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柏迫旅游的观后感
『壹』 关于西柏坡的感想体会
思路:根据西柏坡的历史背景展开,并结合自己的观点加以说明。
在社市委的组织下,各基层组织代表共30人组成学习团,赴革命圣地西柏坡等地参观学习,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河北是历史文化名省,新近规划的雄安新区更是继上海浦东之后又一特区。在市民服务中心,我们了解了雄安的未来规划,无人超市、自动驾驶汽车、智能酒店、菜鸟物流等先进科技以及立体的交通布局,无一不显示出科技带来的巨大优势。
作为科学技术界的一员,我也感觉到了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开发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钢铁,来满足日益进步的科技发展。在白洋淀,有幸聆听小兵张嘎的原型赵波的后人讲述当年父辈们的抗日故事,也体会到了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只有以更加努力的工作,来报答当年的革命工作者。
在冉庄,我们重温了当年的地道战。冀中平原无险可守,在军事上丧失了地利,但抗日英雄们充分利用冀中平原的土质特点,以挖地道的形式进行武装斗争。通过讲解,我们能够了解到地道防水、防毒等特点。
但在知识贫乏的抗战期间,能够想到这些防御手段实属不易,地道战充分展现出了革命先辈们的聪明才智和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的精神。反观现在,在进行科研实验时,大多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进行改善,而很少有这种创新精神,尝试以从未有过的方式、方法来进行研究。
1983年,习近平在正定担任县委书记,适逢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要拍摄《红楼梦》,习近平斥资修建了荣国府,协助拍摄工作。
1986年,荣国府竣工,那时习近平已离开正定到了厦门,但"荣国府"兴建之后,迅速收回成本并带动了正定的旅游行业,可见当年习近平的眼光独到,很有远见,发展旅游业不算计一时一处的收入,而是纵观全局在策划。
进行科研项目研究,也不能局限于眼前,同样也要提前布局,做好实验室研究工作,作为今后的技术储备。
西柏坡是光耀中国史册的革命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地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了全中国,故其也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
如此大的成就,但在毛主席看来,却只是一小步: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这段话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曾经,我也因为几篇专利、几篇论文以及公司重大专项奖励而沾沾自喜,甚至有些停滞不前,但看了开国元勋的这段话,给我很深的触动,这只是一个开始,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现在仍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贰』 西柏坡观后感作文150个字
西柏坡观后感
今天,我们来到大影院,观看电影——西柏坡。
剧中的主角是一个儿童团团长,对抗三个日本人,当然,他有一些厉害的朋友,有会倒吸一口气吹出台风的顺毛驴,有功夫一流的小风鸡,还有会挖地的田鼠。
儿童团团长与三个大坏蛋英勇搏斗,团长领着他的朋友和动物逃到了葫芦谷,进了一间小屋子,里面有一堆火药,而三个坏蛋正在步步紧逼,而儿童团团长受了伤,只能在屋子里养伤而坏蛋正在寻找团长和他的朋友否则他们的计划就落空了。而且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炸掉西柏坡他们的司令部就会派出轰炸机直接炸了西柏坡,同时也会炸死自己,儿童团团长和他的朋友知道这件事,所以坏蛋要把他们赶尽杀绝。刚才说到团长他们进了又火药的房子休息,团长为了争取养伤时间把白酒倒在伤口上,然后把火药装在油桶里,再把油桶布满整个树林,然后用一根绳子把油桶都串起来,接着,让朋友大金瓜点火,只听“轰”的一声,把敌人吓得屁滚尿流。儿童团团长趁这个时候独自和动物们上山,而三个坏蛋也很快知道了这个秘密,追赶起来,形成了一个追逐战。一个坏蛋向天空打了一枪竟然是信号弹。信号弹是什么呢?原来信号弹一发出去,总部就会派飞机来炸,只听“咚咚咚”几声响,坏蛋都被炸死了,而团长用田鼠挖地道逃走了。
