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安全试题
❶ 近几年来国内旅游景区安全事故实例
强行超车导致西藏发生30人伤亡的重大旅游安全事故
吕安
案例背景:2007年7月13日中午,在西藏318国道曲水段桃花村境内发生了一起重大旅游交通事故。一辆西藏博达旅游客运公司的金龙牌37座旅游大巴(内乘游客28人、司机1人、导游1人)在前往日喀则的途中,行驶至拉萨市曲水县境内,因司机强行超车,导致车辆坠入离路面80米的雅鲁藏布江,事故造成包括司机、导游在内的15人死亡,两人失踪,13人受伤。经拉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鉴定,此次事故系江苏籍驾驶员范晓东超速行驶、在超车过程中临危采取措施不当所造成的,驾驶员负全部责任。此次事故是自1980年西藏对外开放旅游以来,发生的第一起重大旅游道路交通事故。
发生事故的旅游团是一个“拉萨-日喀则2日游”散客拼团,游客分别来自四川、河北、陕西、广东、内蒙古、江苏、河南等地,由西藏青年旅行社、西藏中国旅行社、西藏高原散客接待中心及西藏天友交通国际旅行社等四家旅行社的门市部分别收客,交给西藏赛康旅行社接待,由其负责安排旅游团的2天行程。
事故发生后,西藏自治区旅游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7.13事故善后处理领导小组”,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妥善处理遇难者家属的接待、重伤员的就地治疗和后期转院、轻伤员治疗后返回原籍、遇难者保险金的赔偿和支付等善后事宜。经过多次协商,涉及事故的旅行社与遇难者家属达成赔付协议,每位遇难者家属获赔25万元。轻伤员在拉萨治疗期间的费用和重伤员转往内地治疗的交通费和医疗费及遇难者赔偿金由西藏人保财险支付。2007年8月20日,伤员全部陆续出院、转院回内地,遇难者家属领取赔偿后全部返回内地,事故善后处理圆满结束。(此案例由西藏自治区旅游局提供)
专家点评: 郑向敏, 男, 1954年3月生,福建永春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华侨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旅游科学研究所所长,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点导师组组长,中国旅游安全管理专家。主要从事旅游管理、旅游安全、饭店管理、区域旅游经济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级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奥运旅游安全研究项目3项,其他各类课题近50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20余篇(约150万字)。
旅游交通事故一直是我国旅游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每年都造成较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较为巨大。大部分旅游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是司机临场处置不当或危险的驾驶行为,但往往也与其背后隐藏的市场问题和管理问题有直接的关联,西藏7.13重大旅游交通事故即是一例。主要表现在:
一是低价团必然导致高风险。发生事故的旅行团是由4家旅行社的12个门市部收散客拼团而成,该团收费为每人180元(含两天用车、一晚房费、三顿餐费、导游费、日喀则扎什伦布寺门票),而实际此旅游线路的最低成本约为每人300元。低团费、零团费、负团费的存在必然导致接待旅行社通过降低服务质量、安排低档次接待设施、雇佣非专业司机、强制游客购物、不购买保险等方式来赚取利润,因而低价团必然导致旅游者个人安全风险的增加。
二是市场的爆发性增长带来大量安全隐患。青藏铁路通车引发了全国性的西藏旅游热潮,西藏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人员超负荷运行,内地进藏经营旅游业务的人员迅速增加。据了解,目前拉萨1400余台旅游客车中,60%是内地人员挂靠公司私人经营,70%的旅行社门市部是内地人员挂靠承包,50%国内导游员来自内地,内地的一些非法经营方式和手段在西藏迅速蔓延。涉及此次事故的四家旅行社,都是由非法挂靠承包的门市部收的散客拼团而成,死亡的司机和导游都是去年上半年进藏的内地人,司机没有达到在西藏驾车5年以上才可经营旅游客运的规定,导游也没有办理正式的手续。这种市场爆发性增长、西藏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和人员服务条件不足、内地进藏经营旅游业市场监管失控、散客管理混乱无序状况必然带来大量的安全隐患。
三是相关部门监管不严,监管责任没有落实。众多旅游交通事故的发生与所在地交管部门的监管不力、措施不实、监管责任没有落实有直接关联。2007年以前,西藏的交管部门对司机超时超速驾驶甚至酒后驾车没有严格的监管,因司机超速行驶、疲劳驾车、弯道不减速等违规行为而导致的旅游交通事故屡屡发生。此次事故发生之前的半年内,西藏地区已发生了4起旅游交通事故,共造成1人死亡、 28人受伤。
