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越野賽
㈠ F1賽車中drs 是什麼
一種賽車車輛上運用氣流原理使用的一項尾翼技術。
賽車是一項運動,分為場地賽車和非場地賽車兩大類,起源距今已有超過100年的歷史,最早的賽車比賽是在城市間的公路上進行的,後來許多車手因為公路比賽極大的危險性而喪生,於是專業比賽賽道應運而生。
第一場賽車比賽於1887年4月20日在巴黎舉行。
賽車運動分為兩大類,場地賽車和非場地賽車。
場地賽車。
顧名思義,就是指賽車在規定的封閉場地中進行比賽。它又可分為漂移賽、方程式賽、轎車賽、運動汽車賽、GT耐力賽、短道拉力賽、場地越野賽、直線競速賽等。
非場地賽車。
基本上的比賽場地不是封閉的,主要分拉力賽、越野賽及登山賽、沙灘賽、泥地賽等等。
方程式賽中又包含了一級方程式、三級方程式、GP2、F3000、印地賽車、美國冠軍方程式、福特方程式、康巴斯方程式及卡丁車等。
這是汽車場地比賽的一種。賽車必須依照國際汽車聯合會制定頒發的車輛技術規則規定的程式製造,包括車體結構、長度和寬度、最低重量、發動機工作容積、汽缸數量、油箱容量、電子設備、輪胎的距離和大小等。
各級方程式賽車的製造程式不同。屬於方程式汽車比賽的項目有:F1、 F-3000、 F-3、亞洲方程式、無限方程式、福特方程式、雷諾方程式、卡丁車方程式等。
㈡ F1嚴重事故引發網友熱議,你怎麼看待賽車運動
在近日的F1義大利站比賽中,由於比賽前半段是雨戰,賽道上事故不斷,共有4位車手退賽,其中拉塞爾與博塔斯的賽車出現嚴重事故,“F1嚴重事故”很快就登上微博熱搜。
中國的賽車運動發展如何?
中國賽車的賽車事業事實上並不是近年來的新生事物。大家都知道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FIA),中國的汽車運動聯合會(FASC)早於1975年便於北京成立,並在1983年加入FIA,後來,其又與中國摩聯合並,形成今天的中國汽車摩托車運動聯合會。 作為中國國家級的、並且也是國內最早的大型賽事認證方、推動方,中國的汽車賽事能發展至今,這個組織付出的努力功不可沒。 目前,共有60家汽車運動俱樂部在FASC注冊登記;每年有超過1000人於FASC取得賽車駕照,這些個人和組織,是當下乃至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中國賽車運動的基石。同時,FASC每年於國內主辦超過300場比賽,這一數字,與其成立之初的年代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㈢ 一般汽車越野賽或者F1之系列賽事是靠什麼來贏利的
F1的贏利主要靠電視轉播費用,其他賽事諸如拉力賽等主要靠贊助商贊助,賽會會在比賽途中安排許多廣告牌.
