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地方汽车维修能不能降价
『壹』 在小县城开一家汽修店(厂)不知能不能挣钱
开汽修店可以挣到钱的,教你几个经营策略,一是不定期的促销优惠。比如维修汽车,换轮胎,达到多少钱,送玻璃水,送免费洗车等,送毛巾,洗发水,这些东西都可以和商家合作打上你的汽修厂标志。二是一定要保证修好修出来的东西,就是比别人修出来靠谱,质量诚信是生存第一要素,要经得住时间考验,所以诚信为本,绝对不坑自己的客户。三虽然是汽修店,但是要开辟一个小天地,摆上各类杂志,书籍,还可以放一些糖果,咖啡,饮料,这样客户能够留在那个地方的就能聚起来人气。不管干什么,没有人气,这个单位想挣钱很难。
『贰』 汽车保养与维修上修理厂便宜吗
维修厂的优缺点在于:
比如说某些车型换变速箱油的时候必须借助专业仪器才能彻底把所有油放完,并且添加完油后必须再放出一些,这些细节都是需要注意的,外面的修理厂不一定都受过厂家专业培训,有时甚至会出现越修越有毛病的情况。
2.外面汽修厂对某一问题处理不够专业,但毕竟外面的汽修厂经常修理老车、毛病多的车,所以对后期小毛病可谓见多识广,比如对发动机异响、空调不制冷、玻璃升降故障等等小问题的修理都轻车熟路。
3.总得来说外面修理厂的优势就是价格便宜,对修理一些小毛病的经验比较丰富,劣势是水平参差不齐,缺少修某些车的专业性,专业仪器也缺乏,售后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4S店维修保养的优缺点:
1、汽车操作越来越“傻瓜”,可机器却越来越复杂,电子部件越来越多,很多老修车师傅有时候并没有很好的与时俱进,原来修桑塔纳修的再多、再棒,不见得就能修好当下的车,而且修理厂存在零件“能用就用”,不及时提醒更换的情况。
2、4s店的缺点就是费用高,对其他品牌车辆修理经验很少,解决后期小毛病的经验和办法不多,而且很多4s店存在某一小零件出问题就让整体全换的问题。比如稳定杆一个球头渗油、下肢臂胶套渗油或液压杆头坏了,其实都可以只换一个单独的零件,但4s店在很多时候都是要求整体更换,并且很多零配件都完全可以用,结果都被建议换掉,某些豪华品牌在车辆行驶两万公里的时候就建议换新刹车片、轮胎、火花塞,其实这些都完全没有必要换掉,这点让人很难接受,而且高昂的工时费也是外面修理厂望尘莫及的。
3、4s店的修理工虽然修理的车型少,甚至有的对其他品牌修理不知所措的情况,但贵在对某个品牌车型了解的一个“专”字。
『叁』 车辆出事故后到正规4s店维修并且更换的全部配件都是原厂原件,这样的车子在维修后会掉价吗如果掉价
您好!事故车一般掉价很快的,祝您用车愉快!如果我的回复能帮到您,请帮忙选为最佳答案,非常感激!