是不是你也被我的介绍所感动了呢,那就跟我一起去看吧
『叁』 西柏坡观后感
西柏坡是革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那里是一直被人们敬仰的地方。
我们一家去了西柏坡,走进西柏坡,先看见了两边墙壁上刻着的画,那画刻的十分壮观,也十分的美丽。我们进去之后,先参观了石刻园,石刻园的东西都十分美丽、也十分壮观。参观完石刻园,我们就去参观西柏坡旧址。我们来到了西柏坡旧址,一进去,向右拐,就是卫生间。直着走,就是几个大会的会址。继续走一段落,就是领导的旧居了。我们先参观了朱德的旧居,里面没有什么东西。随后我们有走了防空洞,我们正准备继续参观,可是该集合了,于是我们只好恋恋不舍的走了。这次去西柏坡太好了。
『肆』 走出西柏坡观后感怎么写啊
耿涛和马宝山都曾经是在战场上在硝烟中的勇士,可是之后他们两个人完全不同的走向这使我们看到那个时候的两个典型形象。尤其是耿涛,这使我们更对他有一种崇敬的心情。
耿涛在全片中有几幕让我印象十分深刻,以至于现在在写的时候都会很清晰地放映在我的脑海中。一幕是在冰天雪地中,为了去寻找厂房要开工而丢失的机器设备零件,耿涛奋不顾身地跳到冰河中。那一霎那我想我是被震撼到了,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人可能无法理解的拼了命的奉献精神吧。耿涛不仅仅是为了党,更是为了人民。第二幕是马宝山与耿涛发生了立场上的冲突,但耿涛最后毅然决定站在真理的这一边。可能现在的我们,会讲究人情世故,会处事圆滑,会为了一些利益去打友情牌去违背真理。但是,那个时候的共产党员,正是如耿涛
般刚正不阿,无论是面对压迫还是友谊,都坚决地站在了真理的这一边。这两幕体现了共产
党员几个优秀的品质并正直的形象。那么,在另一边,马宝山呢?其实,马宝山虽然在革命途中犯了一些错误,但是他最后仍然清醒了过来,知错就改,从哪里跌倒了就从哪里站了起来,这也正体现了共产党知错能改的精神。犯错的确是很不好的行为,但是最重要的便是去
改正它。在面对利益诱惑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失去了正确的方向而误入歧途,所以我们要时
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不被一时的诱惑蒙蔽了双眼。无论再艰苦,再险阻,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止共产党前进的脚步。无论哪个根据地,每一处都有过革命家们为人民的解放所奋斗过的身影。
我们中国经过全国人民几十年的努力,终于人民总体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正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着。这个时候正是我国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党更应该谨记保持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新的世纪创造新的奇迹。
虽然那是一段已经逝去的历史,但是却没有被人遗忘掉,而是在时刻的提醒我们后辈子弟要保持不骄不躁的作风,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应该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精神,肩负起我们祖国的未来。万里长征只是走完了前一半,这前面一半由老一辈的革命家完整成功地的走完,接下来的一半得由我们年轻一辈接起老一辈的接力棒,继续坚持不懈地往前冲,为完成富强民主和谐的共产主义国家的任务而奋斗。
『伍』 谁有去西柏坡的感受
贫穷离我们并不远― 再游西柏坡的感受
前几天,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的一个小孩,学建筑专业,和我谈起她们过去去天桂山、西柏坡一代写生的故事。她们一行去了好多人,把带的东西,放在一位老婆婆家里代管。老婆婆86岁了,孤儿寡妇,自己生活。她们看见老婆婆中午做午饭,用的是萝卜缨子,切碎了拌玉米面,和好了蒸菜窝头吃。这个小孩看了后,把队里带的好吃的东西,“偷”出来给了这个老婆婆。她说她给老婆婆的东西,老婆婆就是过年也吃不到。她心里很难受,再也不想来这个地方了。
我和她说,我们月底就去这个地方。她还托我看望这位老婆婆,不过她说,好几年了,她估计这位老婆婆已经不在世了,话语中,能感悟出她很难受。
今天还有的地方,为吃饭发愁,甚至是吃不上穿不上。老婆婆用萝卜缨子蒸的窝头,在这个时代,也就是吃香喝辣的都市人偶尔特别想吃的粗粮,蹭一蹭自己的食道上的油腻,透一透自己肠子上的大油。但在一些穷困的地方,这东西是她们的口粮。
