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特纳汽车配件
Ⅰ 橄榄球的电影有哪些
在电视上看美式橄榄球比赛本身就是电影级的享受了,所以和美式橄榄球有关的影视作品,主要着力点通常不在比赛本身。想知道关于橄榄球的电影有哪些吗?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Gridiron Gang——《重振球风》
故事的背景是一个少年看管所之类的地方,The Rock(道恩-约翰逊)扮演的教官在这里组建一支橄榄球队,并通过打球的方式令这些孩子走回正轨。
Invincible——《万夫莫敌》
这部影片是根据前NFL球员帕培尔的真实故事的改编的,影片讲述了一个十分感人的逆袭故事。主人公通过公开选拔加入了职业球队,虽然受尽了鄙视并没有得到理解,但他最终凭借自己的成功堵住了大家的嘴。
The Express——《生命快车》
生命快车也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电影的原型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夺得海斯曼奖的非洲裔橄榄球运动员——Ernie Davis。虽然两度带队夺得全国冠军并夺得了海斯曼奖,但可怕的白血病还是终结了他的职业生涯。这是一个悲剧,泪点低的慎看。
Any Given Sunday——《再战星期天》
当你在演员表里面看到阿尔-帕西诺的名字时,你就应该坚信这部电影不会让你失望。故事背景设定为迈阿密鲨鱼队,球队正在季后赛边缘挣扎。而阿尔-帕西诺正是扮演了这支球队的`主帅。虽然在赛季的末期,球队最终没能创造奇迹,但这个故事本身已足够感动太多人。
Blindside——《弱点》
《弱点》怕是已经被看烂的一部橄榄球电影,确实很经典的一部电影。故事的原型是现役NFL球员Michael Oher。可以说,《弱点》影响了太多人。那个如梦如幻的故事,美到令人觉得不真实。那个槑的胖子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The Longest Yard——《最长的一码》
故事讲述了一个前NFL四分卫入狱后继续组队打橄榄球的故事。也是蛮经典的。
We are Marshall
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电影,故事的原型是Marshall University橄榄球队。球队在一次航空事故中几乎全员遇难,后来在球队仅剩的球员和全体学生的努力下,学校重建了他们的橄榄球队(有点慕尼黑空难的意思)。当“We are Marshall”的高喊声响彻在印象中时,这部电影一定会令你印象深刻。
Draft Day——《选秀日》
凯文-斯科特纳影帝级的演出加上真实的NFL选秀场景,这部电影在万众瞩目之下终于出现了!《选秀日》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斯科特纳扮演的桑尼-威佛是克利夫兰布朗队的总经理,他要在接下来的选秀大会上为球队做出最好的选择。结果当然是他大获成功。这部电影最神的是映射了很多的现在的NFL球员,甚至更是有NFL休斯顿德州人队的跑卫Adrian Foster亲自出演。
Remember The Titans——《光辉岁月》
赶紧来吧这部经典中的经典加上去,要不真快要引起众怒了。著名影星丹夆尔-华盛顿出演的一部非常经典的橄榄球电影。这部电影是通过真人真事改编的。这部电影包括了一些种族歧视、种族冲突的戏份,但黑白混合的橄榄球队最终还是获得了成功。
发现好多JR都很喜欢《Facing The Giants》(面对巨人)这部电影当中的一个片段,有一阵在朋友圈和微博还一度挺火,把这个经典的片段贴出来给大家看看。
Ⅱ 大家觉得凯文科斯特纳演技如何哪部片子最经典
我欣赏他:
凯文.科斯特纳所主演的《与狼共舞》、《保镖》、《侠盗罗宾汉》等影片,让我们从长久而凝重的现实主义影像中打开窗口,深切地感受到新好莱坞影片中所散发的宽广、阳光、浪漫与人文主义气息。同时,凯文.科斯特纳所塑造的形形色色银幕形象也开始被千万的中国影迷所熟知、所热爱。
无论是持枪跃马的牛仔,劫富济贫的好汉,还是斗志顽强的检查官,银幕上的凯文.科斯特纳呈现给大家的总是一位集英俊、勇敢、浪漫、沉着与坚强的完美偶像,而生活中的凯文.科斯特纳更是一位能够真正坚持自己原则的人,面对影坛的纷繁复杂与潮起潮落,凭借着自己不屈的斗志,游走在光影无限的天地之间。
与当下那些一夜成名的影坛新星来说,从影20多年的凯文.科斯特纳,基于自己对电影的热爱、以及对电影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步步成长为一代影坛明星、一位受人尊敬的导演,即便是面对日益浮躁的商业浪潮,依然初衷不改,荣辱不惊,坚持拍摄自己所喜爱的电影,用执着谱写着自己的银幕欢歌。
凯文.科斯特纳在加州州立弗尔顿大学学习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接触到表演,从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虽然学业紧张,但是年轻的凯文. 科斯特纳依然坚持每周花五个晚上去选修表演课程,而且时常到社区剧院去表演节目。
1978年,凯文.科斯特纳从加州大学毕业,并在当地找到了一份销售的工作,在与新婚妻子的蜜月旅途中,凯文.科斯特纳在飞机上与当时大名鼎鼎的明星——《埃及艳后》中恺撒的扮演者——理查德.伯顿偶然相遇,理查德.伯顿告诉凯文:如果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那就必须全身心的投入这个行业,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成功。受到点拨的凯文回到家后很快就辞掉了工作前往洛杉基,从此踏上了他的电影之路。
然而,与众多的演员一样,凯文.科斯特纳的演艺生涯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一帆风顺,不但一直没有获得一个可以证明自己实力的角色,更是走了不少弯路,演艺路途充满坎坷。1983年.凯文.科斯特纳与好莱坞暂露头角的编剧劳伦斯.卡斯丹首次合作,出演卡斯丹的导演处女作《大寒》,这是凯文第一次在电影中获得相对重要的角色,但是他所饰演的角色在后期剪辑的时候被全部剪掉,不过,凯文.科斯特纳俊朗外型和潜在的表演才华还是得到了卡斯丹的赏识。
两年后,卡斯丹在影片《西尔弗拉多》中再次起用了凯文. 科斯特纳,并为之安排了一个贯穿始终的重要角色——一位英俊潇洒、性格不羁的快枪手“杰克”。《西尔弗拉多》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西部片,故事说的是四位牛仔来到西尔弗拉多小镇,遇到了暴戾邪恶的警长,为了反抗暴政,四个人联合起来以暴抗暴,并最终获得了这场正邪之争的胜利。在这部影片中,凯文. 科斯特纳虽然不是男主角,但他那富有魅力的表演,和英俊潇洒牛仔形象很快便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正如导演卡斯丹在事后回忆这段历史时所说的那样。
凭借着在《西尔弗拉多》中的出色表现,凯文开始时来运转,片约不断,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凯文先后出演了《范丹戈》、《美国飞人》、《黑影追击》、《无路可逃》等数部影片,逐步在影坛打开了声誉。
1987年,是凯文真正确立自己明星地位你年份,因为在这一年,凯文. 科斯特纳与罗伯特.德尼罗、肖恩.康纳利这两位奥斯卡影帝,一同出演了当年最为成功的警匪动作片《铁面无私》。
《铁面无私》讲述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芝加哥在颁布禁酒令期间,黑帮头目卡朋使用暴力手段控制着走私酒的市场,制造了一系列的恐怖活动,犯下了累累罪行。
新来的联邦官员纳斯决心要严厉打击酒类走私的活动,纳斯带领警员冲入卡朋的地下仓库,却因为事先走漏了消息而以失败告终,纳斯也因此成为媒体所嘲讽的对象。在老警员马龙的劝导下,纳斯重新振作起来,并成了一个行动小组,独立进行打击酒类走私的活动。
很快,马龙带领着纳斯以突袭的方式捣毁了卡朋的一个地下仓库,取得了第一回合较量的胜利,利益受到威胁的卡朋派人对纳斯进行贿赂,结果被纳斯毫不客气的拒绝,卡朋转而派手下对纳斯极其家人发出了人身威胁,但是斗志顽强的纳斯日依然毫不妥协,并且再一次在边境截获了卡朋的走私车队。惨重的损失使得丧心病狂的卡朋开始了他的暗杀计划,在警察局的电梯里,被纳斯抓获的重要证人与同事瓦尔斯一起被暗杀;接着,马龙也在家中遇害,失去战友的纳斯,依据马龙生前留下的线索赶往车站,与卡朋的抓牙发生了激烈的枪战。在经过了一场“奥德萨台阶”式的枪战后,纳斯和搭档斯通一起击毙了卡朋的爪牙,逮捕了卡朋的记帐员。
卡朋以逃税的罪名被起诉,同时,纳斯也发现了卡朋试图收买陪审团的证据,经过纳斯的极力说服,法官终于在开庭前做出了更换陪审团的决定,给卡朋来了一场公正的审判。
在这部影片中,凯文•科斯特纳极好地塑造了一个坚定、勇敢的联邦官员形象,同时,肖恩.康纳利扮演的生死搭档马龙,以及罗伯特.德尼罗所扮演的黑帮卡朋,都为凯文•科斯特纳的角色起了极好的烘托作用,在两位影帝的簇拥下,凯文•科斯特纳终于走上了星光大道。
1990年,在由著名导演托尼.斯科特于执导拍摄的影片《复仇》中,凯文.科斯特纳与老牌影星安东尼•奎恩以及玛德琳.斯托联手演绎,在风景如画的墨西哥为观众上演了一曲缠绵悲壮的爱情故事。
故事中,由凯文.科斯特纳所饰演的飞行员杰夫,在结束了自己最后一次飞行训练的庆祝会上,收到了老朋友提比的礼物——一把精致的猎枪。收到礼物的杰夫驱车前往墨西哥去拜访提比。杰夫受到了提比的盛情款待,并认识了提比年轻美貌的妻子米蕾亚。
杰夫的到来打动了米蕾亚孤寂以久的芳心,很快两人彼此钟情,坠如情网。孰知这一切都被老谋深算的提比所得知,面对朋友以及妻子的双重背叛,提比爆发了无可遏止的愤怒,开始了无情的报复。在野外的小木屋里,提比和手下抓到了私奔的杰夫和米蕾亚,杰夫遭到毒打不醒人事,被丢弃到野外,米蕾亚更是在惨糟毁容之后,被卖进妓院受着非人的折磨。
死里逃生的杰夫回到已经化为灰烬的木屋,内心的痛苦与愤怒难以抑制,杰夫发誓要找到提比报仇,救出自己的心上人。历经了千辛万苦,杰夫终于在修道院找到了奄奄一息的米蕾亚,然而,久别的爱人在说出“我爱你”之后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在这部以悲剧性结尾的影片中,一开场,凯文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位英俊、浪漫,气质温雅的飞行员,无论是在狩猎场、海滩,还是在光影婆娑的宴会上,凯文那颇有绅士风度的浅笑,让每一位观众都为之倾倒。然而,当仇恨在一夜间迸发的时候,绅士转眼间变成冷酷的杀手,深邃的目光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面对这样的表演跨度,凯文.科斯特纳把握得张弛有度,为观众塑造了一位有血有肉、爱恨兼备的银幕硬汉及完美情人。
1990年,35岁的凯文.科斯特纳执导了他电影生涯中的第一部导演作品《与狼共舞》。在这部影片中,凯文集导演、制片与主演与一身,可以说在当时西部片已经渐入末路的好莱坞,凯文.科斯特纳的这种举措着实为一种冒险之举。
南北战争中,腿部受伤的邓巴中尉骑上战马闯入两军对垒的死亡地带,企图用死亡来解脱将被截肢的痛苦,但是邓巴的轻生之举竟激励了战友的斗志,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
伤愈后的邓巴离开了战场,来到了自己神往已久的西部,在荒凉的哨所中,独自过着平静而单调的生活,在这无边无垠的原野上,除了战马和狼,邓巴没有任何的朋友。
邓巴的到来引起了当地苏族印地安人的好奇与不安,他们决定要去拜访这个奇怪的白人士兵;面对突然到访的印地安人,邓巴也满怀忐忑与不安。终于,在彼此一次次试探性的交往与互访中,友谊战胜了敌对,邓巴开始被古老的印地安文化所深深吸引,因为在朴实、善良、友好的苏族人社会中,依然保留着人类最为率真的天性,邓巴与他的苏族朋友一同舞蹈,一同狩猎,一同战斗,成为生死的挚友,并和从小被苏族人收养的白人姑娘“挥拳而立”之间产生了真挚的感情。苏族人也用他们宽大的胸怀接纳了这个异族朋友,并给邓巴起了个印地安名字“与狼共舞”,于是,心灵受到洗礼的邓巴决定彻底加入到苏族人行列,成为一个真正的印地安人。
但是,就在邓巴想要去哨所取回日记本的时候,驻扎在哨所里的白人士兵却用子弹来迎接了邓巴,并认定邓巴是叛徒,要把邓巴押回海斯要塞,在押解的途中,得知消息的苏族朋友挺身而出,救出了邓巴。
严冬来临了,苏族人在深谷中住了下来。为了不连累苏族朋友,邓巴谢绝了挽留,带着妻子“挥拳而立”离开了苏族人的村落。18年后,苏族人被迫与政府签订了协议,放弃了他们世代相传的土地,马背上的印地安文化就此消失。