『肆』 一般汽车剐蹭的漆重新喷涂,会折价吗
肯定是不会的,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小刮擦都是非常正常的有的时候车子停在那边都会被其它的交通工具刮擦到,所以一般的喷漆之类的都不会影响到二手车的交易价格,不过要是4S店提供的新车当然是不行的,新车要是有刮擦那就严重影响购车人的付款意愿。会影响到二手车交易价格的因素有一下几点新车价格
如果一款车经常出现大幅度的降价促销,其新车的价格不断的浮动,那么二手车的保值率就不会太高。相反,如果一款车的新车价格一直很稳定,相应的其二手车的价格也会很坚挺,其保值率就高。
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的高低对于二手车价格评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通常畅销车型都具有比较高的市场保有量,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保值率。市场占有率越大,车型的认知度越高,它在二手车市场上的保值率也就越高。相反,一些小众品牌或者冷门车型,保值率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品牌美誉度
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是最重要的影响二手车价格的因素。每个人都是理性和感性交错的,一般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的时候大多会考虑到该品牌的认可度和在行业、市场中的影响力。如果这个品牌有着良好的口碑,那么相应的,它的品牌价值就会得到提升,除非是发生重大事件,否则品牌价值一般都不容易贬值。
汽车配置
在买二手车的消费者中,多半讲究的是实惠,汽车的配置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二手车的价格,一般来说,在低、中、高三种配置中,中配车最受欢迎,保值率最高。
事故记录
原车主在平日里对车辆的爱惜程度、有无出过事故,这些都会影响二手车的评估价格,一旦发生过事故,不管车身有多新、车龄有多短,其价格都会大幅下滑。因此,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一定不要选购事故车。
养车成本
消费者在选购二手车时,关注较多的是品牌影响力、车况及价格,最容易忽略的就是车辆的油耗和养护成本,其实,在后期的使用中,汽车维修和养护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选购了排量大、油耗高的车型,其养车费用会大大增加。维修费用少、养护成本低、配件方便,在二手车市场自然就会很畅销,保值率就高。
哪些因素影响二手车保值率?除了上述几个方面之外,像车辆的颜色、市场占有率等因素都会对车辆的保值率产生影响,因此消费者买卖二手车进行估价的时候一定要讲这些因素考虑进去。
如果要问具体什么是事故车,这个还真不好回答,因为目前在国内,对事故车的定义还没有个统一的标准。但大部分业内人士认可的一个观点是看车架是否有过损伤,包括汽车的前后横梁与纵梁、ABC柱、车顶和后备箱底板等位置,简单说就是不能直接替换的部件受损,就可以判定为事故车。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这些部位受损就判定为事故车,而像前后保险杠、车门的修复、喷漆,玻璃被砸等等的都不算事故车呢?原因很简单:这些部件都是可拆卸、可更换的,而且更换后的车辆与原车在安全行驶系统方面,并无太大区别。
为什么你的事故车会被疯狂杀价?
这是因为,如果汽车的前后横梁与纵梁、ABC柱、车顶和后备箱底板等位置出现了损伤,就会出现严重的行驶安全问题。
不少学工科的小伙伴们知道,工程机械部件的技术指标中,有抗疲劳性这一参数,是零部件品质好坏的重要参考指标,而汽车设计中同样存在车身疲劳强度的问题,并且这一指标直接关系这车身的强度和韧性。
一般情况下,车辆行驶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车身结构会受到交变载荷作用力,为了克服这种力,并且保持车架的坚韧性和整体性,车身抗疲劳强度在新车设计和出厂时,会确保在一个安全的区间内。
