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几万块的车开出豪车的感觉
A. 10万级的买菜车开出豪车感觉,是怎么做到的
如果你觉得这是要开始尬聊“保时泰”或者“陆虎”,请放心!因为接下来都是注重内涵的干货,车品博士很真诚,没套路!
是的,这是一个关于汽车内饰的案例。在开始之前,先考一考各位看官,下图你能猜出这是什么车吗?

高级鹿皮纯手工打造的顶篷,把它称作买菜车中的“劳斯莱斯满天星”,不过份吧?
闪亮的金属质感与紫色元素的搭配,灵动诠释低调、奢华的气质。
紧凑级买菜车的“廉价”内饰,经过改造后是不是别有一番视觉冲击?这样的改变,是会让你两眼放光,还是直接亮瞎张不开眼?
车品博士点评:以上这样的一套内饰改装,费用大概是万元左右,适用于老车翻新或者是对座驾有与众不同的个性追求的朋友。你若想问值不值得,见仁见智吧,“豪车”还是买菜车,毕竟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B. 两款扮猪吃老虎的“隐性”豪车:看似十几万,实际都是百万豪车
从根本上来看,汽车是一个很奇怪的物品,有的汽车一眼看过去就是几万块钱的便宜货,而有的汽车一眼看过去就是价值百万的高档产品!就算你根本不熟悉汽车,还是会大同小异的有这种感觉!可是,也有汽车剑走偏锋,一眼看过去就是十几万的车,其实是价值百万的豪华汽车。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扮猪吃老虎的两款“隐性”豪车!看似十几万,实际都是百万豪车的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C. 哪些知名的伪豪车,十万能开出一百万的气质
可以。例如红旗H5、WEY VV7、北京BJ40L、菱科01、众泰SR9等。改装;像civic、golf、fit通过对外观、排气、声音的改装可以达到让人看了就觉得豪华的感觉。福特野马价格:39.8-70.5万;近年来,美国肌肉车在中国卖得很火。它们拥有时尚的造型和轰鸣的引擎,让人眼前一亮,很容易让人认为这些车至少价值百万美元,拥有法拉利和兰博基尼等超级跑车的性能。
车牌。如果你的车牌是豹子,不管你的车是几百块钱甚至几万块钱,人们都会抬头看你。,车主的素质;我个人认为,汽车只是一种运输工具,贵有贵的好,贱有贱的用。开好车的能力是好的,但开摩托车的能力也是可以的。但一个人的人格魅力、素质、自制力是多少钱都改变不了的。所以,不管你开多少钱,让人尊重你的一定是你的人格和修养。
D. 十几万的车如何拥有爱马仕般的手工缝线 告诉你秘籍
官方指导价不到60万的保时捷Macan,要是你买了,那你就上当了!跟“毛坯房”一个道理的这款车,随随便便加个配饰,价格就要翻上几番。尤其是那号称和爱马仕一样的手缝蜡线内饰,就这么几条线至少加价4万以上。但是说实话,一旦加上这样的蜡线,感觉上确实高档了不少。
这可是保时捷,是个超豪华品牌,买这种车的人都不差钱,所以即便是可能加出去一个宝骏的钱,也并无太多所谓。可要是总价只有十几万的车子,怎么才能显得高档呢?当心吧,汽车厂商们早就给你准备好了。
缝线是假感觉是真
在很多豪华车里面,都是真皮包裹的座椅,并且为了凸显出视觉上更奢华的感觉。尤其是为了显示出来和别人的不同,这些缝线一定要露出来,那才是彰显尊贵的时候。可若不是豪车还想要这个感觉怎么办呢?汽车厂商想到了“假缝线”的方法,就是用来模仿这种豪华感的。
即便是塑料中控台,也可以通过设计出带有缝线造型的形状,然后将其刻出真皮纹理,就可以拥有仿皮革内饰的效果了,怎么样,简单吧?
