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配件厂改善qcc案例
A. QCC活动目的如何推行QCC品管圈
QCC活动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QCC的宗旨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无限能力,创造尊重人,充满生气和活力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改善和提高企业素质。通过QCC活动成果的取得,从而实现广大QCC成员的自我价值,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推动企业文化起到积极作用。 课程内容 一、QCC的功能与现状 1、QCC与石川博士 2、我国早期的QCC 3、QCC现状 4、QCC展望 二、企业如何开展QCC 1、策划与筹备 2、创造条件,引导趋势 3、五项工作原则 4、建立组织构架 游戏:你离哈佛有多远 5、正确立项 6、开展各种有声有色的活动 7、适时发布成果 8、评价功效与持续推进 9、各种有效的QCC形式 三、确保QCC有效运作的要点 1、高效的会议机制 2、建立数码思维格式的报告 案例:美资企业的《业务通报》 3、选择决定管理,取舍决定利益 4、性价比与质价比的权衡 5、拓展思维空间 四、如何防止QCC失效 1、QCC失效的表现形式 2、哪些企业的QCC会低效或无效 3、企业应该注意的问题 五、QCC与TQM 1、实施TQM的三大要素 2、TQM与拓展QCC范围 3、机制、管理与技术的三大创新 六、QCC与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的持久魅力 2、用企业文化提升QCC素质3、生动活泼的QCC会议游戏:卓越的团队领导人 七、QCC与品管工具 1、新老QC七大手法 2、8D 3、SPC 4、6SIGMA 5、ISO国际标准--过程方法 6、防错 八、日资企业的QCC运作案例 九、互动、自由问答 ★授課及輔導: 現場改善-QCC輔導專案:富士康集團、正崴集團、台達集團、牧羊集團、宏全集團、華宇集團、NGK(蘇州)環保陶瓷有限公司、神訊電腦(昆山)有限公司、順達電子(吳江)有限公司、富港電子(昆山)有限公司、蘇州達信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保利地产、合生创展、招商地产远洋地产、华洋置地、昆山鼎鑫電子有限公司、蘇州合祥紡織有限公司、蘇州大智資訊配件有限公司、羅傑斯井上高分子材料(蘇州)有限公司、捷安特輕合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台嘉玻璃纖維(昆山)有限公司、蘇州源成鋁製品製造有限公司、東聚致伸集團、英誌集團、龍昌兄弟股份有限公司、佳能五金製品廠、海益機械配件有限公司、正樺電子有限公司、友訊公司、旺旺集團; 为制造型企业提供生产品质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B. 质量管理持续改善案例
质量管理持续改善案例
质量管理持续改善案例,质量管理之于企业的价值是什么?典型案例或许已告诉你答案。看完之后,让我们记住:基于事实决策、以顾客为中心、持续改进、领导作用,质量管理持续改善案例。
质量管理持续改善案例1
案例一:阿迪达斯的失败
阿迪达斯公司成立于1949年,其运动设备(产品)目前在全球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12%,落后于1972年才成立的耐克公司30%的市场占有率达18个百分点。然而,在耐克崛起之前,全球运动产品几乎是阿迪达斯一家的天下。1954年世界杯足球赛,阿迪达斯因其生产的球鞋鞋底的塑胶鞋钉能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速度,增加稳定性而一战成名,当时世界上有85%以上的运动员穿的是阿迪达斯公司的产品,三叶标志成了成功的象徵。面对骄人的战绩,阿迪达斯公司的决策者们没有重视耐克公司正在迅速成长这样一个严重的事实,决策者们认为自己拥有85%的市场占有率,即便对手抢走一部分市场,仍有大半个天是属于阿迪达斯公司的,没有采取确实有效的对策去扼制竞争对手对自己的威胁,造成今天眼巴巴地看著对手以18个百分点领先自己,在运动服装市场独领风骚的残酷现实。
案例二:摩托罗拉市场的萎缩
