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配件维修 » 汽车配件的发展历程

汽车配件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 2022-04-16 17:16:09

『壹』 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的展会历史

展会起源于1965年,现每年春秋两季在国内不同的城市巡展。走过由全国汽车配件平衡调度会、全国汽车配件排产订货会到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近50年历程,计划经济时期,在分配企业计划、调剂企业库存物资等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奠定了主办单位在中国汽车配件行业内坚实的管理基础和特殊的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汽配会也发展到集整车、汽车零配件、汽车电器、汽车用品、汽保设备、汽车装饰、养护用品为主要参展内容的专业展会,并以展览,论坛,会议,产品推广和洽谈相结合的形式,为汽配行业提供了一个专业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每届展会均有来自全国各地超过2000家参展单位及50000名专业观众,是国内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汽车后市场展会。第74届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定于2013年11月2日-4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与广交会三期展馆相连)举行。我们仍将继续秉承“服务、交流、合作”的宗旨,坚持将服务于全体展商的理念作为贯穿大会组织工作的行为准则,遵循专业化,品牌化的发展方针,为中国汽配会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专业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为广大参展上和参观商提供更加优越的展会服务。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是中国汽车配件行业的顶级盛会。j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暨全国汽车配件采购交易会已发展到集汽车零配件、汽车电器用品、汽保设备、汽车装饰、养护用品为主要参展内容的专业展会。展位公布应求,标展将近2500个,约300个特装展位现已全部售罄。本届展会专设汽车用品和润滑油专区。往届回顾:第72届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于2012年10月27日-29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南京是我国中部重镇,地处我国华东长三角中心位置,经济腹地广阔,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他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雄厚的工业、农业、科技实力和金融商贸基础。南京还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汽车和汽车配件的生产、销售有着广阔的市场。 “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是南京是政府努力打造国际会展之都而投资新建的现代化场馆,坐落于河西新城的中心位置,周边配套齐全,紧邻地铁交通,展会概况主办单位:中国五十铃车用零部件商会支持单位:第74届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组委会时 间:2013年11月2日会议地点: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会议内容:领导及嘉宾致辞;2013年度创新企业及优秀会员单位表彰工作;广州一山汽配贸易有限公司等优秀流通企业关于如何在当前形势下 开拓国内、外贸易;长安离合器 河北星月制动等优秀生产企业新产品发布,市场推广;产销企业现场洽谈对接。展会简介“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简称全国汽配会,是中国汽车配件行业的传统盛会,曾在国内不同的城市成功举办了七十多届,对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大力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展会起源于1965年,现每年春秋两季在国内不同的城市巡展。走过由全国汽车配件平衡调度会、全国汽车配件排产订货会到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近50年历程,计划经济时期,在分配企业计划、调剂企业库存物资等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奠定了主办单位在中国汽车配件行业内坚实的管理基础和特殊的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汽配会也发展到集整车、汽车零配件、汽车电器、汽车用品、汽保设备、汽车装饰、养护用品为主要参展内容的专业展会,并以展览,论坛,会议,产品推广和洽谈相结合的形式,为汽配行业提供了一个专业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每届展会均有来自全国各地超过2000家参展单位及50000名专业观众,是国内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汽车后市场展会。第74届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定于2013年11月2日-4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与广交会三期展馆相连)举行。我们仍将继续秉承“服务、交流、合作”的宗旨,坚持将服务于全体展商的理念作为贯穿大会组织工作的行为准则,遵循专业化,品牌化的发展方针,为中国汽配会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专业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为广大参展上和参观商提供更加优越的展会服务。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是中国汽车配件行业的顶级盛会。j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暨全国汽车配件采购交易会已发展到集汽车零配件、汽车电器用品、汽保设备、汽车装饰、养护用品为主要参展内容的专业展会。展位公布应求,标展将近2500个,约300个特装展位现已全部售罄。本届展会专设汽车用品和润滑油专区。往届回顾:第72届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于2012年10月27日-29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南京是我国中部重镇,地处我国华东长三角中心位置,经济腹地广阔,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他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雄厚的工业、农业、科技实力和金融商贸基础。南京还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汽车和汽车配件的生产、销售有着广阔的市场。 “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是南京是政府努力打造国际会展之都而投资新建的现代化场馆,坐落于河西新城的中心位置,周边配套齐全,紧邻地铁交通,展会概况主办单位:中国五十铃车用零部件商会支持单位:第74届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组委会时 间:2013年11月2日会议地点: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会议内容:领导及嘉宾致辞;2013年度创新企业及优秀会员单位表彰工作;广州一山汽配贸易有限公司等优秀流通企业关于如何在当前形势下 开拓国内、外贸易;长安离合器 河北星月制动等优秀生产企业新产品发布,市场推广;产销企业现场洽谈对接。