在这部影片中,凯文.科斯特纳一改往日西部片中永不停息的正邪之争的套路模式,从多元主义文化观的角度演绎了一段印第安人和白人之间血泪交融的历史故事,本片不但在取材上大胆颠覆以往白人至上的西部电影传统,更通过写实主义的手法和独特的视角彻底打破了种族的界限,从平等、关怀的角度对少数民族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和评价,影片中所折射出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值得每一位观众反思。也正因为如此,《与狼共舞》不光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也征服了当年的奥斯卡评委,一举夺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剪辑、最佳音响等七项大奖,使之成为世界电影史上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传奇,更是将凯文.科斯特纳送上了电影事业的颠峰。
1963年11月23日,在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肯尼迪在敞篷车内被子弹击中,送到医院后不久便不治身亡。
几小时后一位名叫李哈维.奥斯瓦尔的人被警方抓获多,12小时后,奥斯瓦尔多在警方的看护下被人在近距离内开枪打死,面对此番情景,新奥尔良的地方检查官加里逊深感震惊。
三年后,官方公布了著名的沃伦调查报告,报告不但通篇闪烁其词,而且也暴露相当多疑点。面对这些疑点,具有高度职业敏感性的加里逊料定刺杀事件远比报告中所描述的要更为复杂,于是加里逊决定单独对刺杀事件进行调查,因为他想了解事实的真相:到底是谁刺杀了肯尼迪。
在这部以历史上最大的迷案——肯尼迪遇刺为故事背景的影片中,递进式的悬念结构与蒙太奇的剪辑手法使得影片从一开始就把观众抓进一个核心的悬念之中——到底是谁杀死了肯尼迪?三个小时中,检查官加里逊带领着观众从一个疑点跳跃到另一个疑点,从一个黑幕揭露到更大黑幕,经过反复的推理与论证,导演奥利弗.斯通借加里逊之口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不是刺杀,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
影片中加里逊那缜密的思维、严谨的作风以及面对强大势力所表现出的顽强斗志,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法庭上加里逊所做的近一个小时的庭审报告,被凯文.科斯特纳演绎得如行云流水一般酣畅淋漓、张力十足,堪称政治题材影片中的典范之作,凭借本片,导演奥利弗.斯通摘走了当年金球奖最佳导演奖的称号,凯文.科斯特纳也因为其精彩的演绎而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1992年,凯文.科斯特纳与美国流行歌坛当红女星惠特妮.休斯顿合作拍摄了当年票房典范之作《保镖》。
该片讲述的是一位前总统保镖弗兰克受朋友之托,担任起了当红黑人女歌星梅伦的保镖,起先,梅伦对弗兰克的到来没有好感,出于职业精神,弗兰克并不把这些放在眼里,在刁难中依然默默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在一次次的化险为夷中,梅伦逐渐对这个外表冷漠、略带忧郁的保镖产生了信任,并萌发了好感,面对爱情的诱惑,职业责任感再次驱使着弗兰克选择回避,并也因此与梅伦之间产生了隔阂。颁奖典礼上,真正的杀手浮出水面,弗兰克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用身体挡住了射向梅伦的子弹。最后一刻,弗兰克不但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诺言,同时也换来了与梅伦之间浪漫的爱情。
在这部将惊险、动作、枪战、娱乐和浪漫柔情成功地组合在一起的影片中,独特的创意、紧张的剧情、惠特妮.休斯顿动人的歌喉,在加上凯文. 科斯特纳精湛的演技,使得该片当之不愧的在全球卷走了4亿美圆的票房。
布其和特里是同一间囚房里的犯人,一天,他们趁警卫不备从狱中逃了出来,特里溜进一户人家,想对女主人欲行非礼,被随后赶来的布其所阻止,但却也因此惊动了邻居,情急之中,两人只有劫持了男孩小菲利普当作人质,踏上了逃亡之路。
警方立即成立以老警员瑞德、女犯罪学专家萨利及神枪手三人为首的追捕小组,全力抓捕逃犯。
途中,道不同不为谋的布其和特里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冲突。一天,当特里想趁布其不在要杀死小菲利普的时候,布其再一次及时赶到,打死了特里,救出了小菲利普。
逃亡之路充满惊险,但是对于小菲利普来说,这条没有终点逃亡之路带给他更多的却是快乐和惊奇,因为小菲利普出生在一个宗教家庭,众多的教规剥夺了小菲利普孩童的乐趣,一路上,布其不但向父亲一样照顾、保护着小菲利普,更是让他体验了从未享受过的快乐。在小菲利普欢乐的呼喊声中,两个人朝着边界的方向驶去。
从老警员瑞德的口中,撒利得知,当布什还是孩子的时候,瑞德就与布其打过交道,布其的父亲是一位率教不改的好色之徒,是瑞德凭借自己与法官的交情,强行剥夺了布其父亲的监护权,把小布其送入感化院,并最终使得布什因为缺少父爱、无人教养而沦为罪犯。
在黑人农夫迈克的家里,布其和小菲利普与迈克的母亲和孩子一同游戏、舞蹈,大家建立了良好的友谊。然而当收音机里传出布其是通缉犯的消息时,惊慌失措的迈克强行把儿子从布其身边拽了回来,并动手打了儿子,看到这番情景,布其顿时失去了理智,他掏出手枪逼着迈克向他的儿子道歉,此时,在一旁受到惊吓的小菲利普担心布其会再度杀人,举起手枪,打中了布其。
荒野上,受伤的布其和小菲利普被赶来的警察包围了,在菲利普的母亲答应今后让菲利普享受一个孩子应有的快乐之后,布其放开了小菲利普,让他回到母亲的身边。菲利普缓缓地朝母亲走去,突然又转身回到布其身边,拉着布其的手一同向警车走去,正当布其掏出父亲离去时送他的一张明信片准备送给菲利普的时候,狙击手误认为布其是在掏枪,而开枪打中了布其。
在这部将公路、警匪和伦理融合与一体的影片中,主人公布其与小菲利普在逃亡路上所表现出的社会、道德、教育的思想内涵发人深省。由于社会与家庭双重抛弃,是促使布其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的主要原因,而在这个充满教条、敌意与回避的世界中,有污点的布其永远不可能被接受,而他内心一直所向往的完美世界——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世界又在哪里?影片中,由凯文.科斯特纳所扮演的逃犯布其,虽然在角色设置上是个反面角色,但是透过角色所散发出来的魅力却是相当的正面,尤其是在布其倒下的那一刻,悲剧性的故事结尾博得了每一位观众的同情与认可,甚至有人认为凯文.科斯特纳在这部电影中的优秀表现超过了《与狼共舞》,是凯文.科斯特纳最好的作品。
在1946年的影片《侠骨柔情》中,怀特.厄普的故事从厄普兄弟来到墓碑城开始,怀特的弟弟摩根在看护牛群时被不明身份的劫匪杀害,怀特为了给弟弟报仇,留在小镇当警长,很快,杀害摩根的凶手被证实是克莱顿一家,于是,怀特.厄普与克莱顿一家在“ok栅栏”进行了著名的农场大决战,不但为兄弟报了仇,同时主持了正义。
在影片中,除了亨利.方达扮演的怀特.厄普之外,由维克多.马特尔所饰演的霍利迪医生也是位举足轻重的角色,剧中的霍利迪给观众的印象是一位英俊潇洒、风度翩翩、侠肝义胆的神秘人物,他与未婚妻克莱门汀、歌女吉娃娃以及怀特.厄普之间情感纠葛,为影片增添了一份浪漫的西部柔情。
在劳伦斯.卡斯丹于1994年指导拍摄的影片《怀特.厄普》中,190分钟的片长所展现给大家的是一幅壮美的西部风情画,精美的画面、细腻的描写、紧结的结构、悠长的旋律,无疑是这部影片的最大特色。影片中,由凯文.科斯特纳所饰演的的怀特警长,外表冷寂、忧郁,而内心更是坚韧不拔,浑身散发着不可抗拒的豪情。
影片《怀特.厄普》的故事从怀特的少年时代开始讲起,怀特的父亲在一次家族聚会中决定举家搬迁到加州,加入到西部拓荒的队伍之中,因为在他看来,那是一片蛮荒,但却有着郑重承诺的土地,只要通过辛勤的耕耘,财富自然唾手可得。于是,年少的怀特与家人一起踏上了漫长的西部之旅。转眼间,在西部火热的土地上,怀特成长为一位勇敢的牛仔,习惯了滚动的车轮与呼啸的子弹声中纵横驰骋。长大成人怀特回到了阔别以旧的故乡,向年少时的恋人尤瑞拉倾诉了爱意并如愿的举行了婚礼,开始了恬美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尤瑞拉被突如其来的病魔夺去了生命,失去爱妻的怀特绝望万分,酗酒度日,终于因为盗马而锒铛入狱,在这个时候,父亲向怀特伸出了援助之手,为了帮助儿子逃脱法律的惩罚,父亲暗地里将怀特从狱中赎出,并嘱咐怀特回到西部去,永远不要回来。于是,怀特怀着满心的悔恨与愧疚踏上了流亡之路。
一天,一位醉汉在酒馆里闹事,当地的警长因为怕死而不敢作为,最后,怀特冲进酒馆制服了醉汉,令怀特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的见义勇为却让他成为了当地的警长。于是,本是逃犯的怀特开始用手中的枪在没有秩序的西部树立自己的正义,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与流血,怀特下令任何人不得带枪进入城镇,而对于那些不服管教的牛仔,怀特更是以强硬的手段来回敬,成为威震一方的警长。
然而,怀特这种以暴制暴的方法最终导致了怀特.厄普一家与克莱顿帮之间结下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克莱顿的偷袭中,弟弟摩根被杀害,哥哥维吉尔也身受重伤,面对悲痛万分的家人,再度失去亲人的怀特燃烧着无法抑制的复仇火焰,于是,在生死挚友的协助下,怀特.厄普最终将克莱顿帮的成员逐个清除,为家人报仇雪恨。
影片《怀特.厄普》多角度、全方位的对怀特.厄普的传奇一生进行深入和人性的刻画,在影片中,我们看见由凯文.科斯特纳所饰演的怀特.厄普,在更多的时候是一位兼有人性多重特质的普通人,毕生不断面对着来自家庭、兄弟、妯娌和情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与压力,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导演到卡斯丹这些年来深受欧洲艺术电影中人文主义影响的倾向。而且,由丹尼斯.奎德所饰演霍利迪医生也不再是《侠骨柔情》中那位英俊潇洒的绅士,而是一位外形消瘦、沉迷酒色的痨病患者。尽管影片《怀特.厄普》被评论界一致喻为是在所有反映怀特.厄普生平的影片中最为优秀的一部,但是,对情节以及人物完整性的过于追求,同时造成了影片节奏的冗长拖沓、主题的凝重沉闷,很难让观众对其抱以太多的热情,而2500万美圆的票房成绩,使得这位传奇警长在商业浪潮面前败下阵来。
在这部弥漫着强烈后灾难情节的科幻片中,故事讲述的是在未来的世界里,由于温室效应,两极的冰川融化,上升的海平面将陆地全部淹没,人们只能漂浮在人造岛上求生。而由凯文.科斯特纳所扮演的马里纳是这片汪洋中的游侠,依靠手中珍贵的泥土与大海上的游民做着各种交易。
在一次交易中,当地人发现马里纳耳朵后面长有鱼一样的鳃,是个变异人,于是众人一拥而上,抓住了马里纳。正当马里纳要被处决的时候,一群海盗前来进犯,混乱中,海伦及其养女伊诺拉为了能逃脱魔掌,从下沉的囚笼中救出了马里纳,条件是马里纳要带着她们一同逃走,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三个人终于冲出了海盗的重围,驾驶着帆船向大海深处驶去。
途中,海伦一再要求马里纳带她们去陆地,因为她坚信马里纳手中的泥土是从陆地上取回的,但是马里纳一再强调陆地早已经不存在,这些泥土是他潜到海底挖上来的,并带着海伦一同参观了淹没在海底的城市。
同时,小女孩伊诺拉身上的纹身图案也招来了海盗们的疯狂追逐,因为那些海盗相信伊诺拉身上的纹身是找到陆地的示意图。于是,大规模的海战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在海盗的大本营里,勇敢的马里纳以一挡百,凭借着自己的勇敢与智慧,从海盗手中救出了被掠走的伊诺拉。
在一个清晨,从睡梦中醒来的马里纳等人在热气球上意外的发现了地球上最后一块陆地,正当大家都为找到陆地而兴奋不已的时候,第一次看见陆地的马里纳却选择了离开,因为对于他来说,大海才是真正的归宿。
《水世界》的场面宏大,而且影片几乎全部在海面上实景拍摄完成,拍摄难度十分罕见,各种困难和挫折层出不穷,由此也造成了影片制作周期的延长和预算的严重超支,加之宣传环节上的不力,最终使得《水世界》在全美只收回了8800多万美圆的票房,令环球公司损失十分惨重。不过,票房上的失败并不能抹杀影片本身的艺术魅力,在今天看来,《水世界》独特的构思、优美的画面、精湛技巧,以及凯文•斯科特纳在拍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坚毅和顽强,依然十分值得赞许。
