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3月份旅游景点
Ⅰ 黟县好玩的地方都在哪黟县旅游景点地图
西递距黟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整个村落呈船形,保存有完整的古民居122幢,现有居民300余户,人口1000余人,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西递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是中国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
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10公里处,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村落面积约19公顷,现存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古建筑137幢,由于这里地势较高,因此常常被云雾笼罩,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宏村的古建筑均为粉墙青瓦,分列规整。承志堂是其中最为宏大、最为精美的代表作,被誉为“民间故宫”。它堪称一所徽派木雕工艺陈列馆,各种木雕层次丰富,繁复生动,经过百余年时光的消磨,至今仍金碧辉煌。
宏村是一座“牛形村”,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村中半月形的池塘称为“牛胃”,一条400余米长的溪水盘绕在“牛腹”内,被称作“牛肠”。村西溪水上架起四座木桥,作为“牛脚”,这种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提供了方便,而且调节了气温和环境。
●文化遗产价值:
西递 西递村始建于北宋,迄今已有950年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整个村落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串村而过,村中街巷沿溪而设,均用青石铺地,整个村落空间自然流畅,动静相宜。街巷两旁的古建筑淡雅朴素,错落有致。西递村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包括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等,都堪称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西递村头的三间青石牌坊建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四柱五楼,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村中有座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书香气息,厅堂题为“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家根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显示出“儒商”本色;村中另一古宅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为临街亭阁式建筑,原用于观景。门额下有“作退一步想”的题字,语意警醒,耐人咀嚼。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的宅院都颇为富丽雅致: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璧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是徽派民居中的一颗明珠。
宏村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绵延至今已有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经常云蒸霞蔚,有时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因此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古宏村人规划、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巍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引清泉为“牛肠”,经村流入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滤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人们还在绕村的河溪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古朴典雅,意趣横生。“承志堂”富丽堂皇,精雕细刻,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南湖书院的亭台楼阁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深具传统徽派建筑风格;敬修堂、东贤堂、三立堂、叙仁堂,或气度恢弘,或朴实端庄,再加上村中的参天古木、民居墙头的青藤老树,庭中的百年牡丹,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
西递、宏村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静静伫立。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也有跌窍飞扬的韵致;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划出斑驳的线条,更有了凝重、沉静的效果;还有宗族词堂、书院、牌坊和宗谱。走进民居,美轮美奂的砖雕、石雕、木雕装饰入眼皆是,门罩、天井、花园、漏窗、房梁、屏风、家具,都在无声地展示着精心的设计与精美的手艺。
Ⅱ 黟县,歙县旅游
宏村看下就行了,没什么好玩的,人还特别多,商业气息太重!建议去西递,风景好人也比较少,大多是写生的学生,民风比较淳朴。我3.31号才回来的。
Ⅲ 黟县景点有哪些地方
宏村景区第1名
黄山市黟县宏村镇宏村景区
AAAAA级景区
西递第2名
黄山市黟县西递镇西递村
AAAAA级景区
月沼第3名
黄山市黟县宏村镇宏村景区内
南湖第4名
黄山市黟县
塔川第5名
黄山市黟县宏村镇塔川村
Ⅳ 黄山黟县有哪些景点
黟县:隶属于安徽黄山市,古徽州六县之一,位于安徽省南端,区域总面积857平方公里。黟县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安徽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黟县是首批“中国旅游强县”之一,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有西递宏村、南屏、屏山、打鼓岭、桃花源漂流等。喜欢的不要错过了,一定去看看。
桃花源漂流景区:位于安徽黄山黟县桃花源漂流景区,是指黟县漳河流域石山至渔亭10公里段。漂流起点就设在景色秀美的石山岱峰脚下,终点设在渔亭镇上游的石门鸳鸯湾。从岱峰脚下登上竹筏,在清凌凌的河面上戏水飘荡,远眺竹林叠翠、山花簇拥、桃园隐映,徽州古村落和居民掩映在古树群中,构成一幅又一幅美仑美奂的桃花源山水长卷。