『贰』 双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1985年 创业宁海塑料制品厂
1987年1月 公司创立
1992年2月 投资组建宁波双林电子有限公司
1995年8月 成立宁波双林集团有限公司
1996年6月 投资组建苏州双林电脑器件有限公司
1997年2月 投资3500万元扩建宁波双林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1997年6月 投资组建深圳崇林电子有限公司
1998年8月 改制为宁波双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7月 投资苏州双林精密冲压模具有限公司
1999年12月 收购并成立宁波双林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2000年7月 与日本大正精机株式会社签署技术合作协议
2000年10月 投资宁波天明山温泉开发有限公司
2001年1月 兼并深圳龙光电子有限公司
2001年6月 投资天津、德州扩大FBT生产规模,建立分公司
2001年9月 新品项目部成立,全力开拓汽车配件市场
2001年10月 投资组建重庆旺林有限公司
2002年 建立双林集团汽配厂,主要拓展汽车部件的开发和研制
2003年 双林集团顺利实现由FBT产业向汽车配件产业的转型
2003年 新建宁海县鑫城无线电元件厂,成立笔记本电脑喷涂车间
2004年8月 宁海天明山温泉大酒店挂牌
2004年11月 建立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荆州分公司,从事汽车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
2005年5月 投资组建柳州建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2006年1月 与山口精机工业株式会社签署技术提携合作协议
2006年6月 投资组建苏州双林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2007年2月 投资组建天津双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2007年3月 投资组建武汉双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2007年10月 投资组建青岛双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筹)

『叁』 中国汽车的发展史

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历史可分为探索、发展、成熟三个阶段。
探索:
1958年内地第一辆自制轿车诞生。
新中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1950年,毛主席访问苏联期间,中苏双方商定,由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第一个载重汽车厂。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1956年7月13日,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被毛主席命名为“解放”牌首批12辆汽车试制成功。这12辆解放牌汽车的下线,结束了中国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
1958年5月5日,中国第一辆自己制造的轿车——“东风”在一汽诞生,从而开启我国民族轿车工业的新篇章。6月,北京第一汽车厂附件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8月,一汽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9月上海汽车配件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新中国自力更生制造出的轿车填补了中国工业的空白。
发展:
1985年内地第一家合资厂出现。
1985年,内地第一个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轿车工业的开端。当时规定,中德双方投资比例分别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0%,德国大众汽车集团40%、大众汽车投资有限公司10%。
随后,广州标致汽车公司成立。此外,我国还引进了夏利、奥迪等车型。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中外合作以及技术引进进一步深入,两个新建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和神龙富康起点都比较高,富康引进的是上世纪90年代的车型,一汽引进了先进的20气阀发动机制造技术,并向德国出口这种发动机部件。全国主要引进车型的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质量也显著提高,而车价大幅度下降,轿车开始迅速进入百姓家。1998年,我国轿车产量达到43万辆,大约占汽车总产量的40%,汽车产业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成熟:
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跃居世界第一。从1998年之后,乘用车销量开始超过商用车销量。汽车工业也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发生重大变化。此外,以中外合作和技术引进为基础的我国轿车工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广州本田、上海通用和大众分别引进了最新的高档车型雅阁、别克和奥迪A6,这几个车型的投产标志着中国轿车产品和生产技术赶上世界的发展步伐。
1998年前后,自主品牌奇瑞、吉利等也开始成立,自主品牌开始探索自主造车之路,并迅速发展壮大。
中国汽车工业在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并向汽车产销大国迈进。2009年,我国汽车全年产销量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肆』 汽车配件的概念是什么