不是真皮也没关系
一般来说,低端车很多位置为了控制成本,采用的都是硬塑材质,而高端车为了凸显出高级感,基本上都是用的是真皮包裹,并且价格不菲。可车价没有那么高,还想要这个感觉怎么办?其实很简单,只要使用聚氯乙烯皮料(简称PVC),你也可以收获满满的高级感。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产品手感还不够柔软,那么厂商还会选择在在皮面和骨架的中间再加入一些发泡棉后者聚氨酯发泡。让你感觉上这些位置,柔软度超级舒服。而且即便是车门的内板表面,也会采用这样的技术,让你根本看不出来Low。
小点缀下的大文
你有没有这么一种感觉?有一些车,可能价格并不贵,内饰的装饰材料也并没有多奢华,可就是看着非常舒服。你想过是因为什么吗?其实就是一些小细节的设计,会让你感觉到用了心,也就让整个车有了灵魂。
比如亮面的中控台部分,也就是大家现在经常看到的木纹设计或者钢琴烤漆,真跟钢琴没啥关系,也并非真是木头,可就是给了你一种高级感;还有一些位置的镀铬饰条,无论是车内还是车外,都是小心思的点缀功夫;还有一些厂商,通过水转印之类的工艺,可以打造出来仿碳纤维面板的高级效果,只是小小的一个位置点缀,倒是看起来有着更好的效果。
鬼扯:怎么样?其实十万块钱的车子,只要是用了心,绝对不比豪车的既视感差。并且可以跟你说句实话,除了那些真正的豪车,剩下的车子也并非都是真皮座椅,何必那么纠结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E. 哪些知名的伪豪车,十万就可以开出一百万的气质呢
俗话说香车之美,郎才女貌,彼此欣赏彼此!很多美女看到豪车,瞬间变得毫无防备,被深深吸引。难怪有些女人说,宁愿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但是,有些车表面看起来很酷。不知道的话,乍一看你以为它们是上百万的豪车,其实只是普通车。在中国人心目中,豪车首先是指一些有国际影响力和历史沉淀的豪车品牌,然后在价格上能让普通人买不起,能凸显身份和财富。
其实在国外,尤其是它的原产地在美国,福特猛禽是一款农用皮卡,是美国农民致富的好帮手,它在美国的价格也很便宜,2.5-4亿美元不等,约合15-25万人民币,这是一个很受欢迎的价格。但是,在国内,猛禽已经成为很多土豪的大玩具,而且是大玩具。需要使用更大的发动机来提供强大的扭矩,一般的横向变速箱无法承受过大的扭矩输出。纵向发动机设计需要放下一个更大的传输。竖排设计不能用前轮,只能加一个传动轴把动力输出到后轮。一句话不奢侈。
F. 豪车的豪华感都是哪里来的
豪华车这种出色的设计、优秀的工艺,都是能够带来豪华感的,但其实最主要的还是金钱的作用。
车子设计时营造出来的豪华感- 刻意运用了带有豪华感的设计语言
“豪华”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意思是什么?其一,(生活)过分铺张、奢侈;其二,(建筑、器物设备或装饰)富丽堂皇、过分华丽。
豪车的豪华感其实指的就是:车子给人带来的富丽堂皇、华丽、奢侈的感受。
我搜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资料,小鹏汽车对豪华感营造的解答,这么说:豪华感主要来自4个方面,几何形体、外观效果、CMF及元素。
G. 开豪车是种怎样的体验
这是伙计在悟空问答上面对一个问题作出的回答。比较详细,所以拿过来发文了。