无论从故事创意、情节结构,还是美学依托来看,《邮差》都可以被视作为《水世界》的姊妹片,宏大的场面、浓重的后灾难情结、具有超现实意味的画面构成,让人觉得仿佛置身于一个工业没落的西部世界,尤其是那些无处不在的跃马驰骋的镜头,使我们很明显的感受到凯文•斯科特纳身上那股永不磨灭的西部情结。
《邮差》所讲述故事的也是发生在未来,在经过了一系列战争和自然灾难之后,原有的社会秩序被颠覆,人类重又回到了蛮荒无序的时代。一位四处游走的流浪者来到一个小镇表演莎士比亚的戏剧来寻求施舍,却未曾想被武装组织“洪家军”抓去当了壮丁。
“洪家军”是一个专门烧杀抢掠的武装组织,首领伯利恒更是一位生性凶残的独裁者。流浪汉由于不堪忍受军队里的非人待遇,在一次执行任务的途中借机逃脱。死里逃生的流浪者从一辆废旧的邮政车中找到一些遗留的衣物和信件,于是便打扮成邮差的样子来到一个小镇,以美国政府职员的名义要求得到庇护和食物。此时的人们早已经不相信美国政府还存在,对他拔枪相对,慌乱中,流浪者从邮包中取出一封迟到的信件,让小镇上的人对他另眼相看。
邮差的意外到来到来令小镇的居民点燃了心中的希望之火,那就是政府还依然存在,社会秩序还会恢复,就这样,原本只想靠一身行头混吃混喝的流浪汉成为众人心目中的英雄。面对大家的期望,邮差也意识到了自己使命的重要性,于是,流浪汉索性开始担负起邮差的职责,带领着一群热血的青年,用一封封信件在平原上传递着彼此间的信念与希望。
邮差的出现让伯利恒深感恐惧与威胁,因为他惧怕这种由信念而滋生的团结将会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于是,丧心病狂的伯利恒带领着“洪家军”到处追捕邮差、滥杀无辜,面对伯利恒这样的疯狂举措,邮差不得不率领着人们奋起反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邮差》这部影片中,凯文•斯科特纳依然向大家展示了其良好的影片把控能力,但是题材的重复、太过强烈的自我风格表现,使得《邮差》非但没能超越上一部影片《水世界》,更是重蹈了票房失败的覆辙, 8000多万美圆的投资最终只收回了1700多万美圆的票房,而且还入主了当年的“金酸霉”奖,令评论界和观众大跌眼镜,而凯文•斯科特纳本人也因此而被冠以了“票房毒药”的称号。
经历了成功与失败双重考验的凯文.科斯特纳在沉寂了多年之后,于2003年携带新片《天地无限》重出江湖,这是自《西尔弗拉多》《与狼共舞》《怀特.厄普》之后,凯文.科斯特纳为大家带来的又一部西部神话,也许在凯文.科斯特纳看来,自己只属于西部,因为他往日所有的荣耀与辉煌都是因西部片而来,所以我们有理由抱以疑问,在这部聚集了罗博特.杜瓦尔、安妮特.贝宁等重量级影星西部片中,凯文.科斯特纳能找回自己吗?
届于前几部影片的失利,早已经是荣辱不惊的凯文.科斯特纳对自己有了新的定位,一再表示这部投资4500万美圆的低成本影片将不会是一部 “豪华制作”的影片,自己也并没对影片的票房成绩抱有过高的期待,而是更希望能够踏踏实实地拍一部自己心目中的好电影,为此,疾病缠身的凯文.科斯特纳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带领剧组全体工作人员节衣缩食,克服了经费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在风景如画的加拿大为观众呈上了这部优美的影片。
19世纪80年代,在美丽的北美西部平原上,查理、莫斯、伯顿和老板斯皮尔曼是一群生存在蛮荒时代尾声的自由放牧者,驱赶着牛群游走于广袤的天地之间。
莫斯受老板斯皮尔曼之托,前往附近的小镇采购补给品,然而莫斯却一去不返,斯皮尔曼和查理开始意识到情况不妙,因为斯皮尔曼和查理都知道,随着更多拓荒者来到西部,土地有了自己的价值,自由放牧者已经成为了不受欢迎的对象。无奈之中,斯皮尔曼和查理只好决定去小镇寻找莫斯的下落。
斯皮尔曼和查理将莫斯从警察局中赎出,莫斯在接受了医生瑞德和他善良美丽的妹妹苏的救治之后,三个人一同离开了小镇。
入夜,巴克斯特的手下偷袭了查理的营地,莫斯被打死了,布顿也身负重伤。在酒馆里,查里和斯皮尔曼与蛮横的警长对峙起来,斯皮尔曼在众人面前揭露了警长的所作所为,面对毫不妥协的查理和斯皮尔曼,警长再次放出话来,让查理和斯皮尔曼等着瞧。
大雨滂沱,查里和斯皮尔曼从善良的看马人那里得到消息说镇子里到处都埋伏着巴克斯特的手下,处境十分危险,于是查里和斯皮尔曼决定先下手为强,他们来到警察局,反客为主,把警长及其手下投进了牢房。
雨过天晴,最后决斗的时刻到来了。巴克斯特带领着一群走狗气势汹汹的来到小镇
Ⅲ 有一个电影,演一个白人进入印第安部落爱上一个印第安女子。。谁看过,电影叫什么名字
好莱坞经典动画片《风中奇缘》。
Ⅳ 凯特林大学的校史名人
凯尔·舒伍尔斯特(Kyle Schwulst),毕业于2002年,ElectroJet引公司首席执行官、创始人;
莱恩·马修斯(Ryan Mathews),2001届毕业生,纳斯卡赛车手,1980年7月1日出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现效力于雷·哈克特赛车队(Ray Hackett Racing, Ford);
高坦·帕萨克(Gautam Pathak),毕业于2000年,科尔萨公司(CORSA Performance Enthusiasts)产品及业务发展部副总裁;
谢莉·希克考克(Sheri Hickok),于1999年毕业于凯特林,现任通用汽车公司执行技术顾问、全球工程部副总裁;
莫林·米德格雷(Maureen Midgley),毕业于1995年,通用汽车公司全球油漆及聚化物中心(Global Paint & Polymer Center)执行主管;
杰森·福塞尔(Jason Forcier),毕业于1995年,世界500强企业李尔公司(Lear)全球电器部门副总裁、总经理;
约瑟夫·M·扎克曼(Joseph M. Zachman),毕业于1993年,美国卡车拖车、货运火车及货运火车定制设备生产商沃巴什国家公司(Wabash National)首席副总裁、运营总监;
斯科特·德恩(Scott Dorn),毕业于1991年,美国钢铁公司市场发展部总经理;
杨叙,现英特尔副总裁兼中国大区总裁,叱咤中国IT界的风云人物,为英特尔在中国市场攻城拔寨,立下赫赫战功,于1990年6月毕业于凯特林大学电气学院;
理查德·莫里斯,毕业1990年,宝马公司副总裁;
罗伯特·伊万格利斯塔(Robert Evangelista),1989年毕业于凯特林,美国胜利责任有限公司(The Business of Winning, LLC)总裁;
保罗·德曼德(Paul DeMand),毕业于1988年,现任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跨国公司肯纳金属公司(Kennametal Inc.)副总裁;
得利卡·莱斯(Derica Rice),毕业于1988年,世界500强企业礼来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首席财务官、全球客服部执行副总裁;
克里斯汀·巴里·莫雷(Kristine Berry Morain),毕业于1988年,美国男孩女孩俱乐部(Boys & Girls Clubs of America,简称BGCA)总顾问,该组织是一个由美国联邦政府出资、总部位于亚特兰大、旨在帮助青少年发挥其最大潜能的国家性组织;
拉杰·奈尔(Raj Nair),毕业于1987年,福特汽车公司(亚太及非洲地区)副总裁;
克里斯·尼尔森(Chris Nielsen),毕业于1987年,丰田汽车公司(德克萨斯)总裁;
亨尼奥·阿坎格利(Henio Arcangeli),1986届毕业生,雅马哈公司(美国)摩托运动集团公司总裁;
科特·H·乔尔格(Kurt H. Joerger),1986届毕业生,牛顿工具和制造有限公司(Newton Tool & Mfg. Co. Inc.)首席执行官;
卡罗琳·瓦特(Carolyne Watts),毕业于1986年,加拿大汽车生产公司,简称卡米汽车公司(CAMI Automotive,全称Canadian Automotive manufacturing Inc.)总裁,该公司现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日本铃木汽车公司合资运营
沃尔特·G·波斯特(Walter G. Borst),毕业于1985年,通用汽车公司财政部部长;
玛丽·贝拉(Mary Barra),毕业于1985年,通用汽车公司全球生产工程部副总裁;
阿库阿·Y·波特(Aqua Y. Porter),毕业于1984年,施乐公司副总裁,施乐公司(Xerox)是全球最大数字与信息技术产品生产商,是一家全球500强企业;
梅杰·霍顿(Major Horton),毕业于1984年,Nirvanix公司首席副总裁、财务总监;
杰奎琳·德多(Jacqueline A. Dedo),1984届毕业生,戴纳控股集团战略及发展部副总裁;
格雷格·特尤斯(Greg Tyus),毕业于1984年,通用霍顿汽车公司工程部执行主管;
丹尼尔·R·约瑟夫(Daniel R. Joseph),1984届毕业生,D.R约瑟夫责任有限公司(D.R. Joseph, Inc.)所有者、总裁;
格雷格·戴弗森(Greg Deveson),毕业于1984年,美国麦格纳动力总成有限公司(Magna Powertrain USA Incorporated)美洲地区总裁;
大卫·肯尼(David Kenny),毕业于1984年,现任法国最大的广告与传播公司阳狮集团(Publicis Groupe)旗下为媒体和数字业务而成立的战略机构阳狮锐奇集团(VivaKi)经营合作人,阳狮锐奇的两项业务控制着500亿美元的全球广告支出和影响;
格蕾丝·列布雷恩(Grace Lieblein),1983届毕业生,通用汽车公司(墨西哥)总裁、主管;
玛丽莎·彼得森(Marissa Peterson),毕业于1983年,世界著名IT企业太阳微系统公司(Sun Microsystems)执行副总裁,该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现已被收购至甲骨文公司旗下;
大卫·W·艾伦(David W. Allen),毕业于1983年,德尔蒙食品公司(Del Monte Foods)执行运营副总裁。德尔蒙是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的一家著名的经销水果及蔬菜罐头的食品公司;
戴安娜·特姆布雷(Diana Tremblay),1982年毕业于凯特林大学,现任通用汽车公司劳动关系部副总裁;
小J·唐纳德·莱斯(J. Donald Rice Jr.),毕业于1981年,莱斯金融产品公司(Rice Financial Procts Company)首席执行官;
洛里·J·奎恩(Lori J. Queen),毕业于1979年,通用汽车公司中型卡车生产线执行官;
鲍勃·卡格勒(Bob Kagle),毕业于1978年,本驰马克资本公司(Benchmark Capital)合伙人、eBay传奇投资人;
切特·胡伯(Chet Huber),1977届毕业生,安吉星公司(Onstar)创始人、前总裁;
丹尼斯·R·施耐德(Dennis R. Schraeder),毕业于1976年,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国家防备部副部长;
拉里·巴恩斯(Larry Burns),毕业于1975年,通用汽车公司副总裁;
哈利·W·朗格(Harry W. Lange),毕业于1975年,全球最大的专业基金公司美国富达投资集团(Fidelity Investments Group)副总裁及富达集团旗下麦哲伦基金(Magellan Fund)投资组合经理;
迈克尔·巴恩斯(Michael Burns),毕业于1975年,戴纳控股公司(Dana Holding Corporation)首席执行官。戴纳控股公司是创立于1904年以生产动力传动系统等汽车配件为主的大型跨国公司,2010年销售额达61亿美元,《财富》美国500强企业;
泰德·博尔杰(Ted Boerger),凯特林大学1975届毕业生,美国佛罗里达布莱登顿西海岸铸造公司(West Coast Castings, Bradenton, FL)首席执行官;
布鲁斯·D·考文垂(Bruce D. Coventry),毕业于1975年,现任德莱赛瓦克夏公司(DresserWaukesha)总裁,德莱赛瓦克夏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威斯康辛州的领先的天然气发动机生产商,获得过美国能源部专项拨款;
詹姆斯·麦克凯斯林(James McCaslin),毕业于1974年,哈里-大卫森汽车公司(Harley-Davidson Motor)首席运营官;
