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汽车设计公司改装
⑴ 【奇葩车02】从Zagato Zele到宝骏E200,一个汽车天才的黑历史
Zele虽然很廉价,但它身上有太多大胆的想法和创新的举措,只可惜它生不逢时,出生在一个无法支持纯电动汽车生存的环境。不过Zele又是生逢其时的,如果没有1973年的石油危机,它大概只会是又一辆承载着前卫思想的概念车而已。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⑵ 介绍下一个叫做“阿巴斯”的改装公司 标志是一只蝎子
ABARTH简介
提到著名的改装厂阿巴斯Abarth以及著名的Abarth车型,我们不得不提到该公司的创始人。
卡尔.阿巴斯(Karl Abarth)于1908年的11月15日出生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城。17岁时,在意大利,阿巴斯Abarth成为Castagna汽车设计工作室的一名学徒,主要学习设计摩托车与自行车底座。到1927年,他回到了奥地利并且开始在一家叫作Thun的摩托车厂开始工作。这也是他非常成功的比赛生涯的开端。于是卡尔就开始了摩托车比赛,并且他也开始取得胜利。曾五次被授予欧洲冠军的称号,同时在其它赛场方面他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从1934年开始,德国与奥地利都感受到了经济大萧条带来的压力,同时也对正在酝酿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倍感焦虑。此时,卡尔决定移民到意大利去继续追求他的摩托车比赛事业。然而在意大利,他不是以卡尔.阿巴斯变得出名而是以卡罗.阿巴斯的名字成名了。但是在Yugoslavia举办的一场比赛中,卡罗发生了比赛事故,因此他不得不进行一年多时间的疗养。后来他与一家私人汽车工作室合作进行汽车的改装--将车子改装成赛车。
在二战结束后,卡罗回到意大利的莫纳诺,并且开始与一家叫作Rodolfo Hruska的私人汽车公司进行合作。
费迪南德·保时捷(Ferdinand Porsche)是保时捷汽车公司的创始人,其儿子费利·保时捷(Ferry Porsche )追随了父亲的步伐。长期以来,保时捷家族就是阿巴斯家族的好朋友,因此费利·保时捷为阿巴斯提供了一个工作机会--帮助组织与管理保时捷汽车公司。于是凭借这个工作机会,阿巴斯与许多著名的汽车制造商取得了联系。其中在营救保时捷公司创始人费迪南德·保时捷出狱的过程中,保时捷公司与Cistialia汽车制造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而阿巴斯就作为Cistialia汽车公司的技术兼赛车设计指导师。
但是不久Cistialia公司的创立人遇到了麻烦,在1949年的时候移民到别处了,随之Cistialia汽车公司也倒闭了。但是这一段与Cistialia公司合作的经历,为阿巴斯Abarth打开了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的通道。
随后阿巴斯Abarth在意大利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其商标是一只蝎子的造型。当初共有35名雇员。其中Armando Scagliarini曾是Cisitalia汽车公司的一名赛车驾驶人员,他全力帮助阿巴斯打理新成立的公司的一些事务。此时他们开始生产汽车的配件,诸如尾气管道,排气歧管,阀门弹簧,阀门以及变速器等仅是Abarth汽车公司生产的配件中的一部分。
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中期,阿巴斯Abarth汽车公司开始进行量产车型的改装,主要是菲亚特Fiat车型。这些价位相对较低的菲亚特车型经过Abarth汽车公司的性能调教与改装,往往能够爆发出不可战胜的动力,从而在其所参加的比赛中经常大获全胜。
在1955年,菲亚特Fiat推出了Fiat 600。而Abarth将其进行了最大潜能的开发,结果该车型的发动机排量增加到了0.75升,从而大大提升了车子的整体性能。Abarth公司不仅可以提升发动机的性能,而且经由Abarth调教的车型表现出更好的气动性,同时车身也变得更为轻巧。这些特征是Abarth调教的车型之所以能够在世界级的比赛中获胜的主要原因。此外,这些Abarth/Fiat车型也并不像法拉利或布加迪Bugatti一样造价昂贵,但是却能够在赛场上表现出骄人的成绩。
Fiat 600以后就是850系列,此时菲亚特汽车公司直接将未配置完整的车子直接运往Abarth公司进行配件的补充与性能的调教。这种合作一直持续到菲亚特的Fiat 1000,再到595以及695都是菲亚特与阿巴斯合作的产物。这些Fiat-Abarth车型在国内与国际的汽车赛中取得多次的胜利。
