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提丰田越野
① 丰田重磅越野车渲染图曝光,比普拉多更霸气,或继续搭载4.0L引擎
根据海外媒体最新消息:近日,海外汽车媒体曝光了一组新4Runner渲染图片,新车预计年内首先亮相海外市场。新车整体更加硬朗霸气,定位硬派越野SUV,上市后主要竞争兄弟车型普拉多、帕杰罗、牧马人、探险者。(部分配图为现款车型)
最后总结:大家觉得丰田新款超霸越野车怎么样呢?是不是比霸道更霸气呢?欢迎大家关注留言交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② 丰田lc76加拿大版
丰田LC76加拿大版没有平行进口的,目前丰田LC76港口只有中东版的,了解平行进口车可以参考进口车市,望采纳~~
③ 丰田超霸4Runner与霸道的区别以及款型介绍
为什么叫丰田超霸这个名字呢?这就是今天的主角,丰田超霸4Runner,这款车型没有官方引进国内,只能通过平行进口的方式引进国内,起这个中文名称的车商就是为了能有霸道的名气,所以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丰田超霸”。
除了低配的版本,还有四款车型主要分为两组:舒适豪华组和越野组,舒适豪华组包括LTD版和夜影版,越野组包括TRDOff-Road版和TRDPro专业越野版。看完本文您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讨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④ 加拿大抢先试驾丰田Venza(Harrier)——随着新一代汉兰达回归
还记得大约在四个月前为大家分享的新一代汉兰达吗?当时我给出的评价是这是我所开过的丰田TNGA构架下完成度数一数二高的车,主要打动我的原因是空间没缩水,同时整车各方面的质感都很上乘,起码没有像这一代的凯美瑞和RAV4那样严重跑偏。时隔四个月后,我又体验了一台在丰田TNGA构架下的另一台车,那就是在北美上市不久的丰田Venza,这台车也是今天的主题。这回我直接开门见山算了,之所以我在开头就提到新一代汉兰达是因为当我开完丰田Venza后,我觉得Venza开着像一台车身跟随性更好的新一代汉兰达,意思是我在Venza上找到了很多与新一代汉兰达相似的优秀基因,同时这台车开着比新一代汉兰达更灵活。后文我也会时不时将新一代汉兰达穿插进来,我们来看看他们二者带着哪些优秀基因进一步让TNGA构架为丰田应有的价值正名。
在开始分析丰田Venza之前我要解释一下这台车的车名。在北美以外的市场,这台车叫Harrier。Venza这个名字曾经用在一台跨界车上,这台车三年前正式在北美停产。我猜测丰田这么做只是想在北美市场重新使用Venza这个已经有知名度的名字,这样能让北美群众更快地认识头一次引入北美的Harrier。这台车已经有了引入国内的计划,据说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都会投产,至于到时候怎么命名我也不清楚,我听到最多的说法是一汽会使用Harrier这个名字,中文名可能是海利亚,广汽使用丰田在国内新注册的名字——Frontlander(峰兰达)。所以目前在不知道如何命名的情况下,我打算下文全部用Venza这个名字。
【外观】
外观我不喜欢聊,因为这个话题开放性强,无论我说好看还是不好看都不算话。不过我觉得Venza的外形设计是一大亮点,我想分享一下我对这台车外观的看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⑤ 有越野之王之称的陆巡为什么在美国却不成气候,在加拿大甚至都没有销售
