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商务车gl8车门尺寸
『壹』 巩固MPV市场王者地位!深度试驾新款别克GL8
别克GL8,在国内中高端商务MPV市场,有着几乎垄断般的地位,它的销量往往能比,同级别第二三名之和还要多。为了巩固GL8,在中高端商务MPV的王者地位,别克在前不久推出了新款别克GL8陆尊,以及新款别克GL8陆上公务舱车型。售价区间为23.29-39.99万元,算上之前上市的GL8 Avenir版本车型,GL8在国内市场的产品布局,就从20多万一直延伸到了50多万。
3个车系,30多万的价格跨度,总共多达13款配置级,选起来会不会纠结?其实不然。在不同车系之间,它们都有着自己明确的分工。
定位最高的GL8 Avenir,主打高端商务市场,而GL8 ES陆尊,更多的是满足传统公务出行,以及部分家用需求。至于定位最入门级的GL8 陆上公务舱,相对实惠的价格,注定更讨家庭用户的喜欢。今天,懂哥拿到一台2020款 ES陆尊 653T试驾车型,此次上新的它,又会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惊喜?
雍容华贵,远离世间喧嚣
作为一台主打中高端市场的MPV,大家对它关注点,更多的会聚焦在第二排。拉开电动侧滑门,引入眼帘的是两张雍容华贵的座椅,无论是细腻亲肤的皮质手感,还是舒适柔软的航空头枕,抑或是可调范围很广的电动腿托。一台豪华MPV,它总能在细节之处,打动你。
在这炎热的夏日,打开座椅通风功能,优异的车厢静谧性与喧嚣浮躁的外界,在此隔绝,配上BOSE音响里放着,美国民谣组合The Mamas & The Papas的《California Dreaming》,享受着座椅按摩带来的全身心放松,世间上还有比这更惬意的事情吗?此时此刻,世间发生的一切事情,似乎都与我无关,我只管安静地享受就好了。
值得一提的是,GL8第二排的安全带,是直接设计座椅上的,这样乘客就算处于半躺状态,也能保证束缚性,这个细节做得不错。
作为商业大佬们,经常乘坐的两个位子,第二排的办公配备同样也很重要。GL8的第二排配有打孔皮质包裹的小桌板,质感表现满分,再配上230V电源、USB\Type-C接口、以及各式各样的储物格,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移动的办公室。分分钟几百上千万的交易,就是诞生在GL8的第二排。当然,也并不是说第二排没有缺点,由于座椅调节按键位于外侧,所以每次伸手控制时,很容易让你尊贵的绿水鬼卡在门板上。
第三排乘坐体验,可圈可点
从GL8的第二排来到第三排,这种体验上的落差感,并不会太大。GL8第二排的中间过道留有170mm的通道,就算是200斤的懂哥,进出第三排也毫不费劲,当然比懂哥更胖的朋友,懂哥就不敢打包票了。
懂哥一直强调一个观点,一台功能性完好的MPV,第三排必须能满足长途乘坐的需求,虽然市面很多MPV,标榜自己的第三排如何优秀,但实际能做好的却寥寥无几,各种各样的体验问题层出不穷,都不能称之为优秀的第三排。
而GL8在MPV市场上的成功,除了第二排优秀的乘坐体验外,第三排也功不可没。首先,是空间表现上,在第二排乘客有2拳腿部空间的前提下,175cm身高的懂哥,坐在第三排依然有1拳多一点的腿部空余,而头部空间同样也有一拳距离,空间表现上完全称得上有人权。
此外,GL8第三排的乘坐感受,并不会像许多MPV那样,有种坐小板凳的感觉,它的座椅高度并不会很低矮,地台相较于第二排也没有加高,这样的做法,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你的大腿有足够的支撑性。即便是长途乘坐,第三排的乘客也不会有怨言。
内饰设计给好评
从第三排再回到前排,虽然MPV的前排,从来都不是关注重点,但此次新款GL8在内饰设计上的提升,绝对会让你刮目相看。相比老款,新款GL8内饰经过重新设计,整体设计感会更出色一些,内饰最大的亮点,莫过于采用时下流行的双大屏设计,科技感和豪华感都要比老款有着大幅度的提升。
