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旅游安全管理办法
㈠ 旅游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根据《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为了切实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旅游者人身、财物安全,旅游安全管理应当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所谓“安全第一”,就是说,在旅游活动中,无论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还是旅游经营单位或旅游从业人员,都必须自始至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丝毫不得有懈怠的思想。旅游活动中,安全第一的方针,是对以往实践的总结与认识。对旅游业来说,安全问题,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不仅影响到旅游业的形象和信誉,也关系到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的发展,也就没有对外开放、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参考资料:http://www.hangzhou.gov.cn/main/zpd/lypd/lyfg/T215509.shtml
㈡ 漂流的相关法律
玩的就是心跳——漂流一类的“心跳”休闲活动好玩的背后必须保证安全。2013年,全国漂流研讨会选择在“中国漂流之乡”召开,酝酿出台我国首部《漂流运动项目经营活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即将出台的《办法》在漂流行业规范管理、场地设施建设、从业人员素质、漂流装备与技术等方面做了科学而详细的规定。
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刘刚表示,出台的《办法》主要从市场化、产业化高度去规范漂流经营管理。记者日前从省质监局了解到,由清远市清新县质监局承担制订的广东省地方标准《双人皮艇漂流旅游安全规程》已率先发布实施。
清远被誉为“中国漂流之乡”。鉴于漂流旅游项目直接关系到游客的人身安全,国家又没有相关的安全标准,为规范漂流旅游的安全管理,提高漂流旅游的服务质量,清新县质监局于2005年向省质监局申请承担制订《双人皮艇漂流旅游安全规程》,获批准立项并于2007年4月通过了省质监局组织的专家审定,现已公布实施。据悉,这是我国第一个双人皮艇漂流旅游标准。
《规程》对漂流落差、流速等关键指标做了严格的限定,使得安全的同时兼具刺激。例如,限定了落差在1.5米以上不得垂直下落;限定了落差2米以上落差角度不得大于40度角;限定了水道的弯度不得大于75度角等。
㈢ 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的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旅游者人身、财物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旅游安全管理工作应当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从事经营旅游业务的企、事业单位。
第四条: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㈣ <旅游安全管理的思考> 帮忙写个大纲和论文
旅游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旅游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在旅游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而特殊的角色。
第一,安全是旅游活动进行 的保障。旅游安全为旅游者的精神愉快、身心放松提供了最大保障,使旅游者能真正融人到旅游地 的异地生活体验中。
第二,旅游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第三。旅游安全随旅游业的发展而日益 出现、屡见报端。较早引起广泛关注的当属1994年3月31日发生在浙江千岛湖的特大抢劫纵 火杀人案,造成32人死(其中24名台胞)。旅游安全问题的客观存在损害了旅游地形象,给旅游者心头蒙上阴影,并对旅游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旅游安全音理现状分析