如果不幸一辆车在事故中损伤了车身纵梁、ABC柱、车顶或者后备箱等部位,说明汽车车架一定在撞击中产生了形变,当然这种形变可以是巨大的,也可以是微小的,但无论如何车架都是产生了不可逆的变化,而且突破了车辆抗疲劳强度所能承受的扭力区间,不可修复,下次一旦再遇到事故,车辆安全等级会急剧下降,难以确保安全。
另外,部分车身结构出现过撞击的车辆,虽然表面得到了修复,看似与正常车辆无差别,但实际上车身的结构与平衡已被打破,如果此时车辆驶上高速,提速后驾驶者会发现,车辆会出现无休止的抖动,高速行车令人瘆得慌。而且无论维修师傅如何检查诊断“缝缝补补”,问题依然存在。这就是车架发生轻微变化,虽然进行了修复视觉上无法察觉,但汽车动平衡被打破的后果。
『伍』 汽车维修价格怎么定
具体要以本地方维修行业标准为准,这只是依据我们当地的情况维修行业的标准 。只供您参考。
一、为加强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管理,规范维修市场经营行为,保护车辆承托修双方合法权益,根据国家计委、交通部关于汽车维修价格管理有关方面的规定,特修订《汽车维修行业工时定额和收费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二、凡从事各类汽车、摩托车、农用车、轮式工程车维修的单位和个人(含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及各类汽车特约维修中心(站)、生产厂家的售后服务部等,均应遵守本《标准》。
三、汽车维修收费实行国家指导价管理。各维修企业可以在本《标准》规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范围内自主确定具体标准,按规定报当地交通、物价部门备案后执行,并在醒目处挂牌公布。
四、汽车维修工时单价标准:一类维修企业每工时10元,可上下浮动30%;二类维修企业每工时8元,三类维修业户每工时5元,机加工、车辆急修每工时14元,可上下浮动20%。其中一、二类维修工时单价不含辅料费,三类和机加工、车辆急修含辅料费。
五、维修费的具体构成:
维修费=工时费+材料费+其他费用
1、工时费=工时定额×工时单价
本《标准》规定的工时定额为最高标准,企业可以根据维修车辆具体情况,在不超过本《标准》范围内确定具体的收费结算工时。
2、 2、 材料费:是指维修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外构件费(含配件、漆料、油料、辅
助材料等)和自制配件费。 漆料、油料:按实际消耗量结算。
3、其他费用:包括外加工费及材料服务费等
外加工费:是指在维修过程中,发生在厂外加工的费用,按实际外加工费结算。 材料服务费:是指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装卸、运输、保管、损耗等费用。 六、维修费用结算规定
1、本《标准》未列车型的维修工时定额,可参照同类车型工时定额,并由承、托修双方商定后签订维修合同。
2、进口或引进技术生产的客、货车整车或总成大修工时按同类国产车工时定额增加不得超过30%。
3、卧铺客车车身大修工时按同类客车车身工时增加不得超过20%。
4、各类双排座车大修,其车头、车身、蓬垫部分的工时按同类车型相应工时增加不超过20%。
5、带有轮边减速器的车辆,减速器的修理,按原前后桥工时增加不超过20%。
6、前驱动装置的车辆,驱动装置大修按其同类车前桥工时增加不超过20%。
7、方向机装有液压助动装置的车辆,其液压助动装置大修,按同类车型前桥工时另增不超过20%。
8、大梁断裂(复加),更换二跟以上横梁的,由承托修双方商定后签订维修合同。 9、装有独立机组装置的车辆,独立机组大修时按相应发动机总成大修工时结算。 10、装有空调装置的轻型客车大修时增加不超过50工时,中、大型客车增加不超过100工时,货车增加不超过40工时。
11、全车喷漆工时按硝基漆工艺测算,需烘烤漆的增加不超过原全车喷漆工时10%;金属漆(烘烤)增加不超过20%。
12、凡三桥以上的车辆大修时,四桥以上每增加一桥按同类车型的后桥与轮胎的工时增
『陆』 汽车是否去4S店维修能否影响二手车的售卖
肯定是影响汽车售卖的。如果去四s店维修。他会有相关的记录的。而且他的维修是有保证的。在一定期限内。是有质保的。而普通的修理厂上不会有的。
『柒』 汽车修理有收费标准吗
