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历史人物去旅游
A. 名人游历的故事
1、张骞
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率领100多名随行人员,匈奴人堂邑父为向导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域。西行进入河西走廊。这一地区自月氏人西迁后,已完全为匈奴人所控制。
正当张骞一行匆匆穿过河西走廊时,不幸碰上匈奴的骑兵队,全部被抓获。匈奴的右部诸王将立即把张骞等人押送到匈奴王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见当时的军臣单于(老上单于之子)。
张骞出使西域军臣单于得知张骞欲出使月氏后,对张骞说:“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
这就是说,站在匈奴人的立场,无论如何也不容许汉使通过匈奴人地区,去出使月氏。就像汉朝不会让匈奴使者穿过汉区,到南方的越国去一样。张骞一行被扣留和软禁起来。
匈奴单于为软化、拉拢张骞,打消其出使月氏的念头,进行了种种威逼利诱,但均未达到目的。张骞“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 。
即始终没有忘记汉武帝所交给自己的神圣使命,没有动摇为汉朝通使月氏的意志和决心,在匈奴一直留居了十年之久。
2、孔子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孔子的弟子子路对孔子见南子这件事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
郑国的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慈惠的人。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
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因此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孔子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
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卫国。
3、谢灵运
义熙元年(405年),谢灵运出任琅琊王、大司马司马德文的行参军。谢灵运喜爱奢侈豪华,他车子的装潢鲜艳而美丽,他的衣着玩的用的东西,无不改变以往的旧样式。
世人都学他的样子跟着变,人们都叫他谢康乐。义熙三年(407年),抚军将军刘毅镇守姑孰,谢灵运担任刘毅的记室参军。刘毅镇守江陵,又让他当卫军从事中郎。
义熙八年(413年),刘毅起兵反刘裕,兵败自杀,刘裕任命谢灵运为太尉参军。返京后又转任秘书丞,后因事而被罢免。
义熙十一年(415年),谢灵运转任中书侍郎。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征讨后秦姚氏,骠骑将军刘道怜留守都城,谢灵运被任命为谘议参军。
再转任为中书侍郎,接着又被任命为世子中军谘议、黄门侍郎。随后奉命出使彭城,慰劳刘骏,并写了《撰征赋》。
元熙元年(419年),刘裕在彭城建宋国,奉命出使归来的谢灵运仍然被任命为宋国黄门侍郎,再升任相国从事中郎,世子左卫率,因为擅自处死门生,被免除官职。
4、郦道元
郦道元在少年时代,就对地理考察有浓厚的兴趣。十几岁时,他随父亲到山东,经常与朋友一起到有山水的地方游览,观察水流的情景。
当时,他们游历过临朐县的熏冶泉水,又观看了石井的瀑布。瀑布奔泻而下的水流,激起了滚滚波浪和飞溅的水花,那铿锵有力的巨大音响,在川谷间回荡。
这美丽壮观的景色,使郦道元大为陶醉。后来,他在山西、河南、河北做官,经常乘工作之便和公余之暇,留意进行实地的地理考察和调查。
凡是他走到的地方,他都尽力搜集当地有关的地理著作和地图,并根据图籍提供的情况,考查各地河流干道和支流的分布,以及河流流经地区的地理风貌。
他或跋涉郊野,寻访古迹,追溯河流的源头;或走访乡老,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方言和传说,然后把自己的见闻,详细地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他掌握了许多有关各地地理情况的原始资料。
5、郑和
1405年7月11日(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朱棣命正使郑和,副使王景弘率士兵二万八千余人出使西洋,造长44丈广18丈大船62艘。