值得称赞的是,这两块12.3英寸的屏幕,无论是显示清晰度还是整体的UI界面设计,都相当出彩,看着挺有品质感。
而要说前排有什么,我觉得最喜闻乐见的配置,流媒体后视镜必须配有姓名,这项配置可以很大程度地,化解MPV后窗视野问题,画面的清晰度流畅度都不错。当然,最大的好处是,保证后排的老板和小秘书密切交流时的私密性。此外,对于一台车长超过5米2的大车来说,配有360度全景影像,堪称MPV上最良心的配置,在一些狭窄路段停车或者掉头,妈妈再也不担心我会剐蹭了。
外观设计变化不大
接下来,我们下车看看新款GL8 ES,在外观部分都有哪些变化。前脸是全车变化最明显之处,飞翼式的镀铬饰条,从车标一直延伸到大灯组,这样设计最大的好处是拓宽整车的宽度感。
除此以外,大灯组样式也经过重新设计,头灯有8颗“钻石晶体”发光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编排,营造出独具一格的灯光秀,以及动态礼宾效果。特别是晚上解锁车门时的灯光效果,可谓是逼格满满。
新款GL8 ES的车身尺寸位5219/1878/1799,轴距为3088mm。相比老款车型,要更长更低一些。
尾部的变化,则远没有前脸来的明显,最大特征是多了贯穿两只尾灯的镀铬装饰,与前脸相呼应。而尾灯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改变,点亮效果会更加晶莹透亮。
幸福的司机位
最后,我们把车开起来,简单地说说GL8的驾驶感受。本来懂哥以为,如此庞大的MPV,开起来会费劲,很难开。实际上GL8的易上手程度,出乎我意料。开出停车场的第一感受,就是方向盘转动起来非常轻巧,即便是小女生开也完全不费劲,跟懂哥之前试驾的君越,在转向手感上,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都会给人一种很好上手的第一印象。
这套2.0T+9AT的动力组合,最大功率237马力,最大扭矩350牛·米,拖动2吨整备质量重的GL8,可以说是毫不费劲。整个起步动作干净利索,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虽然,9.8秒的破百时间,远远谈不上出色,但提速时那种轻快的驾驶感,总会让你忘却了这是一台MPV。无论是在107国道,还是日常城区驾驶,它的提速表现都足够从容得体。况且,谁会拿MPV去开快车呢?
打开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功能,在宽阔的国道、高速上巡航,厚重柔和的悬挂抚平了一切内心的悸动,这才是GL8正确的打开方式,你说对吧?只能说,能当GL8的司机,绝对算得上是幸福的司机。
写到最后
很多时候,车所附带的象征意义,会远远大于它本身的产品价值,别克GL8就是这么一款车,它不仅仅是一台产品力出色的中高端MPV,也是一张社会名片,再补足了之前的短板后,新款GL8再整体实力,又得到了提升。软实力有了,硬实力也不差,这样的MPV谁能不爱?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贰』 试驾GL8:为什么能够19年保持如此高的地位,竞品车型差在哪
提到商务车,脑子里第一时间浮现出的一定是别克GL8,毕竟它是同价位MPV里的销量王。GL8同级别的竞品车型主要是艾力绅和奥德赛,但是这两款车都没办法威胁到GL8的地位,这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说到GL8,最早可以追溯到19年之前,第一代别克GL8于2000年上市,在当时国内MPV市场几乎空白的情况下,GL8可以说开创了国内中高端豪华商务MPV的先河。宽敞的空间,豪华的配置,强大的舒适性,使第一代GL8就成为了商务车的首选。
◈ 外观:
本次试驾的是GL8 2018款 28T 尊贵型 国VI版本,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款车的外观,大家对GL8的外形一定不陌生,整体造型比较经典,采用了别克展翼式进气格栅,增强了品牌辨识度,试驾车远近光灯都使用的是卤素灯源,可以选配LED日间行车灯,虽然是卤素,但是全系标配自动头灯。
侧面造型和老款没什么区别,后排和尾部配备了隐私玻璃,保证了乘客的私密性,右侧车门是电动车门,车钥匙上有一个功能,可以远程开侧门,在先开车锁的前提下,长按按键,能够远程控制打开电动车门,这样的功能在实际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
试驾车使用玛吉斯MA-656轮胎,轮胎尺寸为225/60 R17,是一款主打舒适的轮胎类型,轮胎花纹设计注重提升的防滑能力和噪音的抑制,符合GL8的定位需求。
尾部整体给人感觉敦实饱满,尾部两个尾灯使用贯穿的镀铬条连接,看起来也很有辨识度,尾部还配有电动尾门。
◈ 内饰:
车内的部分,驾驶位也没有配备太多的高 科技 配置,主要以实用为主。车内整体使用了3种配色,大面积使用硬质材料。
方向盘设计依然是经典造型,尺寸较大,手感适中。方向盘上可以实现的功能不多,主要是多媒体系统的简单控制和定速巡航。
仪表盘使用两个机械仪表加中间的单色车载电脑显示屏,比试驾车价格更高的车型上使用的是彩色屏幕和液晶仪表。
中控台配备有一块7英寸的显示屏,并支持蓝牙和CarPlay功能,为日常行车提供了更多便利,只是该套系统UI设计比较简洁。
中控屏下方是挡把和按键操作的区域,大量的实体按键主要控制多媒体和空调设置,按键设计较大,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下方还有两个USB接口和一个音频接口。
◈ 空间:
GL8的空间自然不必说,超过5米长的车身,接近1.9米的车身宽度,超大的空间加上丰富的储物设计,足够放很多日常物品。
体验员身高186cm,前排调整到舒适的驾驶坐姿之后,头部空间还有一拳的距离。
在前排不动,后排调到最靠前的位置,腿部依然有非常充裕的空间,已经超过两拳,头部还有一拳两指的空间,所以第二排调整到最后的空间更足够用。
虽然MPV的第三排实用性相比SUV要好很多,但是仍然有一些局促,腿部在正常坐姿下,刚好顶到前排座椅。
GL8的第三排的放倒方式充分利用了空间,让后备箱空间可以从475L扩充到1605L,足够满足日常使用,甚至能满足小型家具家电的临时搬运。
◈ 驾驶感受:
动力方面,使用了2.0升的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满足国VI排放标准,最大功率260马力,最大扭矩350牛·米,匹配一台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在同级别竞品中,GL8是最早使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之一。
在动力上,的确是要比之前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强劲许多,油门响应方面,有轻微的涡轮迟滞,深踩油门大概要有1秒的时间之后,涡轮才会介入工作。
在高速上如果想要超车时,可以给你带来更好的动力响应,能让驾驶者更加从容不迫,6AT变速箱也非常聪明,能够及时为你调整到合适的挡位。
值得一提的是,这辆GL8上的自动启停功能做的非常好,在刚拿到试驾车的时候,开了大概半个小时之后,才感觉到有自动启停的介入,起步的时候,发动机不会有特别明显的抖动,这也同样得益于噪音抑制的优秀。
在路上正常行驶的时候,还是和普通的轿车和SUV没有太大的区别,这辆车的刹车初段非常灵敏,毕竟体积和重量都非常大的一辆车,这样的调校应该也是出于安全性考虑。
悬架使用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和老款的悬架相比,依然很软,但是多了一些韧性,操控感受更好一些,而且感觉要比老款舒服得多。
◈ 为什么GL8会成为商务车的代表车型?