按照《中华人民共各国国家标准》及《汽车维修企业的开业条件》规定,汽修业开业条件按汽车修理规模大小,共分三种资质,一类,二类,三类。其中一类资质的修理厂定义为从事汽车大修和总成修理生产的企业,亦可从事汽车维护、汽车小修和汽车专项修理,也就是说其作业内容包含有汽车大修、总成修理,汽车维护,汽车小修。 二类企业定义为从事汽车一级、二级维护和汽车小修生产的企业。 三类企业定义为专门从事汽车专项修理(或维护)生产的企业和个体户。 开业条件中有设备、设施、人员、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流动资金等。在所有这些条件中,只有设备条件单独列项,可以看作是作为必备要求。 事实上,正是对于设备的分级要求,决定了一类二类三类企业的分别以及相关取费标准的分别。一类企业要求要有试验、检测与诊断设备,通用设备,计量工具和主要手工具;二类企业跟一类企业有些相近;三类企业没有要求检测设备,只要求与专项修理相关的设备。 由于一二三类企业投入不同,规模不同,资质不同,缴税费率不同,所以收费标准也会不同。 各修理厂的各项收费标准,在开业之初便上报交通局。由交通局根据国家行业相关规定,依据同行业普遍价格,进行审定。审定的结果,要企业明码实价来执行。并且要求所有企业把价格表列好表格,挂在墙上,让消费者一眼可以看到。 与一般人想象的相反,企业自报的各项修理价格并不高,主管部门交通局要管的是过低的价格。因为,按照行业标准,每一行费用都取得清楚明白,哪个企业如果收取过低,一定在操作上不太规范,或者偷工减料,或者投机取巧,还会造成行业恶性竞争,造成修理质量下降,让行业不能健康发展,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 关于维修收费,国家规定是由定额工时费和实耗材料费(含管理费)组成。 按照国家定额,每一项修理都有相应的经过严格审核的标准,相同的车型工时价格相同,不同的车型工时价格不同。一般来说,车型越高档,工时价格越高。 不同的企业(一二三类型企业都按此标准执行)都执行此价格标准。 但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维修设备大量的更新换代,实际中已很少执行此定额标准。
『捌』 汽车维修的市场问题
新车只要不亏本就卖,车主买了车总要用,用车必然需要进行维修保养,这才是经销商利润的主要来源。车市持续低迷让众多经销商认识到,整车销售起伏太大,售后服务市场则一直保持平稳增长,是稳定的利润来源。
据了解,2007年我国零部件厂家不下4万家,其中大部分都是规模较小的厂家,这是零配件价格降不下来的重要原因。随着这些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和不断整合,大中型零配件供应商将加速形成。这样,运营成本会降低,零配件价格也会降低。同时,面对竞争日趋复杂而激烈的汽配市场,零配件降价已是箭在弦上。
以前在整车光芒掩盖之下的零部件、维修等汽车售后市场开始吸引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目光。从销售利润看,国外成熟汽车市场中整车的销售利润约占整个汽车业利润的20%、零部件供应的利润约占20%,而50%至60%的利润是在服务领域中产生的。从中可以看出零部件市场及售后服务市场无疑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链上的两颗明珠,并完全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
10倍利润很平常?
记者随意联系部分车主,大部分人对维修费用不满意,包括维修站点巧立名目随意收费、收取高额“工时费”、“材料费”等问题。一位做了多年汽车配件的朋友曾向记者谈起维修市场的黑幕,配件的市场价根本不是以成本定价的,而是在成本价基础上乘以一定的系数,并按照相应的地理位置再调整,因此几乎每个地方的配件价格都不一样,这个行业10倍的暴利很平常。
从整车的价格构成来看,零部件要占到70%左右的份额。整车价格的下调,有相当大的比重是通过零部件价格下调来实现的。但2007年的现实情况是,整车价格下调了,而零部件及配件价格依然坚挺,因此,售后利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暴利也就成为必然。4S店正是凭借对原厂配件以及检测维修设备专车专用等技术壁垒占据市场。 忽悠排行榜1:车内瞬间制冷
忽悠:能让炽热的车内瞬间变冷
