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售后维修欺诈
A. 修车欺骗消费者怎么处理
汽车维修欺诈消费者的维权措施:
一、协商是首选的处理方法
协商是首选的处理方法,因其可以节省时间和维权成本。消费者可直接向修理厂提出汽车维修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提出返修、换件或赔偿损失的要求,协商时可将依据或证据告知或出示修理厂,但原件和重要物证一定要自己保存好。首先与承修方协商,要求对方承担补修、返工或者赔偿损失。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意见,既省时又省钱,还可以避免双方的矛盾激化。如果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则可以申请有关机构鉴定。
鉴定是由消费者和修理厂共同要求当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进行汽修质量责任认定。如果责任认定需要进行技术分析和鉴定、承修方和托修方共同要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出面协调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组织有关专家或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技术分析和鉴定,费用由责任方承担。汽车维修质量鉴定的受理机关是各级道路运管机构,这一机构隶属各级交通局。该机构会做出实事求是的、具有权威性的技术分析和事故鉴定报告。
二、调节是处理纠纷的一种手段。
根据《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汽车维修承托双方因维修质量和履行合同发生纠纷时,如果承修方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以向道路运管机构申请组织技术鉴定和调解。调解是消费者申请当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进行调解,此时机动车维修质量纠纷双方都有保护当事车辆原始状态的义务,必要时可拆检车辆有关部位,但双方当事人应同时在场、共同认可。
三、鉴定是纠纷调解的必要条件。
汽车维修质量纠纷如果需要通过技术分析或鉴定进行责任认定的,技术分析和鉴定由汽车维修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有质量检测或技术鉴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拆检车辆有关部位时,当事双方必须同时在场,一致证实拆检情况,质量纠纷调解过程中拆检、技术分析和鉴定的费用在责任认定后由责任方按责任比例承担。
四、诉讼是质量纠纷的终结程序
诉讼是车主直接向法院起诉,可以不经鉴定程序、在调解失败后直接起诉。如果用户对鉴定结果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用户也可以不经过鉴定程序,调解失败后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车主可以请求法庭适用"举证倒置责任",即由承修方承担主要举证责任,承修方应向法庭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按照正确的技术和工艺进行修理而且修理质量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如果提供不出这种证明,则可以推定维修质量不合格。车主应向法庭提供损坏实物、损失清单、发票等证据。
B. 修理厂答应给换原厂件结果换的杂牌件,是欺诈雇客吗。可以理赔吗。
修理厂未按要求给顾客换原厂件,属于欺诈顾客。可以向消协投诉或者法院起诉进行理赔。
4S店或修理厂维修车辆,4S店或修理厂承诺更换原厂零部件,结果使用的是其他杂牌零部件,按照原厂零部件收费,构成消费欺诈,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车主可以要求修理店假一赔三。
车主送修时要求汽修厂出具配件原厂证明等相关材料,如果发现存在欺诈行为,应积极依法维权。对于维修前、维修后的车辆状态可以拍照或拍视频的方式记录,同时注意索要留存票据,便于发生纠纷时有据可依。一旦证明汽车维修遭遇欺诈,消费者可依据“退一赔三”的规定向修理机构索赔,违法者应承担惩罚性的赔偿责任。
C. 宝马售后维修说好更换配件欺诈怎么起诉
摘要 起诉需要的材料如下:
D. 汽车4S店乱象,为何屡禁不绝
近日,国内媒体曝光了上汽大众和东风日产北京某4S店的售后维修黑幕,问题包括疑似砸毁车辆未损坏零件以提高维修金额、截留车主购买的油液、“虚假”保养施工等。
笔者注意到,此事件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但很快热度又降了下去,原因并非大家不关注此类与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的新闻,而是消费者对此类新闻有些“麻木”了。
“去年奔驰‘机盖门’事情闹得那么大,所有品牌立即取消了金融服务费,但是现在你再去看看,有几个不收的?”一位经销商向笔者说道。
这位经销商讲出了 汽车 消费和售后领域一个非常尴尬的现实——几乎每年都会爆发数次大型 汽车 质量、消费合同欺诈或所谓的售后维修“黑幕”,一大波媒体跟进之后,厂商、经销商和主管部门纷纷表态彻查。但是当事态平息后,经销商往往旧态又生,曾经被曝光的种种问题再次发生。
比如2014年,南京市物价局曾对当地4S店加价销售开出50万元罚款。2015年,央视3·15晚会曾曝光一些品牌4S店“小病大修”,对一些 汽车 的简单故障,故意夸大故障原因,以此来牟取暴利。去年,西安一女士购买了一辆发动机漏油的进口奔驰轿车,在维权无果的情况下,不得不坐在奔驰车机盖上哭诉。
全国消协过去几年 汽车 投诉数据也显示, 汽车 及零部件始终是各大消费品类中投诉量最大的,且投诉量持续增加。比如2019年全国消协共收到 汽车 及零部件类投诉34335件,同比2018年激增25.1%。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购车合同纠纷。经营者签订合同明显有利于经营者,甚至是违反法律规定,排除消费者主要权利,在合同条款中对于消费者和销售商在权利义务约定上不明确、不对等,违约后承担的赔偿责任不清,消费者不能按照合同有效维权。其次就是售后服务问题。故障不能一次性修好,出现返修状况,或故障多次维修却不能彻底解除,维修不出具明细等。最后是捆绑销售车险和诱导消费者贷款,消费者购买优惠车辆过程中,部分经营者要求必须在4S店购买车辆保险和办理贷款,在指定的保险公司投保,有时还要消费者交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的保险押金。
为什么这些问题连续多年出现,多次被媒体曝光,不仅得不到解决,且投诉量越来越大?