四是旅游者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相对而言,西藏旅游具有较大风险性,对此,业内外都有共识。但是,旅游者普遍存在安全防范意识不强、追求低价产品、忽视旅游保险等问题。此次事故只有旅行社购买责任保险,28个游客无一人购买旅游意外险,使伤亡游客无法得到充分的赔偿,给事故的善后处理带来很大困难。
五是部分旅游线路道路艰险、行车条件恶劣。我国西部许多热点旅游线路的旅游交通条件还有待改善,大量风景秀丽的地方往往道路崎岖、悬崖峭壁、行车条件较为艰难。经验不足或疲劳驾驶的司机一旦碰上危险的随机事件,容易引发旅游交通事故。如2004年10月10日在四川省平武县古城镇发生一辆旅游车坠入涪江事故、2006年4月30日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发生一辆旅游车与一辆轿车相撞后翻入路边100多米落差的谷底事故,都是由此造成的。
此次事故的损失是十分惨重的、教训也是非常深刻的,需要进行认真总结和反思。为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建议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对旅游产品要素的安全评估。旅行社是组织旅游产品的龙头,要对所采购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产品进行安全评估,并将评估资料备案上报,严禁采购不合格、没有资质、明显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素产品。
二是加强对旅游者的安全教育。以零团费、负团费的危害为主题对旅游者进行全国性的大规模案例教育,使旅游者认识到零团费、负团费将给自身造成的风险与伤害,扫除零团费、负团费存在的土壤。
三是加大旅游保险投保力度。以宣传贯彻《旅行社条例》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旅行社责任险的统保工作力度,积极引导游客购买旅游意外保险,增强旅游安全的保险保障能力。
四是在旅游旺季进行旅游交通事故的专项治理。在我国,旅游运营车辆管理不规范、司机疲劳驾驶、不规范操作、危险路段等是造成旅游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要排除以上安全隐患,应该向欧洲学习,对旅游车、旅游司机的准入资质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监管,同时对旅游司机的单次行车时长、特定旅游线路的行车资质等进行限定,并积极鼓励游客对旅游司机和车辆进行安全投诉。
五是严厉打击零团费、负团费等恶性经营行为。对零团费、负团费的操作者和所涉及的旅行社,取消其相关的旅游资质,强化旅行社之间的连带监管。
六是加强旅游合同管理。对旅游格式合同进行严格监管,要求组团单位将旅游要素,尤其是旅游购物点、购物次数、发生额外行程的违约责任等条款内容明确列入合同,以提醒旅游者谨慎购买旅游产品,慎防陷入低价陷阱。
七是建立旅游暗访制度。通过暗访调查旅游企业的经营情况,对违反旅游相关法规和国家安全法规的旅游企业进行严厉的制裁与处罚,发现一家查处一家,规范和调整旅游行业的经营模式。
案例背景:
2008年10月4日,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砚洲岛发生一起旅游安全事故。两名随单位组团参加拓展旅游的旅游者在自由活动时,违反旅游合同约定,擅自下西江戏水、游泳,在深水处突然溺水后死亡。
2008年国庆节前夕,广东省职工国际旅行社(以下简称旅行社)接受郑州优德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办事处(以下简称公司)委托,组织该公司101名员工前往肇庆西江边的砚州岛开展为期两天的拓展旅游活动。双方签订的旅游合同特别约定,旅游者不得擅自到西江游泳。开展活动前,旅行社团体部经理与公司负责人勘察了拓展旅游地,该区域有禁止游泳的警示牌。双方在签订旅游合同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旅游行程、活动安排、注意事项、有关要求等合同附件。拓展旅游活动按照合同的约定进展顺利。10月4日上午,在游览鼎湖区砚州岛、用完午餐后,公司负责人与随团导游员协商,给予旅游者1小时时间整理行李、稍事休息,下午4时集中乘车返回广州。导游员随即宣布自由活动,在告知集合时间的同时,提醒大家不要下西江玩水、游泳。当日下午约2:30时许,七、八名旅游者擅自到沙滩戏水。约2:40时,三名游客走到水深处突然溺水,大呼“救命”,一名游客获救,两名游客失踪。旅游者向110报案。公安部门接报后,及时赶赴现场,会同海事部门、当地村镇人员搜救。10月6日上午8时许,在当地公安、海事、旅游及所在镇政府、村委会等有关单位努力下,于事发现场下游2公里处找到两名失踪者遗体。经法医鉴定和公司领导现场确认,死者为该公司委托旅行社组织的赴肇庆旅游的团队成员。
事故发生后,肇庆市委、市政府和省旅游局高度重视事件的处理。肇庆市旅游局及时启动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主要领导等有关人员,赶赴事发地点,协调相关部门。事发地鼎湖区政府组成了由公安、海事、旅游以及所在镇政府村委会等单位参加的工作小组,研究部署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在当地政府以及旅游、公安、海事等有关部门和组团社、组团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与死者家属友好协商,由组团单位代表旅行社、砚州村委会与死者家属签订协议,每位死者获得经济补偿10万元、旅行社为旅游团购买的旅游意外保险8万元。死者家属随后返回原籍,事故善后处理结束。(此案例由广东省旅游局提供)