㈣ F1賽車與越野賽車有什麼不同
一級方程式賽車(F1/Formula 1)
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是方程式汽車賽中最高級別的比賽。世界上首次舉行賽車場上的賽車是1900年在法國的默倫。現代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是於1950年在英國銀石賽車場開始的, 現在每年舉行16場比賽,由國際汽車聯合會安排比賽。現有的19支參賽車隊均為「一級方程式車隊協會 (FOCA) 」的成員。 車手必須持有由國際汽車聯合會簽發的「超級駕駛執照 」。每年全世界持有這種執照的車手不超過100人。
比賽設車手獎和車隊獎。 每場比賽的全程距離為305公里, 所用時間不超過2小時。每場比賽取前六名,車手獲得的分數依次為10, 6, 4, 3, 2, 1。在每一賽季結束後, 將車手在全年16場比賽中取13場最好的比賽成績相加得出總積分, 得分最高者為當年世界冠軍。車隊世界冠軍的計分方法與車手相同。
比賽使用四輪外露的單座位純跑道用方程式賽車, 由底盤、發動機、 變速系統、 輪胎和空氣動力裝置等構成,最低重量為505公斤。底盤是以太空梭的構造科學為基本理論依據, 用碳化纖維製造的。 發動機依不同時期的比賽規則而變化, 自1995年開始, 規定使用汽缸容積為3.0公升的自然吸氣式汽油發動機, 汽缸數目最多12個,輸出馬力為650匹。 變速器設有六至七個檔位, 並採用半自動變速系統。
使用的輪胎採用特殊合成橡膠製造, 分乾地與濕地兩種,以便於在不同氣候下使用。賽車的車身呈流線形, 在其前、後部設有擾流裝置和翼子板, 在運動中利用空氣動力學的原理產生下壓力量,增加輪胎的附著力,使賽車緊貼地面運動。
越野賽(Rallycross)
汽車道路比賽項目之一。是在一個國家的公路和自然道路上舉行的允許對該國進行考察的汽車比賽。經過幾個國家的領土、總長度超過 10,000公里或跨洲的比賽稱馬拉松越野賽。除國際汽聯特別批准外,越野賽的賽程不得超過15天,比賽必須在白天進行。採用單車發車方式。比賽每經過10個階段後至少休息 18個小時。
每階段的行駛距離自定, 但每個賽段的最大長度, 越野賽規定不超過350公里, 馬拉松越野賽規定不超過800公里。必須使用在國際汽聯注冊的全輪驅動汽車參賽。
1996年國際汽聯首次對越野賽實行世界盃賽制,其中較著名的比賽有巴黎至達喀爾越野賽、突尼西亞國際汽車賽、巴黎至莫斯科至北京馬拉松汽車越野賽、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漠挑戰賽等。
㈤ F1賽車具體是什麼意思
賽車分為兩大類,場地賽車和非場地賽車場地賽車顧名思義,就是指賽車在規定的封閉場地中進行比賽。它又可分為漂移賽、方程式賽、轎車賽、運動汽車賽、GT耐力賽、短道拉力賽、場地越野賽、直線競速賽等。非場地賽車基本上的比賽場地不是封閉的,主要分拉力賽、越野賽及登山賽、沙灘賽、泥地賽等等。 方程式賽中又包含了一級方程式、三級方程式、GP2、F3000、印地賽車、美國冠軍方程式、福特方程式、康巴斯方程式及卡丁車等。各級方程式賽車的製造程式不同。屬於方程式汽車比賽的項目有:F1、 F-3000、 F-3、亞洲方程式、無限方程式、福特方程式、雷諾方程式、卡丁車方程式等。這里的「方程式」取一定格式的含義,即嚴格規定賽車的重量、長、寬、輪胎的距離及大小等。在所有的方程式賽車中,一級方程式賽車是級別最高級的。
㈥ F1具體指什麼賽車還是一種賽車的車型
賽車的分類和簡介賽車運動分為兩大類,場地賽車和非場地賽車。
場地賽車顧名思義,就是指賽車在規定的封閉場地中進行比賽。它又可分為方程式賽、轎車賽、運動汽車賽、GT耐力賽、短道拉力賽、場地越野賽、直線競速賽等。非場地賽車基本上的比賽場地不是封閉的,主要分拉力賽、越野賽及登山賽、沙灘賽、泥地賽等等。
