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卡越野 » 世界首辆皮卡电动车

世界首辆皮卡电动车

发布时间: 2025-01-28 08:17:59

『壹』 电动汽车为什么叫斯特拉

电动汽车斯特拉,得名于美国发明家、机械工程师、电力工程师尼古拉·斯特拉。

电动汽车为什么叫斯特拉

尼古拉·斯特拉(1856年-1943年)出生于塞尔维亚。少年至青年,他一直被誉为天才,读大学时因为赌博而未能完成学业。之后他孤身一人,独自远赴美国,钱包里只有四分钱。斯特拉先是为爱迪生打工,改进了电灯泡、发电机,他的发电机至今还在为人类服务,譬如洗衣机。当爱迪生不兑现五万美金的承诺时,斯特拉愤然辞职,继续他自己的发明、研究。他设计的交流电系统成功的推动了电力商业化,他在电磁场领域有着多项革命性的发明,他的多项相关专利及电磁学的理论研究奠定了无线电和无线电通信的基石。

斯特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旷世奇才,每天只睡2个小时,最终独自取得700多项发明专利。他是诗人、哲学家、音乐鉴赏家、养鸽专家、语言学家、吠陀专家;他精通塞尔维亚语、英语、捷克语、德语、法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拉丁语。他为了献身科学研究事业,他终身不娶。

斯特拉是一个不计较金钱利益、不善理财的发明家,他说我的发明只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他挣来的钱统统用来发明研究。他去世之后,他的发明成就被打压被隐瞒,导致这世界上绝大多数普通人没有听说过他。直到本世纪初,自然环境已经被人类活动破坏得不要不要的了。而环境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能源问题,斯特拉的名字被再次召唤。因为斯特拉当年没能完成的重大发明之一沃登克里塔实验,是不用电线可以将电能传输到电器上的技术。2003年研制、生产电动汽车的斯特拉公司成立了,现在,北京市四处看见斯特拉电动车的充电桩。

尼古拉·斯特拉被埋没了半个世纪了,那时的他属于未来,现在的他依然属于未来。

『贰』 皮卡电动风暴标新立异还是大势所趋(下)

今天接着介绍加入电动大军的其他几款皮卡,不知何时能有幸体验一把,如今也只能先过过眼瘾了~

NeuronEVT-ONE

福特在2019年的底特律车展已经表明,其最畅销的F-150皮卡的纯电动版本计划面市。随后几个月,他们又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的画面是F-150电动版本拖拽10节567吨的火车车厢,这向外界展示了电动F150强大的拖拽能力。目前尚不清楚福特F-150电动车何时到来,有可能在野马Mach-E之后不久。也有传言说,通用汽车可能会恢复“悍马”品牌,以应用于其新型电动卡车。这将是一个称为“B1T”平台的电动汽车,期望与Rivian的电动卡车差不多的续航里程。

后记

这一圈看下来,回来咱们再探讨一下,电动皮卡前景如何?从北美的使用场景来看,首先车主大多有自己的大house,充电设施应该能轻松搞定。其次,由于电机的大扭矩特性,也能轻松应付常见的拖曳任务(拖个游艇、房车什么的)。

续航里程呢?由于身躯庞大而结构相对简单,皮卡内部可以堆下足够多的电池,达到甚至超过燃油皮卡600-800km的续航也不是难事。

真正的问题应该还是价格,以特斯拉Cybertruck为例,3.99-6.99万美元的定价,相比F150的2.54-5.09万美元,还是贵了不少。第一批给电动皮卡买单的,应该是那些乐于尝鲜的有钱人。相信国内的土豪肯定也会去跟风,再贵都不是事,只要开出去够嘚瑟。

其实,咱们自主品牌厂商早就推出过电动皮卡,比如郑州日产、江铃、福田、中兴等等,但它们都是走商用车的路子,也就是个物流或工具车,没啥可玩度。

最近比较火的长城炮皮卡,纯电动版也是定位在以商用为主,吸引玩家的还是越野版的燃油车。目前皮卡在国内正逐步解禁,电动化一旦兴起,能不能就此拉近它们与国内普通消费者的距离,让其成为中国车市的下一个风口?看来还要先观望一阵子再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叁』 1000匹马力,15592牛米扭矩!悍马复活“横行霸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肆』 美式汽车文化简史:福特通用如何塑造起今天的公路文化