亨利·尤斯兹基维奇(Henry Jusziewicz),凯特林大学1974届毕业生,吉布森吉他公司(Gibson Guitar Corporation,创始于1896年的乐器生产公司)首席执行官、公司所有人;
斯坦·奥尼尔(Stan O'Neal),毕业于1974年,世界最大、最著名的证券零售商和投资银行之一美林证劵(Merrill Lynch)前首席执行官;
加里·J·威尔(Gary J. Weil),毕业于1973年,英特卡集团(EnTech Engineering)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艾伦·格林(Allen Green),毕业于1971年,通用汽车公司(加拿大)前副总裁、人事部部长;
大卫·S·霍伊特(David S. Hoyte),毕业于1971年,卡斯特·哈兰伙伴公司(Castle Harlan Partners)执行副总裁,该公司是总部位于纽约的投资公司卡斯特·哈兰(Castle Harlan)旗下的子公司;
莱克斯·卢扎德(Rex Luzader),毕业于1971年,千禧年燃料电池公司(Millennium Cell)政府关系部副总裁;
大卫·赫曼斯(David Hermance),毕业于1970年,丰田高科技汽车执行总工程师;
加里·考杰(Gary Cowger),毕业于1970年,通用汽车公司全球集团副总裁;
戴夫·斯科洛特贝克(Dave Schlotterbeck),毕业于1970年,世界五百强企业卡地纳健康集团(Cardinal Health)制药及医疗产品部首席执行官;
约瑟夫·斯皮尔曼(Joseph Spielman),毕业于1969年,通用汽车公司(北美)前运营副总裁;
T.A·尼昂(T.A. Njong),毕业于1969年,慈善家;
戴恩·米勒(Dane Miller),毕业于1969年,全球三大骨科医疗器械生产厂商之一巴奥米特公司(Biomet)主席、副总裁、首席执行官;
堂·查芬(Don Chaffin),毕业于1967年,密歇根大学工业和生物医药工程教授
尼尔·德·科克尔(Neil De Koker),毕业于1967年,美国主机厂供应商协会(Original Equipment Suppliers Association,简称OESA)总裁、首席执行官,2009年曾受邀来华参加了2009总经理论坛——CBU第十四届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研讨年会 并发表了题为《北美汽车的未来》的讲话;
托马斯·斯奈德(Thomas Snyder),毕业于1967年,印第安纳常春藤科技社区大学(Ivy Tech Community College of Indiana)校长;
德怀特·卡尔森(Dwight Carlson),毕业于1967年,科黑里克斯有限公司(Coherix Inc.)首席执行官,Coherix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市,生产与汽车相关的精密仪器的私营公司;
约翰·M·萨穆埃尔斯(John M. Samuels),毕业于1966年,南方诺福克公司(Norfolk Southern)首席副总裁;
约翰·米德布鲁克(John Middlebrook),1964届毕业生,通用汽车公司全球销售部、客服及市场营销部副总裁;
罗伯特·S·奥斯瓦尔德(Robert S. Oswald),毕业于1964年,克诺尔集团奔德士商用车辆系统公司(Bendix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Knorr-Bremse)主席;
罗素·J·艾贝德(Russell J. Ebeid),保卫者玻璃集团(Guardian Glass)、保卫者工业(Guardian Instries)总裁,毕业于1962年;
罗伯特·雷斯(Dr. Robert Reiss)。毕业于1960年,美国首位生物医学工程师;
小弗兰克·佩纳(Frank Perna Jr.),毕业于1960年,MSC软件公司(MSC Software)名誉主席;
查尔斯·L·萨尔金特(Charles L. Sargent),毕业于1959年,高质起船台公司(Quality Boat Lifts)总裁.、塞特福德公司(Thetford)创立者之一、前首席执行官;
伊万·戴弗森(Ivan Deveson),毕业于1959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前市长;
E·迈克尔·穆切勒(E. Michael Mutchler),毕业于1957年,通用汽车公司前副总裁;
唐纳德·J·阿尔姆奎斯特(Donald J. Almquist),毕业于1955年,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及采购商德科电子(DelcoElectronics) 主席、总裁、首席执行官;
史蒂芬·N·麦克埃文(Stephen N. McEwen),1954届毕业生,亨利过滤器公司(Henry Filters)总裁、首席执行官;
马丁·D·沃克(Martin D. Walker)是凯特林大学1954届毕业生,曾任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M.A汉纳公司(M.A Hanna)主席、首席执行官;
F·詹姆斯·麦克唐纳德(F. James McDonald),毕业于1944年,通用汽车公司前总裁;米尔福特·巴朗(Milford Barron),毕业于1937年,密歇根大急流城精密仪器公司总裁;
阿尔伯特·詹姆斯·索比(Albert James Sobey),毕业于1945年,阿尔伯特·索比联合公司(Albert James Sobeyand Associates)总裁;
沃伦·J·麦克艾伦尼(Warren J. McEleney),毕业于1944年,麦克艾伦尼汽车(McEleneyMotors)总裁;
亚历山大·C·迈尔(Alexander C. Mair),1943届毕业生,通用汽车公司前副总裁;
弗雷德里克·G·沃克(Frederick G. Wacker),毕业于1942年,伊利诺伊湖崖市(Lake Bluff, Illinois)液体控制公司(Liquid Controls Corporation)董事会主席;
奥玛·E·米勒(Omer E. Miller),毕业于1939年,美国最大、最成功、历史最悠久的水处理公司之一Porta-Soft公司所有者、前总裁;
埃利特·M·(皮特)艾斯特斯(Elliott M.(Pete) Estes),1938届毕业生,通用汽车公司前总裁;
爱德华·尼古拉斯·科尔(Edward Nicholas Cole),毕业于1933年,通用汽车公司前总裁、切克汽车公司前主席;
威廉·H·奥斯伯恩(William H. Osborne),联邦信号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
小沃尔特·M·罗斯伯格(Walter M. Rosebrough Jr.),斯特里斯公司(STERIS)首席执行官;
诺姆·斯德洛斯斯基(Norm Szydlowski),塞姆集团(SemGroup)总裁、首席执行官;
蒂姆·李(Tim Lee),通用汽车公司国际运营总裁。
Mary Barra, 通用汽车公司CEO 姓名 任期 阿尔伯特·索比(Albert J. Sobey) 1919–1950 盖伊·R·考恩(Guy R. Cowing) 1950–1960 哈罗德·P·罗德斯(Harold P. Rodes) 1960–1976 威廉·B·科汀汉姆 1976–1991 詹姆斯·E·A·约翰(James E.A. John) 1991–2005 斯坦利·R·利伯提(Stanley R. Liberty) 2005–2011 小罗伯特·K·麦克麦汉(Robert K. McMahan) 2011至今
Ⅳ 适合初中生看的电影有哪些
1、《阿甘正传》
《阿甘正传》中的阿甘于二战结束后不久出生在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一个闭塞的小镇,他先天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妈妈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女性,她常常鼓励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强不息。
Ⅵ 美国西部电影
1、不可饶恕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金·哈克曼|摩根·弗里曼|理查德·哈瑞斯
类型:动作片
威廉·兰尼曾是一个臭名远扬,无恶不作的盗贼和杀人犯。但自从他与漂亮的克劳迪娅结婚并生下两个孩子之后,他决定弃恶从善,过正常人的生活。不久他的妻子病逝,他满怀悲哀地带着两个孩子到堪萨斯郊外经营养猪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把孩子抚养成人。
两个牛仔在怀俄明州的酒吧闹事,其中一人用刀划伤了妓女的脸。妓院老板恨不得吊死两个牛仔,但警长“小比尔”达格特只让他们陪了七匹马就草草了事。众妓女愤怒难平,集资悬赏一千元,找人杀死两个牛仔。
“斯科菲尔德小子”来找兰尼一起去揭榜。开始兰尼因答应过妻子不再涉足江湖,不想再卷入罪恶的勾当。可是为了能使年幼的子女过上富裕的生活,告别杀手生涯11年的兰尼决定重操旧业,参与这次追杀行动。“斯科菲尔德小子”、兰尼以及兰尼的老搭档内德·洛根一起追至大峡谷,结果了两个牛仔的性命。然而不幸的是洛根却被“小比尔”达格特的手下抓去,并被他们折磨至死。
兰尼看到洛根被暴尸酒吧间外,愤怒至极。他杀死了“小比尔”达格特为他的朋友报仇。临走时他向“小比尔”的手下发出了警告:“谁要是开枪射我,我就要杀光他的亲人朋友,烧掉他们的房屋财产。你们最好不要给妓女毁容,不要伤害她们,否则我会回来把你们逐个杀光。”
兰尼完成了血腥的工作,领取了赏金,带上了两个孩子到旧金山经商去了。
《不可饶恕》评析
影片《不可饶恕》是1993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导自演的一部影片。同时,这也是他所拍摄的第10部西部片。该片在1993年第65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角逐中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男配角、最佳电影剪辑等四尊金像,称得上西部片的又一次胜利。
不过与以往西部片不同的是,该片可以说是将传统的西部片中的英雄神话彻底地打了个粉碎。影片中充满了忏悔悲怆的气氛。片中的几个角色也都是悲剧人物,各自背负着不可摆脱的罪孽和厄运。传统的西部片的世界往往是黑白分明,忠奸对立的,永远是正义战胜邪恶。然而在影片《不可饶恕》中,是与非、善与恶的界限却变得模糊了,每一个人都背负着罪孽,暴力是解决一切的最终力量。导演将美国西部作为一个弱肉强食的阴暗世界展现在观众们的面前,人性的黑暗亦在此暴露得淋漓尽致。这使影片达到了一种奇特的艺术效果,具有了引人深思的力量。
影片保留了以往西部片的暴力宣泄的特点,同时又有着一种忧郁的基调。男主人公曾经身负的沉重罪孽和对妻的怀念为影片蒙上了一层灰色的情绪。影片中充斥着枪战与谋杀,但却又与故事情节相辅相承,融合得十分成功。
在片中饰演警官的金·哈克曼以此片荣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他以其充满魅力的表演为自己的光荣榜上又增添了醒目的一笔。而饰演主角芒尼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虽然未能获得最佳男主角,其表现却同样非凡。他以此片获得了最佳导演奖,同时也把最佳影片奖的金像握到了手里。这也是伊斯特伍德自从影以来第一次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未能戴上影帝桂冠固然有所遗憾,但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这两尊沉甸甸的金像也足以令他心慰了吧。
2、最后的莫希干人
导演:迈克尔.曼
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玛德琳.斯托
类型:
1757年,英法这两个在欧洲大陆结下世仇的国家,在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上又在进行一场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在哈德逊河西岸,居住着一个只剩下三个人的印第安部族-莫希干族,父亲金卡加、儿子安卡斯和白人养子那达耶过着传统、安宁的游猎生活,他们敬慕神灵,只为生存而狩猎。但英法两国为了自己的私欲,将各印...
