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1月份旅游地理试题及答案
① 为什么攀枝花一月份的平均气温较高
1、位于四川盆地,不易散热。且阻挡了南下冷空气。
2、纬度海拔低,一月均温高。
3、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1)攀枝花1月份旅游地理试题及答案扩展阅读:
攀枝花市属南亚热带——北温带的多种气候类型,被称为“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具有夏季长,四季不分明,而旱、雨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降雨量集中,日照长,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小气候复杂多样等特点。
年平均气温是四川省年平均气温总热量最高的地区,无霜期300天以上。
攀枝花市隶属长江水系,河流多,境内有大小河流95条,分属金沙江水系、雅砻江水系,两水系在雅江桥处汇合。
流域控制面积较大的主要有安宁河、三源河、大河三大支流。其中流域面积大于500平方千米以上的6条;100平方千米-500平方千米的26条;50平方千米-100平方千米的18条;5平方千米-50平方千米的小河流只统计直接汇入金沙江、雅砻江的45条。
② 旅游地理试题,谁知道答案请回答:多谢了!
不要选旅游,环境题比较容易!我们班都选环境的.
③ 攀枝花旅游必去景点
攀枝花旅游必去景点有:
1、青龙洞
神奇的地下溶洞——青龙洞,象一座奇异非凡的地下宫殿,隐没在盐边县江西乡苍蒲村的青龙山下。在青龙洞附近,便有几股终年常流不断的地下水。其中有一股桶口粗细的泉水,被引人环山水渠.人们谓之“龙泉圣水”
2、二滩国家森林公园
二滩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成都-峨眉山-西昌-昆明这条旅游热线上。公园规划面积达60多万亩。其中二滩库区形成的丁字型湖面15万亩,林地4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
二滩包括二滩电站大坝以上,市境内雅砻江水系整个湖面第一道山脊,直至盐源县的滕桥河口,公园内山峦重叠,峡谷幽深,高山平湖,绿荫密布,是一处难得的消闲度假疗养胜地。
3、格萨拉生态旅游区
主要自然景观以万亩杜鹃、原始森林、天然园林、大地盆景以及鬼斧神工的天坑地漏、瑰丽多姿的天堂石林、奇幻百出的地下溶洞、连绵起伏的高山草甸为主。
加上多民族的文化风情、优美的传奇故事,以奇伟瑰丽的生态群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集生态旅游、文化观光、猎奇探险、民俗大观于一体,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胜境。
4、兰家火山
在攀枝花兰家火山、尖山,有一座国内最大的现代化的天然钒钛磁铁矿采矿场。它场面宏大,气势磅礴,每日成于上万吨矿石从这里运走,因此名闻遐迩。成了人们争相一睹的胜景。
要俯瞰宏伟的采矿壮景及攀枝花矿山全貌,最佳视点便是登上海拔1620米的兰家火山山顶.在一个叫“垭口”的地方驻足而观。
5、白坡山
米易普威的白坡山自然保护区,海拨1200-3400米,土壤气候、植被呈垂直分布。原始森林以云南松为主,藤蔓纽结缠绕,古木森森,杜鹃争春,还有珍禽奇兽出没。
④ 高二下册旅游地理试卷带答案
、 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现代旅游六要素中核心要素是:( )
A.宿 B.游 C.娱 D.行
2.现代旅游六要素中基本条件是:( )
A.宿 B.游 C.娱 D.行
3.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需具有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A.要有自由支配的收入 B.要有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
C.要有出游的时间 D.要大学毕业,有一定文化素质
4.现代旅游,就目的性来讲,占绝对优势的是:( )
A.探亲访友 B.娱乐、消遣 C.科学考察 D.采风问俗
2010年5月1日,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期间约有7000万人次的游客,其中海外游客约有350万,世博会为上海创造了3100亿人民币的旅游收入。据此答5-6题
5.材料反映了现代旅游的一个特点:( )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C.旅游形式的多样性 D.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6.入境旅游对中国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①回笼货币,稳定市场 ②增加外汇收入
③平衡国际收支 ④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④
7.下列关于旅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旅游可以增加旅游者的生活阅历,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质
B.旅游可以强身健体,提高旅游者的身体素质
C.旅游可以饱览祖国河山,感受历史文化,提高旅游者的道德素质
D.旅游可以引导超前消费,不利于旅游者传统美德的养成
8.旅游资源的核心是:( )
A.具有经济价值 B.可以开发利用
C.产生社会效益 D.对旅游者有吸引力
9.下列事物或现象中,不是旅游资源的是:( )
A.旅游饭店 B.上海的东方明珠
C.大型商贸会 D.蓬莱阁的海市蜃楼
10.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的有:( )
A.安徽黄山 B.傣族泼水节 C.桂林山水 D.青海的青海湖
11.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全部属于自然遗产的是:( )
A.泰山、黄山、龙门石窟
