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配件管理公司排名
A. 我想知道世界汽车零件品牌排行榜 比如说ZF的变速箱 米其林的轮胎 这种的能否说一下别的零件谁的最好
每部分零件的权威排行还没有出现过,所谓的排行只是大家的评价,没有什么统一的评价标准,这里是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商的排行榜,列有个制造商擅长的零部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个人比较信赖Bosch的东西,性价比高。我的很多工具也是Bosch的。
1。德尔福汽车系统(Delphi)
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是世界上最多元化的汽车系统和零部件供应商。其三大产品系列包括:动力和推进(德尔福能源及底盘系统,德尔福沙基诺转向系统)、安全、热工和电气结构(德尔福内饰系统,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德尔福哈里森热系统)、电子与移动通信(德尔福德科电子系统)。这些产品几乎涵盖了现代汽车零部件工业的主要领域。德尔福目前在41个国家设了176家全资制造厂、42家合资厂、53个客户服务中心和销售代表处,以及32个技术中心,单是在中国就有11家生产型企业。1993年,德尔福刚跨进中国市场时,中国市场只给它带来2000万美元的销售额;2004年度德尔福全球收入达287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2%。2004年度德尔福公司非通用业务收入达132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20%,占全年总收入的46%,创德尔福历史新高。尤其是第四季度,非通用业务收入占到创记录的49%
1994以后,德尔福在中国以年均24%的增长率快速前进;去年德尔福在中国合并报表收入超过6亿美元,中国市场始终是德尔福非常重要的增长点。
进入2005年以后,德尔福开始从金字塔尖下滑,厄运连连。先是保持多年的“霸主”地位失守,年初罗伯特·博世工业集团公布的2004年销售额显示,这家公司以329.3亿美元的销售首次超过德尔福公司(287亿美元),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新“霸主”。
2、 罗伯特-博世公司(Bosch)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是向各汽车制造厂家提供各类汽车零配件的全球领先汽配供应商之一。博世汽配售后市场主要负责全球范围内用于汽车售后市场的博世品牌汽车零配件分销业务。产品包括:发动机管理系统、安全系统、电气装置、燃油喷射技术及检测设备。同时,它也向汽车业主提供快速、优质的售后服务。
德国罗伯特·博世公司提供全系列汽车维修检测设备,包括:智能电脑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电脑解码器、尾气分析仪、制动试验台、四轮定位仪、电子与照明系统检测设备、安全性能检测线、柴油部件检测仪、底盘测功机及汽车维修信息资料库等,应用于不同的范围,完全满足当前维修行业的要求。
3、 伟世通公司(Visteon)
伟世通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为全球汽车生产厂商设计和制造创新的空调系统,汽车内饰,以及包括照明在内的电子系统,并提供多种产品以满足汽车售后市场的需求。伟世通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集成供应商,位居世界500强企业前列。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伟世通在全球拥有81,000 名员工,制造工厂、技术中心、销售中心和合资企业遍布世界各地。自1993年开辟中国市场至今,伟世通与中国各大汽车制造商进行了广泛的合作。目前已迅速发展为一家贸易公司和十二家大型合资企业(延锋伟世通、东风伟世通等),业务遍及多种汽车零部件产品领域,如仪表板、座椅、保险杠以及空调系统和汽车电子系统的众多产品。
4、 日本电装公司(Denso)
日本电装公司是丰田汽车集团公司下属的最大零部件生产企业,成立于1949 年。截至2004年3月31日,株式会社电装在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66家子公司,共有超过95,000名员工在其中供职,全球联合销售额为约 2005亿元人民币(25624亿日元,以财务年度结束日2004年3月31日汇率计,100000日元。作为提供汽车前沿技术、系统以及部件的顶级全球供应商之一,电装在环境保护、发动机管理、车身电子产品、驾驶控制与安全、信息和通讯等领域,成为全球主要整车生产商可信赖的合作伙伴。电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及其售后服务,包括汽车空调设备和供热系统、电子自动化和电子控制产品、燃油管理系统、散热器、火花塞、组合仪表、过滤器、产业机器人、电信产品以及信息处理设备。
5、 李尔公司(Lear)
