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旅游外出安全
A. 假期安全小档案外出旅游时小学生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要有教师或家长带队,身体有病同学不要勉强参加。
2、最好是当日去,当日回,未经监护人许可,不得在外宿营。
3、外出游玩,牢记家庭住址、电话、父母工作单位电话。
4、外出游玩,若遇歹徒抢劫、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等人身侵害、伤病的情况时,应立即与公安、医院等部门联系,并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
B. 带小学生出游需要注意什么
儿童外出注意事项大全
儿童外出饮食注意事项
1.
注意饮水卫生。一般来说,生水是不能饮用的,旅途饮水以水和消毒净化过的自来水为最理想,其次是山泉和深井水,江、河、塘、湖水千万不能生饮。 儿童最好在外饮用不含糖的水,果汁、甜饮料则不宜。 2.携带卫生、保质、松软食品,不要带油腻、肥厚肉类,慎重对待每一餐,摊位或沿街摆卖(推车卖)的不要去吃。 3.注意卫生,饭前洗手,或者带一小瓶酒精棉球,吃东西时先擦洗手指。 4.学会鉴别饮食店卫生是否合格。合格的一般标准应是:有卫生许可证,有清洁的水源,有消毒设备,食品原料新鲜,无蚊蝇,有防尘设备,周围环境干净,收款人员不接触食品且钱票与食品保持相当距离。 5.如乘坐车窗,要节制饮食。乘行时,由于没有有运动条件,食物的消化过程延长、速度减慢,如果不节制饮食,必然增加胃肠的负担,引起儿童肠胃不适。 关键词: 儿童节 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安全生产网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经过书面授权转载,必须注明出处、作者。 不同年龄儿童乘车注意事项 一岁以下的婴儿 一岁以下的婴儿是最娇嫩的群体,因而需要的保护也更多。但绝大部分中国家长都是习惯把婴儿抱在怀里乘车,这是非常危险的举动。婴儿的头部较重,颈椎尚不能支撑头部重量,因此如果以面向车头的方式乘坐,极有可能会在紧急刹车或意外事故中头往前甩,而造成严重的伤害。 所以针对一岁以下的婴儿,全球主流的共同设计标准多是采用后向乘坐设计,以避免冲撞时的撞击力皆集中在颈部,如此设计可将撞击力分散到骨骼较为强壮的部分(如腰、背、肩)。另外也有部分产品采用横向安装的卧床式设计,这类型的保护装置也是不希望小婴儿乘车时是面向车头的。而后向使用的汽车安全座椅并不是愈平躺愈好,虽然在我们的感觉上似乎愈平躺可以让宝宝愈舒适,不过过于平躺的角度有可能在事故发生时让宝宝飞出去撞到前座椅背,所以一些汽车大厂的产品,都附有细心的角度检查器和角度调整器,有助于判定
安装角度是否妥当安全。
满一岁的幼儿 宝宝满一岁后,由于体形比较大且发育较为完整,可以采用后向式座椅。由于儿童的头部占的比例要比身体大,因此4岁以下的儿童(18公斤以下)采用后向座椅最为安全。沃尔沃汽车公司交通事故研究组研究证明,后向式儿童安全座椅可将伤害减少90%。同正向座椅相比,后向座椅可将撞击力和对儿童头颈部的伤害减少一半。瑞典Folksam保险公司的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种观点。该公司的调查表明,幼儿乘车时,坐在前向座椅里要比坐在后向座椅里的丧生或受重伤的几率要高。
4-12岁的儿童 4-12岁的儿童的体重一般在15-36公斤左右,这些孩子除了选择儿童座椅外也可以选择儿童安全坐垫,因为一般的安全座椅常有过小不适用之虞,但由于儿童本身身高还不够高,因此如直接使用汽车后座的安全带,有可能会使安全带越过儿童的脖子,造成勒伤或割伤,因此为儿童选购将乘车姿势垫高的汽车安全座椅有其必要。安全坐垫可以减少在碰撞中对腹部的伤害。当儿童被垫高后,就可以使用正常安全带,便可保护儿童的胸部和头颈部。沃尔沃汽车公司事故调查研究组证明,使用安全坐垫可将危险降低60%。
儿童外出旅游九项注意