不知道题主对豪车的定义是多少钱以上,如果单说“豪华品牌车型”的话就太广泛了,不过如果要圈定题主那张458那样超300万的话又太少,伙计就定一个100万以上的范围吧!以下的车型,都是伙计或深度或粗略试驾过的一些符合价格要求的豪车,伙计在这里简略分享一下它们的驾驶体验,让大家对这些豪车的驾驶感受有个大概的了解。
从品牌首字母开始数吧:
Aston Martin:DB11、Rapide
两款车都是在赛道上开了几圈,所以日常驾驶性都怎么没试出来。
我开DB11的时候雨还没开始下,所以开得还是比较狠的。5.2T V12+8AT,虽然还是那台ZF8HP70,不过标定明显很侧重换挡速度以及降挡响应,已经逼近双离合了,所以换挡平顺性一般,全油门加速时换挡会有明显的冲击感。悬挂会偏硬,侧倾不大,但又不如法拉利488那样极致。最大的印象是隔音,因为伙计原来以为这种GT车隔音会很好,其实不然,时速超过40胎噪已经相当明显,看来这类跑车还是侧重轻量化。
然而很不幸,我开Rapide的时候在下雨,而且已经下过一段时间,赛道很湿滑。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开一台搭载6.0L V12发动机(顺便说下,这台发动机还是电喷机)的后驱车会有多刺激。果不其然,出弯时油门踩下三分之一,后轮便开始甩,即使随车教练不允许关闭TCS。所以这次试不出什么来,倒是伙计对阿斯顿马丁的TCS标定有了一定的认识。它不会很强硬地把车身拉回来,而是允许一定程度的侧滑,但这时候你想继续给油维持侧滑状态的话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获得乐趣而非速度。
静态方面的最大感受是,Rapide的后排空间真的太小了,座椅也很不舒服。以伙计的坐姿,坐在后排膝盖已经能顶到前排的椅背,而且座垫只能承托大腿的一半。
Audi:RS 5、RS 6、RS 7、R8 V10 Performance
这几款车,RS 5、RS 7一起说,因为这两款车都是在赛道上面开的,感受比较肤浅。而RS 6和R8,伙计曾经日常道路上开过两天,所以认识比较深刻,可以详细说下。
RS 5的图找不到了,所以就放一张RS 7的。这两款车放在一起其实也挺有意思的,因为它们代表两个不同的派别:NA、Turbo——RS 5用了一台4.2L V8自吸发动机,最大功率450匹,升功率破百,红线达到8250rpm,属于典型的高转发动机;而RS 7搭载一台4.0T V8发动机,伙计开的这台Performance版本属于高功率版,最大功率605匹,运动模式下6600转就到红线。
所以,两款车的动力表现其实很不一样。单纯讲力度,RS 7无疑具有压倒性优势,尤其是中低转速下。在赛道上,RS 5的中低转速动力其实不太够用,尤其是在大直道的时候。但RS 5更好的地方在于灵活性,因为体型、体重上都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同样是以过高的速度入弯,RS 7的转向不足倾向会比RS 5更严重。而且,伙计比较喜欢RS 5高转的声浪,RS 7的声音相对有些沉闷。
RS 6的动力总成和RS 7相同,只是动力稍弱,最大功率560匹。这台车在普通模式开起来的亲民程度让伙计惊讶,因为跟一般的A6L没什么两样,只是悬挂硬度略有提高,而且胎噪因为更大的胎宽而变得明显一些。运动模式下,这台车的性能表现同样让伙计惊讶,因为它实在是太有劲了,弹射起步下的百公里加速成绩可以轻松进4秒。不过伙计不喜欢的是它的转向手感,跟奥迪A6L没啥区别,太注重日常驾驶,忽略了它的性能车属性。
不过伙计觉得,RS 6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全能性,除了不能越野之外,什么都能干。你看它的这个后备厢,伙计都忍不住想带上一大堆零食去野餐了。