1、概况 目前旅游安全尚未得到应有的社会关注,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据统计,1999年全国仅上报国家旅游局的旅游安全事故就达40起,共造成54人死亡,99人受伤;其中,急病脱险3人。
2、宏观管理法规 现有旅游安全法规大体分为三类:(1)旅游主管部门颁布的全国性旅游安全法规,如《旅游安全管 理暂行办法》、《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试行办法》、《漂流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关 于加强旅游涉外饭店安全管理,严防恶性案件发生的通知》。(2)其他相关部门颁布的全国性相关法规,如《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国标GB/T16767—1997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3)旅游主管部门颁布的地方性 旅游安全规章,如《吉林省旅游安全管理办法》等。这些安全法规几乎涉及旅游业运行的各个方面,大体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旅游安全管理法规体系。然上述法规多停留在操作层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3、旅游安全管理机构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除国家旅游局外,旅游业正常运作尚有其他主管机构。例如,旅游景区的 主管机构有旅游局、建委、林业厅、环保局、消防队等。这些部门共同形成了旅游安全管理的外围 机构群体,能比较有效地抑制安全问题的发生。但也容易因主管机构多且分散而形成多头管理和管 理的“真空地带”,造成旅游安全管理的低效。旅游行业内部,虽有部分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 (尤其是饭店)设立了专门的旅游安全管理机构或设有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但至今尚有为数不少的旅游企事业单位连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也没有。
4、旅游安全配套设施 作为较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之一,旅游企业能够及时地引进或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和新设备,配备相应 的安全配套设施,如饭店业中的防火防盗系统、闭路监视系统等。但由于折旧年限、安全使用年限、资金问题等的客观存在,旅游安全设施设备者化、配套不齐全、产品质量不合格现象依然存在。
5、安全管理范畴 现有旅游安全管理主要包括消防管理、治安管理、食品卫生管理等几大内容,并随着消费者意识与服 务意识的增强,增加了旅游投诉管理;从内容上涵盖了较为成熟的旅游项目如娱乐场所、游乐园、 漂流旅游安全管理等。但由于一些颇受旅游者欢迎又对安全需求较高的参与型、探险型特殊旅游项 目(如蹦极、漂流、空中滑翔、热气球观光)的迅速兴起;管理法规、措施相对于经营的滞后性( 时至今日尚无类似《漂流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的蹦极、滑翔、热气球安全管理办法);地方和 企业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此,一些新兴项目尚未及时纳人安全管理范畴,新兴旅游项目的安全 事故时有发生。1995年4月23日,湖北省神农溪发生漂流翻船事故,8位台湾游客和3名船 工死亡;1996年3月,广东飞图游乐城一热气球失控,一香港女游客坠地死亡;1999年1 0月,上海锦江乐园一台湾游客跳蹦极致死;1999年10月3日,贵州马岭河峡谷发生缆车坠毁事件,14死ZI伤。6、旅游管理部门(者)安全认知 旅游安全问题的破坏性已引起旅游管理部门的重视。表现在:①旅游管理部门注意到旅游旺季、重大 节日、重大旅游活动等特殊时期的安全保障问题。2000年“五一”前,国家旅游局下发有关通 知,要求做好安全管理准备,并公布了旅游投诉热线电话;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还于“六一”前对 游乐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各级旅游主管机构更于2000年国庆节“黄金周”到来之前启动了旅游 预警预报系统。②关注可能影响旅游者生命安全的环境因素。