汽车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凡适用于汽车上的零件、合件、组合件(包括它们的基础件)和总成都统称为汽车配件。这一概念除了名称外,还包含品种和规格。有些适用于汽车的通用配件,有些也可以汽车配件来对待,诸如轴承、通用电气设备等。

广义上的汽车配件则泛指汽车维修生产企业所需要的全部材料,包括汽车零件、汽车维修材料、汽车用品。而所有汽车配件都要依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生产、运输、存储、销售,不同的汽车配件产品具有不同的产品标准,这是汽车配件产品共有的一般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汽车品牌越来越多,汽车的类型也越来越多,导致汽车配件的种类也不断增多。所以,我们对于汽车配件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识别。

车身易损坏件有哪些呢?

车身易损件主要有以下类别。

① 纵梁:弯曲变形和裂缝。

② 蒸发器及壳体:发生碰撞严重弯曲或破裂。

③ 驾驶室:钣金蒙皮锈蚀、碰撞变形、车门碰撞变形、玻璃破碎、玻璃升降器损坏、门锁损坏等。

④ 翼子板、托架、前后轮挡泥板:碰撞损坏、振动裂缝、泥水锈蚀。

⑤ 保险杠、牌照板、车外后视镜:常因碰撞而损坏。

⑥ 装饰条、车门槛嵌条、立柱饰板;均属易损件。

『伍』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

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可分为探索、发展、成熟三个阶段。
探索:
1958年内地第一辆自制轿车诞生。
新中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1950年,毛主席访问苏联期间,中苏双方商定,由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第一个载重汽车厂。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1956年7月13日,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被毛主席命名为“解放”牌首批12辆汽车试制成功。这12辆解放牌汽车的下线,结束了中国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
1958年5月5日,中国第一辆自己制造的轿车——“东风”在一汽诞生,从而开启我国民族轿车工业的新篇章。6月,北京第一汽车厂附件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8月,一汽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9月上海汽车配件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新中国自力更生制造出的轿车填补了中国工业的空白。
发展:
1985年内地第一家合资厂出现。
1985年,内地第一个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轿车工业的开端。当时规定,中德双方投资比例分别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0%,德国大众汽车集团40%、大众汽车投资有限公司10%。
随后,广州标致汽车公司成立。此外,我国还引进了夏利、奥迪等车型。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中外合作以及技术引进进一步深入,两个新建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和神龙富康起点都比较高,富康引进的是上世纪90年代的车型,一汽引进了先进的20气阀发动机制造技术,并向德国出口这种发动机部件。全国主要引进车型的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质量也显著提高,而车价大幅度下降,轿车开始迅速进入百姓家。1998年,我国轿车产量达到43万辆,大约占汽车总产量的40%,汽车产业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成熟:
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跃居世界第一。从1998年之后,乘用车销量开始超过商用车销量。汽车工业也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发生重大变化。此外,以中外合作和技术引进为基础的我国轿车工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广州本田、上海通用和大众分别引进了最新的高档车型雅阁、别克和奥迪A6,这几个车型的投产标志着中国轿车产品和生产技术赶上世界的发展步伐。
1998年前后,自主品牌奇瑞、吉利等也开始成立,自主品牌开始探索自主造车之路,并迅速发展壮大。
中国汽车工业在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并向汽车产销大国迈进。2009年,我国汽车全年产销量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陆』 汽配行业如何发展起来呢

国际产业转移加速,并购重组活跃

目前国内大多数汽车配件企业销售额较低,与销售额高达百亿美元的跨国巨头相比,中国汽配企业规模明显偏小。而且我国的制造业出口向来以廉价而闻名,跨国大型企业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开拓新兴市场不但向低成本国家和地区大规模转移生产制造环节,而且将转移范围逐渐延伸到了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