Ⅳ 黟县旅游攻略,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黟县是安徽黄山市最小的一个县,也是最古的县城之一。黟县北枕黄山,南望白岳,四面群山环抱,自古便享有“小桃源”之美誉。黟县境内连绵的群峰与黄山联为一体,尽管在历史上曾阻碍了古黟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却也正因此造就了黟县世外桃源般的生态环境。黟县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田园风光迷人,吸引了陶渊明游历于此,写下了不朽名篇《桃花源记》;李白题诗赞誉“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县内明、清古民居闻名遐迩,极具代表性的徽派建筑,高高昂起的马头墙,湖水清莲,拱桥如虹,犹如一幅幅画走进了很多人心里。
西递:这是一座“徽州建筑博物馆”,精美的徽派建筑就藏匿其中。
南屏:一座“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张艺谋导演的《菊豆》曾在此取景。
塔川:摄影爱好者眼中的“中国三大秋色观赏地”之一,秋天满目皆是层林尽染的美景。
更多全面及时信息,点击查看
Ⅵ 黟县旅游攻略,黟县旅游价格,黟县旅游大概多少钱
黟县是中国黄山市下辖的一个县,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建置于公元前221年。地处徽州山区西部,黄山山脉西段横亘县境中部,三府尖海拔1227米,为全县最高点。南部盆地群山环抱,清溪南流。皖赣铁路和326省道横穿县境南部,218省道纵贯南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明、清古民居闻名遐迩,西递、宏村古村落为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 黟县地处皖南山区西部,黄山西段横亘县境中部,三府尖海拔1227米,为全县最高点。南部盆地群山环抱,清溪南流。中部山岭为长江、新安江分水岭。岭北诸水为青弋江上源,岭南诸水为横江源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8℃,年降水量1795毫米。矿藏有石煤、石灰岩、石英、瓷土、钒、铁等。皖赣铁路和326省道横穿县境南部,218省道纵贯南北。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明、清古民居闻名遐迩,西递古村落、宏村古村落为世界文化遗产。皖南苏区江边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程氏宅、胡文光牌坊、西递清代居民建筑群、舒余庆堂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佳季节:9-11月。黟县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夏季长,春秋季短,气候温和湿润,风景秀丽。雨量充沛,空气清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冷月份平均气温在3.7℃以上,最热月份平均气温在27.1℃以下。 秋季是最合适的时间。
建议游玩:2天
Ⅶ 黟县旅游攻略
桃源千水寻芳迹,春风拂栏画桥西。
玉色留香盏中寄,瑶台清月梦里辞。
身为《桃花源记》原型的黟县,承徽州千年古韵。虽不及繁华都市纸醉金迷。也不似江南水乡缱绻多情,可它,却一样有着世间独一无二的风采。
两村一县,在多年之前便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西递,宏村之间的桥梁,黟县更是获得了“画里桃园”的美称。
美景,美食,美酒,作为黟县千年沉淀的瑰宝,始于大秦,兴于盛唐,如今的黟县四处,更是早已离不开其影子。
龙川广场,盘踞在县城商业中心,位置优越,设施完善,由安徽省新龙川投资集团投资建设,并由拥有20多年开发经验的黄山龙川置业有限公司倾力打造。地下停车场,下沉式广场,空中观景平台,龙川美食一条街,一座座耗资两亿元的建筑群,将古今艺术完美结合,让你感受到现代气息的同时,又能体验到徽州大地,千百年来的独特韵味。
“玩在西递宏村,吃在龙川广场”,如今的龙川,早已入驻商家数百户,集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与一体,更成为了黟县特色小吃餐饮集聚区。
看桃花似锦,许一世深情,湖光山色间十指相扣,画中桃园许下今生不诺,这样的黟县,你喜欢吗?
Ⅷ 黟县有哪些景点
墨游龙川
黟县----中国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是极具特色的“徽文化”发源地之一。
龙川广场----身处黟县两个5A景区----西递至宏村的黄金旅游线上,距黄山风景区50公里。坐拥“33000”平米总建筑的同时,更让整个广场四面临街,是在领略风土人情,游遍湖光山色之后,一处不可多得的休憩之所。
Ⅸ 黟县有名的景点是什么
历史上名人荟萃,汪勃、张小泉、俞正燮、赛金花、黄士陵、汪大燮、舒绣文等均出自于此。境内完整地保存了3500多幢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众多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荣获国家4A级景区、“中国十佳最具魅力名镇”等桂冠。西递、宏村、南屏先后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屏山和赛金花故居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徽州楹联匾额、徽州篆刻、徽州祠祭列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递、宏村、南屏、屏山等4个村列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与厚重的“徽文化”底蕴交相辉映的是钟毓灵秀的自然风貌,全县山场面积7.27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82.5%,森林覆盖率达82.7%,生态环境、田园风光十分优美,有“桃花源里人家”、“中国画里乡村”的美誉,先后荣获“全国第九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全国首批“绿色小康县”、“安徽省生态建设第二批综合示范基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称号。 “以旅游经济为主导”是黟县县域经济最突出的特色。近年来,黟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主打“世界文化遗产”与“中国画里乡村”两大品牌,走出了一条以旅游为主导的特色鲜明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586万元,增长2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6亿元,增长30.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9:40.0:39.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5%、60.5%、29.0%。旅游经济主导地位明显。现已开发景区景点12处,其中,4A级景区4处,3A级景区2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处,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2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