1917年,李尔公司成立于底特律,目前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轿车零部件厂家之一。李尔集团总部位于美国Michigan州的Southfield市。李尔公司在汽车内饰系统的集成模块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世界领先的产品是由遍及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15,000名员工设计和制造的。李尔公司在财富500强企业中排名150名以内。包括内饰系统、座椅、仪表、车门内饰系统、地板和声学系统、电子/电气分配系统。目前,李尔在中国的产品策略围绕着六个主要内饰产品,即:座椅、门板及内饰件、仪表板、顶棚、地毯及声学元件、电气及电子产品。
6、 江森控股公司(Johnson Controls)
7、 TRW(天合)公司
8、 德纳公司(Dana)
9、 曼格纳国际公司(Magna)
10、 法雷奥公司(Valeo)
11、 爱信精机公司(Aisin Seiki)
公司大约95%的销售额来自汽车零件,但该公司也制造冷藏设备和切割机,以及床、缝纫机等消费产品。艾辛赛克在美国、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均设有子公司。丰田拥有公司大约27%的股份。
艾辛赛克是丰田汽车的会员公司,公司生产传动系、制动闸、冷却和润滑系统、车门和锁、汽车导航系统等汽车零件。
12、 日本失崎公司(Yazaki)
日本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是世界上最大生产汽车线束的跨国公司,在全球35个国家设产有150多家生产、销售、研发等分支机构。目前在中国就已投资建立了15家公司,从业人员近2万多人。
包括电气分配系统、电子元件、仪表、连接件。
天津矢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坐落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矢崎公司在华投资的第一家企业,亦是天津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现拥有员工4200多人。
重庆矢崎仪表有限公司(Chongqing Yazaki Meter Co.,Ltd以下简称CYM)是由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重庆检测仪表厂和日本矢崎总业株式会社为主投资方创办的中日合资经营企业,主要开发、生产及销售汽车仪表及其零部件产品。
13、 赛胜布德汽车公司(ThyssenKrupp
德国赛胜布德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科技集团之一,其分布在全世界负责集团内主要业务的员工超过18.4万人,业务主要涉及钢铁产品、资本货物和服务等领域。依靠在制造业的发展经验,集团不断增强在钢铁、汽车、电梯、技术和服务这5个业务部门的系统解决方案和创新服务方面的能力。集团将继续优化内部的资产组合,以确保集团能具有长期的盈利能力,并保持集团的自身价值。
包括车身系统、底盘模块、动力、动力系统、悬挂系统、转向系统。
14、 曼内斯曼汽车公司(Mannesmann)
德国曼内斯曼VDO公司是全球汽车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商,1999年推出的VDO Dayton MS 4100是第一套完整的汽车音频及导航系统。它不仅装备有一套先进的电脑动态导航系统(TMC),还有顶级的RDS调谐器、多碟CD播放器、大功率的4声道功放和内置的DSP效果处理。
15、 杜邦公司(Dupont)
杜邦公司是一家以科研为基础的全球性企业,提供能提高人类在食物与营养、保健、服装、家居及建筑、电子和交通等生活领域的品质的科学解决之道。杜邦公司成立于1802年,在全球70个国家经营业务,共有员工 79,000多人。为促进公司持续发展的能力,杜邦公司于2002年2月组建五个根据市场和技术划分的业务增长平台,并设立一家纺织品和室内饰材全资子公司。
杜邦的五个增长平台是:杜邦电子和通讯技术、杜邦高性能材料、杜邦涂料和颜料技术、杜邦安全防护、杜邦农业与营养等五个业务集团。
主要产品包括涂料、工程聚合物、光纤、化学品、冷冻液、抛光剂、小型电机和变速器组件。
16、 大陆公司(Continental)
17、 佛吉亚公司(Faurecia)
18、 ZF Friedrichshafen 公司
19、 阿文美驰(玛丽特)汽车公司(ArvinMeritor)
20、 米其林集团Michelin Group
B. 国内汽车零部件公司10强有哪些呢
以下名单基本上占据了几年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排名榜,近二年没有排名,估计也还是在这几个公司吧。
万向集团公司
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
潍坊柴油机厂
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分公司
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东风车桥有限公司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有限公司
C. 世界知名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排名及其主要产品
1.博世BOSCH
2德尔福(目前好像要破产)
3日本电装
4麦格纳国际集团(加拿大)
5.江森控制(美国)Johnson Controls Inc.