美国人玩什么?攀爬、单纯豁车,要么就是皮卡拖房车到处旅行。美国玩越野的,Jeep基本上处于垄断地位。美国经典越野地段——死亡谷,见到的Jeep超过任何其它品牌的汽车,不管是牧马人,大切诺基,还是小切诺基,自由客,指南者,死亡谷里跑的是在是太多了。而进死亡谷之前有一个专门的越野车租赁点,那里清一色只有牧马人可以租。而且像美国大部分的4*4的聚会,大家都开得是jeep,而且牧马人占了大多数,大切去了都算是娘炮。很多人5万刀买个带有Mopar改装件的牧马人,大轮毂,高悬挂,还不影响质保,性价比非常高。
再看看其他国家,以澳洲为首的越野风格,大多是沙漠、戈壁,高山穿越活动。而且大多数国家的汽车文化都和美国大相径庭。在随时都有可能丧命的穿越旅途中,车辆的每个小问题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危险。所以丰田成了我们依然决然的选择。
⑥ 2017款丰田塞纳加拿大版3.5LE四驱报价多少钱
2017款 丰田塞纳 3.5 四驱 LE 7座 在进口车市了解到,目前市场价格在:¥44.00万~¥50.00万左右,根据配置高低不同,价格也相对不同,更多信息了解尽在进口车市~~
⑦ 试驾加拿大版2020款TRD Off Road和Venture,丰田4Runner
前天刚试驾了20款TRD Pro,今天再去试驾了20款TRD off road,用流水账的形式记录一下感受 加拿大的20款4Runner是标配最全的4Runner,从最低配的SR5开始就标配一键启动,遥控启动,无钥匙锁,自动空调,加热座椅,丰田safety sense P,8寸屏,car play,4窗一键升降,天窗,皮椅等等,除了方向盘加热,该有的都有了,前天试驾TRD pro时我还不知道这些全都标配,这样的话买最低配的SR5或off road配置就很全了,光论配置Limited和Pro和最低配的SR5是没什么大区别的 更正一下:只有前两代4runner是完全移植皮卡底盘,之后出的都不是,我一直以为后来的4runner也是皮卡底盘
我们这挺多中国人买Limited
SUPRA
20款特别版Nightshade
Tacoma是北美销量最大的中型皮卡
4Runner,Tacoma,红衫,坦途,丰田四大古董系列的pro版在今年出的特别颜色就是这个army green军绿,去年是voodoo blue,前年是cavalry blue
老Tacoma是和4Runner用的一样的4.0V6和5速,几年前改款后的现款Tacoma用的是3.5V6和6速
这是我试的第一辆off road
我只感兴趣off road和pro,我老婆觉得白色也不错,可以自己换套黑轮毂
这辆是专门的试驾车,off road应该是卖的最好的一个配置
标配4窗一键升降
和Pro相同的Crawl Control + Multi-Terrain Select + 后差速锁
今天下雨+刮大风,感受一下off road的高速感觉怎么样,我试驾时外面不到10度,正好也试试加热座椅,温度升高的很快,可惜没有加热方向盘啊
前天试Pro只在市内开了一会,fox避震过火车铁轨和一些大坑超级舒服,操控和底盘感觉就像开船一样晃悠悠的,off road的操控要好一点,5速变速箱换挡速度有点慢,不过比我之前试驾的坦途要好一些
这个5速挡位间的衔接不是很理想,急加速还会有顿挫,如果换了丰田自己的8速,加速效果会完全不一样,油耗也会明显好一些
今天高速上侧风很大,开到110多还算挺稳的
隔音不错,不开音响基本只听的到胎噪
我们这路很多裂的,off road避震显然没pro好,一般的小坑过滤的还不错,还是很扎实的
很多人在试车,这辆是别人刚试的night shade,这个白是米白色的
我试的这辆off road是亮白