1. 历史 原因: 文章开头提到过,第一代别克GL8于2000年上市,在当时国内MPV市场几乎空白的情况下,GL8开创了国内中高端豪华商务MPV的先河,并且等到GL8的竞品车型来到中国市场与其竞争的时候,GL8对于我们的概念已经成为商务车的代表车型,并且深入人心。与此同时,竞品车型在价格方面,相对GL8都没有什么优势,所以竞品车型也算是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2.产品力: GL8的产品力集中体现在它所对应的用途,顾名思义,商务车主要是应用于商务接待,重点在乘客的乘坐体验,“陆上公务舱”的理念就是第二代GL8在发布的时候提出的,也受到了用户广泛的认可。为此我还特地去4S店体验了其他同款竞品的后排乘坐体验,在座椅舒适度上,GL8要领先奥德赛和艾力绅很多。这里拿艾力绅2016款 2.4L 至尊版(指导价:29.08万)和GL8 2018款 28T 尊贵型 国VI版(指导价:27.29万)进行对比。
单从座椅方面的角度来讲,虽然艾力绅在配置上支持电动调节,功能比GL8要多,但是经过实际体验之后,我的直观感受是GL8的支撑性要好于艾力绅,包裹性上也要比艾力绅更强一些。GL8的座椅在高度上要优于艾力绅,粗略测量之后虽然仅仅GL8座椅只比艾力绅高了2厘米左右,但是艾力绅的座椅更软,所以乘坐之后会多一些下陷,乘坐之后腿部会有一部分的悬空,体验上会有一定的减分。头枕部分,GL8的头枕更长,可以完全包裹头部,更适合乘客长途休息。
在车身尺寸上,GL8对于竞品车型有非常大的优势,甚至相比更高级别的丰田埃尔法,也仅仅高度不如它。
3.市场反映: 别克对于GL8的更新换代的频率有目共睹,其他同级别MPV车型的换代改款则要迟钝很多,艾力绅目前在售的还是2016款,奥德赛刚刚新出了2019款全为混动版本,汽油版没有换代;GL8是最早推出符合国VI排放标准版本和改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商务车之一,厂家的敏感嗅觉加上及时的动作,可见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也就不难理解GL8为什么受消费者的认可。(图/文 懂车帝 凌佳旭)
『叁』 试驾六座别克GL8 Avenir:打破偏见!这次我愿意叫它奶爸家用车
当年别克推出旗下高端子品牌“Avenir”时,全球首款量产车型就是——别克GL8 Avenir。而此次试驾了新款别克GL8 Avenir 六座贤礼版之后,让我对别克GL8的“未来”也有了新想象,或许会有越来越多的家用群体选择别克GL8 Avenir。
试驾当天的阳光非常“火辣”,因此别克GL8 Avenir 六座版专属的梅洛酒红车身颜色在阳光下很是惹眼,专属的金属立体网状格栅以及Matrix矩阵式全LED晶钻大灯也是相当有气场,更何况它还拥有5219mm×1878mm×1799mm的超大车身尺寸,就算当时停车场已是茫茫车海,你也很难忽视它。
别克GL8作为中级商务MPV的开拓者,商务属性无需强调。所以我当时试驾的心态完全是从家用需求的角度来看待这款别克GL8 Avenir车型,这也是我得出“这会是一款受到家用群体欢迎的MPV车型”结论的前提。
这种家用舒适感从上车那一刻起,就开始有所体现。会考虑“大车”的这部分消费者通常都是出于家庭需要,老人和小孩儿基本是标配,因此新款别克GL8 Avenir的电动后侧滑门就显得尤为人性化。只需按下车门把手上的方形按钮,侧滑门就会自动开启,同时全系标配四门无钥匙进入,豪华属性背后更多的是日常使用上的便捷。
进入车内,以象牙白为主色调的座舱氛围提升格调之余并不冷淡。坐在二排的“头等舱”独立座椅上一度让我“词汇量骤减”,只能说出“舒服”二字。全车座椅材质都采用进口上等牛皮,浅色毛绒地毯则将豪华气质进一步升华,同时二排座椅的包覆式侧围设计再配备上六向可调航空头枕,只是静静地坐着就是很享受的体验。
更何况它还具备了一系列的“加成装备”。二排座椅能够实现315mm的超长前后滑动距离,还能通过调节副驾驶的老板键,进阶二排乘坐空间。同时具备10向电动调节功能,还拥有加热通风以及按摩、扶手调节等功能,座椅旁的手机放置槽、弹出式双杯托以及USB充电口更是一个不落,完全能够实现按摩椅式的“趟车”出行。
而六座版本的一个益处就在于,三排乘客进入车内根本无须尴尬,座椅间170mm的通道宽度,就算是“大汉”进入第三排都完全绰绰有余。能够实现160mm前后距离调节、146°超大椅背倾斜以及配备了加热通风功能的第三排座椅也不会让人“委屈”,双杯槽、双USB充电接口及ISO FIX儿童座椅接口更是提升了三排的体验感。有一说一,这是我坐过最让人没有落差感的第三排。
