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碰瓷团伙覆灭记
㈠ “碰瓷”横行的人为什么不会去碰豪车
碰瓷,原属北京方言,泛指一些投机取巧,敲诈勒索的行为。例如故意和机动车辆相撞,骗取赔偿。
相信大家都对碰瓷很熟悉,从早点的老年人碰瓷扶他们的人,到现在经久不衰的碰瓷车!但是大家知道为什么碰瓷的人都不会去碰豪车呢?小编总结了这几点:1、首先,开得起豪车的都是有钱人,既然买得起豪车,当然也就买得起各种保险,在各种高额的保障后面,他们不怎么害怕撞伤人,大不了找保险公司来赔偿。2、豪车上的行车记录仪设备比一般车辆昂贵先进,记录精准,这对于“碰瓷党”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利的武器。3、能开的起豪车的人,不是有权有势,就是有钱,社会背景,对于碰瓷者这种行为,可能一个电话就搞定了,有可能碰瓷者还没讹到钱,反被车主讹进去了。
毕竟开豪车并不是很多,碰瓷户主要还是集中在大众品牌上,普通人该怎样避免被碰瓷呢?
1不要慌这些碰瓷团伙就喜欢“欺软怕硬”,看到司机一慌,自己的敲诈就十拿九稳了。如果自己并没有过错,或者即便自己有些过错,也不要惊慌。首先要做的是自己拍照把事故现场保留下来作为证据,然后报警处理。如果因为怕自己吃亏而答应私了,就刚好上了对方的当。
2报警处理碰瓷党最怕什么情况?就是报警!应该说,有时候碰瓷党利用的就是司机怕麻烦的心理,再加上所谓的“路人”在一旁不停地劝说,遇事司机很容易就会私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相信陌生“中间人”的调解。如果是在晚上遇到事故,最好在车上先报警再下车查看。
3安装行车记录仪只要有了行车记录仪,并且自己是正常行驶,报警之后,交警同志会查看行车记录仪的,如果从行车记录仪中看到了一点端疑,这个案件也就不攻自破了!
小编结语:本篇文章由倾情著作,禁止转载!大家认为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在评论下方留言,大家一起讨论!谢谢观看。
㈡ 注意!已有138名车主中招,专挑豪车
□大河汽车
雷克萨斯、奔驰、宝马……20余辆豪华品牌小汽车塞满了佛山市公安局侦查大楼停车场,这些是佛山公安“飓风31号”专项行动所缴获的部分作案车辆。
6月2日,佛山警方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飓风31号”专项行动战果,行动共打掉高速公路“碰瓷”诈骗犯罪团伙3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01人,缴获作案工具及涉案物品一大批。
高速公路上屡发“剐蹭”事故
“你是怎么开车的?怎么违规变道呢?我的后视镜被你剐坏了!”
每次作案时,一路上,嫌疑人林某都一直在留意前方是否有车辆进行变道,一旦瞅准机会,他便故意加速冲上去。当林某驾车靠近对方后,华某林便从后排将事先准备好的石子用力掷到对方的车尾上,发出巨大声响。
这时,林某便立即闪灯按喇叭示意对方停车,并要求赔偿。而实际上,后视镜是林某自己事先破坏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了解,林某一般选择单身男司机下手,每次实施碰瓷后车辆都没有修过。然而,不少事主并未意识到,他们遇到的是一个碰瓷诈骗团伙。
开豪车碰瓷索取高额赔偿
“事主在高速行车时,车侧发生异响,随后被人逼停车辆,对方称被撞坏了后视镜,要求赔偿。”今年以来,佛山警方接到了多宗类似报案。经办案民警研判分析,发现该诈骗团伙主要以2至4人一组,且驾驶豪华品牌汽车在高速公路作案。
他们分工明确,有人用弹弓弹射石子或向行驶中的车辆抛掷水瓶,让事主误以为发生了剐擦;有人出面“私了”,让事主赔偿高额“车损费”;有人叫嚣“打断受害人的腿”……
由于晚上公路车流较少,加上光线不足,剐蹭了哪些地方,看得不太清楚。而一部分事主又赶着回家,不想报保险便自认倒霉,便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据统计,今年1至4月(截止到4月20日),佛山警方共接报该类警情334宗,其中138宗“索赔”得手,每宗涉案金额几十元至上万元,案发主要集中在佛山及周边地市的高速公路。
大数据助力警方成功破案