从苏州刘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门杨帆,先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区),期间张辅讨平安南。此后,郑和向爪哇方向南航。
1406年6月30日(永乐四年),郑和船队在爪哇三宝垄登陆,进行贸易。时西爪哇与东爪哇内战,西爪哇灭东爪哇,西爪哇兵杀郑和士兵170人,西王畏惧,献黄金6万两,补偿郑和死难士兵。
随后到三佛齐旧港,时旧港广东侨领施进卿来报,海盗陈祖义凶横,郑和兴兵剿灭贼党五千多人,烧贼船十艘,获贼船五艘,生擒海盗陈祖义等三贼首。
郑和船队后到过苏门答腊、满刺加、锡兰、古里等国家。在古里赐其王国王诰命银印,并起建碑亭,立石碑“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
1407年10月2日(永乐五年九月初二)回国,押陈祖义等献上,陈祖义等被问斩。施进卿被封为旧港宣慰使。
旧港擒贼有功将士获赏:指挥官钞一百锭,彩币四表里,千户钞八十锭,彩币三表里,百户钞六十锭,彩币二表里;医士,番火长钞五十锭,彩币一表里,锦布三匹。
B. 请教中国历史人物的旅游地,如武侯祠,杜甫草堂,岳王庙,兵马俑,绵山等(军事的,政治的,帝王的,文化的都可以)
乾陵,明十三陵,岳阳楼,紫禁城,承德避暑山庄,峨眉山,青城山,黄鹤楼,都江堰,青羊宫,乐山大佛,蜀南竹海,碧峰峡,洛带古镇,华清池,清东陵,老子祠,炎帝陵,黄帝陵,仓颉庙,周公庙,丰镐遗址,杨官寨遗址,凤翔秦都雍城遗址,褒斜栈道,司马迁祠,拜将台,望江楼,张良庙,上林苑,建章宫,长乐宫,大明宫,霸陵,长陵,安陵,阳陵,茂陵,渭陵,平陵,延陵,义陵,康陵,张骞墓,司马迁墓,诸葛亮墓冢,草堂寺,钟山石窟,白马寺,泰陵,仙游寺,顺陵,昭陵,大雁塔(大慈恩寺),小雁塔,法门寺,大佛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西岳庙,三苏祠,三星堆,剑门开
C. 历史上名人的旅游的故事有哪些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D. 历史上名人的旅游
东晋的郦道元、高僧法显、唐代的玄奘、宋代赵汝适、元代周达观、汪大渊、明代的郑和、马欢、费信、巩珍、徐霞客 乌古孙仲端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旅行家。
我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以他的双脚丈量人生,同时也书写了一个千古传奇。
《徐霞客游记》作为徐霞客一生的主要成就,以日记体裁详细地记录了他一生旅行生涯中的所见所闻,包括山川河流、气候植被、风俗人情等,既富有文学色彩,又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由他的好友季梦良整理而成。书中对我国石灰岩地区岩溶地貌的记述,详尽系统,是世界上较早的一本关于岩溶地貌的论著。
徐霞客生活在缙绅富贵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小就特别喜爱看历史、地理和游记一类的书籍。书中的一切深深打动了徐霞客幼小的心灵。他暗暗地下定决心,将来要干一番自己所喜爱的事业。然而事不由人,徐霞客毕竟出身于当时中国封建官僚家庭,祖上几代为官,到了他的父辈虽然“不喜冠带交”,隐迹田园。但是,当时皓首穷经,走达官仕途之路,仍然是一股不可抗拒的社会风尚和历史潮流。徐霞客无力也不可能完全摆脱时代的羁绊,然而仕途的大门并没有向徐霞客打开。当他应举失败之后,就下定决心挣脱科举的枷锁,重新埋头于他真正感兴趣的书籍之中,并奔向自己向往已久的世界——外出旅游,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是徐霞客迈向旅游生涯的开端。这一年,他肩负背囊,手持油伞,告别了家人,徒步南行,被誉为“江南明珠”的太湖成了他第一个出游的地方。碧波万顷的湖面,银光粼粼。远处的山峦,郁郁葱葱,真可谓山清水秀,初出茅庐的徐霞客大饱眼福。他一鼓作气,游览了斜插在太湖中的西山和东山,然后满载着内心的喜悦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至此以后,徐霞客差不多每年都要外出旅游考察,历时30余年。他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遍及当时14个省,即现在的江苏、浙江。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16个省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徐霞客在外出旅游考察过程中,得到了他母亲的大力支持。