B.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泰山、长城
C.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
D.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12.下列世界遗产与其所在省区的连线,对应正确的是:( )
A.大足石刻——重庆 B.黄龙——安徽
C.龙门石窟——云南 D.丽江古城——山西
13.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资源通常划分为自然景观和天然景观两种类型。
B.自然景观更多的表现在教育性旅游方面。
C.人文景观对于探险、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D.人文景观更多的表现在教育性质旅游等方面。
14.关于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对优美自然环境资源的被认识、提升其文化内涵具有重要影响
B.人类活动对一些旅游景点、景区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C.人类活动对旅游景区的影响,只有在单纯的人造的景区中可以体现
D.在古代,我国的规划师与建筑师追求“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15.如果按照纬度从南到北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
A.平遥古城 皖南村落 开平碉楼 避暑山庄
B.避暑山庄 平遥古城 开平碉楼 皖南村落
C.开平碉楼 平遥古城 避暑山庄 皖南村落
D.开平碉楼 皖南村落 平遥古城 避暑山庄
16.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我国旅游市场异常火爆。读“中国重点城市旅游实力比较图”,有关图中各城市的叙述是:( )
A.上海、广州、深圳是发展中旅游城市 B.大连旅游人次比值大于西安
C.大连、西安的旅游资源类型相同 D.北京的旅游实力是最强大的
17.有“山石一是座佛,佛是一座山”之称的乐山大佛,观赏要求是:( )
A.把握观赏时机 B.发挥想象,移情于景
C.特定位置远眺 D.置身其中,求质求真
18.“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了泰山的:( )
A.形象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朦胧美
19.自然景观的美感是多方面的,在自然景观构成中:( )
A.地貌是基础 B.水文是基础 C.植物是基础 D. 动物是基础
20.与云南元阳梯田景观形成有关的自然因素是:( )
①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带来降水 ②来自怒江的水汽带来降水
③人类修渠灌溉 ④山地崎岖,海拔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1.关于把握观赏自然美景良机的正确叙述是:( )
A.到黄山、庐山旅游,秋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B.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最佳
C.观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宜选择阳历8月1 8日
D.反映哈尔滨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夏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读我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时间与纬度关系图,回答22-23题:
22.我国南北方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主要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3.按规律推理,④处欣赏时间较短的原因可能是:( )
A.纬度低 B.地势高 C.雨季长 D.气温高
24.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
为陆地。读该图,判断下列四项,属于X地所在国的是:( )
A.澳大利亚大堡礁 B.泰姬陵 C.好望角 D.格林尼治天文台
25.下列不属于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的是:( )
A.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活动 B.旅游者
C.旅游设施和服务 D.旅游交通条件
26.旅游活动的规模与环境承载量的关系是:( )
A.活动规模不受环境承载量限制
B.活动规模应小于环境承载量
C.活动规模与环境承载量应相适应
D.活动规模越大,环境承载量也越大
27.旅游地造成生态结构失调,导致环境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是:( )
A.修建道路、旅店、餐馆等服务性设施所致
B.旅游地居民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所致
C.旅游者的触摸、拍照等所致
D.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所致
28.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动植物资源的利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C.保护旅游资源 D.制定旅游法
29.在进行旅游景区规划过程中,保护和营造旅游资源特色的工作有:( )