全球著名手机企业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现在的市场份额分别是30%和33%,摩托罗拉2001年第一季度营业亏损达4亿多美元,而去年同期其营业额是盈利5,300万美元,美国权威管理机构分析指出,摩托罗拉的现状完全是自找的,在美国经济衰退之前,许多消费者多希望能购买具有全新概念和全新形象的手机来替换现有的产品,来自芬兰的诺基亚捷足先登,率先研制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替代产品,从此赢得了广大的消费者,等到摩托罗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等到他们研制出新款手机时,消费者在经济衰退的影响下,已经放弃了更换手机的打算,摩托罗拉因此失去了市场的先机,造成大规模的亏损。
案例三:国企的悲哀
内地某国营企业曾经与外商草签了一份供销合同,合同规定由外商给该企业提供价值300万元人民币的生产设备,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合同为期三年,三年后该企业将无偿拥有这些设备的所有权。合同约定,在三年合同期内,该企业按双方商定好的价格每年为外商提供某种产品10,000件。合同同时约定,若第一年少交货1件,该企业将按每件1,000元交付赔偿金,第二年少交货1件,该企业将按每件2,000元交付赔偿金,第三年该企业将按每件3,000元交付赔偿金。该企业几个主要领导商议后认为有利可图,便与外商正式签订了合同。300万元的设备到位后,该企业立即组织生产,由于生产能力不足,虽经全体职工的努力,第一年只生产出了8,000件产品,按合同规定,被罚金额2,000件×1,000元=2,000,000元。第二年该企业调整好生产组织方式,准备大干一年,挽回经济损失,但第二年只能生产8,500件,结果被罚金额1,500件×2,000元=3,000,000元。第三年只交货7,000件,被罚金额3,000件×3,000元=9,000,000元。辛苦三年,损失竟然达到了14,000,000元以上。
质量管理持续改善案例2
案例一:WPS与OFFICE在中国市场
WPS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文书处理软体,金山公司最先推出的基于DOS版本的WPS因为简单易用,很快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成为文字处理方面的老大。但是随著美国微软推出了WINDOWS视窗作业系统,金山公司没有对自己的WPS进行必要的改进,没有跟上发展的潮流,推出基于视窗的系统,同时微软公司的办公软体已经完成了汉化,并且具有“所见即所得”的特点,很快占据了大部分中国市场。虽然金山公司推出了WPS2000,但是已经无力回天,市场份额已经被蚕食无几。
案例二:IBM、Intel与Microsoft的个人电脑市场之战
50年代,IBM开始进入电脑行业,随后就势不可挡地超越了先行者雷明顿兰顿公司,占领了工商界电子电脑市场。1969年,IBM以72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和9亿美元的净收益,当之无愧地取得了龙头老大的地位,并以70%的市场占有率垄断了美国大型电脑市场。然而被成绩冲昏头脑的IBM的高层决策者们对于新的富有巨大魅力的行业领域——个人电脑却视而不见,直到1986年IBM才开始进入个人电脑领域,但为时已晚,无论IBM怎样挽回,也只能屈居第三,“IBM永远是第一”的神话因此破灭。
如果说1987年IBM推出的最优质的IBM-PC机为IBM公司挽回了很大一部分个人电脑市场,那么,1986年IBM为了短期内推出优质领先的个人电脑,而将中央处理器晶片CPU交给了Intel公司,将DOS作业系统交给了Microsoft,则是培养了自己未来的敌人。1982年Intel和Microsoft的股票价值合起来才只有IBM的`十分之一,但到了1992年10月,他们联合起来的股票价值就超过了IBM。到1992年底,已经高于IBM市场价值的50%。而1991年IBM亏损28.6亿美元,1992年继续恶化,酿成了美国历史上最高的公司亏损记录——49.7亿美元。
质量管理持续改善案例3
案例一:福特汽车:成败只在一念间
福特汽车公司世人皆知,是国际汽车工业的大家族,但是在他的发展道路却几经沉浮。老亨利·福特从1899年起两次创办汽车公司,都因缺乏专业知识而失败,1903年再次创业,选用能人,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开始了福特公司繁荣发展的阶段,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但是后来老亨利·福特被一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实行家长式管理,辞退功臣库兹恩斯,和一大批有才干的人,甚至一天之内赶走了30名经理。很快福特公司的经营状况陷入困境,1945年竟到了濒临破产的地步。同年9月,老福特下台,让位于他的孙子小亨利·福特。