nightshade
nightshade配的是电动踏板
这是我试的第二辆Venture
副驾驶也标配电动座椅
off road/venture/pro的座椅都带TRD标
这个predator金属脚踏还不错,在venture上是标配的,其他版本也可以选配
venture开的感觉是和off road一样的,就不再去跑高速了,试一下加上车顶架后能不能停进我家车库
没问题[得意]
加上车顶架的高度比我的RAM还高
这个Yakima顶架不用时应该是可以移掉的,pro的顶架移不了
探头广角效果不错,清晰度一般
venture的TRD轮毂
拖车电源插头和脱困勾
全尺寸备胎
丰田目前的大部分车都标配LED大灯,连卡罗拉那种便宜的车都标配,4Runner全系都没有,原配的灯效果太差了还得自己换
最大接近角很不错,但底盘的真实通过性不算很高
今天本想试试andriod auto和car play,带了线连上不知为什么启动不了
后排空间比共用底盘的Tacoma强多了,坐姿比较高腿部空间不多不少刚刚好
这个Predator脚踏后排进出也不碍事不会蹭裤子
20款全系带遥控启动,锁车后按锁车键三下就可以远程启动,据说还能用丰田的手机软件启动
感应式锁车
钥匙在身上手一搭上门把手就立即解锁了
我非常喜欢这个四驱切换挡杆的手感
切换2hi,4hi,4low的同时能感觉这个档把的抖动,纯机械式的
带Crawl Control的4runner脱困能力是这价位最强的,没有之一
Multi-Terrain Select,石路
松动或碎石路
雪地
泥地,沙地,土路
ACC自巡航,带主动刹车,航道偏离提醒,20款全系标配的
三段距离控制
有ACC在高速上跟车就不用踩刹车了,不过我还是不太相信这些东西
off road和venture是8个喇叭的JBL,和15个喇叭的JBL一样也是没啥特别的,很普通的效果,我不会光为了丰田车上的JBL多花钱,不值得
去年Pro还有这个颜色,非常好看,今年出的军绿实在不喜欢
老款4runner
⑧ 4.6万刀裸车价,温哥华喜提爱车4Runner,分享提车过程!
钥匙听说可以认证,不是广告~!
⑨ 加拿大抢先试驾新一代汉兰达全线产品,终于看到了丰田该有的样子
汉兰达对我来说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即便在过去的五年间现款汉兰达一直处于一车难求并且要加价的状态,我依然很少去了解这台车,最多最多也只是坐了一下展车,动态部分我从未了解过。可能是因为这几年来长期一人在外留学,大车对我而言是过剩的,并且我一直不怎么喜欢SUV,所以类似汉兰达这样的车不符合我的需求。不过新一代汉兰达发布的时候我就留下了几个疑问,第一,丰田近几年基于TNGA打造的新车在空间利用率上都有严重缩水,这种现象在汉兰达上是否依然存在?第二,新一代汉兰达搭载了一台最大马力为240匹的2.5L四缸混合动力引擎,并且由三台电机实现了四轮驱动(前轮两个,后轴一个),我猜测如果不出意外,未来国产的新一代汉兰达将主推这套动力总成,所以我很关心这套混动系统在新一代汉兰达上匹配的如何?是否能从容的驱动这么一台大车?因此为了向大家展示新一代汉兰达与现款汉兰达的差别,这回我同时试驾了2.5L四缸混合动力车型以及北美市场主推的3.5L六缸汽油版车型,同时我也找到了一台2018款3.5L汉兰达进行体验,毕竟我也说了,汉兰达对我而言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当我心里对现款汉兰达的产品力有个底之后才能更精准的定义新一代汉兰达。所以这篇文章不光单纯分析新一代汉兰达的产品力,也会将新老汉兰达之间做个对比。
【内饰设计及人机工程学】