奥迪R8 V10 Performance,跟兰博基尼Huracan LP610-4相同的动力总成,最大功率还多1匹,够硬吧?这台车日常开的话虽然转向实际上比较轻盈,普通模式下仅比RS 6略重,但是其他方面都比较累人——悬挂颠、隔音差、双离合低速状态换挡下也有比较明显的冲击感。日常开其实就赚个回头率(记得按上增强排气按钮),在路上路人都会多看几眼。这台车真正的舞台在赛道上,因为它的表现实在是太NB了。在运动模式下,他的过弯极限深不见底,四条轮胎可以死死地抓在地面上,一般人根本不会开出任何转向不足或者转向过度。伙计在珠海赛车场劈弯时,即使已经以教练所能允许的最快速度行驶,几乎没听到过轮胎的响声。
BMW:M3/M4、X5 M/X6 M
这几款车都是粗略地驾驶,其中M3、M4两款车是场地试驾,X5 M、X6 M则是在场外的道路上试驾的。
M4的驾驶感和M3几乎完全相同,当然M4要更加紧凑些,M3在突破极限的时候更容易诱发转向不足。两款车在TCS完全开启的时候,出现转向不足或者全油门出弯出现后轮打滑的时候,TCS都会很强行的介入,在两秒内限制动力输出,所以想开得爽一定得关闭TCS。所以同样是TCS全开,与上文提到的阿斯顿马丁的TCS标定相比,BMW的标定要更加保守点。
低速的时候,7挡双离合变速箱的起步蠕动不太顺畅。所以伙计估计,M3和M4如果遇到堵车的情况,驾驶员是会比较抓狂的。
至于X5 M和X6 M,这两款车的块头都不小,转向也有一点虚位,所以操控起来不算灵活。但是这两款车的底盘调校相当得体,日常开有不少路感但又不至于颠,处理振动又比较韧。而且它们很适合在高速公路上开,因为动力储备实在是太强大了,变速箱降挡反应也很快,中段再加速能力极强。唯一不足的是,由于轮胎是运动胎,而且很宽,所以胎噪要比普通版的X5和X6要明显。
Bentley:飞驰V8 S
飞驰V8 S是伙计最近才开过的一款车,有可能会出一篇比较详细的文章,这里先简短提一提,算是做个预热吧!
首先这台飞驰V8 S动力没得说,4.0T双涡轮增压,528匹的最大马力,怎么踩怎么有。ZF 8AT匹配不算特别优秀,有时候油门踩到底只会降两挡,有时候又能降三挡,摸不透。而且低速换挡会有轻微的冲击感以及换挡声,以AT来讲不应该。转向用了电子液压助力,保留一定路感,低速重高速轻,个人觉得可以接受。底盘还是偏向舒适的,但是悬挂调校明显偏软,路感不算丰富。隔音还可以,轮胎由于是倍耐力宽胎所以胎噪会明显点,引擎声浪蛮好听。
后排是精髓,座椅舒服,四向可调,空间也足够。总之飞驰V8 S适合乘坐多于驾驶,卖点主要是严选的内饰用料以及手工打造的精致感。
Ferrari:F12 Berlinetta、488 GTB
F12 Berlinetta是在开放道路上面试驾的,包括城区道路以及城郊高速,所以体会比较深。488 GTB由于只是在赛道上开了几圈,所以没什么太多的感受,甚至连照片都没拍,所以就粗略讲讲。
F12 Berlinetta实际上是一个老去的型号,已经被最新的812 Superfast代替。这台车用了一台6.3L V12发动机,最大功率741匹,最大扭矩690牛米,数据相当牛逼。7挡双离合变速箱换挡速度非常快,很适合激烈驾驶不过城区开实在不怎么样(特别是伙计是在上海的早高峰开的)。这个双离合变速箱就是典型的比较老式的双离合,挂D挡松刹车不会蠕行,需要轻点油门才行,而且换挡完全倾向速度,换挡动作比较粗暴。隔音也很一般,毕竟是一款性能车,为了轻量化不会去堆隔音材料。底盘倒是很正常,尤其是调到bumpy road(烂路)模式,滤振动作还是有明显韧性的。机械液压助力转向低速时挺重手的,高速时略轻,中间没什么虚位,追求的是快比例。