而别克GL8 Avenir很多细节处理都非常贴合我们家庭用车场景。新款车型在第二排座椅前方加入了两块小桌板,下方也配有电源插头,同时阻尼设计和开合手感都很好。当我们假期家庭集体出游时,小朋友的“碗筷iPad”、大人的办公电脑都能有安身之处。另外,全车四扇车门都带有开门预警提示,在后排的老人小孩下车时会有很好的警示作用。同时,全车提供了36处储物空间,后备箱也可放置3个20寸及2个24寸行李箱,最大可以扩容至851升,完全满足家庭出行的装载需求。
与乘坐体验相比,对于MPV车型我通常没有太多的驾驶兴趣。都知道,MPV车型通常更倾向于为后排服务,驾驶员是受冷落的,这也是很多“家庭司机”在选择家用车时拒绝MPV车型的理由。所以初摸方向盘时,我一直在强调“我很不习惯开大车”,大概出发十分钟后,我的口头禅就变成了“开起来还可以哦”。大概这就是GL8 Avenir艾维亚家族的上市发布会上所说的那句:“豪车开遍,绕不过一辆GL8。”
你会发现新款别克GL8 Avenir是非常注重驾驶员感受的一款车,也是让驾驶员愿意去掌握方向盘的一款车。首先,象牙白色调配合菱格纹雕饰的内饰设计,双12.3寸全液晶仪表、中控联屏,以及14.6寸HUD全彩平视显示系统,让我初进座舱就能够感受到温馨与科技感交织的豪华感,至少不会有“司机感”。
而通用2.0T可变缸发动机+9AT变速箱的动力总成是一套非常成熟的动力系统,174kW的最大功率,350Nm的最大扭矩在驱动这台将近2吨的大车时并没有感觉到吃力,起步的反应速度以及灵敏度是超越我预期的,当然推背感也是没有的。整体加速表现很平顺,加之前增强型麦弗逊悬架、后四连杆独立悬架,滤震效果明显,同车的小伙伴表示舒适性值得表扬。
而在驾驶过程中,液晶仪表、HUD的信息显示效果比较出色,但不知是否是我个头的缘故,仪表盘会让我感觉位置偏低。值得一提的是,中控大屏的操作算是惊喜。整体的UI界面设计简洁清晰,操作极易上手,包括智能语音识别功能在完成“打开天窗”、“开启空调”“帮我导航”等语音操作指定时,识别率也很高,基于别克eConnect 3.0互联技术支持,整体操控非常流畅。
说一个小细节,我试驾当天正好是周末母亲节,道路上车流量很大,同时路线设置的缘故,“掉头”成为了我驾驶的高频操作,而它可是一辆车长超过5米的车,我显然是会“顾虑小心”。好在搭载Mobileye EyeQ4?第四代图像识别芯片的100°超广角高清宽视前向摄像头以及高清流媒体内后视镜很是给力,全程随时为我提供360°全景影像,对于车周环境我都能有所把握,给了我很多驾驶信心。
当然了,别克GL8 Avenir也有让我觉得不够体贴的地方。比如中控的操控面板的区域,收集指纹的能力太强;毛绒地毯也的确很容易脏,据说也没有备用地毯;二排的空调控制面板设置在车顶,如果座椅设置比较靠后,就得起身控制。但这些小细节并不影响它带给我的惊喜,因为它让我对MPV车型的好感度都蹭蹭蹭地上升,难保过几年我不会入手。
驾驶完这款别克GL8 Avenir 六座贤礼版车型之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是时候抛开那些对MPV车型或者说对别克GL8的偏见。驾驶别克GL8的不一定是司机,很有可能是一个正拥有幸福家庭的奶爸。
本文版权归“流浪公路”所有
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肆』 新款别克GL8 Avenir实车到店!将于本月12日上市 配矩阵式LED大灯
别克GL8是别克汽车旗下一款很不错的MPV车型,汽车自进入国内汽车市场以来的成绩是很不错的,一直被看做是标杆车型,虽然本田奥德赛以及本田艾力绅在去年完成了一次不错的升级改款,但是别克GL8的成绩依旧保持的还是很不错的,今年别克汽车将在更高级别的车型市场中开始发力了,之前全新雷克萨斯LM已经正式上市了,别克汽车也将升级新款别克GL8Avenir来竞争市场,新车将在本月12日正式上市,也就是下周日,新车就将和大家正式上市了,随着上市时间的逐渐,目前已经有新车到店了,这次新款的别克GL8Avenir还将推出4座版车型可选,显然别克汽车将尝试在更高级别的MPV的车型市场取得突破了。
总结:这次新款别克GL8Avenir的升级还是比较全面的,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整体的竞争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在部分车型加价的情况下,新款别克GL8Avenir能否取得突破性的成绩,让我们拭目以待。(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