在《荒野大镖客2》中,玩家都喜欢驾驶马车或者搭乘火车,去一览路易斯安那州瑰丽的山川风光。

在经典小说《在路上》中,主角与迪安、玛丽卢等年轻男女沿途搭车或开车,几次横越美国大陆,杰克·凯鲁亚克为我们展现了北美辽阔大地上的山川、平原、沙漠、城镇等差答景色……

公路,不仅串联起了美国广袤大地上的各个州、各个城市与村镇,它更串联着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汽车工业与汽车文化的关系,因此,每当我们说起北美的汽车文化时,脑海浮现出的,往往是人们开着豪华的肌肉车驰骋在66号公路上,或者是牛仔驾驶着大皮卡,在内华达的沙漠中扬起尘埃。

不过,如果我们想要进一步了解北美汽车文化的话,我们还需要从更遥远的过去说起,并且在讲述这些历史的时候,也离不开福特与通用这样标志性的美式汽车品牌。

肌肉车&皮卡文化,在前期是如何孕育出来的?

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心,从欧洲转向北美的时候,美国也迎来了工业的全面爆发。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工业快速发展。爱迪生创立的通用电气公司,驱动着人们衣食住的改变;亨利·福特创立的福特公司,用A型车、T型车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

在纸醉金迷的世界里,欣欣向荣的北美,已然成为了现代工业文明的中心。

不过,即便是随着工业体系的快速发展,在二战前夕,美国的汽车也仍然是少数富人的玩物。从欧洲移民的权贵阶层们,仍然习惯于巴洛克式的汽车审美。

来自苏格兰的大卫·邓巴·别克,在20世纪初创立了汽车公司,后来威廉·杜兰特接手别克汽车,成立了通用(GM)汽车公司,并且将欧洲人认为的艺术性和典雅性,融入到了汽车产品中。因此在早期的通用车型中,例如Y-Job,就把汽车从单纯的工业产品转换成了具有美学价值的艺术产品。

“舒适”、“安静”、“强大”的通用汽车,在短时间内成为了美国汽车工业的巨头,以豪华的基调,为当时北美的权贵们,提供了所谓的“新式豪华马车”。

所以,在电影《珍珠港》的前半部分,丹尼驾驶的那台豪华敞篷车,并不是当时大部分美国人都能接触到的。只有飞行员这样拥有体面身份的人,才能有机会去拥有、去驾驶它们。

不过,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世界格局大变之后,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全部改变。

战后,崇尚反战精神的年轻人们,自称为“垮掉的一代”。他们成天浑浑噩噩,没有正经的工作,也不知道人生目标为何物。于是,垮掉的一代们,喜欢借助美国发达的公路网,在公路旅行中,去漫无目的地参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或者去其他的地方试图探寻人生的意义。

在这样的公路旅行中,他们往往会选择驾驶父辈们留下来的老座驾。

而在这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人所驾驶的汽车,是别克、凯迪拉克的豪华轿车。它们除了拥有出色的公路行驶性能外,其舒适的空间、豪华的氛围也很适合长途旅行。

在看准了美国年轻人的这一需求之后,通用旗下的各大车系品牌,也快速调整了自身的策略。以V8发动机、宽大的双门车身与豪华的内部装饰,打造出了适合长距离公路旅行的美式跑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肌肉车。

但实际上,肌肉车(Muscle Car)这一名词,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随着历史上首台肌肉车通用奥兹莫比尔火箭88于1949年问世,直到雪佛兰英帕拉、别克君威(Regal)和福特雷鸟的流行,在五六十年代期间,这一类车型被统称为美式跑车,而“肌肉车”这一名词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流行的。

让我们暂时把肌肉车的篇章翻过去,其实在战后,除了“垮掉的一代”之外,还有很多辛勤劳作的乎带农场主和城市建设者。而这些农民与蓝领们,也带火了一种汽车的门类,那就是皮卡。

二战后,万物复苏,不管是建筑业还是农业,都急需一种高效率的生产工具。

如果把当今的“场景化”造车思维,引入到那个年代,当时的人们,需要的是一台既可以承担代步场景也可以满足工作场景的车辆。于是,前半部分很像越野车、后半部分很像卡车的皮卡(Pick Up)车型问世。

1948年,“车中蓝领”的福特汽车,打造出了世界上首款皮卡——福特F-1。这种可以拉半吨货物,也可以当成家用岁庆芦车的“新品类”,依托强大的实用性和低廉的价格,很快在农民与工人之间流行起来。

就这样,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皮卡和“美式跑车”,逐渐在北美大陆上流行开来。并且在数十年的漫长岁月中,它们不断发展壮大,并且深远地影响着美国汽车文化的发展走向。

鼎盛发展时期,福特与通用如何助力文化发展?