1995年以来,除国家旅游局的正 式文件外,安徽、陕西、浙江、贵州等地方旅游局也分别发出了《关于加强汛期旅游安全工作的紧 急通知》、《关于加强旅游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海外旅游者人身安全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强对漂流安全管理的通知》。③加强对旅游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和检查。如1996年重庆市开创性地采取评分方式,对旅游景区景点的各项设施设备进行安全评估。尽管如此,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安全仍存在主观认知不够甚至认识错误的问题。杨建原(199 7)认为至少有两方面原因(一、认为安全问题上报与否关系不大;二、认为安全问题上报会为本 地带来不良影响),使得自1993年《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试行办法》发布之后落实情况 不尽人意、旅游安全事故未能及时上报问题仍然普遍存在。1996年,国家旅游局共收到旅游安 全事故通报、报告25起,其中,旅游管理部门上报的仅6起。显然,这种认识上的错误行为对掌握安全动态、及时妥善处理和消除安全事故带来的不良影响、完善旅游安全环境造成极大的障碍。
二、加强旅游安全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1、加强旅游安全的宏观管理 由于旅游安全的敏感性与负面性,旅游安全问题较易被掩盖或扭曲而失真,旅游安全问题也未能引起 有关部门的充分关注。因此,切实提高旅游安全管理意识,加强旅游安全的宏观管理,从政策、法规制订到安全指标、经费确定等给子扶持,以切实做好旅游安全管理工作。
2、加强旅游安全统计并张榜公布 一方面可建立专门的旅游安全统计资料库,另一方面可以与公安部门、交通部门、医院、保险部门联 合建立安全信息网络。统计资料既是作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性资料,又是寻找症结、解决问题从而加 强安全管理的先导。旅游安全统计还应向社会公开。这至少有如下优点:一、有利于引起旅游者注 意,提高旅游者的安全意识;二、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以加强安全管理,尽可能控制安全问题的发生;三、教育和督促发生安全问题的部门(企业),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设立专门的旅游安全管理机构 设立专门的旅游安全管理机构,由专人负责,能保证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有效控制安全问题。 尽管部分旅游行政部门、旅游企业(主要是饭店)设立了专门机构,但地方旅游部门、景区和旅游企业的旅游安全机构还有待完善。
4、建立社会联动系统与设立旅游警察 建立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由旅游地居民、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管理、治安管理、社区医院、消 防、保险、交通等多部门、多人员参与的社会联动系统,形成共享资源、社会关注旅游安全的局面。可考虑设立旅游警察,作为社会联动系统的主要执法力量。
5、完善旅游保险 这是做好安全事故善后工作、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保证,也是社会联动系统、旅游救援系统的基础 。目前我国旅游保险尚不甚完善,因此,改革旅游保险制度、制定便于各种旅游者投保的险种是旅 游保险的发展方向之一。根据《旅行社办理旅游意外保险暂行规定》(国家旅游局,1997年3 月1日发布),旅游意外保险属于强制险种。但旅行社在履行这一强制性义务的同时,可由旅游者根据自愿原则向保险公司购买除强制性意外保险外的其他旅游保险。
6、加强旅游医疗卫生保障 这也是旅游安全工作的重要一环,包括旅游地的旅游涉外定点医疗单位、保健疗养设施、康复专项旅 游设施或旅游产品、旅游区内的医疗站或医疗点、餐饮场所的食品卫生管理以及旅游地、旅游区的空气质量指标等。
7、加强旅游安全宣传与教育,提高旅游安全意识 确保旅游安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公众教育。由于旅游安全认知现状不容乐观,旅游经营管理人员 没有充分认识到旅游安全对旅游业的重要性,部分旅游者对安全也没有客观的认识。旅游安全问题 很大程度是由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的疏忽而引发的,因此,旅游安全宣传和教育尤为必要。宣传 教育既要面向旅游者又要面向旅游地社区和旅游从业人员。前者可通过旅途中的各种告示和旅游从 业人员的安全建议等达到目的。旅游从业人员安全宣传和教育包括两部分内容:一为旅游安全问题的危害性及其与旅游业的关系,二为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