专家点评:
点评人:韩玉灵,女,武汉生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处处长、旅游法律与产业规制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旅游政策与规制、旅游安全、世界遗产保护、旅游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并完成省部级、市局级政府和行业协会互动机制、旅游安全保障机制、旅游景区安全研究项目、课题多项;主编国家级教材等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文章50余篇。
旅游安全需求是旅游活动的内在要求,决定旅游目的的实现与否。安全保障权是旅游者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为此,《消费者权益法》明确规定了包括旅游者在内的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一般而言,实践中侵害旅游者安全保障权较为常见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安全意识淡漠。旅游业者、从业人员缺乏应有的素质,或违反操作规程或不遵守操作规程、或不具备岗位所需要的基本安全知识,安全意识淡漠,或只注重经济效益,从而引发旅游安全事故,造成旅游者人身安全的侵权事故发生。本案旅行社组织的拓展旅游属于依托涉水场所的特种旅游,案发前曾降暴雨,江水泛滥;加之旅游者对水道又不熟悉,虽然设立了严禁下水游泳的警示牌,却没有相应的障碍物阻止游客下水;显然旅行社选择的区域存在安全隐患;自由活动期间,没有安排专人巡视并及时阻止要下水的旅游者。旅游业者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是事故发生的不容忽视的原因。
第二、盲目销价竞争。组团社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组织旅游活动,服务质量、接待标准、住宿条件、交通工具大打折扣。低价格必然带来高风险:聘用不具备资质的人员、使用带病上路的交通工具、提供简陋的住宿设施、缺乏安全保证的游览地等等,都为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伏笔。
第三、提供的旅游产品尤其特种旅游产品或者旅游环境不符合旅游安全要求。在旅游景区表现在游乐设施老化、质量不达标、缺少安全防护设施或警示标示、自然环境存在潜在隐患等。诸如雷雨天使游客遭雷击、迷路等。在组团旅游活动中,旅行社即是旅游产品的销售者,更是旅游要素的组合者。在设计旅游产品时,如何避免或者减少其安全风险?如何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是应当首先考虑的问题。
第四,旅游行程中第三人的侵权行为。主要是指在旅游活动中,不法分子针对旅游者实施的抢劫、强奸、杀人、伤害等侵害行为造成的人身侵权。实践中,这类案件容易发生在开放性的、以自然景观为内容的旅游景区,具有事件发生突然、防范较为困难的特点。
第五,旅游者缺乏应有的安全意识和防范知识。如前所述,旅游安全以旅游本质为基础,旅游活动的异地性、空间的移动性又使旅游安全问题始终伴随着旅游活动而存在。实践中,旅游者的旅游安全防范意识不强、旅游安全知识缺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价格趋低的心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不良消费动机,导致一些旅游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过多地考虑价格因素,忽略了对提供旅游产品者的资质和能力、旅游产品的安全性、旅游环境的可靠性的正确评估和判断;忽略了对自身行为所进行的必要约束和权利行使的必要限制;忽略了对自身利益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以转嫁旅游活动中出现的非人为的风险。
此次旅游安全事故的出现,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从组团社和组织单位而言,不可谓不重视旅游安全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拓展旅游在双方的努力下进展顺利。然而,悲剧在旅游活动即将结束的不经意间发生了,两条鲜活的生命消失了。本案再一次证明:对旅游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懈怠,旅游安全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本案引人思考、发人深省:
第一、确保旅游产品的安全性,降低直至消除不安全因素。鉴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局限性,不安全因素的存在是必然的。为此,旅游业者提供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暂时没有标准的,应保证符合人身健康和安全;对可能危及旅游者安全的旅游产品或者服务,要实现向旅游者做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在合同中予以约定;发现提供的旅游商品和服务有严重缺陷的,即使旅游者采取正确使用的方法仍然可能导致损害发生的,要及时告知旅游者,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第二、开展新型的特种旅游活动,坚持安全第一。随着旅游者品味的提高,不断满足旅游者需求、推出新型旅游产品成为提高旅游经营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案旅行社开展的拓展旅游,又称为体验式旅游,源于二战时期英国开展的拓展训练,是以团队的形式,让人们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通过体验利用崇山峻岭、瀚海大川等自然环境设计的富有趣味性、刺激性的项目,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身心的双重收获。开展类似的特种旅游活动在风险性及其防范方面的难度更大。这就要求旅游经营者在产品的设计、地点的选择、项目的安排、场所的安全系数、安全保障措施的采取等方面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第三,组织单位的团队旅游,在旅游合同中要明确规定旅游过程中的组织指挥责任,并针对项目及活动地点的特殊性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旅行社接受单位委托组织旅游活动,是旅游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对团队旅游者的人身安全负有合理的保障责任。实践中,因为是单位组团,有关负责人往往会在活动中不顾合同约定临时动议,改变行程或变更活动内容,若随团导游员协调能力欠缺,极易引发导游员与单位带队人间的冲突。为此,签订旅游合同,应当明晰旅游过程中的组织权限和责任划分,避免发生事故后,责任分担困难给旅行社增加管理成本。其次,要针对开展活动环境的特殊性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把旅游安全保障工作贯穿于旅游活动始终。本案因公司负责人的意见而改变行程,且公司负责人带头违规与其属下员工下江游泳,与旅游合同对双方责任约定不明确有直接关系。
第四,利用公益广告、公益讲堂等形式,对旅游者进行必要的旅游知识的教育,尤其是旅游安全知识的灌输。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带薪休假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作为旅游目的地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培养成熟的、理智的、文明的旅游者,使其养成良好的旅游消费习惯,旅游者有责任,政府、旅游企业和全社会也有责任。政府有义务为旅游者创造学习旅游知识的条件,企业也应当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为旅游者提供必要的旅游咨询服务、关于旅游项目的详细资料等真实信息,保证旅游者知情权的实现。
第五,政府部门应当承担培养旅游者、旅游企业的旅游保险意识,探索建立逐步完善的社会救援体系的新路径,确保旅游者旅游权益实现的责任。购买旅游保险,是有效转嫁旅游风险的手段之一。长期以来,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旅游保险意识淡漠,旅游保险品种单一,旅游救援体系不完善、资金缺乏保障等等现状,为事故的善后的处理增加了难度。各级旅游部门应当引导、鼓励旅游者、旅游企业购买旅游保险,各级保险监督机构应鼓励保险公司积极拓展市场,开发更多的旅游保险产品。
❷ 有没有关于旅游安全知识的问答题
有啊~~一般问得多的问题如下:
一、在飞机场
注意行李不要脱离你的视线,随身携带放有贵重物品或现金的提包。若要求退机票,应尽快办理,越接近超飞时间,退票手续费越高。如误机、客票作废,票款不退。
二、坐火车旅行
在售票处要小心被扒窃。如果突然有人在旁边聚集起哄,你最好不要看热闹,因为人多拥挤最易受害。在火车上不要接受陌生人馈赠的饮料、食品,因为里面可能含有麻醉药品。不要请陌生人照看行李。夜间中途停车,要留心行李包。
三、在公共汽车上
零钱和大钞分别放置,不要乱掏乱放。切勿时不时用手摸摸或掏出钱包来看看,这样做往往更不安全。对周围发生的异常现象要保持警惕,当感到有人故意在你身边挤来挤去时,要留心自已的财物。
四、在旅馆里
听到有人敲门,必须问清楚后再决定开门与否。贵重物品要存放在寄存处,尤其是与陌生人同住一间房时。不要与刚认识的人说你带了多少现金或贵重物品,如果对方特别热情,要加倍警惕。
❸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安全存在哪些问题
旅游景区是指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旅游需求,具备相应的旅游设施并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安全存在的问题如下:
1、对旅游景区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方面,旅游从业人员对安全事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对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敬业精神都十分缺乏,为旅游景区安全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游客自身的安全意识不足,对于一些安全警示、安全告知置之不顾,不遵守游览规则,如在旅游景区内抽烟、点火,擅自进入景区未开放区域等,致使一些本应避免的伤害时常发生。
2、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
目前,有的旅游景区仍没有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层次低。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临时抽调各部门人员组成检查队伍,检查工作不仔细、不深入,存在应付心理,一旦检查结束,队伍便自行解散,并不能采取有效的整治和防治措施,导致景区安全存在较大隐患。
3、设施更换不及时。
一些旅游景区设施老化,却得不到及时更换,这种现象在一些经济效益较差的景区尤其突出。管理者往往抱着侥幸心理,为景区安全埋下隐患。比如,2003年初,赵州桥景区曾因电线老化,引发展览室火灾,使展览室保存的展品不同程度损毁。
4、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严重滞后、执行不力。
旅游安全的制约因素比较复杂,但政策、法规不完善以及执行不力是一个十分明显的制约因素。一方面,当前旅游政策、管理法规相对于经营实践还严重滞后。一些颇受旅游者欢迎且安全性较高的特种旅游项目尚未及时纳入安全管理范畴,至今缺乏相应的安全法规。另一方面,安全管理政策在实际中贯彻得并不彻底,导致执行不力。虽然国家旅游局有相关规定,但尚有为数不少的旅游景区一直没有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
另外,旅游景区安全职责不清楚、防护措施不到位等也是导致景区安全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只有在全面、深入弄清楚这些原因,找出源头,从源头进行控制,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并做好各项防护措施,才能改善当前旅游景区安全现状,确保旅游景区安全。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1-1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❹ 安全试题题库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 A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C.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❺ 求中学生外出旅游安全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1.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小明在通过人行横道线前,看到人行横道红灯亮时,应该_____。
A.迅速通过人行横道B.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C.缓慢通过人行横道D.绕开人行横道通过2.在没有施划人行横道的公路上,乘车人从公共汽车下车后横过公路时,您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
A.从车的前方横过道路B.从车的后方横过道路C.车开走后,确认安全通过D.等车开走后,迅速通过3.在设有交通隔离设施的路段,小芳过街时应当_____。
A.直接跨越B.确认安全后跨越C.无车辆通行时跨越D.经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通过4.交通参与者在道路上通行时,应遵循各行其道的原则。小璐步行外出应当在_____上行走。
A.城市快速路B.人行道C.封闭的机动车道D.非机动车道5.行人在横过道路时,应注意观察道路上通行的车辆。您认为在横过道路时,错误的行为是_____。
A.既不左看,也不右看B.左看、右看、再左看C.左右观察,确定安全D.一站、二看、三通过6.驾驶自行车出行是环保、健康的交通参与方式。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您认为自行车应该在道路的_____通行。
A.右侧
B.左侧C.中间
D.任意位置7.行人在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时,您认为危险的做法是_____。
A.无车辆通行时尽快通过B.车辆临近时突然横过C.车辆通过后再横过D.注意避让车辆8.在农村地区出行时,为保障交通安全,应乘坐_____等适合载客的交通工具。
A.拖拉机
B.三轮汽车C.低速载货汽车D.客运汽车9.行人在路口应当按照信号灯的指示通行,当遇到交通警察指挥手势与信号灯指示不一致时,要按照____通行。
A.标志、标线B.交通警察的指挥C.信号灯的指示D.道路交通情况10.行人大风天气在农村公路边行走,遇到车辆驶来时,为了躲避扬尘,____是最危险的。