但是Abarth公司并没有沉浸在这些骄人的成绩中,而是继续努力,并且将生产一部完整的Abarth车型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于是Abarth公司开始设计制作方程式1赛车与跑车,其发动机的排量从1升一直提升到2升。这可以说是Abarth公司成功的又一个方面,并且Abarth自己设计的赛车在大量的比赛中取得了多次的胜利。
在1971年,菲亚特汽车公司将Abarth汽车公司收购。但是Abarth公司的设备与构造仍然保持原样。同时许多菲亚特车型继续以Abarth的旗帜进行生产,并且通常这些车型以运动的外包或高性能著称。
⑶ 欧洲三大汽车设计师是谁分属什么公司有何成就
波尔舍,本茨,迈巴赫,都走了,他们的成就摆在那,没人能否认。 欧洲三大???反正我是没看见哪个专业机构去选出所谓的“欧洲三大汽车设计师”,只能总结下几个影响力不错的设计师,波尔舍,本茨这些就不说了,都知道的。 奔驰设计总监: 戈登·瓦格纳, 前首席设计师彼得·帕菲瑞。 “汽车设计之父”—哈利·厄尔。 大众集团设计总监,“家族”设计概念的主导者—瓦尔特·德·席尔瓦。 兰博基尼灵魂”的传奇设计师—马塞罗·甘迪尼。 颠覆起亚的彼得希瑞尔。 世纪大师—乔治亚罗。 前宝马设计总监克里斯·班戈 世界三大汽车设计公司之一,宾尼法利纳(宾尼法利纳不是一个人的传奇历程,而是一个家族已经延续三代的悠久历史,同时,宾法也是工作室的名称,首席设计师并非家族成员,而是外聘) 意大利博通汽车设计公司1912年11月,28岁的吉奥瓦尼·博通(Giuseppe Bertone)带领博通公司LOGO着三个工人在都灵开办了马车修理作坊,成为了博通公司的前身。号称世界三大汽车设计公司之一,诞生了乔治·亚罗和马赛罗·甘迪尼的这家著名的意大利汽车设计公司。
⑷ 奇瑞SUV也能靠脸吃饭意大利设计师作品!换盾牌车标,或5月上市
奇瑞SUV也能靠脸吃饭?意大利设计师作品!换盾牌车标,或5月上市
近几年中国汽车品牌旗下的新车型往往都有不错的颜值,有些汽车品牌直接挖到了国际大牌设计师,有些新车型开发项目则直接外包给了海外设计团队,所以国产车的颜值突飞猛进也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奇瑞汽车作为国产领域的先行者,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没有什么颜值优势,尤其是奇瑞的SUV系列产品,基本上不可能靠脸吃饭,因为至今瑞虎系列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家族设计语言。
问题来了,觉得这款奇瑞请外援设计的SUV好看吗?欢迎在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关注孔明有惊喜,小编在手随便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严禁转载抄袭,欢迎点赞分享。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⑸ 改装保时捷最好的公司是哪一家
您好! 东莞第一智囊团(权威)竭诚为您解答问题: 最有名的是(全国公认): 北京 泰赫雅特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TECHART CHINA )是德国 TECHART 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授权大中国区 ( 中国大陆及香港、澳门地区 ) 的总代理。并于2005年11月正式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成为进口的德国泰赫雅特汽车总经销商。 作为TECHART 在大中国区的第一家旗舰店, 北京泰赫雅特 4S 中心日前在金港汽车公园正式落成,经营项目涵盖精装保时捷 TECHART 整车销售,个性改装,专业维修,原厂配件提供等多个领域,致力于为精装保时捷及 TECHART 车主提供更严谨个性的汽车服务。 北京泰赫雅特 4S 中心以其 3000 平米宏大规模,德国、意大利原装进口改装工具和设备,充足的原厂零部件库存,及两周以内的急件供应周期,已然成为汽车领域里为数不多的顶级权威 4S 中心。北京泰赫雅特所拥有的技术力量均在德国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加之其丰富的保时捷维修经验,国际领先的汽车服务理念,使其对于保时捷车系的再升级,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功力。 谢谢! 东莞第一智囊团希望帮到您~(诚心源于原创)
麻烦采纳,谢谢!
⑹ 战神之父 日产御用改装品牌都有哪些
日产汽车,你会想到它哪一个方面呢?单单按照国内市售的日产车来说,估计人们对日产车的概念就是舒舒服服的家用车,甚至是毫无激情的。但是你可知道,夺得东瀛战神头衔的正正就是日产。依笔者的理解,可以说日产要么不玩,要玩就要玩疯的!
