 万观众前来观赏。由 V8 超级房车赛衍生出来的柯尼卡·美能达房车系列赛现在也成为澳洲当地年轻车手和车队锻炼的好地方,每年都会有不少车手通过柯尼卡·美能达房车系列赛成功登陆V8超级房车赛。
现已被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FIA)定为国际4大汽车运动赛事之一的V8赛由V8赛事组织AVESCO在澳大利亚和国际两方面管理和运作,2004年有200多万人次观看V8国际超级房车赛,比1993年赛车传奇人物格伦·西顿被授予新时代第一个冠军时估计的全年的观众20万人的数字大幅提高。
该赛事一般举行三天,包括一天的排位赛和两天的正式赛,两天正式赛积分最多者为冠军。比赛一般选择F1赛道进行场地赛,也适合进行街道赛。赛事其间,主办方组织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节目,使赛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赛车嘉年华。
关键词:澳大利亚板球橄榄球排位赛F1NASCARINDY
Ⅸ 房车赛的比赛和规则还有车子的配置
V8(V8 SuperCar)国际超级房车赛是世界顶级房车大赛,与F1、NASCAR, INDY并称为国际4大汽车赛事。它创建于1961年,至今已有44年历史。它是生命力与创造力的展现,是汽车工业文明与汽车时尚文化的结晶。V8赛事经国际汽联FIA授权批准,由澳大利亚V8赛事组织(AVESCO)在澳大利亚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管理和运作,并成功地推动其发展。
V8国际超级房车赛赛事在每年的3月到12月举行13轮比赛,每个分站赛一般为三天(少数分站也有四天的),包括周五的练习排位赛,周六的前十名争夺赛、第一场决赛,周日的第二、第三场决赛。两天的决赛积分多者为冠军。比赛一般选择F1赛道进行场地赛,也适合进行街道赛。赛事其间,主办方组织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节目,使赛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赛车嘉年华会。
V8国际超级房车大奖赛的所有赛车来自在二大巨头汽车制造商:通用霍顿(Holden)以及福特法肯(Falcon),赛车是经过特殊研发和改装的5升、呈V字型排列的8缸发动机,可爆发出600马力的赛车,最高时速达到307公里,这就是V8赛车的由来,这种车尾翼很大,前方装有分流助动板。当19个车队的32位车手在赛道中激烈角逐时,如同通用和福特这世界两大制造商的市场竞争在赛场中延续。目前,日本丰田公司的车队等也在积极洽谈加入该项赛事,不久的将来,V8国际超级房车赛上,也将上演三国演义。
V8已经吸引世界上众多房车爱好者的目光,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巴西、马来西亚等各国车手都投入了这项伟大的运动,造就了一批优秀的赛车手。V8国际超级房车赛因其疯狂、极速,赛事规则独特等特点,在全世界受到越来越多车迷们的喜爱和关注。据了解,V8的各分站赛以周日比赛计平均观众人数为8万,个别分站赛观众人数超过12万。在2004年的赛季里,世界各地有200多万人到现场观看了比赛,并向全世界70个国家的6亿家庭进行进行了电视转播。观众们感兴趣的除了赛车、车手、精彩丰富的休闲娱乐节目之外,更吸引他们的是赛事本身。下面,简单介绍一下V8赛事的特点。
1.竞争空前激烈
由于严格的改装规则限制,各个车队的V8赛车都处在同一个技术水平上,如规则规定赛车必须使用5升V8引擎,后轮驱动车,统一使用邓禄普轮胎,使车队的赛车在速度方面不相上下。这时候胜负更多地取决于车手的技术、战术制定以及团队的配合。由于赛事规则允许合理的挤擦、顶撞和压制,赛车经常出现翻车、连续翻滚等惊险的场面,一场比赛下来甚至动用无数次安全车、清扫车和拖车,赛道上热闹非凡,赛事充满刺激。2004年达尔文赛道上出现了火爆的竞争场面,前24辆赛车差距只有1秒,而前18辆车差距只有0.7秒。所以在国外,V8赛车也被称为“疯狂赛车”。
2.亲切可及的车型
V8超级赛车的外观特征与我们平时使用的轿车相同,这是与方程式赛车在外形上的最大的区别,让车迷感到亲切可及。通用的HOLDEN车型和福特的FOLCON车型都是在南半球销量名列前茅的量产车型。因此,V8赛事是与汽车工业是紧密联系的一个赛事,与普通的车迷亲切沟通的一个赛事。
3.风情万种的文化