选购七座SUV的潜在消费者最在意的当然是空间利用率以及乘坐舒适性,所以我有必要先从汉兰达的静态表现说起。同时这回我只评价车内部分,外观我没必要说,毕竟汉兰达并不是靠外观去打动消费者的车型,而且汉兰达的外观没有什么代表性,整体设计构架都与前两代车型差别不大,所以我也没什么可说的。
(上图为新款车型,下图为现款车型)
其实细心观察的话,新老汉兰达的内饰布局还是有相似之处的,比如说中控台下那一场条储物空间依然得以保留,但是老汉兰达这一部分的适用性更高,因为老汉兰达中控台下的储物空间是连贯设计的,相比新汉兰达断开的设计增加了一部分空间,同时新汉兰达这个部分的深度以及高度都不及老汉兰达。另一个设计比较相似的是位于驾驶座与副驾驶座之间的中央扶手箱,直接滑开中央扶手箱上的盖子就能轻松使用,同时中央扶手箱的空间也是又大又深。
(左图为新款车型,右图为现款车型)
现款汉兰达的中控很宽,导致中控台右侧区域比较难够着,这个问题在新汉兰达上得以解决,在中控的布局上,新一代汉兰达比现款车型更合理。不光是使用层面,质感层面也如此,新汉兰达中控台的钢琴烤漆面板相比现款充满塑料质感的金属面板在视觉效果上高档很多,按键以及旋钮的阻尼感比现款车型紧致得多,使用起来手感极好,不像现款车型那种松弛并且没什么回馈感的按键,新款车型弃用了现款屏幕周围的触摸按键,对于盲操而言友好了很多。至于这套多媒体系统我想打个问号,按照国产的尿性,有很大一部分可能未来的国产车型中间改成了分辨率极差且逻辑几位混乱的大屏,而且近两年国产丰田没什么车的多媒体系统与美版车型一致的,所以我不打算评价美版车型的多媒体系统。
不过仪表盘还是得批评一下,与八代凯美瑞一样,屏幕的分辨率低,字体也很小,布局也很混乱。
【空间及座椅】
可以提前揭晓这个环节的结论:空间与现款保持在一个水平,变化只是在细节方面。下面我优先从第一排座椅来分析:
(上图为新款车型,下图为现款车型)
新款与现款汉兰达的前排座椅有共同的优点也有共同的缺点,比如座椅调节的范围很大,基本满足了多数人群的驾驶坐姿习惯,但是他们的前排坐垫都偏短。新款车型的座椅材质相比老款的更硬,不过二者之间的包裹性是差不错的。
(左图为新款车型,右图为现款车型)
(上图为新款车型,下图为现款车型)
在评价第二排座椅之前我先评价第三排座椅,因为我想看看在第三排座椅能确保坐人的情况下第二排座椅是否依然宽敞。其实通过以上图片不难看出,新款与现款汉兰达的第三排空间水平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对于身高180cm的我而言,头部空间只能说刚刚不顶头,腿部毋庸置疑,依然得蜷起来。对于这个空间水平我怎么看呢?在北美市场的确不算好,同级别大多数车型都有更宽大的第三排空间。但是汉兰达的第三排并没有差到不能坐人的水平,同时北美很多汉兰达的竞争对手并没有进入国内市场,国内还有很多强上第三排的七座SUV(比如福特锐界,雪佛兰开拓者),与他们相比,汉兰达的第三排还能坐出点美感。其实国内市场也不是没有比汉兰达的第三排更大的SUV,比如说大众途昂,但是途昂的车身尺寸更大,指导价与汉兰达也有差距。所以我可以说汉兰达在保证合适尺寸的基础上保持了一个尚可的第三排空间。
(左图为新款车型,右图为现款车型)
(上图为新款车型,下图为现款车型)
相比而言,新款汉兰达第二排座椅的变化与另外两排更大,现款汉兰达座椅的高度比较低,而新款汉兰达则偏高,我认为二者的高度都不算很合适,如果能设计在二者之间的高度就更合适些。除此之外,新款汉兰达的座椅材质更硬,不过靠背部分相对柔软一些,现款汉兰达的座椅软硬分布相对均匀一些,至于二者谁更佳,我无法评价出个孰优孰劣,他们的座椅舒适性并没有因彼此的差别发生变化。空间水平二者相当,保证第三排能坐人的情况下依然能有较充裕的空间。