日产汽车公司旗下拥有两个御用改装品牌:Nismo和AUTECH。Nismo主要负责赛车运动方面,AUTECH则更注重豪华质感的提升,可谓一文一武,起到双剑合璧之作用。
Nismo是NISSAN?Motorsport International的缩写,Nismo诞生于1984年9月17日,它是日产车厂的高性能分部,专门致力于发展日产汽车运动,专负责制作赛车、高性能版街道车和改装零配件等。
其实日产早就有自己的高性能部门,分别是Publication Division 3和Special Car Testing Division两个部门。1984年日产决定将其合并,而1988年Nismo推出第一辆赛车:Nissan?Saurus。次年Nismo研发GTR赛车,并在接下的日子里将GTR推至高峰,缔造东瀛战神的地位。成立至今近30年的Nismo向来热衷于参加世界各类型的汽车竞技项目,相对源远的JSPC、Formula Nippon(日本)、JTCC、勒芒24小时耐力、Super GT,由南非、英国、泰国等当地组织的赛车运动,还有就在我们身边的中国CTCC,都有Nismo的技术人员,甚至是Nismo战车的身影,属下车手站到赛事最高奖台的例子也多不胜数。
图:日产Saurus战车,仅仅400公斤重。
在有1989年GT-R?(BNR32)面世以前,其实Nismo拿得出手的作品其实并不多,毕竟当时Slivia(S12)、Fairlady(Z31)为Nismo赢得的赛事寥寥可数。好在,1989年Skyline GT-R出现为Nismo开辟一个全新平台。而1990年可以说是日产GTR历史上最为风光的一年。Nismo改装的BNR32在日本国内包揽了A组和N组赛事冠军。1990-1993年,在JTCC中,GTR也曾创下出赛29场,夺冠29场的记录,帮助日产GT-R车系声名大噪,被誉为东洋战神。
图:无敌是最寂寞,人家不跟你玩了。GT-R BNR32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被离开欧洲赛场。
图:虽然350Z没有GT-R狂暴,甚至看上去有点车如其名,就像一位淑女。可是在后继还没有人的时代,Nismo参加Super GT也只能派出装上350Z外壳的赛车了。不过目前已经替换为GT-R R35战车了。
图:测试中的Nismo R35 GT500战车身披黑色碳纤维战袍,是否换上红色战衣会更好看呢?
图:Nismo是日产基亚车队的坚实技术后盾,帮助车队征战中国房车锦标赛,多次登上领奖台。
我们介绍过Nismo的赛道猛车之后,是否觉得离实际有那么一点距离?不要紧,笔者马上向大家介绍,Nismo第一台市售车型——400R。不过事先说明,虽然400R是市售车,不过估计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原定计划是要售卖99台,不过因为各种不为人知的因素(因为笔者也不知道确切原因),其中一个谣传是,当年400R的预订情况不甚理想,在第一批车型已经生产出来之后,订单还未达到99张,于是便只好将产量缩水,后来只有44台被组装完成并销售。因为经典的400R来自NISSAN的GT-R(BCNR33),而经过Nismo的改装,因此马力不受日本国产车马力君子协定,达到400匹之谱。
当然,可能很多GT-R迷会认为R33并不如R32经典、R34般卓越,甚至会说日产简直是撞坏了头脑,居然拿个公爵底盘来忽悠战神之称。可正正因为它叫400R,而且你有钱都买不到这种得不到是最好的心态,叫人对她念念不忘。
图:融入了大量赛车设计元素,包括JTCC赛车款式的空力套件以及轮圈,当年凭借1200万日元的身价问鼎当年最贵日本车的称号,你是愿意安安分分买个GT-R然后自己去改装,刷一下ECU就超过400匹,还是疯狂地去追捧这个当年之最呢?
推出400R之后,Nismo岂会这么容易罢休。上对GT-R下手,下对March动工。Nismo的第二台市售车是March S-Tune,虽然马力表现并不很突出,但凭借出色的调教,成为街头小辣椒。此后,2004年Nismo为当家跑车350Z打造了350Z R-tune版本,350匹的输出不可谓疯狂,但御用改装成品,还是叫人难以忘怀它的高度平衡性。
图:Nismo MCRCH S-tune,虽然仅仅采用1.2自然吸气引擎,但外观以及操控有着质的提升。
图:2004年推出的350Z R-tune车型,Nismo拉花十分抢眼,而且空力套件的使用非常讲究。
虽然GT-R (BNR34)2002年因为排放标准等各种原因停产了,一款影响整整一代车迷的车型GT-R居然绝后了。没有后继之人,各位车迷伤心欲绝之时,日产在2005年终于为新的战神GT-R(BNR34)披上了Nismo的战衣,推出BNR34?Z-tune版本。Z-Tune版本的第一台车Z1,马力达到600匹之普,不过Z1只是一台概念车,并没有向公众发售。在其改装的细节基本上一致的情况下,将马力稍稍下调至500匹,推出市售。