虽然只是一台两座的GT车,伙计觉得F12 Berlinetta的实用性值得一赞。看,两个标准大小的登机箱放在后备厢,还有挺多空间余量,足够富人们长途旅行了。
开过了F12 Berlinetta,会发现488 GTB非常不一样。首先它是一款涡轮车,3.9T V8的声浪比F12上那台V12低沉,上到高转也比较沉闷,但是发力区间实在是太广了,以至于动力表现更像一台大排量NA发动机;其次它的双离合变速箱明显经过改进,起步支持蠕行,更加适合日常堵车路况了;还有,488 GTB是一款纯正的性能车,不像F12 Berlinetta兼顾长途旅行舒适性,所以悬挂硬度明显上升一个档次,赛道上的每处凹凸都能传到屁股上,转向也更加重手。
Jaguar:F-TYPE
伙计开的这台F-TYPE虽然只是标价97.8万的3.0机增版本,但由于车上选装件不少,价格肯定超过100万,所以也分享下它的驾驶感受吧。
首先这台车的动力其实没什么惊喜,毕竟只是3.0机增,381匹的最大功率其实不算突出,不过8AT的匹配还是相当不错的,动作够快够狠,符合定位。最突出的一点是排气声浪,如果选了运动排气,每次松开油门都有阵阵回火声,而且加速时的排气声非常响亮,回头率相当高。只是底盘调校真心不适合日常代步,减振比较硬,座椅也硬邦邦的,开着的时候屁股基本都处于弹跳状态。转向比较重手,而且视野很狭窄,车两边向外扩张的距离很大,泊车需要比较良好的车感。
Land Rover:Range Rover Velar(揽胜星脉)
伙计试的这台顶配版的标志性“指纹收集器”,标价94.8万,加上选装件其实还没过100万,纯粹凑个数。
3.0机增配8AT,声浪足够唬人,性能也是够的。这套动力给伙计最大的感受是,起步就能有很好的动力输出,关掉TCS后在中低速弯全油门出弯时轻易做出甩尾动作,相当好玩。8AT匹配够顺,响应也足够快,几乎能达到上面F-TYPE的水准。底盘很舒服,滤振很柔和,对细碎振动的隔绝比较到位,和第五代发现一比就知道差别所在了。
只是内部空间不怎么样,尤其是腿部空间比较狭窄,头部空间受车顶线条影响也不算大,甚至比同平台的捷豹F-PACE要更小。当然这个车真的是好看。
Maserati:Levante
在城区开了两天,对Levante还是摸得比较透。不过这台Levante不是高性能版的S,只是标价99.98万元的普通版,也四舍五入算进来吧!
说真的,Levante这款车主要卖的还是玛莎拉蒂的品牌,真正从体验上来讲其实不值这个价钱,尤其是车内外做工都比较马虎,很有意呆利人的大条气质。开起来的话,Levante的最大亮点在于非常响亮的排气,拿来炸隧道比Cayenne什么的合适多了,可以说是“买排气送车”。其他方面,Levante的8AT换挡速度蛮快,只是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动力匹配粗糙,换挡冲击时有发生。电子液压助力转向力度偏重,中间略带虚位,指向性还是蛮精准的。底盘比较硬朗,路感不少,处理坑洼的动作很干脆。总体来讲,Levante符合玛莎拉蒂品牌追求的偏向运动性,不是一台舒适的SUV。
Mercedes-Benz:GLE、GLS/GLS AMG、G/G AMG
这几款车都开得比较久,尤其是一台标价106.8万元的GLE 450 AMG 4MATIC轿跑SUV,以及一台比较老的G55 AMG。另外还有GLS 500/GLS 63 AMG,以及一台G500。鉴于车型比较雷同,两款GLS和两款G都分别夹在一起讲。