源自澳洲的V8国际房车赛,每年13站赛事可以让观众通过亲临现场或电视屏幕,领略到澳大利亚的海滩、阳光和丛林,新西兰的雪山、海港和草原,以及中国上海大都市的动感魅力。并且除了V8正式比赛外,还有多项世界顶级垫赛,和精彩纷呈的表演项目,包括特技车,特技摩托车表演,明星巡游等活动,V8阳光女孩评比、亮相等活动。在赛场周围,更有诸多餐饮、娱乐设施,让孩子们有嘉年华活动可以参与,在南半球人们认为V8是家庭周末聚会的好去处,因此也被人们称为“人民的赛车”。
作为房车级别中的顶级赛事,每年F1开赛站--澳大利亚墨尔本站都邀请V8超级房车赛作为主要垫赛,以吸引众多房车爱好者的目光,这已经成为世界赛车界的一个传统。从2002年起V8邀请印地300(Indy 300)加盟,参与V8国际超级房车赛的黄金海岸赛事,从而受到全世界更为广泛的关注。
在过去的44年里,V8超级房车赛已经成为澳大利亚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创造了很多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刻与传奇。44年来,V8超级房车赛的每一个赛道均演绎了无数次惊险的撞车、翻滚画面,但由于V8赛车的安全性能较好,从未出过死亡事故。历史最悠久的巴瑟斯特1000赛道,也是V8分站赛中最长的、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个赛道,位于澳洲新南威尔士巴瑟斯特市郊区,1938年建成时是作为摩托车赛场使用的,1963年V8房车赛在此开赛一直使用至今。V8的这条赛道其历史的悠久可与F1英国的银石赛道相媲美,总能吸引大量的观众到场欣赏比赛。在这里,V8最著名车手DICK JONHSON曾经驾驶赛车在赛道上飞驰的时候,被一块滑落的山石击中,赛车驶出赛道,连续无数次翻滚,身受重伤,所有的观众都惊呼和担忧DICK的生命安全,但是DICK经过修养之后,仍然勇夺该年度总冠军。2003年赛季,另一名著名的V8车手GREG MURPHY 在巴瑟斯特1000赛道上创造下了V8房车赛单圈比赛最好的成绩,6.213公里仅花了2分06秒,DICK JONHSON和GREG MURPHY的故事为V8的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街道赛是又一个让人惊叹的场景,如黄金海岸印地300赛道,坐落在澳洲最美丽的旅游风景区黄金海岸冲浪天堂的北部,比赛期间,世界各地车迷纷纷赶来感受风驰电掣的赛车和碧海蓝天相呼应的美景,通过电视转播,观众们看到的是呼啸而过的赛车、如画的风景,如潮的观众欢呼雀跃,真是美不胜收啊。
V8国际超级房车大奖赛, 2002年进入新西兰,2005年走出大洋洲设立中国上海站,计划2006年进军中东,现正与中东有关国家商谈设立新赛站。2005年的赛事将在澳大利亚举行11轮,在新西兰的普克侯赛道(PUKEHOHE)举行第二轮比赛,在中国上海国际赛车场(SIC)举行第五轮比赛。从2005年至2009年,V8将连续5年在上海举办,成为自F1之后,又一项长期落户中国上海的世界顶级汽车赛事。今年6月10日-12日在上海国际赛车场,V8国际超级房车赛将裹着南太平洋的季风,呼啸而来,因极速而产生的巨大的轰鸣声将带给中国的广大车迷一个全新的感受。让我们期待V8的英雄们在世界上最先进、最优秀的上海国际赛车场内展开最最激烈的竞逐,驾驶着他们的战车如何超越极限,如何战胜被车迷们称为“魔鬼弯”的难度最大的弯道,2004年舒马赫在穿越此弯道时,赛车滑出赛道,影响了舒马赫上海站的成绩。V8 2004年度总冠军安布鲁斯对上海站充满了期待,他评价上海国际赛车场是个非常漂亮现代的赛场,赛道比澳大利亚的V8赛道宽,更适合超车,对所有V8车手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赛道,更具挑战性。
2001年赛季为V8超级房车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能与一些大公司进行合作,引进了Pitstop,这在赛车界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随着Pitstop的引进,V8超级房车赛的前景也更加广阔了。
----------------------------------------------------
DTM德国房车大师赛