图:让车迷朝拜一下吧,仅22台的GT-R BNR34 Z-tune。
只可惜这款BNR34 Z-tune也可以说是一款有钱也买不到的车,因为Nismo将销售目标定位20台,刚好也可以纪念Nismo成立二十周年,而且购买的方式可以选择,要么花上1774.5万日元向厂家直接订购;要么自己送上手中的R34交予Nismo进行改造,不过交车的前提是:奉上1312.5万日元、没有发生过任何的碰撞事故、行驶里程少于三万公里,另外那些要求无非是拥有较高的知名度,能驾驶一手好车,无不良的行驶记录等等。高昂的价格,加上诸多的限制,令这款Z-tune只生产了21台,一台为试验车,14台在日本,4台在澳大利亚,还有两台笔者就无从考究了。
图:R34是笔者最向往的车,没有之一。
值得注意,上面出现的Nismo Complete Car是仅限日本市场享用的车型。NISMO曾一度于90年代后期宣布退出北美市场,到再执掌北美大旗之时已得算到2002年。而根据Nismo受到关注的程度加大,除了专业的赛车用品外,Nismo还有许多为民用车提供的改装零部件和日常用品。
图:Nismo日本官网上就有各式各样的零部件可供选择。
图:除了专业的赛车用品外,Nismo还有许多亲民的日常用品贩售。
“AUTECH Japan”是一家与日产汽车甚有渊源的销售商兼改装厂,他们专门针对日产的量产车进行Complete?Car的改造并进行销售。AUTECH在产品结构形式上也属于日产的御用改装厂,但它跟Nismo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属于日产的高性能部门并销售日产的纯种赛车供民间车队购买参赛(例如赛车版GTR或者Z只能通过Nismo购得),而AUTECH则是日产的专营民用量产改装车的附属机构,性能方面只是轻度强化,主力还是集中在外观结构上。但是,按照惯例,AUTECH推出的“Complete Car”多数会通过自建的销售网络及日产旗下的经销商进行同时发售,所以AUTECH在日本国内的认知度非常高,但在出口市场方面,只能算是“有人知道,但配件销售量平平”的尴尬,如果你是日产的忠实车迷,自然会对AUTECH有一定的印象,因为AUTECH推出的改装车款主要是内销为主(即JDM),因此国内能够接触到AUTECH 的机会非常少,其实,就连Nismo推出的Fairlady Z34 Nismo Version都由AUTECH参与合作开发的。
AUTECH的工厂大楼以直六引擎作为设计概念,由于樱井真一郎曾经在Skyline系列开发时,一 直坚持制作直六引擎的缘故,为作纪念,便把AUTECH工厂大楼打造成了类似直六引擎的外貌。
AUTECH Japan的命名方式与Nismo相仿,由Automobile Technology in& Japan的头字母组成,即“Automobile”的“Au”与“Technology”的“Tech”组成。AUTECH成立于1986年10月,担任初代社长的是前王子汽车(Prince Motor)的车型开发主管樱井真一郎。虽然樱井真一郎不是AUTECH的始创人,但却与Autech的创立有着深远的关系。
话说樱井先生在Prince Motor被日产收购之前,曾担任Skyline系列的开发主管。由初代参与开发,到第二代担任设计总监,樱井先生为Skyline系列描绘出传统运动轿车的风采(Prince Motor与日产合并后,第三代Skyline才正式推出市面)。直到1984年,樱井先生由于急病被送往医院疗养,Skyline系列的开全盘交由他的大弟子伊藤修令负责。疗养完毕后,樱井先生并没有复职到Skyline的开发工作中,反而被派往日产新设立的“Pike Car”开发部担任设计部长。所谓林子大鸟儿多,樱井先生在长期投入到Skyline系列的开发当中,所育成的工匠之魂在日产庞大的企业架构面前,显得无用武之地。幸运的是,当时日产的社长兼樱井先生知己的久米豊社长是位懂马之人,后来的1986年里成立了日产的附属机构,专门制作日产改装车的公司Automobile Technology in Japan,略称Autech,并任命樱井真一郎担任社长一职,Autech的历史由这里此展开。
适逢第七代Cedric?Sedan(公爵加长版Y31)的登场,AUTECH成立后的第一款作品就是这台AUTECH Cedirc Royal Limousine。借助Y31的势头,AUTECH打进了高级行政用车市场的桥头堡。['1987–91]
1987年,AUTECH Japan的厂房竣工,营业大楼、设计大楼、工厂、引擎实验室等共占地28500平方米。就在厂房的竣工后,AUTECH推出了以自己的第一款改装车Cedric?Royal?Limousine(Y31)。随后的1988年里,AUTECH开始着手于日产的两款性能系列,Skyline与Silvia。直到1990为止,AUTECH量产改装车的销量已经达到5万台。为了业务的扩充,AUTECH相继在福冈县、名古屋增设分公司与厂房。随着新厂房的竣工,AUTECH的增产一年比一年高,直到2008年,在创办以来的21年里,AUTECH量产改装车的总销量已经达到90万台。