①研究旅游区的历史文化格局 ②设计保护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方案 ③营建高雅的旅游环境 ④改善交通条件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1年五一假期期,安阳市某高中的张三想约几个同学一起外出旅游。李四提出去香港,王五提出最好去海南三亚,麻六想去日本,侯七提出去嵩山。但他们每人只有五百元的花费,又想让旅行社全包。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据此回30-32答。
30.他们最宜选择的旅游风景地是:( )
A.日本 B.三亚 C.香港 D.嵩山
31.选择的主要理由是:( )
A.旅游费用 B.交通条件 C.身体状况 D.旅游安全
32.影响旅游地选择的最主要的主观因素是:( )
A.旅游者的动机和偏好 B.旅游者的资金和闲暇时间
C.旅游者的出游方式 D.旅游地的美学价值
某旅行社组织了“重走霞客路”大型旅行考察活动。下为考察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33—35题。
33.旅行团在黄山、衡山、泰山、华山考察中都能见到的自然带是: ( )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针叶林带
C.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D.山地冰雪带
34.旅行社在本次考察中设计了下列主题活动,其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
A.a—c:喀斯特地貌之旅 B.c—d:江南奇山异水之旅
C.d—f:南北景观之旅 D.g—f:西北大漠戈壁之旅
35.旅行考察队沿线四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其中合理的: ( )
A.甲地——立足气候优势,发展花卉生产
B.乙地——利用土地优势,发展粮食生产
C.丙地——瞄准国际市场,发展出口农业
D.丁地——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立体农业
36.风景区不少摊贩出售景区内捕杀和采挖的动植物资源,如此会造成:( )
A.环境污染 B.对正常社会秩序产生冲击
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D.生态环境失调,资源枯竭
37.目前,许多地方提出了“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 )
A.旅游活动对动植物的破坏
B.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C.旅游活动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D.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8.河南省某著名景点旅游旺季游客爆满,非常拥挤。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增加淡季的吸引力
B.和周边景区合作,做到客流的协调
C.实行限时游览
D.禁止游客旺季前来游览
2004年2月13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我国的广东丹霞山、河南云台山、云南石林、黄山、庐山、嵩山、张家界、五大连池等八处为“世界地质公园”。回答39-40题。
39.其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五大连池 B.石林 C.嵩山 D.庐山
40.其中离我国主要的旅游消费市场较近且接待能力较强的是:( )
A.五大连池 B.嵩山 C.石林 D.庐山
二、 主观题部分(共40分)
41.读A、B、C、D四国某年旅游业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国家 国际旅游收入(亿美元) 出口总额(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亿美元) 国际旅游就业
人数(万人) 就业总人数(万人)
A 150 300 1 500 75 1 500
B 120 400 1 000 50 1 000
C 200 1 000 5 000 300 15 000
D 80 320 1 000 95 950
(1)从表中可以看出,国际旅游收入最高的是 国,国际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值最高的是 国,达 %,反映出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的 发展。
(2)国际旅游收入占出口总额比重最高的是 国,反映出发展跨国旅游能够增加国家的 收入。
(3)国际旅游就业人数最多的是 国,国际旅游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比重最高的是 国,反映出发展旅游业能扩大 。
(4)在国际旅游就业人口中,人均旅游收入最高的国家是 国。
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黄山,1985年入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这里山峰劈地摩天,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松苍郁虬劲,千姿百态;烟云翻飞飘渺,浩瀚似海;巧石星罗棋布,惟妙惟肖;温泉终年喷涌,五色无嗅,可饮可浴。
(1)黄山位于______省南部的江南丘陵,地处我国地势的第_____级阶梯,由______岩构成,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
(2)黄山的标志性景观是______________。
(3)黄山“四绝”中,属于气象与气候景观的是___________。从旅游资源的类型来看,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观赏到“黄山云海”,最佳季节是_______,最佳天气是_______。
(5)游览黄山的“怪石”时,欣赏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时必须_________。