雷先生在经过汽配市场的时候,被一款名为车内“车用喷雾快速降温剂”所吸引,产品号称“降温王”,即使汽车在戈壁烈日环境下暴晒两小时,车温高达60℃以上,只要轻轻一喷,几秒钟就可“清凉宜人”。一看价格,才几十元,出于好奇他买了一瓶。在爱车里喷了几下,所谓的“瞬间”制冷效果是有,不过只有短短几秒钟的时间,而车内却充斥着一股难以消散的异味。
朱先生点评:这些号称车用快速制冷的喷雾产品,在夏天特别容易吸引车主的关注,都说是采用了特殊的制冷材料,利用热传递的能量守恒定律,喷几下就达到全车制冷的效果,但大多是商家吹得天花乱坠。假如真的如此之好,别说车上的空调显得多余,就连家用空调都可以替代了。
忽悠排行榜2:节油器、节油球、节油贴
忽悠:具有“神奇”的节油效果
远红外光子能量节油球、××纳米节油器、××环保节油器……在汽配市场上,不同品牌的节油产品多不胜数,每种节油器都声称工作原理科学可靠,譬如说“利用远红外线渗透技术改变汽油分子键和激活氧分子,能达到助烧和节油的功效”、“将纳米材料添加到橡皮管内,聚集的油分子团击碎变成单个的油分子,能促使燃油进入气缸时与空气充分混合进而达到完全燃烧”。听起来还真是煞有介事。
朱先生点评:节油器、节油球、节油贴、大部分产品纯属忽悠!譬如声称利用红外线能量达到节油效果的产品,其实红外线能量会导致汽油更容易挥发,不知道它的原理何在?有的说用了“纳米”技术的,纳米并非能量,如何助燃?如果产品真的好,为什么那么多汽车制造商不采用呢?一个节油器的成本不过占一辆汽车的价格的九牛一毛。所以节油器不过是一个“永动机”的概念,纯属忽悠。
忽悠排行榜3:油路清洗添加剂
忽悠:自清洗油路,不用去维修店
在做保养和维修时,如果车辆油路过脏甚至堵塞,就需要清洗,师傅一般会建议车主做一次专业的油路清理,但需要一定费用。汽配市场上有很多“油路清洗汽油添加剂”,有的产品说明书上声称是采用了纳米技术的高科技,能自动清洁油路,去除油路污垢,达到提高汽车动力、降低油耗的效果。吸引车主的是,用这些产品不仅添加方便,仅用一百元左右就能“自己清洗油路”,不用去维修店做专业清洗项目。不过,可别被这些“好处”诱惑了。
朱先生点评:油路清洗剂的制造门槛并不高,使得一些伪劣小品牌充斥市场。假如车主图省钱买了这些伪劣产品,不仅油路没清洗好,还可能损害发动机。
值得留意的是,油路污垢主要成分是胶质,如果油路清洁剂号称能溶解或分离胶质,那么也许会同时腐蚀油路中没污垢的地方。假如该类产品的成分能燃烧,则可能会改变燃烧值和燃点、燃速,对发动机大有影响;如果自称为非燃烧产品,则可能会沉积在汽缸内壁、气门、火花塞等处,那么毁车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忽悠排行榜4:抗磨剂
忽悠:免机油、大幅度降低尾气排放
汽车用品市场上有种新产品,称使用后能让车辆承受几百公里无机油行驶。由于技术门槛问题,此类产品在市场上是“龙蛇混杂”,伪劣产品如雨后春笋涌现。
不过,对于车主来说确是一个诱惑——以后不用频繁地花几百元换机油。有的产品使用说明称,不仅免拆修复,可以修补车辆部件的磨损,能“节油减排”——节省燃油30%,能使尾气中的废气降低2~10倍之类,号称绝对的环保!建议车主还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
朱先生点评:其实,大多“抗磨剂”的工作原理是靠沉积和吸附来填补活塞和缸壁的磨损间隙,但是要想通过这样小小的产品就试图想让发动机内的曲轴、轴承、齿轮、气门等金属件不会沉积加厚,似乎有点夸张。而且加入抗磨剂等添加剂可能会造成机油分层等失调,车主应该小心选择!至于产品声称能“大幅度”降低尾气排放,建议发明者去整车厂家应聘,应该受青睐。
忽悠排行榜5:磁化供氧器
忽悠:使车上废气变氧气
有修车师傅向伊兰特车主小陈推荐了一款过滤磁化供氧装置。该产品的包装外写着:将其加至废气歧管内,就能把废气磁化,同时还能产生氧,使之有氧燃烧更充分,以提升汽车引擎功率,在不同路况上行驶,节约油耗6%~16%!小陈花500多元买来用了一个月,没感到有效果,却惹了些麻烦——要定期回店清洗该装置。
朱先生点评:试图以磁场来使废气变为氧气,在原理上就有些难度。废气变为氧气属于裂解反应,一般实验室的裂解炉体积如冰箱,工业化裂解炉体积比油罐车还大。如此小的一个磁化供氧器如果夸大作用,车主就该额外留神!实际上,此类产品有的只是一个铁管加了块磁石,没有太多技术含量,与拔下进气歧管是一样的。用了之后,反而可能导致汽缸吸入灰尘,加剧磨损。所以谨慎用之!