AUTECH Zagato Stelvio诞生于1989年,全球只限量203台,它是樱井真一郎非常执着的一台车。Stelvio采用R31姐妹车的第二代Leopard(F31)后期型底盘,搭载VG30DET引擎改良版(280匹);车身的构成由手工打造的全铝合金车身与碳纤维车顶组成,而外观方面则请来了意大利汽车设计公司Zagato负责。车头大灯后延伸的,隆起的翼子板里内藏后视镜,据说这是樱井真一郎的主意,但由于其设计过于“前卫”而收不到普遍的好评。Stelvio当时的售价比起Benz的第二代S Class(W126)还要高。['1989–91]
1990年推出的Cefiro?A31 AUTECH Version经过外内装的修饰以务求豪华化,外观方面有专用的空力套件与铝合金轮毂,而内装方面则是豪华真皮座椅。由于是手动变速加涡轮增压版本的关系,相比普通版本要高出20匹马力。['1990–94]
话说自AUTECH成立后,吸引了相当一批改装爱好者的加入,他们大部分是在Prince Motor时代曾经跟随过樱井真一郎参与汽车开发、改装车型制作的,在合并后被发配日产工作的,当得知樱井真一郎担任了AUTECH社长后,纷纷由日产转投至AUTECH参与Skyline系列、Silvia系列改装与Stelvio的制作中去。
AUTECH的第二作,同时也是Skyline系列的第一炮由1988年推出的AUTECH Skyline?GTS(R31)开始。以GTS-X版 本的基础上,更换了等长排气蕉与大型号涡轮,再搞一下外观,换上专属车身颜色与铝合金轮毂。['1988–89]
1992年推出的Nissan Skyline AUTECH Version以Skyline R32 GTS-4作为基础车型,将GT-R的RB2 6DETT引擎NA化(RB26DE),而最终型当中,有少数是打搭载单涡轮版本的RB20DET。['1992–93]
如果是GT-R车迷的话,一定知道日产Skyline GT-R系列中,曾经推出过四门版本的R33GT-R。那台四门版GT-R其实是AUTECH操刀制作的,目的是为了纪念Skyline系列诞生的第40个年头。以双门R33?GT-R?V-Spec车身作为基础,AUTECH为其重新制作了后门与后翼子板,引擎部分则搭载RB26DETT。它是PCG10型GT-R以来第二台拥有四门设计的GT-R,总生产量只有447台。['1997–98]
不要被这辆Stagea(E-WGNC34)的外观所蒙骗,这台名为Stagea AUTECH Version 260RS只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因为AUTECH为它注入了GT-R的血液,搭载了过往只有GT-R才“够资格使用”的RB26DETT、ATTESA E-TS四驱系统、R33 GT-R上的5速手动波箱、Brembo六活塞制动卡钳等,它就是名震一时的“旅行版GT-R”。['1997–2001]
以S13前期型K’s手动型号作为基础,切除了车顶部分再加装电动软顶,这就是传说中 的开蓬款Silvia S13,它是AUTECH于1988至1993间年推出的“改蓬车”。['1988–93]
以S14后期型K’s作为基础,加装IHI制作的涡轮以强化动力,而外观上最大的分别就是那大型的尾翼。['1996–98]
在S15?Spec.S的基础上,进行了其NA引擎SR20DE的全面提升,并向藤壶技研工业(FGK)订制专用的排气 部件,最大输出能到达200匹的水平。虽然外观与普通的S15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内装方面加入了大量的专 用部件,比如是银色的仪表台。这台线条更为流畅、细节处理更加细腻的AUTECH Silvia?(S15)有多个型 号,最夸张的莫过于模仿法拉利456的A-Style型号(上图是普通的Autech Version)。['1999–2002]
别小看只用了自然吸气SR20DE引擎的AUTECH Silvia Varietta (S15),它的亮点在电动折叠式硬顶敞篷设计。于1999年第33届东京车展中登场,这台由AUTECH与高田工业共同开发的这台Silvia Varietta S15,是日本首台国产的电动式全自动硬顶开蓬车。['2000–02]
Axis系列是AUTECH推出的改装车中,走豪华改装风格路线的一个现行系列。而Axis系列基本上不会进行动力方面的改装,主要还是针对外观内装进行改造而且幅度较少,外观方面当然是大大小小的空力套件,而内装方面则以真皮包裹为主导。
骐达(C11)的AUTECH版,应该是国内改装迷们最认知的车型了,价格大约是3000多的中网,让Tiida拥有了VIP式样的改装潜力。
05年推出的AUTECH?Bluebird?Sylphy,国产名为轩逸(G11),AUTECH使用 了与骐达相同的改装手法进行处理,原来都可以这么漂亮。