过去DTM(德文Deutsche Tourenwagen Meisterschaft 的缩写 )一直是全世界最成功、最受欢迎的房车赛事,无论是比赛竞争的激烈程度,或是参赛车辆的性能表现与科技水平,乃至参加比赛的开销,都称得上是房车赛的最高境界。在国际赛车分级中 DTM 属于 Class-I 的比赛,也是全世界唯一的 Class-I 比赛,所允许采用的技术与改装幅度都是最大的,全盛时期的DTM赛车就被戏称为『装上房车外壳的 F-1 』,其实力可见一般;相对于当时英国的 BTCC、日本的 JTCC 及欧洲各国家各有的瑞典 STCC 、意大利 ITCC 房车赛,那都属于比 DTM 较低一级的 Class-II 的比赛。DTM房车赛的最高境界概说
过去DTM(德文Deutsche Tourenwagen Meisterschaft 的缩写 )一直是全世界最成功、最受欢迎的房车赛事,无论是比赛竞争的激烈程度,或是参赛车辆的性能表现与科技水平,乃至参加比赛的开销,都称得上是房车赛的最高境界。在国际赛车分级中 DTM 属于 Class-I 的比赛,也是全世界唯一的 Class-I 比赛,所允许采用的技术与改装幅度都是最大的,全盛时期的DTM赛车就被戏称为『装上房车外壳的 F-1 』,其实力可见一般;相对于当时英国的 BTCC、日本的 JTCC 及欧洲各国家各有的瑞典 STCC 、意大利 ITCC 房车赛,那都属于比 DTM 较低一级的 Class-II 的比赛。
尽管 DTM 这一系列赛事所能凝聚的人气鼎盛,无奈在参赛花费不断升高的情况下,还是让各大车厂玩不下去了,终于在1996 年(当年这一系列赛事已由DTM德国房车赛扩大为ITC国际房车赛)画上休止符,令全球的房车赛迷感到惋惜不已。
在Mercedes-Benz赛车部门的催生下,DTM 德国房车赛在跨入新世纪的2000年获得了重生,它虽有着和以前一样的名称,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全新内容。主办单位为了避免新生的DTM步上昔日的梦魇,对于参赛车辆引擎及底盘的发展订下了明确而严格的限制,参赛车都是以量产车为基础所开发的车型,并禁止各种高科技电子辅助系统的使用,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参赛花费的无限制成长,同时可以有效地缩短各车厂车队间的实力差距,让比赛的公平性与竞争性提高,胜利不再会被拥有最多研发费用的车厂所垄断。
目前共有三款车投入这一最高等级的房车赛事,其中自然少不了继承Mercedes-Benz "Silver Arrow" 光荣赛车传统的CLK,另外两款参赛车型分别是Opel Astra Coupe 和Audi TT。2000 年 Mercedes-Benz 派出 8 部 CLK DTM 参赛,拿下年度车队与车手的双料冠军,当家车手 Bernd Schneider 更是提前封王拿下年度车手冠军。2001 年 Mercedes-Benz 共有五支车队10 部 CLK DTM 参赛,再度拿下车队与车手的双料冠军,车手 Bernd Schneide r 顺利蝉连年度车手冠军。
尽管 DTM 这一系列赛事所能凝聚的人气鼎盛,无奈在参赛花费不断升高的情况下,还是让各大车厂玩不下去了,终于在1996 年(当年这一系列赛事已由DTM德国房车赛扩大为ITC国际房车赛)画上休止符,令全球的房车赛迷感到惋惜不已。
在Mercedes-Benz赛车部门的催生下,DTM 德国房车赛在跨入新世纪的2000年获得了重生,它虽有着和以前一样的名称,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全新内容。主办单位为了避免新生的DTM步上昔日的梦魇,对于参赛车辆引擎及底盘的发展订下了明确而严格的限制,参赛车都是以量产车为基础所开发的车型,并禁止各种高科技电子辅助系统的使用,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参赛花费的无限制成长,同时可以有效地缩短各车厂车队间的实力差距,让比赛的公平性与竞争性提高,胜利不再会被拥有最多研发费用的车厂所垄断。
目前共有三款车投入这一最高等级的房车赛事,其中自然少不了继承Mercedes-Benz "Silver Arrow" 光荣赛车传统的CLK,另外两款参赛车型分别是Opel Astra Coupe 和Audi TT。2000 年 Mercedes-Benz 派出 8 部 CLK DTM 参赛,拿下年度车队与车手的双料冠军,当家车手 Bernd Schneider 更是提前封王拿下年度车手冠军。2001 年 Mercedes-Benz 共有五支车队10 部 CLK DTM 参赛,再度拿下车队与车手的双料冠军,车手 Bernd Schneide r 顺利蝉连年度车手冠军。
----------------------------------------------------