与现款一样,座椅同样能调节前后以及广泛的靠背角度,只是新款汉兰达座椅前后调节不再是靠座椅下方的拉杆儿了,取而代之的是座椅侧面手抠式的开关。除了刚刚提到的座椅高度外,我觉得坐垫长度如果能稍稍再长一点(虽然已经足够长了)会更好,总的来说我可以给第二排座椅一个好评,延续了现款车型宽敞的空间以及可灵活调节的座椅,同时在更改座椅模型后,座椅本身的舒适性也并没有牺牲。
(上图为新款车型,下图为现款车型)
二者的后备箱处于相同水平,放下几个大箱子是不成问题的。不过有个细节可以在这张图片中提及一下,新款汉兰达第三排头枕是通过往座椅表面180都旋转后折叠的,有别于现款车型通过升降的方式收缩头枕。
【行驶品质及静谧性】
其实现款汉兰达的行驶品质已经达到了非常令我满意的水准,即便这么大的车也没有出现点头的现象,过坎儿的时候车身姿态也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既能保证乘客平稳的驾乘体验,也能让驾驶员轻松的把控这台车的动态。然而新款汉兰达的底盘在已有优秀基础的现款车型上对底盘质感做出了进一步的优化,现款汉兰达在中低速过坎儿的时候多少还是会回馈一些硬的质感,而新款汉兰达的底盘则体现出轻柔的特性,如何理解轻柔二字呢?意思是相比于现款车型,新款汉兰达的底盘更有柔性,但称不上柔韧,这车不像偏运动取向车型底盘那样硬朗,也不像豪华轿车那样有明显的高档感,只是在遇到路面上的震动时底盘能干脆的过滤完毕,并且为乘员带来轻微且柔和的回馈感,使得整个乘车环境尤为的轻松舒适。我觉得这样的底盘调教对于一台7座SUV而言非常合适,不需要所谓的路感与高级感,能提供轻松舒适的乘车环境就已经足够了。
至于静谧性我得根据不同车型讨论了,首先,汉兰达所有车系在环境隔音上都是强项,而且从首次引入国内的第二代汉兰达上就已经具备这方面的优点,但是不同种类引擎传入车内的噪音是不同的,这里我着重分析搭载2.5L混动系统的车型,我觉得这套系统的运转平顺性比较一般,尤其是加速的时候引擎会将较为嘈杂的音质传入车内。毫无疑问,与搭载3.5L V6引擎的车型相比差了很远,这也很好理解,毕竟六缸机的运转品质普遍是四缸机无法逾越的。但是与第二代2.7L汉兰达相比,新款混动汉兰达的运转品质也不怎么好。由于我没有接触过国产搭载2.0T引擎的汉兰达,所以我无法评价混动车型与2.0T车型运转品质上的差距,不过我开过同样搭载2.0T+6AT的雷克萨斯RX300,我认为这台引擎在RX300上运转极为平顺,新款混动汉兰达与RX300有着明显的差距,当然,我不知道RX300与现款2.0T汉兰达运转品质差距大不大,如果这两台车都体验过的网友可以在留言区呼应一下,如果差别不大的话,我认为新款混动汉兰达与现款2.0T汉兰达是有本质差距的。
【动力总成】
先聊一下美版汉兰达所搭载的代号为2GR-FSE的3.5L V6引擎,我敢说跟国内100%没有关系,所以我简单评论一下。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套动力总成在美版现款汉兰达中期改款的时候已经搭载,换代后这套动力总成依然是美版汉兰达的主力军,之前在亚洲龙还有ES350上都体验过,所以总共算下来我已经体验了四台搭载这套动力总成的车型了,不过这套动力总成在我开过的这四台车中表现的都不一样,即便现款与新款汉兰达也是如此。首先我想指出这套动力总成在新款汉兰达上的完成度远远高于现款汉兰达,因为与之匹配的爱信8AT变速箱在现款汉兰达上有较为严重的选挡综合征,主要体现在轻踩油门的时候转速会卡在2000转左右,并且维持一段时间后会突然跳到3000转以上,这个过程会便随着一个顿挫,如果踩油门的幅度大一些就能有效的避免这种情况。而新款汉兰达将这个问题得到了优化,虽然不是说完全没有顿挫,但是在大多数工况下都很平顺,并且响应速度也很合适。我想为新款3.5汉兰达动力总成的优化点个赞,毕竟丰田近两年出现了不少平顺性不正常的车型,我能从这回换代所带来的优化上看出丰田在积极完善在追求新技术的过程中所带来的缺陷。