国内零部件企业要想在未来国际化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最快捷的途径就是通过兼并重组,形成规模化的零部件企业集团。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比整车更急迫,如果没有大的零部件企业出现,成本下不来,质量上不去,整个行业的发展就会极其困难。国内零部件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研发能力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零部件产业若想快速发展,必须加快兼并重组,形成规模效应。

汽车配件企业积极实施系统化开发、模块化制造、集成化供货,汽车配件产业集群化发展特征明显

从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发展汽车配件工业的进程来看,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与汽车工业发展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发展成一个产业集群,这是汽车配件产业的战略选择。整车企业在产品开发上使用平台战略,系统化开发、模块化制造、集成化供货逐渐成为汽车配件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汽车配件产业集群化发展特征越来越明显。

汽车配件全球化采购将成为潮流,但未来一段时间里我国仍将以出口和国际化为主旋律

伴随着汽车配件产业组织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整车厂将实行零部件全球化采购。但是中国规模巨大的制造业和质优价廉的特点短时期内不可能一下转变,因此汽车配件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以出口和国际化为主旋律。目前,国际采购商对于中国采购日趋理性和实际,通过选择和培养潜在核心供应商;加大自身物流整合;加强与外资在国内的工厂的沟通提高后者对于出口的积极性;分散采购目的地,与其它新兴市场进行对比决定采购地点等方式来推进中国采购的进程。据分析,尽管国际采购商对于中国采购日趋谨慎,但未来十年内,出口和国际化仍将是中国本土零部件生产商的主旋律。

『柒』 汽车配件的使用寿命经历哪些过程

汽车配件的消耗是有一定规律的。汽车按照行驶里程,有各级维护和修理的规定,各种类型的维修需要调换若干种配件。例如汽车在正常使用寿命期,零配件的损坏是随机的、偶发性的。如果其设计和制造质量较好,损坏率一般很低。又如活塞一般是在发动机大修时才需更换,如某车型的新发动机平均大修里程是24万公里,那么有一半左右的发动机在这个里程之前,需要更换活塞。再如矿山、油田、专业运输公司、机关事业单位及建筑施工单位,在用车辆都有一定的配件消耗定额以及按照这个定额编制的各车型的配件采购计划。因此,掌握车辆配件消耗的规律性,就可以根据市场和用户需求,采取积极的经销措施。

配件消耗规律的变化
近年来配件消耗的规律发生了一些变化:
l)辅助总成换件增加。维修中经常更换的辅助总成件有分电器、空气压缩机、发电机、起动机、水泵、汽油泵、制动蹄片、离合器摩擦片等。遇有辅助总成故障,用户大多要求换上新总成,旧件换下维修后作备件用。与之相应,组成这些辅助总成的零配件消耗就急剧减少。
2)组合件、成套件的大量使用。如活塞带环带销,活塞带环带销并且带连杆,精加工成各级修理尺寸,装上就用的曲轴轴瓦等,越来越受到用户和修理工的青睐。相应的这类单件或未经加工的品种就遭受冷遇。
3)车辆保养中必换的密封件,如离合器、制动总泵和制动分泵的皮碗、皮圈、油封,以及气缸垫、油底壳垫等密封垫片。一般都集中包装制成的各种修理包,尤其受到用户和修理工的欢迎。
4)小规格容器包装的润滑油(脂)、特种液,因其具有携带加注方便、较少废弃的优点,尤其适合单台车辆使用,随着个人用车的增加,其销量逐渐增加。以上产品即使价格高一点,用户也乐意购买。