一、旅游前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二、一旦与大人走失,应在原地等待,并吹响随身携带的笛子或哨子。 三、大人与孩子尽量寸步不离,一时找不到应该到娱乐场所、玩具柜台、食品柜台、楼上、楼下等吸引孩子的场所寻找,也可以请他人相助,或把守出口,及时报警。 四、让儿童穿长袖长裤衣服,备好驱蚊药水,防止蚊虫叮咬。 五、告诉孩子不要单独游览“宠物区”,不要给宠物喂食。 六、穿着软底防滑鞋,注意脚下安全。 七、不要在河畔、池边嬉戏,划船时更要注意安全。 八、过敏体质,尤其是哮喘患者,不要在花树下、花丛中久留,以免花粉诱发过敏性疾病发作。 九、不要让孩子太操劳,行程要尽量轻松,太劳累,孩子会呕吐,甚至生病。 儿童乘车安全五项注意
注意一:不要抱着小孩乘车 儿童安全坐椅和抱着小孩乘车谁更安全?不少家长都会选择后者,不过在汽车以时速50公里的速度撞击时,10公斤重的小孩产生的冲击力可能超过400公斤,你能在慌乱中牢牢掌控400公斤的重物吗?
注意二:不要给小孩系成人安全带 一般汽车坐椅和安全带是专门为成人设计的,不适合身材矮小的儿童体形,发生碰撞时安全带正好勒住孩子的脖子,成了最危险的“索命”带。
注意三:不要让小孩独自坐后排 儿童独自坐后排的危险性不亚于坐在前排的危险性,好动的小孩有可能拉开门窗发生意外,在汽车发生紧急情况时无法照顾好自己,因此尽量不要独自一人开车带着小孩乘车。
注意四:不要将小孩一个人锁在车内 很多家长出门办事为了安全起见,往往将小孩单独锁在车内,殊不知这样也是非常危险的,小孩好玩好动的天性、车内密闭的空间都可能是小孩潜在的杀手。
注意五:不要让小孩围着汽车玩耍 停车场是个非常危险的地方,尤其是对身材矮小的小朋友来说,容易被驾驶员忽视,最容易出事。
注意六:不足4岁不要面向前坐车 婴幼儿颈部骨骼非常脆弱,后向式儿童安全坐椅能够尽量减少撞击时儿童颈部受到的冲击力。
注意七:不要使用出过事的儿童安全坐椅 一般来说,超过使用年限的儿童安全坐椅和已经出过事故的儿童安全坐椅都不要再使用了。
注意八:普通坐垫不能替代儿童专门坐垫 儿童长到10岁以上,就要使用儿童安全坐垫,那么普通坐垫能够替代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普通坐垫太软,在交通事故中它可能会向前滑落或者变平,起不到保护的作用。
C. 小学生集体户外游玩安全的知识
1、 根据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暖,最好携带雨伞。
2、 尽量避免接近动物和鸟类。研究发现,不少疾病都与其传播有关。
3、 尽量不与花粉等过敏源接触。有过敏者应带上抗过敏药品和防晒护肤品。
4、 在活动时也应注意财物的保管,最好不要带过多的贵重物品。
5、 一切行动听指挥,切勿单独行动。
6、可以进行分组并且评比,约束学生不可离开老师视线范围,不可打闹。
7、饮食——零食特别是冷饮一定要控制。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
以下摘抄自清远日报新闻 http://www.qyrb.com/epaper/content/20081209/ArticelC2001FM.htm
安全最重要
“出游么,出了家门以后都要靠小朋友自己了,虽然没有什么大件行李,但还是有不少东西要自己准备、整理的。可以锻炼下小朋友的自理能力,蛮好的。”一位家长极力支持学校组织的出游活动,认为出游活动能让孩子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锻炼孩子的体能和各方面的能力。
大观小学有关负责人说起出游,也大加赞赏:“学校每个学期都有一次课外集体活动,主要是以轻松为主,让大家都出去玩玩。”在学校组织者眼中,出游是一项轻松有趣的活动,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自主动手能力。