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不同賽事的特點。
方程式汽車賽
這是汽車場地比賽的一種。賽車必須依照國際汽車聯合會制定頒發的車輛技術規則規定的程式製造,包括車體結構、長度和寬度、最低重量、發動機工作容積、汽缸數量、油箱容量、電子設備、輪胎的距離和大小等。
各級方程式賽車的製造程式不同。屬於方程式汽車比賽的項目有:F1、 F-3000、 F-3、亞洲方程式、無限方程式、福特方程式、雷諾方程式、卡丁車方程式等。
一級方程式賽車(F1/Formula 1)
格蘭披治一級方程式(Grand Prix Formula One 簡稱:F1)大獎賽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費用最昂貴、技術最高的比賽, 也是方程式汽車賽中最高級別的比賽。世界上首次舉行賽車場上的賽車是1900年在法國的默倫。現代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是於1950年在英國銀石賽車場開始的, 現在每年舉行16場比賽,由國際汽車聯合會安排比賽。
其最初的定義為「一種至少有四個不在一條線上的輪子的車輛,其中至少有兩個輪子用於轉向,至少有兩個輪子用於驅動」。更為具體的定義則是指氣缸容積3.5公升,約600馬力,最高時速315公里的方程式賽車。這里的「方程式」取一定格式的含義,即嚴格規定賽車的重量、長、寬、輪胎的距離及大小等。在所有的方程式賽車中,一級方程式賽車是級別最高級的。
所謂「方程式」賽車是按照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FIA)規定標准製造的賽車。這些標准對「方程式」賽車的車長、車寬、車重、發動機的功率、排量、是否用增壓器以及輪胎的尺寸等技術參數都作了嚴格的規定。 F1大賽的統籌工作,均由FIA安排。他們負責制訂車賽的規則,擬定比賽時間表和選擇賽車的場地等。
FIA要求F1賽車採用排量為3L、12缸以下、不加增壓器的自然吸氣式發動機。F1賽車的底盤採用碳化纖維為製造,重量很輕,很堅固。車賽的底盤很低,最小離地間隙僅有50-70毫米。與普通的汽車相比,F1賽車有許多獨特的地方,它的車身細而長,車身高度很低,寬大的車輪極為顯眼,而且是完全暴露的,即所謂「開式車輪」(Open Wheel)。
每輛F1賽車都是世界著名汽車廠家的精心傑作。一輛這種賽車的價值超過七百萬美元,甚至不亞於一架小型飛機的價值。F1汽車大賽,不僅是賽車手勇氣、駕駛技術和智慧的競爭,在其背後還進行著各大汽車公司之間科學技術的競爭。福特汽車公司就形象地把汽車大賽比作「高科技奧運會」。在汽車大賽中推出的新型賽車,從設計到製造都凝聚著眾多研製者的心血,並代表著一家公司乃至一個國家的高科技最新水平。汽車大賽還是各國科技人才素質的較量。據悉,德國約有2000多名專業人才直接從事賽車的設計、製造和研究工作、美國約有1萬人;而日本則最多,估計近2萬人左右。
所有參加F1大賽的車手,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的世界車壇的精英。每一位車手在躋身F1大賽前,都必須經過多個級次的選拔,例如小型車賽、三級方程式(F3)車賽等等,堪稱過五關、斬六將,而要成為世界冠軍,更非易事。他必須身經百戰,集賽車技術、天賦及鬥志於一身。
根據FIA的有關規定,每年全世界能有資格駕駛世界F1賽車的車手不超過100名。所有駕駛F1賽車的選手,都必須持有FIA簽發的「超級駕駛執照」;每年只有少數的優秀車手有資格參加決賽。
F1大賽每年都要選擇地理條件迥然不同的16個賽場。有的選在高原上,那裡空氣稀薄,用以考驗車手的身體素質;有的則是街道串成的賽道,那裡路面相對狹窄曲折,車手弄不好就會撞車;有的賽車場就顯得路面寬闊,但也有上下坡考驗車手的技術;還有的賽車場建在樹木蔥郁的森林中,那裡跑道起伏大,車手很難控制賽車。由於賽車經常出現意外,FISA要求所有主辦國的賽車場必須有足夠的草地緩沖區。各賽場的救護人員也必須分布在全場的每一個角落,爭取在出事的一剎那,跑進現場,進行搶救。