3、火舞狂沙
导演:山姆.雷米
主演:莎朗.斯通
类型:
该片是部西部片,内容描述一个名为雷敦普逊的小镇,由霸道、目中无人的恶人伊洛(金哈克曼 饰演)所掌管,伊洛平时作恶多端,仇家众多,为了巩固势力范围,于是他想了一个迅速解决的妙招-吸引来自各地的快枪手展开一场场决斗,并藉此良机铲除劲敌。此时,一位怀著复仇的女牛仔(莎朗史东 饰演)出现,她以强大的火力,快、狠、准的枪法,准备好好地惩治这群无恶不作的恶徒…
4、无法无天
导演:雷斯-梅菲尔德
主演:科林-法瑞尔|斯科特-坎|艾丽-拉特|加布里埃尔-麦希特|格雷戈里-史密斯
类型:动作片
美国内战刚结束不久,战败的南方人回到自己的家乡重新开始生活,但那些有钱的北方佬却不给他们好日子过。
在美国中西部密苏里州的一个小镇上,当居民们听说自己的田产都被贪婪的铁路巨头萨迪欧斯·瑞恩斯在他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攫取一空之后,伤心和愤怒的心情油然而生。在群情激奋的局面下,一群内战中当过兵的牛仔开始了用武力夺回原本是自己合法所有物的行动。
杰西·詹姆斯充当了这群年轻人的首领,他和弟弟弗兰克一起,指挥着一帮血性方刚的西部牛仔同瑞恩斯展开了公开的对抗:在1866到1881年间抢银行、劫马车、扒火车,制造了一起起惊天动地的抢劫案,成为妇孺皆知的西部大盗。
而财大气粗的瑞恩斯则雇佣了带有传奇色彩的私人侦探艾伦·平克顿,在广袤的西部荒漠追捕詹姆斯,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和他斗到底。在这场金钱与勇气的较量中,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呢?
幕后:
杰西·詹姆斯在美国是一位尽人皆知的传奇人物,他的故事的精彩程度似乎不亚于我们中国观众所熟悉侠盗罗宾汉。因此,多年以来以他的生平为内容的影视作品多达30几部,仅次于亚伯拉翰·林肯和比利小子两位美国历史名人的“上镜率”。其中,最经典的一部是1939年亨利·方达主演的《荡寇志》;而最近一部有关杰西·詹姆斯的影片是1994年的《弗兰克和耶西》,是由罗伯·洛和比尔·帕克斯顿主演的。
虽说这两年美国的西部片有点儿疲软(《飙风战警》和《骏马》票房的不如意就是例证),但这丝毫削减不了好莱坞电影人对西部题材的热情,毕竟西部精神是美国民族精神的代表,而且更重要的是西部影片也曾是美国电影史中赚钱最快的类型片之一。在好莱坞,几乎每个导演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拍一部自己的西部片,本片导演莱斯·梅菲德尔也不例外。据这位曾指导过《飞天法宝》和《笨贼妙探》等喜剧片的导演自己说,他是看着西部片长大的,杰西·詹姆斯传奇般的一生对梅菲德尔来说一直是个引人入胜的迷,这次拍摄杰西的故事也算一偿多年的宿愿了。
5、与狼共舞
导演:凯文·科斯特纳
主演:凯文·科斯特纳|玛丽·麦克道尼尔|格拉汉·格里尼
类型:文艺片
南北战争中的英雄邓巴中尉为了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骑着马西斯科来到了神奇的西部。海斯要塞的范布鲁少校把邓巴派到了最偏僻的哨所塞克威克。大草原的壮美深深吸引了邓巴,他决定独自在无人的哨所住下。但由于范布鲁少校的自杀和车夫被印地安帕尼族杀死,邓巴变得与世隔绝了。
邓巴独自过着平静而单调的生活。这无这边无垠的苍天原野仿佛就是他的天堂。邓巴还和一只两条前腿都是白色的野狼交上了朋友,并给它取名为“两只白袜”。
然而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邓巴和印第安苏族人有了接触。苏族人为邓巴的到来而议论纷纷,在对如何对邓巴上起了争执。
邓巴决定主动去找苏族人。在途中他救起了一位想要自杀的苏族妇女“站立舞拳”,她原先也是白人,但自小就失去了亲人并被苏族人收养。在把“站立舞拳”交还给苏族人之后,邓巴骑马离去。
邓巴的来访极大地震动了苏族人。印第安人头领们一致同意去回访邓巴。第二天,几个印第安人来到邓巴的驻地。就这样,双方开始了缓慢而友好的接触。渐渐地邓巴成了苏族人的朋友,他还有了一个印第安名字,叫做“与狼共舞”。
在捕猎野牛时,邓巴的骑术和枪法令苏族人大为折服。他还救了一位印第安男孩。从此以后,邓巴搬入苏族人的营地居住,开始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与此同时,邓巴与“站立舞拳”之间也产生了真挚的感情。
在凶残的帕尼族人来袭时,邓巴倾其全力,将哨所里的枪支弹药分给了苏族人,帮助他们战胜了仇敌邓巴再次成为苏族人的英雄。所有苏族人都敬慕邓巴,他们祝福邓巴与“站立舞拳”的相爱和结合。邓巴深切地认识到了印第安人的朴实、善良和友好,他自由而快乐地生活在苏族人中间。除了肤色和长相不同之外,邓巴已经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印第安人了。然而,就在邓巴想要去哨所取回日记本,永远地住到印第安人中间时,他发现那里已经驻扎了一队白人士兵。他们看到印第安人装束的邓巴就开枪射击。爱马西斯科死了,邓巴也成了囚犯。
邓巴为印第安人的辩护招来了一再的虐待和毒打。他们认定邓巴是叛徒。于是邓巴再也不说英语,而毅然说起了印第安语。驻军少校无计可施,只好派一队士兵押送邓巴回海斯要塞。苏族人发现了这一情况,他们消灭了押送队,救出了邓巴。
严冬来临了,苏族人在深谷中住了下来。为了不连累苏族朋友,邓巴谢绝了挽留,带着妻子“站立舞拳”离开了苏族人村落。
十八年后,苏族人被迫与政府签订了协议,放弃他们世代相传的土地。
赏析
影片《与狼共舞》是凯文·斯科特纳的导演处女作。该片长达3个小时,耗资1800万美元,是部动用了3500头野牛、300匹马、130多名技术人员和400名临时演员的大型史诗式西部片。它也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配有印第安语字幕的影片。凯文·斯拉特纳认为:“我所要表现的是印第安人在那个时代的遭遇,是一部土著人的历史。”他坚持影片必须打上印第安语字幕,并且自信它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和关注、支持。果然他成功了。
在首映式上,他邀请了许多印第安人观看影片。三个小时过去了,电影院里掌声雷动,经久不息。《与狼共舞》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内涵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传奇。
《与狼共舞》在第63届奥斯卡评奖活动中一鸣惊人,荣获12项奖项提名,并最终夺取了,令世界为之瞩目。凯文·斯科特纳大胆地采用了十几年来不被看好的西部片样式,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考察文化、历史、种族与和平的复杂主题。影片所表现出的多元化显现,为西部片注入了新鲜而强劲的活力,他复兴了一个片种,同时也使自己获得了辉煌的成功。
影片虽然采用了传说的叙事式的故事结构,但与众不同的是影片巧妙地将写实主义风格与浪漫主义色彩情调融为了一体,使整部影片有了大放异彩的艺术魅力。而影片在拍摄技术上也有着极可称道的精彩之笔。把浑厚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氛与雄浑壮美的西部大草原的风光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丰富的摄影角度,巧妙的动态节奏和复杂而又出色的场面调度,使影片达到了极其出色的视觉效果。但是影片真正的成功原因还应归结到其深刻的主题内涵。随着二战的结束,人道主义在文学艺术上被提到了相当的地位。历史的反思使战争题材和西部开拓史成为电影的两大主题。《与狼共舞》反映的就是这种极难把握和表现的西部拓进的历史和思考。印第安人的悲惨遭遇越来越受到人们普遍关注。本片一反以往影片特别是西部片中将第安人一律写成野蛮民族的作法,肯定了印第安人的纯朴真挚和善良。影片还提出了民族间应放弃斗争,和平共处的理想,并以邓巴与苏族人各善相处体现了这种理想的自由与美好,奏起了友爱、平等、和平的旋律。这些艺术上的成功之处最终使影片在奥斯卡奖的角逐中取得辉煌的胜利。
6、燃情岁月
导演:爱德沃德·斯威兹
主演:布拉德·皮特|安东尼·霍普金斯|朱丽娅·奥蒙德|依丹·奎恩
类型:爱情片
骑兵上校威廉厌倦了战争,他带着全家来到西部荒原,在一处偏僻的山区开垦牧场。上校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艰苦的环境而抛夫弃子回到了东部,威廉上校独自一人肩负起了养育三个儿子的重担。
在艰苦的环境中三兄弟渐渐长大,他们手足情深但性格却大不相同。大哥艾尔弗莱德为人忠厚,办事认真;三弟塞缪尔是位理想主义者,深受父亲的宠爱;而老二特里斯坦则是一位狂放不羁的人,他自由奔放,常与印第安人交往,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父子四人在一个纯男性的世界里过着淡泊的生活。
然而,塞缪尔大学毕业后,把未婚妻苏珊娜带回了家里。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艾尔弗莱德暗恋上了苏珊娜,而特里斯坦的气质却又打动了苏珊娜的心。四个年轻人在痛苦地压抑着各自的情感。
就在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三兄弟不顾父亲的劝阻,参军前往欧洲。在战争中,特里斯坦眼睁睁地看着塞缪尔死去却无能为力。无限悲哀的特里斯坦按印第安人的方式挖出了弟弟的心脏,带回祖国埋葬。
艾尔弗莱德在向苏珊娜求婚被拒绝后离开了家乡。弟弟死亡的阴影也使特里斯坦无法面对他所深爱的苏珊娜。特里斯坦也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在苦苦的等待中光阴流逝。苏珊娜心灰意冷,终于答应嫁给艾尔弗莱德。
这时,上校不幸中风,流浪多年的特里斯坦此时又回到了家中。在这些年中,他吃了许多苦,回来后他娶妻生子,想过上平静的生活,一切似乎就要这样平静的结束了,然而在一次进城返回途中,妻子不幸被人误杀,这再一次燃起他心中躁动的烈火。
苏珊娜一直对塞缪尔深感内疚,如今特里斯坦妻子的死又使他十分痛苦,她忍受不住这样的折磨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特里斯坦此时已将所有的一切置之度外 ,他终于在父亲和大哥艾尔弗莱德的帮助下报了仇。
特里斯坦又重新过起艰苦的生活,他活的时间很长,他亲手送走了自己的父亲,又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结婚生子,他是在60年代的一场与熊的激战中,被熊爪夺去生命的,他的死法很英勇... ...