小亨利·福特接管公司后重整旗鼓,聘用了通用汽车公司的副总裁布里奇全面主持公司的业务,甚至破格聘用了包括后来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马拉在内的年轻人,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使福特公司复现往日的繁荣,坐上了美国汽车制造业的第二把交椅。富于戏剧性的是小福特后来也重蹈祖父的覆辙,独断专行,以主人自居,先后辞去了布里奇、艾柯卡等人,结果使历经艰辛换来的振兴没有保持多久,公司地位一跌再跌,业务经营每况愈下,最终也不得不辞去董事长的职务。
案例二:八佰伴的遗憾
1997年9月18日,八佰伴日本公司宣布破产。该公司负债总额高达1613亿日元,是二战后日本流通业规模最大的一次破产。
八佰伴曾制定了在中国发展的宏伟计划——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建立1000家以经销食品为主的超市……据八佰伴内部材料透露,在中国开一家超级市场要投资1500万日元,那么1000家就是150亿日元,而八佰伴日本公司在1996年全年赢利也不过8亿日元而已。即使把八佰伴集团下属的所有企业收益都算上,实现开拓中国市场的宏伟计划,资金也远远不够。可是和田一夫说:“我们不再依靠银行,我们靠自有的资金干”。于是他们靠发行社债来筹集资金。社债没有银行的监督,资金的使用就容易失控。大规模的举债,终于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到1997年,八佰伴公司的负债已经达到了1600亿日元,一位负责人向外界透露:八佰伴营业额的40%要用来还债。难怪在1997年八佰伴集团的会长和田一夫在日本静冈县八佰伴日本集团总部召开的债权者说明会上,面对1200多名讨债者只说了一句话:我恩将仇报,实在对不起大家,我将以毕生精力来偿还诸位的债务。说完,和田一夫泪如雨下……
案例三:狄罗伦的香蕉
美国管理专家麦考梅克在其《经营诀窍》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的一位朋友在担任通用汽车雪佛莱车工厂的总经理后不久,有一次他去达拉斯出席一项业务会议,当他抵达旅馆之后,便发现公司的人已经送来了一大篮水果到他的房间。他看后幽默地说:“咦,怎么没有香蕉呢?”从此以后,整个通用汽车公司都流传著“狄罗伦喜欢香蕉”的说法,尽管他向人解释那只不过是随便说的,但在他的汽车里、包机中、旅馆里,甚至会议桌声,总是摆著香蕉!可见,企业领导的一个行为会产生多大的作用。
C. 汽车零配件厂品质改善提案
1、目的
提倡以员工为中心的提案改善范畴,引导和鼓励员工积极主动地提出并实施任何有利于公司经营品质,提高管理能力的革新建议、改进意见和发明创造等改善提案;并对公司全员提案改善成果所达成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作业效率,减少工时并降低成本的效应进行宣传、表彰和奖励为目标,进而形成企业全员参与、全员改善、持续改善的文化氖围,塑造常常思考如何改善的职场风范,特制定提案改善活动实施方案。
本实施方案制定了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工时、降低成本、产品设计创新、过程方法改进、管理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提案改善活动推进的有关事项。
2、改善活动执行标准
2、1提案改善活动工作流程
按公司2012年2月2日发布关于合肥常青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改善管理流程》文件内容执行。
2、2提案评分与奖励标准
按公司20l2年2月2日发布《关于合肥常青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改善管理流程》文件的随文附件l、2、3内容执行。
3、提案改善活动考核与评价指标
改善提案活动考核与评价指标:是考核各分公司评审小组及公司改善提案督组导组,以及企业改善提案活动推进部门与班组的工作绩效,而不是直接考核基层普通员工的,因此适用于各分公司所有车间及部室与班组。
考核与评价指标:
(1)参与率=参与改善人的数/部门总人数×lOO%
(2)人均改善数量=采纳改善的数量/部门总人数多部门共同完成的改善或提案,评价改善指标时,改善或提案数量按“l/参与部门数”计算。