新北江小学的校长在安排出游活动中,则一再强调安全:“太危险的场地,比如漂流一定不让学生去。为了安全起见,我们组织出游活动一般都在市内。而且对出游场地也要进行实地考察。我们尽最大努力确保安全,排查一切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出游中我们也不安排存在不安全因素的活动。”校长向我们罗列了许多出游活动项目:踢毽子、篮球等五花八门的体育游戏,低年部的学生互享干粮,高年部的可以野炊、烧烤……。“呵呵,我们有空也一起玩。”校长也乐在其中。
“出游的好处自不必多说,观察大自然、认识农作物,在户外培养听从指挥、团结合作、讲究卫生、爱护自然的品质。只要做好安全防御措施,每一次的出游都会让学生有所收获。”校长如是说。
注意野外防火和食品安全
“一般出游,我们会在外面安排吃一顿饭。除了高年级有时会安排野炊,低年纪的小朋友多数要求自己带食品。这就要求家长一定要买卫生、可口的食品。一般带一些水果、点心。最好不要买隔夜的点心。毕竟入冬了,早晚温差大,家长要提醒孩子带多两件衣服,以备出汗时或转风时更换。”市保健院儿科钱医生说:“早段时间,某幼儿园组织去秋游,就是因为吃了不卫生的汉堡,造成集体中毒,几十名小朋友住院,这不得不引起家长和学校的关注”。新北江小学三年级四班班主任陈老师说:“另外,由于长时间没下雨,出外野炊一定要注意防火。”
D. 儿童外出游玩应注意哪些安全隐患
一、防晕车
如果孩子上车10分钟后就烦躁哭泣,下车后一刻钟神色即转为安详,就要考虑孩子是否晕车了。晕车的孩子通常上车后脸色苍白,如果刚吃过奶则会吐奶,呕吐物中带有沉淀样块状物。发现孩子晕车时,要尽量骑车出游,如果可以步行来去,当然更好。
二、防中暑
夏季气温高,排汗多,外出旅游最易发生中暑。要给孩子穿浅色衣服:夏季游时应穿外出旅白色、浅色或素色衣服,因为白色、浅色或素色衣服吸热慢、散热快、穿着凉爽、不易中暑。戴帽、打伞:帽、伞对阳光有一定的遮挡作用,能防止紫外线的伤害。
早晨空气新鲜,气候凉爽。因此,夏季外出旅游时,出发时间应该早些,到了中午就休息,下午三四点钟以后再进行旅游活动。
三、饮食
在外旅行,三餐安排往往不能准时,不能正点开饭。游玩过程中宝贝过于兴奋,专注周围的景物,也容易忘记饮水,造成宝贝饥饿和口渴。准备一个儿童专用的水瓶/水壶,鼓励儿童多喝水。宝贝背包里时常准备一包饼干或其它点心,以备不时之需充饥。
四、个人卫生
宝贝抵抗力低,外出游玩格外要注意卫生和防病。消毒湿纸巾、防蚊水是常备之物。旅行中发生劳累、休息不好、饮食不当,准备一个小药箱可以帮助妈咪解决很多小麻烦。每到一处,先打听好当地儿童医院或儿科诊所的位置,如果宝贝出现发热、腹泻等严重症状,要及时就医。
五、乘车安全
对于宝贝来说,安全第一,尤其是乘车安全。不要让幼小的宝贝自己坐在宽大的座位上,因为在没有有效支撑的状态下,行驶过程中的加速减速都会造成儿童意外伤害。所以,一定要将他放在大人怀中或者使用儿童汽车坐垫,最后确定系好安全带。另外,出于好奇的天性,儿童喜欢探头向窗外张望,这样就非常容易被旁边的车辆剐伤。这是在旅行中很费心的一件事。大人需要保持警惕,及时制止这种危险行为。
E. 小学生春游安全公约10条
一、安全
(一)行车安全
1、行车途中关好车窗,身体朝前坐,不将手、头等身体任何部分伸出窗外。
2、车上不随意走动,把好扶手,不玩玩具,以免伤到自己。
3、上、下车时不拥挤,等车停稳后在上、下。一切听从指挥,站在老师指定的位置,不在车的前后跑动、疯闹。
4、车内不喧哗,不吵闹,不吃东西,晕车的同学提前准备好塑料袋(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
(二)游园安全
1、不擅自离开队伍(包括上厕所),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行动。精神集中,不掉队。有事一定跟老师打招呼,经允许再离开。
2、远离动物的防护网、笼子,不触碰动物,不惊扰动物,不将身子越过栏杆俯视动物,严格按照动物园的要求去做,以免掉进笼中,或被动物误伤。
3、牢记班主任老师的电话号码。如果走失,一定要给老师打电话,说清自己所在位置和明显的标志物,在原地等待老师。
4、不玩危险游戏(如划船、快艇、冲浪等)。
5、不许离开队伍到购物点买东西,以免掉队、被骗。
6、不带尖利的物品,不带易拉罐饮料,不带热水(以免烫伤)。
7、做游戏时,一定按照要求,等机器挺稳后再下来,以免发生危险。
8、不和陌生人说话。
9、不攀爬树木、不跨越栏杆;参观时远离水边,防止溺水!