母亲激励他说:“志在四方,男子事也。”徐霞客的母亲甚至不顾70岁高龄,还满怀豪情伴同徐霞客游览了荆溪、勾曲(今江苏宜兴一带)。每次当徐霞客旅游考察归来,向母亲和家人谈起所见所闻、各地风土人情以及灵怪惊险之举时,母亲总是发出朗朗笑声,从心底里感到满足和高兴。怀着自己的宏伟志向,加上家庭的大力支持,徐霞客不畏寒暑,游历了泰山、天台山、雁荡山、黄山、武夷山、嵩山、华山、五台山、落迦山、太和山、恒山、罗浮山、盘山,又邀游了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星宿海(现青海省境内)等,中华大地名山大川尽收眼底,真可谓“饱尝河山美,收尽天下奇”。徐霞客在应举成风的时代,不入世俗,以考察大自然为己任,可算得上我国亘古第一人也。
E. 要有历史人物和革命人物还要有旅游景点的作文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陶渊明就是死了一千五百八十年却还依然活着的人,他似乎还要永远地活下去.
登高望一望远方,陶渊明正坐着小船向我们划过来,他这是要回家去.
好久以前,有人曾看见他站在初冬的风里问自己:“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他这样问自己其实是他打定主意要回家了.头一天发生的事情,让他心里老不痛快.郡里派督邮来彭泽视察,秘书告诉他要穿着官服恭恭敬敬地去迎接,他听罢深觉侮辱,决绝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儿耶.”说完这话,当即交出了公章,愤然离开了彭泽县衙,此时他不过才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
小船靠岸,陶渊明下船上了陆路,走了半个时辰,终于远远看到了自己的家.他分外高兴,不禁加快了脚步.家越来越清晰,他看见童仆和孩子们正靠在大门上等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进了简陋的院落,环视一周,陶渊明低声念叨了一句“三径犹荒,松菊犹存”,便进里屋喝家里人为他温好的酒去了.
陶渊明回上京住了些日子,因无田可种和偏屋失火,便举家迁往浔阳柴桑的园田居,在这里过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夫生活.初来乍到的时候,陶渊明在屋前屋后种了五棵柳树,乃自号五柳先生.他在这里还写了一篇自传《五柳先生传》,说自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没多久就在四邻八舍间传开了,他说的一句“好读书,不求甚解”,误导了好多人,别人都以为他的意思是说读书可以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其实他并不是那意思,他真正的意思是说读书主要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刻意咬文嚼字.
农民是很累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累了就要喝酒.他家里穷,常常买不起酒,亲朋好友知道内情,就准备好了酒叫他过去喝,但是,他每次喝酒都总是要醉.重阳节的那天,他在屋子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又为断了酒而发愁.忽然,他远远地看见一个穿白衣服的人朝他走来,走近一问,原来是江州刺史王弘派人给自己送酒来了.陶公见酒辄饮,没喝几杯,又醉了.农闲时节,陶渊明就自己酿酒,有时候,酒酿熟了,找不到过滤的器皿,他就取下头上戴的葛巾漉酒,漉完,在缠到头上,看他那真率可爱,心无旁骛的样子,知道他爱酒如命.
陶渊明住在田园居,“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常著文章自娱”,把什么得啊失啊,统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有一次,他喝了酒,在半醉半醒之间,写了一篇《桃花源记》,描写武陵人捕鱼,缘溪而行却偶然发现了一个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丽静谧之地,在这里人人劳作,人人平等,男女老少生活富足,相处和谐.这篇文章写得相当好,王维、韩愈、王安石、苏轼等人看了都十分羡慕,称赞这个地方是世外桃源,他们还想方设法去找这个桃花源,始终没有找到.文章问世以后,不光名人们到处在找这个有“良田、美池、桑竹”的胜地,稍有见识的平头百姓也通过各种途径在找这个理想的乐土,只是现在还没有听说谁找到了.《桃花源记》中桃花源是真的存在,还是根本不存在,这是一个难解的谜.