评论
这是一部充满着温情和阳刚之气的影片,说起来就象是一个遥远的童话。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本世纪初,背景是美国西部的群山平原之间,那时的天空是那么的湛蓝,远山是那么的清亮,一个军人出身的父亲带着三个儿子在这片山野里过着安逸的生活。在与巨熊搏斗,与烈马同奔的岁月中成长起来的三个儿子,有着不同的志趣与追求,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体现着自己的优秀。
一个女性的进入似乎打破了这这里的宁静,破旧的屋子了突然出现了一位这样有教养的女子,使老上尉威廉心中寻到了许久未有过的温馨,而三个儿子此时也都在同时的爱着她。
如果你在此时以为这个故事会在兄弟反目、手足相残中展开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整个故事,父子之情、兄弟之情、爱人之情交错弥漫其中,使人挥之不去。讲述了一个十分漫长却又让人牵肠挂肚的故事,这确实是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在这个功利的社会中,我们已经许久没有这样沉浸在这样的一个充满人性真情的气氛中了。
影片的画面拍摄十分优美,将一个不同于《与狼共舞》式的美国西部风光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观众的眼前,背景中的巍峨的大山与片中的男性世界十分和谐并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草原、蓝天、骏马,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令人向往,本片因此获得了第六十七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
影片中男主角特里斯坦的扮演者布拉德·皮特是当代好莱坞熠熠生辉的英俊小生之一,他曾在《夜访吸血鬼》一片中光芒直逼汤姆·克鲁斯,而在此片他的角色定位成为他日后在人们心目中的典型形象:边幅不整、放荡不羁,却充满着男子汉气质。片中的另一个不能不提的影星是安东尼·霍普金斯,他在此前曾因《沉默的羔羊》一片获得奥斯卡影帝桂冠,在这部影片中他的台词不多,出场的时间也不长,但却是整部影片的灵魂人物,他把一名倔强、刚韧、威严的父亲形象充分表现了出来,让人肃然起敬,不愧是一代巨星,难怪后来大导演奥立弗.斯通极力邀请他出演《尼克松》中的尼克松一角。
按照惯例,这里仍然要提一下片中的音乐,如果你仔细聆听,是否能够感受到泰坦尼克船头吹来的海风?没错,这部影片的配乐的确出自后来为《勇敢的心》和《泰坦尼克》配乐作曲的詹姆斯.霍顿的手笔,应该说这部影片的配乐也是十分优秀的,詹姆斯.霍顿擅长运用乐器独奏与乐队组合衔接旋律,常常将人带入到一种十分悠远的境界中去。这部配乐正是巧妙的将钢琴和小提琴的独奏融入其中,为情节发展作铺垫,使整部影片增色不少。
7、黄金三镖客
导演:瑟吉欧·莱昂
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李·范·克里夫
类型:动作片
好莱坞十大西部片之一。西部片宗师瑟吉欧.莱昂内执导的镖客电影三部曲的完结篇。个人看过的最好西部片,我目前最喜欢的西部片,如果让我选一部电影来代表整个西部片我只能选它。
南北战争期间,三个匪徒趁着政局混乱,谋夺一批财富,三人时而互通有无时而勾心斗角时而举枪对峙……
本片的震撼在于,强盗哲学才是真理:强盗所信奉的生存原则其实就是整个国家的生存原则乃至可以理解为自然人和社会人必需尊崇的生存原则--这里所说的“强盗原则”是中性词无贬意。正因为他们对“强盗原则”信守,他们才在那片荒蛮之地建立起一个伟大的国家。反观喜欢说自己民族有优秀品格鼓动道德建设的我国,人们的基本欲望都得不到尊重,拍出《独》和《罗生门》那样的电影是永远不可能的了……
值得深思的是,本片中对代表“善恶丑”三种力量的三个强盗的交锋过程作了严肃认真地交代,反将南北战争的背景视作一场闹剧,当两军对垒和交战的场景出现时,整个世界真正冷静而保持理智的就剩下三个强盗,其他的人则在毫无意义的拥挤和追逐中受伤、丧生。显然,强盗和军队是互为映射的,世界的多元和不平等源于大小强盗对资源的掠夺……当初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因为导演居然可以在高度商业化的剧情模式中渗入关于政治斗争的深刻思考而心生敬意,后来读到导演本人对本片创作时的只言片语,更暗喜自己读解无误,导演瑟吉欧·莱昴内说:“在我心里,美国内战是愚蠢徒劳的,没缘由的。这部片子的关键在一句台词‘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蠢货死掉,而且是没有目的的’。 ”
8、西部往事
导演:Sergio Leone
主演:Henry Fonda|Claudia Cardinale|Jason Robards|Charles Bronson
类型:动作片
意大利西部片宗师李欧尼的传世经典之作,继与克林伊斯威特合作「镖客三系列」之后,李欧尼这部近三个小时的长篇钜作,被称之为影史上最伟大的西部片。
故事叙述一名神秘客(查理士布朗逊)来到小镇上,被卷入一名寡妇(克劳蒂雅卡迪奈尔)与铁路大亨的土地抢夺战,此片最有趣的角色,是由一向形象正义的亨利方达,难得在此片中扮演一名冷面的残酷杀手,从头到尾几乎没有表情,只有嘴角偶尔小有动作,让人不寒而栗... 当年影片在美国上映时,曾因为片长过长而被片商修剪,导致故事架构含混不清,语焉不详 。
9、壮志千秋
片 名: 壮志千秋(Cimarron)
类 型: 爱情片 获奖片 其他
导 演: 韦斯利.拉格尔斯
主 演: 艾琳.邓恩、罗斯科.阿蒂斯
本片描述杨西带着妻子莎布拉从东部来到西部大草原定居,和一群移民一起艰苦努力开垦土地。由于触犯了牧场主的利益,于是双方发生纠纷和斗欧。杨西见义勇为,劫富济贫,极力维护印第安人的权益,使原本荒芜的西部平原渐变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后来由于油田失火,杨西也葬身火海。理查德.迪克斯和艾琳.邓恩的表演都很出色。
10、驿马车
片 名: 驿马车(Stagecoach)
类 型: 动作 其他
导 演: 约翰.福特John Ford
主 演: 约翰.韦恩John Wayne、克莱
19世纪末,驿车是美国西部蛮荒边区的唯一的交通工具。车夫巴克驾车来到当途镇换马,准备前往罗特斯堡。乘客里有酗酒潦倒但心胸开阔的蓬纳医生,到部队探亲的已近临产的露茜,酒商以及绰号“卷毛”的警长。
镇上保卫法纪大同盟的女盟员把妓女达拉丝撵出当途镇。她昂着头,带着一副挑衅的神情,登上驿车。 越狱的牛仔灵果也准备搭车到罗特斯堡,去找杀害了他父母和弟弟又陷他入狱的伯鲁姆三兄弟报仇。
途中,又上来了两个乘客:因赌博而破产的绅士赫脱飞和携款潜逃的银行老板盖特乌。驿车抵达来福克站时,曾在军队里服过役的赫脱飞照顾露茜太太下车。 休息时,社会的偏见使自命不凡的乘客冷落灵果和达拉丝,只有善良的医生同情这位全家被印第安人杀害而沦落风尘的女子。
孤独的驿车在荒原上疾驰,保护驿车的军队已奉调撤回。由于一路颠簸,露茜晕倒在饭厅里。在众人的关心照顾下,婴儿平安地降生了。 胸襟坦荡的达拉丝和灵果互诉身世。灵果恳求达拉丝接受他的爱,达拉丝则劝灵果逃出边境。
印第安阿巴虚族人焚劫后的景象令人不寒而栗。他们的首领佐罗格姆体格魁梧,脸庞粗犷,仿佛红岩雕出的一尊石像。 阿巴虚人开始袭击了。驿车载着众人飞驰逃命。荒野上展开了激战。灵果身手不凡,赫脱飞不幸中弹身亡,蓬纳医生勇敢迎战,达拉丝一路紧抱婴儿,只有银行老板露出了自私的本性......危急之际,一队联邦骑兵及时赶到,打退了印第安人,使驿车脱险。
终于抵达罗特斯堡,马罗里大尉接走了露茜和新生儿。“卷毛”接到镇上打来的电话,拘捕了盖特乌。灵果找到了仇人的踪迹,经过一场枪战,杀死了伯鲁姆三兄弟,自己也负了伤。当他准备向“卷毛”自首时,警长把他和达拉丝推上了一辆马车,让他俩越境出逃,开始新的生活。
11、正午
片 名: 正午(High Noon)
类 型: 其他
导 演: 弗莱德.津纳曼Fred Zinnemann
主 演: 贾利.古柏Gary Cooper、格雷
1870年,美国西部海德莱镇警长威尔凯恩五年的任期已满,准备离任。他与艾米举行婚礼后,正准备离去时,五年前由凯恩送进监牢的歹徒弗兰克米勒刑满出狱,乘“正午”抵镇的火车前来报复凯恩。副警长、镇长等人劝凯恩迅速离开,与他们械斗是无益的。可是凯恩不愿镇上居民再次被歹徒欺诈。在新任警长未来之前,毅然决然的留了下来,四名歹徒在街头一字排开,向凯恩步步逼近。凯恩毫不畏惧在独立无援的情况下,打死了三名歹徒。最后弗兰克抓住了艾米做人质逼迫凯恩放下武器走出来,否则打死艾米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凯恩无奈,为救艾米,他举起了双手走到街中心。弗兰克正要开枪射击凯恩时,艾米不顾一切地用那只没被攥住的手,狠抓弗兰克的脸和眼睛,凯恩乘机将弗兰克击毙。随后,凯恩从胸前摘下警长徽章,往地下一扔,与妻子艾米驾车离开了小镇。
12、西部开拓史
片 名: 西部开拓史(How the West Was Won)
类 型: 其他
导 演: 约翰.福特(John Ford)、亨利.哈撒韦(Henry Hathaway)、乔治.马歇尔(George Marshall)
主 演: 亨利.方达(Henry Fonda)
全片以三段故事绍白人开拓美国西部的历史,由三位大导演执导,其中,约翰?福特拍《南北战争》、亨利?哈塞威拍《河流、平原、非法之徒》、乔治?马歇尔拍《铁路》,很多场面都有拍得十分壮观,摄影与音乐亦具一流水准。
Ⅶ 现在车子做液体玻璃是用哪个牌子的
液体玻璃是德国开发一款高科技产品,他的用途非常广泛并且无毒,目前国内这款产品用在于汽车整车美容居多,其实他还可以用于不锈钢任何产品及玻璃,主要是起到什么作用呢。他的作用就是提高用品的耐用性美观性以及好打理卫生,比如汽车做了液体玻璃之后不沾泥水任何污垢都可以轻松去掉。有保护汽车漆面的刮伤提高车子漆面亮度,做完之后旧车如新车更加的让自己的爱车得到更好的保护,如果说哪个牌子好的话我自己用过好几个牌子了,目前感觉的是一款斯科特纳液体玻璃的产品更好
Ⅷ 美剧《黄石公园》为什么Beth那么恨Jamie
Beth年轻的时候意外怀孕,让Jaime偷偷带她去做流产,Jamie骗Beth做了绝育手术。
《黄石》故事发生在美国蒙大拿州,主要讲述凯文·科斯特纳扮演的牧场主约翰·达顿和土地开放商丹以及印第安原住民三者之间围绕黄石公园旁边的牧场之争。简单一句话:土地问题而引发的血案!
第一季的最后一集,约翰达顿跟女儿贝丝说了以后的安排,最关键的是“永远不要卖掉牧场”。看到那个时刻,任何一位观众都会不由得心中一紧:难道老达顿的癌症会直接让第二季没有任何悬念了吗?西部硬汉怎会如此倒下,随后的部分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约翰达顿,这位美国最大面积的私人农场的主人,肩负着家族的荣耀和传统,后代的兴旺和福祉,为了父辈留下的牧场而战。达顿家族只能用自己的勇敢和果决,去抵抗石油公司、印第安人和地产商人的贪婪和黑暗。
美剧《黄石公园》为什么这么高分
刚开播的时候,有人说,《黄石》是现实版的《西部世界》,其实除了“西部”、“牛仔”之外,两部剧真的不像。如果说《西部世界》是尺度大,那么《黄石》则是又硬又野——来自牛仔的硬派复仇。
话说,人狠话不多的老达顿绝对是硬派西部牛仔的代表,别惹毛了我,惹毛了我统统送你们上路。虎父无犬子,老头的三儿一女,老大牛仔,老二律师,老三海军陆战队退伍,剩下一个女儿也继承了西部人的性格,女强人一个,不服不忿的臭脾气一个。
女儿贝斯属于高知人群,但也是牧场的左右护法之一,因为一头牛,达顿庄园的牛仔跟印第安人展开交火,冲突中约翰达顿的大儿子中弹身亡。在大哥的葬礼上,老爸一句话,要贝斯回来打群架,她什么理由也不问直接说:告诉我和谁打?霸气侧漏有没有!