6.爱信精机(日本)Aisin Seiki Co. Ltd.
7.李尔公司(美国)Lear Corp.
8法雷西亚(法国) Faurecia
9TRW天合汽车(美国)TRW Automotive Inc.
10西门子VDO(德国) Siemens VDO Automotive Corp.
D. 全国最大的汽配公司有哪些
汽配进口件最大的集散地在广州,一手货,好多个汽配城,主要在火车站周围一带,最出名永福路,挨着的还有恒福路、广园路、三元里
E. 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排名
1.博世2德尔福(目前好像要破产)3日本电装 4麦格纳国际集团(加拿大)5.江森控制(美国)Johnson Controls Inc.6.爱信精机(日本)Aisin Seiki Co. Ltd. 7.李尔公司(美国)Lear Corp.8法雷西亚(法国) Faurecia 9TRW天合汽车(美国)TRW Automotive Inc.10西门子VDO(德国) Siemens VDO Automotive Corp.
F. 中国汽车零部件五百强企业名单
1.万向集团公司
2.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
4.潍坊柴油机厂
5.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
6.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7.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8.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9.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分公司
10.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11.东风车桥有限公司
12.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13.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4.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15.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有限公司
16.宁波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7.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18.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大连柴油机分公司
19.东风实业有限公司
20.德尔福派克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21.天津丰田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
22.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3.无锡威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4.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25.东风汽车车轮有限公司
26.长春一汽四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27.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28.中信机电制造公司
29.北京福田环保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30.江阴市模塑集团有限公司
31.青特集团有限公司
32.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33.河北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34.重庆大江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5.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
36.北京德尔福万源发动机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37.天津富士通天电子有限公司
38.烟台首钢电装有限公司
39.江西长力汽车弹簧股份有限公司
40.江门市华铃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41.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42.山东渤海活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3.顺德富华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44.杭州西湖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
45.风帆股份有限公司
46.保定长城内燃机制造有限公司
47.杭州汽车发动机厂
48.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49.上海东洋电装有限公司
50.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
51.浙江益鹏发动机配件有限公司
52.北京江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53.山西大同齿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4.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5.扬州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56.绵阳新华内燃机股份有限公司
57.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58.天津市电装空调有限公司
59.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
60.重庆市渝江压铸有限公司
61.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哈尔滨变速箱厂
62.天津津住汽车线束有限公司
63.上海安谊车轮有限公司
64.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65.天津华丰汽车装饰有限公司
66.长春旭阳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7.吉林东光集团有限公司
68.安徽省安庆环新集团有限公司
69.常熟市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70.诸城市义和车桥有限公司
71.东风汽车传动轴有限公司
72.上海法雷奥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
73.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
74.重庆红宇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75.上海皮尔博格有色零部件有限公司
76.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77.安徽宁国中鼎密封件有限公司
78.泰安华泰铝轮毂有限公司
79.湖南汽车车桥厂
80.北京星宇中车科技有限公司
81.天润曲轴有限公司
82.上海博泽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83.上海金合利铝轮毂制造有限公司
84.湖北省齐星汽车车身股份有限公司
85.山东龙口兴民车轮有限公司
86.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
87.重庆长安金陵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88.江苏天宝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89.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90.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91.信义集团公司
92.佛山市南海中南铝合金轮毂有限公司
93.上海同舟焊接厂
94.上海实业交通电器有限公司
95.博世汽车柴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96.广东四会实力连杆有限公司
97.广州昭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98.上海拖拉机内燃机公司
99.万安集团有限公司
100.上海金亭汽车线束有限公司
G. 广州汽车配件公司100强有哪些
长安之星472汽油感应器~有吗?