接报后,佛山警方第一时间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由于嫌疑人驾驶的全部为悬挂假牌照的租赁车辆,且沿途频繁更换车牌,半个月左右便重新租车,这种隐蔽性极强的“游击战”严重干扰着警方的视线。
办案民警表示,虽然嫌疑人通常会要求事主通过支付宝或微信转账支付,但嫌疑人提供的支付账号多为第三方账号,后再通过多种途径套现分赃。这无疑给案件的进一步侦查和证据固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最终,警方充分运用大数据资源,并主动寻找受害人,进行了大量实地走访,逐渐掌握了犯罪团伙的网络架构和人员信息。
经过两个多月的缜密侦查,收网时机终于成熟。4月17日凌晨,佛山警方对清远籍骑单车“碰瓷”诈骗团伙开展第一波集中收网行动,成功打掉犯罪团伙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0人,核破案件28宗。
4月22日凌晨,在东莞、茂名警方的支持配合下,佛山警方组织警辅力量395人在东莞、茂名、广州等地对高速公路“碰瓷”诈骗团伙开展第二波统一收网行动。
行动一举抓获吴某杰、吴某友等嫌疑人81名,打掉犯罪团伙28个,扣押涉案汽车25辆,手机104部,银行卡166张及其他作案工具一批。
警方提醒
“碰瓷”严重扰乱交通秩序,且涉嫌诈骗犯罪。“碰瓷”团伙往往选择司机交通违法时进行作案。
广大车主们在驾车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应依法报警处理,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㈢ 为什么碰瓷的人不敢去碰豪车
碰瓷的人不是愚人,他们比较聪明,对于欺骗什么样的人研究的一清二清。去碰“豪车”!就是鸡蛋碰石头,一句话找!,驾豪车之人都有 社会 背景啊……,再说,全额保险,压死你这碰瓷者小菜一碟!人死了,到保险公司领钱吧。
为什么碰瓷的人不敢去碰豪车?
这的确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碰瓷的很多,但是很少有碰瓷豪车的。他们选择的碰瓷对象,一般是避开豪车、避开公务车、避开当地车、避开低收入群体开的车。
至于为什么碰瓷的人不敢碰豪车,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开豪车的人,人脉资源丰富、处事经验老到,不容易讹诈。
第二、开豪车的人,多数都全了全而高额的保险,发生事故,一般不会同意私了,而是由保险理赔,而保险公司处理这类事情轻车熟路,不是那么好糊弄,碰瓷也就没有账算了。
第三、开豪车的人,多数与低收入群体“花钱买平安”不同,宁可花时间较真,也不愿意不明不白地拿钱,这样的话碰瓷者就没了底气。
总之,碰瓷的这类人,他们不是头脑简单,而是会精心选择对手,欺软怕硬,遇到强大的对手,干脆躲开不找麻烦。
碰瓷就是耍无赖讹诈点钱,开豪车都是有钱人还怕他一个无赖?一脚油门过去事后交给保险公司处理。压死了命没了讹诈的钱自己也没命花!碰瓷者心里明白的很。
因为碰瓷的酒还没醒呢
开豪车有能力让碰瓷者一次性结算!
碰瓷团伙并非不选择豪车,而是专门选择豪车。
之前看过一则报道,一辆特斯拉 汽车 在G15沈海高速上正常行驶遇碰瓷诈骗,车主崔先生当时就听到砰的一声,但没有意识到碰撞。但是后方车辆不停地闪我,示意靠边停车。
发生“碰瓷”后,他下车发现不仅奥迪车辆的左后视镜碎裂,自己车身也有刮痕。“对方说我全责,特斯拉车主说要报警,对方选择离开。
待特斯拉车主下了高速后,考取了行车视频,发现白色奥迪车后座乘客打开车窗后,尝试两次用弹弓射向前车,制造异响,并立即变道靠近前车,佯装碰撞。
后警方将此犯罪团伙一网打尽,据团伙成员交代,他们一般挑选价值比较高的豪车,等对方变道时伺机碰瓷,并在下车时用自带工具在自己和对方车辆上制造碰擦痕迹。
而你认为犯罪团伙不去碰瓷豪车,是因为害怕豪车的车主拥有的 社会 背景和人脉,而实际上,豪车车主的财力并不一定就比开普通车的车主财力好。而碰瓷的不管是碰瓷一般车还是豪车,都是希望更快的私了,拿到对方几百几千块钱,为的是赶快处理了节省时间。
所以,当遇到匪夷所思的交通事故后,及时报警,依法处理。
原因就一点,豪车速度快 ,有可能让碰瓷的直接挂掉。
再说开豪车的大多有背景,大腿很粗,想讹他们钱,不太容易。
所以,综合来看,碰瓷豪车,不划算,兄弟们,撤!我们下一家!