8、构建旅游安全( 管理)学科 鉴于旅游安全在旅游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所涉及范围的广泛性、系统研究存在的空白及旅游业发展的 深远影响,建立与完善旅游安全学科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其任务在于对我国旅游业运行中的旅游 安全问题进行全面深人的分析与研究,揭示旅游安全的运行规律及其本质,创建旅游安全的管理模 式和控制指标,从而得出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对策与措施,为建立旅游安全管理规范和标准提供理 论依据
㈤ 漂流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还适用吗
漂流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还适用的,这一点很确定的!
㈥ 漂流的注意事项
漂流是一项您与自然环境交融的自助旅游活动,由于您需乘漂艇于情况不明的激流中,因此,了解关于漂流的情况及安全须知是必要的。
漂流前的准备
多带套衣服:漂流不可避免会“湿身”,上岸后没有干衣服换是很难受的。参加漂流不要穿皮鞋,平底拖鞋、塑料凉鞋和旅游鞋都可以。坏天气水上冷,好天气水上晒,要注意防寒防晒,太名贵的服装鞋帽最好不要用于漂流。 上筏只带饮用水,手机、传呼、证件和现金……怕水的东西都不要带。 做父母须知:太小的孩子不要漂,会游泳也不行。山中河道情况复杂,到处是急流险滩,不懂事的孩子在船上乱动很危险。
漂流安全知识
漂时不要做危险动作:一般来说,漂流河段都是比较安全的,只要不自作主张随便下船、不互相打闹、不主动去抓水中的漂浮物和岸边的草木石头,漂流筏不会翻。一旦“翻船”也没关系,憋住气,小心不呛水就行,因为你穿有救生衣; 漂流船通过险滩时要听从船工的指挥,不要随便乱动,应紧抓安全绳,收紧双脚,身体向船体中央倾斜; 漂流 漂流
过程中注意沿途的箭头及标识,它可以帮助你找主水道及提早警觉跌水区。 由于全程跌水区及大落差区很多,请一定不要携带怕水的东西,以避免掉落或损坏。带眼镜的朋友请找皮筋系上眼镜。 必须全程穿着救生衣,在掉到水里时救生衣会把您浮起来,即使您会游泳也必须全程穿着,防止在不注意中艇翻掉才不会惊慌,确保安全。漂艇为高分子材料制作,有三个独立气仓,在正常使用下不会有漏气问题,由于溪水并不深,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及时上岸,吹响救生衣上的求救口哨,寻找救护人员并更换漂艇。 在漂流的过程中请注意沿途的箭头及标语,他可以帮助您找主水道及提早警觉跌水区。 在下急流时,艇具请与艇身保持平衡,并抓住艇身内侧的扶手带,后面一位身子略向后倾,双人保证艇身平衡并与河道平行,顺流而下。 当艇在受卡时不能着急站起,应稳住艇身,找好落脚点才能站起,以保证人不被艇带下而冲下。当您误入其他水道被卡或搁浅时,请站起下艇,找到较深处时才再上艇,不能在艇上左右磨动,因为漂流是一种对你体能与胆量的挑战,在您安全的保障前提下,一般情况下护漂人员不干涉您的处理。 在漂过虎跳峡以前,请把 漂流
竹竿交与救护人员,抓好扶手带,您漂过虎跳峡后,工作人员会再把竹竿交给您,继续下一个漂程。 这里所指的是一般景点内漂流应注意的事项。 现在国内较为多见的漂流主要有竹筏漂流、橡皮舟漂流,也有较为特殊的如黄河陕西、甘肃段羊皮筏漂流,浙江天目溪推出的龙舟漂流等。用作漂流的工具不同,要注意的事当然也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既然是漂流,当然离不开水,所以你在穿着上应尽量选择简单、易干的衣服,但不要太薄或色彩太淡,要不万一掉到水里你会很尴尬的,鞋子最好是选择凉鞋,运动鞋浸了水短时间是干不了的,脚上的皮肤往往会被浸得胀肿,还有一点要提醒你,身上尽量少带值钱又怕水的东西,比如高级相机等。如一定要带,那事先最好准备一个密封性好一点的塑料袋。好在许多景点漂流处都有物品寄存处。还应注意的就是要穿好救生衣,虽然那衣服穿过的人很多,但是为了你的安全也要穿上它。
漂流注意事项
1、出发时,最好携带一套干净的衣服,以备下船时更换,同时最好携带一双塑料拖鞋,以备在船上穿; 2、漂流时不可现金和携带贵重物品上船,若有翻船或其它意外事情发生,漂流公司和保险公司不会赔偿游客所遗失的现金和物品;若感觉机会难得一定要带相机的话,最好带价值不高的傻瓜机,事先用塑料袋包好,在平滩时打开,过险滩时包上,而且要作好丢入水中的思想准备; 3、上船首先仔细阅读漂流须知,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穿好救生衣,找到安全绳; 4、在天气气温不高的情况下参加漂流,可在漂流出发地购买雨衣; 5、漂流船通过险滩时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随便乱动,应紧抓安全绳,收紧双脚,身体向船体中央倾斜; 6、若遇翻船,您完全不用慌张,要沉着,因为您穿有救生衣; 7、不得随便下船游泳,或应按船工意见在平静水面游,不得远离船体独立行动。
