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现场处理程序
『壹』 发生安全事故怎么办最详细的现场处置方案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上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并有组织、有指挥地抢救伤员、排除险情;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的破坏,便于事故原因的调查。重大事故要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各级人员在事故发生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遇事不慌,沉着冷静、果断处理。当事故发生后,与公司应急小组组成临时应急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应急救援小组组织指挥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抢救和善后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积极落实抢险救灾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向左转|向右转
(1)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现场处理程序扩展阅读
应急组织职能 救援指挥中心:事故发生后,有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及事故单位一把手组成,负责组织、指挥抢险工作。救援指挥中心的职责如下:
⑴分析事故情况,确定救援方案,制定各阶段的应急对策。
⑵为救援提供物质保障及其它保障条件。
⑶负责内外信息的收发和发布。
⑷组织处理方案的学习、演练、改进。
⑸负责向上级部门做事故及救援报告。
应急救援专业队由工程抢险人员、消防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如下:
⑴抢救事故现场人员,抢救被事故破坏的设备、设施。
⑵修复用电设施,或者铺设临时线路,保证事故应急用电。
⑶扑灭已发生的火灾,及时撤走易燃、易爆、有毒物品或物质。
⑷控制重大危险源灾害的进一步发展。
⑸维修各种因事故或致事故扩大的设备、设施停止运行。
后勤保卫及主要职责:
⑴维持现场秩序,阻止无关人员进入。
⑵进行人员疏散,保证人员安全撤离。
⑶保证救援物资顺利抵达目的地。
⑷保证各种抢险工具,机械设备,随叫随到。
『贰』 安全生产事故处理的流程是怎样的发生安全事故如何上报
搜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叁』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第一步需要做是什么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第一步需要做是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九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第四条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 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肆』 安全事故处理程序是什么
(1)开展事故现场勘察工作: ①现场物证、证人材料或其他事实材料等的搜集; ②对现场进行拍照、摄影取证; ③进行事故临时问话笔录。 (2)事故现场处理事项: ①向事故单位发出停工整改通知单,责令施工现场停工
『伍』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怎样进行事故现场处理
建议你保护好现场,首先报告110,同时报告安监局和行业主管部门,若警察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则在安监局和行业主管部门相关人员做完现场勘查后再进行相应的现场恢复,否则会受到处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十六条 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第三十六条 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陆』 发生旅游安全事故怎么办
发生了任何安全事故,都需要先疏散并安抚未受伤人员防止造成恐慌,同时拨打电话报警。然后组织人员检查受伤人员的受伤情况以及当时的环境因素。比方说,遭遇车祸后,需要将伤者移动到远离车辆的通风处,防止碎玻璃扎伤。如果伤者无法自行移动,就要查看伤者的受伤情况,并采取对应的措施。比如脊椎受伤的人,不要移动他,让他呈侧躺状,右手枕在脑袋下,左手自然收于胸前。因为你没有专业的设备进行抢救,随意移动会加重伤势!这些牵涉到急救知识,扯得太远了。这些措施应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先后顺序其实不重要,因为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那点时间其实不算什么了
『柒』 入境旅游发生重大事故像哪些部门报告
导游证实务考点归纳: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
导语:为帮助您积极备考2020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精勤学习网黄老师为您整理了以下学习资料,欢迎大家点击查看!更多考试动态|考试大纲|模拟试题|历年真题|视频网课等请到精勤学习网查看。
一、旅游安全事故的概念及等级
(一) 概念:在旅游活动的过程中,涉及旅游者人身、财物安全的事故。
(二) 等级:
1. 轻微: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轻伤,或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下者。
2. 一般: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重伤,或经济损失在1万—10万(含1万)元者。
3. 重大: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死亡,或旅游者重伤致残,或经济损失在10万—100万(含10万)元者。
4. 特大: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死亡多名,或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者,或者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者。
二、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
(一) 处理原则:①迅速处理原则;②属地处理原则;③妥善处理善后原则。
(二) 处理程序:
1. 旅游安全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
①立即报告;②保护现场;③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抢救、侦查;④有关单位负责人应及时赶赴现场处理。
2. 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处理原则和程序:
处理原则:由事故发生地的人民政府牵头协调有关部门,以及事故责任方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处理,必要时可成立事故处理领导小组。