忽悠排行榜6:GPS车载导航
忽悠:精准定位、功能强大
如果要数汽车配件用品市场上最常见的产品,车载GPS导航仪绝对算得上一种。品牌之多让人眼花缭乱。每一款的说明书都号称自己定位“精确”、功能强大。
不过省质监局最近的一份抽检就让部分品牌的“谎言”无所遁形。通过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四个城市抽检的40批次车载导航仪产品后发现,多达3/4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系统定位精度项目合格率仅过半数,而且“辐射干扰场强”项目抽样批次合格率也仅为一半,系统没有经度、纬度信息显示,根本没法进行定位精度的检测的产品也超过了一半。
朱先生点评:把GPS车载导航列为忽悠黑名单榜并不冤枉,因为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是商家自己利用废旧产品拼凑出来的所谓最新款GPS导航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存在虚报参数的情况,而且定位精度不高,容易发生错误引导;辐射干扰场强的产品,长期使用会导致司机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GPS车载导航可是“路盲”一族的新手司机们特别爱用的产品。不过,在你知道有的产品拥有如此强大的辐射威力和如此薄弱的指路功能后,还敢乱买么?
『玖』 现在一些大牌车型都相对应的降价,后期的维修费用是不是也下降了
简单的说,其一降价是由于充分竞争导致的,而充分竞争主要是由于这些豪车品牌开始国产化。一汽奥迪于1989年开始投产奥迪100,华晨宝马于2004年开始投产,北汽奔驰于2005年开始投产奔驰E。应该说在2010年前基本是三强的竞争,算不上充分。2010年后二线品牌开始快步进入中国,拉开了充分竞争的序幕。凯迪拉克、雷克萨斯、捷豹、陆虎、沃尔沃、林肯、英菲尼迪、讴歌纷纷国产。最早B级车国产的只有奔驰C宝马3和奥迪A4,现在则有凯迪拉克ATS、雷克萨斯IS进口、捷豹XE、沃尔沃S60、林肯MKZ进口、英菲尼迪Q50、讴歌TLX,并且大部分都有了加长版,迎合中国人的口味。同样C级车国产的除了奔驰E宝马5和奥迪A6,现在则有凯迪拉克XTS/CT6、雷克萨斯ES/GS进口、捷豹XF、沃尔沃S90、林肯大陆、英菲尼迪Q70。D级车竞争对手不多,同级别的主要是雷克萨斯LS以及捷豹XJ。但即使没有竞争对手,价格还是会下降,你看十年前的D级车都是八缸甚至十二缸发动机,现在六缸甚至入门款都是四缸2.0的发动机,起价大幅降低。中型SUV除了Q5,GLC以及X3之外,还有凯迪拉克XT5、雷克萨斯RX/NX、捷豹F-Pace、沃尔沃XC60、林肯MKX、英菲尼迪QX50等。
。例如,多年前就开始提倡的“质量三包”制度,至今也没有落实到位。而汽车维修行业缺乏监督机制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市场长期混乱的现状,令消费者不敢冒险尝试,只能长期忍受4S店一直高居不下的维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