由2008年推出至今的AUTECH?Teana,天籁这台中级行政轿车已经越 来越多人改了,大家不妨可以参考一下AUTECH的手法。
2007年推出的AUTECH Nissan X-Trail Axis(T31奇骏),就连正统越野风格的X-Trail都被列入Axis系列当中。
相对于Axis系列,Rider系列则是Autech的一种较为全面的改装,除了夸张的外观套件之外,引擎的提升、车架的补强、悬挂的改良多方面的都会顾及到,也是Autech现行的一种改装风格之一。
2006年推出的AUTECH Wingroad Rider Alpha II(Y12),运动风格之中带点豪华气质。
2010年最新出品的AUTECH?Elgrand?Rider,丰田的对头车已经宣布在国内上市,日产仍迟迟下不定决心生产Elgrand的前提下,有意向改郑州日产“御轩”、NV200、“帅客”的车主不妨参考一下。
图:AUTECH的针对March而推出的Bolero系列,专攻女性市场。图 中的是2010年7月份的最新出品March Bolero (K13)。
图:AUTECH的改装系列中有一款命名为Cross Rider系列,专门为Dualis而设,用意是进军多用途Crossover?SUV市场(Dualis也就是国产后的逍客)。
编辑点评:90年代的疯狂过后,各大车厂都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对速度与激情的一味追求,将目光更着眼于如何打造更舒适,更受欢迎的家用车,而且有AUTECH这个强大的改装部门撑腰,要定制出自己专属豪华座驾一点也不难。至于如果你对豪华感没多少兴趣,或者觉得自己还年轻,需要追求热血腾腾的感觉,日产也没有把性能迷放在一边。Nismo会帮助你,把你爱车升级成为能跑的好手。说实话,难得一见一家车厂旗下拥有两个性格大为不同改装品牌。不过尽管如此,日产的新车销量也还不错,可都是家庭代步车。已经没有了以前那种让人神往的感觉。只能怪如今出现的设计为了节约成本,无论外观还是配置上都缺乏个性、同质化,这样的问题已经开始蚕食着每一个品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⑺ 著名汽车改装品牌轮毂都有哪些
BBS
来自德国享誉全球的德国轮圈制造商,使用BBS轮圈的FERRARI、HONDA、TOYOTA、 SPYKER、SUPERAGURI等五支F1车队。 BBS是世界上著名的汽车轮毂制造商,核心业务包括:专业赛车以及民用汽车?BBS在赛车运动方面取得的成绩也是独树一帜的;所赞助支持的法拉利车队连续五次获得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车队冠军。因为价格较高,适合发烧友和资金富裕的车主。
OZ
OZ轮圈。品牌标识更是带有著名的车界比赛OZ。专业的品质,带给你更好的体验!质量很好,是改装车友们一致认同的质量品牌。
OZ是意大利著名的轮毂制造商OZ生产的轮毂被各大汽车厂商所使用,Renault VolksWagen Bugatti Mercedes-Benz Jaguar Alfa Romeo Ford Lotus Suzuki等著名厂商均使用OZ的OEM产品。同时OZ还积极赞助国际汽车赛事,在F1,WRC,LE MANS等赛事中均有车队使用OZ的产品。因为价格较高适合那些资金富裕的车主。
劳克斯(REX)
国内品牌,亚洲轮毂控股有限公司之Rex劳克斯系列轮毂轮圈产品经美国交通运输部DOT 认证及各项行业质量许可(德国TUV,美国SFI及日本JWL等)其销售网络覆盖16个国家和地区。率先与中国大陆推出中高档轿车17英寸至20英寸,豪华型SUV(多功能休闲运动车)20英寸至24英寸轮毂,轮胎升级改装服务,与Rex劳克斯系列铝轮配套的有很多世界知名品牌高性能扁平胎。浙江劳克斯铝轮有限公司:亚洲轮毂控股有限公司(ASIA WHEELS HOLDINGS LTD)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级铝合金轮毂设计、制造及销售的国际机构。浙江劳克斯铝轮有限公司(REX WHEEL GROUP)系亚洲轮毂在中国大陆地区全资企业,致力于推动中国汽车改装市场发展。
Buddyclub 国内品牌
雅泛迪(Advanti) 是新加坡友发集团(YHI GROUP)推向国际市场的专注汽车后市场改装升级的轮圈品牌。成为爱车人士深层次体验汽车时尚文化和有车生活方式的典型途径。这也创造了卓著的市场声誉。来自新加坡,实惠的价格,不错的质量,使得雅泛迪轮毂成为亚洲市场的佼佼者。
雅泛迪轮圈(Advanti Racing)是新加坡友发集团(YHI GROUP)推向国际市场的专注汽车后市场改装升级的轮圈品牌。这个品牌的轮毂价格比较适中,适合刚刚进入改装圈内的车友。
ENKEI
来自设计大国日本的ENKEI轮毂,过硬的品质,独特有个性的轮毂设计,汽车轮毂生产商!