(三)财物安全
1、不带零钱,养成节约的好习惯,要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
2、不带游戏机、照相机、手机、MP3、MP4、玩具等贵重物品。
3、吃的物品在家里要准备齐全,尽量不带或少带钱。
二、卫生
1、保证个人卫生,穿干净整洁的校服、运动鞋、佩戴红领巾。
2、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打架,不骂人,使用文明用语,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
3、爱护公物、保护环境,不随意扔垃圾,要做到人走垃圾清(请每位同学至少准备两个垃圾袋和两份报纸)。
F. 简单易记的小学生旅游安全知识
一、乘坐汽车安全注意事项:
1、乘坐汽车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先下后上,不要争抢。
2、严禁把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带上车。
3、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车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4、乘车时要坐稳扶好,没有座位时,要双脚自然分开,侧向站立,手应握紧扶手,以免车辆紧急刹车时碰伤。
5、在游玩处,不要在机动车道上招呼出租车。
二、旅游安全注意事项:
1、要准备一些食品、饮用水和普通药品。如:藿香正气水、创可贴等。
2、要穿运动鞋或旅游鞋,行走方便、不易摔倒。
3、活动中不要单独行动,应结伴而行,防止发生意外。
4、不要采摘,食用蘑菇、野菜和野果等,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5、所有参加活动的人都要严格遵守活动纪律,服从统一指挥。
6、不要到大石头边沿等危险的地方玩耍、游戏、照相等,以免滑下受伤。
7、不要到水边玩耍游戏,严禁下水游泳,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G. 小学生外出活动时应该注意哪些安全
一、在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前,负责人要有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并报相关负责领导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组织学生集体到校外活动。
二、在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前,各班级必须做好外出前的安全教育,制定确保外出活动安全的具体措施。
三、集体活动时,活动负责人及相关负责老师若无特殊情况必须参加,共同做好组织工作。
四、外出活动的地点须事先申报,事先勘察活动场所,弄清有关情况,消除事故隐患。凡不安全的地方,或安全措施不落实的地方,不组织学生前往。严禁组织学生做危险性活动,严禁到江、河、湖、海、水库等处游泳。
五、外出用车必须使用有牌有证手续齐全的车辆,严禁租用无牌无证、超载超速的车辆。
六、保健教师备好药品和急救物品,如有患病者,须经医生批准后方可参加。同时,要注意学生外出活动时的饮水和饮食卫生。
七、保证联络畅通,外出活动前班主任必须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杜绝管理真空的产生。各班带队教师和分管领导互记联系方式,以便随时保持联络。
八、活动结束后,学生必须回校,不得在中途解散,各年级段负责人及时向值班领导汇报外出情况。
九、教育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期间,应当遵循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不得从事危及自身或者他人安全的活动。
十、各班主任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了解、发现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况的学生,及时报告校长室。学校对已知的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况的学生,应当给予适当关注和照顾。生理、心理状况异常不宜在校学习的学生,应当休学,由监护人安排治疗、休养。
十一、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在开学初,放假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集中开展安全教育。新生入校后,及时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的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