上海一位律师告诉笔者,很多 汽车 销售合同是不存在问题的,比如消费者经常投诉的被强制加装精品、装潢问题,在合同上往往体现为消费者自愿购买这些项目。即便消费者感觉上当受骗,法律上也不支持他们去维权。其次是售后检测举证维权难, 汽车 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举证难、鉴定难、求偿难。
“一辆 汽车 大概有2万多个零部件,专业门槛很高,即便4S店售后提出一些不合理的项目,或者没有按照规范去施工,消费者往往都识别不出来。”上海某合资品牌4S店售后总监告诉笔者。
那究竟该如何解决这种乱象呢?上述售后总监提出, 汽车 厂商和经销商都有内部的施工规范和要求,但逐利是商家的天性,售后部门往往也背负着产值和利润的考核,依靠经销商自律很难解决问题,尤其是当前新车销售价格倒挂,4S店盈利主要靠售后部门来支撑。
“按照业内平均水平,销售利润、增值服务利润、售后收入利润大约占比在10%、40%和50%。如果要收回投资,仅仅依赖销售车辆的返利,几乎没有可能。”该人士说。
他认为,想要长效地改善和解决4S店销售猫腻和售后黑幕,更重要的是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减少对经销商的市场行为的干预,净化品牌 汽车 市场,从而最终实现消费者、经销商、厂商共赢的良好 汽车 市场秩序。
E. 车子在4s店维修,欺诈消费者,怎么维权
呵呵,我不知道楼主什么牌子的豪车,但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的,一般的员工都没那个胆量的,我比亚迪的车去修理的时候也是修好车试车时会开一开。实在不放心可以自己把放店里的里程数记录下来!
F. 汽车保修期内招到售后恶意欺诈可以报警处理吗
汽车保修期内招到售后恶意欺诈可以报警处理。
消费者在购买的商品发生质量问题或对接受服务不满意时,如与商店协商和解未果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也可以不经协商直接向消协投诉。如果还是没结果,可以报警处理或者起诉解决。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G. 花15万维修发现配件一半没换,4s店的行为是否可以定义为敲诈
4S店的行为可以定义为欺诈,并不能定义为敲诈。
整个事件发生的经过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降雨天气,导致道路上的积水特别的严重,所以,男子驾驶的奔驰汽车也被水浸泡了,因此,男子将被水浸泡过的汽车拿到奔驰4S店去修理。
4S店的这种行为,是在欺诈消费者,也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把没有完全修好的车交给车主开,万一发现意外呢,出了事故的时候,谁负责呢?
而且4S店用差的零部件来代替新的,这种行为也很令消费者寒心,而且男子驾驶的这辆奔驰车价值一百多万,维修费用这么贵也是应该的,但4S店收了那么多的钱,却没有好好的修理,确实不应该。
H. 被汽车修理厂欺骗了应该找哪个部门投诉
你好,如果被汽车修理厂欺骗了,可以先找汽车维修厂协商处理
如果不行,找他们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投诉,如果还不处理的话
可以再找上一级单位,比如说工商进行处理,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投诉,肯定会给你答复的。
如果还不行就只能是起诉对方了,然后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
I. 被汽车修理厂欺骗了应该找哪个部门投诉
如果你有证据证明修理厂存在欺骗行为,你可以向所在地的维管处投诉,或者打国家工商总局消费者投诉电话12315进行投诉。
J. 汽车维修欺诈可否三倍赔偿
法律分析: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