垮掉的一代,催生了美国的肌肉车文化、农民与蓝领,则带动了皮卡文化的发展。

这两大群体和两大车型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在美国汽车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却随着时间与人群的融合,越走越近,它们也在共同构建着美国的公路汽车文化。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美国除了标志性的好莱坞动作片之外,公路电影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门派。

例如在《赛车总动员》中,66号公路上的油车水镇有一家汽车救援公司,这家救援公司的老板,正是我们熟悉的朋友——板牙。板牙这台拟人化的工具皮卡,同时拥有福特F系和通用的设计元素,并且自认为是“最伟大的车手”。如果我们不幸在油车水镇抛锚,那么这位可爱的板牙,会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而在《陌路狂花》这部女性向的公路电影中,1966年产的福特雷鸟敞篷车,承载着塞尔玛和路易斯这对闺蜜的逃亡之旅,她们在狂风的吹拂中,踏上了一条漫长的不归之路……

这几十年来,所有的公路电影,都以皮卡、肌肉车和公路为载体,以自由为灵魂,以文艺且荒诞的叙事手法,向人们展现了美国人眼中的核心价值。其实,依托肌肉车和皮卡所带来的公路文化,我们也看到了福特、通用这些车企的灵魂。它们的灵魂,也是狂放自由与不羁,只是表现方式,各有千秋。

素有“蓝领车企”之称的福特,在针对美式汽车文化的构造中,希望打造出美国人都喜欢,也都买得起的产品。最初的福特F系皮卡不必多说,时至今日,一台F-150皮卡的最低起售价,也仅为31,520美元,与一台普通的家用轿车售价相当。

显而易见的是,一台全能且不贵的皮卡,其实很容易找准北美用户的需求点。

从福特F-1到福特F-150,这一系列的皮卡既能在田野上装载满满一车的稻草垛、能在城市工地里搬运一大堆建材,也能带着一家人在洛基山间自由驰骋、或是拖挂着房车在中部大平原与风为伴。

将实用性拉到满格之后,也将自己的浪漫属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层次,这就是福特F系列。时至今日,福特皮卡也已经成为了美国汽车文化的一张名片,在过去的四十年里,福特F系列也是美国最畅销的皮卡车型,并且没有之一。

在北美大陆上,如果说福特皮卡承载的是牛仔文化的话,那么肌肉车,则承载起了泛西海岸的嬉皮士文化。

大金链子、rap、HellaFlush低底盘汽车,这些亚文化圈子中的典型产物,其实都与肌肉车拥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之前我们就已经提到,肌肉车其实是美国在二战后,财力物力都相当充足,公路旅行之风盛行之下的产物。久而久之,这种美系大V8跑车,也在嬉皮士文化圈中逐渐盛行开来,成为了美国汽车的文化现象。

福特、克莱斯勒以及早就消失的AMC,其实在肌肉车领域都有一定的发展。但如果要说肌肉车祖师爷的话,那还得从通用说起。因为拥有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奥兹莫比尔等多个品牌的通用,是美国最具欧洲血统的车企,在打造V8豪华车的时候,也更具经验。

于是,通用汽车不仅打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肌肉车,而且在后期,也带来了诸如奥兹莫比尔托罗纳多、雪佛兰 Chevelle SS 454 LS6、别克GSX等一系列的经典车型。大尺寸的豪华车身,搭配美式V8发动机,为寂静的美国66号公路,带来了一些喧嚣,也让这条公路闻名于世界。

其实,从福特、通用这些经典的皮卡与肌肉车中,我们可以看出,皮卡和肌肉车虽然在车型定位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它们也都有很多的共性。例如,典型的美式皮卡和肌肉车都有夸张的尺寸、都深受旅行爱好者的欢迎,并且在机械层面都是以V8发动机打底。