A.尽量靠公路边走B.横过公路C.在路边停下来躲避D.戴眼镜和口罩11.中小学生放学在道路上列队通行时,每横列的同学____。
A.不得超过2名B.允许3名以上C.没有数量限制D.不得超过4名12.骑自行车经过一个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时,遇红灯亮,骑车人正确的行为是____。
A.将自行车依次停在路口停车线以外
B.可以进入路口,停在路口内,但不能直行通过
C.将自行车停在路口停车线上,车头探出停车线不影响安全
D.骑自行车进入路口,伺机安全通过
13.老杨每天上班都要经过一个铁路道口,他在通过道口时应该_____。
A.快速跨越铁轨B.进入道口观察后通过C.一停、二看、三通过D.在栏杆放下时抢先通过14.您在有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前,准备横过道路时,要等____的时候通过最安全。
A.黄灯闪烁
B.红灯亮C.红灯闪烁
D.绿灯亮15.一位妈妈去接放学的孩子,恰好看见孩子站在公路另一侧准备横过,这时有机动车驶来,为避免交通事故,最安全的做法是____。
A.妈妈跑向孩子一侧B.孩子奔向妈妈一侧C.妈妈大声喊孩子快过来D.妈妈大声喊孩子站在原地等待16.为减少奥运会期间交通拥堵,提高城市空气质量,您最好乘坐_____前往观看奥运体育比赛。
A.公交车
B.私家车C.出租车
D.摩托车17.小红在等候乘坐公共汽车时,应该站在_____,依次排队。
A.机动车道上B.站台或指定位置C.非机动车道上D.人行道上18.妈妈告诉农村来的大舅,上街要注意安全,搭乘出租车时,可_____“打车”。
A.翻越隔离设施B.在道路中央C.在出租车停靠点D.在禁止停车路段19.小明上高中了,学校离家较近,他想节约路上时间,可以使用_____作为道路交通工具。
A.滑板
B.旱冰鞋C.自行车
D.独轮自行车20.小丽搭乘朋友的轿车到单位上班,轿车在单位门前路边停车后,她正确的下车方法应该是_____。
A.立即开门下车B.观察前方情况后下车C.开车门观察侧后方情况D.观察侧后方情况,缓开车门21.中华民族有着尊老爱幼、文明礼让的传统美德。王某外出购物乘坐公交车时,下列行为中不文明的是_____。
A.依次按秩序上下车B.礼让老弱病残C.乘客下完后再上车D.拥挤、加塞、抢座22.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您认为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_____。
A.坐后排没有必要系安全带B.前排乘车人必须系安全带C.车速低于每小时60公里时可以不系安全带
D.在乡村道路乘车时可以不系安全带
23.三叔骑三轮车进城运货,绿灯亮时进入路口右转弯,遇到一些直行的非机动车和行人。您认为他正确的做法是_____。
A.抢在直行车辆和行人前通过B.减速停车,让直行车辆和行人先通过
C.让直行车辆先行,再加速抢在行人前通过
D.靠近直行车辆和行人,穿空隙通过
24.芳芳骑自行车从人行横道横过道路时,应_____通过。
A.骑车缓慢
B.骑车直行C.骑车加速
D.下车推行25.明明在晚自习课后骑自行车回家途中,迎面遇到一辆驶来的汽车,灯光非常耀眼,为了安全,明明应该_____。
A.用手遮挡灯光B.闭目缓慢行驶C.下车靠边避让D.迎着灯光行驶26.当您和亲友聚会,喝完酒后亲友要驾车回家,您应_____。
A.告诉他小心驾驶B.劝他系好安全带C.坚决阻止他驾车D.提醒他注意避让行人27.王某骑自行车回家,行至路口准备左转弯时,应_____,不能突然猛拐。
A.伸左手示意B.伸右手示意C.语言示意
D.扭头示意28.小强乘坐公交车回家,喝完易拉罐饮料后,应将空易拉罐_____。
A.扔到车窗外B.扔在座位下面C.踢到车厢一角D.带下车扔到垃圾桶29.在道路上骑自行车时,您认为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一手提物,一手扶把B.攀扶其他车辆C.互相追逐D.双手扶把30.老张骑电动自行车上下班,行驶在划分车道的道路上,他应当在_____行驶。
A.机动车道B.非机动车道C.人行道
D.随便哪条车道31.小张驾驶两轮摩托车带女友郊游,女友乘坐摩托车正确的方式是_____。
A.戴好安全头盔,正向骑坐B.戴上安全头盔,背向骑坐C.侧向骑坐,把头盔拿在手里D.以最舒适的姿势骑坐32.小明乘坐公交车去奶奶家过节,乘车时可以_____。
A.携带鞭炮、礼花B.将手伸出窗外C.与驾驶人交谈D.接打手机33.张强在未设停放点的地方停放自行车时,应在_____停放。
A.不妨碍通行的地点B.不经常使用的盲道C.草坪绿地D.任意地点34.李明今年9岁,李明的表姐今年13岁,姐弟俩想骑自行车上道路行驶,正确的做法是_____。
A.李明可以骑自行车B.李明的表姐可以骑自行车C.李明和表姐都不可以骑自行车D.李明的表姐可以骑车带李明上路
35.小芳骑自行车回家,在一个没有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由南向东右转弯时,遇小强骑自行车由北向东左转弯,正确的通行顺序是_____。
A.小芳让小强先行B.小强让小芳先行C.小芳和小强同时通行D.谁抢先谁通行36.周强雨天骑自行车去看足球比赛,他穿_____的雨衣是最安全的。
A.灰色
B.黑色C.黄色
D.绿色37.小李乘坐客车外出,客车意外失火,车门无法打开,小李应_____,尽快逃生。
A.砸碎前风窗玻璃B.砸碎侧风窗玻璃C.撬开车门D.先行灭火,再撬开车门38.小陈乘坐的客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不能继续行驶,这时他应当_____。