MOMO
意大利轮毂生产商。专业而特有型的设计。令你爱车更添风采!也是众多发烧车友的不二选择。产品比较多,款式新颖,质量非常不错。
专业而特有的设计,过硬的品质,加上实惠的价格是众多车友喜好的品牌,产品线比较长,为多个汽车品牌打造,产品更新也比较快,基本跟进最新车款,所以众多车友喜好!
Antera
来自意大利专业的轮毂轮圈生产商。专业的品质,独特的设计,是改装玩家的热爱品牌之一。造型大气,设计大方得体!拥有商务、运动等风格。
AEZ
欧洲的改装轮毂市场相当有名,质量相当不错,价钱也比较便宜,来自德国的轮毂制造商,有着传统的重工业经验,欧洲的前5大轮毂 (轮圈)供应商之一。
AMG
AMG自从1978年AMG在德国 Affalterbach建立自己的总部之后,它靠近斯图加特的改装车间面积已经慢慢地扩张到4万平方米,不断追求质量和品牌的打造。在2002年AMG庆祝自己35年诞辰的时候,新的引擎工厂、新的展览厅和两座新的技术研发中心也同时落成。此品牌只为奔驰车打造轮毂轮圈,是奔驰改装车友的不错的选择哦,专车打造,品质过硬,造型也很不错。 戴卡、 万丰 中南 富诚 国内品牌,但在国际上响当当的品牌
HAMANN
HAMANN MOTORSPORT公司的总部位于 的劳普海姆,是一家专业调校 的企业。 HAMANN的名字来自于创始人Richard Hamann的姓氏,Richard Hamann原来是德国著名的 。 HAMANN至今已有25年的改装历史,每辆车的改装件都由Richard Hamann亲自设计,并且每辆车改装完毕后,都有专门的工程师对改装后的汽车进行技术检验。
HAMANN改装的汽车品牌有Ferrari,Porsche,BMW,Lamborghini,Land Rover,Rolls Royce,Bentley,Audi,Aston Martin等。改装产品涉及到前后包围,车灯,排气管,扰流板,内饰,发动机,悬挂,轮毂,刹车盘等方方面面。
⑻ 都说意大利的汽车设计新颖别致,为什么它能做的这么强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也是一个喜欢浪漫的国家,因此他们自然要用浪漫的方式解决问题,即使是冰冷冷的汽车也同样如此。
虽然Fiat 500 Topolino这样的设计已经是相当成功,不过推动一个国家设计水平的必然是其顶层设计,这份重担就放在了跑车系列上。
以菲亚特8V跑车为例,修长的车身腰线,隆起的腰线从车头贯穿至车尾,不算太夸张,但隐约中透露这一股力量感;圆形鼻孔的进气格栅,又让这款车多了几分呆萌,而炮筒式的尾灯等也让人眼前一亮。
虽然仅耗时两年打造,不过它仍然被广为称颂,甚至还是1952年3月日内瓦车展上的明星车型。当时各大媒体也是不惜赞美之词,美国汽车杂志Road & Track称之为“年度最大惊喜”,英国汽车杂志The Motor评论道,“我们对菲亚特最大的期待就是这款流线型二座轿车。”
同时代下,乔治亚罗主刀下的法拉利250 GTO诞生,也正是因为这款车,兰博基尼才和法拉利成为了死对头。
⑼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汽车改装厂
著名改装品牌太多了 简单的列举几个
AMG
国内许多车迷都可以琅琅上口的殿堂级奔驰改装品牌,但对于它的历史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历史应该从上世纪的1967年开始,两位德国人:Hans Werner Aufrecht和Eberhard Melcher,在德国一个名为Grosaspach的小镇上开始了他们的改装事业,“AMG”名字的由来就是来自这三者间,Aufrecht先生和Melcher先生及地方名字的第一个字母,AMG就此诞生!Aufrecht先生之前是一位当时还是名为Daimler benz(戴姆勒奔驰)车厂任引擎测试、调教工作,所以对于Benz的引擎可以说了如指掌。
当然,一如许多欧洲的改装厂,他们刚开始时的业务都是以赛车为主,帮客人改装车辆只是副业,1971年,比利时的SPA 24小时耐力赛上,AMG以一台“300SEL 6.9 AMG”赛车拿到了全场第二,公司名声也是有这个时候打响了。
1993年,AMG正式成为Benz公司下属部门,并首度推出可以在全球Mercedes-Benz销售网内销售的C36,及后的1999年,Mercedes全面收购AMG,从那时起,AMG便成为了M.Benz车厂下的高性能街车改装部门。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现在的AMG并不是BENZ的赛车部门,因为AMG本身是没有赛车部门的,现在我们所见的挂着AMG品牌的赛车,其实是由AMG的创办人Hans Werner Aufrecht先生另外成立的一家名为HWA GmbH的公司所制作,然后再售予AMG,再以AMG身份出现的产品。
ABT
ABT Sportsline作为大众集团改装第一大厂长期以来致力于赛车及汽车改装市场,提供动力、制动、悬挂、空力套件、轮毂等改装配件、精品及服务,在不失原厂设计的理念下,满足改装车迷对个性化的需求,目前在全世界六十几个国家皆有代理商销售其独家为Audi、Volkswagen、Seat、Skoda及最新的Volkswagen孪生车种Porsche cayenne的改装精品及配件,树立了高性能、高品质的口碑。此外,ABT亦从事整车改装销售的业务,堪称是同业中的翘楚。