FIA-GT
FIA-GT的赛事从1997年开始正式开赛,参赛车必须以量产车为基础制作而成,车重约在1100公斤,最大马力约在450-600匹,为了增加赛事可看性,而有获胜车手加重制度。
有别于先前的BPR GT赛事系列,基于降低参赛成本的考量,'99年起FIA-GT赛事取消了GT-1级组的比赛,仅限于符合GT-2规格的赛车参赛,因此先前如McLaren F-1、Porsche 911 GT1、M.Benz CLK GTR、Lotus ELISE GT1等GT1等级的超级跑车被迫离开此一赛事,仅能在利曼24小时及区域性保有GT1级组的GT赛事出赛,FIA-GT也因此逊色不少。
在GT-2组别跃升为FIA-GT的主角后,有能力角逐冠军的似乎只剩Viper GTS-R及911 GT2,战况呈现一面倒的情况,在没有其它厂队继续投入的情况下,赛事面临票房不佳的瓶颈。试想,如果WRC比赛中取消了WRCar组别,只剩下F2组的前驱车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很多精彩热闹的赛事都会因为经费的考量而走入历史。
GT耐久赛的参赛车手中,通常都是比较有经验而且平均年龄要来得大些,其中更不乏前F-1或其它赛事转战的车手还有很多是多金人士自组车队还亲自下场,如Philippe Charriol钟表的老板Philippe Charriol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与其它Lamborghini同好共同参与这项比赛
FIA GT 基本规则每场比赛赛程以500公里或3小时为度,比赛采动态起跑,车手必须具有FIA或FIA之ASN所发给的C级以上之赛车执照。参赛车必须以量产车为基础制作而成,赛车不必加装触媒转换器也不限定噪音。每一部车至少两名最多三名车手,每位车手最多只能持续驾驶赛程距离之55%,进pit换手、换胎、加油时只能由两位技师同时进行。自由练习到测时赛期间内每部车限用4套干胎,雨胎必须有超过25%之面积为排水槽。正式比赛时的轮胎使用数量并无限制,但不可使用轮胎加温器。每一站取车队参赛车成绩最佳之前两部累积车队积分。
每站完赛前五名必须接受加重,第一名加重25 kg、第二名加重20 kg、第三名加重15 kg、第四名加重10 kg、第五名加重5 kg,并以累积100公斤为上限。所加的额外配重在下一次完赛,并且成绩在第六名之外方可减重,第七名减重5kg、第八名减重10kg、第九名减重15kg、第十名减重20kg、第十一名及以后减重25kg。每次减重以25公斤为限。
----------------------------------------------------
FIA WTCC:世界房车锦标赛
世界房车锦标赛:
WTCC(World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即世界房车锦标赛,是FIA国际汽联于2005年新推出的一项全球性汽车赛事,它的前身即为ETCC(Europe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欧洲房车锦标赛。WTCC将延续ETCC的Super 2000车辆规则,每站比赛分两回合(每回合8圈)进行,并颁发冠军车手和冠军车厂两个奖项。参赛的车辆为Super 2000级别,必需以量产房车为基础,发动机排量不能超过2000cc,采用自然吸气方式,马力在250hp~270hp之间。目前2005年度WTCC赛程安排暂定为10站比赛,除了延续ETCC原有的欧洲分站以外,增加了中美洲的墨西哥、欧亚交界的土耳其以及亚洲中国的澳门三站比赛,其中,澳门被指定为全年的收官之战。
于2000年12月8日,国际汽联赛 车运动委员会在摩纳哥宣布任命由KSO组织负责承办2001年开始的全新FIA ETCC欧洲房车锦标赛,这标志着ETCC重获新生。第一年的比赛就吸引了包括宝马、奥迪、阿尔法.罗米欧、本田、日产、欧宝、沃尔沃等众多车厂共39部赛车前来参加,米其林也成为ETCC唯一轮胎指定赞助商。第一年的比赛分为STC(超级房车组)和SPC(超级量产组)两个组别进行比赛,到了2002赛季,两个组别合并为真正意义上的ETCC,并且参照F1比赛改进了规则,如每站成绩计前6名,得分一次为10、6、4、3、2、1。这年起,ETCC形成了每年十个分站比赛的惯例,宝马和阿尔法.罗米欧两大阵营逐渐脱颖而出,人气也日渐火爆,当年观看比赛(包括电视转播)的人数就突破了3亿人次,并且不少车队车手首次光临澳门东望洋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