再说当过海军陆战队的小儿子凯斯,娶了一个印第安人的女儿,有个儿子,过着自己的牛仔小日子。达顿家族的牲畜误入印第安人保留地,印第安人扣留牲畜不给。蒙大拿州的法律规定私人土地上的物资属于该土地主人。
可他家的篱笆总是神秘遭到破坏,牲畜常常走失到保留地去吃草。根据法律,牲畜一旦走出农场地界就不再是达顿农场的财产。
于是,老达顿指挥着直升机就去跟印第安人硬扛,枪战大爆发,原本凯斯是准备置身事外的,但是当凯斯的大舅子(也是印第安人)杀了他的大哥,愤怒之下凯斯在大舅子胸前连开五个洞为哥哥复仇。警方认定这不是正当防卫,而是一种处决。
可以说达顿家族,不是黑帮,却也游走在犯罪的灰色地带。牧场里的牛仔也都是有犯罪记录的人,他们被牧场收留后,成为高级打手,有义务保护这块土地不受到侵犯的同时,生老病死都在牧场,永不背叛。
另一方面,被夹在两边土地之争中,老达顿的身份开始模糊。面对开发商,他的家族是蒙大拿州的“原住民”,在保护领土方面打感情牌;面对印第安人,他的家族又是曾经的侵略者,在开发利用土地方面具备着先进性,又要拿发展说事。
陷入两难境地后,达顿的身份消失了,他感到无比焦虑。另外说一下剧中老达顿的扮演者凯文斯科特纳就像是“美国老爹”的标准模版,不论用哪种姿态表演你都不会质疑他的美国梦大家长气质。
有网友表示:一部电视剧拍出《燃情岁月》的史诗感。近年看过最好的美剧初章,壮阔的蒙大拿草原和高山,牛仔vs印第安人vs现代资本,再加上大师级配音,好像梦回美国电影的黄金年代。还有网友则表示:电影大片的拍摄手法拍摄电视剧,西部硬汉风格,连女人都那么彪悍瞧不起城里娘娘腔。
《黄石》中三派人各自为战,没有一方拥有绝对的正义,谁都无法在法律、道德上以绝对的优势压倒另一方。虽然剧集看起来节奏舒缓,情节简单,但就是充满了热血的躁动,充满了男性的荷尔蒙。美国的中产阶级就在这样混乱的身份不安感中努力向上爬,前仆后继争先恐后地想成为他们曾经唾弃的对象。
Ⅸ 汽车洗车的刮水板对车子有影响吗
你好,不建议用刮水板,对车漆会有影响的。
Ⅹ 以马为体裁的电影有哪些啊
1、自由奔腾(RUNNING FREE)
内容简介:
1914年,小马幸运出生在一艘从德国开往非洲的蒸汽船上,这艘船将运送幸运和它母亲以及其他马匹前往非洲南部的一个矿场。可是船刚靠岸不久,幸运就被迫与母亲分开了,而独自面对这陌生的环境。所幸的是一个叫做理查的孤儿收留了这匹小马驹,理查与幸运逐渐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理查工作的农场里,幸运爱上了小母马——美人,不过美人的父亲,种马凯撒却频频向幸运发难。
战争爆发了,农场里的人们为了躲避战火,不得不逃往荒凉的纳米比沙漠,幸运与理查在途中结交了不少动物朋友,还结识了一位布什曼女孩。迫于环境,幸运与理查最后不得不分手,幸运独力在这广漠而荒芜的沙漠中求生。在恶劣自然条件的锻炼下,幸运渐渐成熟起来,它历经艰险又回到了那个早已被战火毁坏的矿场,在那里它遇到了童年的恋人,小母马美人。经过与种马凯撒的一番较量,幸运终于成为了这批被遗弃但又顽强生存的马匹们的领袖。
短评:
电影以小马“幸运”的第一人称讲述故事。在这里,人和马就是纯粹的朋友关系,就象两个人一样。
2、神驹黑美人(BLACK BEAUTY)
内容简介:
根据安娜.施维尔的名著《黑骏马》拍摄成的电影。影片从骏马“黑美人”的视点出发,途述他一生多次易主,经历愉快与不幸,逆境与顺境的经历故事。
短评:
这是描写一匹马坎坷一生的电影,根据名著改变,也是马自己开口说话,有些心酸但美丽的电影。
3、黑神驹前传(YOUNG BLACK STALLION)
内容简介:
一匹有灵性的黑色小马,在沙漠中与母马走散(被强人掠走),独自面对艰困的沙漠生活;一群阿拉伯商队,在路途中遇到武装部队的袭击,小女孩妮拉也因此在沙漠中迷路。妮拉遇到了小黑马,他们一见如故,也彼此心灵相通,于是合力寻找回家的路。
当妮拉回家后,发现家园遭到劫掠,只剩下年迈的祖父,也失去所有的牲口。妮拉暗自期望要将失去的牲口再次找回,于是勤练马术,希望能在当地的赛马中出人头地。在没有教练、经费的情况下,妮拉不顾祖父的劝阻乔装前往参加比赛,但是面对强劲的对手与沙漠环境的严苛挑战,这对仍然年幼的人马组合究竟会面临什么挑战?
短评:
马很漂亮,马上的人也很矫健。故事很简单,也不长,我看完后很不过瘾,意犹未尽,总怀疑电影被剪裁。正片之后,有一段小“黑神驹”父母“天仙配”的画面讲述,神奇而美丽。
为什么是“前传”?我看过一部小男孩和黑骏马的电影(没有在市面上发现DVD),也很神奇,我想也许这两部片子是姊妹片吧?
4、玉女神驹(NATIONAL VELVET)
内容简介:
1920年代末期的英国,在布朗家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麦泰勒,原来是布朗太太已故恩师之子,布朗太太为感恩收留麦,但却隐瞒真相,只让麦在店中做工自食其力,暗中安排各种机会潜移默化麦,并鼓励爱马如命的女儿威薇与麦参加马赛,在各种不利的状况下,威薇只好女扮男装亲自出赛,麦也重新克服失足落马失败之心病,重新骑上马背,威薇在爱马的努力下夺魁,却因……
短评:
有“世界头号美人”之称的伊丽莎白.泰勒年仅十二岁时主演的成名作,她在片中饰演极爱骑马的女孩维拉韦.布朗。在温馨感人的伦理故事结束后,一场压轴的精彩马术大赛将观众的情绪带至高潮。导演克拉伦斯.布朗拍出了一部水准甚高的家庭电影,引人入胜的绝妙故事、扣人心弦的竞赛场面、大自然的精彩画面都给本片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可爱的爱马如痴的小姑娘,相信很多爱马的MM看过后,都会心有戚戚鄢。
5、奔腾年代(Seabiscuit)
内容简介:
1930年代,美国处于大萧条的阴影中,故事就在这个时候开始了。
查尔斯·霍华德以前是个自行车修理工,因为向美国西部引进汽车赚了钱。他买了一匹个头很小的马,名字叫做Seabiscuit,直接翻译过来意思是海洋饼干。霍华德和半盲的前拳击冠军瑞德·波拉德和以前从事表演的汤姆·史密斯组成了一个小组训练他的小个子赛马,波拉德做骑师而史密斯则担任训练师。海洋饼干和它的三人小组开始了一个传奇的旅程,而三个人的人生路也从此改变。
在这之前,三个人都因为各自的原因显得是生活中的失败者,为家人朋友所遗弃,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霍华德靠汽车交易发财,儿子却在交通事故中丧生,妻子要求离婚;波拉德从小爱好骑马,而他的家庭在失去一切以后任由他四处流浪;史密斯本是个牛仔,能驯服任何暴烈的野马,却也到处浪荡,无所归依。他们的马海洋饼干也和主人相仿佛,是赛马中的失败者,不仅个子比寻常赛马小,看上去腿也有问题。但是当三个人开始训练这匹看起来没什么希望的马,人和马的执著劲头都显露出来,他们的坚韧和胜利在那个灰暗的年代给整个国家带来了希望… …
短评:
影片故事来自真人、真马、真事,是美国的“主旋律” 影片。骑手波拉德的扮演者是托贝·马奎尔(Tobey Maguire),就是那个“蜘蛛侠”。
坎坷之后,拼搏向上,不愧为“主旋律”好影片。
6、沙漠奇兵(Hidalgo)
内容简介:
《沙漠骑兵》改编自1890年代的真实故事。十九世纪末期,美国中西部有间"小马快递"公司,负责邮件的传送工作,快递高手法兰克·霍普金(维戈·莫特森 饰)和他的爱马"希达哥"纵横全美,被誉为传奇的"追风牛仔"。除了快递工作之外,两者搭配还参加过无数次横越美国的越野马赛,夺得过许多冠军头衔,在中西部非常具有知名度。法兰克·霍普金与"希达哥"获邀参加远在中东地区阿拉伯所举行的"火海争锋"沙漠越野马赛。"火海争锋"从沙乌地阿拉伯启程,终点为伊拉克波斯湾海岸,时间长达六天,要跨越3000英里荒无人烟的沙漠、隔壁……
短评:
这又是一部真人、真马、真事的传奇,本身看点就很多,牛仔、沙漠、风暴、越野… …更有贵族争斗,英雄救美。
主演维戈·莫特森就是《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三部曲里的“阿拉贡”,这也是他在《魔戒》大红之后出演的第一部大片。脱下“人类之王”的古装,穿起现代风格的牛仔服饰奔驰马上,维戈·莫特森再展他从阿根廷学来的在《魔戒》里历练的骑马技术。
其实影片还有一个心灵回归的线索在其中,也许更值得我们慢慢回味。
7、马语者(THE HORSE WHISPERER)
内容简介:
《马语者》这部影片的故事是在一个变故中展开的。杂志社编辑安妮事业有成,夫妻和睦。生活在一个殷实的中产阶级家庭。但,一次事故却将她近乎“完美”的生活撕开了一道裂缝。十三岁的女儿格雷斯外出骑马遭遇车祸,失去了右腿。而那匹名为“朝圣者”的马也遭到重创。为了挽救马的生命,更为了帮助女儿走出痛苦、自责的阴影,安妮找到了一个善于和马“沟通”的“马语者”麦克。并毅然决然的拉着格雷斯与朝圣者驱车千里到蒙大拿求医……
短评:
“有时候,人们对于心灵之家的渴望更甚于对现实中家庭的渴望。”
真正优秀的作品是根本不屑于“哗众取宠”的。电影不应该是大麻,让人产生一阵虚幻的快感后上瘾。它更象是一杯酒,初喝略觉苦涩,细细品来,却倍感醇美、甘洌。与好莱坞大多数用视觉轰炸来榨取观众肾上腺素的影片不同,导演罗伯特.雷得福的这部作品以一种散文诗式的叙事手法,向观众讲述了一个质朴的近乎平淡的故事。
这部电影改编自尼古拉斯.埃文斯的同名小说,无论小说还是电影都是名作,所以不用多说了。
8、骏马(ALL THE PRETTY HORSES 也译作:骏马成群)
内容简介:
约翰和雷希两个年轻人生活在二战后日渐没落的美国西部,他们梦想着过一种更有所作为的西部牛仔生活。一晚,两人出发到墨西哥去冒险和谋生,路遇布莱文,一个更年轻的流浪汉,他被怀疑偷了私人马匹在约翰和雷希的保护下,布莱文三人来到了墨西哥,并为一位富有的农场主干活。在那里,农场主之女,美丽的阿里詹德拉对约翰暗生情愫。这威胁着约翰和雷希两人的友谊。后来,偷马事件使三个小伙子锒铛入狱。在狱中,牛仔们受尽折磨,他们将何去何从?家见哪里?心归何处?
短评:
说起骏马电影,很多人马上都会想到美国的西部片,天高地阔,牛仔骏马。作为类型片,美国西部片离不开牛仔和马,那为什么要介绍这部《骏马》呢?因为片名就叫《骏马》吗!
其实这部电影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的同名小说,作为《边境三部曲》之第一部,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评论界图书奖。小说描写了二战后时期两个美国新牛仔浪迹墨西哥期间经历的传奇色彩的冒险生涯和心路历程。小说表现了本世纪中叶美、墨边疆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牛仔的驯马生活、爱情故事及惊险遭遇。全书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既充满了一种特殊的风情又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边境三部曲》分别是《骏马》、《穿越》、《平原上的城市》。这些书“当当”上有售。我本来想先看看书的,DVD乃偶尔巧得,于是先睹为快了。
9、天上草原
内容简介:
草原上飘着淡淡的雾气,羊群像一大团云彩在起伏不平的辽阔草原上向前移动着。刚出狱的主人公朝鲁带着狱友六岁的儿子豹子回到了阔别的蒙古包。牧马、羊群和融融的爱,终于使孤独的小豹子感受到了朝鲁一家的挚情。而小豹子又唤醒了刚烈而又豪放的蒙古汉子内心的善良与责任,从而也挽救了濒临崩溃的家庭… …
短评:
终于看到中国的电影了,激动啊!