在浔阳柴桑住过了一些时日,陶渊明靠自己的劳动有了更多的财富积累,他有了“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并且在堂前种了桃李,在檐后栽了榆柳.随着辞职的时间越来越长,在彭泽短短两个多月的官场生活逐渐淡出了他的记忆,他又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比如周绩之、刘遗民等.陶公与一帮新朋友饮酒赋诗,往来唱合,十分闲适惬意.因为陶、周、刘三人志趣相投,品位相当,附近的人称他们为“浔阳三隐”,他们听说后,相互走动得更频繁了,陶渊明也一改少言寡语的做派,往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直抒胸臆,口若悬河.陶公在和朋友交往中有一件趣事:其实对于音乐,他并不精通,但是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把没有弦的琴,每逢朋友聚会饮酒,他就把这把琴拿出来,装出真在弹奏的样子,其神其情仿佛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之中,十分陶醉.朋友们取笑他弹奏无弦之琴滑稽,他则一脸肃穆地说:只要深知弹琴的趣味就够了,何必在乎有弦没弦,发不发声呢.陶渊明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多在北边屋子的窗户下高卧于床,他手持黄卷,随风翻书,十分怡然自得.他把自己跟远古的羲皇上人相比,认为自己过的是神仙般的日子.
陶渊明就是这样活着,对于来自官府的屡屡征召,他坚决拒绝.有一天,他闲来无事,找出好久不见的笔墨,写了一篇《自祭文》,着实幽了自己一默,但是,外人不知道他是自己在跟自己开玩笑.
至于陶渊明现在在什么地方活着,看见他的人知道那个地方,不见他的人不知道那个地方.
F. 历史人物的游历故事
诗仙李白一生喜好游览观赏名山胜水,其芳踪仙迹遍布华夏神州大地。
而地处皖西南边陲的望江县(古称雷阳)境内的太阳山(今属凉泉乡,又称“值雪山”),便曾经有幸留下了李白的不朽的足迹。
据明代《一统志》记载:“值雪山(即“太阳山”)在安庆府望江县西北十八里外,上有平岗,相传唐朝李白游此山值雪,故名”。
由此可以证明:当年,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巡游至皖西南时,曾一度慕名到古雷阳境内登览游太阳山。
最奇巧的是李白游览观赏古雷阳太阳山的那天,正值沿江一带,天降大雪,使得太阳山也同整个的皖西南大地一样,呈现出一派冰雕玉砌、银妆素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壮美影色。
是日之夜,诗圣李白便投宿借住在太阳山中的一庄户人家的农舍里与主人围炉而坐,把盏小斟,饮酒吟诗,共话桑麻……随后,又因为大雪所阻,加上好客的主人家一再盛情挽留,于是李白便在太阳山中的这户农户家中逗留客住了多日,其时,诗圣李白每天都坐在避风向阳的山坡上,读书吟诗,观赏雪景,远眺山川……
后来,当地的人民为永久纪念和缅怀诗圣李白,便在李白游历、逗留太阳山期间,曾每天读书吟诗的地方,特地建盖起一座“太白书堂”,并将其作为当地的书塾学堂”,专供太阳山一带的农家子弟们在此破蒙读书,开启民智与教化民众……其外,还将“太阳山”改名为“值雪山”并载入史册。当年的“太白书堂”。
G. 古代都有哪些名人喜欢旅游
1、孔子——最早的游学之旅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有了游学这项活动。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周游各诸侯国长达14年之久,带领众弟子游历治学,一生遍及卫、陈、鲁、宋、郑、蔡、楚诸国。
2、徐福——最大规模的出境游
公元前210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东渡寻找长生不老仙药,最大的旅行经历是率领三千童男女自山东沿海东渡,足迹遍及韩国南部与日本,堪称我国最早的大规模带团出境旅行,可惜第三次出海后一直未归,最后成为未解之谜。
3、玄奘——僧人的穷游之旅
《西游记》里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而历史上三藏法师的宗教之旅也是十分坎坷,一路风餐露宿,从长安出发,历时17年,游历100多个国家,沿途5万里,最后带着六百多部佛教经典从西域回到长安,写下十万多字的游记《大唐西域记》。
4、最红的旅游达人——李白
浪漫洒脱的诗仙李太白,一生中唯有美酒与旅行不可辜负,跨过山河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24岁就开始出门远行,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湍急的三峡江流,所到之处皆风景,挥毫笔墨造名篇,想来放到现在,不知多少景区都想邀请他去游历一番,顺便作一首诗,再也不用为吸引游客而发愁啦!