以上变化的原因:
1)用户时间观念的更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在人们思想深处牢牢扎根。为了争取时间,用户要求尽量缩短在修日,最大限度地提高在用车辆利用率。维修厂家为了满足用户要求,也想方设法筹措以上配件。
2)随着汽车工业和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以及现代汽车对维修质量的高标准,要求维修配件具有配合精密、使用维修方便、搭配合理、可靠性高等特点,在国产新型汽车和进口汽车的配件供应上,这些特点表现得最为明显。
根据配件消耗的规律,采取积极措施,合理调整库存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这是配件销售部门应当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适应汽车配件消耗规律变化的措施:
l)认真研究汽车维修配件消耗规律的变化,及时组织适销对路的品种供应市场。不再批量组织滞销品种,防止产生新的积压。
2)尽量利用库存的零散件,装配成质量合格的小总成件供应市场。
3)委托工厂将单件加工组合成配套件或尺寸精确的装配件供应市场。
4)将零散密封件分门别类制成修理包供应市场,如总泵、分泵维修包、发动机修理包等。
5)按车辆规格的容器封装车辆保养必换的润滑油(脂)、特种液供应市场。
如果帮助到你 能帮忙点个采纳吗 谢谢

『捌』 汽车配件的发展趋势

在一定时期内,中国汽车配件正在遭受着汇率大战以及通货膨胀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以拉高产品附加值来抵御汇率和通胀的问题,还要放长眼光着眼未来,把握汽车零部件的未来趋势,打有把握的仗。从在一定时期来看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有以下四大趋势:
1.国际产业转移加速,并购重组活跃。
在一定时期内国内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销售额较低,与销售额高达百亿美元的跨国巨头相比,中国汽配企业规模明显偏小。而且中国的制造业出口向来以廉价而闻名,跨国大型企业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开拓新兴市场不但向低成本国家和地区大规模转移生产制造环节,而且将转移范围逐渐延伸到了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
2010年已经有多家零部件跨国企业通过合资等途径来华建厂。
国内零部件企业要想在未来国际化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最快捷的途径就是通过兼并重组,形成规模化的零部件企业集团。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比整车更急迫,如果没有大的零部件企业出现,成本下不来,质量上不去,整个行业的发展就会极其困难。在国内零部件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研发能力不足的背景下,零部件产业若想快速发展,必须加快兼并重组,形成规模效应。
2.汽车配件企业积极实施系统化开发、模块化制造、集成化供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化发展特征明显。
从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进程来看,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与汽车工业发展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发展成一个产业集群,这是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战略选择。整车企业在产品开发上使用平台战略,系统化开发、模块化制造、集成化供货逐渐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化发展特征越来越明显。
3.汽车配件全球化采购将成为潮流,但未来一段时间里中国仍将以出口和国际化为主旋律。
伴随着汽车零部件产业组织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整车厂将实行零部件全球化采购。但是中国规模巨大的制造业和质优价廉的特点短时期内不可能一下转变,因此汽车零部件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以出口和国际化为主旋律。
在一定时期内,国际采购商对于中国采购日趋理性和实际,通过选择和培养潜在核心供应商;加大自身物流整合;加强与外资在国内的工厂的沟通提高后者对于出口的积极性;分散采购目的地,与其它新兴市场进行对比决定采购地点等方式来推进中国采购的进程。
据分析,尽管国际采购商对于中国采购日趋谨慎,但未来十年内,出口和国际化仍将是中国本土零部件生产商的主旋律。主要原因有:
1)汽车零部件是一个全球性的行业,中国供应商提高国际化发展步伐意识是必然的,一些已初尝国际采购成果的企业传递了相当积极的信号;
2)中国零部件企业特别是配套市场的零部件供应商,其竞争环境越来越残酷,国际化将是差异化的主要出路之一;
3)经过这几年的快速成长,相关的配套厂商已达到10亿以上的规模,具备了一定国际化拓展的经济实力;
4)外资/合资企业也将加大出口力度,让中国真正成为制造中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4.汽车配件新技术发展趋势。
汽车零部件新技术发展呈现以下几个主要趋势:开发深度不断加深;零部件通用化和标准化程度提高;零部件电子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整车及零部件轻量化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清洁环保技术成为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在一定时期内中国汽配产业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诸如产业基础差、结构不合理以及研发不足和缺乏名牌等等,综合说来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十一五期间,国家发改委把全面提升汽车汽配行业竞争力作为指导行业的主要目标。如今十二五规划出台在即,汽配企业需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 面对市场竞争,汽配行业要加快产业兼并重组步伐。如果没有大的零部件企业出现,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在国际上就没有话语权,采购成本也下不来。国内零部件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研发能力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零部件产业若想快速发展,必须加快兼并重组,形成规模效应。
十一五期间,整车企业的兼并重组为零部件企业实施产业整合、优化升级提供了条件和有益的借鉴,零部件企业要审时度势,顺应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自觉、主动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和联合,提高专业化、规模化水平。 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的一些汽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已经走出国门。比如北京太平洋世纪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收购美国通用汽车全球转向与传动业务后,加速实现了技术、人才和经验的积累,一跃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宁波华翔集团旗下宁波劳伦斯汽车内饰公司签下收购英国捷豹路虎旗下真木件制造中心协议;此前,还有京西重工收购美国德尔福制动和悬架业务、吉利收购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万向收购美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转向轴业务等一系列海外收购活动。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海外收购提高自身技术实力,打破外资企业掌控关键技术和市场局面的战略越来越明显。