本片是由擅长拍摄草原片的著名蒙古族“导演夫妻档”——塞夫和麦丽丝指导的,他们曾指导过国产名片《悲情布鲁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东归英雄传》(都是我孜孜追寻的名片)等。《天上草原》展示了蒙古高原奇异的风光和风土人情,揭示了蒙古民族质朴宽厚的本性。
同时《天上草原》在国产片中还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我国第一部国产数字故事片。
10、蒙古精神(URGA)
内容简介:
荣获威尼斯电影节金像奖和欧洲电影奖的最佳影片,由俄国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执导。由法国公司出资在蒙古大草原实地拍摄。描写一名苏俄的货车司机因长途开车打瞌睡,几乎连人带车掉进湖中,幸获蒙古青年救回家里疗养。后来蒙古青年送走司机,自己入城里买保险套却难以启齿。全片洋溢着清新的大自然气息,也生动地反映了蒙古的风土民情。片中有部分片段以超现实笔触探讨西方现代文明对蒙古传统文化的冲击,就算是成吉思汗一般的蒙古勇士在面对电视机中的蓝波时也徒呼奈何。
长品:
草原有多辽阔,蒙古汉子的胸怀就有多阔广,天空有多明亮,蒙古母亲的心灵就有多么透亮。
一望无际的内蒙呼伦贝尔大草原马背上的蒙古民族单纯而豪放,草原是他们驰骋的地方,贡巴和妻子、祖母以及三个孩子们在一起,贡巴希望再要一个,而妻子知道这是计划生育政策不允许的。这件事让贡巴很是郁闷。
影片的剧情在广袤的蒙古草原展开,辽阔的天空下他们过着与世无争的快乐生活,特别是母亲望着孩子慈爱的笑容,让我们感受到了蒙古族人的善意,,贡巴的孩子布因看见谢尔盖身上的文身惊讶的表情有着童年的天真,巴亚图叔叔马背上打着小红伞的怪诞表情,还有贡巴在药店买安全套的尴尬,这些来源于生活的细节被米哈尔科夫敏锐捕捉到了,让影片更加生活化,充满了幽默。
草原上信息是匮乏的,他们对外界的了解有时局限于巴亚图叔叔带来的图片,直到来中国打工的俄罗斯卡车司机谢尔盖因为抛锚来到了牧场,他的介入让贡巴一家有了了解世界的窗口。
宰羊是影片的重头戏,生活习俗的不同让两种文化有了碰撞,它展示了蒙古民族的好客与真性情,贡巴为了招待谢尔盖而宰杀活羊,而谢尔盖目睹宰杀的过程觉得异常残酷,有点接受不了,其实,蒙古汉子有着更多的物择天竞的自然性。而导演更以布因骑着小羊对应被宰的大羊表明着物种的生存规律。
谢尔盖和他们全家共进晚餐的时候,贡巴女儿的风琴演奏让他想起了俄罗斯人曾经的欢乐,这种兄弟般的相聚是生命的珍惜。
导演在电影里加入了许多人文意义上的对比,比如草原和城市、中俄文化,过去和今天,理想主义和存在,这些类比让我们看见了社会发展进程里英雄主义和根性文化的失落。谢尔盖背上的文身是一段赞颂俄罗斯英雄的歌词,当他在歌厅里动情歌唱的时候,我们会被这种精神打动,他不仅在歌唱,他同时在呼唤理想主义和英雄精神!
为了获得外界的信息,贡巴给妻子买了一台电视机,然而,导演以鹰翔长空的镜头和没有电源的电视机对应,叙述着眼界真正的主题。这是对于理想的追忆!
回家路上,贡巴做了一个梦,梦见了蒙古的英雄成吉思汗,这个超现实主义的梦,展示那个古老的世代,他们的先人金戈铁马的雄壮,他们的先人傲视一切的豪情!这些在现代社会都消逝了,现代文明给了我们舒适的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刚健!
梦醒的贡巴独自在晚秋的草原上像雄鹰展翅一样张开双臂,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舞蹈,彩虹映衬他的身影,这个写意镜头召唤着男性的雄壮和力感。
电视机对于他们一家没有太多的改变,他们甚至对电视里的一切毫无反映,还是草原上的扬起的套马杆让贡巴动心,这是生命的动力和将来,于是,有了他的第四个孩子,起名为铁木真。
草原上竖起了炼油的烟囱,平静的草原有了工业的进入,对于成吉思汗的后裔而言,不知是幸福还是忧患!
虽然影片的剧情十分平淡,可从中依旧可以感知蒙古族人的精神世界,他们对于生死的豁达,他们对于朋友的义气和豪放,他们的眼睛里洋溢着单纯、友善的笑容,他们的笑就像一轮红日开放在生命的路程上,这样的电影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更重要的是从他们的笑容里我们感知本原的温暖,导演在影片里给了布因许多特写和近景,他以这样的方式让我们感受纯正的眼神和心灵的澄澈,这些对城里人久违的单纯在一个孩子眼睛里闪耀,或许,这就是蒙古精神的意义所在吧!
以上的文字都是别人写的,写得很好,于是照单全收。但是,更关键的是,片子好!
11、哭泣的骆驼(THE STORY OF THE WEEPING GAMEL)
内容简介:
春天来到蒙古南部这片寂寞的沙漠,一个游牧家庭迎来了一年中骆驼产崽的最繁忙的时期。一只母骆驼遭遇了难产,在牧羊人的帮助下,它艰难地产下了一头非常罕见的白骆驼。这只母骆驼拒绝接受这个可怜的新生儿,拒绝让它分享自己的奶水和母爱。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持续下去,这只幼驼将会死去,为了拯救这只骆驼,牧羊人派出了自己两个年轻的孩子去穿越危险的沙漠去寻找一名乐师,他是拯救这只小骆驼的唯一的希望。
在最后的时刻,这名民族乐器演奏者被带来这里,有了他的演奏,一个原始的拯救幼驼的仪式开始了,随着悠扬的马头琴声和一名妇女充满爱意的歌声,这只母骆驼开始逐渐被感化,当幼驼被再次带到她的身边的时候,它也流出了泪水,并且开始用自己的乳汁拯救这只濒临死亡的幼儿。
短评:
骆驼的眼角像永远带泪。蒙古有传说流传,骆驼原本都有来自天神嘉许的一双美丽的角,但有一次鹿儿把角借去了,一借没回头,从此骆驼便天天定睛守望着地平线,静候鹿儿的归来。这部冷静优雅的纪录片中带着丰富的剧情,由蒙古女导演参与摄制,自然景致美不胜收,有戈壁大漠、荒原大地、游牧人家、骆驼家族,像一部动物片?但绝非如此,此片以蒙古人的角度,深入蒙古大漠贴近族人生活,把骆驼与人的生活起居拍得细致感人… …
怎么从马群里冒出了匹骆驼?当然了,骆驼比马高啊… …对了,有人不是还在研究单缰驾控骆驼吗?还有啊,这部片子获了一大堆奖!
12、与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
内容简介:
南北战争中的英雄邓巴中尉为了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骑着马西斯科来到了神奇的西部。海斯要塞的范布鲁少校把邓巴派到了最偏僻的哨所塞克威克。大草原的壮美深深吸引了邓巴,他决定独自在无人的哨所住下。但由于范布鲁少校的自杀和车夫被印地安帕尼族杀死,邓巴变得与世隔绝了。
邓巴独自过着平静而单调的生活。这无这边无垠的苍天原野仿佛就是他的天堂。邓巴还和一只两条前腿都是白色的野狼交上了朋友,并给它取名为“两只白袜”。
然而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邓巴和印第安苏族人有了接触。苏族人为邓巴的到来而议论纷纷,在对如何对邓巴上起了争执。
邓巴决定主动去找苏族人。在途中他救起了一位想要自杀的苏族妇女“站立舞拳”,她原先也是白人,但自小就失去了亲人并被苏族人收养。在把“站立舞拳”交还给苏族人之后,邓巴骑马离去。
邓巴的来访极大地震动了苏族人。印第安人头领们一致同意去回访邓巴。第二天,几个印第安人来到邓巴的驻地。就这样,双方开始了缓慢而友好的接触。渐渐地邓巴成了苏族人的朋友,他还有了一个印第安名字,叫做“与狼共舞”。
在捕猎野牛时,邓巴的骑术和枪法令苏族人大为折服。他还救了一位印第安男孩。从此以后,邓巴搬入苏族人的营地居住,开始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与此同时,邓巴与“站立舞拳”之间也产生了真挚的感情。
在凶残的帕尼族人来袭时,邓巴倾其全力,将哨所里的枪支弹药分给了苏族人,帮助他们战胜了仇敌.邓巴再次成为苏族人的英雄。所有苏族人都敬慕邓巴,他们祝福邓巴与“站立舞拳”的相爱和结合。邓巴深切地认识到了印第安人的朴实、善良和友好,他自由而快乐地生活在苏族人中间。除了肤色和长相不同之外,邓巴已经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印第安人了。然而,就在邓巴想要去哨所取回日记本,永远地住到印第安人中间时,他发现那里已经驻扎了一队白人士兵。他们看到印第安人装束的邓巴就开枪射击。爱马西斯科死了,邓巴也成了囚犯。
邓巴为印第安人的辩护招来了一再的虐待和毒打。他们认定邓巴是叛徒。于是邓巴再也不说英语,而毅然说起了印第安语。驻军少校无计可施,只好派一队士兵押送邓巴回海斯要塞。苏族人发现了这一情况,他们消灭了押送队,救出了邓巴。
严冬来临了,苏族人在深谷中住了下来。为了不连累苏族朋友,邓巴谢绝了挽留,带着妻子“站立舞拳”离开了苏族人村落。
十八年后,苏族人被迫与政府签订了协议,放弃他们世代相传的土地。
赏析:
影片《与狼共舞》是凯文·斯科特纳的导演处女作。该片长达3个小时,耗资1800万美元,是部动用了3500头野牛、300匹马、130多名技术人员和400名临时演员的大型史诗式西部片。它也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配有印第安语字幕的影片。凯文·斯拉特纳认为:“我所要表现的是印第安人在那个时代的遭遇,是一部土著人的历史。”他坚持影片必须打上印第安语字幕,并且自信它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和关注、支持。果然他成功了。
在首映式上,他邀请了许多印第安人观看影片。三个小时过去了,电影院里掌声雷动,经久不息。《与狼共舞》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内涵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传奇。
《与狼共舞》在第63届奥斯卡评奖活动中一鸣惊人,荣获12项奖项提名,并最终夺取了,令世界为之瞩目。凯文·斯科特纳大胆地采用了十几年来不被看好的西部片样式,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考察文化、历史、种族与和平的复杂主题。影片所表现出的多元化显现,为西部片注入了新鲜而强劲的活力,他复兴了一个片种,同时也使自己获得了辉煌的成功。
影片虽然采用了传说的叙事式的故事结构,但与众不同的是影片巧妙地将写实主义风格与浪漫主义色彩情调融为了一体,使整部影片有了大放异彩的艺术魅力。而影片在拍摄技术上也有着极可称道的精彩之笔。把浑厚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氛与雄浑壮美的西部大草原的风光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丰富的摄影角度,巧妙的动态节奏和复杂而又出色的场面调度,使影片达到了极其出色的视觉效果。但是影片真正的成功原因还应归结到其深刻的主题内涵。随着二战的结束,人道主义在文学艺术上被提到了相当的地位。历史的反思使战争题材和西部开拓史成为电影的两大主题。《与狼共舞》反映的就是这种极难把握和表现的西部拓进的历史和思考。印第安人的悲惨遭遇越来越受到人们普遍关注。本片一反以往影片特别是西部片中将印第安人一律写成野蛮民族的作法,肯定了印第安人的纯朴真挚和善良。影片还提出了民族间应放弃斗争,和平共处的理想,并以邓巴与苏族人各善相处体现了这种理想的自由与美好,奏起了友爱、平等、和平的旋律。这些艺术上的成功之处最终使影片在奥斯卡奖的角逐中取得辉煌的胜利。
短评:
史诗巨片!对于这部巨片,实在不敢多说话。但还是憋不住补充两句吧,苏族是印第安的“游牧部落”,而且是“原始”的“游牧部落”,因为,他们全部的骣骑… …让我很惊羡和慨叹!
13、宾虚(Ben-Hur)
内容简介:
史诗巨片BEN-HUR《宾虚》(1959)是美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作品。在艺术上与商业上都取得巨大成功的《宾虚》,既挽救了当时濒临破产的米高梅电影公司,也挽救了面对电视的极其严峻挑战而日渐衰落的好莱坞电影业。
威廉•怀勒导演的《宾虚》以古罗马时代犹太人宾虚和罗马军官梅瑟拉之间的恩怨情仇作为主线,点到即止地穿插着耶酥基督降生及其受难的故事,以此一实一虚的剧情线,描述了宾虚这一戒凡夫俗子历经种种波折与磨难而成为英雄,并最终找寻到自己的归宿和信仰的故事。整部电影情节曲折跌荡,场面壮丽宏伟、气势恢弘,经典海战场面和紧张刺激、盛大非凡的马车生死大赛更令人叹为观止、津津乐道,《宾虚》无愧为电影史上史诗古装战争巨片的王者。这部艺术性与商业性兼备的电影巨构更史无前例地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11项大奖,成为奥斯卡史上获奖最多的电影。
《宾虚》保持此骄人纪录长达38年之久,才被《铁达尼号》追平。迄今为止奥斯卡史上获奖最多的总共有三部电影——《宾虚》(1959)、《铁达尼号》(1997)和《魔戒三部曲:王者回归》(2003),它们都分别获得了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在内的11项奥斯卡大奖。
短评:
史诗巨片!斗胆说两点,其一,去年有部片子《耶稣受难记》,建议结合《宾虚》观看。其二,《宾虚》中有壮观的马车大赛,绝无仅有;更有关于人马之间的美妙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