4、提案改善有效性识别
有效精益生产(www.chinatpm.net)改善提案范畴,并纳入案改善活动工作流程。主要有:(1)提高产品质量的改善;(2)降低成本方面的改善;(3)节省人力(工时)、提高工效方面的改善;(4)工艺方法(包括装配)的改善;(5)预防工作失误、破损或不合格品发生的改善;(6)设备、夹具、工具的改进;(7)运输保管方面的改善;(8)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方面的改善;(9)节省资源、能源和废料的利用方面的改善;(10)管理流程、效率、方法等方面的改善;(11)新产品开发、新产品适应性开发、零部件设计开发、零部件设计改进;(12)试验方法或测量方法的改进;(i3)机器设备维修保养方面的改善。
改善和改善提案如属于下列内容则视为无效,将不予受理:(1)超出劳动保护范围,要求改善待遇;(2)与曾被提出或被采用过的改善内容相同;(3)更改产品件材质的;(4)无具体内容或单纯提出希望;(5)实施改善的成本大于改善获得的利益;(6)简单的6s等活动;(7)原本岗位职责应进行的工作;(8)众所周知的事实,理所应当遵循的原则;(9)与专利法抵触;与事实不符的。
5、推进提案改善活动方案
(1)完善机制,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
改善提案以高度的制度化、规范化区别于合理化建议。
(2)开展全员培训,掌握实施提案改善活动的意义和实施流程以各分公司评审组为单位,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培训方式,对所属进行培训,通过讲解改善提案的起源和先进企业的实施效果、改善提案与合理化建议的区别,学习公司《关于合肥常青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改善管理流程,树立“本职工作=日常工作+改善”概念与意识;深入到班组进行改善活动开展的实际性操作培训,学习怎样填写《工作改善提案表》。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开设宣传栏,张贴改善提案有关内容,制做黑板报宣传改善提案的意义、流程、评审办法和奖励标准等,使改善提案活动深入到员工当中。
(3)跟踪指导,解决员工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虽然经过培训,理解了改善提案的基本做法,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各评审组结合以往案例来启迪员工的思维,以标准化的格式来强化大家的意识,以奖励来刺激大家的积极性。
有时基层员工有参与改善活动愿望与行动,但其提案的文字、图形等表达可能产生困难,因此,各评审小组可适时指派有经验的部室人员对基层员工进行一对一辅导,协助完成将其改善提案的设想进行文字化、图样化与效益计算等工作,形成满足流程要求格式化可供实施、进入评审程序文件,提交评审并综合给予验证。
(4)及时评审,公开评审奖励结果及活动开展情况,提高员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各改善评审组、督导组应及时对改善提案进行评审和奖励,让积极参与改善提案活动的员工及时拿到体现他们劳动的奖金,鼓励其再接再励,同时鞭策那些不积极参与的员工。
公开评审及奖励情况,让积极参与的员工产生自豪感,让消极对待的员工产生压力,让没评上的员工知道没评上的原因,同时体现评审的公平公正,提高了员工的参与度,使改善提案活动得以持续进行。
6、促进提案改善活动向纵深发展
(I)转变观念是提前
改善提案活动强调的是这样一种观念:每一件工作,都有很大的改进余地,改善是无止境的,要通过“改善一一维持——进一步改善”的循环。
改善提案与以往的合理化建议有着明显的区别,改善提案活动要求提出者自主实施,而合理化建议活动则往往是提出建议由他人实施。
因此开展到位的宣传教育、培训、跟踪全过程、定时的评审奖励,让大家从心里认同改善提案活动,从思想接受改善提案活动,从行动上支持改善提案活动。
(2)评审标准化是基础
一套完善的提案评审标准和奖励制度是开展改善提案活动的基础,评审标准体现评审的流程,评审等级和奖励金额的依据,提案改善前后的对比,改善人付出的努力程度,改善活动所取得的效果等等。
因此,在改善活动进程中、各评审组与督导组应及时掌握活动状况,听取活动参与人员的意见,不断完善评审标准,做到评审过程有依有据,公平公证,透明度强。
(3)及时评审奖励是动力