43.(10分)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海南省2009年各月接待游客数量统计表。
材料二 三亚市拥有海南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被称为“东方夏威夷”。在约两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密布亚龙湾(又称“天下第一湾”)、大东海、鹿回头公园、天涯海角、海山奇观、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下面为三亚市旅游景区分布图。
(1)简析海南省接待游客数量的季节特征,并说明其原因。(4分)
(2)据题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三亚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做简要评价(6分)
44. (10分),简答
(1)请说出河南省内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
(2)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五岳剑派分别在现在得哪个省。
问答题参考答案
41.读A、B、C、D四国某年旅游业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表中可以看出,国际旅游收入最高的是 C 国,国际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值最高的是 B 国,达 12 %,反映出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的 国民经济 发展。
(2)国际旅游收入占出口总额比重最高的是 A 国,反映出发展跨国旅游能够增加国家的 外汇收入。
(3)国际旅游就业人数最多的是 C国,国际旅游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比重最高的是 D 国,反映出发展旅游业能扩大就业 。
(4)在国际旅游就业人口中,人均旅游收入最高的国家是 B 国。
42.共10分,每空1分
⑴ 安徽 三 花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⑵ 迎客松
⑶ 云海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⑷ 夏季 雨过天晴
⑸ 选择特定的观赏位置
43.共10分
(1)冬季接待游客较多(2分)
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而海南温度适宜,是避寒度假的理想目的地(2分)
(2)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较好,游览价值高;处在海南岛最南端,临海,地理位置优越,有高速公路、飞机场,交通便捷;靠近珠三角、港澳、东南亚等地区,市场距离近;经济较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景区空间大,旅游容量大。(答出3点即可得6分)
44.共10分
(1) 龙门石窟 殷墟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每空1分)
(2)北岳恒山 山西,南岳衡山 湖南,西岳华山 陕西,东岳泰山 山东,中岳嵩山 河南(每答对一省份1分)
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
(1)从材料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可知,与昆明、成都相比,攀枝花1月(冬季)平均温度较高.从图7a可知,攀枝花的纬度比昆明高、比成都低,所以纬度不是主要影戏因素.从图7b可知,攀枝花地处高山峡谷之中,因此地形是影响攀枝花冬季温度较高的主要因素,峡谷地形,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不易进入;气流下沉增温等导致气温较高.此题在于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地形地势、距离冬季风源地的远近等.知识点考查的更细致.
(2)根据攀枝花冬季气温较高,在上题的基础上,推测天气特征,天气特征可以从阴晴雨雪、气温气压、风力风向,表示天气状况的角度描述.
(3)属于论证类问题,在《考纲》中属于考核目标与要求的第四方面: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目标层次高,但命题人能够化繁就简,以较为容易的题目体现这一要求.对空气质量的质疑,从自然和人为角度分析;百里钢城说明工业尤其重工业排放的污染物质多,城市交通排放的尾气;地处高山峡谷之中,空气不易扩散,污染物质积聚产生污染,多雾霾.
故答案为:(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小;
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3)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因此,空气质量不佳,不适宜度假)
⑥ 新课标全国卷1地理大题的第一道,即攀枝花那道题的第一问求解析!一定要说详细,我地理基础不好!
一 攀枝花1月温度较高原因:
1.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
2. 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二 攀枝花一月份天气特征
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三 小亮质疑论据
钢铁工业级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风大量废气;
2.(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
望采纳,谢谢!