5、最早的航海外交官——郑和
郑和七次下西洋,28年间,游经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过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比众所周知的哥伦布航行还早半个多世纪。
6、最专业的旅行家——徐霞客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不避风雨虎狼,与长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游遍了锦绣山河,寻幽探密,亲身实践考察写成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游记的开篇之日更被定为了中国旅游日。
你还知道哪些古代的“旅行达人”呢?
H. 过年去哪里旅游好呢带老人的。最好有历史人物的
带老人的话,最好不要去太远了,注意老人安全,还有就是要安静点的地方。历史人物很多景点都有的,北京(不建议,有雾霾,影响健康)
春节旅游仍是以反季节的南方城市最火,尤其是云南、海南火爆到增加机位仍难填缺口。相比之下,中部、西部、东北旅游城市并不受宠。
根据多家旅行社的报名统计,北京人春节期间国内游的十大热点城市分别为海口、三亚、昆明、丽江、桂林、上海、厦门、山西忻州五台山、哈尔滨、吉林。 备震拉杆箱
1、三亚:游泳最好结伴
三亚市公安局的王警官告诉记者,大东海和亚龙湾是三亚最知名的游泳场所,都配有完备的救生设施。而“野海”地处偏僻,一旦出现特殊情况,救援往往鞭长莫及,游客选择游泳场所时一定要慎重。 游泳最好结伴而行,三亚的酒店离海边只有几百米,因此海边不设专门的存衣处,您前往沙滩时最好不要携带贵重物品,换下的衣服最好让朋友帮忙看管。
主要景点:亚龙湾、大东海、天涯海角、鹿回头山顶公园、蜈支洲岛等。
2、海口:背包胸前放
海口常年气候宜人,有些游客在海口住宿时因为怕热会开窗睡觉。海口市公安局的一位民警提醒游客,一般宾馆的安全设施都是可以保障的,但如果您住在比较低的楼层,最好不要开窗睡觉,怕热的话可以开空调。
海口天气热,穿的衣服薄,钱财容易外露,小偷们会见财起意。在警方的宣传攻势下,海口的民众上街已经养成习惯:不走行车道,而且把书包抱于胸前。警方提醒外省游客最好能入乡随俗,防患于未然。
主要景点:万绿园、假日海滩、热带海洋世界等。
3、昆明:游石林当心迷路
昆明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的一位民警告诉记者,初一至初三应该是昆明游客最多的3天,而享誉中外的昆明石林、世博园将是游客扎堆的景点。
民警说,石林地形复杂,溶洞套溶洞,石峰接石峰,游客沉迷于大自然奇景的同时一定要跟紧导游,小心迷路。
主要景点:大小石林、黑龙潭、滇池、世博园等。
4、桂林:游漓江莫上无照竹排
桂林市公安局的一名民警提醒广大游客,游漓江时一定要乘坐正规的竹排。
警方表示,漓江水面的无照竹排往往会以压低价格的方式吸引游客,无照竹排没有任何安全设施,游客站在上面极为危险。
同时,民警提醒游客,来桂林要小心黑导游,这些人往往集中在景点门口,以极低的价格吸引旅游散客。当游客入套之后,黑导游不去景点,却诱导游客去指定地点买特产,从中抽取提成。
主要景点:漓江、象鼻山、七星公园等。
5、厦门:不要在礁石上贪玩