奖励很重要,及时评审改善提案,给予提案人奖励,将改善提案活动广泛、持久地开展,可以提高员工的自我改善能力,养成改善习惯,培训员工的问题意识和改善提高意识,使改善自主化、全员化;使员工在共同生产、共同参与改善的过程中会产生成就感,增强归属感及被尊重感,提高其改善、创新积极性,发挥个人的创造力。通过全员参与精益生产与持续改善,达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真正做到为公司开源节流等目的。
(4)全员参与是关键
提案改善活动应大力动员、教导员工参与提案活动,积极调动起员工参与提案活动的积极性,形成浓厚氛围,可以群策群力,只有全员的参与和支持,才能体现活动的普遍性,才能集广大员工的智慧,才能持续改进和不继深入。
营造一种良好的改善气氛,让员工从中体验到成就感。各分公司可通过组织开展“提案件数竞赛”,张贴提案件数优胜榜与员工改善效果事迹、召开优秀提案展示报告会、制作提案改善园地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员工对改善活动参与地积极性,加强部门协作,增强企业凝聚力,把改善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D. 工厂创意改善提案案例
改善提案是在企业发展战略框架下,系统性引导各级岗位员工通过精益管理理念和IE手法,持续改善“人—人”、“物—物”和“人—物”关系,实现个人素质和工作绩效一起成长,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
正文:
为什么提案(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持续力会不强呢,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观念问题。笔者曾经为深圳市一家港资企业做培训,笔者建议董事长要在企业内搞提案活动、qcc活动、甚至是tpm活动,这位董事长十分诧异地间笔者,工作没做好,干部员工理所当然要做改善,这是他们本身的职责,为什么还要搞活动呢。
企业已经给干部员工发工资了,为什么搞了活动还要发奖金呢?笔者询问这位董事长,“假如员工不搞改善企业是否会少发员工的工资呢”。
他告诉笔者说不会,笔者又继续问他,“假如员工不做改善工资不会少那么员工又为什么要做改善呢”?
这位董事长听后严肃地说“员工做事要有责任心,我们企业不欢迎没有责任心的员....由于董事长观念的迂腐,这家企业竞争力逐渐下降,导致该企业形成“老板天天忙基层,员工天天谈战略”的滑稽局面。
笔者曾经担任深圳市一家台资家具制造型企业的咨询顾问,这家拥有数千人的大型企业内有一支数十人的“合理化”队伍,他们专门为这支队伍成立了一个部门叫“合理化课(部)”。
笔者觉得他们这种做法很特别,一次,询问他们的管理干部,“合理化课(部)这个叫法很好,请问这些人每天在忙些什么呢?”这几位经理一听就笑了起来说,“我们老总很崇拜台塑集团的王永庆,他听说台塑集团有个合理化部门,做得很出色,便在我们企业内成立了这个部门”。
笔者笑着问他们,“那么你们企业的tpm活动与qc活动一定做得很不错了”?“什么tpm与qcc,我们企业内的合理化课(部)不搞这些,他们的职责就是。灭火,哪里起火。
这位老总开始将员工自主改善当作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来抓,他经常在公司内部的会议上引用王永庆经常讲的一句话“企业今天的成长和业绩,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五都是来自内部管理的改善,我们要追求点点滴滴合理化,追根究底的改善精神。
正是因为这种向改善要效益的精神,使得这家企业在家具行业反倾销严重不景气的2004年,赢得了生存和发展。日本的富士施乐公司人均提案件数达到每人每月3件多。
这家公司将提案制度变成员工入厂教育的一个环节,在最开始的时候将提案作为每一个员工的一项职责,通过制度保障提案活动的持续开展,让员工意识到提案非做不可。
逐步培养员工的改善意识,最终成为习惯。而当提案改善在一个企业内形成了习惯,这势必会创建积极进取持续改善的企业文化,最终使企业利润倍增。
E. 我在1家汽车零配件厂上班,公司要求每个人写个改善提案出来,最好是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谁能帮我想想
工厂安全方面的,
1、你可以看看公司的设备、工装夹具等有无“防错装置”,可以从以前发生的工伤事故上入手,水平展开到类似的设备上。
2、仓库也是容易找安全隐患的地方,比如说木质外包装箱上打开后的铁钉有没有及时处理好(将铁钉拔出来,或是直接敲进去,防止意外扎伤人。。。
F. 汽车配件厂改善提案
是工作相关的提案吗?