⑦ 攀枝花地理位置及旅游优势
地理位置
攀枝花是全国惟一以花命名的城市;位于中国西南川滇交界部;东北面与会理、德昌、盐源3县接壤;西南面与华坪、永仁2县,宁蒗1自治县为界。攀枝花北距成都749km,南接昆明351km,是四川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
旅游优势
攀枝花地处攀西裂谷中南段,属浸蚀、剥蚀中山丘陵、山原峡谷地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脉走向近于南北,是大雪山的南延部分。攀枝花是一个既有壮丽山河奇景,又有亚热带旖旎风光;既有现代人创造的伟业,又有遗存古朴风貌的理想的旅游胜地。
旅游资源独特,集溶洞、石林、瀑布、温泉、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地下海子、世界第三高坝、象牙微雕钢城为一体;拥有国家、省级森林公园多处,被称为植物学家的天堂,其中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原始苏铁林,这里铁树年年开花,被誉为奇观。还有植物立体分布的大黑山;有号称“中华奇洞”的米易龙潭溶洞;有稀有的氡气温泉;有举世惊叹的攀钢和雄奇的二滩高峡平湖;有奇趣横生、有惊无险的“万里长江第一漂”。热带水果、水产品及水晶、玛瑙、翡翠等宝玉石和称为“砚中奇品”的苴却砚等旅游商品丰富多彩。开辟了桃花节、阳光之旅、泼水节、龙舟节和风筝节等旅游项目和节庆活动。
⑧ 自考旅游地理试题
课程代码:0019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心理学家罗伯特•麦金托什的分类方法,下列哪种旅游活动属于交际动机?( )
A.保健旅游 B.刺激旅游
C.民俗旅游 D.展览旅游
2.2003年我国SARS传染病爆发,它属于影响我国旅游客流因素中的哪一类因素?( )
A.来自旅游客源地的因素
B.来自旅游目的地的因素
C.来自客源地—目的地相互作用的因素
D.突发因素
3.沿海与内陆的差异属于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等级的差异?(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4.我国下列景区中不是赏梅胜地的是( )
A.北京香山 B.无锡梅园
C.南京梅花山 D.杭州孤山
5.中国大规模修筑长城的三个朝代是( )
A.秦、隋、明 B.秦、汉、唐
C.秦、唐、明 D.秦、汉、明
6.上海和平饭店是哪一类西式建筑的代表?( )
A.罗马式建筑 B.巴洛克建筑
C.哥特式建筑 D.文艺复兴式建筑
7.下列有关皇家园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多奇石秀水,轻盈秀丽
B.一般面积比较大,并保持自然景色
C.力求在较大的水域上布置三个岛屿,以形成“一池三山”的意境
D.为了满足政治活动的需要,常有局部的中轴线
8.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到游客人均占用空间的是( )
A.旅游活动的性质 B.旅游者的社会经济地位
C.旅游活动时间 D.旅游者的文化背景
9.国家旅游规划、省市旅游规划、市地旅游规划、县市旅游规划、乡镇旅游规划等是按照下列哪种分类角度分类的?( )
A.地域范围 B.规划的层次
C.规划涵盖面 D.规划的历史沿革
10.下列刺绣作品中哪个是苏绣的代表作?( )
A.虎 B.双面绣《小猫》
C.《芙蓉鲤鱼》条屏 D.金银绣《百鸟朝凤》
11.下列不属于我国“文房四宝”之精品的是( )
A.湖笔 B.徽墨
C.宣纸 D.临洮砚
12.广州的别称是( )
A.蓉城 B.榕城
C.羊城 D.泉城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3.属于我国入境旅游洲内一级客源市场范围的国家是( )
A.德国 B.新加坡 C.美国
D.日本 E.越南
14.下列哪两座名山属于花岗岩地貌景观?( )
A.华山 B.武夷山 C.雁荡山
D.江郎山 E.泰山
15.下列湖泊中从成因上看属于潟湖的是( )
A.千岛湖 B.鄱阳湖 C.新疆喀纳斯湖
D.太湖 E.杭州西湖
16.我国下列陵墓中属于山陵式墓葬的是( )
A.明十三陵 B.唐乾陵 C.绍兴越王陵
D.明孝陵 E.长沙马王堆汉墓
17.根据罗惠斌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下列属于自然环境评价范围的要素是( )
A.气象 B.水质 C.水文
D.噪音 E.动植物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8.相对于中老年旅游者而言,青年旅游者的旅游消费特点较为模糊。( )
19.中山和低山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大众性的登山旅游和滑雪旅游两个方面。( )
20.泉水中水温高于当地平均气温的泉叫温泉,而超过当地沸点的泉被称为“沸泉”。( )
21.在江浙一带,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而设立的纪念日。( )
22.在旅游容量的概念体系中,旅游心理容量是惟一一个反映旅游供给的容量概念,其余均为涉及需求的容量概念。( )
23.长期以来我国国内游客较远距离旅游的主要交通方式是铁路旅游交通。( )
24.我国当前的名茶是以红茶为主的。( )
25.苏州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四大名园分别代表了我国宋、元、明、清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 )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目前我国将国内旅游者定义为:我国大陆居民离开长住地在境内其它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_____________个月的国内游客。
27.旅游资源评价就是选择某些____________,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旅游资源的___________作出评判和鉴定。