在想起这个小孩这段话的时候,8月27日- 28日,我们一行27人,也来到了西柏坡和天桂山。我们在来这个地方的时候,旅行社的人还说:这地方都是党员才去的地方,外企很少去。但是,这样的地方,还是值得一看的,因为这个地方过去很穷,这个地方,过去有种穷的精神,有穷的斗志!有种穷的奋斗!过去很穷的地方,做出泣鬼神、动天地的事情,给我们带来了几代人的惊喜,这样的地方,绝对值得一看。
2004年2月,我自己来过西柏坡,那个时候,人非常少,真正感到是一个庄严肃穆、令人遐想无边的地方。如今的西柏坡,尤其这个季节,人太多了,管理也比较混乱。有好多人都是来了进行保持先进性教育的,你能看到在西柏坡的塔下拉着红色条幅合影留念的,也能看到在遗址旧地有温习入党誓词的,还能看到高级官员来复习西柏坡精神的,但愿这种教育别流于形式。
西柏坡好多历史文物给你的回味无边无际。一个作战指挥室,面积不到60平米,就摆了3张桌子,一个桌子就代表一个科,就是在这三张桌子上,指挥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想一想都不可思议。三张桌子放在一起,当时可能是受条件所限,也可能是为了沟通的有效,快速反应。今天,各种沟通的手段很多很多,办公室高级的不得了,但是,就是效率上不来,事情做不到家。
西柏坡是毛泽东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当时找到西柏坡这个地方的,是朱德手下的手下的一位得力的干将。他沿着滹沱河,徒步走了70多公里,反复考查论证和综合比较,才把这个指挥所放到了西柏坡。
看看今天留下的西柏坡遗址,再琢磨一下西柏坡的精神,感慨万端。胡锦涛书记看完西柏坡讲的几句话非常实际:“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物质的贫困,会考验人的意志,增强人的斗志。看看当年的西柏坡,那么艰苦的条件,那么简陋的环境,但却能让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看看西柏坡间间简陋的房子,赤贫如洗的办公环境,就能做出那么大的事情,甚至是改变一个时代的事情!
人物质的贫困,并不十分可怕,人穷不能穷一辈子,穷则思变,总会有好的时候,这代人赶不上,下代人一定有希望。庄稼不收年年种,必有一年大丰收!
人可怕的还是精神的贫困!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精神贫困的人的还是大有人在的,当人穷的就剩下钱的时候,他的一些行为和做法,会非常可怕,比吃不上饭的人还恐怖,这样的人多了,甚至可能会毁掉一个时代。当一个人富的不能再富,还要为富不择手段的时候,这种精神会迟早崩溃的,这个时代如果是这样的一些人支撑一个局面,也是早晚覆灭的。
西柏坡,过去的艰苦,带来了今天的富有;如果不去想想过去的西柏坡和今天的富有,一些人就会陷入精神贫困,同时也会带来物质上的贫困,贫困离我们并不远!
『陆』 游西柏坡观后感,要求有游览顺序200字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西柏坡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50多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她是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走进西柏坡,先看见了两边墙壁上刻着的画,那画刻的十分壮观,也十分的美丽。我们进去之后,先参观了石刻园,石刻园的东西都十分美丽、也十分壮观。参观完石刻园,我们就去参观西柏坡旧址。我们来到了西柏坡旧址,一进去,向右拐,就是卫生间。直着走,就是几个大会的会址。继续走一段落,就是领导的旧居了。我们先参观了朱德的旧居,里面没有什么东西。随后我们有走了防空洞,我们正准备继续参观,可是该集合了,于是我们只好恋恋不舍的走了。
『柒』 求西柏坡游白洋淀观后感
现在去这两个地方非常热,人也很多!白洋淀景区水域面积很大,自己的车放到停车场走到码头就得乘景区的船到各个景点游览,去了白洋淀文化苑,感觉一般,荷花还没怎么开(我是6月中下旬去的),没什么遮阳的地方,都在太阳下暴晒着走路,简直要晕了。看了个嘎子印象,虽然粗糙了点,但这个小小的舞台剧排演得挺好。对了,从停车场到码头的一路上都有卖咸鸭蛋的,自己砍价吧,我是买了个芦苇画30元(比笔记本电脑大些)。西柏坡就看了俩地,一个纪念馆,一个旧址,其实啥也没好好看,除了热就是人多,根本没啥旅游的心情,还是免费不免票,得在服务中心先把票领了才能去看景点,停车费好像是5块。
『捌』 去过西柏坡,要写一篇观后感,题目不知道怎么写,不要“……观后感”,有点创意的!