1、分析目前工作的效率弊端并列举几个实例;
2、分析导致低效率出现的原因;
3、针对提出的问题列出解决办法;
4、结尾就客气几句。
G. QCC改善降低设备故障率怎么折算成收益
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善吧:1、保养维护体系(MP保养预防,PM预防保养,CM设备改良,BM故障维修);2、配件质量、能源质量、外包工程改善质量等管理;3、维修、保养技能的提高。TPM中讲5个,囊括在3个方面内,但应根据厂内故障原因去做实际控制。但以上三个方面必在其内。希望能对你有助!
H. 丰田QCC活动的目地是什么
丰田QCC活动的目地是:
QCC活动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QCC的宗旨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无限能力,创造尊重人,充满生气和活力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改善和提高企业素质。通过QCC活动成果的取得,从而实现广大QCC成员的自我价值,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推动企业文化起到积极作用。 课程内容 一、QCC的功能与现状 1、QCC与石川博士 2、我国早期的QCC 3、QCC现状 4、QCC展望 二、企业如何开展QCC 1、策划与筹备 2、创造条件,引导趋势 3、五项工作原则 4、建立组织构架 游戏:你离哈佛有多远 5、正确立项 6、开展各种有声有色的活动 7、适时发布成果 8、评价功效与持续推进 9、各种有效的QCC形式 三、确保QCC有效运作的要点 1、高效的会议机制 2、建立数码思维格式的报告 案例:美资企业的《业务通报》 3、选择决定管理,取舍决定利益 4、性价比与质价比的权衡 5、拓展思维空间 四、如何防止QCC失效 1、QCC失效的表现形式 2、哪些企业的QCC会低效或无效 3、企业应该注意的问题 五、QCC与TQM 1、实施TQM的三大要素 2、TQM与拓展QCC范围 3、机制、管理与技术的三大创新 六、QCC与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的持久魅力 2、用企业文化提升QCC素质3、生动活泼的QCC会议游戏:卓越的团队领导人 七
I. 工厂创意改善提案案例
改善提案是在企业发展战略框架下,系统性引导各级岗位员工通过精益管理理念和IE手法,持续改善“人—人”、“物—物”和“人—物”关系,实现个人素质和工作绩效一起成长,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
正文:
为什么提案(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持续力会不强呢,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观念问题。笔者曾经为深圳市一家港资企业做培训,笔者建议董事长要在企业内搞提案活动、qcc活动、甚至是tpm活动,这位董事长十分诧异地间笔者,工作没做好,干部员工理所当然要做改善,这是他们本身的职责,为什么还要搞活动呢。
企业已经给干部员工发工资了,为什么搞了活动还要发奖金呢?笔者询问这位董事长,“假如员工不搞改善企业是否会少发员工的工资呢”。
他告诉笔者说不会,笔者又继续问他,“假如员工不做改善工资不会少那么员工又为什么要做改善呢”?