A.在车上等候救援B.站在车辆后方协助疏导C.站在车辆前方躲避D.撤离到护栏以外的安全地带39.发生交通事故,有人被压在车轮或货物下时,错误的救援方法是_____。
A.设法抬升车辆B.拨打急救电话C.拉拽伤者的肢体D.搬走货物40.遇到前方设有以下标志时,行人_____。
A.不能通行B.可以通行C.没有车辆可以通行
D.有急事可以通行
41.前方设有以下标志,是表示_____。
A.车辆可以通行
B.行人可以通行
C.车辆、行人都可以通行
D.禁止车辆、行人通行42.设有以下标志的路段,是表示_____。
A.只供步行B.注意避让行人
C.只能带小孩通行
D.禁止行人通行
43.当驾驶汽车遇到前方设有以下标志时,应当_____。
A.连续鸣喇叭示意
B.减速慢行C.正常行驶D.加速通过44.大伟骑自行车到学校后,一看表快到上课时间了,急忙锁车去上课。您认为他应该将自行车_____。
A.随手放在路边B.顺便放到教学楼门口C.放到教学楼楼道内D.停放在指定的位置45.王大婶散步时看到一辆小轿车撞倒行人后逃逸,这时她应_____。
A.记住肇事车辆的号牌等特征,立即报警
B.赶快离开现场以免不必要的麻烦
C.自行抢救受伤人员D.自行追赶肇事车辆46.发生交通事故后,搬运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伤员时,应采用_____的方式。
A.俯卧
B.仰卧C.侧卧
D.半卧47.在交通事故现场抢救脊柱骨折的伤员时,您认为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
A.不乱加搬动B.保持脊柱安定C.勿扶持伤者走动D.使用软担架运送48.小辉今年17岁,在县城读高中,家住的小镇离高速公路很近,水路交通也很发达。他在县城和小镇之间最不可行的出行方式是_____。
A.乘轿车经高速公路回家B.乘两轮摩托车经高速公路回家C.乘公路客运汽车经高速公路回家
D.乘镇上的旅游船回家49.解除驾驶疲劳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但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
A.睡眠
B.听音乐C.拍打头部D.深呼吸50.小蕾带着还不会走路的女儿乘丈夫驾驶的小轿车回娘家,请您告诉她最安全的乘车方法是_____。
A.抱着女儿坐前排座椅B.让女儿坐后排座椅C.让女儿坐后排的专用座椅D.让女儿坐前排座椅51.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屋推销员工,在路口向来往车辆驾驶员发放新楼盘的宣传单,您认为这种做法_____。
A.影响了道路畅通和他们自身的安全
B.是应该提倡的C.不影响交通安全D.不影响市容市貌52.苏小姐欲到马路对面的超市购物,走到路中间时,看到来往车辆频繁,您认为她应该_____。
A.沿道路中黄线直行,伺机通过B.原地等候,确认安全后再通过C.退回道路边等候D.继续迅速通过53.狄先生教女儿学骑自行车,他们准备到居民小区外的道路上练习,您认为他们_____。
A.不应在道路上学骑车B.可以在人行道上学骑车C.可以在车辆稀少的道路上学骑车
D.可以在非机动车道上学骑车54.小华骑自行车去商场,需通过一座过街天桥,您认为她正确的做法是_____。
A.骑车上天桥B.骑车下天桥C.在天桥上骑行D.推自行车过天桥55.小艳站在过街天桥上喝完牛奶后,随手把牛奶盒往桥下一扔,您认为这种行为_____。
A.不会影响市容市貌B.不会影响车辆通行C.会影响桥下通行车辆的行车安全
D.不会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56.小娜和小霞在长途客车站等车进城,客车进站后,看到车已满员,此时乘务员招呼上车,小娜正确的做法是_____。
A.告诉小霞不要上车B.帮助小霞挤上车C.和小霞一起上车D.让小霞一人上车57.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_____。
A.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B.新北京,新奥运C.人文奥运、科技奥运D.分享奥林匹克精神58.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是_____。
A.友谊、团结、进步B.更快、更高、更强C.公平、公开、公正D.和平、友谊、进步59.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地设在_____。
A.秦皇岛
B.天津C.青岛
D.上海60.奥运会的会旗上有一组五环标志,五个圆环分别为_____5种颜色。
A.蓝、黄、青、绿、红B.红、黄、蓝、绿、紫C.灰、红、绿、橙、黑D.蓝、黄、黑、绿、红61.您驾驶汽车进入居民小区时,应当考虑到_____。
A.前方有交通警察指挥B.两侧的树木会突然歪倒C.玩耍的儿童会突然穿出D.也许前方路口设有信号灯62.李某驾驶汽车行驶至一路口欲直行,绿色信号灯已亮,但路口执勤交通警察对其打出左转弯手势,李某应该_____。
A.停在停止线以外B.立即左转弯C.继续直行D.下车询问警察63.车辆在行驶中遇警车护卫车队时,应当_____。
A.加速超越车队B.紧随车队行驶C.礼让车队D.找空隙穿插车队64.白先生驾驶汽车到乡里去看老同学,行驶途中遇到一辆大货车在路中心缓慢行驶,白先生看到从左侧已无法超车后,最危险的行动是_____。