㈣ 江苏最大碰瓷酒驾被抓了吗
前央视名嘴郎永淳涉嫌“醉驾”!记得去年这一刷屏的新闻吗?当时有网帖分析,“郎永淳醉驾”极可能遭遇“设局”,被故意“碰瓷”了。可帖子刚流传开,当事方就出来辟谣。那么,“碰瓷酒驾”在现实中真存在吗?
日前,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独家获悉,确有这么一群自称“城市猎人”的人,以宝马、奔驰、凯迪拉克等豪车当碰瓷道具,把酒驾者当成“猎物”,甚至连自己的老板都不放过。如今栽在苏州相城警方手里。据悉,这是江苏警方迄今为止破获的最大一个“碰瓷酒驾”团伙。而此类针对“酒司机”的碰瓷作案,作为一种新型犯罪手法,已在国内不少地方出现,值得警惕。
逃与追的背后
被追尾的车主反被索要5万“封口费”
2017年11月11日凌晨,在苏州相城的几段道路上,发生一出“逃与追”的戏码。而记者事后在相关监控中注意到,这段戏码紧张而又颇不寻常。
故事开头很平淡。苏州相城的钱某与朋友相约在KTV玩耍,喝了一点啤酒。到了半夜,聚会散场,钱某觉得喝得少,又是半夜没人查,不听朋友劝阻,执意自己开回家。一路开过几个路口,来到一条车少的乡间路,他突然听到车后传来“砰”的撞击声,车子大晃一下。
惊魂未定的钱某通过后视镜发现,一辆宝马车和他追尾了。这种情况下,对方肯定是全责,可考虑到自己喝过酒,如果报警,自己反而会因酒驾被警方处理,相对于几个修车钱也更不合算。想到这儿,钱某不敢停车,猛踩油门,加速离开。
紧接下来的情形就离奇了。记者从钱某行车记录仪和道路监控画面中看到这样一幕:追尾的宝马车紧跟着钱某,与他在马路上展开了电影情节般的追逐。钱某的车速越来越快,甚至能听到车外传来的呼呼风声,窗外灯光刷刷地快速闪过,而此时后面的白色宝马紧追不舍。追出几分钟后,钱某前方出现一段乡间道路,光线暗淡下来,有些慌张的他在转弯时因速度过快,猛然陷在路边沟里,才不得不停了下来。
看到这里,起初以为有人向钱某寻仇,可事情发展又不是:追上的宝马车拦在前方停下,下来两人截住钱某不让走,并叫来一些朋友要钱某拿出5万来赔偿追尾车损。眼见对方要价太高,无法协商,钱某心一横,报了警。
“城市猎人”现身
一群条件不错的人把“酒驾者”当猎物
像钱某这样的警情,相城渭塘派出所办案民警说,他们是头一次遇到。可直觉告诉他们:这不像是一般的交通追尾事故。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他们是这样分析的:从常理上说,发生了追尾事故,后车司机在多数情况下要承担全责,往往很紧张,如果前车不予理睬,直接开走,后车司机烧高香还来不及,谁会去步步紧追呢?除非,后车司机事先知道,前车司机有什么可被抓住的把柄。如此一来,那事情的性质就不一样了。
民警初步判断:该事故可能涉嫌敲诈勒索犯罪!而这,也解释了记者初看那段视频时的部分疑问。
派出所领导听了汇报高度重视,立刻抽调精干警力开展调查。果不其然,挖出一个专门针对“酒司机”的碰瓷团伙。记者搜索发现,这种专门针对“酒司机”的碰瓷手法,在国内不少地方出现,属于一种新型犯罪。
在这个团伙中,钱某所遇宝马车上的张某是一个核心角色。他曾在上海长期从事汽车维修工作,后到苏州一家连锁汽修店上班,因能力出色,仅4个月就成为所在店的店长,每个月能拿近万元的薪酬。张某对此并不满足,一个偶然机会,他发现“酒司机”特别胆怯,即便发生事故,也会因自己喝酒开车而不敢报警,往往花钱“私了”。于是,一个“碰瓷酒驾”的赚钱方式在他脑海中形成,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了解到,这个碰瓷团伙的成员并不是那些潦倒缺钱的人。张某是汽修店的店长,认识了不少“朋友”,他们大多家庭条件不错,年纪轻轻过上了舒适的生活,但对“碰瓷酒驾”这种刺激的事儿,内心却有一种莫名的兴趣和冲动。很快,张某和他的朋友,以及朋友介绍的朋友,成了一群他们所谓的“城市猎人”,只活动在深夜或者凌晨,而“酒驾者”,就是他们的猎物。
目前,张某等人因涉嫌敲诈勒索被刑事拘留。