可以是主标题“弘扬西柏坡精神 重温入党誓词”副标题“——游革命圣地西柏坡有感”
『玖』 西柏坡纪念馆观后感450字作文
西柏坡纪念馆观后感
经过四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了革命圣地西柏坡,此行的第一站首先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馆内陈列了许多珍贵的文字,图片和历史遗留物,内容丰富而详实,通过对这些资料、实物的参观,使我感同身受的了解了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在极其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我党的老一辈革命家,硬是凭借着不屈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参观完纪念馆之后,我们又来到西柏坡革命遗址,它向我们展示了包括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革命领导人的旧居及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场,尽管是复原旧址,但它们依然保留了原有的风貌:泥砖垒砌的平房、精简的家什、节俭的生活。依稀可以从中望见伟人们的身影。
就是在这样极其简陋的环境中,揭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的一页。毛泽东同志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并主持召开了历时两个月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告了彻底废除封建的土地剥削制度;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设计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站在七大会址门前,我们面对鲜艳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霎时我仿佛听到了千千万万个声音同我们一起向党旗郑重宣誓,这铿锵有力的誓言将代替我们的身影,我们的名字,永远地回荡在革命圣地,回荡在先辈们矢志追随的党旗下。
带着西柏坡精神,我们离开了西柏坡,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将始终萦绕于耳,敦促我努力向前,以实际行动回报党组织对我的信任,感谢党组织给予我这次接受教育的机会,我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加速我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拾』 急需“西柏坡一日游”观后感,哪位好心人帮帮忙
10月4日清晨,我们一家人和爸爸的同事去西柏坡参观。听妈妈说,西柏坡是革命圣地,西柏坡还是国家领导人住过的地方。我想,国家领导人住的地方肯定都是别墅,西柏坡是一定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上午10点到达了西柏坡,我们一下汽车,看到这里有山有水,风景优美,空气也特别得清新。我们先来到了西柏坡国家安全教育馆,这里有解放新中国的照片和一些真实资料。这里有许多英雄,尤为让我感动的是永不消逝的电波——李白,你可不要以为这是唐代诗人李白,他是我国电报破译专家。可惜呀可惜!他在1948年12月被捕,国民党对他进行了30个小时的讯问,可李白宁死不屈,在1949年5月7日被杀害了。阎又文----傅作义最信任的人,他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傅作义的机要秘书,他为共产党提供了大量的情报,傅作义起义他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傅作义都没有觉查出他是共产党员,直到阎又文去世,都没有公开他的真实身份。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能在傅作义身边隐藏这么长时间,真是一位英雄。
接下来我们参观中共中央旧址,来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国家领导人的家,他们每个人的院子里都种着一棵梨树,它的意义是家家种梨树,永远不分离。他们每个人家里的家俱都不一样,这些家俱都是打仗缴获的战利品。国家领导人的家还没有我的家好呢,国家领导人都是想快一些解决全中国,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他们自己却过着朴素的生活。 想想自己平时大手大脚地花钱,我觉得真是惭愧,以后可一定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然后,我们又来到了陈列展览馆,里面摆放着毛主席的塑像、毛主席生前的穿过的衣服、护膝和鞋,戴过的眼镜和杯子。毛主席穿的睡衣比普通人的补丁还要多,上面有73个补丁,毛主席的眼镜和平常人的眼镜不一样,害怕压着太阳穴,他的眼镜总是少着一个腿,他躺着朝左面看书时,就戴没有左眼镜腿的眼镜,他朝右面看书时,就戴没有右眼镜腿的眼镜。在这里,我知道了毛主席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人。
最后我们来到了石刻园,石刻园里写着一些名人写的石碑,我印象最深的是,任弼时写的“小孩子要用心读书,现在不读,长大没用”。我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我以后要好好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西柏坡一日游虽然结束了,但革命先烈坚贞不屈、艰苦朴素的精神深深地震撼感动着我,我会记住西柏坡,记住这个革命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