『玖』 汽车配件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摘 要 汽车产业是个高度关联的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阶段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所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直接导致汽车零部件产业核心技术缺失,汽车零部件产品技术含量低和产品档次低,严重制约着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汽车强国的发展战略。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行业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建立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协会;根据地区实际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建立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为扶持产业园的发展,通过引进发动机制造商或其他部件生产商,建设相对集中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落实和实施汽车零部件产业规划,重点扶持汽车零部件产业龙头企业;建议地方市政府出台优惠政策,设立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汽车 零配件 市场
一、汽车零部件概要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重要的中游行业,其中包括以下六项:动力传动装置、发动机零部件、悬架制动装置、电器电子装置、车身零部件、照明仪表装置以及附件。其与汽车整车制造业、汽车轮胎、汽车玻璃以及汽车蓄电池等制造行业相关联。
汽车零部件行业分别由发动机零配件、底盘零件、仪表电器件、车身

『拾』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汽车工业的成长经历了漫长的萌芽和发育时期,汽车的诞生在欧洲,但是,以大规模生产为标志的汽车工业的形成是在美国,以后又扩展到欧洲、日本直至世界。
1.流水线生产方式——福特T型车制造的神话
对于汽车工业的形成,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Henry Foyd)做出了突出贡献。福特首先提出并实现了“让汽车成为广大群众的需要”。福特于1883年开始从事汽车制造业,他制造第一辆汽油车,结构简单而使用,最高时速可达32km/h.1903年,福特(Ford)汽车公司诞生。福特汽车公司积极研制结构简单、实用、性能完善而售价低廉的普及型轿车。1908年10月,福特汽车公司正式投产T型汽车,该车发动机排量为2.89L、18KW(25马力)、四缸、四冲程。福特汽车公司1913年创建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生产流水线,并实行了工业大生产管理方式,实现了产品系列化和零件标准化。1914年,福特汽车公司年产量达到30万辆,1926年达到200万辆。而每辆汽车售价由首批的850美元下降到1923年的265美元。到1929年T型车停产时,总共生产了1500万辆。福特T型车使汽车在美国得到了普及,让汽车进入了普通的美国家庭。福特生产T型车的经验不仅为美国,甚至为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福特汽车公司被誉为“汽车现代化的先驱”。
美国汽车工业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美国在资本、国民收入、石油资源、市场等各方面都存在优于欧洲的具体条件有关,而且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国民交通工具的现代化,有意识地引导人们购买汽车。巨大的国内市场造成了美国汽车工业的大发展,出现了一大批诸如后来闻名世界的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克莱斯勒汽车公司(Chrysler),最多是美国曾有181家汽车厂。到了1927年,经过残酷的市场竞争仅存留了44家,其中福特、通用、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巨头公司的销售量占美国汽车总销售量的90%以上。这一时期在汽车大规模生产的组织模式上,出现了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全能的生产模式,以及以通用汽车公司为代表的通过专业化协作,由一些汽车制造企业联合起来,建立集中管理和销售体系的生产模式。以后的事实表明,后者优于前者,并为世界上许多企业所仿效。那时,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欧洲刚刚形成的汽车工业几乎停产了5年,这使得美国成为第一个以汽车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国家,美国汽车工业的突飞猛进,也使美国首先进入了现代化。