说到发动机,那么就不得不提及美国汽车文化里的“功勋机型”——OHV V8发动机。

不管是福特还是通用,在那个富裕到极致的年代里,都将OHV V8发动机当做是汽车的“标配”,其当年在北美的流行程度,不亚于当今的1.5T、2.0T发动机之于中国。

在老款的福特皮卡、通用肌肉车上,我们会发现:这些车即便是用上了排量很大的V8发动机,但是功率却很小。比如初代君威搭载的7.5L V8发动机,其最大功率甚至还不到200匹马力,即便是放在半个多世纪以前,这样的数据也是不够出色的。

但是,OHV底置凸轮轴V8发动机,虽然转速低、功率低,但同样却拥有造价低廉(技术成熟)、养护成本低(结构简单)、扭矩输出能力巨大(基础排量大)的优势。因此在当年,无论是大型皮卡还是肌肉车,都热衷于采用十字曲轴的OHV V8发动机。随着这一机型的风靡,顺便还带动了美国的“车库文化”。时至今日,很多美国人的车库里依然保留着必要的维修保养工具,简单的机修操作自己在家即可完成。

在今天,福特与通用如何把文化传承下去?

随着美式皮卡、肌肉车文化的影响,现在美国的汽车品牌与品类虽然变得更加多元化,但是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却形成了独特的偏向性。例如美国人喜欢大尺寸车身带来的宽敞感、喜欢大排量发动机带来的从容感……在新的风向中,卖得好的也是诸如福特探险者、现代帕里斯帝这一类。

那么,在新的时间节点之下,福特和通用这两大塑造起美国汽车公路文化的老牌车企,将要如何继承自己的精神内核?

福特给出的答案,是继续打造出可玩性颇高并且兼具实用性的产品。

例如福特探险者这台大尺寸的SUV,除了以车身的优势展露出极佳的实用性之外,CD6纵置平台提供的均衡操控表现、Mustang同款动力带来的行驶品质甚至是车辆内部的设计和用料,都兼顾了人们各方面的需求。

可以说,福特当下诸如探险者这样的SUV车型,虽然不像F-150那样可以代表纯粹的美式文化,但它的核心却并没有什么变化,这辆车依然是玩乐、生活和工作的多面手。

至于在通用体系的内部,虽然目前已经再无纯正的V8肌肉车,但是这个车企却把肌肉车的精神下放到了旗下各个品牌之中。譬如在现在的凯迪拉克品牌矩阵中,CT后驱轿车家族,就继承了豪华与性能兼顾的取向。特别是在BLACKWING高性能家族,仿佛再次展现出了通用肌肉车时代的荣光。

现在的人们,总是喜欢回望当年的海市蜃楼,却忽略了眼前的一些新鲜事物。

面对电气化的时代浪潮,福特、通用这两家车企,也在积极地改变、积极地拥抱新浪潮。并且它们在拥抱新浪潮的过程中,依然记住了自己是谁。

福特打造电动车的时候,依然希望带来纯粹的驾驶感受。

福特电马(MUSTANG Mach-E)的GT车型,依然保留了V8野马的驾驶质感;福特F-150 Lightning纯电动皮卡,依然保留了硬核且纯粹的姿态。这些进入到电气化时代的福特车型,都是借助经典车的外衣,让自己也成为了经典。

而在通用体系内,奥特能新能源平台则实现了电动技术的快速迭代,无线控制的电池管理系统、先进的VIP电子电气架构和依旧出众的性能,为GMC电动悍马、凯迪拉克LYRIQ锐歌等车型带来了崭新的面貌,也保留了大家熟悉的美式汽车文化底蕴。

所以,当我们再次谈起北美汽车文化的时候,我们大可不用继续词穷地去描述皮卡有多强悍、肌肉车有多么地血脉喷张。而是福特、通用这样的车企,它们可以顺应着时代,将文化的底蕴注入自身血脉之中,并且在传承经典的同时,带来契合时代的新产物。

结语

在这一次,我们梳理了美系汽车文化的发展脉络。总的来说,美国汽车文化不仅仅是肌肉车、皮卡车就能简单概括的,因为这些车型发展壮大的基础,是时代的背景,是公路运输业的繁荣。

但是,如果我们缩小到车企的层面,却能发现美国的汽车工业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所依靠的不仅仅是时间的积淀,更是车企与市场之间形成了良性的循环。这样的循环,对于当今的中国汽车工业和中国汽车文化来说,其实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非常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伍』 Karma拟推出全球首辆增程式皮卡 更适合当前新能源市场

