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中振汽车改装
A. 建国初期哈飞公司为什么叫国营伟建机器厂
贯彻“一机多型、系列发展、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发展思路,中航工业哈飞形成了多品种、多型号的航空产品系列,主要产品有Z9系列武装直升机、H410、H425系列民用直升机、HCl20(EC120)直升机、Z15直升机、Y12系列轻型多用途飞机、动力三角翼飞行器等、航空复合材料零部件和转包国外航空产品大部件等系列产品。并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合作生产ERJ 145支线飞机,是波音、空客等国际知名航空企业的部件供应商,是国家重要的航空骨干企业。
历经50多年的创新发展,中航工业哈飞走出了一条从修理、仿制到自主开发、国际合作的发展之路,构建了国内一流的制造体系,形成了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我国直升机、轻型多用途飞机、新支线客机的研发、制造基地,拥有航空复合材料专业化制造中心。累计产销各类飞机1600余架,为我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中航工业哈飞以“航空报国、强军富民”为己任,践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理念,聚焦中航工业“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梦想,超越未来![2]
制造优势
编辑
中航工业哈飞构建了国内一流的制造体系。
在复合材料、数控加工、热表处理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是国内最大的航空复合材料产品生产基地,具有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复合材料设计、制造、检测、实验和技术体系,拥有进口固化炉、大型热压罐、复合材料数控下料铣、激光铺层定位系统等先进的复合材料生产设备,具备了年产150架份飞机复合材料部件的能力。
拥有国内一流的加工设备,数控龙门镗铣床、五坐标立式加工中心、迪克斯4 0 0数控坐标镗床、格里森弧齿磨齿机、数控喷丸机、工业CT等世界一流的高精尖设备。是国内热表处理的佼佼者,引进了尼萃斯可控气氛氮化炉、ECM低压真空渗碳炉、易普森高压真空气淬炉等多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热处理设备,能对航空零部件进行可控气氛渗碳、氮化和真空无氧热处理。
理化计量设备和能力在国内名列前茅,技术实力雄厚,可进行金相、光谱、化学分析等理化测试及计量检定。其铆接技术国内领先。
经过50多年的技术积累,尤其是与世界知名航空企业的互利合作,培养了一批技术娴熟的铆接人才,他们以高超的技术将一架架飞机送上蓝天。[3]
研发能力
编辑
中航工业哈飞现有各类工程技术人员14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480余人,享受国家级专家30余人。具备自主研发直升机、通用飞机、特种飞行器和复合材料结构大部件的能力。形成了“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产品研发格局。在直升机和通用飞机研发和试验技术、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试验技术和适航技术等方面国内领先,部分专业世界先进。
多年来,中航工业哈飞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培养造就了一批掌握当代飞机设计理念和先进技术的高素质的研发人员,形成了专业齐全,结构优化的研发队伍;配备了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建立了完善的试验设施,具备了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
建立了完整的产品试验体系。拥有国内一流的直升机桨叶动平衡试验台和复合材料桨叶疲劳试验台,可进行桨叶动平衡试验和桨叶疲劳试验、飞机整机模态试验以及飞机零部件的各种性能和振动试验等。建立了复合材料新工艺试验室、强度实验室、虚拟设计实验室。
中航工业哈飞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基地等。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物理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组成联合体,借助研究所和高校的科研力量,加速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开发步伐。[4]
大事记
编辑
50年代
1952年4月1日,作为新中国航空工业“第一批六大主机厂”之一的122厂正式成立。马真任厂长。
1953年12月,国家批准122厂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方案,即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成为大型轰炸机工厂。
1955年6月,亚洲第一大的厂房---18号总装工房开始兴建,经过7个月施工,于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2,934平方米。
1957年4月12日,工厂隆重举行建厂总交工验收庆祝大会,标志着我厂已具备了大型飞机工厂的规模。5月14日,工厂正式启用第二厂名:国营伟建机器厂。
1958年1月19日,工厂进入仿制阶段,正式开始研制直5直升机。
1958年9月29日,“松花江一号”小型旅游运输飞机试飞成功。12月16日,中国第一架直升机--直5 机首飞成功。
1958年12月16日,中国第一架直升机--直5机首飞成功。
哈尔滨哈飞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13]
8月25日,集团公司隆重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大会。经过反复修订、补充和完善的《哈航集团理念文化体系》正式发布。该体系包括“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15项元素。该体系的推出标志着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里程。同时,会议还发布了《哈航集团理念文化体系及内容诠释》和《哈航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纲要》。 9月27日,黑龙江省保密局受国家保密局委托,对集团公司进行了一级保密资格审查认证。集团公司以495分的高分一次通过审查,成为黑龙江省三年来最高分通过此项认证的单位。检查组认为,哈航集团领导非常重视保密工作,各单位、部门保密机构健全,管理工作卓有成效,防范设备、设施齐备,整体保密防范能力有所加强。
11月17日,哈飞股份入股天津中天航空,参与空客A320中国总装线建设。它意味着全球航空市场主力机型之一的空客A320系列飞机即将实现“中国制造”。也将使哈飞股份有机会参与国际先进大飞机的制造项目,学习、消化和吸收世界先进的航空制造技术,提升飞机制造和生产管理水平,从而推动中国自主研发大飞机的进程。
10月8日,哈航民用轻型动力三角翼飞行器首飞成功,填补了国内轻型动力三角翼飞行器制造的空白,是哈航集团开拓轻型动力三角翼飞行器民用市场的又一个里程碑。此前,国家体育总局等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该飞行器进行了评审,一致通过首飞放飞评审。
B. 印度烈火2导弹的两级发动机工作时间和推力分别多少啊
这个问题印度人不说谁都不知道,即使印度人说了,恐怕我们还是不知道,因为他们不习惯说实话。
印度导弹技术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民转军”,有网友考证说印度到现在都没有自行研制成功过任何一款推力超过10吨的火箭发动机。因此他们的导弹技术通常都是从国外引进民用火箭技术之后“转”成军用导弹技术的。
我们可以比一下,烈火2导弹长20米,直径1米,重约16吨。而印度的SLV3火箭(引进的法国技术)长23米,直径1米,重约17吨。一般认为烈火2就是直接用了SLV3的技术,或者说,就是把SLV3的第1和第2级稍作修改后变成了烈火2。
SLV3的第一级工作时间约为49秒,推力40吨,比冲约270。可以用来比照烈火2的第一级。第二级的技术应该是差不多的,但是第二级的重量只有第一级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