这位董事长听后严肃地说“员工做事要有责任心,我们企业不欢迎没有责任心的员....由于董事长观念的迂腐,这家企业竞争力逐渐下降,导致该企业形成“老板天天忙基层,员工天天谈战略”的滑稽局面。
笔者曾经担任深圳市一家台资家具制造型企业的咨询顾问,这家拥有数千人的大型企业内有一支数十人的“合理化”队伍,他们专门为这支队伍成立了一个部门叫“合理化课(部)”。
笔者觉得他们这种做法很特别,一次,询问他们的管理干部,“合理化课(部)这个叫法很好,请问这些人每天在忙些什么呢?”这几位经理一听就笑了起来说,“我们老总很崇拜台塑集团的王永庆,他听说台塑集团有个合理化部门,做得很出色,便在我们企业内成立了这个部门”。
笔者笑着问他们,“那么你们企业的tpm活动与qc活动一定做得很不错了”?“什么tpm与qcc,我们企业内的合理化课(部)不搞这些,他们的职责就是。灭火,哪里起火。
这位老总开始将员工自主改善当作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来抓,他经常在公司内部的会议上引用王永庆经常讲的一句话“企业今天的成长和业绩,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五都是来自内部管理的改善,我们要追求点点滴滴合理化,追根究底的改善精神。
正是因为这种向改善要效益的精神,使得这家企业在家具行业反倾销严重不景气的2004年,赢得了生存和发展。日本的富士施乐公司人均提案件数达到每人每月3件多。
这家公司将提案制度变成员工入厂教育的一个环节,在最开始的时候将提案作为每一个员工的一项职责,通过制度保障提案活动的持续开展,让员工意识到提案非做不可。
逐步培养员工的改善意识,最终成为习惯。而当提案改善在一个企业内形成了习惯,这势必会创建积极进取持续改善的企业文化,最终使企业利润倍增。
J. QCC活动目的如何推行QCC品管圈
QCC活动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QCC的宗旨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无限能力,创造尊重人,充满生气和活力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改善和提高企业素质。通过QCC活动成果的取得,从而实现广大QCC成员的自我价值,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推动企业文化起到积极作用。 课程内容 一、QCC的功能与现状 1、QCC与石川博士 2、我国早期的QCC 3、QCC现状 4、QCC展望 二、企业如何开展QCC 1、策划与筹备 2、创造条件,引导趋势 3、五项工作原则 4、建立组织构架 游戏:你离哈佛有多远 5、正确立项 6、开展各种有声有色的活动 7、适时发布成果 8、评价功效与持续推进 9、各种有效的QCC形式 三、确保QCC有效运作的要点 1、高效的会议机制 2、建立数码思维格式的报告 案例:美资企业的《业务通报》 3、选择决定管理,取舍决定利益 4、性价比与质价比的权衡 5、拓展思维空间 四、如何防止QCC失效 1、QCC失效的表现形式 2、哪些企业的QCC会低效或无效 3、企业应该注意的问题 五、QCC与TQM 1、实施TQM的三大要素 2、TQM与拓展QCC范围 3、机制、管理与技术的三大创新 六、QCC与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的持久魅力 2、用企业文化提升QCC素质3、生动活泼的QCC会议游戏:卓越的团队领导人 七、QCC与品管工具 1、新老QC七大手法 2、8D 3、SPC 4、6SIGMA 5、ISO国际标准--过程方法 6、防错 八、日资企业的QCC运作案例 九、互动、自由问答 ★授课及辅导: 现场改善-QCC辅导专案:富士康集团、正崴集团、台达集团、牧羊集团、宏全集团、华宇集团、NGK(蘇州)环保陶瓷有限公司、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顺达电子(吴江)有限公司、富港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蘇州达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保利地产、合生创展、招商地产远洋地产、华洋置地、昆山鼎鑫电子有限公司、蘇州合祥纺织有限公司、蘇州大智资讯配件有限公司、罗杰斯井上高分子材料(蘇州)有限公司、捷安特轻合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台嘉玻璃纤维(昆山)有限公司、蘇州源成铝制品制造有限公司、东聚致伸集团、英志集团、龙昌兄弟股份有限公司、佳能五金制品厂、海益机械配件有限公司、正桦电子有限公司、友讯公司、旺旺集团; 为制造型企业提供生产品质管理系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