在新时代背景下,皮卡车品质越来越高,家用化特征更加明显。皮卡家商两用的特性可以满足大家对日常用车以及货运的需求,未来华北、华东等大平原地区的皮卡销量肯定会继续保持增长。未来,皮卡在城市使用场景下将部分取代微面、轻型卡车的市场。而在这其中,有实力、有前瞻性地将传统的皮卡率先智能化、定制化、新能源化的车企,势必成为行业的领先者。

政策向好,国内皮卡市场一路升温

皮卡一度是美国车的代名词。美国地广人稀的地理环境、皮卡与其他车型“一视同仁”的政策、休闲户外文化等因素造就了其皮卡市场的蓬勃发展,可以说美国人对皮卡有着特殊的情结。

皮卡最初的译名就透露了它的功能属性——“pickupcar”,意思是可以方便运送(人或货物)的车辆。不论是通勤还是日常居家,空间大、体型大、载重量大的皮卡,无疑成了很多美国人的不二之选。美国人对皮卡的青睐在数据上也可见一斑,在2019年美国车市整体遇冷的状态下,皮卡销量仍逆势上扬,总销量达3,113,943辆,同比增长5.4%,达到近3年的新高。

反观中国市场,皮卡一度被归为货车行列,加上限行政策、种类选择少等因素,皮卡被主流车市“边缘化”为一种小众车型。然而,随着解禁试点、取消喷字反光条、取消双证等利好政策接连出台,皮卡在整体车市下行的情况下表现强劲。从2010-2018年的数据来看,随着政策的一步步放宽,皮卡的销量逐步回暖。工业销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皮卡总销量达447,985辆,销量创2010年以来新高。

从数据上来看,美国车市皮卡销量占有率为16%,远高于中国的1.6%,尽管如此,政策解禁为中国皮卡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而消费观念转变、逐渐盛行的皮卡文化,也为中国皮卡市场带来了无限可能。因此,中国的皮卡市场仍有巨大潜力,或将成为下一个风口。

乘胜追击,Karma汽车首推增程式皮卡

说起美国的皮卡文化,是根植在充满活力与休闲的户外文化,以及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中形成的。它代表着不拘束、不束缚的自由生活方式,也凸显着真我和个性。来自美国南加州的豪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高科技孵化器Karma汽车,就带有鲜明、地道的加州DNA和开拓、探索精神。

但Karma汽车本身带有的创新、突破力量,无疑将为汽车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传统皮卡向新能源化、高端化、定制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当Karma汽车的增程式皮卡以全新面貌面世,将促使人们更新对皮卡的固有认知,从长远来看,或许可以逐渐推动皮卡从工具车向乘用车的转变,掀起一股皮卡新风潮,改变市场格局。

从种种迹象来看,中国的皮卡市场将在2020年拥有不俗表现,也让我们共同期待Karma汽车在年底前推出的增程式皮卡概念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陆』 全球预订超60万 但特斯拉“怪胎”皮卡在中国多半要凉