再提个醒儿
针对“酒司机” 还有人这样“做局”
调查发现,像张某等人这样组团搞“碰瓷酒驾”,虽然是一种新型犯罪手法,可专门对“酒司机”下手“做局”讹诈的,还有其他方式。
同样在苏州相城,市民张某接到朋友叶某邀约一起吃夜宵,欣然答应。当他来到一家烧烤店时,看到叶某不在,出现的是张先生和叶某都认识的董某,以及董某带来的朋友。席间,三人谈笑风生吃到凌晨。在两人怂恿下,张先生喝下了二两多白酒和半瓶啤酒。
趁酒劲,张先生开车带董某回家,行程过半,突然有辆车迎面撞上了。对方下来两名男子吴某和李某,吴某二话没说要报警。董某站出来说:“我们喝酒了,报警要拘留的,私了吧!”对方约定去叶某厂里谈。在厂里,对方开口要10万,张先生傻了眼!“私了吧,我姐夫也碰到过这种事,要吃官司的。”听了叶某的分析,张先生害怕起来。最终,双方商定赔偿8万,其中同车的董某赔2万,另外6万由张先生付。张先生取了2万给吴某。隔天,张先生越想越不对劲,于是报警,并约叶某出来再谈谈赔钱的事。警方在两人约定地点将叶某、吴某抓获。董某、李某投案自首。张先生没想到,那天朋友喊他去吃饭,就是“做局”敲诈他的。
日前,叶某、董某、吴某等5人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苏州相城检察院提起公诉。
所以我们特别想提醒的是,想不被人“做局”,牢记酒后别开车。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将“醉驾”纳入犯罪。尽管如此,一些车友往往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回家,结果被不法分子“盯上”,由于喝了酒不敢报警,最终不得不支付大额的赔偿费。
㈤ 团伙高速上开豪车伪造事故碰瓷,他们是如何操作的
团伙高速上开豪车,伪造碰瓷事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据悉,2019年底,相关单位先后接到多名群众举报,称在惠州辖区高速公路行车时,与一辆豪车发生擦碰,对方现场获赔后马上就走了,形迹可疑。对此,相关部门展开侦查。经过对一起起看似简单的交通事故纠纷抽丝剥茧后,调查人员发现其中暗藏玄机,一个碰瓷敲诈勒索团队渐渐浮出水面。往往抓住受害车主面对豪车的胆怯心理行骗。在高速公路上行车时,务必遵守交通法规,避免产生交通违法行为,不给碰瓷党可乘之机。遇到碰瓷时要沉着冷静,千万不要慌张,切记不要随意下车,避免落入圈套。
㈥ 大二学生成碰瓷大户,专挑哪类型的人下手
近日一则消息传播开来,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一位大学男生为了赚取大量利润,成为了碰瓷大户,最后在教室被警方逮捕。在此事事发后,网上也对此议论纷纷,大多数人都对此事表示愤然,但也有一部分人好奇这位男生是专挑哪种类型的人下手。在我了分析案件的始末之后,对这个团伙的犯案习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人往往挑的都是一些不遵守交通规则以及豪车车主下手,具体原因可以听我给你们一一分析。
如今的社会虽然说法制严明,但仍然有着不少知法犯法的人,遇到碰瓷这类案件时,我们需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保持冷静的心理进行观察分析,以免受到不法分子的诈骗。
㈦ “碰瓷”行为将被严惩!车主:终于可以放心开车了
最近,公安部通报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办理“碰瓷”违法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的有关情况。
最后,遇到“碰瓷”不要惊慌,立刻报警,走正规程序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