2.以欧洲为重心的汽车工业发展的时期
1930年后,欧洲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名族工业,开始对美国汽车进口提高了
关税,特别是对汽车零部件进口加以重税,迫使美国在欧洲各国的汽车总装厂改造成汽车制造厂,由此也促进了欧洲各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欧洲各国还利用本国的技术优势,以多品种和轻便普及型新产品与美国汽车进行竞争。例如,意大利的菲亚特轿车、德国大众的甲壳虫普及型轿车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汽车工业均为军事目的服务,生产坦克、装甲车等军用装备和物质。战后,随着经济复苏与政府的支持,欧洲汽车工业开始大发展。特别是原联邦德国在战后仅用了5年时间,就使汽车产量达到30万辆,超过其战前的最高水平。1960年,德国汽车年产量已达205.5万辆,超过了英国,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汽车制造国。原联邦德国汽车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将轿车迅速普及到国内劳动阶层。以国内市场为基础,同时扩大国际市场,如大众汽车公司的甲壳虫普及型轿车对德国轿车的普及起到了关键作用。1970年后,西欧共同体的汽车制造公司还纷纷到美国去投资建厂,明显地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到欧洲投资建厂的格局。
欧洲汽车工业的大发展使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心逐渐由美国移到欧洲。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欧各国的汽车产量仅为北美的11.5%;而到战后的1950年,这一数字提高到16%;而到1970年,北美仅生产749.1万辆汽车,而欧洲各国却超过北美产量的38.5%,达到1037.8万辆。许多欧洲汽车生产厂家,如德国大众、奔驰、宝马,法国雷诺、标致、雪铁龙,意大利菲亚特,瑞典沃尔沃等,均以闻名遐迩。欧洲汽车工业的特点,既有美国式的大规模生产的特征,又有欧洲式多品种高技术的趋势。
在这一时期汽车工业保持了大规模生产的特点,世界汽车保有量激增,汽车工业发展的中心由美国转移到欧洲。汽车技术的高科技含量增加,汽车品种进一步增多。汽车工业界对于汽车造成的安全问题、污染问题,在政府的督促和支持下制定了许多对策,并使汽车在结构、性能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3.精益的生产方式——日本汽车工业的腾飞日本汽车工业在20世纪50年
代形成完整体系,20世纪60年代是突飞猛进的时期。1960年,正当美国与欧洲的汽车工业激烈竞争的时期,日本推行了终身雇佣制及全面质量管理(TQC),促进了劳动者与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信任,提高了人员素质,调动了积极因素,使工业发展出现了飞跃。特别是汽车工业,出现了有名的丰田生产方式,从而在生产组织管理上出现了突破,生产出高质量、低消耗、廉价精巧的汽车并畅销全世界。1961年,日本汽车产量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五位;1965年,超过法国居第四位;1966年,超过英国升为第三位;1968年追上德国居世界第二位。
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使日本认识到包括能源在内的资源短缺是日本的致命弱点,于是,日本政府不断强化汽车法规。1978年修改的排放及噪声法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从而迫使日本汽车工业放弃了向大功率、高车速、豪华大型车辆发展的意图,形成了经济、实用的日本汽车的风格。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对国外进口汽车进行了严格限制,并鼓励各公司积极引进美国的汽车技术,从而保护了日本的名族汽车工业。
日本人对世界汽车工业的最大贡献就是开创了精益生产方式。这种精益生产方式就是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控制和管理汽车的设计开发、工程技术、采购、制造、储运、销售和售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从而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创造出最大的价值的目的。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都市经过精心筹划和计算的。日本人这一创举具有划时代意义。像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创造的丰田生产方式,日产汽车公司出现的活动板生产方式,五十铃公司采取的流通生产法等生产方式的目的都是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加快资金周转,使产品更具竞争力。日本的这种先进生产方式目前已被各国所仿效。