H. 汽车配件行业排名前几名的企业
轴承、汽车音响、轮胎、汽车发动机,都有了:
16.1 万向集团公司
16.1.1 公司简介
16.1.2 2006年1-12月万向集团公司经营状况
16.1.3 2007年1-12月万向集团公司经营状况
16.2 北京现代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16.2.1 公司简介
16.2.2 2006年1-12月北京现代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2.3 2007年1-12月北京现代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3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16.3.1 公司简介
16.3.2 2006年1-12月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3.3 2007年1-12月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4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
16.4.1 公司简介
16.4.2 2006年1-12月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经营状况
16.4.3 2007年1-12月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经营状况
16.5 长春一汽四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6.5.1 公司简介
16.5.2 2006年1-12月长春一汽四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5.3 2007年1-12月长春一汽四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6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16.6.1 公司简介
16.6.2 2006年1-12月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6.3 2007年1-12月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7 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16.7.1 公司简介
16.7.2 2006年1-12月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7.3 2007年1-12月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8 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
16.8.1 公司简介
16.8.2 2006年1-12月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8.3 2007年1-12月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9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16.9.1 公司介绍
16.9.2 2006年1-12月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9.3 2007年1-12月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0 山东隆基集团有限公司
16.10.1 公司简介
16.10.2 2006年1-12月山东隆基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0.3 2007年1-12月山东隆基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1 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
16.11.1 公司简介
16.11.2 2006年1-12月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1.3 2007年1-12月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2 江苏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16.12.1 公司简介
16.12.2 2006年1-12月江苏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2.3 2007年1-12月江苏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3 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16.13.1 公司简介
16.13.2 2006年1-12月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3.3 2007年1-12月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4 德尔福(上海)动力推进系统有限公司
16.14.1 公司简介
16.14.2 2006年1-12月德尔福(上海)动力推进系统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4.3 2007年1-12月德尔福(上海)动力推进系统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5 河南省定角实业总公司
16.15.1 2006年1-12月河南省定角实业总公司经营状况
16.15.2 2007年1-12月河南省定角实业总公司经营状况
16.16 天津英泰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16.16.1 公司介绍
16.16.2 2006年1-12月天津英泰汽车饰件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6.3 2007年1-12月天津英泰汽车饰件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7 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16.17.1 公司介绍
16.17.2 2006年1-12月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7.3 2007年1-12月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8 江阴模塑集团有限公司
16.18.1 公司简介
16.18.2 2006年1-12月江阴模塑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8.3 2007年1-12月江阴模塑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9 天合富奥汽车安全系统(长春)有限公司
16.19.1 公司介绍
16.19.2 2006年1-12月天合富奥汽车安全系统(长春)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9.3 2007年1-12月天合富奥汽车安全系统(长春)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20 惠州住润电装有限公司
16.20.1 公司简介
16.20.2 2006年1-12月惠州住润电装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20.3 2007年1-12月惠州住润电装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http://www.ewise.com.cn/2005report/2005118qichelingbujian.htm
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脱离整车企业并形成专业化零部件集团,正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国际著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引进技术合资企业已超过1000家。国内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规模大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逐步成长起来。随着国际上汽车行业开始实行零部件“全球化采购”策略及国际跨国汽车企业推行本土化策略,国内市场将出现巨大的零部件配件缺口。到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国内产值将达到7000亿元左右。
目前,虽然全球经济整体下滑,但根据近四到五年的实际采购实践,中国采购的成果并不像大量公司预测的那样乐观,几乎80%以上的公司没有达到他们采购量和采购降成本的目标。而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率的下降,中国采购面临的压力更大,国际采购商已经将目光同时转移到越南、印度、泰国、澳大利亚等其它国家与地区。从以上看来,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仍将加速增长。
中投顾问2009-2012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