每一賽車都需在車賽前三天進行試車,然後根據試車圈速排列起跑位次。通常在試車的時候,共有28-30輛賽車參加計時,但最終只取前26輛賽車參加比賽。正式比賽開始,各車手按排位從相繼不遠的起跑位置出發。進入前6名可得分。第一名是10分,第二名是6分,第三到第六分別是4到1分。
㈦ 世界上主要的汽車比賽都有哪些
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FIAFormula 1 World Championship),就是大名鼎鼎的F1賽事,是由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FIA)舉辦的最高等級的年度系列場地賽車比賽。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賽車比賽,與奧運會、世界盃足球賽並稱為「世界三大體育盛事」。首次比賽1894年(巴黎到里昂)到 1900年間。
2、WRC世界拉力錦標賽:
世界拉力錦標賽(World Rally Championship,簡稱WRC)是與F1齊名的另一個世界頂級汽車賽事。各隊車手駕駛經過專業改裝的量產車,轉戰全球各地,戰勝包括沙石、冰雪、柏油、泥澤、雨地在內數千公里的種種惡劣地形,力拚11個月才能決出最終的王者。 被譽為世界上最嚴苛的汽車拉力賽。
3、FIAGT大獎賽:
FIA GT大獎賽是受國際汽聯認可的「國際四大系列賽事」之一,更是全球超級跑車製造廠商們的兵家必爭之地,開辦幾年以來一直受到世界廣大賽車愛好者的關注。
4、DTM德國房車大師賽:
德國房車大師賽(Deutsche Tourenwagen Masters,DTM)簡稱德國房車賽,至今已有20年的歷史, 在DTM賽事中雲集了眾多頂級賽車手。每年一共設有10個分站比賽,其中6站在德國境內舉行,另設有荷蘭、英國、西班牙、法國4個海外分站。
5、CTCC中國房車錦標賽:
中國房車錦標賽(China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簡稱:CTCC),CTCC是中國賽車運動第一品牌,國際汽聯唯一支持國家級房車賽事,是被納入國家體育總局年度比賽計劃的A類體育賽事。
6、WTCC世界房車錦標賽:
WTCC(World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即我們熟知的世界房車錦標賽,是FIA國際汽聯於2005年新推出的一項全球性汽車賽事!每年都會吸引各國主要汽車製造廠商的參加,經過10至12站的比賽,每站賽兩個回合,來競爭年度總冠軍的寶座。比賽採用超級2000規格的車輛。
㈧ 「F1」巾幗不讓須眉:曾在F1賽場的女性車手們!
目前距離F1最近的女性車手Susie Wolff宣布離開賽車界讓車壇感到相當惋惜,在Susie Wolff之前曾有五位女性車手曾坐上F1駕駛座成為正式車手,在此為各位一一介紹這五位曾在F1賽場奮戰的女性車手們。
Maria Teresa de Filippis(1926.11.11-2016.01.08)
曾在1958年與1959年出賽,出生於義大利拿坡里的Maria Teresa de Filippis是F1史上第一位有出賽紀錄的女性車手,Teresa在二戰後的1948年正式展開她的賽車生涯,在1954年以年度亞軍結束義大利跑車錦標賽後,Maserati決定和時年28歲的Teresa簽約。
和Maserati簽約後的Teresa參與了越野賽與耐久賽等等各式各樣的賽車活動後,她終於在1958年的摩納哥大獎賽獲得了首次參賽的機會,但很可惜的是她未通過排位賽的考驗(注1);不過Teresa在之後的比利時大獎賽成功跑進正賽並拿下第十,成為了F1第一位,也是唯二有完 賽紀錄 的女性車手。