日本汽车工业在20世纪70年代引进电子技术,并广泛用于汽车设计、试制、试验、制造及产品等各个领域。目前,日本汽车产品的开发周期普遍比欧美国家短。日本民用轿车的电子化程度和各种自动设施也远远高于欧美国家。
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达到1104万辆,一举击败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到1987年,日本汽车的年总产量占世界年总产量的26.6%,而美国和西欧四国各分别占23.7%和24.8%。此时,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心已转移到日本。
当前,尽管世界汽车市场日趋饱和,但日本汽车仍以其优越的性能、合理的价格、可靠的质量、完善的电子设施、低排放、低油耗和多样化的品种不断扩大世界汽车市场的占有率。
4.韩国汽车工业异军突起
20世纪80年代,韩国汽车工业利用学习、消化国外生产技术和实现主要技
术的国产化,使其汽车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美国从1900-1950年,利用了50年才成为世界之强,日本从1950-1980年,利用30年成为汽车大国,韩国从1980-1997年,仅用了17年便成为廉价车之王,韩国也一跃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
韩国最早从事汽车生产的公司是起亚汽车公司。起亚汽车公司始建于1944年12月,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政治局势动荡,公司长期处于不景气的状态。韩国汽车公司的真正起步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各汽车厂商以组装进口零部件生产整车的方式开始试制汽车,直到1970年,韩国的汽车年产量仅为2.8万辆。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人均国民收入约为300多美元,较好的经济状况提供了生产汽车的良好环境。1973年,现代韩国政府实行汽车国产化政策,各汽车公司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生产技术。1973年,现代汽车公司引进日本三菱公司发动机、传动系和底盘技术,1975年便开始自己开发生产汽车,并大量向非洲出口。大宇汽车公司于1972年与美国通用汽车合资,1990年第一辆自主设计的名为王子的国产车推出,并在市场上取得成功。
汽车的国产化政策使韩国的汽车工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1985年,韩国的汽车年产量为37万辆,1986年达到60万辆,1989年年产量为113万辆,1990年年产量达到132万辆。在随后的5年时间里,年均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5%左右,1995年达254万辆。
随着汽车国产化的实现,韩国政府又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韩国汽车开始大量出口。1984年6月,美国通用公司入股50%的韩国大宇公司,将其从欧宝公司引进的轿车通过通用公司进入美国市场。1985年,现代公司在美国组建了240家经营店。1986年,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设计造型的优越牌轿车开始进入美国市场,适逢日元升值,优越牌轿车比同级日本车便宜大约1000美元,因而大获全胜,当年就销售出16万辆。1988年,韩国起亚公司生产的马自达212型轿车,通过福特公司在美国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1988年,韩国在美国共销售了50万辆汽车,占美国市场的4%。
1994年,韩国汽车的年出口量达到73.8万辆,而1995年则为110万辆,增长48.6%,从而在世界汽车出口国中排名第6。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韩国汽车业在西欧、美洲、东欧、中亚、亚洲和大洋洲均建立了生产基地,实现生产本地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海外生产体系和全球营销网络。1996年,韩国汽车总产量达到281.3万辆。

热点内容
长安福特房车 发布:2025-07-08 16:26:46 浏览:622
奔驰vito商务车119七座 发布:2025-07-08 16:07:31 浏览:827
大别山三轮车价格 发布:2025-07-08 16:00:02 浏览:94
24排量的越野车 发布:2025-07-08 16:00:01 浏览:927
奔驰越野防弹车 发布:2025-07-08 15:49:32 浏览:275
怎么样买到便宜的豪车 发布:2025-07-08 15:44:05 浏览:811
庐山房车停车场 发布:2025-07-08 15:42:18 浏览:360
奇瑞越野图片大全 发布:2025-07-08 15:35:13 浏览:660
凯路威改房车价格 发布:2025-07-08 15:21:59 浏览:140
微信朋友圈买豪车图片 发布:2025-07-08 15:13:25 浏览: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