我想大家肯定更关心这套以三台电机实现四驱的2.5L混动系统的表现,通过我的体验,我的结论是喜忧参半。优点是主观动力感受非常快,这个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动力响应特别快,通过电机的协助,动力能在踩下油门的瞬间立刻响应,无论是地板油还是轻微给油都能保持一致的快速响应;另一方面是动力输出非常强劲,得益于三台电机实现的四驱系统,动力释放后能给驾驶员明显的推背感,而且这种推背感是3.5L车型给不了的。即便动力来的很迅猛,我也体会不到任何的突兀感。也许在北美有些工况下会受限与最大马力的影响,但是对于国内的工况而言,我认为动力不但够用,而且强劲。下面再说缺点,一个是我刚刚提到的运转平顺性有待提高,这一点影响了车内的静谧性,同时与本田immd混动系统的运转品质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主要体现在音质以及震动的处理。另一个问题是收油的瞬间会出现反向加速度,也就是说收油后车身会完后怂一下,这个过程会伴随着车内乘员的身体往后仰一会儿,我认为这个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乘坐舒适性,可能会引起一些乘客的不适。至于刹车脚感,我没有体会到类似上个时代的丰田混动车型那种明显的电制动与机械制动的衔接感,至于与其他搭载A25混动系统车型相比是否有优化我无法定论,因为这是我开过的第一台搭载此混动系统的车型。
【转向手感的建立】
我认为新一代汉兰达在驾驶性层面最优秀的就是转向手感的建立,甚至可以说是我目前开过转向手感最好的TNGA车型,这点体现在随速增益特性非常明显,低速轻盈,操作起来非常灵活,一点都不黏手,挪车的时候轻松自如;高速的时候力矩会变重,同时还有明显的中心感,没有什么虚位,为驾驶员提供了沉稳的驾驶感受。转向精准度同样非常棒,提供了良好的车身跟随性,可以说指哪儿打哪儿。得益于优秀的转向调教,我根本体会不到我在开一台大车,虽然现款汉兰达的转向已经能让驾驶员轻松驾驶这台大车,但是通过这次换代,转向在细节及质感方面得到了明显的优化。
【我如何定义新一代汉兰达?】
我认为新一代汉兰达是丰田品牌(不包括雷克萨斯)TNGA构架车型中完成度数一数二高的了,相比上代车型,空间并没有缩水,同时整车的质感也更加的上乘,无论是看着、坐着、摸着还是开着都如此。我曾经批评过丰田近两年的车失去了丰田本该有的优点,比如说优秀的空间利用率及平顺性。虽然我认为未来有很大几率引入国内的混动车型在运转平顺性以及收油的动作上仍然有提升空间,但是新一代汉兰达并没有像某些丰田车型(如凯美瑞和RAV4)一样跑偏,他在绝大多数方面回归了丰田该有的特质,这一点让我非常欣慰。对于新一代汉兰达未来在国内的前景我当然是看好的,因为到目前为止我还看不到太多竞争力跟汉兰达相当的车型。不过我依然对国产新一代汉兰达有以下展望:1.混动系统能在运转平顺性以及收油动作上得到优化,这样会带来更加安静且平稳的乘坐感受。2.不要再将中控改成分辨率低且界面逻辑混乱的汽配城般的大屏了,更别像卡罗拉/雷凌一样把整个中控整成大屏幕了,恕我直言,又难用,又影响整个内饰的档次,就如一间华丽的卧室放着一张没整理的床一样,毁了整个卧室的格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⑩ 加拿大有没有买丰田land cruiser
还是看看雷克萨斯的LX570 红杉吧,更加便宜,当然本地也可以在门店里订到,据说价格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