注1:F1大老Bernie Ecclestone也曾參與本站賽事,同樣沒通過排位賽的考驗。
之後Teresa曾參與過1958年的葡萄牙、意 大利 與1959年的摩納哥站,但很可惜的皆以退賽或未通過排位賽收場,並於1959年賽季結束後因眾多好友於賽事中意外身亡的打擊而決定退休。
退休後的Teresa曾任F1退役車手俱樂部副理事長與Maserati名譽主席,雖然她在F1並沒有顯赫的戰績,但她無庸置疑是賽車運動的女性先驅。
2016年1月8日,de Filippis以89歲高齡病逝,於本月退休的賽車手Alexander Wurz表示: 「我們在這天失去了一位賽車界的先驅。」
Lella Lombardi(1941.03.26-1992.03.03)
1941年出生於義大利皮埃蒙特(Piemonte)弗魯加羅洛(Frugarolo)小鎮的Lella Lombardi曾在1970年代初期參與F3與已消失的F5000賽事取得不錯成績並於1974年加入Brabham車隊參與英國站賽事,但可惜未通過排位賽。
Lombardi也是F1史上唯一一位參與完整賽季的女性車手,1975年(電影《決戰終點線》主角之一Niki Lauda拿下生涯首座年度冠軍的那年)她轉投March車隊並在賽季最後一場曾為Williams車隊跑過一場比賽,其中西班牙站的結果讓她被永載在F1史冊當中:雖然該場比賽因嚴重意外而提早結束,但Lombardi以第六名的成績完賽—即使因為賽程未完成四分之三依規定積分需減半計算(注2) —這0.5分的積分成為了女性車手在F1至今為止唯一一次的積分紀錄。
注2:依照1975年的積分規定,前六名可依須獲得9、6、4、3、2、1分,並取前8站中的7站,後6站中的5站的較佳成績統計年度積分。
Lombardi之後於1977年轉戰美國NASCAR與其它賽事,並在利曼大賽中有四次完 賽紀錄 ,最後於1988年退休。1992年3月3日,Lombardi因癌症病逝於米蘭,享年50歲。
Divina Galica(1944.08.13-)
來自英國哈特福郡(Hertfordshire)的Galica以冬季運動高手聞名世界:她曾於1964-1972年間與1992年四度參與冬季奧運,在2007年之前為英國高山滑雪女性速度紀錄保持人,這項紀錄讓她獲得「速度女王」的稱號。
Galica在一次名人邀請賽中展現了她的賽車天賦,之後她在卡丁車、跑車系列賽、初階方程式系列賽與F2中都有出賽紀錄,1976年藉由英國國際八組系列賽(British Shellsport International Group 8 series,後稱英國F1系列賽)的一次測試當中獲得了在英國站代表Surtees車隊出賽的機會。當時Galica選擇了西方人最忌諱的13號當作個人車號,成為了F1自1963年以來第一位以13號作為個人車號的車手(注3)。
注3:F1於1996年起強制規定車隊須以排名為車號依據,當時就將13號列為空號,因此第七名之後的車隊是從14號開始使用(之前只硬性規定冠軍車隊必須用1號與2號)。2014年重啟個人車號制度後,Lotus車手Pastor Maldonado選擇了13號當作個人車號,原因是因為個人喜歡這個車號,Maldonado也表示13在委內瑞拉並非不幸運的號碼。
不過很可惜的13號並沒帶給Galica好運,她生涯參與的三場賽事都在排位賽就被刷下來後就重回英國F1系列賽及其它賽事。之後Galica曾在美國喬治亞州的Skip Barber賽車學校擔任教官與副校長,2005年於賽車模擬系統開發商iRacing.com擔任開發總監。
Desiré Wilson(1953.11.26-)
出生於南非約翰尼斯堡市郊小鎮布拉克潘(Brakpan)的Desiré Wilson是史上最有成就的女賽車手之一,他是史上唯一同時擁有美國CART、IndyCar系列賽與FIA超級駕照的女性賽車手。Wilson於1967年正式開始賽車生涯,1972年開始參加南非當地的低階方程式賽車並在1975與76兩年拿下南非福特方程式冠軍,讓她有了轉戰歐洲的機會。