漂流时应对紧急情况的程序
这里介绍几种在河上特殊的自救和救生技巧,如果所有的船员都熟悉这些程序,并能冷静快速地操作,这些紧急情况就不会变得严重。 A 游 过 急 流 游过急流尽管被认为是危险的,但却真的可以变得很有趣。 平静面对:应该平静面对急流,用脚避开前面的岩石。向后轻轻斜靠,让桨为自己把握方向。 屏住呼吸:在大的波浪中深呼吸然后屏住呼吸面对泡沫状的浪尖,一直等到急流进入岸边旋涡或退回船上。 远离船只:最可怕的是挤在船和岩石之间。因此要远离船,特别是在顺流的一侧。 举起桨求救 一把竖直举起的桨标志着告诉别的船只这儿有一个人在船上。 防止体温过低:冰冷的水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内就可耗尽泳者的力气,应特别小心。应对经过远程游泳的人实施针对体温过低和受到冲击的救护。 B 与 岩 石 碰 撞 如果你发现不能避开岩石(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可以在碰撞前调转船头或让船头撞上岩石。 掉转船头: 掉转船头将轻轻旋转船,绕开岩石; 船头撞上岩石: 让船头撞上岩石将立即让船停下,但可使你通过一些旋转来调整航线。 船侧有岩石: 1 .如果船侧有岩石,全体船员最好在碰上之前,立即跳到离岩石最近的船侧。 2 .船员的重量将会让顺流船绕开岩石,逆流则流得更高。否则,水将升起抵挡逆流,吸下它,在岩石旁平整地包住船。 没有被包住的船通常能摆脱困境 1 .通过探测水前方的岩石,推开它让船员转到后面,划动桨,跳跃式站在船底或许也有帮助,一旦自由,一个曾撞过的船非常难操作的,因为它含有很多吨的水。 2 .第一步赶快舀水,再尽力将船停在平静的水域。(现代的自排水橡皮艇则无须舀水。) C 沉 陷 (注:现代的自排水船不会沉陷) 分析: 如果以上B的情形(与岩石相撞)导致沉陷,就应用绳子从岸上寻求帮助。 一条这样的船常常被几吨的力量缠绕,但通常有一处没有这么严重。 措施: 1.用一个粗绳绕成D形环,穿过水道(有必要可在前面打个孔),或船后面的船架。 2.可以用一个拉力系统(由蝴蝶状的环或卡宾轮组成)帮助提升。 3.尽力拉起船,离开水域,用船头或船尾的绳帮助拉向岸边。 4.如果以上所有努力失败,则让人和东西都在岸边排成一条线,等水位改变。在激流探险中避免让船沉陷是最危险的,应牢牢记住每个人的人身安全比让船远离岩石更重要。 D 陷 在 漩 涡 里 分析: 除非船凭着很大的惯性冲过漩涡,否则卷曲的波浪会撞回到船上而使它停下来,水也会立即灌进舱内,常常让船猛烈地旋转乃至倾斜。一些漩涡甚至可能会掀翻船,当然这并非很常见,因为船会因浸泡而加重。 措施: 立即进入顺流的水中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倾覆! 措施是用桨或橹划动顺流的水以从漩涡中脱身而出,尽管漩涡表层的水通常都是逆流,其实在其下层及漩涡的旁侧都有水流,万不得已,用岸上的绳子也可把船从漩涡中拖出来。 E 倾 覆 倾覆是由诸如大的漩涡、波浪、单侧的波涛及障碍(如石头和倒下的枯树等)所引发的。 救护的对象按先后顺序依次是: 1. 你自己 2. 船上的其他乘员 3. 装备 措 施 : 1.试着跳开以避免撞击到障碍上 2.如果确定不会陷入船与石头之间的逆流中,应该尽量地浮在水面上 3.可上岸避开这一段急流水域 4.尽量保持与你的同伴一起行动,如果有人失踪,应检查船下以确定他是否被绳索或衣物缠住(这就是为什么必须确保没有松散的绳套) 不要担心装备,首要的是确定每个乘员的安全 5.由于从倾覆的船内游向岸边非常困难,你通常会需要其他船只的帮助,这应该在远离急流的平静水面来操作。 救援船只逆水接近,捞起倾覆船只的一条缆绳,再把它牵往岸边,其余船只6.也应该沿途搭救落水者并尽可能快的清点人数。 F 靠 岸 1.急流与瀑布是不可避免的,在无人的急流区系上救生绳以帮助船驶过 2 .并在岸上对船保持密切的控制,切记不可将绳索套在你自己身上,在绳上打个结或将绳绕在树上都可帮助你实现对船的控制 3 .靠岸的时候务必带上所有东西
㈦ 根据《安全办法》第八条规定,旅游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哪几个方面
根据《安全办法》第八条规定旅游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哪几个方面太阳岛,邢台大峡谷,邢台天河山,秦始皇陵,武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