28.我国的避暑名山主要有“奇秀甲天下”的江西_____________、有“清凉世界”之称的浙江_____________、“东南第一山”雁荡山以及“海天佛国”普陀山。
29.古城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古城旅游景观的代表,西安可以说是典型代表。
30.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成为一个整体。
31.旅游交通差价主要有批零差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质量差价等。
32.旅游商品可以分为旅游实用品、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大类型。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3.旅游地理学
34.近邻效应
35.旅游资源容量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6.简述我国入境旅游者的流向特征。
37.试述旅游景观的审美方法。
38.简述旅游饱和与超载给旅游地带来的负面影响。
39.简述目前我国旅游度假区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七、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0.试述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内容。
41.请结合实例说明旅游交通的特性。
⑨ 为什么攀枝花是以花命名的城市
攀枝花是全国唯一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始建于1965年 共和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城市之一,位于四川省西南部金沙江与雅砻江汇合处,以资源开发的累累硕果闻名世界。是我国重要的钢铁、能源、钒钛基地,被誉为“富甲天下的聚宝盆” 、中国西部工业明珠。
攀枝花市地理位置
攀枝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处金沙江,雅砻江交汇处,是一座以钢铁、能源和钒钛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全市幅员面积74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3.15万亩;辖三区两县,78个乡镇。总人口1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万人。全市海拔高度最低937米,最高4195.5米,属以山地地貌为主的川西南横断山脉区。
攀枝花市主要地貌
攀枝花市西跨横断山脉,东临大凉山山脉,北接大雪山,南抵金沙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攀枝花市东部为小相岭-螺髻山-鲁南山系,中部为牦牛山-龙肘山系,西部为锦屏山-柏林山系,山脉走向近于南北。境内最高点为西北部盐边县境内的百灵山穿洞子,海拔4195.5米;最低点是东南部仁和区平地镇的师庄,海拔937米。城市区海拔在1000~1200米之间, 主要农业区海拔在1000~1800米之间。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大河、三源河及其支流深嵌在山地之间,形成雄伟的川西南峡谷区。攀枝花市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可分为平坝、台地、高丘陵、低中山、中山和山原6类,以低中山和中山为主,占全市幅员面积的88.38%。
攀枝花市主要河流及流向
攀枝花市境内有大小河流9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49条,按水系可分为金沙江水系和雅砻江水系。其主要支流有安宁河、三源河、大河。金沙江在攀枝花市流域面积2370.1平方公里,从云南境内流入,由西至东再转向南又流入云南境内。主要支流大河由南向北流入金沙江,境内流域面积662平方公里。雅砻江由凉山州流入,从北到南在东区银江镇倮果流入金沙江,境内流域面积5064.3平方公里,主要支流安宁河由东北向西斜贯米易县全境,境内流域面积1651.6平方公里。三源河从西北向东流经盐边县中部,境内流域面积1802平方公里。
气候特征
攀枝花市属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具有夏季长、温度日变化大,四季不分明,气候干燥、降雨集中,日照多,太阳辐射强,气候垂直差异显著等特征。河谷地区全年无冬,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气温年较差小而日较差大,年平均气温19.0℃~21.0℃。年≥10℃的积温6600~7500℃。全年日照2300~2700小时。年总降水量760~1200毫米,全年分干、雨两季,降水量高度集中在雨季(6~10月),雨季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90%左右。从河谷到高山具有南亚热带至温带的多种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对发展经济的影响
攀枝花市丰富的光、热资源为农业生产等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由于气候呈立体性分布,因而适宜热带、温带等多种植物生长。粮食、蔬菜、甘蔗等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好,全年可种植番茄、辣椒等喜温蔬菜。同时还具有发展香蕉、石榴、葡萄、芒果、番木瓜等热带、亚热带、温带水果的条件,使攀枝花市农村处处田园葱绿,果蔗成林,瓜果飘香。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