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被称为“2019最打脸现场”的特斯拉电动皮卡Cybertruck发布会,当时,被马斯克号称不会破损的高强度装甲玻璃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一颗钢球连续击碎,打脸来得猝不及防,发布会现场一时间尴尬无比。
随后有媒体猜想,此次“翻车”事故会不会是特斯拉的营销手段,毕竟马斯克最擅长的就是不按常规套路出牌。
时隔5个多月,日前,马斯克在国外参与的一次问答中透露,Cybertruck发布会之前他和特斯拉首席设计师弗朗兹·冯·霍尔兹豪森都曾亲自用钢球砸过玻璃,但没有出现意外,因而当发布会上玻璃被砸裂的时候,他们是非常震惊的。马斯克表示,可能是由于弗朗兹用大锤砸了车门之后导致玻璃边角破损,因此被随后的钢球砸碎,这也证实了这起事故确实属于意外。
但不得不说,特斯拉就是特斯拉,即使发布会现场意外“翻车”,Cybertruck的订单量却丝毫不受影响,甚至受欢迎程度远超预期,发布会第二天就收获超14.6万个订单。有网友表示:这种意外要是发生在其它车企身上,铁定就凉凉了...
谁说“怪胎”没人爱?特斯拉Cybertruck预订量超60万
毫无疑问,特斯拉这款“火星”皮卡之所以关注度爆棚,除了自带特斯拉光环外,主要在于它颠覆了我们对于以往传统皮卡的认知,尤其是十分科幻的外形设计,更是在挑战大众的审美。当然了,各花入各眼,特斯拉Cybertruck的大胆设计虽然在中国遭到了网友们的集体吐槽和质疑,但这并不妨碍它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
据Cybertruk Owners Club在4月初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30日,特斯拉Cybertruck的订单已经超过62万辆。预计在正式交付之前订单量会突破100万辆。
此外,国外特斯拉社区还有人统计了特斯拉 Cybertruck 在不同国家的订单量占比,其中预订最多的是美国,占所有订单量的 76.25%,其实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据了解,特斯拉 Cybetruck 订单量占比前十国家分别是:1、美国(76.25%)2、加拿大(10.43%)3、澳大利亚(3.16%)4、英国(1.39%)5、挪威(1.11%)6、德国(1.05%)7、瑞典(0.83%)8、荷兰(0.67%)9、法国(0.44%)10、冰岛(0.44%)。
中国皮卡市场解禁,特斯拉Cybertruck会在国内爆火吗?
可以看到,在特斯拉 Cybetruck 订单量占比前十国家中并未包含中国。我们知道,尽管特斯拉在华风波不断,但国内的拥趸者却不在少数,要不然国产Model 3的销量也不会月月暴增,那么特斯拉Cybertruck能像Model 3一样在国内爆火吗?
其实根据目前曝光出的信息来看,新车在价格、续航以及性能等方面都极具优势,甚至可以说这款皮卡比得过目前市面上的任何一款电动皮卡,这也是为什么它还未量产就已经在全世界俘获超60万的订单用户。
可就是产品力如此强大的特斯拉Cybertruck,笔者却觉得它很有可能会在中国市场折戟。其主要原因在于,特斯拉Cybertruck入华必将受到很多限制。
首先是法律法规方面,虽然说目前随着政府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试点的逐步开放,中国皮卡市场解禁指日可待,届时电动皮卡也有望快速的进入城市中。但像特斯拉Cybertruck这种“异类”皮卡,外观那无比坚硬的材质和竖直的设计线条,以及超乎常规的车身尺寸等,对行人的潜在威胁实在太大,能合法上路的可能性其实很小。
其次,就国内皮卡市场而言,特斯拉Cybertruck的受众范围太窄。在中国购买皮卡的人群分为两种,一种是拉货的工具车,其特点就是性价比高,为用户节省更大的成本;而另一种就是土豪们玩的高端皮卡,可以越野也可以拿来改装后用于参加各种赛事。
毫无疑问,特斯拉Cybertruck属于第二种,但你说会有几个开惯了丰田坦途、福特F-150、雪佛兰库罗德以及GMC-SIERRA等燃油皮卡的老司机,会选择特斯拉Cybertruck这款电动皮卡呢?抛开产品的性能不说,这超前的外观设计就已经很难让他们接受了吧。
当然,国内也不缺乏乐于尝鲜新奇事物的皮卡玩家,但我相信那也只是很多土豪选择的大玩具罢了,就市场大环境而言,这款过于超前的纯电动皮卡在国内水土不服的可能性更大。
此外,目前新车已在国内开放预订,订金为1000元,包括单电机后轮驱动、双电机全轮驱动和三电机全轮驱动三种版本。新车预计将在2021年下半年投放市场,有兴趣尝鲜的朋友不妨也下单定一辆,毕竟这款来自未来的电动皮卡回头率可是爆表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热点内容
宣城市二手货车价格 发布:2025-05-15 19:19:57 浏览:675
房车四个人可以住下 发布:2025-05-15 19:18:40 浏览:418
非亚特房车 发布:2025-05-15 18:37:32 浏览:759
福田柴油多缸三轮车价格 发布:2025-05-15 18:33:23 浏览:380
深圳湾到香港机场最晚的商务车 发布:2025-05-15 18:28:48 浏览:140
最新湖北漂流旅游安全管理办法 发布:2025-05-15 18:15:24 浏览:531
为什么不研发小排量皮卡 发布:2025-05-15 18:07:35 浏览:976
南非大战居然都用皮卡 发布:2025-05-15 18:06:47 浏览:458
别克12款君威二手车价格 发布:2025-05-15 18:01:24 浏览:270
去美国旅游一般会采购什么东西 发布:2025-05-15 18:01:15 浏览: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