鼓浪屿是厦门人的骄傲,最高峰日光岩是厦门的象征。但鼓浪屿景点众多,孩子与大人走散就是鼓浪屿派出所里经常上演的“剧目”,民警提醒您游玩时一定要拉紧孩子的手。
鼓浪屿派出所的民警告诉记者,来鼓浪屿游玩第二个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游客在礁石上逗留时间过长,赶上涨潮,困在上面下不来。
鼓浪屿有一块叫做“印斗石”的礁石位于海中间,在退潮的时候,印斗石是与海滩相连的,但涨潮后通往印斗石的所有道路都会被海水淹没,这时还在印斗石上的游客只能等待救援。
当地警方提醒游客,到海边游玩,如果不懂海水涨潮时间,请不要在海上礁石流连忘返。
主要景点:
鼓浪屿、南普陀寺、虎溪岩、万石岩景区等。
6、丽江:爬雪山量力而行
丽江市公安局的赵警官提醒游客,爬雪山一定要视个人身体情况量力而行,而且爬山不要选择偏僻小路。
赵警官提示游客,此时雪山山顶的气温已经低于零下20摄氏度,爬山前一定要多穿衣服;身体素质不好的游客最好不要爬山。
另外,雪山地形险恶,游客一定要在导游的带领下爬山;如果没有导游,也不要选择那些比较偏僻的小道儿攀登。如此一来,非常危险还可能与外界失去联系。
主要景点:玉龙雪山、丽江古城、玉水寨等。
7、上海:南京路上小心贼
上海与北京一样都属于人员密集型城市,据当地警方介绍,节日期间街头反扒是他们的工作重点。 来上海不逛南京路就等于来北京不去王府井,除此以外,淮海路、四川北路都是各路游客“淘宝”所在地。
上海警方特此提醒游客,逛街时不要被琳琅满目的名牌迷花了眼,摩肩接踵之间您的钱包就有可能成为他人的囊中物。
主要景点:外滩、东方明珠电视塔、南京路步行街等。
8、山西五台山:别坐山下黑车
上五台山的盘山路非常陡峭,所以上山一定要坐正规旅游公司的车。
太原市公安局办公室的宋警官告诉记者,五台山山下有一些当地人为了赚钱,以比较低的价格吸引游客上他们的车,“但这种黑车其实特别危险。”宋警官说。
宋警官还称,黑车司机在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情况下莽撞上路,对游客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主要景点:天龙山、古清真寺等。
9、哈尔滨:滑雪时当心相机
哈尔滨二龙山公安局的民警告诉记者,每天都有游客的相机、手机来派出所“报到”。游客穿着厚厚的滑雪服,把相机、手机等小件物品随手放在兜里,滑雪过程中,这些小件不经意间可能滑落。
其次,初学者滑雪最好避开滑道上的缓冲区,滑雪者从高处高速滑下,即使前方有人也可能刹不住,因此游客尽量不要聚在一起。
主要景点: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二龙山滑雪场、哈尔滨冰灯游园、冰雪大世界等。
10、吉林:买东北三宝别贪便宜
吉林市公安局宣传处的刘处长指出,游客在购买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时最好在正规商店购买。路边小摊的东北三宝价格上可能会比正规军便宜不少,但药效等营养成分也会低很多。
I. 历史上与旅游相关的故事,人物的资料
徐霞客游记
J. 各地利用历史名人发展旅游
各地利用历史名人发展旅游,这个有代表性的,就像是山东的曲阜,用孔子来发展旅游,而像现在的山西,还有湖北荆州等的一些城市用关羽来宣传发展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