A.减速跟车行驶B.不强行超车C.主动放弃超车D.从右侧超越65.王某夜间驾驶车辆去送货,途中遇对面来车未关闭远光灯,他变换远近光灯示意,对方仍不关闭远光灯,此时王某应当_____。
A.靠左停车B.减速靠右或停车让行C.向左行驶D.开启远光灯66.如图所示,甲乙两车同时到达一个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路口,正确通过路口的顺序是_____。
A.甲车让乙车先行
B.乙车让甲车先行
C.谁快谁先行D.货车让客车先行67.陈某驾驶汽车去接董事长开会,途中看到前方有一位老人正在横过道路,陈某应该_____。
A.连续鸣喇叭告知B.加速从前方通过C.迅速从后侧绕行D.减速或停车让行68.陈亮连续驾驶汽车超过4小时后,就必须停车休息一下,休息时间_____。
A.最多10分钟B.最少10分钟C.最多15分钟D.最少20分钟69.小李驾车送编辑部领导去开会,要经过一条人行横道和两个无交通信号控制的路口。他在通过人行横道和路口时应_____。
A.保持原有速度高速通过B.观察路口情况后快速通过C.确认安全加速通过D.谨慎驾驶,减速通过70.小赵夜间驾驶车辆进城,行驶至市内照明条件良好的路段时,应使用_____。
A.近光灯B.防雾灯C.远光灯D.危险报警闪光灯71.驾驶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行驶时,至少应与前车保持_____米的距离。
A.50B.100C.110D.12072.小程驾驶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发现前方有一动物突然横穿,这时小程应采取的最佳措施是_____。
A.紧急制动B.迅速撞向护栏C.尽量减速避让D.迅速向一侧转向避让73.您在黄昏时段驾驶机动车时,要提前打开前照灯,其目的主要是为了_____。
A.避免车辆超越B.只是为了照明C.按规定和要求操作D.让行人和其他驾驶人看到您74.您驾驶汽车在主干道行驶,当驶近主支干道交汇处时,为了预防车辆从支路突然驶入,您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_____。
A.加速通过B.立即停车C.连续鸣喇叭D.提前观察、减速75.小吴驾驶汽车行至交叉路口直行时,直行绿灯亮后,发现路口内已堵车,此时他驾车_____交叉路口。
A.可直接驶入B.不能驶入C.视情况驶入D.借对向车道通过76.您驾驶车辆遇到以下标志时,应该_____。
A.停车、让行B.减速、让行C.有车停,无车行
D.有车无车均可行
77.小陈驾驶汽车在道路上正常行驶时,看到前方道路右侧有几个骑自行车前行的少年儿童,这时小陈应做好自行车_____的准备。
A.突然向左转弯B.突然向右转弯C.靠路边停车D.靠路边行驶78.钱某驾驶汽车去火车站送客户,在进入一个没有信号控制的环岛时,他应当_____。
A.优先通行B.加速驶入环岛C.让驶出环岛的车辆先行D.左转进入环岛79.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变更车道时,提前_____开启转向灯,才更有利于交通安全。
A.1秒钟
B.3秒钟以上C.2秒钟
D.0.5秒钟80.赵某雨天驾驶汽车经过一积水路面时,发现两侧有行人在缓慢行走,此时赵某应考虑到_____。
A.行人会及时躲避B.不会影响行人行走C.泥水会飞溅到行人身上D.加速通过最安全
二、判断题(共20题,每题1分)81.行人在道路上可以倚坐在道路隔离设施上休息。
82.学龄前儿童在道路上行走时,必须有成年人带领。
83.您在没有人行道的道路上行走,无车辆通过时,您可在道路中间行走。
84.小李驾驶摩托车回家时,发现一根直径约2厘米的水管横卧在道路上,已来不及刹车,他应驾驶摩托车从与水管呈垂直的方向通过。
85.您在小区内步行经过停在路边的车辆时,要注意预防车门突然打开。
86.在没有人行横道信号灯的路口,行人可按机动车信号灯指示通行。
87.市民在奥运会举办期间应自觉减少不必要的出行,驾车上路行驶过程中自觉遵守管理措施,礼让奥运车辆,保障交通运行安全。
88.6岁的小华不能乘坐爸爸的摩托车去上学。
89.王某驾驶轿车为朋友接新娘,在轿车前后号牌上贴上“百年好合”的红纸,这种做法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90.在没有施划停车位的人行道上可以停车。
91.老张在朋友家喝醉酒后仍然骑自行车回家,他认为自行车的速度慢,不会有危险。
92.驾驶汽车时吸烟不会影响交通安全。
93.机动车驾驶室前后窗不能悬挂、放置妨碍视线的物品。
94.刘先生驾驶的宝莱车与李小姐驾驶的奥拓车发生轻微刮蹭,由于他们对事故事实和成因没有争议,因此他们可自行协商处理赔偿事宜。
95.专用车道只准许规定的车辆通行,其他车辆不得进入行驶。
96.驾驶两轮摩托车时,驾驶人必须戴安全头盔,乘坐人可以不戴安全头盔。
97.机动车驾驶人驾驶车辆前可以饮用少量啤酒。
98.李某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已构成交通肇事罪,他将被吊销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99.横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道路或路口遇机动车不让行时,与机动车抢行是十分危险的。
100.驾驶机动车行驶,遇前方车道由三条变两条时,车辆应当依次交替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