首先讲GLE 450 AMG 4MATIC轿跑SUV。这台车用的是一台3.0T发动机,最大功率367匹,匹配9AT,加速能力还是很强的。不过底盘质感一般,一来本身调校不算特别偏重舒适性,滤振韧性不足,二来这辆车选装了21寸薄胎,进一步削弱舒适性。转向比例很快,一扭就有,很紧致。
至于GLS,动力表现就不具体描述了。这款车由于定位大型7座SUV,完全是偏重舒适性的调校。转向虚位大,而且指向也比较模糊,回中力也比较大,是一种偏重高速巡航的转向设定(明显是为了经常开高速的美国人设定的)。底盘很舒服,能把路上的细碎振动都烫平。
车内为了顾及布置三排座椅,中排腿部空间一般。第三排倒是可以做到和中排差不多的空间水平。
至于是个男人都想要的大G,内饰氛围挺豪华的,基本脱离了初代农用车的味道。不过坐上去,即使座椅已经调到最低,还是有着卡车般的偏高坐姿,所以你知道为什么很多小女生都在开了。不过液压助力力度明显偏重,而且中间虚位很大、转向圈数很多,是一种很原始的转向手感。底盘很颠,因为前后桥都是整体桥,这是天生结构的限制,也为了在越野中能充分得到路面信息而调硬。隔音方面,喜欢机械感的人会挺满意的,因为V8的存在感很强,基本上1500rpm以上就有很明显的声浪了。
空间的话,不要有太大的期望,刚刚好够用吧。后备厢空间倒是不小,尤其是方正的车身带来足够的高度。
Porsche:Panamera 4S(971)、911 Carrera(991.2)
这两款车,伙计都在城里开过两天,所以可以关于日常驾驶性的感受挺详实的。
Panamera 4S,伙计已经出过一篇篇幅不小的评测文章(传送门),在这里就不再详细的描述了。总结一下就是,Panamera 4S不是一款传统的舒适的D级车,而是一款很另类的、富有运动细胞的“四门911”。
991.2 Carrera的话,其实还没有上面的Panamera 4S贵,毕竟只是个“乞丐版”,光是车身价就便宜了30多万,但是性能强了不止一个档次??如果你试下用弹射起步,PDK居然可以让起步转速维持在4000rpm,要知道大众低端的双离合像DQ200都只允许用1500rpm起步,“连续弹50次”的传说相信大家也有听闻,可见PDK的强度是有多变态!结果是,这台最入门版的911,可以用不到4秒的时间破百,与前面顶配R8相当。当然,911上的这套PDK明显侧重性能调校,1挡齿比很大,1、2、3挡之间的切换会有冲击感,不过它的换挡速度和降挡响应确实是快,非常快。
底盘调校偏运动调校,路感比较丰富,对任何坑洼的处理都是快刀斩乱麻一样干脆利落,但又不至于像奥迪R8、法拉利488GTB那样纯粹的紧绷。从991开始,911采用电动助力转向,虽然伙计没开过以前用液压转向的911,不过伙计觉得这套电动助力转向的手感是可以的,起码能保证到充足的路感。而且它的比例很快,轻轻一转车身就能马上响应,到了末段还有一段明显更快、更轻的比例,方便在城市狭窄路段掉头。隔音倒是一个城市代步的bug,很宽的运动胎、无框车门,而且这些性能车为了减重不会配什么隔音棉,速度上去之后胎噪、风噪都比较明显,幸好排气声浪还是最为突出的,就是有点闷,没能像V8那样富有激情。
就写这么多吧!为了达到门槛,奥迪Q7、保时捷718、路虎发现、Tesla Model S/X等等这些80万左右的车就不写了。其实现在发现自己开的车还是不够多,例如迈凯伦、兰博基尼、劳斯莱斯都还没能成功打卡,AMG GT、玛莎拉蒂GT、雪佛兰Corvette等自己心水已久的车也没开过,希望以后有机会体验一番再跟大家分享吧!
H. 不到20万入手BBA,低成本开上这些豪车才叫真香!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