在德国专门从事Volkswagen 集团车系改装工程的厂商多如牛毛,但也正因为有着如此的良性竞争与相互激励,使得强者愈强。ABT Sportsline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目前在德国无论是Volkswagen集团车系的改装主流,或是在各项赛事中脱颖而出的Volkswagen集团竞技用车,几乎都与ABT有着直接的联系,ABT堪称拥有赛车的灵魂。
TRD
TRD,全称toyota Racing Development,意味丰田(TOYOTA)赛车部门。TRD负责双方为改善街车,为更多的性能和支持丰田车队的赛车的利益,在世界各地。他们参与在超级GT的( jgtc ) , NASCAR等著名车赛中。
HKS
HKS是日本著名的大型汽车改装品牌,是最早在日本股票市场上上市的汽车改装零部件生产商。HKS拥有无人能比的产品线(从火嘴到行车控制电脑、从机油到涡轮增压),而且是珠海国际赛车场内改装车最快圈速保持者。HKS抱着一种对“Driving Performance”理想的追求,营造了一种吸引着车迷们的HKS改装文化。2005年美昌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取得了日本HKS的中国代理权,并在同年11月10日,成立了HKS-CHINA,HKS-CHINA将向大众传递正确的改装资讯、推广和普及平民化的汽车运动,推介“什么才是真正的改装,什么才是整体的改装”。HKS-CHINA的成立,将会为我国的汽车改装文化注入新元素,为酿造一个规范的汽车改装市场做出贡献。
LORINSER
早在二战前1935年LORINSER在德国斯图加特已经成立了,比“AMG”、“BRABUS”的创立时间还要早,可以说是改装业的“老师傅”了。相对上面两者而言,它们的主要改装项目都是注重在动力方面的提升,而LORINSER的主攻对象,就是奔驰的内装外饰及悬挂和制动系统!还有一点与AMG和BRABUS不同的是,LORINSER的产品在全球享有奔驰全球服务网络的维修与检测的等服务,而且售后服务的水准也达到世界最高的标准!上文提到LORINSER是奔驰的“时装设计师”!就是因为他它专注在“时装”这个概念,而且凭借着它那份创新精神,为奔驰汽车一次又一次换穿上时尚、优雅、高贵的新衣,这一切都赋予奔驰轿跑车难以抗拒的十足魅力!LORINSER所做的这一切,令它在多家奔驰御用改装公司中的成绩,显得最为突出,并且在世界的改装行业中得到尊重和认同!
无限MUGEN
赛车发烧友的你,都一定听过“无限MUGEN”的大名,与本田联手的“无限”,涉足F1、F3、F-NIPPON、SUPER GT、SUPER TAIKYU等著名国际赛事,为本田乃至日本在国际赛车界上写下了无数奇迹,奠定了其在世界赛车界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就连大家熟悉的CCC也曾经受到“无限”的重视,亲自派人到场视察赛事流程和环境。坐落于东京琦玉县朝霞市的“无限”掌握了当今最高峰的赛车技术,就连SUPER GT GT300级别的法拉利F360也主动要求换用“无限”一手改造的C32B发动机(即本田NSX的发动机),由此可见“无限”的实力在业界是多么权威!
TOM'S
Tom's,相信读者对这个“皇者”级的改装品牌已经是相当熟悉,Tom's公司与丰田公司有着无间的合作关系,无论是由内而外的车辆内饰及外形改装,还是对整车性能的提升,Tom's公司都能为丰田公司及客户提供最全面、最经济、最耐用、最贴心的改装服务!为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古语有云“人心所向”,无疑地Tom's成为了丰田公司公认的御用改车公司。 TOM'S公司在1974年成立,由一位在丰田公司工作过的司机Nobuhide Tachi及Kiyoshi Oiwa两人共同建立的。由于当时成立,正值世界经济风暴石油危机的时候,使整体汽车行业大受影响,当然,TOM'S公司也逃不过这次危机的毒害。但在这次危机中,让两位创业者的目光瞄向了汽车竞技上,同时开始对汽车竞技方面进行研究,并注资2百万日元。“黄天不负有心人”,他们创新的举措被丰田公司发觉,并成功签约为御用的改装汽车公司,达到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的地步。TOM'S这个名字,其实是由两位创业者后面英文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再加上Motor Sport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的(Tachi Oiwa Motor Sport=TO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