Wilson在1978年與Mario Deliotti車隊簽約正式進軍英國F1系列賽,於78、79兩年分別拿下年度第十與第七的成績。1980年是Wilson賽車生涯最巔峰的一年:除了拿下布蘭茲哈奇1000公里耐久賽(Brands Hatch 1000km)的冠軍外,還拿下蒙札1000公里(Monza 1000km)與銀石六小時( Silverstone 6 Hours)兩大耐久賽的冠軍,而英國F1系列賽布蘭茲哈奇站的冠軍更讓她成為史上首位在F1層級拿下單站冠軍的女車手。
Wilson的成就引起了RAM車隊老闆John Macdonald的注意而邀請她參加私人測試會,雖然駕駛的是1979年規格的Williams FW07,但她仍獲得了參加F1英國站的機會。不過在排位賽中她的賽車被更換為規格更差的賽車,也讓她生涯唯一一場F1世界錦標賽賽事以未通過排位賽收場。
Giovanna Amati(1959.6.20-)
來自義大利羅馬的Giovanna Amati是目前最後一位曾參與F1賽事的女性車手,但她的經歷就沒有前面四位前輩這么顯赫了;雖然Amati曾參與過曾為F1次一級的F3000賽事,不過她的最佳成績僅有在1991年的薩特(Sarthe)站拿過第七,大部分的賽事不是退賽就是未通過排位賽,1991年賽季結束後,她為Benetton車隊擔任測試車手跑了30圈。
1992年1月,Brabham車隊與Amati簽下正式車手合約,Amati能夠踏入F1可說是巧合:原先Brabham車隊屬意的日本車手中谷明彥因FIA不承認日本F3000的成績紀錄而無法取得超級駕照,Amati的加盟為車隊賺到了不少曝光率。
想當然爾,只有30圈測試經驗的Amati無法為車隊帶來好成績:她的三場出賽都無法通過排位賽的107%關卡,而且皆比竿位車手慢大約十秒,因此她在第三站巴西站後就遭到解僱,空缺由1996年在Williams車隊拿到年度車手冠軍的Damon Hill取代。
離開F1的Amati轉戰Ferrari 355挑戰賽等等跑車賽事,目前為義大利當地的賽車雜志編寫專欄與擔任電視車評。
近年來最接近F1賽事的女性車手們
在Susie Wolff於2012年與Williams車隊簽下測試車手合約時,另一位西班牙籍女車手María de Villota也與Marussia車隊簽下測試車手合約。但可惜的是Villota在當年7月3日於杜斯福德(Duxford)的測試中遭遇足以致命的嚴重事故,雖然在緊急搶救後撿回一條命,但Villota的頭部因而受到重創,同時失去了她的右眼、嗅覺與味覺並長期受頭痛困擾,讓她不得不離開她最愛的賽車運動。
劫後餘生的Villota致力於賽車運動安全的推廣與研究,並表示如果有機會她仍會重返駕駛座,但在事故後一年的2013年10月11日Villota仍不敵傷勢後遺症於西班牙賽維爾(Seville)過世,得年33歲。
另外Sauber車隊於2014年與IndyCar系列賽車手,目前轉戰電動方程式的Simona de Silvestro簽下測試車手合約,但Sauber車隊已確定今年賽季結束後將不再和Silvestro續約;因此目前仍在F1奮斗的女車手僅剩於2015年2月與Lotus車隊簽下儲備車手合約的GP3系列賽車手Carmen Jordá,希望我們能再看到有女性車手在F1賽場上賓士的一天。
㈨ F1難度大些還是越野拉力賽難度大些。
F1難度大,因為F1車手在比賽中承受的高速壓力和橫向G力大,所以F1車手必須有強壯的身體才能物理極限。
㈩ 惠州f1賽車場工程動工了嗎
已經建成。截止到2022年7月19日,惠州f1賽車場工程已經建成並且投入使用了。惠州f1綜合賽車場位於廣惠高速公路小金口鎮出口處,距廣州90公里,距深圳只有80公里,是廣東省唯一可舉辦場地賽及越野賽的賽車場。賽車場附近設有大型高爾夫球場,游樂場及溫泉度假村,賽道看台更能容納數萬人觀看賽事。