处理程序:①事故报告单位立即派人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及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②做出标记,尽量保护事故现场的客观、完整。如有伤亡,应立即组织医护人员抢救,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事故报告单位应确认伤亡人员的身份及保险情况,并进行登记。如有死亡,注意保护好遗骸、遗体。对事故现场的物品,要认真清理和保护并逐项登记造册。③在处理过程中,责任方及其主管部门负责联系有关部门为伤残者或伤亡者家属提供有关证明文件;④如果伤亡者中有来自海外的旅游者,责任方和事故报告单位在对伤亡人员清楚后,要及时报告当地外事部门及国家旅游局,由当地外事部门或国家旅游局负责通知外方,而有关组团旅行社应当及时抚慰伤亡者家属。
3. 特大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适用于国务院发布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①报告;②现场保护;③调查。
『捌』 旅游安全事故的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
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导游人员与有关人员应全力以赴,进行救援,采取一系列不可能的手段,尽最大的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务损失,把事故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保护旅游者的基本权益,维护我国旅游业的声誉。 在旅游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中,应恪守保护旅游者的基本权利和利益为第一位的原则,在具体工作中,要遵循下述基本原则:
(1)、迅速处理原则。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报告单位应立即派人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工作,保护事故现场,并及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
(2)、属地处理原则。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原则上由事故发生地区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及事故责任方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必要时可成立事故处理领导小组。
(3)、妥善处理善后原则。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要积极处理善后事宜,尽量避免事故造成的损失进一步扩大。 (1)、立即报告。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带团的导游人员应立即向所属旅行社和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接到一般、重大、特大事故报告后,要及时上报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2)、保护现场。一旦发生旅游安全事故,现场有关人员一定要配合公安机关或其他有关方面,严格保护事故发生地现场。
(3)、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抢救、侦查。当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地方旅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经营单位和人员要积极配合公安、交通救护等方面,查清事故原因,组织对旅游者进行紧急救援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4)、有关单位负责人应及时赶赴现场处理。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旅游经营单位和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应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和特大旅游安全事故,导游人员必须立即报告,尽力保护事故现场并在领导指导下做力所能及的事。
『玖』 发生事故后现场当事人员应怎样进行处理
发生事故后现场当事人处理的方法: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交通事故仅造成财产损失,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车辆可以移动的,当事人可以在报警后,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对现场拍照或者标划停车位置,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等候处理:(1)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对事实或者成因有争议的,以及虽然对事实或者成因无争议,但协商损害赔偿未达成协议的;(2)机动车无号牌、无检验合格标志、无保险标志的;(3)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品车辆的;(4)碰撞建筑物、公共设施或者其他设施的。
在交通事故中导致人员伤亡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在发生事故后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另外,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妨碍交通又难以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车后50米至100米处设置警告标志,夜间还应当同时开启示廓灯和后位灯。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自己不应改动事故现场,应该报警,等交警来作如上处理。
『拾』 旅游安全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是怎样的
旅游事故发生后,一定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依照《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旅行社在接待旅游团体过程中,发生旅游安全事故后,应按下列程序处理:
1、组织紧急救援
在场的导游人员应冷静、沉着地协同有关部门抢救重伤员和扼止事态的继续发展。
2、立即报告
导游人员应立即向所在旅行社和有关消防、公安、交通部门报告,旅行社应当及时报告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同时报告组团旅行社。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接到一般、重大、特大旅游安全事故报告后,要尽快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对重大、特大旅游安全事故,要同时向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即在24小时内写内书面报告,报上述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